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子疑邻的大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 目的 研究组织因子(TF)在肾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法分别检测30例肾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TF的表达情况。结果 TF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率90.0%(27/30)显著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13.3%(2/15),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TF与肾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密切关系,它可能在肾癌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组织因子;肾癌;免疫组化;表达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tissue factor(TF)in renal cell carcinoma and investigate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TF in 30 cases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and 15 cases of normal kidney tissue was detected by MaxVisionTM immunhistochemistry method. Results The expression rate of TF in renal cell carcinoma (90.0%,27/30)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kidney tissue(13.3%,2/15),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 Maybe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F and renal cell carcinoma .TF may be significant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KEY WORDS: Tissue factor;Renal cell carcinoma;Immunhistochemstry;Expression
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又称凝血因子Ⅲ,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7000的单链跨膜糖蛋白受体,由26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可分为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3个结构域。TF是体内外引起血液凝固强有力的启动因子,在止血、组织修复、血栓形成等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多种肿瘤如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胰腺癌、食道癌、子宫颈癌、卵巢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神经胶质瘤等恶性肿瘤细胞及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常异常高表达,参与肿瘤血管的生成,促进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2~6]。但TF在正常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却不表达[7]。TF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这种特性使之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肿瘤治疗的靶蛋白,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肾癌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之一,目前对肾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尚未明确,国内也未见到有关组织因子与肾癌关系的报道。为此我们设计了此实验,以了解TF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肾癌组织来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07年2月至2008年3月做肾癌根治术的30名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2~73岁,平均61岁,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 15例肾癌旁正常组织(病理证实无癌残留)取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07年3月至2007年12月15名做肾癌根治术患者的远离癌(>4cm)的肾组织。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46~68岁,平均56岁。所有标本均经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1.2 主要试剂
兔抗人TF多克隆抗体一抗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快捷型酶标羊抗鼠/兔IgG聚合物二抗、DAB溶液、PBS溶液、3%过氧化氢溶液、二甲苯均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科提供。
1.3 实验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法。30例肾癌组织和15张癌旁正常组织切片共45张,每张切片厚约3μm。常规二甲苯脱蜡、梯度乙醇水化,自来水冲洗5min;100℃高温下组织抗原修复30min,PBS液冲洗3min×3,甩去PBS液;每张切片滴加兔抗人TF多克隆抗体50μl,4℃过夜;PBS液冲洗3min×3,甩去PBS液;每张切片滴加快捷型酶标羊抗鼠/兔IgG聚合物50μl,室温下孵育15min;PBS液冲洗3min×3,甩去PBS液;每张切片滴加新鲜配制的DAB溶液100μl,显微镜下观察3min;用自来水冲洗,苏木素复染,自来水冲洗返蓝,经梯度酒精干燥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每例观察10个高倍镜视野,TF蛋白棕黄色定位于细胞膜,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也有表达。阳性细胞10%为阳性。
2 结 果
30例肾癌组织中27例TF表达阳性(90.0%),15例对照组织中2例TF表达阳性(13.3%)。TF在肾癌细胞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所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P
3 讨 论
TF是血液中凝血因子Ⅶ的膜受体,一直被认为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可修复血管壁缺损,达到止血目的。随着对TF的深入研究,发现TF与恶性肿瘤有密切关系[8]。在恶性肿瘤组织中,TF常在细胞膜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面高表达,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在正常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却不表达。由于肿瘤血管结构的不完整,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TF容易与血液中FⅦ结合从而引发临床肿瘤患者各种与凝血异常相关的疾病[9]。现在的大部分研究都认为TF的高表达是肿瘤恶化、转移的早期事件之一且与肿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10]。人们利用TF的这种分布特征,设计了一些以TF为靶点的抗癌药物,且已经处于动物试验阶段和临床试用阶段[11]。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发现TF在肾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且TF在两者中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那么TF对肾癌的作用可能与其在其它大部分肿瘤中的作用相同,即对肾癌的发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通过以TF为靶点所研究出来的抗癌药物可能具有广谱的抗癌作用,能够应用于肾癌的治疗。然而Yvonne Forster 等通过运用ELISA和PCR法对75例肾癌组织中TF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大多数非恶性肾脏组织TF水平比肾癌组织相对较高[12]。那么TF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组织相比究竟有没有区别及有何种区别,有待通过加大样本量或联合其它方法进一步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1]周红,胡红心.组织因子在肿瘤细胞的表达及作用[J].血栓与止血学,2007,13(1):36
[2]郭艳丽,闫慧明,宋善俊.组织因子在结肠癌表达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2005,15(15):2250
[3]焦作义,苟,曹农,等.组织因子表达与胃癌微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J].癌症,2005,24(7):880
[4]Ronnie Tungping Poon,Cecilia PikYuk Lau,Joanna WenYing Ho,et al.Tissue Factor Express Correlates with Tumor Angiogenesis and Invasiveness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Clinical Cancer Research,2003,1(9):5339
[5]Alok AK,Steven AA,Charlotte KR,et al.Tissue Factor Express,Angiogenesis,and Thrombosis in Pancreatic Cancer[J].Clinical Cancer Research,2007,13(10):2870
[6]杨莉,侯意风,胡晶莹,等.组织因子T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肿瘤,2003,4(23):326
[7]项贵明,栗永萍,程天民,等.组织因子在不同人癌组织中的表达[J].中华肿瘤防治,2007,4(14):425
[8]Cheng J,Bierhaus A,Schiekofer S,et al.Tissue Factora receptor involved in the control of cellular properties,including angiogenesis[J].Thromb Haemost,2001,86:334
[9]Yu JL,May L,Lhotak V,et al.Oncogenic events regulate tissue factor express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cell:implications for tumor progression and angiogenesis[J].Blood,2005,105(4):1734
[10]Nitori N,Ino Y,Nakanishi Y,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issue factor in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J].Clinical Cancer Research,2005,11(7):2531
《老子》二章全文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i]
“长短相较”,河上公本、傅奕本皆作“长短相形”;帛书乙本作“长短之相刑也”;郭店竹简本作“长耑之相型也”。“较”,应从诸本作“形”。“万物作焉而不辞”,“不辞”,傅奕本作“不为始”,帛书乙本作“弗始”,作“不为始”义较胜。
此章之核心精神,是强调要无为因应事物之实然差异,以成就其本有之价值(美与善)。
讲明此章思想义理,关键在于了解《老子》书对差异所持的态度。美丑(恶)、善不善是差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ii]、前后,亦是差异。但二者却有很大的区别。美丑、善不善,为价值的判断;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则为实然的差异。今人解此章,对这两类差异常混而言之,一律视之为一种有关差异对立之相互依存、相反相成思想的表述。《老子》固有此种思想,但本章要旨并不在此。混同这两类差异,就不容易讲通此章的道理。
首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乃言至美、至善无对。庄子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美而不言”,是无分别故无对待之美。至善亦如是。
但这并非否定美丑、善恶的区别。事物有实然的差别,各有其所是。如《庄子·齐物论》所言,人居于室,鰌居于泥,猿猴则居于树,“三者孰知正处”?人吃牛羊肉,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嗜鼠,“四者孰知正味”?麋与鹿交,鰌与鱼游,猵狙以猿为雌,而人以毛嫱丽姬为美,“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事物天然有差异,其所“是”亦各有不同。因任事物之所是而随处成就之,则随处即真、即善、即美。大道本无滞无执而成化,故为大全、至真、至善、至美。反之,如从一个特定的立场出发,执一固定的美、善之标准加诸所有的人和事物,则正抹杀了人、物之本性差异,不能因人、物之本性而成就其本有的价值,此所谓“美”、“善”适成“恶”与“不善”矣。
下文以一“故”字引出对事物之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实然差异及其相对、相生、互成状态的描述;又以“是以”引出一段对无为因应之理的论述,就是要说明消解、破除价值意义上的虚妄偏执,乃能在实现人、物本性的差异的前提下成就其本真的价值(至美、至善)。
这里要说明的是,今人解释此章,常将“故”字看作一表示前后因果关系的连接词,即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为因,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为果,这是不妥当的。这是因为,首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是对一个错误观念的否定,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一段,则是对事物实存状态真实性的肯定,后者断不可能以前者为因。观此章上下文义,以及《老子》书的整个思想,这个“故”,其实只是要给出否定善恶有定之偏执的理由。由此,下文言无为因应之理才是顺理成章的。
本章第二段所列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乃事物实然、自然的分际和差异,它们相对而有,相生互成。对此,只可因应,不可取消、混同和抹杀。《老子》书常讲到“自化”。57章:“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无为”而任人、任物各“自化”,即言自然因应之义。任人、物“自化”,即因任人、物各自的本性使之自生自成。下文“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段,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事”、“教”、“生”、“为”、“成功”,实皆是有所“为”,何以又言“无为”?
自然事物之存在、生成,当然本是“无为”。人有知,即有分别;这知的分别,则表现为“制名”指实的人文创设。32章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制名”,是人文的创设,也是人存在的方式。“名”生于自然的分际和条理,然“名”却有脱离自然而发生伪、蔽之趋向。19章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父慈子孝,是自然的分际和条理,“始制有名”,即根据此自然的分际和条理。但此“制名”,又可以延伸至于仁义礼智,等等,趋向于运用一种固定的价值标准加于人和物,这必然会抹杀人、物本性的天然差异。这因理智分别制名而外加于人、物本性之上的增益,《老子》谓之“益生”(55章),谓之“伪”。“知止”,即要对“制名”有所限制,以消解掉“名”所带来的“伪”。人做到这一点,虽然已有所“为”,但它并未背离自然,故仍可说是“无为”。
人有知以分,对自己的行为有自我意识,势不能不有所“为”;然此“为”可以有所“止”而复归于“无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以下所言,皆是由“为”而归于“无为”。“行不言之教”,“教”是教化,是有所为。“不言”,非不说话。《庄子·则阳》讲,“言而足则终日言而尽道,言而不足则终日言而尽物”,“尽道”之言不诱人奔竞于外,而能“归根复命”(16章),成就其本然性命,其言亦可谓是“无言”。“万物作焉而不辞(不为始)”,是任物自生自化而不加干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生”、“为”、“成功”,皆是有所为;“不有”、“不恃”、“弗居”,是谦退、处下、守柔而不居功,其“为”由此亦归于无形迹、无所为。
不言、不干涉、谦退处下守柔而不居功,皆“无为”之目。“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弗居”,是无为。这句话从上下文字面意思看,是说不居功,才能有大成功。但从本章开始所言美、善来讲,则应把它理解为,“无为”以应物,乃能成就无对之至美、至善。34章所谓“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与此义相通。
盖人因其知以作分别,必于自然上有所增益而非自然之本真。如人常因人我、人物有别而“自大”,自是而相非,由此而生虚妄的价值分别,执一己之私意为普遍的价值标准而加于人、物。这正易使人有所执著而不能因应自然,与人、物有隔而不能与之相通。此自“大”适所以自“小”。如女子自知其美而有所自矜、自赏,此执于形表,则其美之境小,或仅漂亮而不美矣。不自知,或不自觉其美,则其美之境斯大矣。此大之者,乃由其不执对待而能与物相通故也。与物相通乃能“大”,能成其自然之本真,故能具至真至善至美之一体矣。
圣人之“无为”亦如是。无为乃能破除虚妄的价值分别,不执定成局,因物自化,因性成物,随顺人、物之宜而使其价值有本然的成就,此则可与物相通而成无对之真、善、美矣。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COX-2;MMP-9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68
作者单位:454100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中较常见的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主要症状是阴道不规则流血伴下腹疼痛,平均年龄大约55岁,75%~80%的病例发生在绝经后。大量的研究表明,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1,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 allo-Pro-teinase-9,MMP-9)为锌依赖性内肽酶,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本研究通过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和MMP-9的表达,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和MMP-9的相关性,进而探讨COX-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45例子宫内膜癌标本均为本院病理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手术切除标本。年龄23~76岁,平均56岁。其中,高中分化34例,低分化11例。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5版TNM分期法[4],Ⅰ期6例,Ⅱ期6例,Ⅲ期13例,Ⅳ期20例。SABC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购于武汉博士德公司,一抗鼠抗人 COX-2 单克隆抗体和鼠抗人MMP-9单克隆抗体均为 SANTA CRU2 Biotechnology lnc产品,购于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免疫组化 标本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 μm连续切片。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以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用随试剂所附已知阳性对照片作阳性对照。
1.2.2 判定标准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利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分析系统(武汉千屏影像工程公司)进行平均光密度测定,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转化为平均密度值进行定量分析。每张切片胞浆、核膜呈棕黄色者为阳性细胞,先在低倍镜下全面观察,随后于200倍光镜下,随机观察5个视野,并拍片,计算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取其平均值为免疫组化测定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资料均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显著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组间多重比较采用Scheffe法,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法,P
2 结果
2.1 子宫内膜癌组织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 COX-2 和MMP-9的表达
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 的平均光密度值(OD)为(19.85±7.34),阳性染色主要位于肿瘤的胞浆内,棕黄色颗粒弥漫性分布于整个胞浆或沿核膜周边呈线性分布,癌周的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可见少量表达。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COX-2的平均光密度值(OD)为(124.9±4.87),子宫内膜癌组织COX-2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t=-55.6,P
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P-9的平均光密度值(OD)为(18.81±7.56),阳性细胞主要为胞浆内有棕黄色颗粒。子宫内膜癌MMP-9 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肿瘤直径、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相关(均P
2.2 COX-2和MMP-9之间的相关性 对子宫内膜癌组织中 COX-2和MMP-9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OX-2 与 MMP-9 之间呈显著正相关(γ=0.437,P=0.001)。
3 讨论
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观察表明,长期大量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的成人,其结肠病发病率下降 40%~50%。分析其机制可能是由于花生四稀酸代谢过程中主要的限速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受到抑制。COX-2在正常组织细胞中多不表达或低表达,但在炎症、肿瘤情况下,细胞受诱导而大量表达COX-2[3,4]。COX-2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肿瘤组织血管形成,增加肿瘤的侵袭能力和促进癌变而参与肿瘤的形成、浸润和转移[5,6]。本研究结果显示,COX-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
肿瘤发生浸润及转移时,必须先破坏细胞外基质,ECM是细胞脱落游走并发生浸润和转移的主要障碍。MMPs是一大类锌依赖性内肽酶家族,MMP-9是其中分子量最大的酶,它可以降解破坏ECM中的Ⅳ型、Ⅴ型胶原和明胶。本研究显示,MMP-9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呈现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UEFUJI[8]研究发现,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COX-2过度表达者的(multives-sel disease,MVD)较COX-2表达不增高者的 MVD明显增加。特异性的COX-2抑制剂rofecoxib可使实验动物中的MMP-9蛋白水平明显下降[9],表明COX-2可诱导MMP-9的产生。本研究显示,COX-2与MMP-9呈显著正相关(γ=0.437,P=0.001),提示COX-2高表达诱导MMP-9表达升高,参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MMP-9参与的基质降解和再塑形成与肿瘤间质血管生成关系密切,可认为是血管生成激活的开关之一。
本研究显示COX-2和MMP-9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存在共表达,其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分析其原因是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高表达引起MMP-9高表达,MMP-9降解细胞外基质,共同促进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治疗子宫内膜癌可能起到一定疗效。COX-2可能通过诱导MMP-9的表达而促进子宫内膜癌新生血管的形成和侵袭转移,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XUE YW,ZHANG QF,ZHU ZB,et al.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2 and x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in human gastric adenocarcionma.World J Gastroenterol,2003,9(2):250-253.
[2] HAN SL,TANG HJ,HUA YW,et al.Expression of COX-2 in stomach cancers and its relation to their biological features.Dig Surg,2003,20(2):107-114.
[3] JI-REN YU,YI-JUN WU,QI QIN,et al.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2 in gastric cancer and its relation to liver metastasis and long-term prognosis.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31):4908-4911.
[4] ZHOU LS,SHI WJ.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xpressions of Cycloxygenase-2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the lymphatic metastasis of cervix neoplasm.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7,17(3):282-290.Chinese.
[5] SHI H,XU JM,HU NZ,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2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human gastric carcinoma.World J Gastroenterol,2003,9(7):1421-1426.
[6] NASIR A,BOULWARE D,KAISER HE,et al.Cyclooxygenase-2(COX-2) immunoreactivity in human endometrial carcinoma and precursor lesions.Adv Mol Med,2006,2(1):13-22.
[7] OHNO R,YOSHINAGA K,FUJITA T,et al.Depth of invasion parallels increased cyclooxygenase-2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Cancer,2001,91(10):1876.
[关键词]脑梗死;依达拉奉;低分子肝素钙
[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555[2007]02―8-02
在我国用尿激酶来进行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已得到肯定的效疗,但对于超过6小时,病灶仍继续发展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却难于控制。我院于2004年6月~2006年6月应用依达拉奉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1.1.1病例入选标准(1)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头颅CT或MRI排除有脑出血;(3)发病时间在6至48小时:病情呈进行性加重;(4)发病年龄110mmHg。
1.2研究方法符合入选条件随机分成3组,3组间发病时间、年龄、伴发疾病、既往史、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45~78例,平均61.3岁,采用依达拉奉(南京先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30mg+NS100ml静滴,30min内滴完,每日2次,连14天,同时低分子肝素钙(即低分子肝素钙,由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4ml腹部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7天,除不用胞二磷胆碱,余治疗同对照组;抗凝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47~75岁,平均63.8岁,低分子肝素钙0.4ml腹部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7天,余治疗同对照组;对照组45例,男30岁,女15例,年龄48~79岁,平均65.1岁,血栓通300mg+NS250ml静点,每日一次,共14天,胞二磷胆碱0.5+NS100ml静点,每日二次,共14天。治疗期间3组根据基础疾病,酌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压、调控血糖、脱水、神经营养药等治疗。
1.3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心电图及凝血功能。
1.4疗效判定标准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治愈: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可以自理,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主要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功能缺损评分减少21分以上,病残程度1~3级:好转: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功能缺损评减少8―20分;无效:指用药前后无明显好转,功能评分减少不足8分或增加者;死亡。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神经功能评分较抗凝组明显降低(P
2.2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治疗组显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71.1%、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82%,明显优于抗凝组显效率51.1%、总有效率77.8%(P
2.3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心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和抗凝组可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其中治疗组:治疗前3.78±0.72g/L,治疗后7天2.94±0.85g/L,抗凝组:治疗前3.81±0.84g/L,治疗后7天2.77±0.90g/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论讨
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损伤加重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缺血半暗带和周围正常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原因有许多,其中较多人关注的一个原因是,脑缺血损伤兴奋性毒素假说:脑血流灌注减少导致谷氨酸和甘氨酸转眯基酶在缺血区域或其周围区域的积聚,这些神经兴奋性氨基酸将激活特异性受体,钠离子、钙离子进入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生化和结构改变,例如线粒体损害、微丝蛋白水解、膜磷脂破坏、自由基生成和细胞死亡。这一系列化学反应由NO和自由基介导,在神经元中通过神经元NO合酶异构体和小神经胶质细胞NO合酶产生的NO有细胞毒性;并且氧自由基与脑组织损伤有关,神经元对氧化反应的敏感性有赖于缺血区域亚铁离子的获得。
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已广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可减少缺血半暗带的面积,抵制迟发性神经元的凋亡。同时依达拉奉能降低脑梗死急性期血清铁蛋白水平,抑制丙二醛,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5]。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典型起病方式之一。患者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48小时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即开始时只表现闭塞血管内部的部分症状,其后趋于完全,其特点是可以双向发展问。急性脑梗死病灶是由中心坏死区及其周围缺血半暗带组成。缺血半暗带内有侧支循环存在,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如果血液恢复,损伤仍为可逆。进展性脑卒中发病初闭塞不完全,只表现部分症状,随着闭塞进一步发展,破坏了缺血半暗带的侧支循环,使闭塞脑动脉范围扩大,存活于半暗带内的神经元坏死,则症状即呈阶梯式加重。
关键词:台资企业 蔬菜种业 植物品种权
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优良的种子品种支撑,蔬菜制种行业的健康发展能够有效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提高蔬菜产业发展质量和速度。有学者指出,种业对蔬菜产业发展的贡献达到40%[1],但是,我国大陆蔬菜种子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2]。企业是现代蔬菜种子产业的主体,企业发展才能带动产业发展,而企业发展需要不断科技创新[3]。台资蔬菜制种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资金优势,经过多年发展,在两岸蔬菜制种领域形成独特的专业特色,本文通过对J公司开展实地调查、现状分析,总结了台资蔬菜制种企业的发展特点和面临的问题,以期为两岸蔬菜制种企业和种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启迪。
1 台资蔬菜制种企业发展现状
1.1 跨国从事蔬菜制种经营,大陆制种基地面积占比大
J公司是一家以台资为主要资本构成的跨国蔬菜制种公司,公司愿景目标在于构建稳定完整的杂交蔬菜种子供应链(supply chain)。该公司由台商于1988年在台湾创办,同年在泰国开辟制种基地。该公司于1991年赴祖国大陆开辟新的制种基地,2007年后,该公司将制种基地扩大到缅甸和印度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目前,该公司制种基地面积在世界各地分布情况如下:中国大陆制种基地面积占制种基地总面积的60%,泰国占25%、印度占7%、缅甸占3%,其他国家和地区占5%。由于该公司生产和经营的跨国、跨地区性质,导致其台湾岛内不再设立制种基地,而仅保留部分行政部门,其总部目前已迁移至泰国。从该公司在大陆蔬菜制种品种来看,甜椒制种基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赤峰,番茄和黄瓜制种基地主要分布在甘肃,西瓜制种主要分布在新疆。从制种基地农户经营规模来看,新疆单个农户经营规模较大,平均经营面积达到100~150亩,内蒙古赤峰单个农户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平均经营面积为50~60亩。
1.2 制种专业化程度高,代工承担订单,不同基地产季相互衔接满足客户全年需求
该公司经营蔬菜制种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仅专注于茄果类蔬菜制种,不从事其他蔬菜品种制种,专业性非常高。制种行业的技术和生产特性,决定了不同蔬菜作物品种的制种过程都遵循不同的技术标准和不同的生产方式,如果企业从事制种的蔬菜品种较多,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技术和资金投入,推高制种的运营成本,并产生规模不经济,不利于在制种行业中保持较强的竞争力。二是该公司以代工方式进行制种。该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已经与国际上享有声誉和影响力的大型种子研发公司或集团(例如,美国孟山都公司、亨氏公司、法国利马格兰种业集团等)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通常J公司在获得上述种子研发公司的授权、接到蔬菜制种代工订单之后才正式启动制种程序,最后收获的种子悉数销回国际种业大型公司,J公司实际不承担蔬菜种子产品的终端销售活动,因此,J公司在蔬菜种子市场上并不具备自己的品牌。三是该公司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制种基地种子播种与收获季节差异,错峰安排生产,实现产季互相衔接、全年常态经营。例如,辣椒制种在泰国是从8月开始,在大陆内蒙古赤峰则是从2月开始,播种季节交错,稳定了种子产品产量,有利于按年度实施总产量管理,更好为客户提供制种服务。
1.3 管理科学规范,种子纯度有保证
J公司为了保证种子纯度,在蔬菜制种上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一是与大陆本地公司联合开展经营管理业务,最大化降低制种的监督成本和管理风险。二是组织开展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制种基地之间制种技术人员的交流学习和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制种技术水平。J公司经常组织邀请印度、缅甸、泰国等制种基地技术人员来中国大陆进行为期1-2个月左右时间的考察学习,提高技术作业水准和熟练程度,同时也选拔大陆优秀技术人员赴其他国家和地区制种基地考察交流。三是加强田间管理技术创新。制种的目标就是保证最终收获的种子的纯度和质量,为此J公司在作物栽培、田间管理方面采取一系列新的管理模式,例如,通过使用不同颜色毛线标记不同日期人工授粉作业的植株。四是规范种子提炼生产操作过程并推动机械化水平,例如,引进色选机辅助提高种子纯度,同时也降低人工挑选成本。五是对西瓜等易患果腐病的品种采取田间分头洗种子、集中晾晒筛选、统一施用药剂纯净处理操作,避免农户分散使用药剂处理导致管理不善果腐病交叉感染现象发生。六是合理确定农户经营规模,避免规模扩大对种子质量和品种的负面影响。例如,早期内蒙古赤峰制种基地单个农户经营规模较大,平均每户经营面积超过百亩,但较大规模面临缺工现象,导致田间管理效果不理想,种子质量和品种受到明显影响。经过多年经验积累,该公司在该基地最终确定单个农户经营面积应控制在50~60亩的标准,达到了防止田间管理缺工现象发生的目的,有效避免了制成种子质量下降的问题。
1.4 对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起到积极作用
J公司有效带动制种基地及周边农民增收致富,取得良好成效。大陆主要制种基地所属地区的农民年龄老化日趋明显,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年龄段主要在40~60岁之间,外出务工不具备优势,更多农户希望在本地从事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种养行业,J公司给当地农民带来新的就业和增收机会。就内蒙古赤峰而言,对于当地农户来说,种植谷子每亩纯收益可达到2000元左右,种植玉米的纯收益仅达到800元/亩,相比较而言,蔬菜制种的纯收益最高,每亩最高可达3万元(不计农民自家用工),蔬菜制种业吸引了大批当地农户参与。J公司对参加蔬菜制种的农户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在蔬菜大棚建设方面给予农户一定资金帮助,同时,J公司做好种子回购工作,正常年份基本上购回全部种子,回购价格的制定主要根据农户生产的种子质量、等级加以确定。在收成较好的年份,种子产量扩大,J公司为了保护农户利益,对农户生产的超出规定产量的部分也进行回购。经过多年发展,J公司与制种基地农户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2 台资蔬菜制种企业面临的问题
2.1 植物疾病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大风险
蔬菜制种行业也存在技术难题,植物疾病对行业发展影响较大,危害制种行业健康发展。例如,西瓜和甜瓜种子生产容易受到果腐病的冲击。果腐病是一种种子之间互相交叉感染的植物疾病,其本质是细菌性病变,但却容易导致大面积作物传染。美国制种公司孟山都公司曾因为果腐病蒙受较大经济损失,从技术层面来看,目前科技领域尚未开发出有效的预防控制技术和措施。因此,如果该疾病泛滥,必然给制种企业带来损失。
2.2 中国大陆劳动力成本上涨增加企业经营负担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加快,大陆农业劳动力工资水平不断攀升。由于蔬菜制种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产业,农业劳动力成本占制种总成本的比例相对较大,平均达到60%~70%。横向比较来看,中国大陆一名制种农业劳动力成本为35~48美元/天,泰国为10美元/天,印度为3美元/天,缅甸最低,为1.0~1.5美元/天。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压缩了制种企业的利润空间。但是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中国大陆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相对较好,劳动生产率非常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产生的压力。根据J公司不完全统计,中国大陆制种基地生产的种子可利用率高达95%,即客户不满意退货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仅为5%,而泰国制种基地生产的种子可利用率达到80%,明显低于中国大陆。从近几年发展趋势来看,J公司在大陆蔬菜制种基地面积维持既有水平、不会扩张,但不排除缩小基地面积的趋势,J公司未来在印度、缅甸等劳动力成本较低国家和地区制种基地面积扩张的倾向更明显。
2.3 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的分离管理导致植物品种权保护不到位
J公司蔬菜制种基地在生产过程中,引发附近周边农民兴趣和过度关注,出现农民窃取采摘J公司蔬菜种子或植株现象,对J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根据我国大陆现行法律,农民自繁自用制种公司种子不属于侵权行为。一般判定侵权行为要依据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展开调查。我国大陆目前执行的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简称UPOV公约)是1978年文本。有专家估计,未来我国大陆执行的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将向1991年文本转变过渡。一般认为,1991年文本对植物品种权的保护力度更大,保护范围更为广泛,保护效果更加权威。但无论是1978年文本还是1991年文本的保护公约,都给予农民一定的特权,即农民自繁自用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无需向权利人支付许可使用费。因为根据国际协定,农民世代将各类种子保留下来,对种质资源保护做出积极贡献,制种公司研发培育新品种仅是对这些种质资源的二次开发,当然,农民不得将制种公司研发培育的种子进行出售,农民对种质资源只是享有自繁自用的权利。与此同时,我国大陆目前仅对具有经营许可证的植物品种权进行保护,J公司的生产行为属于代工性质,取得的许可证只是生产许可证,种子产品是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没有转变为具有品牌的终端种子产品。由于生产许可证与经营许可证的分离管理,无法对J公司的权利保护诉求给予支持。
2.4 制种企业分布偏远不便于行政管理部门监管
蔬菜制种企业涉及的终端种子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且容易被盗取,为了增强制种的保密性,生产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有效的保密方法,例如,在制种原始材料管理分配上采取保密方案等。大部分蔬菜制种企业在制种基地的选择上,也采取了类似于保密的策略,即倾向于选择地理位置偏远、不宜引人注意的区域作为制种基地,这样能够有效防止种子被盗用现象发生。但由此也带来问题,即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无法了解蔬菜制种企业具体分布位置,当侵害蔬菜制种企业权益的现象发生时,行政主管部门难以及时展开执法查处工作,监管能力受到了明显的约束。
3 相关政策建议
3.1 促进管理创新,提高田间管理和制种工艺水平
一是鼓励制种企业与育种、植物保护专家取得联系,开展沟通与交流,在专家指导下着力构建科学预防果腐病等种子传染疾病的工作机制。二是要加强农民技术培训,促使农民掌握田间规范管理的基本技能,有效预防生产阶段错误操作带来的危害。三是改善田间管理模式,在植物疾病交叉感染容易发生环节采取统一收获、统一清洗、统一筛选的措施,将交叉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四是要改变药剂处理工艺,实行统一操作,避免农户分散使用药剂带来的后续管理不善风险。五是强化蔬菜种子检疫,构建易感染种子信息跟踪机制,有效管理易感染种子的状态和去向,减少最终损失。
3.2 采取多种途径降低制种经营成本
一是继续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地方政府应在农业科技培训上加强投入,对已经具备一定技术技能的农民继续培训,增加培训内容的层次性,切实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弥补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产生的压力。二是要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对田间管理和制种管理生产环节逐步采取自动化、机械化设施,节约人工,降低生产总成本。三是在管理水平稳定提高条件下,逐步扩大制种业经营规模,提高单位经营面积产出效益。
3.3 逐步完善许可证管理,促进保护环节向制种生产阶段提前
政府部门应当对蔬菜种子的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两证分离情况进行专题深入调查,论证并提出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融合管理的实施途径,将蔬菜制种企业的植物品种权保护从经营阶段提前到生产阶段,加强生产环节代工制种企业的权利保护,防止终端植物品种权受到侵犯。在我国大陆《种子法》修订完善之际,对植物品种权保护的方向和范围逐步向国际1991年文本靠拢,提高保护力度,增强公信力,促进蔬菜制种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3.4 加强企业登记和宣传,强化企业植物品种权的法律保护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