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教版;工具性;人文性;课堂教学
自从2004年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奋斗在一线的初中语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多角度去解读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比以往更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工具性侧重于学生在和人交往中的交际功能,教会学生如何斟酌语句,在不同的场合运用合适的语言处理事情。人文性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笔者在本文就新课程标准在新教材中的实施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课堂教学的语文味
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简单地从教学内容的本位出发,而应该重视学生语感的教学。着重落实语文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并且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能感受到真正的语文味,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教学过程。为了实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语文味”,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使语文课堂净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所以说,要想使语文课堂净化,教出“语文味”,必须从‘语’入手。也就是说,在引导学生在语感实践中感受到语文的“言语”味,除了要获取文章所讲述的内容之外,关键是从语言的角度去品味语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句,而不是作者写了什么内容。只在这样,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安塞腰鼓》的教学中,我并没有局限于作者写了些什么内容,可是教会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关键词句来描绘安塞腰鼓的,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言语表现出来的,如何将黄土高原上男儿的激情淋漓尽致的宣泄出来,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等。例如: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为什么会有阅读的冲动劲及呢?作者为什么在本文当中安排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呢?“急促的鼓点像、骤雨,飞扬的流苏像旋风,蹦跳的脚步像乱蛙,闪射的瞳仁像火花,强健的风姿像斗虎。”这个句子好在哪里呢?你从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呢?作者在写空气、阳光及世界时,为什么要使用“冰冷―燥热”、“恬静―飞溅”、“困倦―亢奋”这一系列的反义词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所以说,具有“语文味”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来理解语言内容,品味语言的特点,从而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使语文教学工具性特点落实到实处。
2、使语文课堂情感化。为了使语文课堂具有“语文味”,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教学。情感掺杂进去了,才能使人文性得到体现。教学情感化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当中去,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进行内心体验,或者产生不同于作品思想的其它感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是语文课堂具有“语文味”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情感因素在内,那课堂教学就像是一潭死水一样,教学效果一定会不尽人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感受不到作品所要体现出来的人性化的内容,人文教育的目的就不能达到。在《老王》此文的教学中,老王的不畏艰辛,任劳任怨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此文中还掺杂着在一定丰富的人文教育。“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在此段文字中写出了老王助人为乐的精神和善良的品性。“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此处写好了老王虽然生活贫穷,但还是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优良品质。“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写出了我们一家对老王的同情和关心之情。“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写出了作者对老王的愧疚之情。在课文教学结束时,我又结合文章的主旨,对学生提出课外拓展的三个问题:1、你怎样对待周围的不幸者?2、当你遇到不幸是,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3、你怎样看待人与人交往要首先付出爱的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去寻找答案。在这样的问题当中,使学生更加深一步理解作品的人文教学效果。
二、重视课堂教学的“活跃化”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气氛的“活跃化”,是要使学生学习主体的思维更加活跃。学生在学习时要激起思考的积极性,以思促文,以文育智。使学生融入文本,超越文本,独立于文本之上,使学生掌握语文教学中的“语”和“文”的功能,在口语和文字写作方面有所突破,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活”在读文本,读出情感,读出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诵读过程不能忽视,语文教材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其语文味,才能使它的属性体现出来,才能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出作品的情感变化。语文地细细品读时,能品味出意境和神韵,能感悟人物的性格特征,能充分理解作品的内涵。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与作者、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灵对话过程。课上重视了“读”,表面看是在朗读指导,实质上是一个解读文章、品味语言、培养语感的过程。我们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有感情地诵读,要让自己身临其境,进入情境之后,诵读时才感情丰沛,才能掌握抑扬顿挫和“句读”的技巧。在读中领会作品中的人文性。
2、“活”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语文课堂中“语言”特点决定着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有对话过程,对话过程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完成问题教学过程,另一种是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或是学生在探究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经过思维的碰撞,去感受作者在文本中所要体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从而接受人文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教学形式搞“活”,使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中,学生的学习气氛活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情感交往。一定会使教学氛围活跃起来。
结语: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教好语文呢?如何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能统一起来呢?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语文味,使学生在“语文味”中体会它的工具性;同时,我们还应注重语文人文性的教育,使学生在教学中感悟人性化的教育,学会如何在人生这个大社会中如何去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培养自己坚强、吃苦耐劳等各种优良的品质。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单淑英.力避套语,突出人文性――谈作文批语的写作[J].语文教学之友.2007(10)
[2]徐健,胡小玲.语文阅读的人文性及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2006(07)
[3]杜迎洁.人文性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学术探索.2012(04)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
引言: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教师以及学生的密切合作。教育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合作亲民,需要立足国情,需要关怀民生。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的关联性,没有跟上时展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管理模式,导致我们的初中语文教育逐渐落后于时展大潮。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民生,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探讨是对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辨析,更是对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学发展方向的思考。改革工作面临众多困难,改革任务艰巨繁杂,广大师生应坚定信念,保持改革的信心和勇气。本文笔者立足教学实践就如何立足新课程标准原则,为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几点可行性建议。
1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形势背景初探
传统教学模式一大不足即教学缺乏创新性。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疏于对最新教学观念以及新鲜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究学习,因此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和改善。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框架和教学体系不清晰不明确。教学违背新课改理念,过于强调成绩以及教训理论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过于关注学生学业的发展而忽略了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队伍缺乏核心人才,专业素质过硬,专业理念突出的人才急缺。部分教师并非文学师范专业出生,教师自身学科教学水平有限,教学管理理念有限。据笔者的调查显示,在当前中国的一些初中学校里,文学师范专业出生的语文教师,只占到百分之六十。一些初中学校的语文任课教师并非出自文学师范专业,他们对语文知识以及教学管理的敏感度大多来自于教学实践,缺乏系统的理论与清晰的条例。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疏于对自身教学的回顾,课堂反思不及时,教学反馈不到位。然而,在语文任课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的整理与回顾,以便对初中语文教学有建立整体的回味与感知。其次,教学过程当中师生地位的不平等也是制约初中语文课堂效率提高的一大因素。在知识的传输过程当中教师通常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是知识的传输者,是知识与学生之间的传声筒。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对初中语文课堂的兴趣并不是很高,对课堂缺乏足够的关注度。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助合作交流,少之又少。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手段落后。教学脱离生活,并未在学科与生活之间建立足够的关联度。
2对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2.1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教学手段要新颖,观念要新鲜。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观点应该得上时代在发展,教学的方式应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首先,教师需要深入钻研课程,深刻剖析教学方案,寻求最佳教学思路。坚持高效原则,结合教学大纲,立足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实事求是,发展创新,为教学做好谋划与打算。只有教师自身先明确教学内容,形成条理有序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节奏才会跟得上教师思路,与教师合作整齐划一,俨然有序。另外,教师教案课程导入要新颖。如何在一堂课开始的时候吸引学生关注度和对课堂的吸引力,快速带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环境考察教师的本领。教师自身要多关注新鲜事物。发掘语文这一学科与生活的关联,善于通过新鲜生动的图片、歌曲、广告发掘语文信息,以引导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同时,教师也可以研发一些有趣易操作的游戏导入正课。教师需知道,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不仅不会分散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反而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再者,教师讲课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不要单纯地用讲――听的授课模式要求学生作答,也可以增加提问环节或者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发言,逐步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与天地。
2.2提高学生兴趣
一个人对一件事情如果没有足够的兴趣,做这件事的时候自然不会投入足够多的关注。教师需要努力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关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在课前可以播放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小视频,以此带入整节语文课的学习,可以通过视频的内容引发学生对当堂内容的关注。开设不同形式的作文大赛,演讲比赛,小记者比赛,普通话大赛等不同方面的活动,吸引学生关注的同时力求通过为学生创设不同条件下的语文实践环境,让学生有效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以逐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教要争当学生的好朋友,加强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努力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同时教师也可以就自己在教案设计中的一些假设和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想法。增加师生交流,密切师生关系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关心。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效率会更高,热情会更饱满。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师生互动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比如教师,可以多增加一些提问环节,鼓励学生多动脑,发散思维,增加表现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2.3增强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前需要对课程内容有一个总体的认知,上课时需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反响和对课堂的反应程度,课下做好记录,及时总结反思。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既注重创新性又注重时效性,既注重发展又注重传承。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做好教学反馈,找到教案设计与实际教学中的差异和不足,在下次课堂中,以努力提升弥补完善授课细节。课后要及时对课堂授课的组织形式、表达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通过反思与整理,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累积自己的经验,增强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感应。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1 先学后教,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1.1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变“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为“先学后教”式教学方法。学生先学,然后教师对学生先学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学习方法的掌握等实际情况,这样教师才会明白当前教学的起点在哪里,有了这个起点,就便于教师遵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规律来组织教学活动。一堂好课,犹如画家画花,独画一枝,留点天地,让欣赏者去遥想;像诗人作诗,言有尽而意无穷。能够较合理地运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注意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提高教学效率。这里,教师只是启发、引导,该导时导,当讲处讲,真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2 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传授中,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从而使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不盲目追求所谓的“新”的课堂教学形式,而进行问题多而杂、启而不发的“满堂问”,进行浅层次而不着边际的盲目的讨论。不忽视实在的教学内容,做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而不是生搬硬套、忽视学情、机械操作的教学模式,盲目进行过于宽松、不作评判的模棱两可的评价。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给学生一个发展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点自由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提供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设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创造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疑惑,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对手,让他们自己去竞争;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理想,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1.3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是智力的开发者,是信息的提供者,是意义的建构者,传统观念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从此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育思想的更新,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上分组合作阅读和思维激发教学的尝试的关键。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使语文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活动轻松、愉悦起来,从而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
2 开展思维激发教学,激励学生发挥自主性、独立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1 教师在授课开始时精心设计新课的导语,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别具魅力的导语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乃至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其实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开始。这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在这个时候得到调动、感染和熏陶,也就会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课文进行阅读和探讨。
2.2 注意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及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探讨。语文课上,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任务,看谁对教师的提问能给以准确的回答,看谁对文章的内容记忆得快,如此等等,由学生来解决一切问题,老师给表现好的同学加课堂表现分给以鼓励。总之,老师是在不失时机地让每一个学生在感受成功,同时也是创新意识的启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里进行的问题设置,是帮助学生思考分析,并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思维。所以,要允许学生甚至激励学生独立地、自由地、大胆地进行思考、讨论或小组探究,以拓宽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诗歌教学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作为最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直和人类生活中最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展现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诗歌使我们感受到自己本土文明的鲜活存在,学习传承民族诗歌文化精髓,是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今初中语文教材在诗歌辑录比重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为诗歌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更重要的是,与教学改革相配套,肩负革除传统语文教学弊端、推进语文教学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重任的课程标准的制定,更是为诗歌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但要将诗歌教学做到“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培养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它要求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对文本有深入而独到的见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对诗歌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训练他们的个性化表达,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真正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从而享受到审美乐趣。
具体说来,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力求凸显以下特点:
特点之一:注重审美情趣。优秀的诗歌和美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教学《理想》(流沙河)时,如果只是一味的一节诗、一节诗地讲解,必然使学生感到厌烦,倒不如也让学生多念念优美的诗句,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本身就是最好的“解说词”。我们在教学中教学生读诗、品诗、悟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体味自然和人生,激发他们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
特点之二:重视情感体验。新课标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提出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诗言志。”诗中的富于理性内涵的情感是在诗人的情绪和意象交合时的顿悟,这种智化的诗情更多的需要我们用心去获得某种感受,用脑去建立某种联系,用情去寻找某种共鸣,用意去探求某种规律。在诗歌教学既要引领学生去感受诗的形式美,品味诗的语言美,获得审美愉悦,也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体验,调动全身每一个情感细胞去领悟智化的诗歌情感,从而形成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实现由感而悟,合感而悟的过程。
特点之三:强化积淀语言。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而充满诗意的语言凝结着诗人的情思与智慧,体现着作者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观察方式、感受方式、评判标准以及价值追求,体现着作者自己的思想、个性。它能够满足新课标对学生写作能力发展之所需。在教学中,一要引导学生多去积累、背诵诗歌,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二要启发学生用心灵的眼睛和耳朵去凝视、谛听,在外界大量形象感受的融汇碰撞中,获得对社会生活或个体生命的突然感悟与发现,最终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形成诗意语言。如冰心的《繁星》、《春水》深得学生喜爱,尤其是这样几首:“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于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语言的花儿,开得愈大,行动的果儿,结得愈小。”……这些小诗,寓哲理于精粹典雅的语言中,富有感染力。可以鼓励学生仿照这种创作体式,将对生活的点滴感悟凝聚成短小隽永的诗句。
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要体现提升审美情趣、形成情感体验、积淀诗意语言的特点,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可采取激趣、品读、练笔等多重策略。
一 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诗意学习的前提再创造。实践证明,当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油然而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愿学、爱学、乐学。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创设情境,使学生对诗歌心神向往。
1、文本内容激趣。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选一些文质兼美的诗词材料,以材料本身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一要一定程度上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二要必须能给予学生以某种新的知识。
2、情景创造逸趣。在诗歌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欲望。例如,可以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如配乐朗诵、录音示范朗读、配乐讲解、吟诵等,或通过引导画画的情境创设,激发兴趣,感知诗意。如在教学时可首先让学生从诗句中找到诗人描绘的景物,然后让他们把自己想象中的景物简单描画,这样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迅速进入诗境。
3、诗意活动造趣。如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如诗歌朗诵比赛、诗词联句比赛、与诗词有关的常识比赛等;开辟诗歌专栏,展示学生在各项诗歌竞赛活动中的成绩、学生诗作和诗歌鉴赏文章,介绍学习诗歌的心得体会等,让所有学生都有展示其成果的机会。这样一来,才会帮助学生长久保持对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 循序渐进,多种读法入诗情--诗意学习过程的再现。在诗歌教学中,诵读这种方法是贯穿始终的。因此,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地品读诗歌,以达到感其形、揣其意、悟其情、记其文的目的。
1、初读感其形。帮助学生正音识字,总体感知诗歌意思。古诗讲究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美的享受。新诗也是种音乐艺术,有着外在的形式美和内在的音乐美。它的节奏之美,非读是不能感受得到的。只有通过诵读才能让我们真切体会到诗歌语言如歌如舞的音乐之美。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在读中去感知诗歌所表述的形象,感知语言世界,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和思维、想象的能力,为文学理解力和鉴赏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朗读《乡愁》一诗时,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叠词,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轻描淡写,但它们却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着重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迂回往复的节奏与谐和宛转的音韵,初步感知诗中思乡怀亲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体悟如怨如诉的思乡之情。
2、再读揣其意。再读,特别是声情并茂的声画并茂的多媒体范读的示范下,很容易能把学生带入美妙的诗歌意境中,更好地把握诗歌的节奏。对诗歌的外在形式有了初步感知后,再引导学生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把握诗歌内容的基本要点,由诗歌表层的字面意义向体味深层言外之意过渡。
有些诗句,单靠讲析可以让学生明白,但是,要切身体验到某些词句的深层含义,须反复体味、诵读才行。如《在山的那边》一诗,字面意思很好懂,指自然的“山”和“海”。可这只是表层的意思。如要老师深入讲析,势必要费不少唇舌,而让学生反复读上几遍,边读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抓住文中重点字、词、句品味,自然就会明白“山”与“海”分别象征着重重困难与理想境界,这样,学生对诗歌蕴含的深层含义才得到了适当的解读。
3、品读悟其情。个性诵读,解读诗情。品读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融入诵读中,或高亢,或重复,或低吟……好的诵读可起示范作用,不足的可得到其他同学的纠正。对学生本人来说既领会了诗意,也锻炼了胆量,更提高了能力。课堂中的各个环节的朗读,是为了更好地诗歌鉴赏;课堂结束的诵读,是为了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诗歌的学习中,在朗读中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理解,在诵读中与诗人达到感情上的共鸣!
教师要启发学生倾注自己的情感,调动自己所有的生活阅历、知识素养和艺术素养去揣摩诗文作者的情感,在朗读时,要感觉那是在朗读自己的诗作,通过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猜测出诗歌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使之成为“自己所理解的”,做到对诗歌感情的独有体悟。
4、精读记其文。背诵在诗歌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一个人的文化功底可以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在背诵中可以深情的体味,积累大量的字词佳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而诗歌篇幅相对较小,又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价值,最适宜于学生背诵。因此,教学诗歌时,也要强调学生背诵。对于初中生来说,背诵一定要建立在准确地、有感情地熟读的基础之上。这样可以加深对诗歌的体验和理解。背诵时还要注意,读到稍微熟悉时,就着手背诵,这样可适当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时而读,时而抄,如果再适当的配乐,效果会更好。
三 运用语言--诗意化的语言实践。读诗、悟诗至激情处,必定有许多感受。为师者,不能让这正被点燃的激情慢慢熄灭,而应趁热打铁,让还在学生心中回荡的诗情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1、仿写。这种练习既能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又有一定的限制性,要求注意范本的基本结构、修辞手法、主要内容和思想情调等。特别是对以物寓理的哲理诗,可以要求学生另选一物进行仿写,要求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符合该物的特点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揣摩学习写诗的一些基本手法。如,由此物到彼物的联想,给物赋予人之感情的拟人,给笔下形象涂上理想色彩的夸张,言外有意、启人思考的含蓄,选用最简约文字表达丰富内涵的凝炼,用寥寥几笔抓住形绘出神的比喻性描写等等。
2、改写。它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各种文体、语体、人称、结构、表现手法的特殊作用和相互关系,学会应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同一内容,加深对原作的理解。它对提高我们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很有效的。尽管改写只是根据别人现有的文章来写,不像其他作文形式那样富有创造性,但改写仍有可供发挥才华的天地,在语言的运用、材料的组织以及对各种文体的掌握方面,还是有练习价值的。例如,《再别康桥》一诗中,要求学生运用诗中“金柳、夕阳”等意象,加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将古诗词改写成富有文化底蕴的散文,让学生新创,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既巩固了“ 读”,又促进了“ 写”,一举多得。
一、把握新课标,体现新理念
当今,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新课程理念的指导。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赏析,也同样需要新课标理念的指引。
1.重视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就提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对古诗的赏析就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新课标,按照新理念的要求去重视古诗教学中的赏析环节。
2.重视对学生的熏陶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需要靠语文教学中的感情熏陶,这就要让学生感觉到语文中的美,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中的情趣。而这些感情和情趣需要通过古诗赏析来得以发掘。正如新课标中提到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古诗赏析中,要重视对学生的熏陶。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的学习是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的捷径。在古诗的教学中,笔者就让学生在开阔的意境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加强诵读,注重体验
从教师的角度来考虑,学生的认知和阅历的局限性是学生自己无法克服和避免。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重视诵读过程和学生体验,来增强对古诗的赏析效果。
1.重视诵读过程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诵读对于古诗大意理解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对古诗的诵读过程,而不应仅仅局限于对词句的掌握。初中语文新课标也提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诵读有助于对诗意的理解,从而有利于从赏析中领会全诗的主旨,加深对诗中意境的体验和对诗的审美情趣的感受。
例如,在教学《雁门太守行》一诗中,笔者就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达到感受、品味诗歌意境美和语言美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重视学生的体验
体验对于古诗的学习十分重要,而体验是教师无法代替学生去完成的,语文新课程也倡导“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古诗教学的赏析中,要重视学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