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最勇敢的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要问谁是世上最可爱的人,肯定有很多答案,有些人或说自己的小宝贝很可爱,也有些人觉得自家的父母很可爱。不过要说谁是世上最勇敢的人,我想除了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应该没人能够胜过他们。
医生护士救死扶伤,休假少,事情多。不论寒暑,不论早晚,都奋战在第一线救治病人。她们无疑是可爱又可敬。至于警察同志,他们一些在边疆守护安宁,一些在维护城市治安,有些打击犯罪积极奔走,他们的工作又累又无规律,向他们致敬。近几年频频上网亮相的消防官兵们,他们灭火,救人,维护城市和平、安宁,他们都积极奋战,每次拖着厚重的装备奋战第一线,拯救百姓,挽救人民群众的财产,真的是我们生活中的大帮手。
这些为人民服务,奉献自己的前线战士们,是世上最勇敢的人,向他们致敬,学习他们热忱的爱国之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把写好的文字传到网上让网友分享
作者施泽会
我接触网络已经有15年多了,在故乡教书的时候,看见其他学校有电脑,心里愤愤不平,我说我们学校什么时候才能配电脑?最开始,学校里只有校长和财务配有电脑,过了一段时间,学校派老师到县上去学习,我也在其中,一个月时间,其实也没有学到什么,半路出家,比起那些年轻的老师,自叹不如。
后来,自己有一个想法,因为自己喜欢写作,之前在稿笺纸上写,用信封寄往报社或者杂志社。时间久远,自己觉得写的东西能够在电脑里保存,或者把自己写的文章发表在网上,那肯定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当然,开始打字是很慢的,教我们的电脑老师是四川大学电子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她的速度一分钟可以打140至150个汉字,我当时最大限度只能打50至60个汉字,还经常出错。时间练久了,打字的速度不断提升,现在就比之前快多了。
我第一次注册了小小说作家网,把自己写的小小说贴在小小说作家网站里,很多网友开始评论,有说好的,也有说歹的。我就觉得,网络有这么大的魅力,世界各地的新闻事件,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真是浩瀚的大海呀!我就是大海里的一叶小舟。我想搏击风浪,想驾驭自己的文字,让网友分享我写作的成果和快乐。我先后注册了新浪网博客,网易博客,起点中文,腾讯个人空间,以及一些文学网站,把自己写的文字往网站上一贴,网友们就会点击评论自己的文字,在没有网络的时代,这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实现,有了网络,仿佛就有了一个新的生活乐园。
最新关于电影《夺冠》的观后感
中国女排曾夺得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1982年和1986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冠军,创下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后又在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四度夺冠,共九度成为世界冠军。中国女排是中国三大球中唯一获得冠军奖杯的队伍。
“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当代“女排精神”可概括为无私奉献、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弃、自强不息。
“女排精神”的关键人物当数“铁榔头郎平。”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女排和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仅是赢得冠军,更是知道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郎平这样鼓励她的“战士”。
30多年来,中国女排就是以这样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战胜困难。就算状态处于低谷,就算实力不占上风,但她们咬牙坚持,绝不后退。正是在高峰与波谷的颠簸中,在赞美与质疑的嘈杂中,在胜利与失败的摔打中,在诱惑与谩骂的交替中,中国女排不迷失、不信邪、不动摇,把所有的困难照单全收,把所有的不利化为动力,任惊涛拍岸,看潮起潮落,一次次以拼搏的姿态带给我们惊喜与感动。“再难的逆境也绝不言弃”,“可以被打败但是绝不会被打倒”,“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中国女排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勇毅去拼搏去奋斗。
其实我是个怕困难的女生,“女排精神”对我有很大的鼓舞,今后我要把女排的这种精神用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习中碰到难题,不要退缩,要开动脑筋,寻求答案。生活中碰到困难不要马上向大人求助,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做个迎难而上,积极立志的女生,加油!
最新关于电影《夺冠》的观后感
电影《夺冠》在万众期待中启动预售,对外宣布全力支持电影奋力冲顶,并邀请广大粉丝朋友免费观影,重温中国女排跻身世界强林的高光时刻!
据悉,影片在定档之初已成为贺岁档呼声相当高的影片之一。论阵容,陈可辛导演、巩俐和黄渤领衔主演,加上中国女排原版人马,可以说是华语电影顶配阵容。论题材,电影讲述的是中国女排贯穿近几十年的历史故事。论期待值,这部电影可是让中国人等了三十年了!
作为体育营销界的行家里手,三雄极光紧抓绝佳的营销契机,搭上《夺冠》这辆体育电影快车,和广大粉丝一起走进院线重现荣耀,致敬英雄。
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在比赛场上咬牙坚持,缔造绝地逆转的传奇,创造前所未见的纪录,这就是中国女排!坚持“比别人做得多一点”,致力让用户体验更好一点,书写着照明行业的新篇章,这就是三雄极光。互相欣赏、互相靠近,这也是促成三雄极光这次选择为电影《夺冠》助力打call的原因。
为女排姑娘喝彩,三雄极光不是简单粗暴地诉求品牌或者产品信息,而是通过免费邀请粉丝观影,重温中国女排夺冠高光时刻,旨在通过其精神内核传达出企业与世俱来的独有气质。这个春节,三雄极光邀您一起“燃”起,再度传递这份荣耀!
最新关于电影《夺冠》的观后感
“有一种骄傲,叫中国女排,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我们重提女排精神,那么,这种精神是什么?
这是永不言弃的精神。前行的征程永远都不会一帆风顺,实力有长有消,过程有起有伏。在高处不因胜利而沉醉;在低谷不因暗淡而迷失。30多年间,中国女排也曾跌倒,也有波折,即便在里约起初也是一路低开。然而,也正因此,“女排精神”才更显出其可贵。因为,只有永不言弃的人,才有资格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只有永不言弃的民族,才可以真正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这是团结一心的精神。集体项目,“团结”是制胜的核心要义。“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中国精神中,积淀着集体主义的传统;女排的战绩,也包含着集体的力量,恰如主帅郎平所说,“我们有上亿球迷在远方观战,我们不孤单”。
女排精神所蕴含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体育的范畴,被视为融入各项事业中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化作浓浓的解不开的情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
不能让女儿成为关在小屋里的宠物
蓝莉是成都市博物院的职工,丈夫在成都一家事业单位工作。1994年2月,这个幸福的家庭多了一个成员:女儿丁子殷。女儿两岁时,便会背近百首唐诗,看着女儿如此聪颖,蓝莉夫妇既欣慰又满足。可到了女儿3岁那年,蓝莉却发现女儿有了越来越多异样的行为:女儿不像过去那样喜欢让大人抱,当父母抱她的时候,她会把父母推开;女儿最爱做的事,便是在她的小屋里玩玩具,还常常把玩具摔得七零八碎;幼儿园老师也向蓝莉告状说,过去文静的丁子殷现在越来越不听话,常常正上着课,她会突然冲出教室……
1999年5月,对蓝莉夫妇来说,是一个失去阳光的夏天。经南京儿童医院自闭症中心检查确诊:丁子殷患上了重度儿童自闭症。医生告诉蓝莉,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发育障碍,病因至今不明。主要症状是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缓、行为机械刻板,患者的活动和兴趣范围有显著局限性等。更让人绝望的是,现代医学对自闭症还没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
这以后,蓝莉带着女儿开始了近乎疯狂的漫漫求医路。北京、上海、南京,哪家医院有名就找哪家医院,哪个专家有名,就是排大半夜的队,也要挂上专家的号!几年下来,女儿的病历堆起来有两尺多厚了,但她的自闭症却没得到任何改善,而家里的积蓄也差不多花光了。
一转眼,丁子殷到了上学的年龄。可几乎所有学校都不肯收行为随心所欲、连一个字都不识的丁子殷,这让蓝莉心中充满了悲苦。2003年8月,蓝莉把9岁的女儿送到成都西马棚小学随班就读。但丁子殷确实太特殊了,常常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她会突然跑上讲台,旁若无人地抱住老师不放。没办法,蓝莉只好让女儿退学。
蓝莉是真的累了、灰心了,她终于接受了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女儿这辈子都不可能和别的孩子一样,拥有正常的生活了!她甚至做了最无奈的打算:等自己和丈夫离世时,能给女儿存足够的钱,不让她挨饿受冻,就算父母没失职啊!
由于丁子殷在公共场所总会突然有些异常的行为,蓝莉只好尽量让她待在家里。渐渐地,女儿的世界就只有了那一间孤独小屋。背着女儿,蓝莉一次次大放悲声:“子殷啊,你的灵魂究竟去了哪儿?面对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你为什么总是视而不见?”
2004年春节,蓝莉去听一个自闭症专家的演讲,专家的一句话,一下就把蓝莉先前的决定击碎了。专家悲悯地对台下的家长大声发问:“你们想过没有?当有一天,父母不在了,你们的自闭症孩子怎么办?给他们留一笔钱就够了吗?”
专家讲了一件事:他的邻居,夫妇俩都是学医的,儿子也是自闭症,夫妇俩知道怎样给儿子用药,儿子的身体也就没遭什么罪。后来,夫妇俩因车祸去世后,儿子被送到了一家精神病院,在国内,许多自闭症患者都是被当成精神病患者来治疗的,那个孩子在那里不知被打了什么针,身体胖得很厉害,半年后,他死掉了……专家说:“请你们在离世之前,给孩子找到一条明亮的出路……”原本安静的台下,突然泣声四起。那一刻,蓝莉也被震撼了!
那晚,蓝莉在女儿的床头坐了大半夜,望着熟睡中的女儿,蓝莉心里涌起了无穷的爱怜,也有了一份悲壮的豪情:女儿,爸妈离开你之前,我们一定要让你最大限度变得和正常孩子一样。你的未来,不该是每天像只宠物一样,被关在小屋里……
坚韧母亲:
女儿学会弹几个音符便是胜利
春节刚过,蓝莉便带着女儿去医院找一位自闭症专家复诊。专家告诉她,尽管自闭症目前无药可治,但对自闭症
孩子还是要以家庭训练为主,通过这样的家庭训练,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孩子的行为。针对丁子殷的情况,专家给蓝莉建议,可以让孩子依赖上一种她感兴趣的活动方式,这种方式应具备几个特点:独立行为、有声或有色、不会发生身体伤害、不受体质强弱所限。
蓝莉一下就有了方向。她觉得对女儿来说,学习钢琴应该是最好的活动方式。她期望女儿能在音乐中变得安静,学会独处。第一次带女儿到老师家学琴,丁子殷对钢琴毫无兴趣,只把老师家客厅里摆放的一个芭比娃娃抱在怀中撕扯。蓝莉一手拿戒尺,一手拿零食,软硬兼施,才让女儿坐到了琴凳上。可老师的辅导她根本不听,只是表情漠然地使劲拍打琴键,任琴键发出刺耳的噪音。老师强压不快地说:“这孩子太特别了,我真的没法教。”
这之后,蓝莉改变了策略,她觉得女儿学琴这事,不能操之过急,先得让女儿对音乐有知觉、有好感。她买了一堆钢琴曲CD回来,一有空就在家里放。她还仔细地观察女儿对这些曲子的反应,有的曲子,女儿听了会更烦躁不安,她就按快进,而更多的曲子,女儿是毫无反应。一周下来,没什么进展。就在蓝莉有些心灰意冷时,一次,当《致爱丽丝》轻柔曼妙的旋律从音箱里传出,正在玩玩具的女儿愣了一下,接着,让蓝莉激动不已的情景出现了,女儿很专注地听完了这支曲子,还咧嘴笑了笑。
女儿对音乐有反应了!蓝莉狂喜,她一把抱住女儿,喜极而泣。蓝莉和丈夫商量,给女儿买架钢琴,请老师上门来教女儿学琴。丈夫担心地问:“孩子学琴,大人要花费大量精力,我们能不能的一直坚持?”蓝莉不假思索:“哪怕花10年时间,女儿只会弹几个简单的音符,我也会坚持到底的,因为她能坐到钢琴边,便是我们的胜利。”
蓝莉的坚强,感染了丈夫。第二天,经济并不宽裕的夫妇俩一咬牙,花一万多元为女儿买了一架钢琴,然后又四处找老师上门施教。可因女儿学习进度非常慢,教学很麻烦,半年内,四个老师相继都打了退堂鼓。当又一个老师走了,丈夫终于情绪失控,冲蓝莉嚷道:“你就别瞎折腾了!”蓝莉心乱如麻,但还是安慰丈夫:“我记得一个关于自闭症的专题片里有句台词:自闭症孩子能走多远,只有上帝知道!但如果连我们都放弃了女儿,这个世界也就放弃她了!”
幸福母亲:
这是世上最美的一个吻
两个多月后,有熟人给蓝莉介绍了一个会弹钢琴的20岁的女孩汤凌子,她是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的学生,钢琴考过10级。蓝莉把汤凌子约到一家咖啡屋,问:“小汤,你看过那部美国电影《雨人》吗?”汤凌子点了点头。
“我的女儿就是一个‘雨人’。”蓝莉给汤凌子讲了这些年为女儿治疗、训练的事,还讲了那次让她心灵震撼的专家演讲。蓝莉诚恳地说:“我相信我的女儿,一定在某一方面有惊人的天赋,也许就是音乐!我们一起,来挖掘出她的潜能,好吗?”汤凌子被这份厚重的母爱打动了,她说: “我愿对子殷尽一份力!”望着面前这个热心肠的80后女孩,蓝莉心里涌出一股暖流。
当汤凌子轻轻牵住丁子殷的手,在琴键上敲击出她熟悉的《致爱丽丝》时,丁子殷的记忆被唤醒了,她的表情和眼神一下柔和起来,脸上还有了笑容,她跟着汤凌子,下意识地弹奏了起来。看着这一幕,蓝莉百感交集。
渐渐地,丁子殷习惯了每天弹琴,琴技也在慢慢提高。钢琴让丁子殷找到了方向,不识乐谱的她凭着惊人的记忆力,能完整地背下老师教给她的所有钢琴曲。同时,在行为训练师吴彤的帮助下,丁子殷在行为规范方面也有明显改变,她变得安静了。
蓝莉知道,除了给女儿一个方向,她和女儿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她常常对女儿说:“你爱妈妈,就弹琴给妈妈听。妈妈身体不大好,听你弹琴身体就会变得好起来。”说着,她还会装着很累的样子,懒洋洋地靠在沙发上。而女儿的琴声一起,她就会立即像充足了电一样从沙发上蹦起来。有时还会像个顽皮少女,随着女儿的琴声跳舞。这一下就让女儿有了成就感,她弹琴也更来劲了。
渐渐地,曾经只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丁子殷对相依相随的母亲有了感情,看到母亲在钢琴旁伸懒腰,她会帮母亲捶捶背,嘴里还会含混地冒出一句:“妈妈累,快睡。”
心理学家曾经统计过,一个人一生至少有过747次寻死的念头。死亡,在很多绝望的人看来,是一种解脱。可生命是一次单程的旅行,当你摁下终止键的那一刻,一切都将无法挽回。
重庆女子刘太杰,是一个遭受过很多苦难,也曾想过自杀的女子。事业成功后,她成立了一个女性互助组织,希望能成为不幸女人的心灵加油站,并开设了向死而生的“坟墓教室”,帮助了一个又一个对生活失去信心、有轻生欲念或自暴自弃的女人。
躺在“墓穴”里感受死亡,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
刘太杰的家在重庆开县的大山深处,那时候,家里很穷,连张像样的床都没有。打小,刘太杰就知道父亲不喜欢自己。在他们那里,如果谁家没有男孩,是会被人看不起的。刘太杰家里没有男孩,只有她和姐姐,她的到来曾被父亲寄予很多希望,却仍是个女孩。
13岁那年,父亲的老花镜丢了,刘太杰再三解释说自己没拿,可父亲就是不信,拿着细长的藤条狠狠地打她,母亲哭着把父亲拉了出去,才救了刘太杰一命。父母走后,刘太杰趴在地上泣不成声,不知道自己哪儿做错了,要面对父亲这样的打骂。她想,也许死了,就不疼了。
那天,刘太杰没跟父母道别,带着一把镰刀出了门。她不知道自己该去哪儿,就独自一个人来到后山。山坡上埋葬了很多人,在许多坟包之间有一个个天然形成的大坑,看着像墓穴一样,刘太杰不觉得害怕,竟然躺了进去。
她尝试憋了几口气,想了结自己的生命。可每次到了最后关头,她都忍不住大口地呼吸,原来通往死亡的路如此难受。最后,刘太杰累极了,便握着镰刀闭上了眼睛。等她再次睁开眼时,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蓝蓝的天和白白的云,耳旁是微微的风,还有清脆的鸟叫,那一刻,她突然觉得世界是这么美好。
刘太杰在“墓穴”里躺了一夜,胡思乱想了一夜。天快大亮的时候,她听到父亲的呼唤声,一声比一声急切。刘太杰的眼泪滚滚而出,她想,父亲不是不爱自己,只是不善表达,只是把温情藏在了坚硬的外表之下。刘太杰赶忙起身,拍拍身上的土,往家的方向走去。
一晃几年过去了,刘太杰选择了外出打工。19岁那年,她被迫嫁给了比自己大两岁的男人。经济的困顿、生活的不如意助长了丈夫的坏脾气,每次喝了酒,他都会把怒气发泄到刘太杰身上。刘太杰被丈夫打怕了,就在一个小姐妹的帮助下,独自一人来到重庆打拼,销售化妆品。可因为识人不清,被骗了几十万元。后来,丈夫向她提出离婚。
离婚之后,27岁的刘太杰一无所有,还背上了一身的债务。无奈之下,她把女儿托付给母亲照顾,决定重新出去闯荡。临走时,刘太杰再次来到了那个“墓穴”,那个“墓穴”在刘太杰最绝望和最痛苦的时候,让她有了片刻安宁,也让她对于生命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开设“坟墓教室”,让生命重来一遍
刘太杰依然从事化妆品行业,她从一个小柜台做起,慢慢成了在重庆有三家实体店的女强人。刘太杰开始有了自己的豪宅、豪车,更让父母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事业的成功,让刘太杰有了不一样的眼界。加上曾走过不少弯路,又受过比别人多的苦难,所以朋友都喜欢把她当“热心大姐”。后来,她以自己的化妆品品牌为基石,成立了一个女性互助组织,那里的姐妹都是为家庭所困,为情所伤,她们渴望被认同,却找不到出路,刘太杰的出现,让她们在找寻生命意义的道路上,多了一座明亮的灯塔。
2016年7月的一天,一个姐妹王瑶给刘太杰打来电话,说她有一个叫李荨的发小,才21岁,一个星期前割腕自杀,虽然被及时抢救过来,但整整一个星期,李荨一句话都没有说。
李荨是家中的独生女,为了她,父母愣是把家从村里搬到了镇上,又从镇上搬到了城里。但李荨并没能用成绩回报父母,她成绩一般,反倒很喜欢设计,从小就喜欢把家里的花布缝起来做小衣服,还做得有模有样。但父母却希望她努力学习,以后有份稳定的工作,为了达成愿望,父母一直逼她努力学习。为了跟父母抗争,李荨故意不学习、故意把考试考砸、故意和老师作对,以此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委屈。
高二没毕业,她就选择外出闯荡,到上海跟着一个老裁缝学手艺。在做设计师的路上,她义无反顾,但父母却还要拼命地把她拉回学习的路上。打那时起,她和父母的关系就没好过。一年前,她认识了一个非洲小伙子,两人爱得热烈,可父母坚决反对。最终,小伙子提出了分手回到非洲。
父母的不理解、渺茫的前途、逝去的爱情,一下子压垮了李荨,她选择了自杀。
看到李荨时,刘太杰似乎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暗淡无光的眼睛、瘦弱的身体。刘太杰把她的父母都支了出去,想单独跟她聊聊,但回应她的却是李荨的沉默。
“我曾经和你一样,很多次尝试自杀,可是后来我找到了一种死亡的办法,我觉得那种办法特别好。很多人只听说过‘求生欲望’,其实也有‘求死欲望’,如果你‘求死欲望’很强烈,不妨去试试看。”刘太杰劝着李荨。
一个星期后,李荨出院了。怕她跟父母不好相处,王瑶把她接到了自己住的地方。每天,刘太杰都会抽出时间去看李荨,有时会说一些大道理,有时也会说一些自己的经历和遭遇,但对于李荨的作用似乎并不大,毕竟别人的痛怎么都比不上自己的痛。
看李荨的状态一直不好,一个周末,刘太杰说要带李荨去她老家转转,很快就能到。李荨答应了。那天,刘太杰没有直接带李荨回家,而是把她带到了之前自己经常去的那个“墓穴”。“墓穴”的坑还在,但由于雨水冲刷带来了新土,坑已被填平了不少,一个人躺下去,好可以露出个头。刘太杰告诉李荨,这是她第一次寻死的地方,也是她后来很多次想要寻死的“埋葬地”。她对李荨说:“人死了,总归是要回到这样一个小地方来,如果你真想死,现在给你一个机会,在你活着的时候去体验一下,躺在里面有多冷。”李荨听完,倔强地跳了下去,躺在了里面。刘太杰也不劝她,而是拿出带来的铁锹,一锹土一锹土地往下铲。不一会儿,李荨就扛不住了,她猛然坐起来,脸色都变了:“你要干吗?”“你不是一直想死吗?等我把土埋得差不多了,你憋住呼吸就能一走了之了。”李荨一听,从“墓穴”里跳了起来,瞪着刘太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刘太杰放下铁锹,把李荨拉到一边,指着“墓穴”说:“人死了,便会躺在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孤单地躺着。不知道有没有天堂或者另一个世界,如果有,你将看到伤心欲绝的父母,他们其实也跟着你‘死’了,只剩下一具躯壳。”李荨听后哭着说:“他们根本不爱我,如果爱我,不会把我逼到这份上。”刘太杰指了指远处的家,对李荨说:“我曾经以为我的父亲是天底下最恨我的人,不然也不会把所有的怒气都发泄到我身上。可是当我遇到困难时,他安慰我说‘没事,家里有饭吃’,我才知道,父母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而且,没有人天生就会当父母,和我们做子女的一样,父母也在摸索,你不能不允许他们犯错,不能不给他们改过的机会。”
往最痛的地方戳,活出自己才是真本事
从开县回来后不久,李荨便离开了,她没有回家,而是再次回到了上海,她还有心结,暂时还做不到和父母和平共处。不过王瑶告诉刘太杰,李荨给她发了短信,说下次回来,约几个小伙伴一起聚聚;她也在朋友圈里说过:等来年花开的时候,带着父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这些只言片语看,李荨应该是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并且正试着在内心跟父母和解。
从李荨身上,刘太杰想到很多:很多人自杀的念头也许只是一瞬间,当通向死亡的路真摆在他们面前时,很多人都会退缩,因为直面死亡,需要太大的勇气。而且带着李荨去“墓穴”的经历也给了刘太杰很大启发。那之后,她开设了“坟墓教室”,希望很多人能从极致的痛苦中向死而生,从最绝望的瞬间清醒过来。
2017年2月的一天,一个30多岁的女人找到刘太杰,她叫万芳。见到刘太杰之后,万芳哭诉着自己的遭遇。她和丈夫结婚时一无所有,婚后当起了全职太太,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可等丈夫事业有成后,遇到了一个让他心动的女孩。和其他男人不同的是,丈夫和对方并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关系,并且也同意净身出户,只求换得一个自由身。
多年的相守,最终换来这样的结局,万芳哭过闹过,甚至还找过“小三儿分离师”,可丈夫怎么都不肯回头,半个月前彻底从家里搬了出去,走时撂下一句话:“什么时候同意离婚,什么时候通知我。”
万芳还告诉刘太杰:“我想清楚了,他要是离婚和别人结婚,我就死在他的婚礼上,让他一辈子过意不去,让他难受,让他被别人骂,看他还有什么脸面做人。”刘太杰帮万芳擦干眼泪,问她:“你确定你死了,他就会受到你所说的这些惩罚?你说你死了他会心里难受,如果他真会这样,就不会那么决绝地离开。退一万步说,就算他后悔了,可你已经死了,又能怎么样?时间会冲淡一切,他依然会有自己的生活,你想想剩下最痛苦的是谁?”万芳想了想,小声说:“我女儿最可怜。”听到“女儿”两个字,刘太杰鼻子一酸,和万芳一样,女儿也是她心里最深的痛,当年那段失败的婚姻,带给孩子的是残缺家庭的烙印。
可万芳还是边哭边骂:“难道就这样算了吗?我恨透了他,是他让我活得如此失败,如果死亡可以诅咒一个人,我愿意用自己的死亡去诅咒他。”“行,我给你一个机会。”
2017年2月20日,刘太杰通知万芳,要带她去一个地方,和她一起来的还有4名女性,她们都和万芳一样,对人生产生了怀疑,都曾有^自尽的念头。刘太杰在重庆附近的歌乐山脚下挖好了5个墓穴,让她们一一躺了进去,然后土一点点地埋到她们身上。躺在泥土里,看着身上掩埋的土越来越多,万芳产生了一丝恐惧。
刘太杰蹲下身子问万芳:“你现在还想死吗?”万芳哭着不说话。“好,那你再想想。”土继续一点点地往万芳身上埋着。刘太杰站在万芳身边,告诉她:“我们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做主,同样可以选择什么时候离开这个世界。但你却忘了,有一个人,是你带她来到这世界上,可你却想中途离开,丢下她一个人。”万芳哭得更厉害了:“我对不起我的女儿,可我这样活着太累了。”“行,既然你不怕死,那么现在我们就当你走了,设想下你女儿未来的生活。她会捧着你的遗像,孤独地走在人群中,别的孩子都有父母疼爱,可她没有,而且受了委屈没人说,生了病没人照顾。因为没有妈妈,她无法得到更多的爱,无法像正常家庭的孩子那样开朗乐观,你能想象一个幼小的生命,躲在墙脚偷着哭的场景吗?因为没有妈妈,她在最孤苦无依的时候,得不到一个温暖的拥抱,没有一顿热饭菜吃;她甚至在结婚的时候,都得不到妈妈的一句祝福。而这些,都是你造成的。爸爸抛弃她之后,她要再度面临妈妈自杀的阴影,这样的孩子,能获得幸福吗?你给了孩子生命,却让她的人生过得冰冷。”
躺在墓穴里,万芳哭得不能自已,她抓着泥土,使劲儿捶打着自己:“我也不想女儿这样,可我心里难受,我真的难受。”其他人听了,也都哭了,作为女性,她们承担着种种角色,有太多的身不由己,选择死亡也是“迫不得已”。
刘太杰拉起万芳,对她说:“朝着大山喊,把你的痛苦全部喊出来,这样的男人还有什么好留恋的?如果你真的想惩罚他,就应该好好活着,让抛弃我们的人后悔,才是最好的惩罚。你一定会遇到那个舍不得让你哭、爱你如生命的男人。如果连死都不怕了,还怕活着吗?”
从歌乐山回来后不久,万芳告诉刘太杰,她已经离婚了,在“重庆太太军团”另一位成员的帮助下,她准备开一家小店,向死而生,活出一个真实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