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投标工作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企业 招投标 规范 监督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085-01
招投标是企业的重要经济活动之一,工程建设领域和物资采购仍然是企业违法违纪现象易发多发领域,实践证明,开展以公开、公平公正、诚信为原则的招投嘶疃,可以有效地防止暗箱操作,堵住企业在设备、物资采购及工程建设方面的漏洞。规范企业招投标行为,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督,确保招投标工作正常进行,不仅是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也是维护企业整体利益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强对企业招投标工作的监督,确保企业招投标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才能规范招投标操作,预防和减少腐败,确保企业生产发展得以顺利进行。加强企业招投标工作的监督应着重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学习,规范招标行为
一是加大学习《招标投标法》、《招标采购管理办法》、《招
标监督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的力度。要通过加强对《招标投标法》、《招标采购管理办法》、《招标监督管理办法》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提高招投标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广大职工对招投标工作加强监督的意识。二是强化培训。一方面要全面提高管理者和管理业务人员对《招标投标法》、《招标采购管理办法》、《招标监督管理办法》及其有关知识的普及。另一方面要全面提高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加强对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廉政教育,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不断提升监督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监督水平,在实施监督职责时做到重点突出,执纪严明。
二、准确定位,履行监督职责
纪检监察部门在招投标工作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依法
履行好监督职责。一是督促有关部门明确各自在招投标活动中的职责,特别是督促协调归口统一管理,部门各负其责,共同履行监督职责。二是督促各职能部门建立和完善符合《招标投标法》、《招标采购管理办法》、《招标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市场机制、工作程序和监督制度。三是按照《招标投标法》、《招标采购管理办法》、《招标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严格规范招投标的运作。四是严肃查处招投标活动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和腐败行为。
三、严格把关,抓住关键环节
在招投标监督工作中,要抓住招投标各重要环节,把招
投标环节作为保证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关口。要求应该招标的项目必须采取招投标方式进行,并对招投标过程实行全过程监督。要严肃查处规避招标或在招投标中弄虚作假等违纪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侧重点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是否制定了招标计划及完整的招标程序。(2)招标人或评委会成员有无违反招投标工作纪律的行为。(3)标底是否经过了有关部门审定,标底是否做到了严格保密。(4)投标人投标文件是否密封完整,有无盖章,投标书是否当众拆封。(5)评标办法是否公平、公正,评委是否坚持了公平、公正、客观、择优原则。(6)招标人和中标人是否按招标文件及有关法定文件的规定签订书面合同,有无签订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四、完善机制,拓宽监督渠道
一是尽快制定与《招标投标法》、《招标采购管理办法》
《招标监督管理办法》相配套的法规制度,促进监督部门依法监督,依法执纪。二是要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增强分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监督责任意识,促进招投标领域的廉政建设。三是开展招投标廉洁承诺活动。一旦对项目实行招标,要向广大职工作出廉政承诺。纪检监察部门作为廉政承诺的监督部门,负责对廉洁承诺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四是实行各种形式的公开制度,增强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1)公开招标信息,扩大参投企业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2)公开中标人和中标单位,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接受群众对招标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的举报和投诉。(3)通过现代信息媒体及时公布社会关注的企业资质管理、招标投标和质量安全检查等方面的信息,增强社会监督力度。(4)设立统一的招标投标违规违法行为公告平台和信用档案,将各地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上传到统一的平台上,提供共享查询功能,使得违法企业一地受罚,处处受制,增强企业的违法成本,促进企业自律。
五、创新方式,强化责任追究
一是要改革招投标管理制度,创新招投标方式。为避免评标和投标双方的接触,可采取网上招标和网上异地评标的方式,即招标人通过互联网随即抽取本地或异地的专家评委,实行网上封闭式评标,并当众公布评标结果。这种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的评标,资源共享,既可大量节省评标费用,又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二是对评标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更换,限时抽取,避免串通作弊。同时建立专家工作考核档案,对有违规违纪行为的专家,予以除名,今后不再录用。三是建立招投标电子资料库,招投标过程全程记录在案。对招投标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问责,对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可永久追溯其责任。四是要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追究。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督,对在招标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行贿受贿、排斥潜在投标人、滥用评标权等违规违纪行为要依法从严查处,对出现问题的领导和有关责任人,要追究责任。
六、协同配合,形成监督合力
建立协同监督工作机制,构建协同配合、信息互通、形成合力、监督到位的纵向贯通、横向协同、覆盖全面的监督机制。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充分发挥招投标管理部门的专业监督职能。招投标监督主体较多,职责分工必须明确。各专业部门在技术、质量、产品性能等方面严格把关,财务、审计等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及时交流与沟通监督信息。各部门各司其职,,将监督力量予以整合,从不同角度对招投标活动形成一种“立体式”的监督合力。只有这样,招投标的监督才能有效地打击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从而遏制腐败的滋生与蔓延。
关键词:中国;政府采购 ;专家评审
中图分类号:F8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218-02
一、当前政府采购专家评审体系
(一)中国已经建立相对完善的政府采购专家评审法律政策体系
目前,中国基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政府采购专家评审的法律和政策体系,能够基本保证政府采购专家评审工作的正常开展。
当前对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管理主要依据的是《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财库[2003]119号),其制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精神([2003]74号)。
政府采购工程进行招标投标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l8号,自2004年9月11日起施行);政府采购中出现纠纷的,适用于《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20号,自2004年9月11日起施行)。另外,评审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法律还有《政府采购机构资格认定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1号办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集中采购机构监督考核管理办法>)(财政部、监察部 财库【2003】1 20号,2003年11月l7日实施)、《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19号,自2004年9月1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刑法和相关的地方规章。
这些法律和规章从不同的角度规范政府采购的评审专家的资格、权利义务、法律责任和被评审对象的权利、责任以及相关法律程序等,以确保政府采购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明确了评审工作中专家的基本权利义务与相关的法律责任
1.评审专家的资格确定。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是指符合规定条件和要求,以独立身份从事和参加政府采购有关评审工作的人员。评审专家从事和参加政府采购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等采购活动评审,以及相关咨询活动。对评审专家的资格分别从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专业技术资格、本人意愿、法律规定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如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8年,具有本科(含本科)以上文化程度、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精通专业业务,熟悉产品情况,在其专业领域享有一定声誉;熟悉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的相关政策法规和业务理论知识,能胜任政府采购评审工作;愿意以独立身份参加政府采购评审工作,并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管理;没有违纪违法等不良记录等。
2.权利义务。明确了政府采购专家评审中的专家的权利和义务。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具有对政府采购制度及相关情况的知情权;对供应商所供货物、工程和服务质量进行评审,并通过表决推荐中标的候选供应商,按劳取酬的权利;同样应尽的义务包括为政府采购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评审意见,遵守评审工作纪律,不得向外界泄露评审情况,对违规行为向相关组织和部门报告和制止的义务,接受咨询和质疑。还规定了对专家评审中的违规处理。政府采购专家尽管没有最终的决定权,但其专业性的意见和其推荐的候选供应商,是主管部门决定企业是否中标的重要依据。
(三)实践中摸索出了适用的评审方法和流程
1.目前中国政府采购专家评审中常用的有三种评审方法:(1)最低评标法。是以价格为主要因素确定中标候选供应商的评标方法,即在全部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前提下,依据统一的价格要素评定最低报价,以提出最低报价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供应商或者中标供应商的评标方法。此方法适用标准定制商品及通用服务项目。另外,评审过程中如果专家发现如果报价明显不合理、有可能影响质量和不能诚信履约,会要求提供书面解释和证明材料;否则评标委员会有权取消其资格,并按顺序由排在后面的中标候选供应商递补。(2)综合评分法。即在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前提下,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评审后,以评标总得分最高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供应商或者中标供应商的评标方法。 综合评分的主要因素是:价格、技术、财务状况、信誉、业绩、服务、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程度,以及相应的比重或者权值等。评审委员会按评标后得分由高到低顺序排列。得分相同的,按投标报价由低到高顺序排列。得分且投标报价相同的,按技术指标优劣顺序排列。(3)性价比法。是指按照要求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后,计算出每个有效投标人除价格因素以外的其他各项评分因素(包括技术、财务状况、信誉、业绩、服务、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程度等)的汇总得分,并除以该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以评标总得分最高的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供应商或者中标供应商的评标方法。评审委员会按总得分由高到低顺序排列。得分相同的,按投标报价由低到高顺序排列。得分且投标报价相同的,按技术指标优劣顺序排列。
2.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可操作性的评审流程。针对招标方式(包括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和单一来源采购的方式分别具有评审流程。例如,招标方式中,首先要推选评标委员会主任,由其主持评标工作,如宣布纪律,并主持成员签署承诺书;其次,了解项目和招标文件;再次,对投标单位的资格和内容进行审查,过程中,可能要求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对文件中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澄清和解释;最后,评标。通过比较评价,推荐中标候选的名单,编写评标报告,签字确认。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尽管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政府采购专家评审体系,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近些年政府采购中有很多案件纠纷,其中部分是涉及专家评审环节的,如2009年的“格力案”中,就对专家评审环节提出了疑义,尽管不能就此否定我们的政府采购专家评审体系,但也足以为我们敲响警钟,让我们去正视目前政府采购专家评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政府采购专家评审中存在的问题
1.制度完善方面的问题。在中国专家评审的制度中,只规定了专家评审的一般权利和义务以及专家的一般管理办法,但对于评审专家的评审程序没做相关的规定,导致具体评审中自由裁量的权力过大;尽管在实践中有三种评标办法可供选择,但对于每种方法的使用没有以制度的形式确定;对于权利和义务方面的规定过于笼统和一般化,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弹性空间过大,不利于一些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例如,评审专家是否负责鉴别资质文件的真伪,对于技术上雷同的方案是否可以依据经验来甄别,如何避免部分专家在进行评审过程中的倾向性等问题,都需要通过明晰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来进行规范。
2.操作方面的问题。专家的评审意见在政府采购的评标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是依据还是参考?是否还有其他的因素作为评标的依据,公开化程度怎么样?是否对评审专家进行了专业化的政府采购相关知识和程序的培训?技术型的专家是否在企业经营能力等方面也能做出“专业性的判断”?一般案件都是事后处理,已经造成企业损失不能很好地弥补?等等。这些在近些年来的政府采购的案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值得重视。
(二)对策建议
针对前面提到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政府采购专家评审机制。
1.尽快出台《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作为《管理办法》的补充,《实施细则》应该更加注重操作性。《实施细则中》应该首先申明专家评审在政府采购工作中的地位,进一步明晰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权利和义务空间,对于“非专家性的义务”要从中剥离;明确不同情况的政府采购中所适用的评审方法,以便于进行科学的选择;针对不同的政府采购方式,以制度的形势规定其专家评审的程序。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地区性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应该考虑出台一部全国性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制度名称
修订1.《招标投标管理办法》、2.《公司采购管理办法》、3.《内部审计管理办法》
起草/修订
依 据
修订依据:1.《公司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晋兰司发【2018】121号;2.《集团公司关于转发《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晋兰司发【2018】76号。
修订内容
1.主要修订了分公司招标范围与分类,同时对《公司采购管理办法》相应内容作出修订。2.依据晋兰司发【2018】76号文件对内部审计内容进一步进行了规范。
部门经办人
负责人
分管领导
三标办意见
是否需要评审:是¨ 否¨
是否需经理评审:是¨ 否¨
参与评审部门:各厂级领导、企管科、技术中心、设备科、
环保科、安全科、生产科、供应科、财务科、销售站、总工办、厂办、原料车间、纪检、工会办
确定评审时间:
审核意见:
评审人员
评审人员
评 审
结 论
经 理
关键词:成本管理 优点 不足
成本管理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也是企业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同时成本管理还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期下,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赢取最大的利润。在目前公路工程招投标实施合理低价中标的环境下,成本管理工作实施的力度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效益的好坏。施工企业只有不断的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充分挖掘自身现有的潜力,才能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某公司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现行的管理模式
目前某公司公路工程的项目成本管理分五大步骤进行,即:投标报价时的成本估算、工程开工前的成本预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工程完工后的成本审核、工程竣工清算后的成本考核与总结评价。
1.1 投标报价时的成本估算
投标报价时的成本估算主要由经营开发部和合同部完成。先由经营开发部取得工程项目的详细资料,然后根据各标段的情况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投标范围,最后下来分别由经营开发部完成预算文件和由合同部依据企业内部定额完成标前成本测算文件。经过对工程项目预算文件和成本测算文件的比较,克服了投标报价的盲目性,提高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预见性,为投标报价时的不平衡调价以及标后二次经营提供依据。
1.2 工程开工前的成本预算
工程项目中标以后,由公司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和项目部主要人员进行工地施工调查。工程技术部门编制临时工程施工方案、机械使用计划为工程项目测算提供相关依据,物资部经过工程项目所在地的详细调查确定工程项目单价测算采用的材料单价,最后由合同部认真研究施工方案、施工图、招标文件、合同条款及当地的相关文件,汇总其他部门提供的材料单价、劳务单价、临时工程施工方案和机械使用计划等依据企业内部定额和相关文件进行单价测算。测算完成后,向分管领导汇报,承包费用经领导确认后向项目部进行交底,双方意见达成一致后,由项目经理和总经理签定承包合同,同时将全部的测算资料及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书面向项目部交底。
新中标工程单价测算与内部承包合同签订是指导项目部成本管理的一个指令性指标,是项目部建立目标成本的依据,公司要求项目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均应控制在成本预算范围之内,对于超出预算范围的费用须经公司审批。
1.3 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成本管理
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影响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预算范围之内,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因该围绕“以效益为中心、以安全和质量为基本点”来进行开展。某公司过程中实施的成本管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3.1 从施工组织技术方案上进行成本管理
开工伊始,就需要做好工程的工期安排,总观全局、统筹计划,分配资源。通过网络技术确定关键工序、找出节点工期,科学合理的上队伍、配设备、供材料、定方案,通过调查研究,明确哪里的工程先干,哪里的后干,事先谋划,成竹在胸。在满足工程设计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的减少工程造价,是挖掘成本管理效益的关键。如石吉高速公路B11标针对软基特点,向业主引进沿海地区预应力砼预制管桩处理方案,比桥梁设计方案节约投资400万元,节约工期3个月,还解决了18万方的弃土问题。既节约投资缩短工期,也合理规避了桥梁工程单价低给企业带来的亏损风险,实现了双赢。
1.3.2 从对人机料的管理出发,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进行成本管理
(1)实行劳务队伍分包管理办法 项目部根据公司确定的管理模式,依据公司劳务队伍管理办法进行资质审查、信誉评价及资格注册管理,在公司建立的劳务队伍管理总台帐中选择合适的劳务队伍进行施工。在公司测算单价的指导下和劳务队伍签订合同,达到保障公司合法权益,确保建设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及环保的要求,充分、合理、合法的利用社会劳务资源实现合作共益的目的,保证工程有序施工,减少劳务纠纷。(2)实行责任成本管理办法 以项目部为责任成本的实施主体与管理中心,明确责任成本管理的责任单元。在项目经理的主持下按月召开责任成本管理分析会,对各职能部门提出的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进行月度盈亏分析,并根据盈亏分析对项目工程管理提出整改措施。(3)实行经济活动分析管理办法 通过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及时发现效益管理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项目部根据各自的成本分析数据和经济活动分析数据,对成本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指定专门部门限期改正落实。(4)实行二次经营管理办法 二次经营管理主要从变更设计、清算索赔、保险索赔、调整概算、调整材料价差、风险包干及其他预留费用出发,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
1.3.3 从对工程间接费的控制上进行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间接费主要指现场管理费,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需的费用,包括管服人员工资及附加费、固资折旧、使用费、管理用低值易耗品、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劳动保护费、税金(印花税、车船使用税等小税)、项目业务招待费、其他费用。
目前某公司的公路工程项目间接费主要是根据合同工期、管理模式、人员配置、公司有关文件规定进行测算。项目部根据测算费用总额和实际情况编制按月编制间接费用使用计划,财务部门按月统计各职能部门、各作业队发生的间接费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反映情况,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达到控制工程项目间接费用的目的。
关键词:成本控制;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 F27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绪 论
成本是反映施工企业工作数量和质量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工程成本是考核企业管理的基本依据。工程成本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1]。工程成本难以降低的原因,除市场因素外,主要是对工程成本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强化成本管理的具体可操作的措施,缺乏低成本战术,造成了成本支出大、经济效益低下的不良局面。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2]
2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成本控制
2.1成本的全员全过程管理
投标报价的确定应体现各业务部门的共同参与。技术部门根据施工现场的踏勘情况,提出施工技术措施,施工组织方案和设备配备规模,劳资部门提出劳动力资源配置计划,保障部门和计划经营部门结合招标文件规定的材料供应方式及各种消耗材料(构件)价格,财务部门根据项目经理部管理设里等情况计算出现场管理费用,最后计划经营部门综合上述方案计算出工程的总体施工费用预算。
2.2建立健全成本管理机制
分清管理层次,明确考核指标。施工企业应根据当年的具体情况,形成层次分明的成本中心,通过各层次的管理活动,形成实现公司成本目标的保证体系。责权利明确之后,还要与成本分析结合,做到分阶段考核。待工程完全结束后,应及时对责任者进行最终考核。
2.3制定成本管理办法
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根据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项目成本管理办法,如项目质量成本管理办法、工期成本管理办法、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合同评审管理办法、材料使用控制办法等管理办法。
3 建设项目招投标及施工准备阶段成本控制
3.1加强对业主和工程师的资格审查
对于业主,主要是调查业主的支付能力和履行合同的声誉,对于工程师,主要是了解他们的合同履行能力和职业水准,是否公正,是否能和承包商良好交流等情况。
3.2充分认识投标报价的重要性
要求各投标单位和投标人员认识到做细做好投标书的重要性,不能光为了中标而去没有原则地调整投标书。如果投标书未做好,即使项目中了标,也只能是为公司增加负担,给公司的整体经营带来新的风险。
3.3认真分析项目投标风险,确定投标报价原则
应全面地分析新项目的实施风险,同时明确各项目的利润率和各种主要费用预期上涨幅度,及时向公司报告,由公司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和整体的资金资源、人力资源等确定投标项目的取舍。只有在公司的整体规划下,才可最大地降低项目投标风险。促进公司业务的良性发展。
3.4认真研究保险合同,通过保险合同降低项目实施风险
大部分保险合同的内容都是一些标准格式,但对于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承包商在签订合同前应认真研究,应尽量避免在免责条款中有不利于工程实施实际情况的规定,否则将给以后的施工留下风险隐患。保险合同签订后,项目管理人员应熟悉该合同可索赔内容,并积极在索赔有效期内提交报告,否则将失去索赔的机会,也就不能有效地降低项目实施的风险[6]。
4.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成本控制
4.1编制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在成本预测决策的基础上,依据本年工程量计划而编制的计划成本。成本是计划期内企业施工、技术、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经济效果的综合反映,企业各部门工作得好坏,都会对成本产生直接的影响。
4.2进行技术优化,提升工程质量
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规模、工艺特点、复杂程度和现场条件,结合企业自身人员素质、装备能力等,斟选最优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和布置现场,有计划地组织好技术和物资供应,保持均衡施工,是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有效举措。
4.3加强各项成本控制
(1)严格控制工程的人工、材料、机械等直接成本的消耗,是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环节。
(2)人工成本控制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在施工高峰期可酌情利用市场劳动力资源,降低固定用工,提高用工效率。企业还可以通过工效挂钩等各种内部管理办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
(3)材料成本控制
首先要加强材料采购的计划性,做好场外运输与场内运输的衔接;同时要加强材料管理,制订合理的材料消耗指标,积极进行材料的综合利用和合理代用。
(4)机械设备成本控制
合理选择机械设备,提高设备完好率与利用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效率。大型设备的使用,可以实行机长责任制度,把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做为考核机长的主要指标,与其收入挂钩。
(5)控制工程间接费用
精简机构,做到精干高效;办公费及差旅费可实行包干使用,避免不必要的开支[7]。
5.建设项目结算及保修期阶段成本控制
5.1 健全内部结算价格制度,建立企业定额
建立企业内部的的企业定额并保持其适应性、有效性和相对的先进性,为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提供支持。企业应当制定平均先进的定额,如材料消耗定额、人工的工时定额、燃料消耗定额、设备台班定额、工具使用定额和费用定额等,并应结合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工艺的变动,定期对各项定额进行修订。
5.2严格成本的考核
成本考核是保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成本情况的考核,及时发现间题。其方法主要是进行检查剖析,考核成本的实际耗费与计划或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是否一致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成本考核,可以找出降低成本的具体环节,改善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5.3加强工程实体保护和人员管理,控制修理费用
加强工程实体保护和人员管理,控制修理费用。工程收尾阶段要注意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同时要加强人员管理和费用控制,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和人员、资源的浪费。
5.4完善竣工资料整理,及时办理工程价款结算
在编制结算时不能遗漏任何一张联系单,要把签证联系单当成支票、现金那样重点保管。工程结算档案资料需分类保管,一旦这些档案丢失,特别是经过建设方代表或监理签字确认后的文件丢失,补办相当困难,会影响工程的最后结算。正确及时办理结算,能够有效防止出现建设方对工程结算“久拖不决”的局面,有利于工程款回收。
5.5进行成本分析,总结成本控制经验
竣工阶段建筑企业往往业务繁忙,人员变动频繁,很少或没有开展竣工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经验总结。重视竣工成本分析、总结成本控制经验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开展评价工程绩效的工作。
6.研究结论及建议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企业只有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结合;提高工程成本管理主体的认识;制定可操作的工程目标成本管理办法;加强合同管理,提高索赔意识;改进成本管理机制,完善成本管理方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10]。
参考文献
[1]冯丽杰.浅析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M].科技信息.2012(3)
[2]杜喜春.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M].黑龙江交通科技.1995(2):23-24
[3]王磊.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初探[M].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6):39-41
[4]孙飞. 承包商在工程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M].科学技术. 71-72
[5]茅建木.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风险管理[M]. 管理科学. 2011-0556
[6]龚之鹰.浅谈石油化工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M].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88
[7]曾喜华.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分析[M].企业管理. 2009(6):61
[8]方忠良.浅谈建筑企业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M].财会月刊.2011(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