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就业指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范文第1篇

随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我国职业教育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再加上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中职毕业生面临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近年来中职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稳定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在较高就业率的背后,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和就业质量并不高,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成为中职教育的共识,研究如何提高中职生的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中职生的就业指导对社会、企业、学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社会而言,良好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能够把个人的物质、精神需求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使个人可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对企业而言,有助于个人成长为企业需要的优秀员工,满足企业对从业人员日益提高的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对学生而言,可以引导自己有方向地实现人生目标、促进自身成长。

二、中职生的就业现状

中职生的就业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第一,缺乏全面、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虽然中职学生能一定程度上认识就业形势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对就业困难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他们缺乏对职业发展方向的清楚规划,在职位搜寻、招聘面试、工作选择上缺少经验,存在盲目心理和侥幸心理,对于职场的为人处世原则缺乏认识。第二,工作态度消极。有的中职生缺乏积极的求职态度,在思想上存在惰性,缺少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第三,中职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率并不太高,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临近毕业时急于找到一份工作,却没有充分考虑工作的适合性,另一方面是刚踏上职场他们对实际工作的规范性和艰苦性认识不够、准备不足,一旦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就会产生逃避的想法。

三、中职生就业指导的对策

对于如何提高中职生的就业能力,可以从学生、学校两个方面入手。

从学生方面来说,首先,要培养优秀的专业技能。雄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优秀的专业技能是就业者的必要素质,因此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应该鼓励学生把专业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以此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其次,要择其所爱,用其所长。从性格与职业匹配的角度来说,由于学生的自身特点各不相同,适宜的工作类型有所差异,因此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职业,这就需要中职生对自己有全面客观的审视,并以此为方向,进一步开发、培养特长和技能。学校需要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估,通过对中职生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思维方式、思维方法、自我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达成职业匹配。另外,还要充分了解相关行业的现有环境和发展趋势。目前,就业人数激增与就业市场饱和状态的矛盾、毕业生择业期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矛盾逐渐体现,直接影响了中职生的就业,因此加强学生对就业环境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从学校方面来说,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首先,学校要有正确的价值引导。对于在择业上较为被动、没有明确的需求和方向、容易被外界意见影响的学生,要指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和自己,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帮助他们从自身的素质、技能等实际条件出发,找准适合自己的岗位。要促使学生树立竞争就业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寻找工作机会,从基本工作做起,充分发挥中职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际技能的特点,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其次,学校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具体来说,学校需要加强与就业市场的沟通,主动和相关企业联系,让企业了解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人才信息。学校可以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参观指导,并组织召开就业双选会,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使学生认清企业的需求,给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双向选择的环境。这不仅能够提高招聘效率,而且有利于学校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另外,还要探索出合适的人才培养方式。从企业的需求出发,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相适应的实践机会;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引导学生确立人生目标、形成职业规划;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广泛、系统的个性化培训和指导,使他们对自身优势有更全面的了解。

面对新的就业形势,中职生的就业指导教育需要强调教育的现实性与全面性,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把技能培养、就业意识培养、从业素质培养、生涯规划培养等方面作为就业指导教育的着重点,并采取相应对策,扎实有效地推进中职生的就业指导教育,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就业方向形成更清晰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提高中职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

就业指导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就业指导 课程 教学 改革

随着大学生就业人数的日益增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带给各大高校的就业压力显而易见。这就要求高校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就业机制下,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不仅仅是表层意义上的向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就业,而是更深层意义上的职业辅导与服务。因此,高校除了要注意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还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改革,以提高学生求职择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我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

各大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情况各有不同,为了更好的分析就业指导课程所存在的问题,从四川美术学院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和建议。

(一)、我校就业指导授课形式与内容过于简单,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四川美术学院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其他两课教学一样,授课形式上大多数还停留在灌输式课堂教学的模式,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讲大课、讲授多、实战训练少、外加学生专业性较强,就业指导课程大多没有结合专业特色进行针对性教学,对学生实际的就业能力培养不够,不能满足学生择业就业的现实需要。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也一般停留在就业政策宣讲、当前就业形势分析、就业信息等,或者由辅导员通过班会向学生强调"不做假简历"、"要讲诚信"、"要准确定位"等说教上。这种不注重实际、形式化、空泛化的指导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根本满足不了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实际需要。

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大多采取课堂说教形式,学生被动接受课程内容。这种教学手段有利于理论知识传授,但是就业辅导和指导不能简单停留于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实际引导和练习。单一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于现阶段的学生就业指导。这是我校就业指导课程最需要完善和改革的地方。

(二)、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四川美术学院现有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主要由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辅导员、党支部书记等一线学生工作人员组成,其中仅有1-2人负责就业工作。大多数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培训,只能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学识背景开展相关工作。这种指导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不能较好的满足学生的要求。

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及改革建议

(一)、构建起全程式的就业指导模式

就业指导课程的性质是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与职业,了解实现自己职业选择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能理智地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业生活道路,并且具有以个人意志做出职业决定的能力,主动地去培养和提升自我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能力。就业指导课程应是一门从新生入学到参加实习全过程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全程式指导体系。我校就业指导课程全程式指导模式从近两年才开始实行,以往仅仅将就业指导停留在大四的就业前的辅导, 而对低年级学生考虑不够,缺乏对低年级学生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有力指导。从近两年开设的全程式就业指导来看,范围是涵盖了大一到大四的全体学生,但是但赋予的课程学时偏少,无法满足就业指导全程性、系统性、专业性的需求。

(二)、打造全新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手段

1、深入彻底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就业指导涉及学生就业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适应他们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职前教育课堂系统和职业测评系统,通过测试,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制定适宜的长远发展的职业规划,明确个人的职业取向,提高他们职业适应性。另一方面,就业指导的内容要找准结合点。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把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所有专业教学计划,并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

就四川美术学院学生,除了因材施教之外,还应注重自主创业教育。就业指导要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自主创业不失为缓解就业压力路。我校学生专业性较强,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条件相对来说较为充足,将来不仅仅是求职者,而将会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引导学生学会创造,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逐步实现学生从就业走向创业之路。

2、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

其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角。学生从普通教育走向艺术工作人员,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有技术、有综合素质。情境教学法能让学生更深刻感受所学知识点,把课堂还给学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促进他们透彻的理解就业指导知识。

其二在技能训练部分, 结合学生专业,为学生提供不同主题培训案例,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包括人际交往技巧、沟通技巧等。也通过以往开展的"模拟招聘"、"模拟自荐"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向学生们展示了择业决策、面试程序、面试礼仪、面试技巧, 训练学生的择业技能。以现实中大学生就业维权或违约的案例,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这样多方面、多角度的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树立起了很强的就业信心,拥有了一定的抗挫折能力。

其三实行请进来送出去教育方式。先行者的经历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于后来者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任课老师可以收集大量往届毕业生的相关信息,邀请具有典型案例的毕业生返校给在校学生现身说法,让在校学生从他们身上汲取经验教训,学习他们的闪光点。送出去即:如果条件满足,应组织学生去观摩市内大型招聘会,学习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点,总结求职者的成功之处;到相关企业现场参观感受工作气氛。

其四与就业单位实行无缝对接是就业指导课程很重要的一点。课堂里学到的再多都是终归要拿到实践中去检验、去运用的。学校、系科应根据学生专业情况,邀请相关企业、画廊到学校给学生做相关讲座或者宣讲,让学生在校内能近距离接触到企业,了解到企业对大学生素质的具体要求。同时鼓励学生外出实习,切实深入企业锻炼自身能力。同时尽力在实习时让企业添加面试一关,让学生真刀真枪的试一试自己的功力,感受实实在在的招聘气氛。面试后,学生们才会自觉地找差距找不足。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就业指导范文第3篇

一、入学之前予以正确的引导

近几年,随着全国各地一边出现“用工荒”,一边出现外出务工人员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的现象,凸显社会缺乏“技能型”人才,为此国家持续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所以中职学校数目急剧增加。但是进入学校的生源却处于一个逐步减少的趋势,这就增加了中职院校的生存压力,也束缚了中职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获得生源,很多中职学校开始盲目招生,这样对于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就埋下了很多的炸弹。招生必须进行认真的考量,成绩是一个主要的因素,通过学生学科知识的成绩分析适合适应学生的专业,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除了成绩,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也是另外一个需要在专业选择的时候给予合理的引导的方面。针对此,对应于招生工作,必须进行必要的面试,在就业指导老师和专业老师的双重把关下,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帮助社会优化更合理优秀的人才。

二、实操能力和专业技能的真正提升

中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相关工作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可以说,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中职学校实现相关工作目标的基础和最根本的保障。经济效益是当前多数企业的主要追求内容,所以作为人才的输入方,中职院校必须考量自己的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能不能尽快适应企业的要求。而这一要求的实现主要是建立在学生的实操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的基础之上,这是影响后续目标实现的最关键的指标因素。作为学校,应该创造更多实验场所和实践机会,通过各种级别的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校企合作,通过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模式,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最直观的感性认识。就业指导老师还应该对自己的学生做出更多的鼓励,包括鼓励学生进行实践的参与和联系;包括提升学生的各种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单单指专业的技能;还包括社会关系的维护,从而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良好就业技巧的辅导

就业技巧是作为就业指导老师必须应该给学生传授的教学工作,这些技巧包括了简历的撰写、面试的准备、问题的回答等等不同的方面。作为老师,可以通过场景预设的方式,让不同的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进行招聘工作的模拟,通过这些实践,体验相关的面试历程。鼓励学生自己或者在就业指导老师带领下去参加现实的企业招聘会,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现场招聘的气氛,获得对面试技巧更为真实和感性的认识。当然,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生就业前的指导,即使学生就业了,作为就业指导老师,也应时刻关心学生的就业情况,及时对学生遇到的各种就业问题答疑解惑。如果学生自己具备相应的条件,作为老师更应该对此予以鼓励,予以支持,予以帮助,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思路。

四、择业心理的优化改善,提升学生就业信心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就业自信心的树立,积极进取态度的端正。通过结合学生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社会对职业的需求以及企业对就业人员的期望,可以帮助学生在这些心理素质的支持下,做出相关的改进,积极的探索和追求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其次,教会中职生认识自我,准确定位。教会他们既不自暴自弃也不好高骛远,而是找准自己的位置,脚踏实地。最后,养成通过自我分析进行自我持续提升的习惯,从心理层面上,做好接受挫折、承担压力的准备,通过对自己的分析、总结和回馈,进行持续的提升,不断地改善,从小事做起,从最基本的做起,不断适应各种职业角色,不断的提升自己处理各种工作的能力,包括业务和人际关系协调的能力。

五、让学生加强对职业和自己专业的整体和全方位认识

因为长期以来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职院校学生并不清楚地了解整个社会和自己可能所要从事的职业的相关情况。入学之后,应该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帮助学生规划未来的职业,提升学生对相关专业和职业的认识。如果是单纯的说教,效果并不明显,主动学习的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授课内容上,必须给学生予以明确的作业,包括相应的职业信息的收集,自己的职业规划等等。通过学生自己对用工单位信息收集,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就业信心是一个提升,这对学生明晰自己和相关就业要求的差距也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对于学生来讲,更有利于针对差距进行相关的学习和改进。

总而言之,职业学校教学教育质量的最终衡量标准即为毕业生的就业比率,这个最终的衡量标准也是用来对职业教育成功开展情况进行衡量的唯一标准。所以作为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老师,负担很重,压力很大,身上肩负着为自己的学生探明就业方向,为祖国经济建设输出优秀合格的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创新职业指导[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就业指导范文第4篇

(1)加强时代回应性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开放性。在对社会现状分析基础上,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主动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热点问题,解答疑惑与纠正偏差,而不是被动解释问题而信度降低,甚至忽略现实问题而导致教育失效。此外,引导大学生面对网络信息具有独立思考与辨别是非能力,而不是简单否定网络信息,在大学生主动判断和辨别网络信息的过程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2)立足大学生群体需求在关注大学生自我发展和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在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过程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崇高理想、社会理想、长远理想与一般理想、个人理想、近期理想相结合,从而通过落到实处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应以一种开放与平等的态度,从计划不变性向机动灵活性转化,从对固定的书本讲述向对变化社会现实的分析转化,从传统沟通方式转向以信息化媒介方式,从教师主导转向学生自组织。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和趋势

当前高校主要采取选修课与讲座形式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包括生涯规划、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求职信息、技巧与礼仪等内容。1.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不足(1)机制、机构与理念不健全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机制不完善、机构不健全。具体表现为某些高校把就业指导部门与其他部门合并,或将其职能设在其他部门;各院系就业指导机构或与校级机构分工不明确,或未建立相应机构或机制;部分新成立专科院校尚未建立就业管理制度。另外,学校就业指导理念不清晰,重就业率而忽视就业质量,从而忽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2)教师队伍严重不足就业指导课程专业性和实践性强,需教师具备就业指导技能、多学科知识与实践经验。然而实际中主要由就业指导中心的行政人员与学生事务工作人员兼职讲授,他们的行政与业务事务较繁重,没有足够精力与能力深入研究课程,从而很难全面掌握学生就业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社会需求。(3)教学内容与方法滞后教学内容和方法滞后,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具体表现为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未能形成全程化与系统化的教学指导;大学生能力与意向信息滞后与社会需求动态信息滞后;缺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缺乏职业价值取向与理想、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方法简单、形式单一,不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切实提高其工作实践能力。2.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发展趋势(1)制度保障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学科建设制度体系,保障就业指导课程的专业性。一是制度保障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大学生全程培养的教学计划。二是制度保障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既体现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又具有针对性、实用性与指导性。三是制度保障授课形式的多样化,采取实训、实践、考察、交流、情境模拟等多种形式,提高授课质量。从而使该课程具备专业性与实用性,能真正发挥其指导学生就业的不可替代作用。(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首先,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建设与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其专业水平。其次,鼓励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特点与需求自行编写教材。再次,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监督和考评。最后,充分利用校外师资资源,聘请不同行业领域的优秀人士做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由他们负责讲授实践性强的专题。(3)打造四年制的全程立体化课堂除加强对毕业班学生的就业指导,还应指导非毕业班学生在掌握自身与社会需求信息基础上规划设计职业生涯。在第一学期,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意识。在第二学期是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阶段,指导学生在综合信息的基础上确立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在第二和第三学年,主要进行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在第四学年,针对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

三、理想信念教育与就业指导二者相互融合分析

就业指导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扩招,独立学院应运而生,但因为扩招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形势,在一本、二本的重压之下,三本的学生如何能在就业市场上被单位乃至社会所认可,本文就此简单地谈谈如何做好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近年来,由于各类高校不断扩招以及新生的独立学院的高速发展,促使大学生就、面临严峻的形势。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强大呼声,另一方面是人学牛因为缺乏就业指导、职业素质和规划而导致就业困难甚至失败。作为一名的独立学院的思政辅导员,我想就如何做好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及做好此项工作的意义,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三本学生面临的就业现状

1、用人单位乃至社会的误区

首先,正因为三本是新兴的高校,在社会中还不被认同,或者说很多人还不了解独立学院这样的办学机构,过分追求校效应,过分重视学历,宁要本二本并不优秀的学生,也不要本的尖子生,忽视了就业应聘者本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实际上仃就读于三本学院校的学生仅仅是为高考失利的结果,而他们在毕业后用于市场竞争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并小比一本本的差,甚至有的会更好。其次,地方保护主义的参与。曾经有一位学生,他在回乡就业时,竟遭到当地就业部门的排斥,原因是他们的就、职位是要留给他们当地的生源的。另外,有一些利用关系网络的现象出现,也导致了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

2、独立学院自身的问题

第一,众所周知,独立学院的学费昂贵,能够在独立学院就读的学生家境大部分都富裕,有很多是有一定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的,因此,有的独立学院在就业工作完全寄希望于家长。第二,更有部分独立学院的老师和管理者们在思想意识上就认为三本的学生文化素质低、学习能力差,因此,在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偏见和负责任的情况出现,课程满常灌、课后辅导、考试不严格、纠错不认真。第三,部分独立学院就业指导系统不够完善。由于独立学院的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还不是很长,所以有些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漏洞,管理体制还不健伞。目前不少独立学院在队伍建设上都存在着人员不足、队伍不稳、素质不高的问题,有的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老师是由思政辅导员兼任,就业指导从业人员离“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要求相距甚远。

3、独立学院学生存在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正是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境相对较为富裕,在加80、90后基本都为独身了女,这就使他们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在就业择业上期望值过高,不愿意到环境相对较差的地方去,不能吃苦贪图亨乐,且家长也不愿意他们到环境相对弱的单位去就业的思想影响了他们在就业中的合理定位和选择,学生和家长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其次,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这就促使在校不刻苦努力的学生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用人单位的初步信任,这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第三,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第四,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据中新网(2004年7月23日)报道,2004年第二季度本科生最难找工作。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人专、本科、硕上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人倍率分别为0.96、0.92、0.91,0.87,1.42。即100名初中生竞争96个岗位,而l00名本科生只有87个岗位可供竞争,造成本科学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本科牛‘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第五,求职途径把捧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铁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成就就业。

二、独立学院就业指导的方向

1、独立学院先应加强管理,创立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型”大学。独立学院的学牛与学校本部学生有较大差别,管理起米也相对困难。而且大多数独立学院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材使用、教师队伍甚至是考试标准和方式等方面都与校本部基本相同,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点,这不仅不利丁独立学院的发展,而且以后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难以往就业中占优势,因此一定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其次,要建立自己的师资队仉。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都是由校本部的教师构成的,这固然节省升支,但很多本部的教职员工在观念上歧视本学生,他们不自然地就将这种情绪带到了课堂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独立学院应着力打造自己精良的师资队伍,强抓“教风、学风、考风”,以教风促学风,以学风促考风,以考风督学风和教风,在这样长久的良性循环中,才能培养将三本学生培养成为不输一奉奉的优秀学生,才能使其在就业大潮中有立足之地。

2、独立学院应注重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并开展相天工作

(1)要做好学牛就业指导工作,关键就在于培养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就、指导工作队伍和就业咨询中心。因此,学校应该在人力、财力、物力、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方而给予充分保证把好入关口,疏通出口关,完善竞争与保障配套、激励与约束结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管理、培训、提高机制,不断优化这支队伍的性别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年龄结构,尽快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积极推行毕业生就业指导师和职业咨询师制度,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构建一个校院结合、上下联动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这是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为学生提供各种就业相关刊物,提供计算机网络,提供完善的网络资源及各类测评工具;建立专业的职业咨询顾问团队,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专业的建议;召开专场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独立学院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实行了招生和就业分离,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领导一辅导员一就业中心”三位一体的负责制,确保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2)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分阶段开展职业指导教育和训练,每学年开的课各有侧重、形式多样、贯穿始终。让大学生从入学一年级开始,便对自己的专业,自身情况有一定认识。这就要求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不仅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更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理论基础,要求就业指导人员在多个学科领域都要有一定的钻研。

(3)开展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和跟踪调查。通过对毕业生在岗位上专业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了解,掌握用人单位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社会对专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

(4)建立学生个人信息档案及学生实习基地。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通过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建立学生个人信息档案。包括学生的生理特点、兴趣、职业能力倾向、个人特征及家庭背景的个人资料档案。同时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与部分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根据学生档案记录的情况,因人而异,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基地实习,通过实习增长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5)建立心理咨询系统,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过程,因此各种不良观念也存在着,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顺利就业。独立学院的学费昂贵,以及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对于性别的歧视,使得尤其是农村学生和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更大。要适当解决这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建支精干的心理咨询队伍。

3、独立学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知识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想把握住更多的机会,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而在综合素质中最为基础的就是突出个人修养的礼仪知识,这种礼仪知识包括个人礼仪和公共礼仪。比如皮肤要洁净,指甲要及时修剪,头发要整洁,口腔要卫生,要有正确的站、坐、走相,服装要合时宜,鞋要擦干净,不要随便打断主考官的谈话,谈话时要注意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面试过程中要始终面带微笑。这些细节都是体现大学生素质修养的,掌握了这些礼节,将有助于大学生求职的成功。其次是公共礼仪。公共礼仪是大学生介入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工具,更有助于大学生的求职就业。有一个著名的例予就是金利来品牌的创始人曾宪梓在面试应聘者时,出了一道有趣的测试题:将一把用来打扫卫生的扫把斜放在办公室门口,应聘者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应聘者都能把扫把扶起来。曾宪梓最后录取的是那些达到条件并主动将倒在地上的扫把扶起来的人。他的道理很简单,应试的人进出时看到了倒在地上的扫把,虽然自己不会跌倒,但可能会碰到其他的人,并且看着也别扭,而他却不愿意弯一弯腰把扫把扶起来,说明这个人不习惯为他人着想,或是不灵敏,而且很懒。如果有能力的大学生因为这件事而与将要到手的工作失之交臂,实在是太可惜了,而作为新兴的独立学院的学生很显然的特点还是养尊处优的日子过惯了,过分鲜明的个性可能导致面试者在面试的过程中忽略了公共礼仪。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