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动态性;多元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3

迄今为止,我国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教学模式的小学语文课堂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的课堂教授过分注重“生成客体”―教材知识框架与内容,轻视乃至忽视“生成客体”―在课堂中活跃的主体学生。以课本内容的逻辑结构为基础提前预设和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在增强教学方式丰富性的同时,却也忽视了课堂教学的实时反馈,这种较为死板的教学方式增强了教育的“刚性”,大大缩小了教育的“弹性”。学生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自由交流,极具敏锐性灵活性,能够迅速、及时进行实时反馈,有生命力的课堂,而生成性教学恰恰具有这些特性,可以满足这些教学要求。因之,对《小学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颇具必要性。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1.1课堂中易出现的问题

存在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愈加被放大。经过把具体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经验相联系,笔者把这些问题总结为四点。1、课堂教学过于“标准化”。教学活动进行前,教师会对教学环节进行预设,形成教案。有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不注重课堂反应,盲目赶进程,极不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营养”进行吸收,难免显得哗众取宠。2、课堂教学过于“应试化”。成绩一直都是我国教育的衡量标尺,高分固然值得追求,但“应试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过度泛滥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压力的加大,极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实现,反而得不偿失。3、“填鸭式”课堂教学,也是小学课堂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填鸭式”课堂教学易增加学生疲倦感,降低学生课堂积极性,减少学生课堂参与度,不易集中学生精力,教学效果不佳。4、过度“重视教学方法”,轻视“学习方法”。教师过于重视教学,将自己总结好的知识内容一股脑传授给学生,但却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学生学习的反应,只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念,学生记。这极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并且易造成学生对学习的烦躁感,无力感。

1.2生成性教学对课堂问题解决的意义

所谓生成性教学,具有动态性、构建性、多元性的特点。生成性教学可以使原本机械、教条的学习变得更加鲜活灵动、富有生命力,也能够帮助克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对生成性教学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极具必要性。例如,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难免有些“功利化”,在教学中,忽视学习的根本意义,单纯为做题而学习课文本身,“舍本逐末”,“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如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静夜思》一课,教师如果只是简单翻译古诗,要求同学们背诵默写,单纯迎合考试,就失去了学习本文的最大意义。但是采用生成式教学法,向同学们具体阐释古诗意境与韵味,多元建构,从多种角度给同学们以启发,或许就能达到另一个高度。

二、从生成性教学层面提出的解决方法

2.1增大预设教案的弹性进行生成性教学

教师在依据教材对教学教案进行预设时,不应把教案安排的太过紧凑,应刻意留出一定空间,增大教学弹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留心学生的学习反应,尽量注意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对学生们对于课堂内容的反馈的把握,了解学习障碍,对其进行反复强调与练习,提高学习效率,但是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增大预设教案的弹性,进行生成性教学。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古诗两首》一课时,首先应考虑到小学课堂一般为四十分钟,如果在预设时设置环节过多,那么预设环节就进行不完,同时也没有时间与精力再考虑学习者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师在预设时应留出一定空间,在课堂中交由教师与学生自由发挥。

2.2重视诱导,弱化教授,增强课堂动态性

教师在课堂上起着一个引领者的作用,可以说一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摆脱死板教授知识的方法,选择一种轻快灵活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的不断诱导与启发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由此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一种自主思考的氛围。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即做到“授之与鱼亦授之与渔”。

2.3生成性教学,强化课堂互动

小学课堂针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针对小学生上课最多能集中二十分钟注意力的这一特点,教师在授课时必须进行生成性教学,强化课堂的互动,增加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以此抓住学生“眼球”,吸引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增加课堂趣味性,让学生们在互动交流中牢固掌握书本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如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柳树醒了》一课,教师在授课时就应相应的让学生们相互交流一下什么是同学们心目中的柳树醒了,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提高同学们的感知力与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要求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新一代的学生也需要新的语文课堂,而只有动态的、有弹性的、灵活多变的生成性课堂才能满足这一点。只有在生成性教学中,学生们的小学语文成绩才能有节奏的稳步提升,所以必须加大对生成性教学课题的研究,并不断在探索中坚持与完善生成性教学。

参考文献:

[1]唐冬梅小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与应对[D]湖南大学2012-04-09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融合

“自主”与“合作”的有效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同学之间进行恰到好处的合作交流,才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语文学习中自主探究很重要,学生可以做的事情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合作交流能力也是学生在学习中必备的能力之一。课堂上,老师要做好引导,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间的合作探究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于互动交流中更进一步。

一、“自主”与“合作”的内涵

“自主学习”是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体验表达对文本的看法,集中表现为自我习得的经验和结果。自主学习中还包括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体现学习过程的个性化。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占有的知识可以比较容易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对于一个学生在一生的学习中都是比较重要的。“合作学习”是指通过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达到知识的互补、思维的碰撞、感情的交流和影响,在互帮互助中达到共同提高。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培养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这在终身学习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自主”与“合作”的相互融合,更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自主”与“合作”有效融合的策略

1.自主制定学习目标,提供合作的前提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从管理者和控制者的角色中走出来,留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小学生也有自己的主见,本节课应该干什么,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他们的小脑袋瓜里也是有想法的。因此,老师不但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去学习,还要在教学中更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如果让学生掌舵课堂的航向,学生一定会有更高的求知欲。通过学生交流审核决定的目标,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去达成。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已经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完全可以制定出解疑的策略。只要老师能够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就为下面环节的合作学习提供了前提。当然,小学生在确定目标的时候,老师要给予指导,开始的时候可以模仿网络教案的目标设置。目标的制定要难易适度,要有层次感,在目标的达成时要有恰当的时间分配。

如进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教学时,在目标的制定上就可以发动学生参与。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制定如下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这三个目标的设置,也照顾到了“三维角度”,知识、能力、情感兼而有之。从中可以看出目标的制定有模仿的成分,但这也是一种进步。经过老师的继续引导,学生还能制定出更合理的学习目标。所以,不要小看了三年级的学生,一旦给他们机会,他们对课堂的组织也是有条不紊的。

2.自主组建学习小组,完成合作的准备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一般来说要根据座位的方便与否来进行,但有时候也可以临时调换座位,相互了解的“好朋友”组合有利于更好的交流,这样对问题的讨论就会更加充分。小组组建以后,可以分好角色,由“大组长”主持,“二组长”记录,其他成员讨论交流,推选本组的代表向全班陈述讨论的结果。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在学期初就应该准备好,老师在安排座位的时候,应该想到“优、中、差”的搭配,还应该考虑到学生在性格方面的互补。语文的学习,要注重“说”,如果一个小组内都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就调动不起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实现互帮互助。小组内性别上也要有差别,男女生搭配组合,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表现。小组内部学生的程度要有所差别,但是小组之间要水平相当,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共同进步,公平竞争,提高学生互动合作的积极性。

我在合作学习小组组建时,先把男女生分成两大组,像排队做操一样,只是这个排队的顺序不是按照个头,而是按照学习成绩的优差程度。排座位的时候男生从左到右按照从优到差排列,女生则从右到左,按照从优到差排列,每组4人,排好12组。再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微调,合作学习小组初步组建成功,以后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

3.创设互动交流情境,采用多种合作形式

学生自主合作的实现,需要老师创设平等和谐的气氛。老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情境,以利于学生完成活动的愿望。互动交流情境可以设置多种形式,课本剧的编制,分角色朗读、朗读之星的争夺等。老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更新鲜的学习方式。小学生最喜欢课本剧的表演,尤其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设置,学生们更热衷。比如一些习作的话题,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如果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教室里犹如飞进上百只麻雀。所以,情境的设置和课堂的组织要靠老师根据课本内容精心设计,让学生走进生活,才可以激发学习热情,还不能让学生因为兴奋而失控。

如进行《渔夫的故事》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对渔夫和渔夫的妻子的语气把握非常准确,让老师都惊叹于学生对课文理解的透彻。渔夫的“无奈”和对妻子的“低声下气”,让一个男生读出了那种“可怜兮兮”的味道。渔夫妻子的“贪得无厌”和“无理取闹”让学生读得惟妙惟肖。示例朗读结束后,又分小组朗读。通过“自主”与“合作”的融合,学生对这一课的学习效果非常好。

4.巧妙设置课堂问题,注重培养合作习惯

课堂问题是一节课的主线,所有的知识点都蕴含在问题中。所以,问题的设置要巧妙,尽量避免机械式的问答,客观的题目要少一些,多设置需要合作交流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发挥自主思维的同时,进行合作学习寻找答案。问题要像鱼饵一样有诱惑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思考,去探究。久而久之,能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如进行《蝙蝠和雷达》一课教学时,问题的设计如下:(1)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2)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3)阅读全文,说说你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示?人们的哪些发明来自动物的启发?让学生交流讨论,归纳总结,最后由小组代表展示交流结果。这样的题目如果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去完成,效果可能不会很好。小组一起交流合作,就可以发生思维的碰撞,可以较快地完成这项比较大的“工程”。这就是“自主”与“合作”融合的高效率。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的学习,只有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实践证明,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老师们应该不断探究完善,在教学实践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媛媛.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合作学习.中学课程辅导,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