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余秀华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教师的语言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教师语言的教育意义首先要求教师语言本身健康、文明、乐观。绝不允许粗俗、低级,不正确的语言出现。课堂上可以用幽默的语言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如在学习《劝学》时,可以幽默地引出一位老者,头发花白,眼中充满泪花给他的小孙子讲述他年少时没认真读书,以至于一生波折、辛酸最后后悔已晚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饱经沧桑的老人还有遗憾,从而告诉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和专心致志做事。这样会大大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的语言要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教师做到为人师表,语言有很重要的示范性。少年儿童对自己的老师有很强的崇敬感和信任感。教师的言传身教时时刻刻围绕在学生的周围。教师伟大和蔼的行为是学生的榜样。那么教师严肃深情的语言就是有效的行动和无形的楷模。教师语言的榜样性必定对学生有很强的影响,所以教师的语言一定要规范。教师不能用方言土话来教学,即使说得再好也是不规范的语言。教师的普通话在语音、语汇、语法上都必须准确、扎实,否则普通话不规范也会影响学生。学生模仿能力很强,不仅跟老师学文化知识,也跟老师学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讲好正确的语言,才能培养学生准确、生动的语言能力。
三、教师的语言要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教师语言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教师的语言面向的是广大的学生,所有的人都喜欢听表扬、鼓励的话,更何况顽皮好动的学生。学生的自尊心很强也很脆弱,对于教师来说必须爱护他们,表扬他们,时时处处尊重他们,鼓励他们积极进取。
四、教师的语言在一定情况下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幼小心灵的塑造上是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每一个心灵都需要用不同的语言去启发、去激励。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环境采用不同的语言去教育培养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
的成功是因为他既能识人又能容人,胡林翼能用人,不能识人,而左宗棠能识人不能容人。这是湖南大儒王闿运对当时三个名臣的看法。正是因此,手下人才济济,全国的督抚、提台、总镇多出自手下。而左宗棠就寒碜得多,除了一个杨昌浚硕果仅存,其余大多与他不欢而散。左宗棠才不可谓不高,但是对人的态度,使其永远屈居于手下。
能用人也能育人。他手下有个将军叫杨镇魁,总认为上级压制了他的才能,因之消极怠惰。对其批文教导曰:“办事者莫恃上司之恩典,宜仗自己之本领,办好事,虽仇人做上司,也不能压下去;若无本领,办事不好,虽父亲做上司,也不能抬起来。……望尔日日学一勤字,勤到十分,自然做一好汉。”视人才为事业第一要素,他认为,无兵、无饷都不是太大的事,“但是,国家若没有名利不争先、赴义恐落后的人,就是国家大患。”他在祁门驻兵时,下令选拔将才,四川试用知府冯柞槐来投奔他,他经过严格考核录用,并让他回原籍物色贤能之士,共同来营。他教之以识人之术:“取人之式,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者为要;办事之法,以五到为要。五到者,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也。”
作为一个大将,要从根本上识才,育才、大胆护才、破格提拔真正英才,这就要对受挫折的人才予以关怀爱护。他在祁门驻兵时,有个将军很能用兵,不幸两次出兵都打了败仗。曰:“两次失利,若冥冥中有使之一挫者。大抵名望愈隆,则物情之诘责愈刻;志趋合峻,则鬼神之伺察愈严。近人落第诗云:也应有泪流知己,只觉无颜对俗人。军之一胜一败,情况亦颇类此。出营以后,除二三知爱外,尚宜谢绝酬应,调养数月,重加整理,以求其成。”这是感人至深的上级对打了败仗的下属的极好关怀,也是所以成为中兴名臣的原因之一。
处于列强侵凌下的中国,当务之急是抓精通科技的人才。在1870年任直隶总督时,写下《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疏》,其中把选才放在第一的位置。在他的努力推动下,1871年,容闳率第一批中国留学生赴美国学习,这对中国的面向世界实在是非常有功德之大事。
齐家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做人克己复礼,礼贤下士,一生俭朴持家。他一生艰苦朴素,极为勤俭,待人真诚,处处从国家利益着想。从留给曾家后人的遗训可见一斑: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已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之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已饥以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才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搏济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这就是事功成功的根本,他慎遵儒家修身养心求仁习劳之道,打下丰厚的人文基础,成为一个有丰厚人格魅力的大人物。“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如今崇拜他的人又有多少知其见识和胸襟?有多少人知道修身养心求仁习劳之道的巨大功用!我觉得,《大学》是一笔精神财富,其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之道是每个人都应当研习的,那是人之为人的标志,是人之大小高低的标尺!可惜,它曾经被打击得落花流水,到现在也没有多少人去收拾!
关键词:汽修一体化课程;汽修实训车间;教学;管理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21-01
根据我国相关的部门统计分析,我国每天都有大量的汽车在生产和维护中,并且我国居民国购车的数量仍在持续的增长中,汽修行业成为了我国较为热门的一个发展行业。中职学校作为我国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专门的培养技术型人才。但是,在不断的发展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在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适应社会,和更好的发展,是我国中职教育者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在汽修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理论知识和实训课堂有效的相结,并且对实训车间进行有效的利用和管理,将其功能加以充分的体现。
在传统的汽修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训课程分开,这样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弊端,主要表现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使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没有进行良好连接,这样不仅仅导致实训课程的教学资源和场地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也使学生不能将专业技术进行很好的利用,导致教学质量和实现车间的管理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为此,有必要进行科学探讨。
一、汽修一体化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
1、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和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重要的向导。因此,老师的要在正式上课的之前,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一定的了解,由于处于中职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基础也较差,所以老师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在汽修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分为: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操课等教学内容。因此,在实行汽修一体化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并且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理论课+汽修专业基础课+汽修专业技术课),这样不仅仅可以将汽修一体化课程的优势完全的展现,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质量得到提提高。
2、构建完善的教师队伍。在汽修一体化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完善的教师队伍和老师专业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中职学校要对老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老师对汽修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了解,和汽修一体化课程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对其教学方法也要进行全面的确定。同时,中职学校和当地的一些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例如:4s店、汽车维修厂等,这样可以使老师定期到企业的汽修车进行实习,以此提高老师自身的专业性,在老师的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汽修一体化课程教学的质量。另外,要有效的利用老师听课的模式,在听课的过程中,可以对讲课老师存在的问题,在课程结束以后,进行交流,提高了汽修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质量。
3、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汽修一体化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可以良好的掌握汽修专业技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快速的适应社会。因此,在汽修一体化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例如:小班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形式,将学生由原来的“听”转为“学”的过程。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的利用教学资源,根据现实工作中的场景,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职场的气氛。另外,在汽修一体化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利用角色转换的形式,将老师变为师傅、学生变为徒弟,完全的按照车间的生产的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适应的能力。
二、汽修实训车间的管理形式
1、和相关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汽修一体化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实训车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中职学校应当和当地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可以为实训教学建立充分的教学资源。并且,中职学校在构建汽修实训车间的过程中,可以按照企业车间的布置,进行构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实际的工作环境进行充分的体验。汽修实训车间能弥补理论知识讲解中存在的弊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对现有的汽修实训车间进行扩建。由于汽修专业成为我国一门较为热门的教育专业,学生也在逐渐的增多,为了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对汽修实训车间的面积进行不断的扩建。在对汽修实训车间扩建的过程中,要对现有的汽修实训车间面积、设备、实训室等进行全面的整和。另外,在扩建的过程中,势必会影响学生正常上课的进度,为此,可以将学生带领到企业的汽车维修车间去,使学生可以近距离的观看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同时,学生在企业的汽车维修车间中,可以对各个环节的技术形式,进行全面的了解,并针对维修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请教。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对自己以后的工作形式,进行全面的了解,也为学生变相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训基地。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综合论述,我们可以知道,汽修一体化课程可以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教学形式带来的弊端。本文对汽修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形式,与汽修实训车间的管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老师的专业技能,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汽修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在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卫卫. 浅谈技校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开展[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2:117-118.
[2] 陈超杰. 在专业实训车间教学中引入“车间课堂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为例[J]. 中等职业教育,2012,24:36-38.
[3] 杨 斌.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J]. 才智,2013,36:86.
论文摘要:汉语成语足汉语词汇系统的特殊部分。中国文化在成语的生成和使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语修辞现象即根源于中国文化。本文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审美情趣以及汉语与汉字的特点等多角度探讨了成语、修辞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不少成语是语言中的活化石,它们大都来源于古代,贯用于古今,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汉语成语数量大、内容丰富、使用普遍,反映了汉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成语的产生与使用也是汉族人民修辞活动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从文化背景角度对成语与修辞作些探讨。
1成语与修辞密切相关
成语与修辞密切相关,有三层含义:
1.1成语是修辞活动的产物
《周易》说:“修辞立其诚”。修辞立其诚,主要体现在语言交际双方要有“合作精神”。语言交际双方都有双向沟通情感和信息的良好愿望,组织或调整自己的话语,把交际活动进行下去。这就要求语言表达要有表现力和说服力。于是人们常常采用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即修辞技巧的运用。这些修辞技巧有的十分精妙准确,为后代人们一再模仿沿用,久而久之,就出现一批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词组或句子。成语就是其中沿用至今、具有特殊含义的固定词组。
1.2运用成语本身就是一种修辞现象
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时,为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常常选用一些富于表现力的句式或语言材料。成语是一种既富于表现力又简洁通用的“语言材料”,所以被人们普遍使用。因此,从广义上说,“运用成语”也是一种修辞方式。
1.3成语是多种修辞方式运用的成果
成语的生成、构造或使用牵涉到许多修辞方式,系统研究成语,可以发现许多修辞方式的影子。例如,如鱼得水(比喻),移风易俗(对偶),国破家亡(互文),磨刀霍霍(摹状),白山黑水(借代),而立之年(割裂),千钧一发(夸张),阮囊羞涩(用典),老死沟壑(委婉),瓜字初分(隐语),逃(桃)之夭夭(双关),关门大吉(反语)。
研究修辞方式在成语中的运用,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2成语修辞的文化机制
2.1务实精神与具象思维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达,铸定了中国文化具体务实的传统。章太炎所说的“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较准确地刻画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重实际而默玄想”的民族性格}z}。这也影到了中国人的说话方式,简洁具体,有理有据。这个“理据”往往指的是生活事实的验证和古圣先贤的经典论述。
这种具象思维,使人们在言语活动中,遇到稍微抽象的东西,就把它具体化。汉语成语多用比喻、摹状,就是这种具体化的反映。“危如累卵”(比喻)让人头脑中浮现出“许多鸡蛋垒在一块儿,随时可能崩塌”的画面。“磨刀霍霍”(摹状)使人仿佛看到奋力磨刀的样子,听到磨刀的声音。
这种具象思维,也使人们想把自己的论述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中国人素来“崇古”,古圣先贤的语言、古人的事迹,都被时间赋予了经典的地位。于是人们说话作文,总喜欢引经据典。许多成语既是人们引经据典的成果,也是后人经常引用的“经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阮囊羞涩”(古人事迹)。
2.2喜新求异、含蓄委婉的文化心理
古人在具体务实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又有追求遣词造句的新颖奇特的心理。韩愈在《答李诩书》中提出“惟陈言之务去”,主张语言运用力求独创、新颖。可见,喜新求异是汉语修辞活动的一个传统文化心理。另一方面,中国人以含而不露为美,喜欢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两方面都要求语言交际时“换一种说法”。古代的文人雅士,说话作文时追求“雅言”、“美辞”,创造出许多打破常规的表达方式,促使一些修辞方式的产生和推广。我们可以在许多成语中看到这些修辞方式的运用。
例如,说“贫困、没钱”平淡无奇,就用典故“阮囊羞涩”(用典);用“白山黑水”代“东北”,用“苍山洱海”代“云南”(借代);截取孔子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中的“而立”、“不惑”造出成语“而立之年”、“年届不惑”等(割裂);“瓜字初分”旧指女子十六岁,就是拆“瓜”为“二”“八”、蕴“二八一十六”之意(隐语)。儒家文化讲“礼”,“尊人抑己”,许多成语都有这种色彩。如“客人来了”,说“大驾光临”,自家因此“蓬草增辉”。“自己死了”谦称“老死沟壑,’(委婉)。另外中国人也不乏幽默的细胞,“逃跑”说成“逃(桃)之夭夭”;“不得不关门停业”说成“关门大吉”(反语)。夸张修辞格直接创造了非现实的诡异画面,如“气吞山河”、“天翻地覆”。
2.3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
均衡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汉族人民修辞活动中的一种审美情趣。中国传统思维有一种朴素的辩证观,即以二元对待的观点来看待、分析事物,重视事物的关联、对立及其变化。故在语言表达时,常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词表达相同、相反或相关的意思。成语中运用对偶、互文、双关、借代,就是这种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成语内部语素对偶、互文,前后对照,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成语字面意思与实际意思,通过双关、借代巧妙联系,有虚实映衬之美。
汉语成语多采用“四字格”,就是因为“四字格”四个字两两相对,完全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
2.4汉语与汉字的结构特点
汉字是表意文字体系。汉字形音义的特点是成语修辞的基础。方块汉字,有立体感;字字分写,形式整齐;元音辅音相间,音节分明、洪亮,有节奏感,容易形成“四字一组”的成语。四个字两两相对,非常适合对偶、互文。汉语中同音词大量存在,有利于构造谐音双关。汉字字字分写,可以随意截取,重新组合,适合用典、借代、割裂等辞格的运用。汉字形体由有意义的部件“拼装”而成,可以通过“析字”构造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