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后现代美学

后现代美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后现代美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后现代美学

后现代美学范文第1篇

一、审美特性—强烈的形式感

1.叙事结构

《罗拉,快跑》是形式主义实验电影的代表,它在对电影叙事结构上的颠覆,使其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化背景中的一场“电影叙事的革命”。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广泛的具有包容性的术语,它产生于萨特、海德格尔等存在主义思想和学说中,以颠倒价值、瓦解规范等一系列手段来消解一切常规的世俗。它追求自由,本身并没有明确的美学主张,旨在破坏和颠覆现代主义,使一切神圣的东西平凡化,一切高雅的东西世俗化。后现代主义的文本呈现出一种“精神分裂式”的结构特征。在影片中,时间就是一个可以被挤压和绵延的概念。时间可以中断、分切、随意停顿、复原。故事从头至尾没有交代过情节发生的时间、背景,观众无从得知主角的身份、故事的年代,人物关系上也没起什么变化,罗拉与曼尼的关系、罗拉与父亲的关系等等,这样的人物设置就像是只保留了人物身上最突出的性格与特质,人物纯粹成了一种符号。情节的叙事选取了在一个时间点上,折返出三种可能的剧情结局,这是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罗拉从起点奔向终点,又从终点复归起点,接着继续奔跑。罗拉的不断重复的奔跑是建立在规定情镜不变的基础上,而且每次总在相同的场景中出现折返,就好像游戏设置的环节。同时,故事情节十分简单,在20分钟内找到10万马克,罗拉在奔跑,这个叙事的骨架是单一的,所有的庞杂叙事都以闪回中呈现定格照片的剪接作为其唯一表现手段。

影片导演曾经说过,《罗拉,快跑》是一部关于世界的可能性、生命的可能性和电影的可能性的电影。《罗》的叙事突破了理性建构的秩序,使之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关系网解构,打破了时空观,让元素在时间中流变、绵延,结果就是在流变中事物失去了中心,而由单极向多极扩散开去,形成多元化的特质。在此循环往复中,影片特殊叙事过程中产生的三种结局就代表着元素流变后的无限可能性。这就像后现代主义文化中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念中的“互文性”,文本内部的各语言因素互相颠覆,互相分解,使作品没有了明确的边界和中心意义,导致最后的结局就是终端的在场消失,成了一场无意义的游戏。在后现代看来,“深度”是人们出于某种目的强加给现实的,对“深度”的拆解,也是后现代的表征之一,同理于此片,《罗拉,快跑》其实也无意于提纯出什么深度的哲学理念,导演只不过是在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的时代,用大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创造一种轻松的不同于用传统电影语言来解读的影片。

2.声画合一的有意味的形式

《罗拉,快跑》除了有颠覆常规的叙事之外,还有各种画面和音乐的应用与处理技巧,使视觉影像和听觉造型在特定的观赏语境中发挥出极大的作用,形成该片的一大特色。诸如快节奏多技巧的画面剪辑,具运动感不稳定的镜头,紧张而强烈的摇滚音乐,在真人演出中加入了动画形态,以及在介绍旁支人物时运用的定格照片和快速剪辑,这些技巧无不掌握着影片的节奏,掌控着观众的情绪。例如导演采用分割画面的手段来展现罗拉和曼尼在同时异地发生的情境,取代了一般的采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从两个分割画面表现了男女主人公的内心焦急,之后第三个钟表的画面插入屏幕下方,时针直指十二点,那是罗拉必须带着钱到达碰面地点的时刻,也是曼尼准备抢劫超市的关键时刻,这样的画面安排使得情节紧凑,结构清晰,动人心弦。影片中还有大量的闪回镜头,导演将照片定格,快速的剪接在一起,从而极快的就完成了对一个人物未来生命轨迹的描述,这种处理方法也极富新意。从音乐角度来说,跟随着罗拉在片中不停的奔跑着的,就是那些有着摇滚、重金属味道的音乐,节奏感强,象征着罗拉奔跑时急促的心跳声和呼吸声。只是其中有一段,当罗拉和曼尼从超市抢劫成功,拎着钱袋走出来的时候,音乐突然转为了一种抒情的爵士乐,他们逃跑的画面也应用了升格技巧,动作变的缓慢,配合着慢爵士的氛围,制造出一番舒缓浪漫的情调。这段画面和声音的处理十分动人。

二、后现代的电影审美心理

后现代美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存在主义 解构主义 美学走向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0-012-02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是在动荡的历史、政治、经济因素以及纷繁的哲学美学思潮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具有独特美学特征的文学思潮。本文着重探讨对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流派,并对其美学走向作出推测。

一、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哲学基础

自人类登上历史舞台以来,终极真理和客观意义的追求一直是人类的梦想,理性精神被认为是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途径。进入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哲学家开始怀疑它的合理性与唯一性,一些反思与反叛的理论也纷纷出现。

如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发现了人类“非理性”的心理现象,提出潜意识的概念,以及“三我”理论;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在其“分析哲学”中提出,传统哲学中所提倡的理性思辨方法是不可靠的,只有超科学、超常识、超感觉的世界才是真实的;胡塞尔在“现象学哲学”中提出,通过直觉对纯粹意识的复归,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必经之路;海德格尔在其“存在主义哲学”中则表示,事物的本体存在是虚幻的,只有语言才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以福柯、德里达等人为首的解构主义哲学对理性主义、理性思维进行了更彻底的批判。解构主义直接否定了事物本体意义的存在,认为无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还是人类的精神世界,都没有恒定不变的主体,没有公认的无变化的价值与意义。他们否定了终极真理,认为没有一成不变地通用于各个时代的标准。

从以上种种哲学思想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哲学基础是非理性主义,除了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等思想的影响外,最主要的还是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和德里达、福柯的解构主艾的影响。下文主要就萨特的存在主义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作一概迷。

1 存在主义。存在主义一词的拉丁文是existentia,意味存在、实存、生存。而它所指的。并不是人的现实本体的存在,而是精神的存在,尤其是指把人的心理意识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相互对立,并把它当作唯一真实的存在。在西方现代思想的诸多流派中,“存在主义特别体现了西方文化由近代图示转向现代图示后人的焦虑,也体现了西方文化发展到现代高度后对西方文化本身的焦虑”。

可以说,存在主义产生于世界文化的转型阶段,一方面,传统哲学、价值观的影响犹存,旧的思维模式的局限依旧;另一方面,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理念证明了绝对真理的错误或局限,传统哲学的科学基础已经悄然崩塌,而战争、贫穷等阴影也使曾经的宗教光芒和文化光辉黯淡无光。存在主义产生于这种转型阶段,既没有旧的理念可以依存,又没有新的理念被明确地证明,于是在这种迷茫因颁中的前行,就显得尤为艰难。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理论与美学观点,给西方文学的走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哲学命题:第一,“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人首先存在着,遇到他自身,涌现在世界上。然后他才给自己定性”。人是依照自己的意志完成自身,成为自身,这所成的结果,是自己选择导致的。第二,“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萨特在其小说《禁闭》中描绘了三个被关在一问房间中的鬼魂彼此之间的折磨与伤害。而选择鬼魂作为主角、禁闭的房间作为背景,也正是说明这种折磨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空间,都没有解脱之道。由此,他说出“他人就是地狱”,就是为了表明,在失去、道德准则的社会中,人们价值观失衡导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彼此伤害,是没有办法避免的。现实的冷酷与世界的荒诞,使人成为冰冷世界中的孤独者。第三,“自由选择”。尽管在荒诞的世界中,人们无法避免伤害,但是最终,人依旧拥有选择的权利。“人的意志的绝对自由”是他生存本质的核心,这也是他自我救赎的唯一道路。萨特“自由选择”的观点,进一步强调了个人的力量与作用,强调选择与奋斗,而非随波逐流听天由命。这也正是其理论的积极性与人道精神。

2 解构主义。上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解构主义,挥舞着解构的大旗,掀起了后现代的开端。而它解构的,不是结构主义本身,而是以结构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思想,或者说,它是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思想模式的解构。而在后结构主义的大潮中,最为署名的弄潮儿,无疑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

德里迭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曾经的结构主义理论的支持者,现在的解构主义理论的核心人物。他的解构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解构中心。德里达从反对“逻各斯中心义”的角度出发,否定了传统的二元对立理论。他认为,在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范畴中,如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本质与现象等,总是一方处于中心地位,起主导的作用,另一方处于次要的地位,以一种派生的形式出场。这种固定的、封闭的关系是不合理的,实际上一成不变、绝对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取而代乏的,应该是一种开放性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动态互补的关系。德里达称之为“延分”。第二,解构结构。德里迭提出,“文本不再是完成了的作品资料体,内容封闭在一本书里或字里行间,而是一个区分网络,一种踪迹的织体,这些踪迹无止尽地涉及它自身以外的事物,涉及其他区分的踪迹。”他的观点否定了文学作品内容的完整性与形式的确定性,反对深度模式。他不赞同传统观念对结构的认识,否定一切结构都是为中心、意义、目的服务的观点,而主张结构的多元性、开放性与任意性。第三,解构文本。传统意义认为,文本具有确定的价值评定和终极意义,一个文本是独立的,具有自身完整的内容、意义以厦表现形式。德里达否定了这种看法,认为文本的属性是一种替换性、补充性,或者说,文本自身内容和形式的完整,都需要依赖于其他文本。他们是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第四,解构阅读。德里迭对传统阅读方式的目的表示不艰苟同。传统阅读方式认为。读者应该遵循作者的原意,从文本中寻找作者的写作目的与观点,由此达到读者与作者的沟通。而德里达主张,把阅读当作读者寻求快乐的游戏,文本完成之后,就是“作者死亡之时”,作者的意义已经结束。接下来,读者在文本中发挥自我的主观创作,在“误读”中,将文本中的歧义点与自,身的理解和需求相联系,使文本具有圆人而异的新意义。这也正是文本的价

值与意义的“播撒”。某种角度来讲,他的观点与接受美学也有相似之处。

二、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美学走向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历经了发端、鼎盛、分化和衰落,又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国家有了新的发展。在其成长历程中,也经历了自身的完善与修正。随着后现代之后文化相对主义、多元主叉、生态主义、全球化等理论的盛行,西方文学的美学走向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对现实主叉的复归。在后现代主叉文学出现初期,它关注于对传统文学的超越和反叛,亦即时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抛弃和改写。而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断发展,在经历了与读者的相互解读和分析之后,它逐渐放弃了实验性的文本。不再走“新小说”、“元小说”、“反小说”的路子,而开始回归现实主义。曾经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在经历了反传统的后现代主义叙事之后。也逐渐回归于传统叙事方式。他们试图放弃文学形式、体裁、手法上的标新立异,而回归于对文本本体的关注。当代作家更关注于现实的袁迭。历史的反思,就社会的不公、权利的滥觞,以及社会高速发展对人类精神的压迫与扭曲,人文精神与信仰的缺失等问题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第:,对人文关怀的复归。在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之中,人的异化与物化,精神的迷茫与空虚,信仰的破碎与缺失,成为现世最严峻的问题之一。经历了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之后,价值和标准的多元化在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问题。世界的前进方向并不是如后现代主义预期的“怎样都行”,在他们呐喊出世界的荒诞无序、道德的缺失、价值的失衡、理想的破灭之后,人们也在反思。他们曰过头去,在逝去的黄金岁月中重新寻找理想、信仰、价值与意义,这些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与精神寄托,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人文精神的复归。

以上世纪70年代后出现在法国的人文主义小说为例,即是以人为中心,关注于人的价值,寻找生存的永恒意义。而英国理论家伊格尔顿在《理论之后》一书中指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类似的种种主义已经风光不再。相反,人们在经历了种种‘主义’的解构之后,不得不再度重新关注古老的道德问题。”而在英国作家默多克笔下,“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普通人,为了在道德上变得更好,都需经历一种艰辛的道德奋斗或者精神历程,打破个人沉醉其中的‘迷惑’,把充满爱的‘关注’目光投向身外广阔的世界,最终才有可能达到‘善的真实’。”可以说,当宗教约束力消亡,价值观混乱之时,当人们面对各种诱惑与抉择之际,传统道德的发掘,人文关怀的复归或将成为解决之道。

第三,走向审美标准、审美价值、审美体验的多元化。后现代主叉“消解中心”之后,必将从“一元”走向“多元”,打破旧有的固定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标准。在这种大前提下,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如下的特点,即“确定性、逻辑性、时序性等传统创作原则统统被抛弃,代之以创作中的不确定性、多元性、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从而形成一种无限制的“可写性文本”,由此,曾经大一统的审美标准、审美价值与审美体验也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审美标准的多元化,导致不同审美价值的产生,由此也会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在这种影响下,必将带来审美主体范围的扩大化和通俗化。审美标准不再拘泥于单一的程式而成为开放的模式,过去单调的模式化的人物形象、故事走向、文本意艾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作家和读者的解放。作家可以通过任意的文本、形式、价值与内涵去表达对世界、对生活、对自身的理解,搭建起一座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独立之桥;读者也获得了选择的自由。可以在不同范式、不同思想、不同价值的文本中寻找自我的共鸣与外部世界的探索。文学不再是单一的宗教、政治、哲学的传声筒,而具有了自我独立的价值。或者也可以说,即使文学依旧摆脱不了各种显性的控制与影响,至少多元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松绑”,使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文化的交锋。

第四,文学走向商品化、大众化、通俗化。在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对物质的追求成为人们新的目标,知识成为了商品,文学也走向了商品化、功利化和实用化。文学不再以一种指导性的姿态出现,而是更多地成为个人情绪的表达手段。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全民写作成为一种可能。作家与大众之间的界限渐微,更多人的情绪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分享。网络小说、微博、手机文学,越来越多的形式使出版、公众化不再成为问题。而从美学角度来讲,审美愉悦、审美价值的评定标准交给了大众。于是,这种作家与读者之间的相互选择、相互解读,角色的相互转化,更使二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使文学走向大众化。

大众化导致的通俗化,即全民参与,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文学不再是少数文化精英的特权与。而成为全民表迭的手段。作家的大众化,也带来标准的多样化与层次化。另一方面,文学接受的大众化,使各类人群都与文学产生了联系。通俗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校园小说等小说类型的出现,也证明文学全民化的走向。在这其中,对通俗化的正确理解尤为重要。通俗化不是低俗化,不是恶俗化,这几者之间的区别,我们应该重视。通俗化意味的是受众层次的广泛与范围的扩大。而非价值的低俗和表现的平庸。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对后现代主叉文学的发展走向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和正确的引导。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传媒与网络力量的逐渐加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愈加频繁,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边界日渐模糊,逐渐走向“地球村”的新局面。这种全球化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文学,也影响了我们的文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社会结构。因此,在传统文学精神被打破,新的文学标准尚未确立的后现代主叉文学阶段,如何从旧有的积淀中汲取精华,如何在风云变幻的现代生活中针砭利弊,如何以文学的、美学的、哲学的手段解答现代人的迷茫与固惑,激励现代人的斗志与希望。才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重任与前进方向。

注释:

①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92-93

②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87:62

③何仲生,项晓敏欧美现代文学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46

④曾艳兵,后现代之后的西方文学[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6

⑤何伟文,善、和艺术――默多克作品对‘道德’主题的探索[J]外国文学评论,2009(3):42

⑥胡铁生后现代文学的共生与反思――兼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取向,学习与探索,2010(2):193

后现代美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电影文学 《美国丽人》 现代生活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231-01

1 后现代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区别于纯粹的电影艺术。电影文学是指电影文本的创作,是电影艺术的一部分,它是以文学语言的形式见诸于导演和读者的文学。电影艺术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体,包括导演,演员,摄影,美工,作曲,编辑等。两者互为前提而存在,若没有电影的综合艺术,电影文学无法走向大屏幕、走向大众,若没有电影文学作为基础,电影艺术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本文所谈的是各个因素中的基础部分—— 电影文学。

当电影文学与后现代主义相结合,并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时候,就变成了后现代主义电影文学,它既不是一种电影文学的类型(如灾难电影文学、战争电影文学等),也不是一支电影流派(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等),而是在后现代主义全面影响社会生活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与电影文学充分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电影文学风格。后现代主义电影文学的界定是模糊的,正如后现代主义的界定具有模糊性一样,只有感受到后现代主义电影文学的特征,才能真正感受到后现代主义对电影文学,甚至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2 《美国丽人》的后现代电影文学特征

由萨姆·门德斯执导、艾伦·鲍尔执笔的美国电影《美国丽人》荣获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8项提名,独揽5项大奖——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摄影奖,成为当年最大的奥斯卡赢家。影片以美国城郊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为背景,男主人公莱斯特是一位普通公司职员,一成不变的生活使他感到压抑,直到他遇见了女儿的密友安吉拉,才重新燃起了爱的渴望。事业有成的地产商凯罗琳(莱斯特的妻子)到了中年却卖不出去一套房子,对成功的痴迷使她与另一位地产大亨私通。女儿珍妮憎恨父母亲不与她沟通,于是与渴望摆脱平庸的安吉拉成为好友,和邻家儿子瑞奇成为男女朋友。看似平静的生活中却隐藏着波动与不安。莱斯特和凯罗琳双双进入了中年危机,邻家儿子瑞奇成天用摄像机偷拍珍妮、贩卖,瑞奇的父亲费兹是个古板的上校,却与法西斯有些关系,还有隔壁的吉姆和吉姆,他们是一对同性恋伴侣。虽然莱斯特的觉醒让影片不乏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但浓重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使影片充满了黑色幽默的味道。

3 《美国丽人》与现代生活的后现代性

《美国丽人》对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现代生活的种种问题。“资本主义在前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付自然,工业化阶段便集中精力对付机器。到了后工业社会,自然与机器都已隐入人类生存的大背景,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人与人、人与自我的问题。”①在这个后工业社会里,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社会的发展却将精神远远抛在脑后。现代人开始丢掉本质,忘记自然的恩赐,彷徨、压力、空虚、恐惧、虚伪成为社会的症结,“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问题便的更加突出。生存在后现代社会的人们开始寻求慰藉,反对前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秩序成了后现代生活的特征。

莱斯特无疑是后现代社会的典型代表。他过着无聊乏味的生活,就在他几乎丧失人类天性、成为后工业社会的雇用机器的时候,偶然间的发现让他重新拾起生活的乐趣,反主流社会秩序和意识形态是他生活的最大特征,也是现代生活后现代性的体现。虽然他的生命被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所结束,但是他的死却让世人警醒,给人一丝希望。

总之,《美国丽人》的电影文本的内容题材、叙事策略和手法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特征,反映了当前社会的状况。后工业社会虽然以其复杂性和多变性使人感到迷惑,无法前行,但是好的后现代电影却多少能给人以启示,让人们去聆听心灵的声音,体会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万丽娅.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电影叙事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

[2] 段汉武.《美国丽人》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15).

[3] 汪明珠.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性特征[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13).

后现代美学范文第4篇

生态美学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已经取得了非常丰硕的理论成果,并逐渐成为一门显学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生态美学是由中国学者建立的美学学科,也是中国学者对世界美学界的一大贡献。生态美学的提出是中国美学家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所做出的理论回应,也是对新时期以来在中国美学界居统治地位的实践美学的反思、批判和超越,而其大的理论背景则是20世纪后期以来世界进入后现代的社会文化语境。因此,我国著名生态美学家曾繁仁指出:“从时间上来说,生态美学是20世纪后期,特别是21世纪后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后现代语境下的一种不同于传统学科的新兴学科。”[1]

中国学术界对后现论已经非常熟悉,提到后现代我们立刻可以列出德里达、福柯、鲍德里亚、詹姆逊等一系列解构主义理论家的名字。相反,中国美学界对小约翰•柯布(JohnB.Cobb)和大卫•格里芬(David.R.Grifin)等人所提倡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却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这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生态问题,并认为建设性后现代必然是生态的。生态美学得以建立的后现代语境正是这种建设性的后现代文化语境,其理论观念对中国的生态美学建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曾繁仁教授断言在“建设性后现代语境下中国生态审美智慧将重放光彩”。故而把生态美学置于建设性后现代的理论视域中,研究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对我国生态美学的建构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两种后现代的关联与差异

20世纪70—80年代之后,西方世界进入了后现展时期,与此相对应的是后现代文化思潮大行其道,风靡整个欧美,乃至影响了全球包括建筑、文学、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因此,近30年来,在西方学术界,后现代已经成为一个标签,在各个研究领域内随处可见。詹姆逊认为,如果说现实主义体现的是市场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现代主义超越了民族市场的界限,体现着扩展了的世界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的文化特征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则是资本主义发展到跨国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体现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2]凯尔纳认为“后现代主义不过是现代主义的一种新面孔、新发展”。[3]“后现代”一词更多涉及到人们对现代性的态度以及超越现代性的方式。

因此,尽管后现代一词在使用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含义,但其共同之处在于,它可以概括为是一种广泛的情绪而不是任何共同的教条,即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普遍情绪。从这个角度来看,尼采可谓是后现代的鼻祖。尼采所提出的“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等观念对20世纪的思想界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为反思现代性的后现代思潮奠定了理论基础。彼得•奇马(PeterV.Zima)认为康德、黑格尔和尼采是20世纪文学理论和美学的三大理论源头,20世纪的所有理论都可以从中找到它们的理论资源。

如果说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法国结构主义是康德美学的继承人,是黑格尔思想的发展,那么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具有后现代色彩的理论流派的思想源头则是尼采哲学。[4]因此,哈贝马斯指出,作为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转折点,是“尼采打开了后现代的大门”。[5]凯尔纳也认为:“尼采对西方哲学基本范畴所做的深刻犀利的哲学批判,为许多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批判提供了理论前提。”[6]尼采的这种反思和批判意识对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决定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和哲学的表现形态和理论特征。

这种后现代观念体现在各个方面。伊格尔顿从文化和哲学等方面对后现代思潮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他指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风格,它以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中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反映这个时代性变化的某些方面,这种艺术模糊了‘高雅’和‘大众’文化之间,以及艺术和日常经验之间的界线。”[7]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这种特点与其哲学观念直接相关。“从哲学上说,后现代思想的典型特征是小心避开绝对价值、坚实的认识论基础、总体政治眼光、关于历史的宏大理论和‘封闭的’概念体系。它是怀疑的、开放的、相对主义的和多元论的,赞美分裂而不是协调,破碎而不是整体,异质而不是单一。它把自我看作是多面的、流动的、临时的和没有任何实质性整一的。后现代主义的倡导者把这一切看作是对于大一统的政治信条和专制权力的激进批判。”[8]

后现代主义的这种反思和批判意识体现了一种“微观政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正如伊格尔顿所言,后现代主义“是西方一个特定历史时代的意识形态,这就是被辱骂的和被羞辱的群体正在开始恢复他们的历史和人格的时代”。[9]但是也不可忽视其中所包含的消极因素。麦茨•埃尔弗森指出:“虽然后现代主义思想未必意味着一种否定的或破坏性的立场,但是后现代作品的旨归以及最明显或许也是最新鲜有趣的蕴意,是沿着极端的怀疑和问难方向发展的。”[10]当这种后现代主义思潮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表征的时候,其所具有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詹姆逊认为,在这种文化语境中,一切深度模式都被消解了,后现代主义文化是一种平面的、破碎的、拼贴的、戏仿的文化。格里芬认为,这种后现代主义“以一种反世界观的方法战胜了现代世界观:它解构或消除了世界观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如上帝、自我、目的、意义、现实世界以及一致真理。由于有时出于拒斥极权主义体系的道德上的考虑,这种类型的后现代思想导致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11]

这种后现代主义在反思现代性的灾难的同时,却又把人类带入虚无主义的新灾难,世界失去了意义的根基,真理、价值、正义等问题都变成了无意义的东西。所以,马歇尔•伯曼借用马克思的话把他研究现代性体验的著作直接起名为《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诺里塔•克瑞杰也借用《圣经》故事把后现代的特点描述为“沙滩上的房子”。[12]在这种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当世界陷入意义的虚无主义之后,重建一个意义世界就成为理论界直接面对的问题。伊格尔顿认为,这个充满怀疑精神的“理论”时代随着德里达、福柯、巴特等人的离世已经结束,“后理论”时代的首要任务就是重新建立意义世界,重新关注一直被怀疑和解构的意义、价值、真理、普遍性等宏大理论问题。为世界重新建立意义和目的,应该成为理论建构的目标所在。[13]正是出于这一目的,美国克莱蒙研究生大学过程研究中心和后现展研究院的后现代研究团队提出了另一种不同的后现论范式。为了和上述后现代区分开来,大卫•格里芬称上述理论为“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DeconstructivePostmodernism),与此相对,把自己提出的后现代称为“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ConstructivePostmodernism)。“这两种后现代哲学的区别不在于必须解构那些对现代(而且有时是前现代的)世界观来说至关重要的概念,而在于建构一种新的宇宙论(它可能成为未来几代人的世界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4]格里芬的老师、生态神学家小约翰•柯布指出,作为后现代形态之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正在为现代世界提出一个积极的选择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反对解构现代性的诸多特征的工作。重要的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和拒绝应当伴随着重构的主张”。[15]因此,当一切都遭到解构而导致世界变得虚无之后,在这个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时代,提出一种建设性的理论主张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这种后现代精神是重构主义的、乐观的、合乎规范的。它不是要抛弃现代主义的积极的一面,而是试图取代其消极的一面。

后现代可能意味着人类将有能力摆脱当今世界的暴力、贫穷、生态恶化、压迫和非正义现象。”[16]这种建构不是要重新建造一种新的世界观,而是把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观念进行综合,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如格里芬所言,建设性后现代“试图战胜现代世界观,但不是通过消除上述世界观本身存在的可能性,而是通过对现代前提和传统概念的修正来建构一种后现代世界观。建设性或修正的后现代主义是一种科学的、道德的、美学的和宗教的直觉的新体系。……建构性后现代思想强调,范围广泛的解放必须来自现代性本身,它为我们时代的生态、和平、女权和其他解放运动提供了依据。”[17]

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把尼采作为精神导师,是从尼采的路径反思现代性,而建设性后现代则是怀特海哲学的继承者,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出发,来建构一种有机世界观。和尼采不同,怀特海是一位科技哲学家,他的有机哲学观是通过对17世纪以来的科技发展史的反思而建构起来的。因此,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主要集中在文化和哲学领域不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讨论的问题更多贴近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它所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格里芬等人所建立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包含了后现代社会中的科学、教育、农业、商业、政治和伦理等各个方面,而在这些方面贯穿始终的是一条生态世界观的线索。生态问题作为未来人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一种“元问题”,关注生态问题,为人类的共同福祉而努力应该成为未来社会的最大政治。因此,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关注和研究也就成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建构的重中之重。格里芬坚信,“作为人类的我们如果想要继续繁荣发展,甚至是想要继续生存的话,就需要走向一种生态文明”。[18]从生态的角度思考上述问题,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建立一个生态文明时代则是其最终的价值指向。可以说,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讨论的各种问题都可以加上“生态”的定语。因此,格里芬认为“建设性后现代从根本上来看是生态学的,它为生态运动所倡导的持久的见解提供了哲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据”。[19]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也可以称为“生态后现代主义”。[20]

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观

格里芬认为:“尽管怀特海从未使用过‘后现代’这个词,但他谈论现代的方式却有着一种明确的后现代语调。”[21]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构想,怀特海哲学提供了最系统、最明确的说明。美国过程哲学家罗伯特•梅斯勒对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基本观念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在西方哲学中,柏拉图牢固地建立起了存在首位的学说,这一点在启蒙时代由笛卡尔得以加强。他们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的“实体”和精神的“实体”(特别包括人的灵魂)构成的。这些“实体”既是独立存在的,又是在变化中保持不变的。“较之生成,存在是首位;较之相关性,独立性是首位;较之过程,事物是首位。”[22]怀特海创立了一种“有机哲学”(thephilosophyoforganism),对雄霸西方哲学中心地位两千余年的这种机械论世界观进行了批判。怀特海认为,世界不是固定的“存在”,而是“过程或生成”。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现实实有”(actualentity,也有人译为“动在”)在其中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关系网络。“一个现实实有是如何生成的,这决定了该现实实有是什么;因此,对一个现实实有的两种描述并非是相互独立的。

它的‘存在’(being)是由它的‘生成’(becoming)构成的。这便是‘过程的原理’。”[23]而“一个机体便是一个联系,每一个现实实有本身只能被描述为一个有机过程”。[24]在一个有机体中每一个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密切相关,并有自己的固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也可称为“关系哲学”或“有机哲学”,这种哲学正是建设性后现代生态哲学的理论源泉。正如日本学者田中裕指出的:“怀特海的哲学,尤其是其中的有机论自然观,是一种意义深远的生态学,即在自然界诸种生命活动整体中为人类定位这种思维方式的先驱。怀特海的哲学以宇宙论的方式展望了现代世界最深刻的问题———地球环境危机,在美国基督教神学家中最早敲响了环境问题警钟的人,是曾经跟随怀特海学习过的过程神学家约翰•柯布,这并非偶然。”[25]柯布也明确指出:“怀特海的思想本来就是生态的;自从20世纪60年代晚期以来,我们就一直在反思他的思想与这个深陷生态危机的世界之间的潜在实践关联。”[26]在人类社会遭遇严重生态危机的今天,怀特海的有机哲学要求深刻反思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怀特海在自己的哲学中所实践的“观念的冒险”,无疑对文明的未来具有重大意义。正是怀特海的“有机哲学”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建设性后现论家们普遍认为,目前日益严重的生态灾难、军国主义和核威胁等人类所面临严重危机直接导源于现代性的世界观,自然危机本质上是人类的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因为“我们的宇宙观、世界观必然决定着我们的伦理观和生活方式”。[27]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遵循着一种“支离破碎的、祛魅的、以权力为基础的、竞争性的现代世界观”。[28]这种现代世界观建立在伽利略、培根、笛卡尔和牛顿等几代科学家所努力创立的二元论、机械论的世界观的基础之上。格里芬从四个方面对这种现代世界观进行了分析。从力量的本质角度来看,现代范式的一个灾难性特征就是,它使强制性的力量成为一切变化的基础。无论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都认为力量是世界得以运转的原因,不同仅仅在于,有神论认为力量控制在上帝的手中,而当上帝消失之后,无神论者把整个世界看作是各种不同的基本实体之间力量关系的产物而已。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其代表理论,适者生存造成的是世间万物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无情地恶性竞争。在自然的本质方面,现代世界观主张人与自然对立的二元论思维模式和绝对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把自然看作是僵死的东西,是由无生气的物体构成的,是外在于人类的客体世界。马克斯•韦伯把这种观念概括为“世界的祛魅”(thedisenchantmentoftheworld)。在这种现代世界观中,对世界的科学解释代替了神学的解释,知识不再被用来服务于上帝和支撑信仰,而是进一步服务于人类并扩充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他们坚信,“科学要取得进步,就必须对世界进行祛魅,从其中清除掉所有把自然看作是充满了生命和精灵力量的影响。……通过对宇宙进行先进而严密的数学和物理解释,现代科学君临于‘僵死的自然’,并将生机勃勃的自然世界转变成一架死的机器。这种前景极大地推进了支配自然的工程,因为它断言无生命的物质既不妨碍也不阻挡它的操纵。”[29]现代世界观遵从一种主客二分的主奴辩证法,人类是世界的主体,而外部世界中的一切都是受人类主宰的客体。这种世界观产生了一种激进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并在决定对待自然的方式时,人类的欲望及其满足是惟一值得考虑的因素。人们不必去顾及自然的生命及其内在价值,自然成为人得以控制和操纵的工具。这种世界观也直接导致了工具理性的盛行。这种掠夺性的世界观一旦成为一种普世观念,对自然的剥削和掠夺就在所难免。这直接造成了“人与自然的那种亲切感的丧失,同自然的交流之中带来的意义和满足感的丧失。……人们越来越不是通过与自然的律动保持和谐的方式,而是通过对自然的控制和支配来寻找这种意义。”[30]人与自然之间的依存关系被破坏了,自然成为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可以肆意掠夺的“资源”,而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如凯尔纳所言:“现代科学允许人类在他们对世界的知识中获得更多的确定性,但是却以丧失类似于在家的舒适感为代价。”[31]

现代范式的第三个特征是它的片面的人性观。这种人性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为是驱动我们的惟一真正的原因,二是认为人是一种经济动物,经济动机是决定一切的力量。现代经济中所宣扬的似乎就是,性动机与经济动机的结合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动因。现代范式的第四个特征是一种非生态的存在观。17世纪的思想家们认为自然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这些实体不受周围环境中的事物的内在影响。格里芬认为这种非生态的、非关系性的存在观的消极后果之一就是生态本身的危机,特别是各种形式的污染。另一后果是,它使我们产生了一种看法,认为自己完全是独立、自主的个体,可以离开他们或群体的利益而实现自己的利益,人类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顾整体环境和他人的利益。历史事实已经证明,自16世纪以来建立起来的这种现代范式已经陷入困境,它在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把人类引入了一条万劫不复的深渊。“人们不再把现代性看作是所有历史一直苦苦寻求以及所有社会都应遵守的人类社会的规范,而越来越视之为一种畸变”,所以,面对现代性所带来的种种危机,“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抛弃现代性。事实上,我们必须这样做,否则,我们和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32]因此,要解决这些危机首先就是要在对现代性世界观进行反思、批判乃至抛弃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全新的后现代世界观。正如格里芬所言:“我们只有摒弃了现代世界观,才有可能克服目前的各种建立在这种世界观之上的、用于指导个人和社区生活的灾难性的方法。并且,只有当我们拥有了新的看上去更可信的世界观,我们才有可能放弃这种旧的观点。

只有当后现代范式开始出现的时候,现代范式才会消亡。”[33]解决人类当前所面临的各种危机的当务之急就是把各种力量联合起来,建立一种让当代人,尤其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感到更为可信的世界观,并着手建立一种用以规范个人、社区、国家以及国际关系的新伦理学,为了人类共同的福祉而提供将会带来更好的生活方式的现实主义的希望。这也正是他们建立后现代世界中心的目的之所在。小约翰•柯布把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定义为“一种建立在有机联系概念基础之上的推重多元和谐的整合性的思维方式,它是传统、现代、后现代的有机结合,是对现代世界观和现代思维方式的超越”。[34]柯布进而从七个方面对这种后现代世界观的特点进行了概括。一是反对二元论,主张整体有机论,认为宇宙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处于一种流变的过程中,并且相互联系。世界的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二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摈弃激进的个人主义,主张通过倡导“主体间性”和“共同体中的自我”来消除人我之间的对立。三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因此主张生态主义。四是在方法论上推重高远的整合精神。五是在不同文化和宗教之间鼓励对话和互补。六是对现代性的态度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七是在经济上所诉诸的是共同体的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所寻求的是一个“既是可持续的,又是可生活的社会”。显而易见,在柯布所总结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所有特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生态的线索,因为他认为“生态学为后现代世界观提供了最基本的要素”。[35]正因为如此,费雷德里克•费雷把生态科学看作是“一门年轻而意义重大的后现代科学”,[36]托马斯•伯里则把这种后现代文化概括为一种“生态时代的精神”。[37]

三、建设性后现代与生态美学建构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对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遗憾的是,他们的声音在西方社会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对于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学术界所具有的统治地位而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完全处于学术界的边缘。目前美国大学哲学系还是以分析哲学为主流,即使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导师怀特海的哲学也被放在神学院,研究者寥寥。甚至在维克多•泰勒编写的两卷本《后现代主义百科全书》中对建设性后现代和大卫•格里芬等人都根本没有提及,道格拉斯•凯尔纳在《后现代转向》一书中对他们的思想也只是简单提及。其中原因可能在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之中,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其著作也无法与德里达、福柯和鲍德里亚等人的皇皇巨著相比。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在西方世界,格里芬等人所极力批判的现代范式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反思和批判,因此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主张就显得与这个被捆绑在经济战车上的疯狂的资本主义世界格格不入。正因为如此,格里芬等人把发展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希望寄托于中国。在他们看来,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地球及其人类居住者(还包括其他居住者)的前途,取决于中国正在制定的种种政策”。[38]令他们感到兴奋的是,“中国政府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主要目标的政府。虽然宣布一个目标和实际地采取措施去推动它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这种宣布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通过提倡发展生态文明,中国已经显示了向这种后现代方向迈进的意图和决心”。[39]尽管中国的现代化还没有完全实现,但是正如格里芬所言:“中国可以通过了解西方世界所做的错事,避免现代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这样做的话,中国实际上是‘后现代化了’。”[40]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发展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便是极有必要的。事实证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有着密切的契合度,其主张也非常符合中国当代的社会现实,对中国学术乃至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并不限于某一学科,而是涉及诸多学科的一种新的世界观或理论范式,其基本理念可以为多个学科所借鉴。就美学而言,虽然建设性后现论家柯布和格里芬甚至怀特海等人都没有专门从事美学和文学批评研究,但其所提出的基本理念却对美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怀特海认为:“建构一个观念体系,以便将审美的、道德的以及宗教的关注与那些源于自然科学的有关世界的诸种概念结合起来,这也应该是一个完整宇宙论的目的之一。”[41]J-M•费里也认为:“未来环境整体化不能靠应用科学或政治知识来实现,只能靠应用美学知识来实现。”[42]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建设和发展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就比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更有价值。因此,把美学和生态学结合起来,从美学的角度对生态问题予以回应,建立一种生态美学就既是必要的、合理的,也是可能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生态世界观与生态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密切相关,因此对中国生态美学的建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第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有机论哲学观有助于拓展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中国生态美学虽然自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了相关论述,但是其真正繁荣还是在新世纪之后。短短的十余年间生态美学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它还处于初步的建设之中,需要更多学者的参与来完善和发展。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在生态美学的西方理论资源中,中国学者更多地借鉴马克思的实践论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观念,尤其是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研究较少。作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奠基者,怀特海早在上世纪30—40年代就对现代科学及其世界观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在他的著作中已经包含了清晰的生态观念,而当时的世界还在为现代科学的伟大力量和光明前景而欢呼雀跃。正因为怀特海的这种前瞻性使他的哲学在西方学术界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早在20世纪上半叶我国学术界已经开始介绍怀特海哲学,但是,对怀特海哲学中所蕴含的生态观念的研究还比较粗浅。因此,“要使怀特海具有生态精神的形而上学开始作为人们熟悉的传统观点的替代物而占有一席之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43]

另外,怀特海出于自己的整体性有机哲学观念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环境与艺术和审美的内在张力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怀特海认为:“对于文明社会的审美的需要来说,科学的反作用从来是不幸的,它的唯物论基础使人们都把事物和价值对立起来。”[44]事实证明,在工业化最发达的国家中,艺术被看成一种儿戏。在伦敦美轮美奂的泰晤士河上架设一座铁路桥,设计这座桥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审美价值。因此,在他看来,“伟大的艺术就是处理环境,使它为灵魂创造生动的但转瞬即逝的价值”。[45]怀特海的这种基于生态和环境的审美意识对生态美学的建构具有参考意义。第二,有助于中国古代生态审美智慧的现代转换和发扬光大。格里芬指出,对现代和后现代的划分只是一种出于方便起见的二元划分法。事实上,“在我们构想后现代主义的美好前景时,吸取前现代的理解和智慧是有帮助的。在许多方面,前现代比现代更有助于我们去构想后现代,尤其是它暗含的生态学世界观。……走向后现代世界的过程需要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形式在我们的生活和关于无限未来的意识中彼此共存、相互渗透”。[46]

后现代美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第六代;电影;艺术风格

一、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电影

(一)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始于文学艺术领域,随后波及哲学等领域的一种流派。其根本特征是填平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鸿沟。

(二)后现代主义电影

后现代主义放在影视中,就形成了后现代电影,指的是对后现代社会的社会特征进行反映和反思的一种电影类型,它充满了怀疑,不相信真理,它拆分了悲剧、崇高、使命等感觉。它把这种感觉渗入到电影的具体内容中,以及结构和镜头语言上,往往使电影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实验性质和前卫感。

二、“第六代”电影的后现代文化解读与阐释

(一)“第六代”的来源

在中国电影史上,人们往往对电影人进行“代”际划分,“代”不仅仅是对电影人年龄的一种划分,更是对他们艺术的认可。第六代电影人,他们的作品往往被排除在中国主流电影之外,这也造就了他们创作上的极大自由。

(二)后现代电影的主题意义

1.电影审丑化。后现代主义电影本身具有颠覆性、解构性和非理性,这就使得它摆脱了传统电影以审美为主,审丑也开始兴起,开始大胆进行和渲染丑,而且还在电影中大肆强调和张扬丑、破坏、死亡、血腥,等等。2.暴力美学化。在后现代消费语境下,大众文化兴起,使得暴力也逐步上升到了一种美学高度,后现代电影尤其强调将暴力美学化、仪式化,形成了具有审美意味的暴力美学,在此类电影中常常运用大量的暴力因素,以赞美暴力为嘲讽手段。3.书写边缘化。后现代主义是一次伟大的革新,它反复强调对中心意识的偏离,对深度的消解,时刻都表现出无深度形象和文化。在此期间,电影主题意义发生了转变,这主要归功于深度的消解,后现代主义电影作为引子,引导着后现代艺术,消解和疏离了中心话语的权威性。

(三)后现代电影的风格意蕴

后现代电影跟传统的线性逻辑叙事是截然不同的,它完全被颠覆,是碎片、间断的,这就导致电影表现出了间断化的特征,碎片式的风格。在这里,没有什么是整体,需要做的是把这些完整的故事进行分解,使之变成独立的、一个个的碎片,然后再把这些片段、碎片重新组装在一起。

(四)后现代电影中的语言意蕴

1.无厘头的语言。无厘头语言是典型的后现代语言风格,后现代电影也推崇这一形式,夸张、讽刺、自嘲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例如,香港影星周星驰主演的影片《大话西游》里的对白,将一些毫无关联的词语进行组合,使人莫名其妙,以此来达到搞笑的目的。由此可以说,周星驰开创了“无厘头”的表演方式和模式。2.广场化的语言。后现代电影已经表现出了很多广场化的语言,呈现出大杂烩的纷繁复杂,消解了刻板单纯的描述性话语,充分表达了后现代主义的幽默感。

三、《苏州河》——后现代电影艺术风格的典范

娄烨的代表作《苏州河》是后现代电影的典范,影片呈现出独树一帜的叙事结构,表现出一种无止境的开放意识。

(一)交叉式的叙事结构

在《苏州河》里,影片没有采取线性叙事结构,是由几个小故事交叉构成。影片中的人物处于都市底层,他们既没有体面的职业,也没有生活上的保障。这部电影为后现代式的现存社会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它“以具体的方式使我们相信,人的活动,人的生活,是个完整的、连结在一起的整体,是一个独特的、有意义的实体”。

(二)多元拼贴的视听语言

相关期刊更多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群众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江苏省委

泌尿外科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