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交际与口才

交际与口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交际与口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交际与口才

交际与口才范文第1篇

一、口语交际课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鲁教版语文教材关于口语交际分两个系统安排,一是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在部分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安排了近二十次口语交际练习,二是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每册教材安排大小综合活动共五次,且都与本单元的主题和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其中都配置了关于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教材为每次口语交际活动都提供了一个话题,综合性学习中的口语交际还设计了一定的情境,有的还给予了必要的示范和引导。语文教师应上好每一次的口语交际课。教师在口语交际课堂上既是组织者,更是参与者、引导着和促进者。教师要在明确口语交际目标的前提下,找准每次训练的重点、难点,合理选择训练方法,安排训练步骤,每次训练前,都必须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组织学生精心策划,把具体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并且注意口语交际方法的指导。

二、阅读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课文,找准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契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材中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沃土。在教学中可以穿插一系列的训练活动,如朗读、复述、讨论、讲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认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去“说”,去“议”,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感悟文本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说说、赏赏、讲讲、议议培养说话能力

我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自己寻找课文的“美”点,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学习优美的散文的时候,要求学生找出“最欣赏的佳句”,按照“我欣赏的佳句是______,因为______”的句式说话。在学习《童趣》一文后,要求学生以“童年”为话题,用上比喻或排比的修辞,说一句很美的话。或者说说你在生活中获得“物外之趣”的体验。通过这样的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朱自清的《春》中的“春之五图”时,我先示范讲解“春花图”,其它四幅图让学生到讲台上讲解。效果很好。在讲解中,既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习《伟大的悲剧》一课,让学生议一议“怎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在议中深化主题,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朗读丰富学生语言

朗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从读中得到感悟、培养语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为学生的交际活动创设一定的交际情景,使学生在朗读的实践中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就会高涨起来,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的空间,去作进一步的体验。例如:《海滨仲夏夜》是作家峻青写的美丽的家乡——海阳的美景,我先领读其中运用大量叠词的句子和比喻句,让学生感悟语言美,然后学生个别读,品味美,在此基础上,我及时引导学生:海阳离我们栖霞很近,虽然我们栖霞没有大海,但是夕阳的余晖洒在家乡大地上也同样壮观,你能否也运用大量叠词和比喻句,选取家乡的任意地方,描绘一下随着光线的不同,景物有什么变化呢?这样,通过朗读,为学生创设了口语表达的机会,通过借鉴,积累了词汇,丰富了语言,使学生变得有话可说了,使口语交际的初步目标——能说话,会说话得到了训练。学生具备了这种表达的能力,为以后的交流互动创设了良好的机会。

三、辩论训练学生语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课本的作者不能盲目崇拜,在与同学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也一定会听到与自己不同的声音,那么,孰对孰错呢?这就要求教师能在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名家,敢于说话,敢于同不同于自己的声音去一争高低,在班会中,我也会有意识地针对某一问题,设计一堂辩论形式的班会,如“早恋到底对我们有没有危害呢?”在疑问中辩出好坏,在质疑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交际与口才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演讲与口才;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2-0102-02

收稿日期:2015-01-15

作者简介:陈 萌 (1985-),女,硕士,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建筑美学。(广东 广州/510310)

作为一名基础课程教师,过去笔者将课堂教学定位为传授基础知识为主,拓展见识、培养素质为辅的方式,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定位过于模糊、针对性、实操性不强等问题。如何让自己的教学真正适应中职教育标准;如何将基础知识与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密切结合,让学生将所学基本知识运用到日后工作中,可以说是笔者思考最多,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心之所在。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知识的传递接受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比如学习新课,而课后进行的则是知识内化,比如写作业练习、实践、调查等。而在翻转课堂上,这一模式完全颠倒了,学生是在课后进行知识的接受,通过教师微视频的讲解以及教材和少量测试练习,而在课上进行的才是知识的内化,通过习题的解决,与同学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的方式内化知识。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

以上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为笔者的《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许多启发。根据实际情况,笔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研究。

一、 教学思维的翻转,以学生为本

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成功感,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教师工作的意义所在。很多时候,教师会把成功感定义为自身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满足,主体是教师。这种惯性思维模式,从根本上限制了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教学改革,使教改流于形式。因此,只有彻底扭转思路,将“教师成就感”变为“学生成就感”,树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触及教学改革的核心。

然而《演讲与口才》课程该如何让学生建立起成就感,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呢?笔者认为,教师只有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将《演讲与口才》课程内涵深化及扩大化才能真正解决以上问题。

正如口才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教授该门课程不能只是片面的练嘴皮子或者教普通话,而应将其与增强学生心理承受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密切结合。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会自我肯定”作为课程核心思想,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一旦有进步就及时表扬。将关注点从知识点完成度、分数等方面转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提升。从而让学生通过教师、同学的肯定,再逐渐转化为对自我的肯定,而这种肯定正是学生成就感的真正来源。

因此,通过教学思维的翻转,让学生首先不再对《演讲与口才》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其次减轻了当众发言的畏惧心理,最后通过克服困难、战胜自我,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也让教师最终认识到唯有帮助学生建立起成就感,教师这一职业的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二、 教学模式的翻转,学生是课堂的绝对主角

过去的《演讲与口才》课堂,由于着眼点在于学生掌握知识点的能力,而且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普遍偏弱,因此往往采取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授课。然而演讲与口才课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与胆量为目的,常规的授课模式不仅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甚至基本的课堂互动都无法满足,因此注定是需要扬弃改进的。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可引入翻转课堂的先进理念,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

1.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找

由于不存在升学压力,中职学生明明有大量空余时间,却不肯花在学习上而宁愿白白浪费。笔者认为正好可以引入翻转课堂的理念,将一些原来课堂上完成的内容放到课前,由学生先自行学习解决。

以《演讲与口才》课为例,教师可引入大量演讲与口才视频设置到教学准备环节,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布置学生课前先自行搜集下载视频,进行模仿训练。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碰到情境对话设置、朗读技巧等诸多问题,当他们带着问题与思考来到课堂上,自然就多了一份过去缺乏的学习积极性与课堂参与性。

2.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导

演讲与口才的课堂,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调动起大家的兴趣,只有拥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因此课堂气氛要尽可能轻松活跃,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法、模拟教学等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方式方法。教师只是负责引导控制课堂节奏,在每个环节完结时适当进行总结点评。

3.变静态课堂为动态课堂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课堂布置上下功夫,根据学习内容不同将教室布置成不同主题,比如演讲大厅、商务谈判、办公室、会现场等。让课堂不仅是课堂,更像个展现自我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是绝对的主角,教师只是扮演幕后导演角色。无论表演成功与否,精彩或是沉闷,教师都要及时给予积极正面反馈。通过耳目一新的课堂,贴近实际的角色扮演,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程中,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

三、 教学内容的翻转,贴近学生心理,贴近专业需求

想要达到《演讲与口才》教学内容的翻转,首先需要明确这门课程不仅是关于演讲与口才技巧的学习,更是关于人际交往、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增进与学习。所以这门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与综合性,任课教师必须改变对该课程僵化的认识,才能真正推陈出新,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与翻转。

如何改变僵化的认识,笔者认为第一步是要跳脱出教材的限制,去好好认识、了解下自己面向的人群。在授课过程中,要始终把握中职学生学习就业、生理心理等特点,适当增加人际关系、求职面试、青春期烦恼等交际口才比重。还可通过制作调查问卷,收集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当学生学着自己亲手选出来的题材时,相信他们会有强烈的参与感与自豪感。而且这些内容贴近学生心理,满足学生真实需求,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个宣泄情绪的渠道,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提供了良好帮助。

其次,笔者认为要积极找出口才课与其他专业课的连接点与共通点。《演讲与口才》课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可以作为专业课的辅助课程。教师要牢牢抓住《演讲与口才》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特点,在完善演讲口才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其他专业学科的业务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术语,才能让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具有更强的专业性、针对性与实用性;也让学生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不仅学到口才技能,更能克服心理障碍、提升自信,成为一名高素质综合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王田.“翻转课堂”带给教师角色的挑战[J].剑南文学,2013(12).

交际与口才范文第3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母语进行交际,最为基础的则是说话。同时,学生将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低年级学生词汇量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些影响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赏识孩子,让孩子们“敢说”

由于一年级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环境及老师有陌生感和不信任感,这大大压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话不敢说。因此,学生一到我班,我就迅速想办法,稳定学生情绪,与学生交朋友,然后再引导、鼓励他们把经历过的喜、恼、哀、乐用语言表达出来,与他们共同分享,这样,我很快就成为了学生的知心朋友,他们就敢于和我说话了。在课堂教学中,我对敢于“说话”,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多表扬、多鼓励,提高他们“说话”的信心,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比如《打电话》一课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回忆平时都爱和谁打电话,都和他们说些什么?并作总结性的表述。再让学生合作交流打电话的内容,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发表自己的意见,一方面还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么一来,学生既锻炼了说话能力,又学会了倾听别人说话。这时再为学生提供当众说话的机会――分角色上台表演,其间教师参与,对学生表述中的不足之处给予指点,暗示其他学生表述时应该注意用礼貌语言。最后,让学生回家与亲戚朋友互通电话,报告、交流学习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种安排很有层次性,循序渐进,达到生生、师生互动,使学生的“说话”胆量大了,“说话”能力提高了。

二、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乐说”

1.生活引路,让学生言之有物

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

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可以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去看春天。“花儿笑了,在等小蜜蜂来呢!”“风儿像把大梳子。你看,他正把柳树姐姐的长发梳啊梳。”自然风光的熏陶与感染,启发了学生的心智,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言语变得绚丽多彩。最后,还可以请孩子们把春天画下来。同学们对于这些亲眼所见,亲手所画的景物,觉得有话可说,从而使口语交际真实、有趣。

2.角色扮演,让学生言之有趣

孩子是最善于模仿和创造的,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扮演一定角色体验语言,诱发他们的创造力,利用学生“表演”才能,创设语言环境,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创设表演情景,是深受学生欢迎的。

在教学《问路》这一堂口语交际课时,我给学生创设两个表演情境,第一,示范表演。课前,请几位同学事先排好课本上的对话表演,在课堂上表演给大家看。其目的不仅是想调动起大家的兴趣,更主要的是想通过表演,从示范的角度向学生提示本次口语交际应该注意的问题:与人说话要有礼貌;第二,小组内模仿表演。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主人和问路人的行列中。我巡视着学生的表演交流,看到表达能力稍差的学生,就和他们一起表演,帮助学生完成口语交际的任务。富有童趣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使他们“跳”出了自己所置身的课堂环境,在不知不觉中敞开心扉,打开思路,从而达到想说、乐说、会说的目的,并在交际中培养了注意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能力。

三、提供素材,让学生“会说”

1.借助教材,指导学生说话

交际与口才范文第4篇

【关键词】看图 观察 表演 游戏 多媒体 想像 拼音 识字 阅读 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日常生活交际。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它不仅仅是语言能力,还是一种做事和交往的能力。

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教师应当坚持低起点、重兴趣的原则进行,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感兴趣的内容,依托教材,创设愿说、乐说、说好的教学情境进行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我选取如下对策:

一、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教师只有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口语交际情境,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口语交际兴趣,萌动想说的欲望,产生敢说的胆量,达到会说的目的,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

1、看图激趣,观察中训练。

"兴趣是学生学习时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教材选取的图画精美,色彩鲜艳,主题鲜明,教师应充分发挥图画优势,运用资源,借助插图,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

如我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文时,一开始,出示图让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有哪些人物?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都怎么样?学生兴趣盎然,争相描绘,接着让学生说出故事的梗概,在看图的基础上进行说话练习,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同时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故事激趣,表演中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小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小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听故事。如《西门豹》《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故事,教师先说故事给学生听,然后让他们将这个故事讲一讲,再演一演,最后进行课文教学便轻松自在了。学生们在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不断加浓说话的兴趣,师生共同参与,很好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3、游戏激趣,活动中训练。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如组织"贴鼻子""丢沙包"等游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简单的游戏,然后指导说;老师可提示学生:游戏开始我们做什么?过程怎样?结果怎样?你觉得哪部分最有趣?为什么有趣?又如:由教师提供几个简单的图形或符号,让学生通过手工剪、贴、画后,再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所完成的过程及其内容。改变了以往的仅停留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白与简单表达中的口语交际教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强化了训练效果。

4、多媒体激趣,想象中训练。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文时,我将夜空中的北京城美景制作成课件在电脑中出现,然后投放到屏幕上,文中的天安门城楼、立交桥、王府井和西单商业街、故宫等景物就一目了然,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就能准确说出课文中每一句话所写的景物是什么。最后让学生闭眼,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北京城美丽的夜景,再说给大家听,学生会畅所欲言,效果良好。

二、依托教材,加强口语交际的训练。

小学语文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训练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方法有趣、手段新颖。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说话资源,要真正明确了教材的编排意图,联系学生实际,合理到位地使用好教材,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训练,使学生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保证训练效果有效。

1、优化拼音、识字教学,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师在拼音教学中利用语境图、情境歌,以拼音代字,让学生先说后写,边说边听,还可以针对地方方言和普通话中易混淆的地方,对症下药,强化训练。如教学四声时,教师可以将它们编成儿歌让学生记忆,学生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这样既掌握了四声,又丰富了他们的词汇,理解了字义,学会了运用。

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最掌用的方法就是扩词、造句。此外,让学生自己说说你如何记住这个字或说说某类字的构字规律,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说话。如在教学形声字"张、帐、账"时,先让学生懂得声旁帮助记字义,形旁帮助辨字形,再让学生说出这个字如何写,如何记,如何造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生字,把知识掌握得更灵活,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2、重视阅读教学,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口语交际,我处处留意,挖掘教材的语言要点,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主要通过描述画面、问答、朗读、背诵、续编故事、续编课文、复述等形式进行。

如在教学课文《南辕北辙》后,我让学生先分角色表演,然后练习复述课文,学生说的有声有色。最后我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几年之后车夫的朋友又见到了他,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同学们纷纷展开自己想像的翅膀,说出来许多种可能出现的场景与话语。这样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显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充分利用"口语交际""习作"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交际与口才范文第5篇

调查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调查问卷以及个人谈话的结果显示其中 100%的被试者知道在用英语交谈当时或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谈时是需要注意一些禁忌语的,并且被试者能够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情境中避免使用英语禁忌语。被试者明确表示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情景当中,一是交谈当中不能涉及个人隐私,包括个人的收入、婚姻状况、去向、年龄、体重等。被试者表示以上信息是英语学习伊始各级英语老师们就不断重复、反复强调的内容,被试者基本了解以上话题在一般情况下不能交谈,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例如交谈双方关系较亲密的情况下,可以交谈。

同时,被试者也能够比较流利的用英语交流以上对话内容。二是不能说脏话,比如 shit,damn,fuck,bitch,son ofbitch 等词,这些词汇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原因是这些词语是羞于出口或不堪入耳的。被试者主要从本民族基本的语言禁忌中得到以上结论,而被试者表示以上词汇的学习与了解的主要途径是是欧美电影、电视剧,其主要原因是英语口语教材当中从未出现过以上词汇或类似相关词汇,而这些词汇在欧美电影电视剧当中出现的频率甚高,所以被试者在尽管英语口语教材没有涉及以上词汇的前提下也能够大体掌握。三是有些词汇不能直接表达,要用委婉语替代,如在表达“死”这一概念时,尽量不用 die,而要用 pass away 或者 go to heaven 等词替代,再如表达拉屎,尿尿时,尽量不用shit,urine 等,而要用 go to the washing room 或 toilet,WC 等词替代。被试者表示以上内容是英语口语教材当中涉及到的或者英语口语任课教师教授的。另外,问卷调查以及个人谈话笔录结果显示有 83 名被试者提到一些关于身体部位、性以及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等方面的内容应该回避,而其中只有 22 名被试者罗列了以下应该避讳的英语禁忌词语:penis,ass,cunt,pussy,pee 等。被试者表示以上词汇的学习是通过欧美影视作品或出于好奇心自己查字典学习的。因为在本民族语言当中这些词语是禁忌语,所以自然而然推测到在英语当中,以上词汇也应该是禁忌语。而当其余 61 名被试者被问及哪些英语词汇需要避讳时,被试者只能用中文罗列月经、等词汇,不知道用英文怎么表达。当被试者被问及为什么口语教材上没有出现以上词汇时,被试者的回答出人意料的一致:口语教材怎么没可能出现那些词汇呢?另外,笔者根据问卷调查情况,针对所有被试者提出问题:你认为怎样用英语表达“”比较合理?有 57 名被试者的答案是 make love 和 have sex,34 名被试者的答案是 makelove,9 名被试者的答案是 sleep together 或 have sex。其中 97名被试者表示,在被试者与被试者的同文化交际过程中,他们会用 make love 替代“”或“发生性关系”的表达,因为这样会显得委婉、得体,不至于过分羞于表达。

从以上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学习和理解英语禁忌语的情况以及途径呈现了以下特点:1.总体来说,学生对英语禁忌话题的学习与理解情况较好,基本上能够掌握基本的禁忌,口语教材也涉及到了基本的禁忌话题,但是基本上所有的被试者没有提及的问题,也不知道该如何提及,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是口语教材上基本没有提及宗教问题,有的教材有相关话题,但是基本都是介绍佛教的,和欧美人士主要信仰的基督教相去甚远,二是地域文化差异,中国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比例极低。2. 对于禁忌词汇,大部分被试者的学习情况不尽如人意,被试者基本上只能从基本常识上了解到一些禁忌词汇,但是也不甚明了这些词汇该如何用英语表达,因为被试者学习英语口语的重要途径———英语口语教材上基本上不涉及这些词汇。3. 学生知道一些耳熟能详的禁忌词语,如 shit,damn,fuck,bitch,son of bitch,原因是虽然口语教材上没有出现过,但是在影视作品当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而对被试者的调查显示被试者对这些词的使用情况是被试者基本知道这些词和欧美人士交流的时候是不能用,但是同学之间交流时shit,fuck 的使用频率相当高。而对于 make love 这个短语,调查结果明显表明:被试者对于禁忌语的学习还处于一知半解阶段,被试者知道 make love 的中文意思,却不知道用 makelove 来表达“”或“发生性关系”显得过于粗鲁与直接,没有达到委婉的效果,而且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表明类似于make love 这样的词汇,很多情况下被试者把它们当作委婉用来用,在中文表达中,被试者不愿意直接表达“”或“发生性关系”时,被试者基本上用 make love 替代,这种现象表明,学生对委婉语的学习还远远没有达到理解的程度。4. 被试者的“口语教材怎么可能出现那些词呢?”的回答暗示着被试者清晰地了解一个事实:英语口语教材脱离了实际的交际情境,修饰了现实的人际交往语言。这说明学生缺乏能够从英语口语教材上学习到真实英语的信心。那么从以上角度来看,说明现行的英语口语教材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口语学习需求了。

对现行英语口语教材的分析

目前国内英语口语教材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教材是国内专家自主开发的口语教材,另一种教材是从国外直接引进的原版教材。前者是国内编者专门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加工撰写的,修饰成分较为明显[4]。编者主要设计一些特定的交际场景,并为该场景列举一个或多个对话,让学生通过对对话的学习,能够得体、礼貌的表达在该交际场景所能涉及到的一些句型句式。这类口语教材编写的最大的缺点就是脱离了实际的语言交际环境,缺乏必要的真实性。所谓真实性是指语言教学材料所具有自然地口头和书面语言品质的程度[5]。因此致使学生无法通过英语口语教材接触到真实的语言素材,而英语禁忌语就是这些真实的语言素材之一,理所当然学生无法通过英语口语教材系统、全面的学习英语禁忌语。后者原版引入教材以《走遍美国》为代表,其内容主要以美国生活与文化为背景展开,是学生了解美国生活与文化的重要信息渠道,但是其主要缺点是教材内容距离中国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所学语言信息点不够系统化,这也就导致学生无法对英语禁忌语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p#分页标题#e#

英语禁忌语对英语口语教材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