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继母的诱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中国古代,把官员贬往偏远之地被视为一种惩罚,去往人迹罕至之处等同流放。但是,在现在的旅游论坛上,藏区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人人都声称那是一个可义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的地方,多少人说自己的人生观在那里发生彻底改变。
从什么时候起人类爱上了旅行?从什么时候起荒凉之地成了目标?旅行成了一种姿态?
这一切也许来自城市的发展,是工业革命后,浪漫主义思潮的副产品。苏珊・桑塔格在《对旅行的反思》一文中写道:“旅行本身曾是一种反常的活动。浪漫主义者认为从根本上说自我就是一个旅行者――一个不断追寻,无家可归的自我,他归属于一个根本就不存在,或已经不复存在的地方,那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
浪漫主义者认为,这种追寻是没有止境的,因此目的地也是不确定的。旅行从此成为现代意识和现代世界观的先决条件――是对心中的渴望和绝望的宣泄。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潜在意义的旅行者……也许正是这种思想上的逃避、追寻,塑造了旅行的意义。
因为都市人久在樊笼里的强烈渴望,创造了旅游业的庞大市场。其实旅游发展都逃脱不了这样的一个发展模式:某地被“发现”、被包装后推向市场,开始走入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起到了地区经济的带动效益后,最终又不免陷入“过度商业化”的困境,丽江就是经典的案例。
背包客、驴友,旅行的绝对拥护者,绝不喜欢过度商业化的地方,他们瞄准的是原生态的乡土,离城市越远越好。如今,甚至连旅行都已经落伍,在远方开家客栈才是真正的“生活在别处”,浪漫是生活必不可少的外衣,《哪里那里》一书,正是瞄准了人们对“生活在别处的渴望”。
本书邀请了从全国旅行目的地挑选出的41家特色客栈掌柜,由他们亲笔写下关于自己、关于客栈、关于旅行者的私家故事,同时推荐当地的旅行线路。
每家客栈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读书的同时,仿佛推开了客栈的门,感受到主人的独特气息。本书的宣传语上写着:这些客栈老板的故事,正在为我们诠释一种“自由与梦想”,我们称之为“栈客文化”。他们不逃避、他们不被动、他们不消极。人生本来就是你自己的,怎样活,由你决定……有关自由的蛊惑真够诱人的,读罢此书,掩卷沉思,真恨不得自己也有一家客栈。
这些店家有的曾是都市白领,有的曾是IT海归,却都放弃了城里的生活,过上了掌柜的日子。他们的选择确实让每个读者思考如何挣脱笼罩在自己头顶的宿命?
为什么开客栈昵?客栈开张的理由各有不同,作为一个旅行爱好者,墨脱兄弟客栈的掌柜老粥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说,除了实现自我理想之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交流和结识更多的朋友,探讨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对户外运动的理解,让更多喜爱户外运动的人们感受到乐趣,享受过程,获得不同于以往的生命体验。
李朝英是江西省吉水县枫江镇居民,其前夫死亡后,于1976年2月与丧偶的胡金道结婚,两人在枫江圩镇定居。李朝英的儿子孔建国在乡下老家居住。1984年,为减轻孔建国的经济负担,李朝英征得胡金道同意后,将年仅两岁的长孙孔星(孔建国之长子)接至身边,共同生活,并抚养孔星成年。胡金道于2000年去世,李朝英于2003年去世。胡金道与李朝英的丧事皆由胡金道与前妻所生之子胡小平等人办理。
分歧: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胡、李两人的遗产,孙儿孔星是否有继承权有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孔星虽系李朝英孙子,但自幼与胡、李两人共同生活至成年,其与胡、李之间已形成了抚养关系。他们之间虽以祖孙相称,但在实际生活中已形成父母子女的关系,故应当视为养父母养子女之间的关系。我国《继承法》的若干问题意见中明确规定:收养他人为养孙子女,视为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的,可互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因此,孔星对其祖父母胡、李两人的遗产有合法的继承权。
第二种意见认为:孔星与胡金道、李朝英之间不能视为养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他对胡、李的遗产无继承权。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关键词:有限合伙制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所得税
私募股权投资,即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指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或者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目前在中国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主流组织形式。2007年6月生效的新《合伙企业法》相较于原《合伙企业法》引入了有限合伙制的概念,并且允许法人和其他组织担任合伙人。而有限合伙制形式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因其在资金募集、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灵活性以及在组织成本、监管环境等方面的优势而备受青睐。
虽然有限合伙制企业在法律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目前我国与合伙企业有关的税收立法明显滞后,对合伙人的税务处理并不完整,对某些没有具体规定的问题,各地税务机关的处理不尽相同。本文对现行的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所得税政策做一个梳理与分析,暂不涉及外商投资合伙股权投资基金以及外国合伙人的税收问题。
一、现行税法下合伙企业层面所得税处理
《国务院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发[2000]16号)中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停止对合伙企业征收所得税,其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一规定确立了合伙企业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原则,反映了合伙企业“透明纳税实体”的特点。
此后,2007年生效的《合伙企业法》第六条规定:“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国家有关税收规定,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该规定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合伙企业的所得税申报“先分后税”的原则。除此之外,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9号)第二条规定:“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业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业所得税。”再次确立了“先分后税”的原则。
二、自然人合伙人的所得税处理
自然人合伙人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的所得税缴纳。根据国税函[2001]84号文,“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自然人合伙人从合伙基金获得的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适用20%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自然人合伙人转让被投资企业股权取得的收入的所得税缴纳。根据国发[2000]16号文以及财税[2000]91号文相关规定,“自然人合伙人获得的转让被投资企业股权取得的收入,应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非自然人合伙人所得税处理
新《合伙企业法》规定,除自然人合伙人外,可以担任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人的还包括各类企业、民间组织、政府机构、社保基金等法人和其他组织。财税[2008]159号文规定,上述法人和其他组织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除外),该项规定解决了原合伙企业税制仅适用于由自然人组成的合伙企业的问题。
但财税[2008]159号仅原则性地规定“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对合伙企业从被投资企业取得的不同类型收入向合伙人分配时其所得性质是否保持不变这一问题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如若根据合伙企业“透明纳税实体”的特征,向合伙人分配时,不同类型收入的所得性质保持不变,那么法人合伙人获得的转让被投资企业股权所得按照25%税率计征企业所得税;而通过合伙企业获得的被投资企业的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
四、管理人层面所得税处理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采取的法律形式一般为公司制或者合伙制。如果基金管理人由基金普通合伙人担任,那么除了基金的管理费(通常为基金资本承诺比例的1.5%-2.0%),其收入还包括基金的收益分成(通常为基金增值部分的20%)。
基金的管理费属于“服务收入”,按照税法“先分后税”的原则,基金管理人如果采取合伙制形式,应由合伙人各自缴纳所得税;如果采取公司制形式,应就其取得的管理费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
至于收益分成这部分收入,当基金管理人采取合伙制形式时,所得税由合伙人按照各自适用的税率缴纳;当基金管理人采取公司制形式时,如果根据上述合伙企业“透明纳税实体”的特征,向合伙人分配时,不同类型收入的所得性质保持不变,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免缴所得税,转让被投资企业股权收入需按照25%税率计征企业所得税。
五、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由于其具有设立门槛较低、内部治理结构精简灵活、决策程序比较高效、利益分配机制灵活等特点成为目前主流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组织形式。但是当前合伙制企业税收法规却相对模糊和滞后,亟待国家按照现行的《合伙企业法》以及合伙制企业运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出台新的《合伙企业所得税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国家层面立法尚待完善,自然人合伙人税负偏高。对于自然人合伙人转让被投资企业股权取得的收入的所得税的缴纳方案,是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所得税的处理方案中最具争议性的。上述税收政策出台时,合伙企业只是被用于小规模生产、贸易的经营方式,按照5%-35%的五级超额累计税率,合伙人获得的收入超出5万元的部分就要以3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随着资金量日益庞大的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蓬勃兴起,合伙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往往远远超过5万元,按照上述的税收政策,这部分收入的所得税率几乎等同35%,税赋相对过重,不利于行业发展。
二是地方出台政策混乱。值得关注的是,部分省市如北京、天津、新疆、武汉、吉林等对于转让被投资企业股权取得的收入收取20%的统一税率(比照“财产转让所得”)。而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享税(其中:中央60%,地方40%),所以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本地私募股权投资产业的发展,在制定此类地方法规时涉及了适用税率种类的改变(即从5%至35%的累进税率改为20%的统一税率)而并非仅仅降低了税率,此类做法的合法性有待商榷。
其余各地出台的税收政策,基本上是重复国家层面已有的规定。以上海市为例,2008年8月上海的《关于本市股权投资企业工商登记等事项的通知》中对上海市的所得税税收政策按照自然人普通合伙人和自然人有限合伙人进行了细分,一定程度上对国家的政策做了相应的补充。不执行合伙事务的自然人有限合伙人,其从有限合伙企业取得的股权投资收益,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依20% 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执行合伙事务的自然人普通合伙人,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 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上海出台的政策在普通合伙人的税收上却比国家的规定更为严苛。上海市的政策中所有普通合伙人的收入一律按照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征收,并没有把普通合伙人的收入性质作出相应的区分。
同时,浦东新区根据该通知的指导精神,随后出台了《浦东新区促进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规定对于股权投资企业投资于新区鼓励的产业项目,“所获投资收益形成的新区地方财力,按50%标准,奖励该股权投资企业”,这意味着在浦东新区设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能够获得50%的税收减免。此外,《实施办法》对于符合条件的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比照法人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人才,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同时,对在陆家嘴功能区和张江功能区办公的股权投资企业给予租房和购房补贴。
但2010年底上述《实施办法》到期后,浦东新区废除了税收奖励政策,仅保留了比照法人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人才一次性奖励和租房购房补贴政策。
随后,在2011年5月上海市的政策修订版中,把之前关于自然人普通合伙人和自然人有限合伙人的细分已全部删除,至此,上海合伙企业自然人合伙人的税收政策又完全回归到国家层面已有的规定上来。
(二)建议
一是建立完善的合伙企业税收制度。比对《企业所得税法》等税收法规,针对我国合伙企业税收立法较低、稳定性较差的特点,建立立法层级较高的完善的合伙企业税收制度,从国家层面将存在争议、不够详细明确的相关税收问题加以规范。如根据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的职责以及所得性质的不同区分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适用的税收政策,而非适用完全一致的税收标准。
二是加大税收扶持力度。当前,金融业在推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实体经济的繁荣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国家应当出台相应的税收政策给予扶持和鼓励。2008年生效的《企业所得税法》对创业投资企业落实了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但由于合伙制企业并不适用于《企业所得税法》,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则无法享受到税收扶持政策。虽然在个别区域比如上海浦东新区有过一定时期的优惠政策,但是政策覆盖面小、稳定性差等特点也困扰着广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者。国家应统一出台适用于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的税收扶持政策,更加充分地发挥行业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崔威.新《合伙企业法》及《企业所得税法》对合伙企业所得税制的挑战[J].法学评论,2009,(2).
针对学生体质下降的严重现实,中央明确提出了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要求,作为学生体质监测重要环节的体育中考正依照思想,走在不断深入改革与优化的过程中。具体体现在:
1.选择更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方法;保证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学有专长,并能加以运用,充分体现体育中考的基础性特征。
2.针对学生运动不足、耐力下降、肥胖增多的问题,取消了减肥和耐力练习不太好的1000米、800米,设立了强度低、运动时间长的有氧耐力练习12分钟跑为考试项目。这种运动很适合中学生参加,由于花费时间不长,运动量可以在自己的掌握范围内,并设有逐级要求以不断提高体能。
3.针对学生力量下降以及中学力量教学方法落后,力量练习简单枯燥、效果不好的现实,设立了具有时代流行的健美哑铃为考试项目。
4.为提高活动质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设立了娱乐性、对抗性、集体性强的多种球类运动为考核项目。球类活动中既要有勇于进取的心态,又要有虚心好学、团结协作的态度,既要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又要发挥每个组员的作用。通过此类考核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友爱的思想道德品质。
除了项目的选择更科学合理外,同时增加了“自选型指定项目”,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测评方法上也将采取现场测试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作为体育中考的考试结构,有力地引导和监督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证学生初中三年的体育学习和锻炼热情,促进其养成平时锻炼的习惯,从而改善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体育中考是监测学生体质的一个显现环节,从体育中考的不断改革与优化中可以看出,要提高学生的体质状况,在保证学生活动时间的同时重点必须从学生的运动兴趣与习惯入手,这是根据多年的监测结果而得出的结论。
二、我校体育测试项目的设置
众所周知,学生体质的下降并不是从中学开始的,仅仅通过体育中考这一环节来督促、警醒学生与家长,这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是否喜爱体育运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非常关键。笔者认为,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的重点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多好、多高的竞技技术,而是要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逐步提高最基本的活动能力,了解最基本的活动规则,为其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准确地获悉和掌握儿童的心理、生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多样的、有趣的活动项目显得至关重要。我校在区局211工程总体思想指导下,积极探索与实践,正逐步完善着小学生体质监测体系。
为了积极贯彻上级部门的指导思想,同时也为了通过过程性的评价手段来检查体育教师的日常教学水平,我们分别制定了各年级每学期的监测项目(不定期的监测教师的教学情况),见下表:
根据小学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功能及其目标,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我把活动教材暂且归纳成以下种类:
1.调节性教材是指能使学生快乐的教材,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充分体验体育课的乐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愉悦身心的环境中增强体质,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给学生带来愉快和欢乐的感受。这类教材一般安排在主教材的连接处,以游戏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其娱乐性、趣味性、新颖性、时代性和健身性等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教材应经常推陈出新,让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持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类教材贵在参与,不进行考试、检测和技评。
2.基本素质教材指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练习的,甚至做到课课练的教材。选用这类教材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它能保证提高学生当前及终身生活质量、学习、工作、生产劳动效率,并且简便易学、实效性强。对于这一层次的教材,每个学生都必须会,都必须练,最好做到课课练。因为它肩负着素质教育中发展身体素质的重任,对相关的身体素质要定期进行测试,对学生进行评价,并要及时反馈给学生。
3.愉悦性教材指学生爱玩的教材。目的是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这类教材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的。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具有不稳定性,因而又要允许学生变换自己爱玩的项目。这类教材一般安排球类及集体性游戏活动,教师进行分组教学或个别辅导,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自由选择中,甚至是在多次选择中发现自己的特长,确定适合自己锻炼的运动项目,自觉自愿去玩,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有关运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体弱、基础差的学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水平和能力的运动和练习,体育尖子更可在他们擅长的运动过程中脱颖而出。体育人才就出在这一层次的教材之中。对这一层次的教材,学生有学习要求时,教师要教懂、教深,学生可以学会,也可以学不会。这类教材也不进行考试、测验和技评,只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运动就行,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发展。
4.适用性教材。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同时更提倡学以致用。适用性教材是指现时要用、能终身受用、能为将来所从事的专业有所用的教材。选用这类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帮助学生掌握终身有用的、或与所学专业有关的一些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通过这一层次教材的教学,要教会学生健体,教会学生终身体育。这类教材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从事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并使学生掌握好强身健体的基础知识。实践方面包含教会学生熟悉掌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有关项目的基础技术,以及诸如广播操、健美操、舞蹈等常用健身内容的方法和走、跑、攀爬、搬运等基本生活技能和生产劳动技能。这是体育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基础知识层次,是教会学生健体并形成终身体育的关键所在。对这一层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不但要记住,还要会做、会运用,必须进行考试、测试和技评。
[关键词]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夏尊先生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以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读了这本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地流泪。其实,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也有了和夏先生一样的感触,在深深地感动之余,还有深深地惭愧,但更多的是受益,就像一个厌食者,终于吃到了可口的美味,而且永远也吃不厌。读着这本书,就像面对着一位慈眉善目的博学老者,无论是教育教学实例,还是教育理论的分析,他都用最朴素的语言最浅显的道理和我们交谈着。但每一句朴实的语言,每一个真实的故事,都渗透了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都体现了他对教育的一种“大爱”。
在这本书中,我认为苏霍姆林斯基谈的最多、最为推崇的内容是阅读。首先,他对阅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读过那些书,书籍对他意味着什么,这一点决定着他的精神丰富性,决定着他对生活目的的认识和体验。”他甚至把学生好习惯的养成,坏行为的形成都归结为一个核心的问题――阅读,事实上真是如此,一个不爱阅读的学生,就谈不上对知识的兴趣。所以,《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一条中指出,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玩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孩子,他从入学起就是一个学困生,可以说从入学开始,我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给他补课,但真的是筋疲力尽却收效甚微。到了四年级他受班里爱读书的孩子的影响也迷上了书籍,从杨红樱的校园小说,到黄蓓佳的倾情小说系列,再到秦文君、曹文轩的纯美儿童小说,他都爱不释手。下课放学再也不疯跑着玩了,因为他体验到了与书籍交往的巨大乐趣,接触到了最美妙的文学领域,这使他身上增添了新的认识力量,几年读下来,语文成绩不用补课竟也好起来了。
请老师们和学习困难的学生们都从无休止的补课中解脱出来吧,就像苏霍姆林斯基对他的学困生那样慈爱地说:“你把教科书先放一放,读读这本书吧!”然后我们用给学生补课的时间去进行周密地考虑,有预见地、有组织的让学困生去阅读,通过阅读来培养学困生对知识的兴趣,通过阅读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
毫无疑问,苏霍姆林斯基坚信阅读是对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同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还是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坚定地认为,在青少年中间发生的那些日益使社会感到不安棘手的不良现象――如酗酒,流氓行为,毫无意义地浪费时间等,产生这些不良现象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学生时代里,他们的智力兴趣就很狭窄和空虚,也就是没有阅读的爱好。那么长大后,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所以他就到那种毫无意义的地方去寻找刺激性的享受。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自我教育是从第一次被一本书震撼开始的,那一刻,你独自面对了自己的良心。”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所有的少年都走到摆着名人传记的书橱跟前去,那些名人传记,英雄人物的故事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百科全书。那些书籍里渗透着道德的政治思想,当学生们读着这些书时,就在自己的面前打开通向生活的道路,使他用英雄人物的眼光来看自己,用英勇行为的尺度来衡量自己,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汲取最宝贵的东西。
阅读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中最重要的内容,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阅读教育呢?
教师要研究少年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针对具体情况向学生推荐适合他阅读的书,应当跟每一个青少年进行个别谈话,以便替他找到适合的书,不能消极地等待学生去“碰上”正好适合他们读的书。我们教师应当努力去揭示书籍的真正的美,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起进行阅读摘抄,一起进行阅读交流。看看苏霍姆林斯基吧,他甚至把放声朗读的地点设在被白雪覆盖的果园中间的明亮舒适的房间,傍晚的暮霭,繁花盛开的草木,树叶的轻微的沙沙声,晚霞……这一切都加强了审美的感受性,加强了词的美感。一个把阅读做到这样极致的教师,他的学生怎能不对书籍着迷呢?
可是,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我们纠缠于“负”,“减负”,“素质”,“创新”等简单的表层,忙碌于绩效规定的学生分数,很少去感受学生的情感世界,很少去体味学生的阅读滋味。我们总是那么急功近利,总是以个别的阅读经验,总以成功的结果来要求他们、训斥他们,这怎么能让学生爱上阅读呢?所以我认为,语文老师能做和最该做的就是激发、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教师自己先读书读好书,再使学生爱读书读好书。饱读诗书不一定能成为好老师,但是要想成为好的语文教师,非多读书不可。
我想起了梅子涵先生的话:读书对于写作的意义,是不经意间渐渐发生的。你读的那些故事,故事里的语句、词汇、故事里人物说的话,故事里含的道理和情感……多多少少会留在你的记忆里,就像一棵树,阳光会洒下、雨水也会落到,有这些滋润,树就用不着想:我们的叶子怎么才能绿呢?花怎么盛开?不知不觉间,叶子翠绿了,新的叶子不断从枝上蹿出来了,花儿也盛开了……这都是不经意的、渐渐的。你不用去想,它们会来。
真好,我期待叶子翠绿,花儿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