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典文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范文第1篇

当今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古典文学渐渐的失去了兴趣,但又迫于教学安排,去应付考试,拿到学分,致使他们呆在教室如坐针毡,“身在曹营心在汉”。很多学生甚至对古典文学的存在价值都产生了怀疑,质着“:我们花费这么多时间学习古典文学,究竟有何用处?”而教师在举例证明古典文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毫无底气,口是心非。文学变成枯燥的理论课或文学史,文学解读及其能力的教与受脱节,教学目标脱离社会需要……古典文学的教学脱离实际,陷入了重重误区,古典文学教学迫切需要寻找可行的新出路。鉴于不是很乐观的形势,笔者拟探索一下古典文学教学的新策略,以谋古典文学得到一线曙光。

二、深化教学方法的革新

素质教育主要贯穿现代教育的以学生为本即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导向是突出的,主要采用共同探讨、平等研究这种方式,以提供学生对知识、文化和价值观等的比较、思考、鉴别和选择。故教师要突出他的引导作用,把更多的时间与思考交给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兴趣,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固然,万事开头难,但习惯成自然,新事物诞生后需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为人们所接受,那时广大师生便可以共享甘之如醴的教学成果。

三、启发式教学手段的运用

启发式在课改中诞生的一种科学教学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方式“诱导”学生,启发他们的智慧,挖掘他们的智力潜能,以引导他们富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地去学习和掌握新知识,乃至开拓新知识。教师讲解时,可以按照这样的一个套路:先巧妙提出问题,再激发学生分析问题的兴趣并引爆行动,最后与学生共同求解。

四、转变教学渠道

古典文学的教学不但要始终巩固课程教育的“主角”地位,还要结合课程外的实践,课外实践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上起先秦,下迄明清,历经五千年多年的发展,包藏万象,底蕴深厚。而我国的艺术和古典文学同根共源,学生将学习艺术同古典文学结合,在实践活动中相得益彰。如学国画的学生可多读陶渊明、王维等山水田园诗人的作品,学艺术设计的学生可多读像《红楼梦》等其中有建筑设计描写的作品……这样的话,学生不仅可以从古典文学中获得艺术灵感,还可以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相得益彰。另外举办一些诸如古典诗词配乐表演、开展辩论活动和演绎古典名剧等活动,可更进一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创新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学习更积极,主动加入学习古典文学的洪流中,并使之成为一种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慢慢地其古典文学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都会得到显著提高。五、赋予知识性和趣味性要使古典文学的教学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就要做到:

(一)古典文学知识系统化古典文学一般按体裁编排,由浅入深,并以“史”贯之,以时代顺序为线索讲解作品,逐个朝代介绍,每个朝代都重点介绍其文学发展概况。总之,古典文学的教学要使学生拥有系统的认识,对文学史体系有完整认知。

古典文学范文第2篇

这些年很是兴起了一番国学热,什么读经班以及各种关于国学的讲堂讲座一哄而起,仿佛麻木沉睡的人们忽地惊醒,意识到了什么,要去改变些什么。很多国学班开课了,传来童声朗朗的读经声,读了《三字经》、《弟子规》的孩子们貌似乖顺、礼貌,而又呈现出小大人似的世故。但是这一切又给人一种闹哄哄的感觉,我也曾经带着女儿去参观过这样的讲堂,而被里面那种浓厚的焦灼功利的气息吓跑,不管是读经班的创办者的还是那些送孩子去读经的家长们,都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急躁,一方迫不及待地想赚钱,一方迫不及待地希望自己的孩子立刻成为一个谦谦孔夫子或娴雅小淑女。我觉得,对于孩子的文化品格的培养,心灵的塑造,不是读几天之乎者也就能培养出来的,那是需要长时间的熏陶和默染,让孩子的心灵自主地去接近去理解去感受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吸取传统文化价值系统中能真正弥补现代教育所缺乏的东西,而不是游离于现实人生之外的虚无和迷茫。

女儿小时,我并没有如大多数家长一般教她背唐诗宋词,但是我会买来一些印刷精良的绘图版唐诗读物,在她感兴趣的时候和她一起读,朗朗上口的韵律在朗读的时候会带来一种愉悦和美感。为了维护这愉悦和美感,我从来不强制她去背诵这些唐诗,也不在她不想听不想读的时候去逼迫着她去听去读。那时的她更加感兴趣的是童话故事以及各种儿童绘本类读物,及至稍长到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她依然对唐诗宋词不是很感兴趣,那时她的读物除了绘本之外,文字类的主要还是诸如《苦儿流浪记》、《海底十万里》以及《木偶奇遇记》等等。但是唐诗和宋词依然还摆放在她的小书架上,偶尔的时候她也会拿下来读一读。

我相信经典以及美好的东西一定不会被忽视,当心灵以及知识的储备达到一定的阶段时,与美好和经典的邂逅只是时间的问题。我所要做的只是培养她阅读的好习惯,珍护她纯善的心灵不被蒙蔽,带她去亲近大自然,一起去听古典音乐,当一个人有着比较均衡完善的知识结构和比较高的欣赏水平时,他对古典文学以及传统文化的理解才不至于偏颇狭隘。

渐渐地她愿意去接近,去阅读和欣赏古典诗词了。而我所要做的,依然只是根据她的需要买来她想读的书,和她一起阅读,在她阅读的过程中有疑惑或者有感触时和她一起讨论,彼此分享阅读经典时心灵的震颤和感动。

记得我给她买过一本《唐诗鉴赏辞典》,有一段时间这本书是她的案头书,她经常翻读并在书中做标注,一些感触一些想法写在书的空白处。除了唐诗宋词之外,她也读很多的名家诗选。她的记性一向极好,喜欢的诗读几遍就能默诵。记得有一次是在春暮初夏的时节,连绵的阴雨天之后天空放晴,我和她走在林荫道上,树木蓊郁葱茏,人的身心有一种爽朗神清的感觉,我和她默默感受着这晴雨季节的变化,忽然她说了一句:“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生。”这一句诗真是精妙表达出我们俩在那一时刻所能感受到的物候的变化,当时我惊讶她能有这样的感受并且能引用范成大的这句诗贴切地表达出感受,也许这就是古典诗词的精髓之处,贴合人的实际感受并且永远也不会过时。

我向来认为读古典文学不能脱离现实,要带着对现实的关怀去阅读古典,从中寻找出贴合当下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从来不要求她只埋头书本,让她也抬起头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关注人类的未来,于是我也经常和她谈论现实社会的阴暗的一面,人性复杂的一面,以及人类在精神上和思想上的困境以及亘古以来人类在这一方面的努力和挣扎。当她带着这样的认知和思考去阅读古典文学时,她的感受和思考会更加深刻。比如她读陶渊明,最喜欢的就是陶渊明的那首名作《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相对于人人几乎能吟诵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轻恬,她更加欣赏“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逍遥真隐。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她就这句诗好好阐述了她对陶渊明的理解,文中,她写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对于陶渊明来说,“或许是一种态度,而千年后之于我们,更是一种气节。”而这种气节,她认为“这是一种令平凡的人敢于用自己灵魂的力量来抵御那个时代物质的暴力的气节。”她说“最使我们感动的总是陶渊明超临庸俗社会的伟大心灵。”她说即使在《饮酒》篇中,陶渊明爱的不仅是酒,更是“土地,乡野的心灵的沃土,是那一亩田,一间草房,松菊竹柏,高山流水。”“我们惊异于他的风骨,惊异于孕育出这情怀的山水田园。而我们从不知道在喧闹的人世里,在这滚滚而去的历史的长河上,为何会有如此悠远而绝美的灵魂?”“问君何能尔,只因心远地自偏。”或许她的这些观点感受脱离不了幼稚,但是她能做这样的理解,表明她是用心在阅读在体会,而不仅仅是记住那些辞藻用作卖弄的道具。

即使她读纳兰容若,她也能将这贵公子的浮华和杜甫的深沉做一比较。比如她读纳兰的《南乡子・ 何处淬吴钩》,她认为纳兰在词中所表达出来的也只是“多少英雄只废丘”和“韶华易逝”的轻薄感叹,只是从百年前的一介寒士身上所感触到的一点凄凉,而无法真正体验到“沧海桑田的悲凉乃至裂国之痛。”而她认为能表达出这炽痛中心的是杜甫。她说杜甫的咏古诗“自然是情炽气豪,涤人肺腑。”而那些简单描绘心境与处境的诗句,则更是“世道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她举杜甫的“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以及“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所道出的漂泊与流落的滋味以及家国之痛,更是纳兰公子所无法体会的,所以纳兰的“英雄废丘”只是“忽略了天下苍生”,像被剥去了灵魂而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了。在赏析纳兰的这首词的文章结尾处她写道:“直白一点吧,朝代兴衰又算什么呢?连温饱也无法维持的人们怎会在意国家带来的归属感?饥寒交迫的农民怎会知道‘亡国遗民’这个词的份量?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三年前还在上初中的她能写出这样的句子,有这样的比较和分析,虽然浅拙,但视野和胸襟俱在,而没有相关知识的储备,没有对现实的关注,这些古典诗词中的句子读过,也只若风行水上,除了激起丝丝涟漪之外,哪能有此静水流深的感慨呢?

有一年暑假,我们去三峡旅游,当游船在江上缓缓行驶,两岸崇山峻岭,层峦叠嶂,隐约间似乎能听见猿鸣之声。她靠在甲板的船舷上背诵起郦道元的《三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此景引发此情,而她能在古典文学中找到共鸣,所兴发的不仅仅是叹赏山川的雄伟秀丽,还有壮丽景象中那一声猿鸣所引发的穿越千年时空的千古忧伤,江上渔歌的哀转也千年连绵不绝,深沉而直击人的心灵。

在培养女儿的古典文学修养方面,我得益于我的朋友冉云飞匪浅。从他早期的《像唐诗一样生活》到他现在为孩子们讲解古文,他所秉持的那种理念我觉得非常值得借鉴。即我们选古典文学给孩子们读,要选那些“有趣、爱美、懂生活、宽容、平等、自由的内容”,要通过好的古典文学的阅读,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培养宽容,培养爱,培养对大自然的爱好与审美。”我带女儿去成都旅游的时候,专门去拜访他,让女儿听了他一堂私授的古文课,他讲钱“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他解释里面不仅有深情婉转,还有一种对对方的尊重,给对方选择的自由,给爱的人以自由的那种珍贵的思想。他讲颜真卿的《寒食帖》,让孩子们读出里面所蕴含的爱与自由。等等等等,他将古人的有趣,有意思,有范儿生动地呈现给孩子们,我觉得这样的讲解比那些所谓的国学心灵鸡汤有益而珍贵得多。

古典文学范文第3篇

在我们的整个语文教学中,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古典文学都被选入了教材,走进了课堂。如何运用这些古典文章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我们语文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也是历代教育家们提倡的“传道”精神的体现。

一、运用古典文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代炎黄子孙,不爱自己的母亲,不爱自己的祖国,不爱自己的古典文化,那么,我们怎么会认为我们身上有龙的血脉,我们怎么配作龙的传人,我们怎么会称是一个中国地地道道的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其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名句都是《离骚》诗篇上的。《苏武》(节选)中,西汉时的苏武被扣留匈奴,坚贞不屈,死不投降,置于大窖中,嚼雪吞毡;放至北海,掘野鼠摘草实而食之,终于等了19年才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这是一个多么忠于汉室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啊!更不说《指南录后序》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与妻书》的林觉民了,哪个不是为国捐躯的仁人志士?哪个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二、运用古典文章,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的教育。中小学生都是未成年者,世界观都还未形成或者说还未定性,学校教育就是要抓住这一时机对他们进行培养,尤其是对人生价值取向和生命重大意义的认识。古典文学便是这种内容的典范教材:“生当为人杰,死亦作鬼雄”的项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曹操,“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昙花一现”的方仲永,“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陆游,“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辛弃疾,“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墓中五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胆肝两昆仑”的谭嗣同……以上这些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无名小卒,他们都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写出了一首或悲伤或高亢或明丽或低吟的交响曲。

三、运用古典文章,对学生进行以孝为先的教育。“孝”,虽说这是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遗留下来的一个古老字眼,什么“以孝治天下”、“不孝有三”、“孝忠皇上”、“孝道父母”,但这些儒家思想的理念与今天提供的“以德治国”、“人文思想”、“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操”等新的伦理道德风尚标准是完全相似的,只不过是文字表达方式不同而已。从《孝经》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及《礼记》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开始,到魏晋南北时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和李密为尽孝90高龄的祖母而不肯就任“东宫”的“陈情表”,都在表达这个主题。然而这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的“权治”加强,就渐渐地忽略了“人”这个主体和家庭生活的存在,于是就很少看到关于这个“孝”的内容了,即使有官员守孝的休假制度,也似乎仅在官人和仕人之间实行。而在民间那个“卖身葬父”的故事也越来越稀少了,乃至今天广大的农村还存在着不瞻养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低下(西方国家都是不允许这种不孝行为的),也是对一个文明古国的亵渎。为了弘扬我们的优良传统,加强人文主义的教育,我们就有必要发掘古典文章中关于“孝”的德育因素了。

四、运用古典文章,对学生进行和平意识的教育。就目前的国际形势而言,美国在世界上发动各种目的的战争和恐怖分子在各个国家中利用不同形式制造恐怖气氛,这对向来爱好和平并希望在和平中建设自己的家园的中国人来说就尤为重要了。看看我们祖先是怎么避免“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战争,推崇“化干戈为玉帛”、“以和为贵”、“尊重主权,尊重人权”、“和平共处”的原则的。《烛之武退秦师》、《唐雎不辱使命》、《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凭三寸不烂之舌的烛之武、唐雎、蔺相如,就是和平的使者;秦始皇为了天下百姓安宁而不惜损伤国力修筑万里长城的壮举;“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王昭君。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生活的明证。尽管据史学家们考证,在中国历史上战争是繁多的,平均几乎每一年都有一场战争,但那只是统治者的意志,而不是我们中国老百姓的意愿。转贴于

古典文学范文第4篇

最近一段时间,就中学生古典文学的阅读状况,本人对我校高中一、二年级24个班级共1293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书面问卷、座谈、采访、个案分析。调查结果令人吃惊,中学生对古典文学极其陌生!由此,让古典文学走进学生刻不容缓。

一、四大名着阅读状况分析

(一)名着“寂寞”

在四大名着中,对其一无所知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是:《三国演义》7.4%;《水浒传》7.4%;《西游记》7.6%;《红楼梦》竟达16.7%。

虽然大部分同学知道四大名着,但“知梗概”的远多于“知全文”:《三国演义》“知梗概”占72.9%,“知全文”19.4%;《水浒传》“知梗概”占73.1%,“知全文”19.5%;《西游记》“知梗概”占30.6%,“知全文”61.8%;《红楼梦》“知梗概”60.7%,“知全文”22.6%。

“知道四部小说”的信息来源,“听来的”和“来自影视媒介”的占了绝大部分:《三国演义》86.8%,《水浒传》84.1%,《西游记》86.7%,《红楼梦》74.8%。

不少同学阅读名着方式是“看连环画”:《三国演义》7.1%,《水浒传》7.2%,《西游记》13.3%,《红楼梦》3.4%。阅读原着的同学却少得可怜:《三国演义》13.29%,《水浒传》7.4%,《西游记》5.8%,《红楼梦》4.5%。

不知名着,已经令人遗憾;知名着却知“梗概”,就难免有些尴尬了;而 “知梗概”,却是绝大部分来自 “快餐”式的图文加工品,这就让语文教师感到无奈了。 “知识爆炸”时代,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通过阅读名着夯实文化“底子”的意义,却被人们忽略了。于是,名着寂寞了!

(二)看热闹

知道四大名着的学生中,喜欢故事情节的占绝大部分:《三国演义》50.9%,《水浒传》49.7%,《西游记》67.9%,《红楼梦》38.8%。喜欢艺术技巧的很少:《三国演义》6.4%,《水浒传》5.9%,《西游记》6.3%,《红楼梦》13.9%。

这一组数据表明,高中生欣赏名着的水平仍然停留在“故事”的浅层次上。情节曲折、生动固然吸引人,但四大名着可看的东西远远不只这些!高中学生对名着的欣赏只是 “看热闹”,水准明显偏低。在这个问题上,为师者应该负很大一部分责任。毕竟,“知道名着”的学生中,喜欢名着的人数占了大多数。这是值得欣慰的“大多数”,说明名着对学生还有一定的“亲和力”。老师是否充分利用、发挥了这种“亲和力”呢?

(三)雾里看花

同学们对名着的“主要体会”是怎样的呢?体会深刻:《三国演义》18.4%,《水浒传》16.6%,《西游记》43.0%,《红楼梦》19.6%。体会一般:《三国演义》57.2%,《水浒传》61.6%,《西游记》42.4%,《红楼梦》41.4%。没有体会:《三国演义》17.5%,《水浒传》14.4%,《西游记》7.0%,《红楼梦》23.4%。

不难看出,名着在学生面前实际上是“无名”的。四大名着是古典文学的四朵奇葩,但在中学生审美世界里,只是四朵消了颜色、散了芬芳的“无名花”!尽管有些同学也读了原着,却体会一般,甚至没有体会,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交流心得体会时吱吱唔唔,哼哼哈哈,说不出所以然来。尽管大部分中学生能列举小说中5位人物姓名,但分析人物形象,绝大多数学生不能胜任,分析的结果有的只是“贴标签”,甚至有些人物形象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

(四)“动力”不足

阅读名着是否能提高语文成绩?对这个问题,44.1%的同学说不清(认为“与成绩有关”的占24.5%,“与成绩无关”的占21.9%)。阅读名着与成绩关系真的微妙难说吗?这表明学生阅读名着的动力不足。实际上,那些语文成绩能保持稳定良好的同学大多读过原着,且都有较广泛的阅读面。应当想办法使学生阅读名着变得“有效”,增加学生阅读名着的动力。在中、高考的试卷中设置适量的名着类试题,也不失为一个较现实的办法。当然,可喜是今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中已经很好的关注这个问题,话题作文中两组人物中“曹操”“宋江”“薛宝钗”等均是四大名着中人物。这个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学无疑起推动作用。

二、古典诗歌阅读状况分析

(一)读过篇数和背诵篇数

读过篇目不少于16篇的学生为38.6%,不少于80篇的为39.9%,不少于160篇的有21.4%。能背诵篇目不少于24篇的为69.6%,不少于120篇的有25.1%,不少于240篇的仅5.3%。

【简评】仅5.3%的人达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可见学生阅读量和记忆量之低。

(二)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兴趣状况:(1)喜欢39.3%;(2)不喜欢6.5%;(3)谈不上喜欢与否54.2%;对古典诗歌的体会:(1)体会深刻22.7%;(2)体会一般68.8%;(3)没有体会8.4%。

对唐诗宋词元曲的了解:(1)很熟悉8.9%;(2)了解一些79.6%;(3)不熟悉11.5%。

对李白、杜甫的了解:(1)很熟悉26.2%;(2)了解一些66.9%;(3)不熟悉6.54%。

【简评】许多同学在古典诗歌面前,或熟视无睹,或敬而远之,或望而却步,或茫然不知所云,或胡乱曲解诗意……甚至有6.54%的学生连李白、杜甫都不知道。这些现象的根源,就是没有形成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得不到美感,当然就不会乐在其中了。

(三)与语文成绩关系

(1)认为与成绩有关的,占67.1%;(2)认为与成绩无关的,为9.4%;(3)请不清楚的,占23.5%。

简评:中学语文教师几乎没有不重视古典诗歌教学的,原因是中、高考那分值不低的试题。于是普遍存在只“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治标者的拿手戏就是模仿中、高考题型,编选大量标准化试题将学生捺入题海泡浸。这对于培养真正意义的审美素质毫无裨益,反而降低了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阅读兴趣。新编高中语文课本有多个诗歌单元,我们应充分利用课本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学生品味古典诗词的能力,提升素质,才能真正应对考试。

三、问题与建议

结合座谈和访问的印象,本人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一)狭隘的学习功利主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习辅导书”就成了学生课外书的代名词,家长、学生、学校都不约而同地“爱”上了一本又一本的辅导资料书。不少家长推崇“非辅导不看,非习题不做,非英语不听”的三不规则。毕业班学生为攀登升学的金字塔,一头扎进题山题海,更与经典无缘。尽管高二学生大多数都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着是什么,但真正读过的没有几个。为什么不读?回答很简单:“因为我们还在分数的压力下苦苦挣扎,哪里还有时间去看这些与考试无多大关系的书呢?”

(二)图视 “驱逐”文字

图视类传媒高速发展:各类影碟铺天盖地,互联网与数码影像接踵而至,再接着是摄影图片类书籍及卡通画异军突起……校园周围小书店及市区几家书店这两年最热销的是文娱和足球类画报、绘画本中外名着、卡通等等,而文学名着销量一直不太好。图视传媒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也要警惕“读图时代的阅读危机”。今天的学生大多通过影视录像了解古典名着的原因很简单:读文学作品吃力。然而学生一旦养成阅读图视作品的习惯,今后进入大学、进入社会后也很难改变。

(三)敬畏“经典”与否认“经典”

在繁重的学习负担下,长篇的语言和结构因素成了学生“亲近名着”的又一个障碍。许多学生表示,有时也翻翻名着,只觉眼花缭乱,没看出什么又放下了。一些学生说,现在大部分名着已拍成电视剧或电影,看过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有耐心再去看原着。有的学生说自己也知道母语作品重要,但不如影视、数码影像的虚拟世界吸引人。言语之间,他们对名着不敢亵慢,只是“敬而远之”。

另一方面,对名着“不喜欢”的同学也大有人在(《三国演义》6.4%,《水浒传》5.3%,《西游记》5.6%,《红楼梦》14.6%)。这些学生否认“经典”,认为名着部头巨大,情节冗长,描写拖沓,节奏缓慢,书中所写时代距今遥远,时代背景、人物关系难理解,不如读现代武侠、言情、侦探推理小说以及卡通连环画来得轻松。他们对名着了解的微乎其微,却对一个个大碗明星的生肖、爱好甚至婚变的次数能娓娓而谈,如数家珍。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应该自问:怎样才能带领学生进入古典文学的殿堂,领略其中的奥妙,使他们读古典文学也会产生像读流行书、畅销书一样的审美愉悦?

(四)家庭普遍缺少浓厚的文化气氛

父母的文化层次较低,是农村家庭文化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学生档案资料统计,父母务农的占45%,职工13.3%,半农半商的11.67%,个体经营的占12.52%,其余有少量的干部、教师。父母是文盲初小、高小文化的占多数,少数是初高中文化程度,因此在营造家庭文化氛围方面几乎无能为力。多数父母虽然重视儿女的读书,但仅限于关心学习成绩,看重分数,因此反对儿女看课外书,认为这些“闲书”会影响学习,有的父母则忙于生计而放任不管。

多数学生家庭中最有文化气息的活动仅限于看电视。调查中,回答“经常看影视片”的学生占了大多数。近半数的学生是在没有任何一本课外书和报刊杂志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们从小学到高中唯一的“文学读物”就是一本语文书。

语文素质是要从小培养熏陶的,在这样缺乏文化氛围中读到高中的学生,要在高三一年中突然提高语文素质是不太可能的,即使在高中三年中要大踏步提高也是要付出相当艰辛劳动的。

课外阅读历来被不少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君不见父母谈“课外书”色变,不少班主任(非语文老师)明确规定“不准把课外书带回课室,一经发现,全部没收,还要在班上检讨……”

一个人在中学阶段没有阅读十本八本中外名着,背诵200首以上的古典诗词,那实在是整个人生的一大憾事!学生对古典文学的“远离”,必然导致精神“钙质”的缺少和欣赏层次的低下,导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浅薄。这种“后天不足”对一生的成长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缺陷。这是有识之士的共同的看法,也是实际生活业已证明了的事实。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中学生课外阅读近乎空白的情况呢?本人认为:

第一,学校、家长和社会都要达成这样的共识;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素质。要培养良好的素质,不读书怎么行?我国当代语文学家刘国正先生说过:“书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海洋,奋斗的向导,成功的阶梯,学文,学做人,求大发展,大成就,离开读书,不过是缘木求鱼。”而读古典文学应是读之基本!

古典文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杜甫;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古典文学在广义上包括了先秦至清代末期的中国文学,包括作家、作品、文学概论等,狭义可以指中国古典文学,其包括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等,比如像《诗经》、《离骚》等,并且具有诗歌、散文、小说、诗词歌赋等多种文学表现形式,真可谓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

提到“古典”一词,很多人会说起枯燥无味,说起陈旧无新意,很多人对其没有丝毫兴趣,也许这也是中国古典文学面临的尴尬的境遇之一。几年前的一个短片《一场馒头引发的血案》成为恶搞的巅峰之作,恶搞是一种叛逆心理导致的一种现象与行为。恶搞本身并没有错,有时也无伤大雅,恶搞往往能引起大家对这一项事情的关注度,“杜甫很忙”的第一张图出现在了高中语文必修三的语文课本上,在同学学习杜甫诗句的时候,不难想到,是有多无聊才会这样做古典文学。而这事在微博上爆红之后,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而由此产生的大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现状的关注。

中国古典文学目前一个问题是很多人认为其枯燥燥无味虽说现在有很多古典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为了白话文,但窃以为还是文言文有滋有味,但是问题是文言文的翻译有时十分麻烦,许多人没有将文言文学得炉火纯青,很多字词不理解,看了半天就觉得枯燥无味,兴趣索然,因此像《诗经》、《离骚》之类意境优美或者是有的辞藻华丽的文章摇身一变成为考试必考的时候,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不到其间的内涵与精髓,体会不到它的魅力,在同学们眼里最多的只有讨厌讨厌讨厌,翻来覆去的学习却并没有任何情感的体验,囫囵吞枣似的学习,加上心理上的反感与抵触,加之很多人不太了解古典文学作品,涉猎少,所以导致中国古典文学的现状如此尴尬。

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而古典文学却没有如此多的新鲜血液,由于时代是不断发展着的,新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层出不穷,不断有作家学者写出新作品,这也在冲击这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充满新鲜感,不断有新的作品加以补充,而中国古典文学却并不是这样,由于是古代这一客观因素,中国古典文学的作品数量几乎已定,经过几十年的人类的研究,甚至从古人就开始研究,很多作品已经被分析的干净展现在大家眼前,再次研究的价值已经所剩无几了,就算有也很少。

比如《红楼梦》这本书,“红学派”的人数相当多,经过大家翻来覆去的研究,《红楼梦》这部作品已经没有太多内容可以挖掘了,从文学价值到衣食住行都有所研究,几乎没有过多的价值再去深究。这就好比考古一样,文物终究会有挖完的那一天,纵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名家作品众多,也依旧会有结束的那一天,没有过多新鲜血液注入也是造成这种使中国古典文学面临尴尬境遇的原因之一。

有的古典文学作品形式古板,记得前几年有一部作品叫做《明朝那些事》,这部作品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讲述明朝的历史,大获成功,很多人都喜欢看,并且也有许多人照着这种形式写了《清朝那些事》等,这是为什么?一个原因就是将枯燥的历史转化为一种新颖的形式。所以说,中国古典文学也可以参照这个形式方法进行创新。

很多年轻人现在都非常喜欢读快餐文学,这样他们觉得方便快捷,并且轻松省事,比如说微博、人人上的段子,而且这些段子可文可白,抑或半文半白,并不拘泥与定式。古典文学最多出现的地方之一便是小学、中学的语文课本,很多人往往也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上的文言文而去学习一些古文,多是不明白真正的含义,于是大家都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而这也导致了古典文学出现“滑坡”。

古典文学里有很多包括了思想修养、伦理道德等优秀的品德教养,但是也因为此很多人认为是索然无味,有的人还会专挑其弊端,比如说其思想落后有的比较腐朽等,并且由于现在很多人生活节奏紧凑,快节奏的生活,很少有人会真正静下心来,去读一读古典文学作品,接收一下心灵上的陶冶,所以很多人会去选择快速的文学作品、新颖的文学形式来进行品读。

“快餐文化”的出现,与大家不重视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风浮躁,学生学习的风气浮躁,学者治学学风浮躁,所以现在很少有人再像以前一样潜心研究问题,静静地研究古典文学,古典文学面临这样的冲击,不禁让人垂足顿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