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园林教学设计

园林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园林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园林教学设计

园林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2.教学改革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园林专业主要职业岗位领域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和园林植物生产管理三个大方向,园林设计方向和园林工程方向需要以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园林植物的鉴别为理论基础,园林植物生产管理方向需要以植物的代谢生理为理论基础。在针对性的基础上,紧紧结合能力培养目标,将《园林植物》的内容由原来的植物形态结构、植物代谢生理和园林植物分类三个模块九个部分选取整合形成了植物形态结构与代谢生理和园林植物分类两个项目六个任务,并且根据实用性原则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样我们打破原来的教学体系,把植物形态和植物生理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整体的融会贯通。其目的是让学生建立一种理念,即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生理代谢不是孤立的两个系统,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2.2教学思路的改革

我们采用“经纬式”和“辐射式”的教学思路,将零散的教学内容融会贯通。“经纬式”思路以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教学内容为经线,以各器官形态、结构和功能间的横向比较为纬线。两条线索交叉构成知识网络,使学生有全面、系统、清晰的知识结构。“辐射式”思路是以被子植物的分科为切入“点”,再向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等扩展,引导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这样我们就把基础课琐碎的知识结构通过以点到面的形式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

3教学设计

下面以“杨柳科园林植物识别”为例阐述教学设计过程:首先,布置教学任务,展示杨柳科植物的图片(特别是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图片),指出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明确学习任务。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实施教学,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课本内容介绍、识别植物标本、再走出课堂,结合校园植物实体实现学习目标。设计意图是由直观到理性、层层深入、逐步展开,实现目标,同时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然后评价教学,通过小组代表发言、学生互评和教师分析等环节,引导学生总结杨柳科植物的识别要点,归纳出杨柳科的鉴定口诀。设计意图是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空余时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语言表达的全面性。最后是教学展开,在课堂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杨柳科植物的识别要点,分析其园林用途,并通过网络平台认识更多的杨柳科植物。设计意图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总结

园林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当前各大高校的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核心已经由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转向广义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因此为适应当前园林设计教学核心的改变,各大高职院校在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上也应顺势转变。本文主要探讨高职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旨在为我国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园林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1世纪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愈加呈现个性化趋势。教育行业作为承载国家人才培养的主导行业,针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应当跟紧时代步伐,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基于当前社会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国家对于城市园林设计愈加重视,社会对于园林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因此如何培养出高竞争力和高素质的园林设计人才是当前高校园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简单来讲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教学视频,学生可以在家中或者课外时间观看教学视频,分析教学视频中教师的讲解,教师在课堂进行中做到与学生亲切交流、辅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一种教学模式。由此教师需要将课程的讲解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为学生提供7到12分钟的在线学习讲解视频,学生需要在家里面对老师提供的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和观看,学生上课过程中由接受教育转变为完成作业,教师需要帮助和正确引导学生完成作业,针对疑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和分析。[1]

二、园林设计课程采取翻转课堂教学优势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利用短小精悍的园林设计视频将课程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设计实训进行结合,能够短时间内完成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加强,由此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同时园林设计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和设计内容,学生在家里观看课程教学视频能够充分放松,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避免出现课堂学习的精神紧张状态,适当调节自身知识接受能力,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知识的灌输,更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学生能够随时控制学习进度,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借助通讯软件向同学和老师求教,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园林设计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增强学生学习互动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园林设计教师俨然从一名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指导者和学生的学习教练,因此教师拥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深刻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耐心回答各个学生提出的园林设计问题,加入学生讨论组和学习小组,对班级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路。[2]针对学生完成作业后遇到的诸多学科问题,教师应当适时组织设计小组进行讨论研究,培养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园林教学教师成功地由一名知识传递者角色转变成指导者的时候,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随之增强,学生们能够根据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互相帮助和学习,形成一种良性的合作学习氛围。

(三)综合评定学生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设计理念的培养,着重加强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创意设计的思想。通常教师在布置作业后,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草图进行设计构思,当翻转教学模式引用之后,学生在家庭的轻松氛围中进行方案设计,回到课堂上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与教师进行专业内容的讨论和互动,增强了师生交流。[3]考核制度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设计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园林设计的课程考核不仅要注重学生在最终设计图上的方案设计,同时需要将学生的日常学习能力和学习交流的学习主动性纳入考核内容,以此来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学习基于每一名园林设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翻转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分层教学,较于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更具优越性。翻转课堂教学能够认识到各个学生间的能力差异及思维差异,能够真正实现学生按照自我接受程度进行高效率学习。园林设计专业作为多种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综合型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设计实践和学习,同时需要教师的协助来解决诸多专业性问题。初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完成当天教学视频的观看,由此来完成当天课程要求的设计和作业。[4]但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进化和调整,已经将学生的学习模式转变为按照自身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安排作业及完成设计方案,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模式。

(五)翻转教学改变了课堂管理传统的园林设计课程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和设计的状态,因此教师需要密切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避免学生出现分神或者跟不上学习进度,甚至影响到他人学习的状况,学生与教师的压力随之而来。但是实行翻转课程教学模式之后,诸多课堂管理的问题随之消失,在课堂中调皮捣乱的学生失去了表演的热情,感受到学习小组的学习积极性和小组合作设计的乐趣,由此课堂管理的诸多问题得到良好解决。

三、翻转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学校作息时间安排当前我国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较为重视,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但诸多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仍然在不断施加无形压力来督促学生的学习,通过诸多考核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园林设计课程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花费较多课外时间进行课程视频的观看和学习,因此需要学校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来配合学生的翻转课程学习。[5]由此需要学校取消园林设计专业晚自习时间的占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课程视频的观看,同时需合理布置学生课程设计的作业量,以此来满足学生进行针对性课程设计的训练。

(二)信息技术的支持园林设计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无论是园林授课教师制作专业设计教学视频,还是学生在家中观看课程教学视频都不可缺少专业信息技术的支撑。因此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学校应当着重对此问题进行改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配备高性能网络服务器,针对于家庭内部缺乏电脑和网络学习环境的学生,学校应该尽力为学生提供有关设备支持,可以通过业余时间向学生开放校内机房的形式进行改善。[6]同时园林设计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视频制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外学习效果和学习进度,课程教学视频的拍摄和剪辑需要专业人士给予帮助。

(三)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将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完美结合,发挥教师的课程设计主动性。由于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视频的质量和知识含量、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学生对于学习时间的安排及课程设计环节的组织均能够影响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在强化自身专业园林知识的同时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训练,基于摄制人员和录制人员的帮助,为学生录制生动、内容丰富积极的学科视频。

(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园林设计类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具备极强的自我控制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合理分配时间和控制学习进度的能力。学生在对设计课程进行学习和吸收知识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会遇到诸多专业性问题,由此学生应当基于教学视频的指引,主动翻阅和查找与之相关的资料和设计案例,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善于总结和归纳,以便在课堂上与学习小组或者教师进行讨论。[7]因此要求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及合理安排学习进度的能力,同时具备网络资源正确检索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传统的园林设计课程测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翻转课程教学模式的要求,同时也无法准确体现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主要原因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涉及到学生间相互合作、集体组织、个人控制力和自主时间安排的能力等方面,同时需要注重学生此种学习方式体现出来的情感交流、学习态度及学生价值观的整体评价,综合评价方式的改变需要学校在教学体制上进行完善和改革。

四、结论

当前我国风景园林学科仍然处在发展初期,为社会和国家培养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园林设计课程教学需要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改革高职院校的园林设计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当深入研究该种教学模式的精髓,学校应尽力辅助该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各个学科,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磊磊,赵可云,徐进,等.基于共词分析法的我国翻转课堂研究现状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5,02(11):86-93.

[2]刘锋.基于项目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06(13):61-64.

[3]周蕾.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设计[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3(09):120-121.

[4]李金城,曾丝宜,张瑞静.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图文组版技术”课程教学设计[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4,04(06):33-37.

[5]张玲.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Dreamweaver网页制作》课程教学设计[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3(11):113-115.

[6]张爽.高职建筑类CAD课程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04(08):67-70.

园林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什么是情景体验呢,情景体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景物、场景和环境;另一层含义是指人物、情节,以及由场景、景物所唤起的人的情绪和内心境界。情景体验式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把学习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师生运用协作探讨的方式进行切入性的深层分析,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感受、吸收、领悟理念和知识,以此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使学生按照一定的流程和逻辑去讨论和思考相关问题,从而得出学生自己的理解,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学习方法和关键内容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第一,老师课前认真备课,结合内容创作相关情景体验活动;第二,老师课堂展示情景活动,学生亲身体验,结合教学内容,请学生思考和讨论;第三,请学生发言和谈体验感受;第四,老师进一步归纳总结,强调讲课内容及重难点。为了保证该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活跃课堂气氛,笔者采取给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平时成绩现场加分的考核机制,并不定期地将所有听课班平时成绩进行对比,以此激励各班同学。情景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通过设计特定的情景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将情景体验式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运用到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中,能有效地促进知识转化,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造精神,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使之成为学习风景园林学专业理论的有利途径及通向实践的桥梁。

二、情景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过程

风景园林设计理论课程反映风景园林学专业教育走向,培养学生专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现代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其教学过程是双向互动的:一方面教师试图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设计特殊情景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老师设计的情景观察、思考,并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知识基因。也就是说,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知识的消极接收器,教师也不可能机械地把知识硬塞到学生的头脑中。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实际活动,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每次实施情景体验式教学都需要提前精心地组织,并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具体实施过程可按如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知识点。在应用情景体验式教学时,首先要明确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据此规划和整合相关知识内容,列出知识点,明确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第二步,设计情景框架,创设教学情景。根据所确定的知识点,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的具体情况,构思能够包含知识点的情景体验轮廓,设计出情景体验框架。这就要求教师对专业培养方案非常熟悉,清楚学生已具有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情景体验框架。根据设计出的情景体验框架,应用各种创设方法,如:购买教学片,现场拍摄录像资料,自编自演情景剧,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制作动画等。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确定该教学过程中采用哪一种方法创设情景。第三步,实施情景体验教学,启发学生学习。实施情景体验教学是将创设的情景在课堂上展现的过程,教师需要做适当的前导工作,向学生点明知识点,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融入情景体验。情景展现完成后,学生带着相关的知识点及问题去思考、去操作、去体验,进行适当形式的讨论,以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目的。在情景体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在课下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设计情景,全面考虑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都加在情景中。创作情景时,为了使创作出的情景体验场景更加全面,可要求教师集体备课,相互补充,相互讨论,使情景体验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第五步,评价与归纳总结。每次情景体验教学实施完毕,教师要留出一定时间,对学生分析与讨论的结果加以集中、归纳和点评,以理论与情景体验相结合的形式对课程教学内容加以总结。在总结过程中,要求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精心设计,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回顾在本节课程中学习的知识点及重难点,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技能得到升华,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中的情景创作途径

风景园林设计是风景园林学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其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树立整体性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思想,了解国内外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趁势,掌握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技能,熟悉各种园林景观类型的特点和设计要点,并利用其原始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独立完成城市某一地段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实施情景体验式教学应围绕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设计,其中,情景创作是关键。一个好的情景,应本着有利于课堂内容的再现,紧扣课程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给学生创作空间的原则进行创作。那么,对某一课程进行情景体验设计,其创作途径有多种,这里结合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的实际加以介绍。

1.现场教学。风景园林设计是风景园林学专业主要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根据要讲述的内容,选择一个园林景观较好的场地,让学生深入其中进行体验,然后根据真实情景,指出学生要掌握的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比如,讲到“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课程中的景观设计手法时,教师处在真实情景中,找出该环境中的各种园林景观,通过这些景观,逐一讲述景观设计的各种手法,通过这种真实情景的体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及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教师拍摄教学片。教师可以在校外选择环园林景观设计较好的住宅区或城市公园等环境,根据自己所要讲述的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拍摄一段视频,根据教学的基本要求,设计相关情景,然后将准备好的视频带入教室,学生观看视频,不但能观赏视频中优美的人居环境,同时还能思考教师设计好的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在视频结束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老师进行课程总结。

3.图片模拟情景。图片模拟情景是指教师在讲述某些重要理论,而且有比较难理解的内容时,如风景园林设计手法的讲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放映一些有针对性、能体现景观设计手法的图片,并设计相应问题,让学生进入此图片的情景体验,思考所设计的问题,得出该问题的最初答案,再结合该主要内容,进行现实讲解,从而达到使学生完全掌握该理论的目的。

四、情景体验式教学的评价

园林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1.1所用教材缺乏针对性园林设计初步主要是讲述各种园林要素的表现手法,各类专业图纸的绘制要求,以及图纸绘制过程中各种常见的表现手法,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训和练习来逐步积累和培养,从而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园林设计的基本功。而大部分院校的园林专业开设的园林制图课程主要讲述投影、透视等,对于专业设计图纸的绘制及园林要素的表现技法涉及较少;有些开设了园林设计基础,园林设计基础的内容适合于学生理解和欣赏园林,没有切实的对园林各要素的表现进行绘制和训练。1.2园林CAD的负面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园林专业也开设了CAD课程,这给园林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新变化。但不容乐观的是,在实际教学中产生了另外一种极端,即重视电脑设计而轻视手工设计基础的现象,学生过分依赖电脑,忽视了对基本功的训练,最终导致设计分析及思维创新能力的降低[2]。所以要让学生合理运用计算机,加强手绘在设计中的表达,发掘学生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活跃思维。1.3学生的专业口头表达能力不足园林是在自然的基础上,通过工程手段进行的人工设计和改造,要创造出舒适、自然和美的意境,这种设计的意境要通过文字来表达,即设计思想或理念。由于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不好,掌握的专业术语不够,表述设计思想比较肤浅或不会表达。

2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探索

2.1加强手绘训练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平时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就要增强对某些能力的培养,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意识,养成一定的职业素养。要想对园林设计有一定的表现能力,尤其要想获得园林图解设计的技法就必须熟练徒手绘图,徒手绘图训练不是简单的速写和练习,而是对现有的园林规划图进行仔细的描绘,在描画的过程中要认真看图,逐步熟练图解语言和表现技法。也可以到实地的公园,让学生大致手绘出规划的平面图,画成图解的形式,并相互探讨文字与图解之间的关系,以寻找交为简练流畅的图解表现技法。所以在平时每章后的实训要逐步加强学生的手绘能力,提高对园林整体规划设计的思想。2.2随堂实训园林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比较强,而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又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如果纯粹的讲解大量的理论知识,学生消化吸收不容易,若能进行随堂的实训,理论讲完理解然后动手操作实践,既加强理解记忆,又进行了实训和练习。比如在第二章《立体构成》里对点、线、面、空间的实训。要让学生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按照构成的规律和美学法则组合出不同的立体模型和组合,能够在园林中注意不同空间对比的使用,从而将园林空间满足游人的视觉需要。实训时带学生到附近的西北川公园,引领学生观察,让学生发掘出其中的点、线、面元素,沿着园路前行,思考分析其中的空间序列,找出空间对比并评价运用的效果,是否可用其他的空间组织形式,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绘出草图回去后再加工并分小组讨论。还要通过实习,实地参观优秀的园林景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再进行讲解与分析,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3],也可以采用现场直观教学,教师可以把课堂搬进公园、广场、居住小区等具体的绿地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园林空间感性认识环境,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相关园林设计的艺术原理知识[4]。2.3鼓励学生口头表述设计思想在实地参观并手绘草图回到教室后,让学生对部分区域进行重新设计,有些部分的植物也可以重新进行配置,然后让学生自己表述修改的意图和所要达到的效果,让大家讨论这样的修改是否合理或者可否采用。教师要严格要求,每个学生的思想和具备的知识范围都不同,所以修改结果不会一样,所表达的设计思想也不同,应鼓励学生进行口头表述设计思想,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评价,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互动,增强学生自信心,增加对专业的兴趣和敏感意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逐步加强对园林整体规划设计及周边环境和人文因素的考虑,提高专业素养。2.4综合实训与实地测绘结合在学生掌握了园林设计的概念范围、立体构成、园林各组成要素的表现、园林色彩构图效果图和设计方法入门后,在学期最后应进行一次综合实训。在郊外的荒地或附近的空地,选择一片合适的地块,测量地块的大小,提出设计的要求,让学生独立地进行整体规划,包括各地块的功能,园路的布置,植物的栽植配置,山石水体的表现,建筑小品的表现等等,规划是要强调注意路线和空间的组织,注意运用立体构成元素点线面组织空间,植物的配置要注意因季节变换植物色彩的搭配,常绿和落叶植物的配置,针叶和阔叶的配置。

3结语

园林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行动导向 教学情境 病虫害

行动导向教学是现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主要形式,因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又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是为适应某种职业岗位的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活动,也是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一种职业教学模式。但是,在我国由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较晚,因此这种教学模式还有待开发。根据行动导向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发每门课程,设计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是现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主要课题。本课题,以我院园艺系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为例,来谈一下本人对行动导向的理解以及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行动导向教学

姜大源在《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一文中提到“职业教育作为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另一种类型的教育,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类型特征。”并对两种教育的不同类型特征进行阐述。从中可知,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的学习思维是不一样的。职业学校的学生更注重形象思维。这一点我们从多年的高职教育中同样能够领会。因此,职业学校在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更多的考虑毕业以后的岗位需求,然后是学生的学习、思维特点。即以毕业以后职业行动来作为导向进行教学,这就要改变原有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把实践教学纳入整个教学过程,增加学生的动的科学创新、试验的能力。

如何根据毕业以后的职业以及学生的学习、思维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即以职业行动作为导向进行教学,培养出即有先进的病虫害防治理论基础又有先进的防治环保意识,懂技术、懂管理、素质高的高技能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应该研究的。

为在工作中贯彻施行行动导向教学,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理解行动导向的含义

行动导向教学,很多人以为那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其实不是,“行动导向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方法所组成,如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驱动法、引导课文法、模拟教学法等,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行为导向型教学明确以全面的职业行为能力为目标,倡导多种教学策略与方法,期望学生彻底地、完整地运用手、心、脑等多种感官去学习,追求学生专业技能、方法能力、事务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并举兼得,因而克服了传统教学专注于认知过程即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狭义概念上的描述性知识)的弊端,使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由单一认知转向专业与跨专业的知、情、意、行并举,又使整个教学过程涉及描述性和程序性两类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问题解决、与他人和集体相处、敬业负责和善于学习等情感、意志及动作作业的练习,其创设的各种不同教学方法,正好满足了学习与教学过程的不同要求。

所谓行动导向,是指学习是个体的行动,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为了“行动”来学习并通过“行动”来学习,从而达到“手脑统一”。行动导向的教学法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在教学中重视“案例”教学,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及“自我管理式的习”。行动导向教学思想的启用,可使学生更快地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与人协作共事的社会能力和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能发挥高职教育的作用。因此,这种教育思想成为现在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2.深入基层,了解职业过程

在高职教育中,教师不应该在黑板上教学生识认昆虫、病害,以及对病虫害作防治工作计划,而是经常上山下乡,了解当地的园林植物的主要病虫害,并且做出可行性防治措施,在实践中去感知、认知。“高职教育需要明确目的和方向。一般认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在某一具体工作岗位或职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教师不了解所教学科的实际发展,又怎能使学生了解实际操作规范。因此,高职教师应具备双师型,能深入地了解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并且把这些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

3.让学生亲自去认识昆虫,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对于害虫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加以实施,老师在其中只起到指导的作用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论是行动导向教学思想的根本。为实现此理论,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养虫子,观察虫子的生活习性,并进行总结,形成感性认识;也可以让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某一昆虫,了解自然条件下昆虫的发生、发展规律、生活习性,对于害虫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加以实施,总结经验。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我们只是在实验室进行农药的配制,比较几种配制方法的好坏。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将实训转入到生产实际中,根据田间发生病虫害的情况,选取农药、浓度计算、农药称量、农药配制、农药使用等过程进行实训,完全在生产实境中进行,按照生产实际安全防护的要求,学生要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进行农药的配制和施用,完后对药械和余药按照生产要求进行处理,避免造成对环境有污染和留下安全隐患。

4.丰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眼、耳、脑的作用

人对于知识的获取85%来自于视觉,10%来自于听觉,5%来自于其他,可见视觉材料对于学习是多么的重要,通过视觉获取并思考、模拟、实践是知识保留率最高的方法,因此教学中尽量提供面对“真实情境”的“思考和实践”的学习过程。即通过视频来加深所学,特别是对一些造成严重危害病虫害如美国白蛾、棉铃虫、蝗虫等,都可以通过视频了解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防治方法。通过音乐以及图片的刺激使学生很容易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防治方法。

在设计防治效果实验时采用头脑风暴法,群策群力,共同找出每个设计的优缺点,使同学对试验过程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同时,也加深了同学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教师在整个项目驱动中只起到指导作用。

在病虫害识别过程中,采用图片、标本以及现场观察的方法,使学生对具体的病虫害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利用网络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园林植物病虫害检疫时,我布置了一个作业:上网查园林植物病虫检疫名单,检疫名单是不是一成不变,为什么?学生搜查的结果出来以后知道了检疫名单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会更深地理解检疫名单变化的原因。

总之,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能使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升,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这些足以能引导学生完成所学目标。

5.鼓励学生产生创新思维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输出的人才不仅能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还要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因此,高职教育除应灌输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外,还应灌输学生一定的实验、试验能力。学生出现新的思维教师应鼓励。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情境的创设

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要求师生互动,强调探究式学习,新课程要求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以行动导向为指导的教学思想中,“教学设计不应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应从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事实上,如果情境提供给学习者自己选择和追求自身兴趣的机会,学习者就会对自己的学习承担更大的责任。处于一定教学情境中的学生,总是努力地为自己创造最有力的情境认同,并采取最符合当时情景的行为方式,以从总体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达到预定的“知识建构”。作为以实践操作见长、理论学习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情境教学的研究与应用,更有助于发现职业教育规律,并遵循教育规律实施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培养目标。

教学情境中包含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等因素。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在高职教育中以及其他教育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讲授过程中,结合行动导向教育理论创设了以下教学情境。

1.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它可以独立运用,也可以和其他情境综合运用。也就是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问题情境创设的优点是:使学生很容易知道授课的中心所在,便于重点记忆。此种情境的创设,可以说是所有情境创设中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的。问题的提出要求具有一定的难度,又能起到呈上起下的作用。例如,我在讲昆虫的基础知识一章中的第一节,在讲了昆虫数量巨大后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昆虫的数量、种类如此巨大?此问题的提出即有对先前所讲的总结,又可以使学生产生为什么的疑问,为讲昆虫的形态打下伏笔。

2.利用视频创造出真实的场景

真实的场景有利于学生充分的发挥眼、耳、脑的综合作用,看到病虫害危害的惨状,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时间、地点等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把学生带到所有的真实的场景。我们可以把真实的场景翻录下来,利用影像资料创造出真实场景,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加固所学的知识。例如,我们利用影像资料播放了美国白蛾的生长发育历程,使学生很容易记住昆虫的变化过程,对这种昆虫的卵、幼虫、蛹、成虫有一个很深的了解,加深了对这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的了解,为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打下基础。

3.利用现有的真实的材料进行现场教学

让学生饲养一种昆虫或是进行野外观察,学生从卵开始,进行观察,各个虫态的形态、大小、颜色变化、历期以及孵化率、死亡率等都得到了深化,同学们不仅明确了昆虫生长发育的经过,而且也了解了生态因子对昆虫的影响,为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模拟真实的生产场景

真实的生产场景是学生以后工作的场景,对于园艺系的学生来说,病虫害的防治、调查是主要工作。通过真实生产场景的模拟,可以使学生对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让学生选择某一园林绿地,调查病虫害的种类、危害,并能根据发生规律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和组织防治实施,使学生的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诊断识别、原由分析、方案制订、组织实施的园林植保“四会”能力得到了全面训练,同时也使学生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得到加强。

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评价与考核

对学生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学习中的评价,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期末基础知识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评价的。在以行动导向为指导思想的教学体系中,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在以基础知识作为考核的主要参考,把学生的情感动机、试验的设计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纳入了主要的考核的范畴。也就是说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实际操作中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40%,情感动机占10%,农药试验的设计能力以及学生对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的观察占20%,实际操作对病虫害的调查以及对病虫害提出合理防治措施的报告占25%,创新能力(例如在进行昆虫饲养观察过程中采用了以前没人用过的合理方法,得出前人没有的结论)占5%。从考核分值可以看出,以行动导向为指导思想的教学体系中,加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权重,增加了创新能力的考核。这样,能促使学生对以后职业的了解以及对以后职业的适应能力,也充分反映了以职业行动为目标的高职教育思想。

总之,以行动导向为指导思想的高职教育改革,加重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使高等职业学校成为社会上高质量的职业人才输出基地,必将促进社会的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职业技术教育,2006,(1):5-10.

[2]马凯.探究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成人教育,2009,(13):102-103.

[3]李晓玲.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发展研究,2002,(11):109-111.

[4]陈启.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催化作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96.

[5]徐丽君.高职院校“零距离”人才培养模式再思考.人才培育.

[6]齐振国.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学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