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保健食品制度

保健食品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健食品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保健食品制度

保健食品制度范文第1篇

第一条为规范保健食品的注册行为,保证保健食品的质量,保障人体食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国产和进口保健食品注册,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保健食品注册,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条件和要求,对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以及标签说明书内容等进行系统评价和审查,并决定是否准予其注册的审批过程;包括对产品注册申请、变更申请和技术转让产品注册申请的审批。

第五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工作,负责对保健食品的审批。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负责对国产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资料的受理和形式审查,对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试验和样品试制的现场进行核查,组织对样品进行检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检验机构负责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毒理学试验、功能学试验(包括动物试验和/或人体试食试验)、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检测、卫生学试验、稳定性试验等;承担样品检验和复核检验等具体工作。

第六条保健食品的注册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公开、公平、公正、高效和便民的原则。

第二章申请与审批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七条保健食品注册申请人,是指提出保健食品注册申请,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并在该申请获得批准后持有保健食品批准证书者。

境内申请人应当是在中国境内合法登记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境外申请人应当是境外合法的保健食品生产厂商。境外申请人办理进口保健食品注册,应当由其驻中国境内的办事机构或者由其委托的中国境内的机构办理。

第八条保健食品的注册申请包括产品注册申请、变更申请、技术转让产品注册申请。

第九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保健食品注册受理场所公示保健食品注册申报资料的项目和有关的注册申请表示范文本。

第十条申请人申请保健食品注册应当按照规定如实提交规范完整的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报资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一条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第十二条申请人申报的资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报资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在审查过程中,需要补充资料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一次性提出。申请人应当在收到补充资料通知书后的5个月内提交符合要求的补充资料,未按规定时限提交补充资料的予以退审。特殊情况,不能在规定时限内提交补充资料的,必须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在20日内提出处理意见。

保健食品制度范文第2篇

为了推动中国政府尽快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中国食品召回制度,中加“小农户适应全球市场发展项目”自2005年启动了“中国食品召回制度建立的研究” 课题,前后历经一年多的研究时间,于2007年1月顺利完成课题研究。

课题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联合了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课题旨在研究并提出中国食品召回制度的管理模式和实施方案,为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中国食品召回制度提供前期研究基础,主要内容包括4个方面:中国食品召回制度建立的基础与能力调研;中国食品召回制度管理模式与实施方案的研究;中国食品召回识别与判定的关键技术研究;国外培训、考察以及举办学术研讨会。课题经费为6.38万加元。

中国急需建立食品召回制度

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建立了严格而完善的食品召回制度,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行模式,有效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而我国至今尚未建立有效的食品召回制度。因此,根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食品召回制度是迫在眉睫。

发达国家的食品召回制度基于健全而层级分明的法律,无论从宏观或是微观角度而言,食品召回都有法可依,从而保证了召回的顺利进行。

发达国家食品召回采用单一部门管理或多部门联合管理的方式。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相互协调来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均采用中央和地区二级监管的模式,即在国家层面设立食品召回主管部门,在地区设立召回办公室,配备召回协调员,以确保食品召回的决策和实施迅速、准确和有效。

美国对食品召回划分为三种类型:主动召回、要求召回、指令召回三种;加拿大将食品召回分为两类,即主动召回和强制召回。无论是划分为两种类型还是三种类型,以主动召回为主,指令召回为辅,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性,有效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从而共同保证消费者的利益。

发达国家的食品召回程序完备,保证从缺陷食品发现到消除过程中能够准确而快速地召回食品,最大限度保障消费者利益。

无论是美国还是加拿大,主要是根据缺陷食品的风险大小将食品召回划分为三级;同时,也将食品流通的范围、媒体的关注程度等因素考虑在内:一级召回适用于直接食用违禁产品或处于其危害威胁之下时,存在严重危害健康甚至导致死亡的合理的可能性的情形。在一级召回的情况下,加拿大规定一般需要警报。二级召回适用于直接食用违禁产品或处于其危害威胁之下时,将有可能造成短期内有害健康的后果,或者造成严重危害健康后果的可能性较小的情形。在二级召回的情况下,加拿大规定可以警报。三级召回适用于直接食用违禁产品或处于其危害威胁之下时,基本上不会导致任何有害健康的后果的情形。在三级召回的情况下,加拿大规定一般不需要警报。

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各自的国情建立了完善、有效的信息系统,以确保信息的及时和有效,从而采取食品召回行动。

检测和风险评估是识别与判定食品召回的关键技术之一。只有在良好的检测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并划分食品召回级别。

发达国家对不遵守食品召回规定的企业的惩罚力度较大,这保证了食品企业对保证食品安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中国如何建立召回制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人口、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苏丹红”、“孔雀石绿”、“果冻”、“丙烯酰胺”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更加凸显了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食品召回制度作为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迅速而有效收回市场上的缺陷食品,从而消除食品安全危害。

完善召回法律法规体系

由于我国对食品召回没有明确的法律,而且相关规定也存在着条文分散、法条粗疏的缺点,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完善食品召回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建立缺陷食品的召回制度,强化法律、行政主导的消费者权益救济机制。建议可以在国家层面对食品召回做出原则性的规定,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据食品召回的原则,制定更加详细和具体的部门规章,各地依据各自的情况,再制定操作性更强的地方性规定。同时,在食品召回法律法规中应明确食品召回的执法主体、实施主体的职责与权限,并切实体现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相关权益。

建立中国食品召回管理机构体系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议我国的食品召回采用“中央和省二级管理机构体系”。中央和省级监管部门的关系是监督和指导的关系。中央监管部门主管全国缺陷食品的召回,监督和指导省级监管部门的召回工作;省级监管部门应将缺陷食品召回状况以及采取的措施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中央监管部门报告。在具体分工上,中央主要负责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一级召回,以及其认为有必要负责的召回;其他召回由缺陷食品发现地所在省的监管部门负责。

质检总局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同时拥有各类食品检测机构和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有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是食品加工企业产品质量的主管部门,是各类食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审核和机构,是食品市场准入的审核机构,同时具有较为丰富的产品召回管理经验。因此,建议质检总局作为食品召回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食品召回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设立全国食品召回管理中心作为专门的食品召回执行机构,负责全国食品召回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收集来自消费者、企业或者技术机构等相关方有关食品召回的信息,通过专家库等形式为食品召回提供技术支持,在食品召回中协调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对食品召回工作的评价,以及接受主管部门的委托发表新闻公告等。

在全国食品召回办公室领导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食品召回办公室,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召回的监督管理工作。

各地级市(直辖市的区)及其所辖的县、区和县级市设立食品召回协调员,协助地方食品召回机构进行食品召回工作,负责本辖区内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信息通报、为企业建立与实施食品召回体系提供帮助等。

中国食品召回管理与运行模式

国家质检总局下设全国食品召回管理中心,负责食品召回的执行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食品召回管理办公室,负责省级区域内的食品召回执行工作。地级市(直辖市的区)及其所辖的县、区、县级市配备食品召回协调员,参与和协助食品召回管理和执行部门在本县级区域内的食品召回。

国家质检总局聘请相关质量管理专家、食品安全专家、风险评估专家和法律专家等人员组成专家委员会,为决策协调机构及主管部门的重要决策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技术支持和法律咨询;由主管部门制定《食品召回管理办法》、《食品召回指南》等有关食品召回的规章、准则、指南、规范和实施方案等,由专家委员会进行技术性审定,再由决策协调机构审核批准,颁布实施;主管部门依托其原有的支持机构和技术基础,通过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建立、健全并领导食品召回支持机构,包括食品安全标准研究机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中心、食品风险评估机构、食品检验检疫机构,各支持机构对食品召回提供技术性支持。

食品召回的主管部门、省级执行机构和市、县级协调员以及食品召回专家委员会和技术支持机构,各自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或者发挥政策咨询和支持功能。

保健食品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品牌; 报纸品牌; 南方都市报

1 品牌与报纸品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媒介的竞争和发展经历了前期跑马圈地式的发展,进入了高水平的品牌竞争时代。”[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报纸的商品属性得到认可,报业竞争不再仅仅是“内容主导”的竞争,报人开始对报纸这种特殊产品进行营销。到了21世纪,随着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同时出现报纸产品同质化严重,广告增长放缓等问题,我国报业竞争进入了品牌制胜阶段。

    品牌包括名称和标识两部分,品牌名称也叫“品名”,是指可以用语言称呼的部分,如《南方都市报》、《锵锵三人行》等。而品牌的标识是指某种图案或符号,一般有特定的颜色,容易识别和记忆,如传媒集团的标识、社标、频道或栏目形象包装等。

    报纸品牌就是报纸的标识、品质、网格、特色以及自身文化等要素的综合,与其他报纸形成明显差异,为相当数量的读者认同、追逐、偏好、忠诚,以独有形象获得良好的口碑[ ]。

    报纸品牌与商业品牌相比,既有商业品牌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特殊性可以归纳为三方面:一是报纸本身就是大众传播手段,贯穿于公众生活各个领域,受到公众的关注比较多;二是报纸受地域、政治、文化、语言的影响较大,地方报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三是报纸品牌具有较高的共享度,对受众的涉入程度比较深,品牌一旦形成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较少,因而品牌忠诚度较高。

2 报纸品牌的定位

报纸品牌定位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报纸服务对象是谁,即受众定位。二是报纸为这些服务对象做什么,即功能定位。笔者试将《南方都市报》(下简称《南都》)的定位分为两个阶段。

2.1 《南方都市报》草创阶段(1997至1999年)的定位

草创时期的《南都》把读者定位为广大市民群,要办“彻底市场化和市民化的日报”,其定位可以概括为面向珠三角城市群的市民生活报。这个时期的《南都》在新闻报道内容上严重失衡:社会新闻包打天下,而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等却很少涉及。在社会新闻的处理上将重大事件、典型事故、奇闻趣事等放大到极至,不仅频繁地出现在封面,更大量地占用有限的版面。虽然“市民生活报”的定位使得《南都》的新闻品质有值得反思的地方,但是正是这一定位使得其在报业竞争激烈的广州生存下来,这是因为这一定位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2.2 进入新世纪《南方都市报》的定位

    从2000年开始,《南都》进入了“新主流媒体”时期。“新主流媒体”的定位对原有读者——“市民”进行细分,把目标受众描述为,以中青年为主,接受过高等教育,崇尚新潮、前卫的社会主流阶层,他们关注经济和社会热点,以获取知识和信息为读报目的,消费欲和购买力强。《南都》新世纪的定位调整是考量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果。首先,“市场化”、“市民化”的“市民生活报”的定位在广州陷入了同质化的泥淖中。再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读者结构和特征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中间阶层的壮大成为了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这些中间阶层关注热点,乐见社会进步,原有大众化、市民化的定位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

3 报纸品牌的建构

3.1 报纸品牌形象识别

    形象识别(CIS)这一概念来自企业营销领域,是指通过统一规范的象征符号来塑造企业的形象,有个性的色彩、图形、理念等元素突出自身的特性,以求得最佳的消费认同。CIS由MI(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BI(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VI(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三方面组成。

在报纸品牌建设中,理念识别指的是办报的构想、定位,报纸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南都》根据自身发展阶段的不同,通过不同的口号来传达自身定位与理念。《南都》从1997年创刊就有自己的口号:“《南方都市报》,看了都说好”,随着时代的变迁,《南都》的口号也变成了现在的“办中国最好的报纸”。行为识别是企业实践经营理念与创造企业文化的准则,对企业运作方式所作的统一规划而形成的动态识别系统。包括内部的组织制度、管理规范、行为规范、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工作环境、生产设备,福利制度等;外部包括公共关系、营销活动、产品研发、公益性,文化性活动等。《南都》在内部有一年一评的“《南都》新闻报道奖”,这在南都人的眼里就是普利策、奥斯卡,“通过评选,厘清一些概念,纠正一些偏差,达成新的价值共识,也向读者宣示办报理念”[ ]。《南都》对外活动也很丰富,如面向全国学子的“《南都》新闻奖学金”,留守儿童圆梦行动等等。

    视觉识别是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服务内容、企业规范等抽象概念转换为具体的符号,塑造出独特的企业形象。对于报纸品牌来说,其封面和版式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视觉识别工具。这里对《南都》的封面做简要的分析:“通栏标题+巨幅照片”是《南都》制作头版封面的常用手法:主图放置于整版偏下的正中位置,恰好形成矩形版面的黄金比,大气抢眼,是正版的冲击点;头条加黑加粗放在最上方,非常醒目。

3.2 报纸品牌的品质保证和人才支持

    毫无疑问品质即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也是品牌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南都》的品质可以用两个“无处不在”来概括,无处不在的资讯——小到衣食住行,娱乐八卦,中到楼市冷暖、投资理财,大到国家政策国际形势,家事城事国事天下事。其中《南都》的深度报道,时局版块,实现报纸与互联网对接的网眼专版,以及丰富的城市报道和经济、文化新闻都已形成强大的生产能力。其中深度报道为《南都》在全国赢得尊重与认同。无处不在的观点——《南都》不仅仅向读者新闻,提供“观点”和“看法”,传播“理念”和“意识”。既做理性的机构发言(社论),更集合了公共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见(个论),同时还采集直抒苦乐的草根声音(众论与回应)。《南都》的社论及评论在政府和高端读者群中有很 高的声誉,体现了其兼具建设性与批判性,堪称是《南都》的灵魂。

    一切企业活动都需要人来完成,《南都》在不断的努力下,成了许多新闻从业者跳槽的目的地,新闻学子更是心向往之。吸引到一流水平人才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南都》不光注重对员工的再教育,还大胆将人才放在重要岗位上,建立良好的用人政策,在激励中提高采编经营人员的水平;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员工能上能下制度,建立内部人才流动制度。

4 报纸品牌的发展

4.1 报纸品牌推广

    报纸品牌的推广有两个重要任务,一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和产品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二是最终要将有相应品牌名称的产品销售出去。

4.1.1   《南方都市报》的广告宣传

    《南都》的广告宣传是配合自身发展转型进行的,集中在创刊初期和进入新世纪重新定位以及报社重要周年庆,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除了利用自身版面,还借用了报业集团旗下的《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城市画报》、《南方体育》、《21世纪经济报道》等优势资源,综合运用广州各大交通干道的公共汽车候车亭及电视媒体等进行“扫荡式”、“地毯式”的宣传。

4.1.2   《南方都市报》的公共关系活动

    《南都》企划总监李琼芳认为,《南都》以其“不停折腾”的进取姿态策划开展的大量公关活动为《南都》品牌经营之路重要组成部分。《南都》的公关活动注重与新闻互动,能给广告客户很好的回报,此外其公共活动具有可持续性,其中不乏长期举行颇具影响力的代表,如华语传媒系列大奖,《南都》公众论坛,留守儿童圆梦活动等。

4.2 报纸品牌维护

品牌维护,是指企业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给品牌带来的影响所进行的维护品牌形象、保持品牌的市场地位和品牌价值的一系列活动的统称。《南都》在国内首创“报纸分叠”模式,就是基于对“新主流读者”阅读习惯、生活习惯的调查所做出的决策。《南都》通过报纸的分叠,在很大的程度上适应了读者的信息需求,另外,报纸的分叠也为广告商提供了明确的商品消费市场,方便其进行有目的的广告投放,为报纸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南都》还将品牌经营提到了与采编生产并行的位置[ ],形成了品牌经营团队主导推动,采编部门负责产品生产,行政部门提供服务与支持的品牌建设分工与协作模式,使得整个报社全员都参与到品牌建设中来。

5 结语

    如今,《南都》的品牌建设在不断完善中,成为了中国报业最响亮的品牌之一。回顾《南都》品牌创建历程,发掘其背后的规律就成为兼具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的课题。虽然《南方都市报》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但是,它的突出的品牌特色使得自己在“传播消息、提供资讯、引导消费、服务生活”方面深深吸引着广大新主流读者。这一切都使得这份年轻的报纸不断地发展壮大,在报业竞争中日益呈现出大报品格。

参考文献

[1] 展江. 中国社会转型的守望者—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的语境与实践. 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6).

[2] 董天策,等. 中国报业的产业化运作.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12).

[3] 韦中华. 《南都》的普利策 《南都》的奥斯卡. 青年记者,2009(18).

[4] 梅林,熊北涛.《南方都市报》领导体制大变革. 新闻知识,2003(5).

保健食品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数值预报产品;温度预报检验;误差分析;客观预报方法;辽宁本溪

中图分类号 P4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266-02

气温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非常重要的一个气象要素,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舒适度和日常生产生活。气温预报从天气预报诞生近100年来一直不断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十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预报方法也不断进步,从最初预报员对天气形势分析和温度实况外推预报发展到如今数值预报、集合预报以及各种数学物理方法的应用,常规温度预报的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本溪市属于山区,地形条件复杂,气温波动较大,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预报质量一直不是很稳定,提高温度预报水平是预报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数值预报产品日益丰富,但是不同数值模式对同一气象要素的预报质量优劣有别,预报员如何选择,见仁见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镇温度预报质量,因此需要选取一种或几种预报效果较好、较为稳定的预报产品,才能更好地提高温度预报准确率[1-9]。本文利用自动站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实况资料、数值预报产品、气象台预报产品,统计本溪地区气温时空分布特征,计算各家数值预报产品正确率、预报误差,通过分析对今后预报员应用数值预报产品有更好的指导作用。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本溪地面观测站温度资料,及逐日的中央台指导产品(SCMOC)、T639的2 m气温指导产品、欧洲中心细网格的2 m气温指导产品、天气在线最高最低气温指导产品和本溪市气象台的预报产品(SPCC)。利用各家数值预报值与温度实况值进行对比分析,预报值与实况值差值在-2~2 ℃之间视为正确,评定各家预报年平均准确率、逐月准确率、平均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找出预报较为稳定、准确率相对较高的预报产品作为今后温度预报的参考。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温度预报客观定量化的回归方程,并进行检验分析,可以看出温度预报准确率有明显提升,具有一定使用价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平均气温预报准确率

分析不同预报产品温度预报年平均准确率,总体来看,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均高于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气象台预报准确率最高,最低气温为83.42%、最高气温为82.19%,高于各家数值预报10%以上,目前来说人工分析订正还是不可取代的。不同数值预报产品最低气温预报水平差距不大,准确率为61%~73%,天气在线准确率最高,为72.15%;其次是中央台,准确率为69.79%,预报员在日常最低气温预报中可以直接作为参考。不同数值预报产品的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差距较大,天气在线最高,为70.23%;其次是中央台,为63.29%;T639准确率最低,仅为32.16%。最高气温预报可以参考天气在线和中央台预报,T639和欧洲预报有待进一步分析(图1、2)。

2.2 气温逐月预报准确率

24 h最低气温逐月预报准确率,不同预报产品都呈现波动性上升,气象台、天气在线、中央台波动性较为一致,T639与欧洲中心在3月、4月准确率上升较慢或准确率下降。11月预报准确率最高的是欧洲中心,2月最高的是中央台,9月最高的是欧洲中心,其他月份最高的均是气象台,说明在过渡季节要注意数值预报温度产品的解释应用,加强分析,有时会有很好的预报效果。从逐月预报准确率曲线分布看,11月至翌年4月各家准确率差距较大,应该综合各家预报,其中相对稳定的是中央台和天气在线预报,5―10月最低气温预报可以参考天气在线、中央台和欧洲中心(图3)。

24 h最高气温逐月预报准确率,不同预报产品差距特别大,除了2月、8月天气在线准确率最高,其他月均是气象台最高。从逐月曲线分布看,天气在线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中央台在11月至翌年1月和5―10月可以参考,2―4月预报效果较差。T639和欧洲中心最高气温预报参考价值不大,除非进行进一步分析订正(图4)。

2.3 误差分析

分析各家温度预报的平均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表1),最低气温的平均误差,中央台、天气在线和气象台预报误差值均较小,预报效果较好,T639和欧洲中心误差值为1 ℃,预报值比实况偏低1 ℃,日常预报时可以适当向上调整。最低气温的平均绝对误差值均在2 ℃以内,总体来看,不同数值预报都具有可参考价值。最高气温的平均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不同数值预报差距较为明显,平均误差来看,天气在线和气象台预报误差值小,中央台预报比实况偏低1 ℃,T639和欧洲中心误差值较大,T639预报比实况偏低3 ℃,欧洲中心预报比实况偏低2 ℃。从最高气温的平均绝对误差分析来看,中央台、天气在线和气象台误差在2 ℃以内,中央台和天气在线对于最高气温预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T639和欧洲中心的平均绝对误差值较大,使用时应适当加以订正。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不同温度预报的检验分析表明:

(1)预报员分析订正不可替代。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发展,数值预报业务发展迅速,数值预报产品日益丰富,准确率也明显提升,但其准确率仍然低于预报员订正后的结果,预报员贡献不容忽视。

不同数值预报产品,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高于最高气温,天气在线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最高为72.15%,其次是中央台,为69.79%,T639和欧洲中心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预报员在日常最低气温预报中可以直接作为参考,综合分析。

(2)各家数值预报产品的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差距较大,天气在线最高为70.23%,其次中央台为63.29%,T639最低仅为32.16%,最高气温预报可以参考天气在线和中央台预报,T639和欧洲预报有待进一步分析。

(3)从逐月预报准确率来看,中央台和天气在线预报比较稳定,5―10月最低气温预报可参考天气在线、中央台和欧洲中心。

(4)从各家数值预报的误差分析来看,最低气温的平均绝对误差值均在2 ℃以内,说明各家数值预报都具有参考价值。最高气温的平均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各家差距较为明显,中央台和天气在线平均绝对误差在2 ℃以内,对最高气温有很好的参考价值,T639和欧洲中心的平均绝对误差值较大,使用时需进一步分析,加以订正。

4 参考文献

[1] 康桂红,张艳,崔兆韵,等.数值预报产品在泰安市温度预报中的检验[J].资源与环境科学,2010(21):321-322.

[2] 赛瀚,黄艇.大连地区气温的统计特征及数值预报检验[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5):259-268.

[3] 李恩莉.数值预报产品在宝鸡市温度预报中的应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3,34(3):39-42.

[4] 张宁娜,黄阁,吴曼丽,等.2010年国内外3种数值预报在东北地区的预报检验[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2,28(2):28-33.

[5] 屠妮妮,何光碧,张利红.成都区域气象中心业务数值预报产品检验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0,30(1):21-28.

[6] 杨昌贤,郑艳,林建兴,等.数值预报产品检验与评估[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9(2):32-37.

[7] 崔锦,周小珊,陈力强,等.3种数值模式对2008年5―8月辽宁降水预报的天气学检验[J].安徽农业科学,2010,28(21):11236-11239.

保健食品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面包 质量分析 风险评估 引导消费

一、基本情况简述:

1、产品总体情况: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糕点及面包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产品的门类、花色品种、数量质量、包装装潢以及生产工艺和装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到今天面包作为一种西式糕点,已在焙烤食品行业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包或作为主食或作为调剂辅食在人们生活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更好地规范面包的生产,使产品标准更加符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消费者要求,国家于2007年6月推出了GB/T 20981-2007《面包》国家标准,对面包进行了分类,并根据不同类别分别制订了相应指标要求,该标准已于2008年5月1日 起实施。

2、浙江省面包行业情况:

浙江省目前的面包生产企业量大面广面,规模企业数量少,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小型企业占绝大多数,以前店后厂即小作坊的生产形式居多,生产企业遍布城乡各地,生产周期短,季节性强,生产条件及技术力量差;由于保质期等条件的限制,产品的销售范围多限于周边地区。

二、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统计及质量分析:

1、抽查总体情况:

本次省级监督抽查面包产品抽查140家企业,批次为140批,合格批次数为130批,合格率为92.86%,抽查总批次代表的销售收入18430.8万元, 合格品批次数代表的销售收入17547.4万元。不合格的项目有:标签、比容、甜蜜素、净含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2、产品质量分析:

本次抽查的140家企业均为小型企业,其中获证企业108家占抽查总数的77.14%,小作坊32家占抽查总数的22.86%。获证企业的合格率为86.30%,小作坊的合格率为100%。

从这次的抽查情况看,不合格的都是获证企业。可能是由于省政府2008年推出“十小”整治政策,加大了质量监管力度。根据小作坊的分布格局和特点,积极开展小作坊扶植工作,加强培训,组织检验人员及小作坊业主,开展了《食品安全法》宣贯培训;宣传有关文件、法律法规知识,加强对小作坊质量安全状况地正面宣传和引导。而获证企业在获证以后对产品质量疏于管理,监管力度不够,造成了这次抽查获证企业合格率低的结果。

从不合格的检测项目分析:

(1)标签主要表现为无产品标准号、未注明所使用的添加剂名称。主要是企业对国家强制性标准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的规定及产品标准中对标签标识的规定内容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些企业只是一味的模仿有一定规模企业的类似产品的标签内容,这样就没有把企业生产地实际内容标注在标签上。

(2)比容、净含量、甜蜜素项目不合格。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企业计量意识不强,且未进行出厂检验;另一方面,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法制意识不强,为了利润而偷工减料,节约成本。

(3)微生物指标直接反映产品卫生质量状况,是关系到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说明有些企业在生产、仓储、运输等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的环节上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

三、质量走势预测和风险评估

(1)、质量走势预测:

随着经济发展、国内外资讯交流,大众化面包等西点模式经营规模越来越大。以连锁店、单个西点面包房、大型卖场内饼房等形式经营,以中小型工厂、前后店厂等中小规模生产为特征。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有实力的企业不断进入浙江省,高档产品出现在市场。市场竞争逐步从低价格的恶性竞争转向以产品质量和产品开发为核心的新一轮竞争。有实力的企业在恢复传统产品时,往往与食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相关行业进行沟通,在生产工艺、基础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机械、包装机械、包装材料等方面加强专业化协作攻关,不断改良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引进国际新产品。

从总的来看,国内面包行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快,产品质量越来越好,品种越来越多,地区间交流将日益频繁,并且越来越渗入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饮食中。

(2)、风险评估:

①新型添加剂及原辅料使用存在的风险:

面包行业专用粉、全脂大豆蛋白粉、专用油脂、植物奶油、粉末油脂、粉末糖浆、全糖粉、果冻粉、塔塔粉等新材料和各种新型食品添加剂引起的质量问题,以及企业在标签标注方面体现出来的问题(在加了添加剂的情况下不标注),说明了企业在对这些产品的购进质量把关程度不够,使用范围、使用量存在不足。因此,食品添加剂仍然是今后面包产品重点关注的质量问题之一。

②产品微生物污染存在的风险:

企业对常用的器具设备没有很好的清洗消毒;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薄弱造成的人为污染;企业对包装间的紫外杀菌不重视,干脆不使用或杀菌不彻底造成了空气中细菌污染;包装时冷却不彻底致使包装后温度高产生水蒸气附着,使面包易于发霉变质,引起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超标。企业对产品出厂检验不重视和面包有效期的限制,对出厂面包质量把关不严格。

③抽检覆盖面带来的风险:

本次抽检的企业数140家,抽检的批次合格率为92.86%仅是24%抽检企业的质量状况,不能完全代表浙江省面包企业的整体质量状况。

四、质量改进措施与建议:

1、行政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生产企业质量隐患的调查,建立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对行业内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评估。检测机构应大力发展科研力量,加强对产品生产工艺的研发,研究产品生产环节和可能失控的生产环节,以研发指导检测及发现隐患。

2、企业应建立产品质量预警机制,建立关键检验项目和关键控制环节的数据库,以数据汇总比较的形式指导生产和改进产品质量。把可能会发生的质量问题提前显现,让企业早发现早整改。

3、应加强对只生产面包原料的企业监督管理,从源头抓起。生产厂家要加强原材料的进货检验。如果生产面包原料企业的质量得不到控制,对于以购置面包原料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很难得到控制。

4、加强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标准宣贯,让生产企业了解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同时还应让企业知道标签添加剂标注事项。

5、在2010年的监督检查中发现了有较多的企业产品标签不合格,建议进行一次产品标签标识专项监督抽查,真正发现和纠正企业标签标注的问题,也真正让企业知道标签是产品质量的一项主要内容。

6、加强对散装产品的监督抽检,是否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有效的避免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到小超市等地方,危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7、加强消费者产品质量意识宣传,让消费者了解选购注意事项、提高辨别优劣产品的能力,以市场导向和消费者意向来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

五、引导消费

面包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少量维生素及钙、钾、镁、锌等矿物质,口味多样,易于消化、吸收,食用方便,在日常生活中颇受人们喜爱。尽量在大型正规超市、商店和有生产许可证面包房购买。注意查看面包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宜多食含有大量芝士、奶油、牛油的面包,注意科学饮食。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