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最好的生活

最好的生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最好的生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最好的生活

最好的生活范文第1篇

一、从极其平常的生活事物中选取数学教学素材

数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物都和数学知识联系着。从学生自己平常的生活中选取教学素材,不仅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而且能让学生学起来感到亲切、自然。例如,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 时,教师模拟了到商店购买学习用品的情景。先贴出书包(30元)、足球(40元)、铅笔盒(5元)的实物图,然后启发学生:“你看到这些物品想到了什么?想买什么?算一算应付多少钱?”学生有了各种各样的买法和算法后,教师再启发:“如果告诉你一个书包和一个足球一共70元,一个足球40元,你能算出书包的价钱吗?怎样想?”…… “想买什么?花多少钱?”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教师选取购买学习用品这样熟悉的事件,很自然就把学生带入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的学习之中去。真可谓“学者无意,教者有心”,对教学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从振奋人心、激动不已的场面中选取数学教学素材

课堂需要激情。从振奋人心、激动不已的场面中选取教学素材,就象是催人奋进的冲锋号。例如,在教学有关“秒” 的认识时,教师选取了我国体育健儿刘翔在奥运会上夺取冠军的场面:刘翔飞一般地跨过终点,每一个中国人都欢呼雀跃,激动不已,听了接解说员激情的解说,真让人热血沸腾。教师立即从中捕捉了一个和课文知识相关的重要信息:时间12.91秒。引出:刘翔的成绩是用什么来表示的?我们什么时候还用秒?秒是什么?1秒大约有多长?学生在振奋人心的欢呼中体会爱国主义情感的同时,也初步了解到计量较短的时间需要用秒作单位,感知秒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探究秒的概念和秒的时间观念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三、从有教育意义的热点话题中选取数学教学素材

热点话题是生活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样也是学生渴望知道和了解的。课堂上若选取一些学生感到亲切、实在、能接触到的热点话题,把它加工成教学的素材,极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例如家乡恩平2005年10月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麦克风及电声视频产品国际展销会。这是一个全市人民引以为荣的热点话题。在教学有关百分数知识的整理和复习时,教师引用了这一教学素材。先出示下面信息:“恩平麦克风及电声器材制造业经过20年的培养、发展。目前,全市麦克风及电声器材生产企业已发展到300多户,从业人员3.5万人,其中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规模的企业有30多户,去年麦克风全市产量达8300万支,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5%以上。产品出口到港澳、东南亚、中东、欧美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麦克风电声器材及相关产业总产值达25.0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4.8%。”随后,教师让学生针对以上信息,小组讨论,提出和百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学生兴致勃勃,思维活跃,不但编出了许多问题,还想方设法解答。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了不断的构建、重组、内化和升华。在分析、探究、交流的过程中体验了合作与交流的乐趣,完成了对百分数的整理和复习,同时还深切地感受到家乡的飞速发展,从而产生了努力学习,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豪情壮志。在知情交融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观都达到了和谐统一。

四、从少年儿童自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选取数学教学素材

最好的生活范文第2篇

可是,生活也不能让自己过的太过压抑,太束手束脚。那些需要自己去做的事情,终究都不需要更多的忍耐。

他们有哪些道理,珍藏起来,也许对于我们来讲,都没有太多的含义。

也许生活,对于每个人都有惊喜,在背后的等待,在他们的心酸之处,看到他们的爱情,终于成熟。如同他们的容颜一般,开始皱纹横生,但是抵不过灿烂的笑容,那是生活最好的态度。

我们一直都是无比羡慕的。

我记得,曾经他们加入学生会的时候,是说了很多的话的,可是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利益置身于外,这一切都显得有些没有觉悟。也许你的脑子确实有些迟钝,但是这些按理说不应该影响你的人际交往。

你可以放弃很多,同时也会给你带来更多。

我知道,他们的故事,如同当日一般,看到那些爱情的理由和心态,突然都变成了自己带着感叹号所说的每一句话。

最好的生活范文第3篇

1999年,郑州西区碧沙岗公园里,浓郁树荫下孤单的长椅上,一个16岁的女孩子从学校逃课出来,沉醉于尼采的《查拉斯特图如是说》、《悲剧的诞生》。尼采说:“整个世界只有作为审美现象才是合理的。”这个女孩子认为上学的感觉不美,她更喜欢用笔去描绘内心对美或者不美的感知。

她的画很随性,线条随心情穿插。这些画是她的私密语言,几乎没人看明白它,就如很多人不能理解她怎么就逃课了,怎么就退学了,她的父母怎么就这么纵容她的任性……

“茶曰yuē”与“茶道空间”

2012年6月,郑州北茶城,一见面,她说:“你好!我叫徐典!”

她有着如名字般带有古典韵味的脸庞,白皙的皮肤衬着清澈淡定的眼神。她坐在老榆木做的凳子上,在韵味十足的茶台上泡上一壶茶,不由让人想象一个女人和茶的故事。

走进她的作品陈列室,徐典指着门口一个老榆木雕刻的牌子说,这里叫“茶道空间”。这里随性放着很多散发着原木味道的物品,几乎都是徐典亲自设计,带着榆木最原始年轮的茶台、茶凳、屏风、陈列架安静地待着,在一曲“高山流水”的古筝声中自我物语。“茶曰yuē”是徐典为这些原木作品起的名称。

这个叫“茶道空间”的地方,墙壁很特别,粗糙立体又很有序的原始纹理和原始榆木味道相得益彰。这是徐典和她朋友亲自抹上去的,卫生间的门由原始木条拼接,隐蔽又很和谐。徐典说自己不是单纯做原木设计,严格地说是做空间设计的,她设计的空间多是为茶服务。这便是“茶道空间”的由来。

它是茶安放的空间,也是人与茶对话的空间。从一个茶室的外观到茶室内的陈设布局,再到每一处灯光的营造,每一款茶具的安放她都参与其中。徐典说:我的设计运用了“物理空间与视觉差异性的研究”,是我在中央美术学院读硕士时的研究方向。

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

硕士学位的徐典有很多获奖的作品和创作,但是她说: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

“中学退学带给我的快乐是无法比拟的,那时我终于可以疯狂地画画,肆意地读书,那是我想要的快乐。非常感谢父母能够理解我,给我一个无可复制且非常自由的少年。”回忆过往,徐典依然忠于自己的选择。

2002年,高考临近了,徐典的同龄人开始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父亲建议徐典去试一试,没想到徐典竟然很顺利地被四川音乐美术学院录取了。徐典说其实这在预料之中,因为当时在校读书的徐典成绩优秀,年级第二名,担任团支书,英语课代表。她是老师很喜欢的一个孩子,当时的老师虽然没能阻止徐典退学,但是却悄悄为徐典保留了学籍,给了聪慧的徐典随时回来的机会。

本科就读于四川音乐美术学院的徐典受杜尚的影响更大些。杜尚崇尚: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徐典跟随内心的声音,寻找自我诠释的途径。2007年,徐典以本科应届生的身份考入最令她向往的艺术类院校中央美术学院,成为著名雕塑家隋建国的研究生。在别人眼里,艺术化的徐典选择了一个很当代的研究方向——“物理空间与视觉差异性的研究”。这很难与十几年前那个逃学的女孩子联系起来,她曾经的逃学经历与她后来顺利的求学之路让人吃惊。

尼采说:要以各种方式种植对生命,对自己生命的爱。

徐典说:我尽可能地忠于自己,虽然很多时候也会纠结于生活。

我绝对不能去找铁饭碗

大学毕业时的徐典,没有想过找份稳定的工作。她内心的声音是:我绝对不能让任何所谓的铁饭碗捆绑住自己。

这源于她读研究生时的一次暑期实习。当时,她在郑州一家家具厂做家具设计。在那里,她找到了一种离自己生活很近的原材料——榆木,并沉醉于这种木头散发的朴素自然的气息。渐渐地,她发现艺术的设计和传统的家具设计理念产生了冲突,于是徐典和好朋友计划一起做个工作室,要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那时,刚毕业的三个女孩,除了满脑新奇的设计思路,没有一点启动资金。她们东拼西凑地一共凑了两万元,在郑州北茶城租下一间房子,自己设计,自己刷墙,尽量不聘请高工资工人。徐典说:我们当时用尽“四两拨千斤”的方法。

没有钱做作品,她们和家具厂好说歹说先欠款做出来一批物件,工作室总算建成。用智慧营造的空间氛围还算温馨。前期,艺术与经营无法平衡,这让几个月几乎没有任何销售额的“茶道空间”有点慌乱了。合作的朋友离开了,徐典选择留下,因为总得有人收拾残局。徐典粗算了一下,仅仅欠家具厂的代工费就超过10万,这在当时的徐典眼里是个不小的数字。从满腔热情的梦想到孤单面对负债的压力,徐典显得无奈。她说:“这一年的生活非常深入,几乎超过她十几年的人生经历。”

在坚守中等待的徐典,几乎不懂如何销售,她只是发现比起作品的品位和艺术魅力,一些消费者更关注它的实用性。有时,她也会遇到一些一下子被作品吸引的人,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了徐典的朋友或者忠实顾客。

“总会有人为艺术买单的。”徐典说,“不单纯为了能够生存,这种因为艺术而产生的价值感令人生很美好。”

如今的徐典已经有不少作品分布在郑州的角角落落。一个钧瓷博物馆的空间设计刚刚完工,很多茶会所、茶馆、咖啡馆都融进了“茶曰”的情愫,大多的空间里都有了专属自己的设计符号,一些陈设的专门定制往往只有一件,对于徐典来说,这不是什么家具物什,而是她的作品,独一无二的作品。这使得这些物件在实用的同时有了值得珍藏的意义。

最好的生活范文第4篇

正像拥有着法国与美国双重国籍一样,杜尚是一位终生保持着儒雅俊美绅士派头的叛逆艺术家。用半辈子的时间搞艺术,而另一半时间则奉献给了下棋;一半时间呆在巴黎,一半时间则混迹在纽约。传闻中,他终生保持独身,无妻无子,却是个招无数男人与女人爱慕的角色。

中产阶级家庭走出的叛逆绅士。

也许我们要回溯到杜尚的童年生活。父亲是公证人,杜尚在一个拥有6个子女的法国中产阶级家庭中出生,不是老大也不是最小的。事实上家里有4个孩子都成了艺术家: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

想象一下,一个放任自己的大部分孩子成为艺术家的公证人父亲是怎样的形象——一个开明的绅士。这与杜尚的外祖父有关,他是法国有名的版画家。气氛和美的家庭里,杜尚和两个从事绘画的哥哥,从小接受艺术的熏陶。加之父亲几乎一生无条件地从物质和精神上资助自己的孩子们,唯一对孩子们加以说明的只是这些钱他都会记账在他们的遗产继承上,如果提前花太多,最后遗产继承的份额就少了。所以杜尚最小的妹妹最后分到了最多的钱,当然她没有成为艺术家。

有两个从事职业绘画的哥哥,自然弟弟懵懂之间也就开始跟着画。杜尚从十几岁时便开始尝试画一些风景油画,不过几乎都是模仿之作,技巧也不甚成熟,他真正正式开始自己的职业画家生涯完全是出于偶然:

在法国,每个男人都需要服兵役两年,当然对一些特殊人群也有特赦。比如医生律师和艺术家,所以通常一个法国年轻人要想躲避兵役几乎都会选择从事艺术。为了通过职业身份证明考试,杜尚开始着手临摹外祖父的几幅风景版画,并让外祖父教授基本的版画技巧,加之从小的家庭熏染,少年杜尚很快就上了道。之后他去巴黎呆了一年,进入茱莉亚艺术学院密集学习了十来个月。不过他实在不是个好学生,大半时间都花在了打弹子球上,在画室几乎看不到他的身影。

即使是为了通过重要考试的学习,独生也是从来不强迫自己做任何事的,这个性格特点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和始终的艺术态度。当然毫无悬念地,他通过了职业身份证明考试,以“艺术工作者”的身份从军队中成功退役,于是他和两个哥哥继续呆在巴黎,开始职业艺术家生涯。

一个无处不在的人

“杜尚先生,现在是1966年,再过几年您就80岁了。回顾您的一生,什么最让您满意?”当巴黎艺术批评家卡巴内对步入晚年的杜尚进行的几乎是他最后一次采访时,杜尚谈到,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基本上一辈子都没有为了糊口而去工作。一个人的生活不必负担太重和做太多的事,不必要有妻子,孩子,房子,汽车。

杜尚的一生,的确没有孩子,不过他还是经历过两次名义上的婚姻。第一次非常短暂,那个陷入热恋的女人听过杜尚信誓旦旦的生活宣言,并始终期望自己能改变他。然而在不过十多天共同生活之后她便放弃了,和杜尚离婚后她很快便嫁给了一个愿意和她生孩子的男人。

而杜尚的第二次婚姻则是在步入老年后,在确认自己和对方都不可能再产生关于孩子的问题时,选择了一个可以独立生活也可以互相陪伴的老伴儿。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杜尚虽然没有婚姻,但身边总有固定的男伴和女伴。事实上,他有能吸引几乎所有人的本事。

曾经有位刚经历了爱情挫折的女友来找他,杜尚只是带她去吃了顿大餐,什么也不问,临走时送给她一包东西,叮嘱她回到旅社独自一人时再打开——原来是一笔钱。杜尚就是这样,永远知道别人在什么时候最需要的是何物。

不用负担妻子孩子房子的杜尚并不像他的两个哥哥整天泡在画室里,总是思考一些别人不会去想的问题,总是想扯破艺术高雅的外衣。艺术是什么?也许美是艺术,但艺术并不一定等于美。他想去协调人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拒绝任何一个新潮的派别,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他不属于任何一个阵营。然而包括后来兴盛一时的波普艺术和极简主义,无一不是受了他的影响。

艺术是生存,是持续的快乐

1912年,杜尚画了《下楼的裸女》,这件他早期的代表作被他送到立体主义者组织的画展上,不过却被拒绝。实际上在1910年左右,当立体主义开始出现在巴黎时,杜尚受过其影响,不过他很快便厌弃,逐渐去到立体主义没有探索到的运动状态,《下楼的裸女》被拒绝的原因正是此幅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对运动的描述。

此间涉及到了两派的冲突与对立:一个是立体主义,一个则是着重表现运动的意大利未来派。杜尚后来回忆其这段时期时说到,“我已经完成了立体主义和运动的结合——至少是动感和油画的结合,绘画的所有过程对我来说已经无所谓了。我想摆脱这些所谓的个性风格,也想摆脱所有的视觉性绘画。”

此次事件也让杜尚感到所谓的现代先锋流派和古典主义一样保守固执,排斥异己的态度让他厌恶至极。至此一生,他未再参与任何流派,即使很多流派与风格创始甚至很多现念的母体源自于他,他却无所谓别人的拷贝学习或再创造。他花了6年时间,将各种新的流派风格都摸索了一遍,实验之后决定,不再做一个职业意义上的画家,这个领域所能提供给他探索的东西已经到头了。

之后杜尚陆续创造出系列完全迥异于传统绘画的作品,开始做些类似机械制图的抽象作品,花了8年的时间制作一件大玻璃,正式的题目是《新娘,甚至被光棍们剥光了衣服》。作品用玻璃来代替画布,用铅线做边线,然后再在铅线框好的范围内填进颜色,最后再镀上铅膜。工艺异常繁琐,经常会有意外,所以耗时甚长。这件不像任何画的“画”,企图引导人们去“读”。他特别制作了一个绿盒子,将创作“大玻璃”过程中迸发的灵感在纸上做笔记,然后将一片片的纸散放在盒子里。

最好的生活范文第5篇

其实,作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不应该是痛苦的事,而应该是快乐的事。心中不快,通过作文宣泄,达到心平气和,心中欢喜,通过作文诉说,心情恢复平正。在作文里,可以上天入地,呼风唤雨,可以边接千里,审视古今;可以嬉笑恕骂,痛快淋漓……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克服畏惧心理,把作文当作自己的伙伴,当作贴心的朋友,无话不说,无所不谈。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走出作文教学的怪圈,才能彻底放松学生的手脚,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作文。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把作文当作最好的伙伴呢?

(一)和作文一起游戏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最正当的行为,让游戏渗入到作文训练中,玩中学写,写中再现玩趣,作文也就成为最轻松平常的事了,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和作文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记得有一次教三年级的学生作文,我让学生两个一组玩“遥控机器人”的游戏,一个做遥控师,一个做机器人,机器人得用红领巾蒙住眼睛。我挂出一幅简笔画,一只小鸭子,遥控师根据图画内容,用语言指挥机器人画画。游戏一开始,整个教室炸开了窝,一个个嚷着:“画一个圈,不对,不对”“大一点,大一点”“画到中间去”“再在下面画一个小叉”。等等,指挥画画的同学都憋红了脸,既为自己指挥不当而自悔,又为“机器人”不听指挥而着急,恨不得自己抓住笔画,机器人则是一脸茫然,既不知道自己要画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画的是什么,只能想当然,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成了个傀儡木偶。一张张兴奋的脸,笑得东倒西歪。接下来写作文,同学们眼睛都闪着喜悦的光茫,红润的脸蛋上堆满了微笑,这是以住作文课所没有发现过的现象。30分钟后,学生交卷,都有三、四百字,且篇篇内容具体,情景交融,学生真正体会到作文的快乐。事后,学生一直追问我什么时候再上作文课。

(二)和作文一起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周围的生活写出来,把我们平日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的写的出来,叙述喜闻乐见的事情,刻画具体可感的人物,描写时时变化的风景,抒发自己的真实感,生活可写的东西太多,校长的讲话,父母的叮嘱,上学路上的风景,交警指挥,餐桌上的闲聊,一次实验,一次体验,一阵风雨,一张照片,一个过客,一次电话等等,只要留意生活,只要真心去感受生活,作文就会成为你忠实的记录者,成为你最好的伙伴,让你进一步体会生活的滋味,丰富敏感的心灵。

(三)和作文一起聊天

作文是最忠实伙伴。当你烦恼时,可以向它倾诉,当你快乐时,可以和它分享,当你痛苦时,它会安抚你,当你愁闷时,它会悄悄来到你身边,默默地跟着你,让你不觉得孤独。有一个学生刚当上大队委,和作文聊了值日的情景;“上午6:30离开家门,踏上一条忙碌之路。一到学校,就和值日生一起站岗,一打早读铃,上完第一节课,又得空着肚子独自去检查早餐的情况,望着诱人的面包,只能干吞口水,好不容易检查完,催命的铃声又响了,只能打起精神和饥饿作斗争——这样的日子持续一周,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就像快要被绑住的人突然松了绑。”烦恼的时候,和作文说说自己的心理话,排解心中的烦恼。作文是最好的倾诉对象,你可以尽情地对它说,没人打搅,没人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