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诉衷情陆游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3、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
车过临安,我就想起了陆游的《临安夜雨初霁》,我想他是因为“近乡情更怯”才会“小楼一夜听春雨”。这时候的他已经饱经沧桑,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心境黯淡,只有故乡的沈园对他有意义。
可惜,陆游不是范蠡,不能像他一样,出三江入五湖,变作富甲一方的陶朱公依旧能飘然天地。陆游活得认真,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爱情,他都执著得刻骨铭心。所以,当后人评价陆游是小太白时,我总觉得跟我心中的陆游不同。陆游的诗风格豪放,气魄雄浑,确实接近李白,但我总觉得他应该是沉郁顿挫的杜甫,因为他有胸怀天下、心济万民的伟大气魄,也有思乡念亲的纯真深挚。车子缓行进入绍兴――陆游终老的地方,我的脑海中一直在重复陆游的《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今绍兴)以后写作而成的,词中回顾了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希望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表达了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我想,对于一个怀有雄才大略和远大抱负的陆游来说,仕途坎坷在南宋王朝是必然的了,这并不是他个人的悲剧,是时代使然。
陆游应该像他年轻时候那样“老惯人间齐得丧” (《青玉案》),像范蠡那样能够“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青玉案》)。可是他即使喝着“小槽红酒”,也无法“闲适”,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依旧是壮志未酬,雄心不泯。
当我也像陆游当年一样拿着一杯绍兴黄酒进入沈园时,眼前之景着实让我伤感。沈园和我的想象大相径庭。虽然有垂柳轻拂的碧水,但满池浮萍已不再清澈;虽然有绿阴婆娑的竹林,但已了无生机,不再挺秀;虽然有精巧的凉亭阁楼,但已风侵雨蚀,满面尘埃。“桃花落,闲池阁”,在晚秋艳阳的映照下,倍显凄凉忧伤。置身其中,我细细体味着陆放翁婉丽飘逸、感情深沉的词作,不觉感慨万分。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恍惚中似乎看到,面容憔悴、肝肠寸断的年轻诗人陆游与一袭碧色绣襦、长裙曳地的唐婉执手相望、深情语噎。这场爱情悲剧也是时代使然,因为他无法违背母命,因为他无法抗拒世俗。即使早已步履蹒跚,饱经沧桑,但是在沈园,这曾经充满了爱情甜蜜与失落的地方,诗人都无法停止思念,停止悔恨。“城上斜阳换角哀,沈园非复旧亭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一个“斜”字既是自然晚景的写照,也是人生老境的暗示,几多凄清,几多沉郁,使人不禁悲从中来。“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树依依,亭翼翼,桥隐隐,水徐徐,还有当年醉题的破壁、梦断的梅枝……往事历历,无一不是陆游对唐婉那40年不间断的眷恋!
雪岭金河独向东,吴山楚泽意无穷。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与黄河有关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与黄河有关的谚语11、根绕黄河曲,影落清渭隈。
——惟凤《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
2、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4、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庾信《重别周尚书》
5、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6、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7、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李白《塞上曲》
8、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9、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李颀《送陈章甫》
10、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谢榛《渡黄河》
与黄河有关的谚语211、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12、钿筝歌扇等闲休。
——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13、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李白《公无渡河》
14、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沁园春·雪》
15、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
——刘克庄《戊午元日二首》
16、浑河水、一线如虹。
——顾太清《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17、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许浑《汴河亭》
18、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李流芳《黄河夜泊》
19、君看取,年年潘令河阳。
——吴澄《渡江云·揭浩斋送春和韵》
20、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范云《渡黄河》
与黄河有关的谚语321、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22、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
——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23、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
——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24、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李颀《古从军行》
2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李颀《送魏万之京》
26、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李白《发白马》
27、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28、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
——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29、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30、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李白《公无渡河》
31、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与黄河有关的谚语4九曲黄河十八湾,一碗河水半碗沙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跳进黄河洗不清
天下黄河富宁夏
说尽黄河只为水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跛至天涯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不到黄河心不死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与黄河有关的谚语5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九曲黄河十八湾
鲤鱼跳龙门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一、诗词形象的含义及分类
诗词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是景象和物象。
二、如何鉴赏形象
1. 人物形象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因此,我们在鉴赏人物形象时可以运用这两个方法:(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如陆游的《诉衷情》,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2. 景物形象
鉴赏景物方法:抓景物特点,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提问方法: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景物+特点+情感。
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
诗中景物点染出生机勃勃的早春农村风光,组成一幅富有生命力的画面,可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欣赏和流连。
3. 鉴赏物象
(1)抓物象的特点;(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小松(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
这首诗托物言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卑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提问方法:塑造了怎样的形象?××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
答:物象+特征+情感。
三、诗主情
中国古代诗词往往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借助一定的景、物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经过长期的运用,结合景、物的特征,人民的风俗习惯,各种景、物有了自己固定的含义象征、感情寄托,这就形成了意象。因此我们还可以抓意象的特殊内涵来鉴赏形象。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昨夜春风吹入武阳,阡陌尽头的杨柳冒出了黄金色的嫩芽。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谁都可以认得春天的面貌和特征,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到处是一派春光。清代高鼎《村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东风,即春风。
东风吹,思绪乱,象征淡淡哀愁。
贾至《春思二首》(其一):“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和暖的东风吹不走“我”的愁绪,春光也不过是招惹怨恨罢了!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暮春伤别,心情暗淡,连风也显得软弱无力。《无题四首》(其二):“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东风伴着细雨,荷花塘外传来阵阵轻雷。女主人公想着曾经两人在芙蓉塘相见的情景,不禁心生一丝迷茫苦闷。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词人持酒祷告,希望东风和人一样从容流连,千万别匆匆离去。词人由此回忆与洛阳友人昔日相聚时的美好时光。另《青玉案》:“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唯有归来是。”不怨春风吹得异乡人落泪,相思难以言表,好梦也了无痕迹,只有回乡的那天才是真的如愿以偿。由春风吹而勾起羁旅之思。晏殊《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东风吹来杨柳青,雨后初晴,莺啼却叨扰了女子好梦。两句春景描写,是为了衬托香阁女子的怨思。晏几道《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史达祖《三姝媚》:“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在春风送暖的美好季节,她却含恨而终。“闲花”本指野花、无主之花,后世喻指。以大好春光的乐景衬花谢之哀情,情更伤。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风又来,一年又一年,可是故国却早已不再,抒发词人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祝英台近・除夜立春》:“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春风徐来,一年将近未近,所以是“不放岁华去”,为下文抒发羁旅情思而铺垫。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词人在一个春天的傍晚赏梅,想让东风捎去对梅的思念,可听说多情的东风早已被梅花的香气留住,无法作为传递相思的使者了,一股淡淡的愁思涌起。宋代张先《一丛花令》:“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女子沉沉怨恨,细细思量,觉得自己还不如桃花杏花,还能随风吹落呢。东风在此成了有情物,似乎能解桃杏之思呢。有趣,新奇,甚妙!这样犹带童话意味的比喻来自李贺《南园十三首》(之一):“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诗人将落花比喻为一个成熟的女子,不经媒妁之言,就自己随着情郎“东风”一起出奔了。宋代王庭筠《谒金门》:“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墙角梅花凋零,只剩几粒青小的梅子点缀着花萼,败花残枝,枝头已无花可落,可东风仍来作恶。女主人公以花喻自己,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宋代管鉴《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春天的时光寂静无声,东风却猛烈地吹拂着海棠花,词人欲与东风约定,莫要再吹海棠,为何不来吹走“我”的愁思呢?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春风吹拂,到处洋溢着春意的暖融,海棠的香气在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亮已经转到回廊那边去了,夜已深,人未寐,定是愁思使然。清代锺过《步蟾宫》:“东风又送酴信,早吹得、愁成潘鬓。”春风又给酴花报信来了,可令人苦恼的是我的两鬓已经斑白。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词人回忆京城元宵节消除宵禁时的欢乐情景,意在抒发抚今追昔、怀才不遇之感。
东风恶,象征强大的恶势力。
周邦彦《瑞鹤仙》:“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词人与友离别后怨恨东风吹落花,“东风恶”亦暗指当时官府横征暴敛。宋代张元干《兰陵王・春恨》:“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强劲的东风嫉妒春花的美艳,竟把刚冒梢的嫩花萼吹落了。词人身经亡国丧乱之痛,借此寄寓国事之恨。陆游《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这句词指陆游母亲听信谗言,令其休弃新妇唐婉,使得欢情少,离恨多,从此便“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此“东风”指陆母,即封建长辈。同有此意的还有《红楼梦》中的各种“东风”。黛玉的《唐多令》:“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字面上写柳絮与春风的婚嫁,实际上表现了黛玉对贾府长辈们的不满:林家将我交给你们,但你们对我的终身大事没有做好安排。宝钗《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这里的“东风”也指可以决定“柳絮”命运的力量,但宝钗对这种力量和安排的处境还是满意的。另外,薛宝琴、探春和宝玉也都有“东风”之诗作,在此不再赘述。明末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在这里,词人用的是比兴手法。“韶华”(春光)和“红”(花),代表美好事物,代表他所热爱的明代江山和明代百姓;而“东风”则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也隐喻清兵的南下。
东风,指促成事情成功的重要条件。
杜牧《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大战,周瑜用火攻的战术击败了有着数量优势的曹军,可是如果东风不助周郎,那么“二乔”必定被抢,铜雀台就会多了两位东吴佳丽了。由赤壁东风故事而出的还有南宋邓剡《酹江月・驿中言别》:“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是年,词人和文天祥一同被捕,而途中词人因病被赦,而文天祥却继续被囚禁。词人由眼前的长江联想到周郎得东风相助大破曹军的往事,而痛惜文天祥不得天助的无奈和怨恨。
东风吹过,吹绿了嫩芽,吹红了花朵,大地一片春光。去户外感受一阵东风,欣赏一番春景,去寻找阡陌尽头的杨柳,去追识春风的面貌,去迎风放飞纸鸢,东风下的一切都充满了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