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典哲学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巧用典故,将哲学抽象理论故事化
哲学许多理论很抽象,许多刚接触到哲学知识的学生觉得听不懂,难理解。如果课堂只通过死记硬背书本知识是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甚至会使学生失去学科兴趣。有些课堂我们可以运用国学典故对抽象的理论故事化。
案例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课讲矛盾的概念
时,我运用《史记·范增列传》的开篇语:汉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先讲述楚汉战争中楚汉的实力对比,再讲述刘邦用陈平的反间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使楚力量削弱,汉得以扭转战局。简要陈述故事后再请学生分析君臣间的关系。
通过故事的陈述,让学生围绕君臣的关系去讨论得出矛盾的
概念。在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也紧紧围绕本故事情节和君臣关系的内容去解读教材内容,分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通过巧妙地运用典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政治课堂注入了活力。
二、巧用诗词歌赋,将哲学抽象理论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
哲学给我们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当我们对哲学理论的理解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将所学的知识目标转变为理解相关知识的手段,在运用中加深对本理论知识点的理解。
案例2: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于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但是对这一抽象概念许多学生不理解或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这里
运用意识的本质去解读古诗词中对春雨的不同描写,在具化抽象知识时也在理解抽象知识。
①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韩愈
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杜甫
③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寒食帖》苏轼
④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浣溪沙》秦观
春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由于每个人的知识构
成、心理因素、生活状况等主观因素不同,每个人对春雨的认识和理解也不一样。通过诗词对春雨这个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解读,学生很清楚地知道了什么是客观存在、什么是主观印象。既理解了哲学的概念,丰富了哲学课堂,又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文化涵养。
案例3:矛盾具有特殊性的三个表现,在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时我运用了下面一首宋词去解读。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
同一个人,但年龄阶段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思想也在变化,对待同一事物的心境也不一样。正所谓情随境迁,缘何也?矛盾具有特殊性也。通过材料引起学生心中的共鸣,让他们喜欢上哲学,喜欢上我们的传统文化。
一堂好的政治课,除了完成既定的课堂教学内容外,还要体现学科特色,思想性教育无疑是政治学科教学的最大特色之一。传统文化中许多名言警句如果运用适当,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增强学科的思想性特点,并且能在整堂课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试列举一些经典名言的合理用处。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整
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量变和质变。
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世续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中华文化中经典名言警句数不胜数,不过多列举。这些名言警句大都有深刻的内涵,富有教育意义。在哲学课堂恰当的环节上适当地引用经典名言警句,画龙点睛,正面引导学生,以达到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兴趣;求知欲望;理论视野;理论思维
哲学对高中学生来说,学习的过程中确有许多困难。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出经典作家、其他哲学家和思想家的名言、哲学故事、典型观点和哲学思想对它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理论观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可以使他们感受到哲学思维的境界。
一、哲人故事导入新课,先声夺人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地链接哲学家的故事,导入新课,就会一扫课堂的沉闷气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学习动机,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从而为新课讲解定下基调。
在教学“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一框时,教师可首先讲述战国著名哲学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哲学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公孙龙“白马非马”论为什么是错误的诡辩论?白马与马到底是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新课的学习之中。
二、引用哲学家的经典名句,强化信度
经典哲学名言是人类认识上的宝贵财富,其思想是非常深刻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使用教材所提供的哲学名言,强化教学的可信度。
例如,在学习量变与质变的原理时,可引用荀子的名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让学生明白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哲学课本上每一章节及课后思考与练习题中,都大量的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思、列宁、等古今中外哲学家的名言。用好这些教学资源,可使枯燥的理论富有趣味,乏味的东西变得生动,也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三、介绍哲学家的基本思想,启发思维
中学哲学课教学过程就是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常识水平,把深刻的哲学道理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常识”。而哲学则是把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丰富的哲学思想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因而它的概念和原理是比较抽象的,对于刚刚接触哲学的学生来说,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感受哲学的思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把课本内容适当加以扩张,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一些哲学家的思想,就可以把晦涩的内容形象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在亲近哲学家的过程中感悟哲学家的思想,理解基本哲学概念。
四、列举哲学家的典型观点,泾渭分明
比较是贯用的教学手法之一,比较方法运用得当,能启迪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思路,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使新课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哲学教学中,会遇到许多相似的概念、不同的哲学观点和派别,教师可以在简单明了的对比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强化对唯物主义的理解。
如在教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时,可以列举下列两组不同哲学家的观点:
第一组:唯物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
①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王充:“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③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第二组: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
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③王守仁:“心外无物。”
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通过以上两组不同代表人物及哲学观点的比较,就可以轻松地总结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展开的,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根据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将哲学划分为两大基本派别。
五、讲叙哲学家的趣味故事,引趣激思
心理学研究材料表明:爱听故事的高中生占85%以上,这可看出中学生是很喜欢听故事的。教师可以将中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倾向引向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来创造教学佳境。
例如,在教学“矛盾的对立统一”时,可采取故事式设疑:传说孔子曾带领一班学生找老子请教,老子很老了,正在闭目养神,大概听到了响动,抬起眼皮看了看,孔子赶快请安说:“弟子孔丘特来候教。”过了很长时间,老子才张开嘴,用手指着自己的嘴问:“你看到我的牙怎么样?”孔子说:“已经全掉了,又问:“我的舌头怎么样?”孔子说:“还好。”老子又合上眼皮,静养去了。请问,老子教了孔子及弟子们什么道理?在有趣的故事中提出疑问,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总结,老子的意思是牙齿是刚强的,却是柔弱的,舌头是柔弱的,却是刚强的,看起来刚强的牙齿,敌不过柔弱的舌头。孔子向老子请教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东西,看问题要用矛盾的观点。
结合教材内容精选一些哲学故事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注意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近”哲学家的思想,便会激发他们学习哲学的理论兴趣,拓宽他们的理论视野,撞击他们的理论思维。那时,学生就会发现哲学家其实就在我们的课堂中。
参考文献
一、在课堂教学中详细讲解设计的国学内容
国学经典是知识的精华,国学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在语文课堂上最长涉及的内容就是唐诗宋词等,可以说,一首好的诗词不但带给学生视听上的盛宴,而且还可以带他们回到过去那个朝代,领略诗人所在朝代的人文环境和历史环境。语文课本中选取的古诗都是经典中的经典,能够带给我们许多的启迪和思考。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不但感受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而且还感受到长江的浩瀚和黄鹤楼的沧桑;读《七律》,我们不但可以感受到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而且还能感受到金沙江、大渡桥水的气势磅礴;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我们更能跟着作者一起去到人间仙境杭州,感受西湖如同西施般的美丽感觉。在课堂上,教师的循循善诱,如同温柔的细雨,而学生如同渴求知识的幼苗,教师能够把这些知识渗透到学生身上,让他们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知识,并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二、通过讲故事,潜移默化地引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非常活泼好动,而且大部分都喜欢听故事,曲折动人的故事往往能够点燃他们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国学经典中,除了朗朗上口的说教外,也有不少这样的故事。比如,中华传统的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些成语,本身就是一个故事的浓缩,比如“朝三暮四”就是讲的给猴子分栗子的故事,通过听这个故事,学生不但理解了“朝三暮四”这个成语的意思,而且还懂得了“朝三暮四”的危害,从中学到了道理。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开始前的几分钟,鼓励学生在上课前的几分钟里站在讲台上跟同学们分享自己知道的故事,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交流中看到了国学的魅力。
三、从课上延伸到课下,有效拓展学生接触国学经典的范围
每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而且,学生在课堂上还要学习其他的内容,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仅仅靠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只能触及国学的一点皮毛而已。课下是学生自主探究国学知识的广阔天地。我们要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国学经典更深层次的内容。比如,《三字经》中包含的真善美,《弟子规》中遵循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千字文》中教给我们的做人处事的道理……这些国学经典,不但读起来朗朗上口,丝毫没有晦涩的感觉,而且,能够教给学生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非常适合小学生朗读和背诵。
四、家校紧密结合,让国学经典渗透到学生们的生活中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的,父母就是学生的第二任教师,在学生课下的时间内,有必要监督矫正他们的成长。国学经典应该从课本中走出来,走向学生的生活,来到学生的身边。学生在课本上、课外书上的内容是形式化的,是停留在纸片上的,只说不做,很难让学生对那些知识有一个清醒、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学生日常规范,社交礼仪方面的指导,所以,国学的启蒙教育要靠教师和家长双方面的努力。在学校学习到了国学知识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校讯通和家长及时地进行沟通和联系,督促教师在家里让学生能够按照学习到的内容进行行动。
总而言之,国学文化博大精深,它带给学生的知识和体会将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诵读国学,是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国学就像浩瀚的大海,而我们每个人都像其中的一条条小鱼,在努力地探索更深更远的地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希望学生能够乘上一艘兴趣的小船,乘风破浪,在国学的海洋中畅快遨游,尽情地吸收知识的营养。
参考文献
[1]黄景诗. 试论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国学教育[J]. 学周刊,2014,20:153.
[2]胡安顺. 试论在中小学及高师汉语文学专业加强国学教育的必要性[J]. 陕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04:22-25.
[3]黎霞. 国学教育与小学生素质培养研究[J]. 才智,2015,08:98-99.
[4]沈青. 别给国学教育穿靴戴帽――小议小学国学教育[J]. 成功(教育),2009,11:77.
[5]范涌峰. 国学教育的理性探究[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141-143.
关键词: 经典名题 数学教学 新课 范例教学 课堂习题
有人问:勾股定理你会证明吗?你知道什么是“青朱出入图”吗?这一连串的历史上的经典内容虽不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必修内容,但在“北大自主招生考试中”出现了,也考了,引人深思。
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为此,我们应该适时介绍一些古代背景知识,与数学知识相关联的,包括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及数学发展史的有关资料。(1)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发展中数学的作用;(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感受古代数学治学的严谨;(4)欣赏数学的优美。例如,可介绍《九章算术》,珠算《几何原本》,机器证明,黄金分割,CT技术等。
由此可见,让学生了解一些经典,品味数学文化,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责无旁贷。
一、在新课中引入经典名题
案例1:“平方根”一课的引入片段。
师:面积为4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
生:2(回答干脆)。
师: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学生一脸茫然,无言以对。
师:讲一个小故事:2500年前,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万物皆是数”(这里的数是指可以表示为整数或整数之比)的理论。有一天,他的弟子希帕索斯在研究边长为1的正方形时,发现对角线的长无法用有理数表示――史称“第一次数学危机”,这个结果让毕达哥拉斯惊恐,下令不许外传,后来希帕索斯还是向世人公布了这个秘密,据说为此他被拉到大海深处淹死了。
第一次产生数学危机的结果是产生了无理数――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无理数。
从面积为4到面积为2的边长的变化,发现面积为2的那个正方形的边长“求不出来”,付出生命代价的第一次数学危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对初中生而言,“■”这个符号比较生硬而且抽象,不容易记住,只能强记在头脑里。而刚才的那个数学危机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首先从感情上认同它,在随后的教学中又在理智层面上接受了它,课后还有学生追问老师,既然有第一次数学危机,那么应该还有第二次、第三次数学危机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经典故事的引入,让数学的魅力升华,让学生大胆质疑,发现问题,独立思考。
案例2:“反例”一课引入的经典名事。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对真命题进行证明,那么面对假命题呢?如何呢?
学生陷入思考,一片寂静。
师:讲个故事,1640年,法国数学家费马认为自己找到了能表示部分素数的公式2■+1(称为费马数),他用n=0,1,2,3,4来验证,结果都可以,所以他下结论,形如2■+1的自然数都是素数的猜想。由于当时费马的名气相当大,无人,大家都信以为真,长期无人质疑。直到100年后,数学大师欧拉发现,当n=5时,2■+1=4294967297=6700417×641,一个例子就轻易了费马的结论。因此,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讲完了一个例子,加深了学生对反例的印象。学生通过这个的经典故事,发现了反例的魅力。
二、在范例教学中使用经典名题
案例:“三角形全等”一课的范例。
师:同学们,拿破仑在戎马生涯中,还抽空钻研数学呢?不少历史上有难度的题目和拿破仑有着直接联系呢?曾经史上有“拿破仑三角形”这个说法,据说任意一个三角形,如图1,分别在ABC的外侧,分别作等边ABD,BCE、CAF、则AE、CD、BF三线共点,并且AE=CD=BF,这个命题被称为拿破仑定理,你能证明吗?数学史上有着许多经典故事,对数学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数学有着无穷的魅力,许多经典故事可以直接做课堂例题使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让出生入死的三军统帅着迷,挤时间钻研数学的拿破仑同样是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三、在课堂习题中使用经典名题
如“垂径定理”的习题,“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问题:“今有圆材,埋于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用现在的数学语言表述为:如图2所示,CD为O的直径,CDAB,垂足为E,CE=1寸,AB=1尺,求直径CD长是多少寸?这是一道经典名题,能加深学生对垂径定理的理解,感受古人文言文的美妙,用古代文学表述数学习题,通过现代画图的结合,翻译成现代的数学习题,展现我国古代辉煌的数学成就。
图1 图2
只有通过典型例子的引用,学生的学习过程才会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驰骋战场的将军(拿破仑)研究数学,绝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出于兴趣,这充分说明数学好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成就中自我,读经颂典,把学生的数学学习引入正确的轨道,让数学不再干巴巴,学起来不再枯燥乏味。这些典故运用在数学课堂上,可以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除了以上的典例外,我们在数学课堂上还经常提到:
(1)“曹操称象”――等量代换。据说聪明的曹冲想出一个办法,用石头的总重量来称大象的总重量,巧妙地运用等量代换,这给学生一个很大的启发,如果直接求解这一数学习题有很大的困难,通过把原有的条件或问题用等价的量去代换,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用典故不仅可以使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上面的等量代换――这一重大转化策略,就比如(x■)■-2x■-15=0,直接求解必然比较复杂,我们可运用转化策略令y=x■,则原方程为y■-2y-15=0,把问题简单化。
(2)司马光砸缸――迁移类比,逆向思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学生很熟悉的历史故事,一个小朋友不小心跌入装满水的缸中,在使“人离开水”无法办到的情况下,情急之下,司马光想到“水离开人”的巧妙办法,这是一种逆向思维,很多数学问题都需要我们逆向思考。
将趣味盎然的经典故事引入数学课堂,与数学思想方法有机整合,有利于学生把握数学的精髓和内涵。许多历史典故中,都蕴涵着古人非凡的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和智慧,能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古代数学家治学的严谨。
参考文献:
有人曾问王安忆,能进入你视野的优秀作品是什么?她答,优秀作品除了句子以外,要看到人、人性,也要看到好的故事和戏剧性,否则我很难说一声好。
王安忆所称的优秀作品,大约可算是经典作品了。只是读这些经典作品必须讲究方法,如果止步于疑似读书,读书的人怕是难以从中“看到人、人性”,也是看不到“好的故事和戏剧性”的。自然,经典作品之于疑似读书者便没有了意义,亦不是对象。
记得上大学时,见同学们一本接一本地阅读中外文学名著,我亦颇为心动。从学校图书馆搬回一大堆书后,便狼吞虎咽地阅读起来。而今回想,那种阅读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疑似读书,因为真正留在自己脑子里的,除了大体的故事情节之外,都已了无影踪。记得最深的是自己做教师的那些年里,当学生们提出种种的问题时,我多囿于顾左右而言他的尴尬境地中。吃一堑,长一智,自此以后,我开始懂得并悟彻了读书方法的真谛:经典作品拒绝疑似读书。
如果把一本书比喻为一个人的话,那么阅读他(她)就必须细细揣摩它的神情和心灵,体察他(她)的每一个动作细节,感知他(她)的体温、呼吸和特殊气息,并隐约地去认识生之养之的那个人――作者。
阅读经典作品,的确需要讲究阅读技法。通常情况下,对一些主题内容相近、表现手法相似的经典之作,我总是交叉着阅读。于是,在相互印证与补充中,加强了自我读书的深度与兴趣。不仅如此,多年以来,我还养成了凡是经典作品尽可能阅读两遍的习惯,因为第二遍的阅读,离散的是已经熟悉了的情节,筛选出的是文字以及文字中流露出来的情致和氛围。
拒绝疑似读书,是进入经典殿堂的必然选择,自古其然。南北朝有一名学者叫陆澄,他从小好学,青灯黄卷,行坐眠食,手不离书。可是他读了三年《易经》,背得滚瓜烂熟,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他计划编写一部宋书,一辈子也没有完成。何故?还不就是因为疑似读书吗?
每每拒绝了疑似读书,阅读经典作品时所展示的珍珠般的充满理性与哲学光芒的文字,就使我的思想不由自主地定格在了精神的天幕中,从而进入了隽永而久远的阅读状态。那种诗意的阅读状态是优美的,也是哲学的,但同时又是属于经典作品本身的,就如光有品茗行家是不够的,还得有上等的香茗。
附景:
阅读原著时,相应地伴读一些起辅助作用的文章,会缩短我们与经典名著的距离。
伴读评论
如果把原著比作千里马,那么评论就是伯乐。凡人是看不出千里马的妙处的,经过伯乐的指点和评说后,才会明白千里马的不凡之处。有些原著刚面世时,并未得到大众的认同,甚至连作者本人也没有完全意识到作品蕴含的伟大思想。评论家用他们的慧眼与慧心发现,以及他们精辟的论述和剖析,将作品的价值凸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像俄国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刚发表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位名作家为他写了评论后,人们才发现这部著作的伟大价值。所以伴读评论,避免了读原著时的不知所云。评论是帮助读者剥开名著这个大果实表皮的手,能让我们一眼看到里面精华的果肉。
就读的顺序而言,先读原著后读评论,可以印证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加深对原著的了解;先读评论后读原著,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可以读得轻松一些,透彻一些;边读原著边读评论,则可以不断质疑和释疑,让隐匿的脉络在评论的剖析中逐渐清晰起来。
伴读传记
作家的生活经历、思想意识、情感态度、政治倾向、性格气质等等都影响他的创作,都能在作品中得到体现。了解一位作家一生的经历,有助于理解他创作作品时所处的生活时期和思想状态,是对原著阅读的一种补充和注释。例如,曹雪芹的《红楼梦》,把一个由“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鼎盛家族向“大厦倾覆”般迅速衰朽的必然命运写得如此深刻和彻底,也把一群鲜活的艺术形象镂刻于不朽的文学殿堂之上,究其原因,就是由作者特殊的身世所决定的。正是从一个“钟鸣鼎食”之家的少爷变为一个“举家食粥”的贫病文人的转折,才使他创作了《红楼梦》这样一部旷世奇著。作家的传记就如同作品的一面镜子,它映照出了作品丰富的底蕴内涵,让我们能够更清楚地去认识一部杰出的作品,一个伟大的灵魂。
就读的顺序而言,先读传记再读作品,则是在作品中寻找作家的影子,从似与不似之间体会原型的艺术加工;先读作品再读传记,则是在传记里探寻作品思想和情感的源头,从因与果之间重拾作家的智慧。
伴读历史
任何著作都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它既是作家思想的产物,也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因而作品都会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烙印。经典之作都有其产生的客观背景和社会条件。如果不去了解当时当地的历史状况,对作品中的一些内容就可能拿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因而产生误解。只有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对作品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有足够的认识,才能给作品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美国斯陀夫人写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可以说是对罪恶蓄奴制的控诉书。今天读来,依然让人为黑奴悲惨命运潸然泪下。当时在美国南部,黑奴是“会说话的牲畜”,可以被任意买卖。这部作品一经产生,就引起巨大反响,并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作家被美国总统林肯称赞为“写了一部书,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社会问题一经文学作品的定格和艺术概括就成为一种尖锐的矛盾。
就读的顺序而言,先读历史再读作品,遥远的环境不再陌生;先读作品再读历史,则能感受名著的远见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