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古诗;诵读;想象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强调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那么,古诗文教学也应该有方法的渗透,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对学生进行了古诗方法的渗透。

一、理解题目

理解了古诗题目的含义,就等同于拿到了理解古诗的第一把钥匙。古诗题目有的交作时间,有的交作地点,有的交作背景,还有的交作内容。学习古诗要先借助注释,来理解题目的意思。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注释中已经告诉我们“之”是去、到的意思,那么学生很快就能理解题目意思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理解了题目的含义,也就能够读好题目(停顿恰当),知道这首诗的大致内容,从而更好地学习古诗。

二、了解作者

我们学习古诗不能不知道作者是何许人也,一定要借助资料来了解作者,知道作者写此诗时的背景、心情以及以前学过作者的那些诗。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对于李白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不知道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学习古诗,就有必要让学生知道:李白刚刚出川时,云游天下,路过湖北湘阳,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大诗人孟浩然,这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岁,但年龄的差距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交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形影不离。他们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感情深厚。这样让学生联系自身经验,好朋友分别时的感受,有利于学生进入情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明确诗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二学段学生学习古诗的要求是: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诵读是学习古诗的不二法门,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读,才能让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充分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在诵读中明晓诗意,在诵读中复现画面。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通过有层次的读,来逐渐让诗文的意思清晰起来。先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要读的有板有眼,强调注意停顿;最后读出古诗的味道来。通过男、女生对读、师生接读等形式的读,初步感受古诗的大意。再通过抓重点词、学生质疑的方式进一步理解诗句的含义。例如重点词:“西辞、碧空尽”的含义。学生在诵读中、质疑中领悟了诗文的大意。

四、感悟诗的意境(情感)

古诗教学需要想象的介入,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诗的“境”,还原诗歌的场景画面。

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引导学生想象,烟花三月是怎样的情境?在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天,在这千年胜地的黄鹤楼上,诗人可能和老朋友孟浩然干什么?听《烟花三月》曲,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诗人在如此美丽时节却要忍受离别之苦,带着这样的心情入情入境地诵读,学生自然就会体悟诗的意境,同时领悟到诗句的学习方法,感受那依依不舍之情。如此,在乐曲中想象,在诵读中想象,在诵读中品味,自然就把学生带入那不忍离别的伤心情境中,让诗歌有了生命,让文字鲜活起来。

这样我们在教学古诗时,要适时地渗透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境这样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以后学习古诗时,有了一定的方法可循,事半功倍。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范文第2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描绘李白送好朋友孟浩然去广陵的动人场面,表现了友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这首古诗时,我按照“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读通读熟,再引导学生借助课后的注释试着弄懂每句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品悟诗意,我重现了当时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当时依依惜别的画面。我重点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通过亲身体验、充分表演当时的送别场景,使学生渐渐进入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心情,入情入境地诵读古诗。

【教学片断】

师生品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的心里很羡慕,很向往。但是,当李白看着孟浩然渐渐远去的时候,他的心里又是什么滋味?要知道,离他而去的是谁呀?

生:孟浩然。

师:在诗中,李白称他为――

生:故人。

师:请同学们大胆、充分的想象,两位好朋友,两位诗人在一起的情景,和自己的小伙伴说一说、演一演。

(同学们在一起说一说、练一练、演一演。)

生:他们在一起游览名山名水,欣赏风景,碰到自己喜欢的风景,就作一首诗。

生:傍晚的时候,他们在一边喝酒,一边欣赏明月,对着明月朗诵“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谈天说地,谈论国家大事,生活中的见闻,心中的理想。

师:真是一段美好的日子呀!现在,孟浩然就要走了,我们和李白一起去送送孟浩然,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后两行诗,看看李白是怎样送孟浩然的?

(生自由朗读后两行诗。)

师:从这两行诗中,你们看出李白是怎样送孟浩然的吗?

生:李白一直站在江边,看着孟浩然渐渐走远。

生:李白看着孟浩然的船越走越远,直到船不见了,他还在望着。

生:李白在江边站了很久很久,他的目光一直跟随着那只船。

师:让我们随着李白的目光,一起读――(手势提示)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随着李白的目光,再读。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通过体验当时的场面,你从李白的目光中,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李白很舍不得孟浩然。

生:我看出李白很想跟孟浩然一起走。

师:带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再来读一读这句诗。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这是不舍的目光。请你读。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这是深情的目光。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小船消失在蓝蓝的天空,孟浩然走了。李白久久地望着长江水,望着滚滚的长江水流向天际,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他在想,孟浩然,祝你一路顺风,在扬州玩得快乐。

生:孟浩然,这一别,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

生:孟浩然,不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相聚,到时候,把扬州的情况给我讲讲吧!

师:这深深祝福,这依依不舍,这浓浓情意,像这滚滚长江水连绵不断,把这两行诗读出来。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孤帆已尽,但祝福不尽,思念不尽。(示意另一名学生读)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这情意像江水一样深,像江水一样长。一起读。

生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真是情意深长啊!李白的情深义重感动了我们,感动了孟浩然,感动了千百年来的中国人,人们深深地喜欢上了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一起读整首诗。

生朗诵全诗。

【案例评析】

体验教育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教学时巧妙地运用想象、表演等手段,使孩子们通过体验当时场景,身临其境地感悟当时的画面,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的开放,课堂氛围更加的活跃。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引导;感悟;品味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我国的古代诗歌。这些诗歌,或抒发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或讴歌祖国的壮丽山河;或阐释人生的种种哲理……这些,无一不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古诗中美的领域就是一个辉煌的殿堂,帮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目的所在。

一、深入了解,在生活中发掘美

诗歌是时代生活最强烈的反映,作者把大千世界,人生百态经过艺术加工,以精练、凝重的语言,体现在诗歌创作当中。因此,古诗教学应该让学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现实有全面了解,把所学诗歌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当中去理解、去感悟、去品味,这样才能把诗歌蕴藏的美挖掘出来。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把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以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等情况向学生做全面介绍,让学生把这首诗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学习。比如,让学生品味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激情,就要让学生了解李白的狂放不羁,笑面人生,了解他所生活的大唐盛世;品味杜甫诗歌中反映的民生疾苦,体会他的忧国忧民思想,就要让学生了解杜甫坎坷的人生经历,了解大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逐步由兴盛走向衰落;品味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活的闲适静谧,就要让学生了解他母亲长期奉佛,对他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解他中年丧妻以后,一直过着吃斋奉佛的独身生活;品味杜牧、李商隐诗歌中的伤感和朦胧色彩,就要让学生了解唐末的动荡不安,唐王朝灭亡前做垂死挣扎的社会局势;学生只有做了全面广泛地了解,才能发掘出诗中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引情入境,在颂读中感悟美

讲解诗歌内容时,教师可以用散文的形式去朗读有关片断,带学生去进入一种境界,引导学生闭目想象,使其思想得到升华、净化。比如教学《别董大》一诗,可以这样引导:茫茫塞外,一望无垠,黄沙满天,遮云蔽日;狂风怒号,飞雪连天,北雁成群,结队南飞。在京郊通往塞外的大路旁,两位友人挥手告别,该是一番什么样的滋味呢?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先感受环境的惨淡凄凉,在这种气候中与友人分手,心情自然更觉沉重,但突然词锋一转,在这暗淡的天幕上划出一道亮光,使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了,通过这一反差让学生体会盛唐诗人开阔的胸襟气度,感受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气概。这样写远远要比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多出几分豪迈,多出几分自信。

三、组诗教学,在比较中寻找美

在学习一首新诗时,我们不要孤立地只讲这一首诗,而要以点带面,再找出几首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处的诗来做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诗歌之美。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可以与《赠汪伦》放在了一起来讲,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做了如下对比:这两首诗,都表达了李白和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开头用了一个“故人”点出了和孟浩然的感情之深、友谊之厚;《赠汪伦》则是用“踏歌声”来突出汪伦对自己的一片真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写老朋友的船顺江东下,越去越远,最后消失在天边,只看到滚滚长江水向东流去。老朋友走远了,已经看不到了,而李白仍然伫立在江边远望。作者借景抒情,借浩荡东流的长江水去而不回,抒发了和孟浩然之间的那种依依惜别之情。《赠汪伦》则通过深刻的比喻,用深不可的桃花潭水和汪伦的送别之情相比较,衬托出汪伦对自己的一片深情。前一首作者在写送别老朋友时,看到奔腾东去的长江水,想到自己和老朋友也像这长江水一样四处漂流,不禁触景生情,流露出了伤感。而后一首诗,友人的踏歌送别方式正合李白的豪放性格,故此李白分外高兴,尽管是离别,却丝毫没有那种伤别离的情感。所以,这两首诗虽都出自一人之笔,但在艺术手法上却并不相同。

四、探究哲理,在学习中体会美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190-01

古典诗词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于小学生来说,古典诗词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的思想和人格的重要途径。在当代,古诗词也一直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不明,其教学被边缘化,教学研究也大多止于感性的经验总结。尤其是小学阶段,是为提升语文素养打下基础的关键阶段,深化这方面的研究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一、引导讲解,理解古诗词的意义

为了押韵、平仄的需要,古诗的词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甚至有时一味按字词顺序根本无法讲通。而且古诗语言简练,以字作词,随着时代变迁许多词意与现代汉语词汇迥然不同,这些都给学生理解古诗造成了困难,教学中释词、顺句、连篇,循序渐进,才会渐入佳境,才能品其妙处。

1.释词。对于难以理解或查不到的意思的词,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如《山行》一诗中,对“远上寒山石径斜”中“寒山”一词的理解。“寒”是“冷”,那“寒山”是什么意思?教学这个词时应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描写中去感知:时值深秋、草木凋残、山石森森、秋风瑟瑟,冷不冷?所以,“寒山”指“深秋时,草木枯黄的山”。

2.顺句。词意通了,然后由学生独立思考,练习顺句。在顺句时,除提醒注意词序外,对一些初次接触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要提出来讲,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如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按字面意思当为“秦朝时候的明月,汉朝时候的边关”。但是众所周知,明月千古一轮,边关万年不变,“秦汉”之说由何而来?若点明这是修辞手法中的“互文”,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疑问则迎刃而解,学生也会恍然大悟。

3.连篇。让学生用一段话,把诗句意思完整的说一下。但要注意的是,古诗中常常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决不可停留表面,而应深入内里,究其实质。例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的最后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只按字面意思理解,学生很可能认为诗中“儿童”天真好客,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而诗中要表达的,实际上是作者重踏故土,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苍凉慨叹,笑中有泪。

二、重视品读古诗词,在品读中感悟魅力

诗歌是富于情感的,诗歌的语言美必须通过反复体味才能领略得到。朗诵是体味的基础,也是它的具体表现之一,而读诗又可分为三个步骤:初读、细读、精读。下面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加以说明。

1.初读。初读要指导学生读懂诗句,读通全诗。首先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着重进行旁批。古今义不同的要批:如《送孟浩然之广陵》题目中的“之”,这里用作动词,相当于“去”,学生不常见的古汉语单音词要批,如“辞”,告别;尽,消失。地理名词要讲清:送别的地点——黄鹤楼在武汉,孟浩然要去的地方——广陵,也即扬州,前者在长江上游,后者在下游,故有“下扬州”。然后引导学生由字到词,由词到句进行对译,使学生了解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送别的情景:在春光明媚的三月,李白站在黄鹤楼目送诗人孟浩然远去,孤独的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滚滚的长江水流向远方。

2.细读。学生了解诗的大意后,要抓住色彩浓厚,形象鲜明的诗句,进一步学生引导学生悟情明理,体会诗的意蕴。如诗的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是什么样的季节?细究何为“烟花”?结合学生学过的词语“烟雨”一词,学生可理解为描写的是那看不尽,也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美景。读诗的最后两句有一细节,李白送别友人的时间是很长的,从目送孤帆到消失在碧空,又到“唯见长江天际流”,正是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一往深情的表现。

3.精读。古诗语文凝炼,炼句择语,在文学长河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辉煌。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语言的表达方式。诗中“之广陵”与“下扬州”互换,诗句用韵反不合辙了,题目也口语化了,整首诗读起来不顺口。又如“烟花三月”中“三月”前用“烟花”一词平中见奇,假如用“阳春”或“春花”代替“阳春三月”只点明了时间,“阳春三月”有一点色彩感,但那种春意荡漾的氛围就不那么浓郁了。

三、拓展延伸,在提升内涵中融情

古诗词产生的年代久远,古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风格等,都跟现代大不一样,加之学生的阅历又太浅,要准确把握诗歌作品情感,仅仅拘泥于课文必学内容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以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此,教师要形成开放的语文教学观,让作者情、学生情在拓展延伸中融合,拓展的渠道有三种:

1.课前收集: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2.课堂交流:课堂交流是对信息的整合过程,也是认识深化、情感深化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在对话交流中导情。例如,某一老师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围绕“愁”字提问:你知道谁为愁做过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愁的名句?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老师对学生问题导向性的拓展延伸,是对愁文化的深层次认识。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范文第5篇

其中多数是写景状物、叙事抒怀、咏物寄意之作。毋庸置疑,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精美绝伦的图画。如何让学生能够心领神会呢?我认为,关键在于要创设出诗中的有“无穷之味,不尽之意”的意境,铸造心灵,陶冶性情,进行审美教育。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生动的背景介绍

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者、诗人及学生三者产生了情感共鸣。要做到这一点,具体生动的背景介绍必不可少,诗人一般不可能交诗的目的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这就必须由教师作适当的介绍,为学生理解诗意,进入意境扫清认识上的障碍。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读懂古诗词,体会古诗词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教《梅花》一诗,就可以适当介绍一下这首诗是王安石推行变法失败后复杂心情的表白,那么,学生对诗中梅花凌寒怒放的意境就会有更为深刻的体会:作者写梅花凌寒独放,身处墙角依然散发出幽幽清香,实际上是在表白自己孤芳自傲、永不屈服的志向和品格。我用了如下导语:“同学们,在冬天,当百花早已凋谢了的时候,有一种花却在不被人注意的墙角里独自开放,她昂首挺胸,不怕受到人们的冷落,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如此导入新课,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学生的头脑已经对傲雪凌霜的梅花有了初步的影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精彩的画面展现

一般来说,古诗所描绘的人、事、物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图画加强直观性,帮助学生迅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我绘制诗意画,放大插图,运用幻灯片,电视录像片,使用图景再现诗的意境,使学生们触景生情,融情于景。例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我绘制了彩墨画,突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讲《暮江吟》时,我用了两张幻灯片:落日余晖,新月强弓;学《寻隐者不遇》,我出示了松下问童子图……精彩的图画展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致,使他们更直接更迅速地理解了诗的大意和体验到诗人的情感。

三、美妙的音乐陪衬

音乐美在诗歌艺术审美活动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在音乐表现力的三要素旋律、节奏、和声音中,诗歌语言具备节奏感强的音乐性。古诗词音律古诗词讲究格律,是有声的画,所谓“大珠小珠落玉盘”,即是对音乐的描绘,也是古诗词特有的韵致。所以教学中适当运用音乐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学《宿新市徐公店》之前,教师可以灌制录音带,配上略带抒情的钢琴曲,教师朗诵,学生边听朗读边欣赏,体会清新自然的暮春景色和儿童那种浪漫的生活情趣。

四、多姿的美读训练

古诗词的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读懂古诗词,体会古诗词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美读是学生和诗人产生情感共鸣的重要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地吟诵诗歌,缕缕情思便会从他们心底萦绕而上。我国的格律诗容易调动学生情感,它讲究对仗,押韵,平仄,读来朗朗上口,嘤嘤成韵,极具音乐美,令人百读不厌。因而更应让学生多朗读,细品味。

教《送孟浩然之广陵》可先范读,以情真意切吸引学生。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孟浩然依依不舍的深情,读时节奏易舒缓。“故人西辞黄鹤楼”乃叙事,朗读音调可低缓,“西”“三”各在句子中间,应读重音。后两句写景,但从空阔恢弘的景象中却渲染出作者真切浓重的感情,“孤”“远”可重读,表现古人独自远行和诗人寂寞怅惘,“碧空尽”要读成升调,朗读最后一句应渐慢,音调减弱,显示舟行渐小,缓缓地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天际流”三字应读得轻柔舒缓,如静静的流水,表现出绵绵情意,力求声止而意无穷,情不尽。反复训练,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进入情境。

五、大胆的想象力培养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建材科技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土地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安徽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