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临床护理科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专科护士;联络护士;临床科室;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74-02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联络护士能够在护理实践中发挥非常明显的积极作用,有效的提高护理的临床效果,对此,为了进一步探讨联络护士在临床专科护理模式中发挥的时间作用,我们将事先外出培训归来的8名护士随机分配到我院成立的8个专科护理小组当中,并指定其为该小组的联络护士。该护士在小组指导下积极进行专科护理的临床实践,并建立相应的交流平台,加强其横向交流,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本科室共有病床80张,注册护士有24名,助理护士共有6名。本科室具有护师以上资格的人数有8人,普通护士有16名。这些护理人员的临床护龄在三年以下的有4名,8年以上的有10名,护龄在3-8年的护士有10名。
1.2方法 我们选派8名护士随机分配到我院成立的8个专科护理小组当中,并指定其为该小组的联络护士。这8名专科护士分别参加医院的急救、压疮、疼痛、老年、重症监护、糖尿病、院内感染控制和安全注射八个临床护理项目。定期对联络护士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
分到各个科室的联络护士在其专科内根据相应的护理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观察,选择主要问题拟定相应的计划和方案,并就达到的目标作出良好的预期。联络护士跟护士长充分沟通,确定实施细节后,对护士进行培训,让全科护士都能了解、熟悉并参与专科护理实践。由该联络护士负责指导和检查小组的临床实践情况。
2.联络护士在各个科室进行的临床实践探讨。
2.1压疮护理联络护士的临床实践。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护士在临床操作中对压疮发生时的风险评估不及时,都某些导致压疮发生的原因认识不足,由此最终导致压疮的发生。在压疮小组联络护士和护理小组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我院护理人员确定了压疮风险评估的对象、评估时机后对科室护士进行 Braden 压疮风险评估量表的学习和使用,确保每位护士都能正确使用该量表后在全科推广应用 Braden 压疮风险评估护理单。
2.2其他小组的临床实践。老年护理小组联络护士就老年患者跌倒的问题,在科室 65 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中推广应用了护理文书规范中的《预防跌倒评估护理单》,并对病房环境等提出合理化建议; 疼痛护理小组联络护士则重点关注了手术后疼痛的评估与处理;
糖尿病护理小组联络护士主要对护士正确执行胰岛素注射进行了培训和监管, 同时着重关注了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院内感染控制小组联络护士实践的重点是对患者进行耐药菌株感染的保护性隔离; 安全注射护理小组联络护士自制了输液外渗病例调查表,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后, 对本科室常见的容易出现外渗现象的药物制定相应的的处理方案,在科室得到推广应用;在重症监护小组联络护士的建议下,科室购置了气囊测压表,每日护理交接班时检查气囊压力成为一项常规性工作, 从而解决了以前在气管切开患者气囊压力的安全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2.3统计学方法 我们使用SPSS19.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x2检验,用p
3.结果
我们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联络护士的临床实践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联络护士均表示通过专科护理小组的指导和合作交流,其自身的个人互利能力和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其均对自身的成长表示非常满意。同时,对其进行专业技能考核的成绩统计见下表:
4.讨论
临床实践表明,联络护士的护理实践能够有效的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水平和参加工作的积极性,这是由于联络护士首先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上特殊的小组培训指导和学些交流模式,在这种环境下,联络护士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积极投身到临床护理实践过程当中,从而对护理实践显示出自身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上述研究的结果表明,所有联络护士的技能水平和工作的积极性均有很多幅度的提高,与上述报道结果相一致。
除了自身方面优势的体现之外,联络护士的临床实践护理还能够整体上带动整个专科的知识水平和临床操作技能水平,近年来,专科护理的理念不断推进加上护理科研的不断进展,护理理念不断更新,护士在学校阶段的学习历程很难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在护士进入到临床之后,有一个专门的培训模式和方法,可以整体上提升其技能水平,科室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最终实现临床护理实践水平的整体提升。
综上所述,开展以以联络护士为主导开展临床专科护理实践的相关方法能够发挥非常显著的作用,有效解决了相应的临床护理问题,更好地需进了护理组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宋慧娟,刘雪琴,李 漓,等. 老年专科护理的实践模式探讨[ J ].护理学杂志,2007,22(11):56-58.
[2]李 漓,刘雪琴.我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J ].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54-55.
[3]李登敏,李爱芬,赵桂莲 ,等.应用护理会诊指导小组培养临床专科护士[ J ].中国护理管理,2007,7(9):18-21.
[4]关 青,王利群,王军辉.发挥高年资护士专业价值 注重专业护士培养[ 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8,29(2):95-97.
[5]金 海,吴龙仁.我国临床护理发展趋势[ J ].护理管理杂志,2008,8(1):1-3.
绵竹市中医医院外科,四川绵竹 618200
[摘要] 目的 探讨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围手术期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住院时间、治愈率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8.4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82.3)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13.61.2)d,短于对照组的(18.92.3)d,差异比较显著(P<0.05);实验组治愈率为93.8%,对照组为77.1%,实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5.8%,对照组为75.0%,两组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全面、科学护理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患者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愈率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关键词 ] 普外科;急性阑尾炎;临床;护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b)-0060-03
Analyze on Clinical Care of Acute Appendicitis in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
CHEN Dingrong
Surgery, Mianzh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ichuan 618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nursing managements and clinical effects of acute appendicitis operation in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 Methods Selected 96 acute appendicitis patients as the objects of study, and grouped them into tes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Gave usual care for control group while gave comprehensive care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for test group. Compare the care quality, length of stay, recovery rate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s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of test group is evide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parison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length of stay of test group is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is relative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covery rate of test group is 93.8% while that of control group is 77.1%, and the recovery rate of test group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est group is 95.8% while that of control group is 75.0%, and the comparison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Nurse the acute appendicitis patients in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 comprehensively and scientifically can evidently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shorten length of stage and improve the recovery rate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So, it is worth promoting on clinical.
[Key Words]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 Acute Appendicitis; Clinic; Nursing Analysis
[作者简介] 陈定蓉(1971-),女,汉族,四川什邡人,大专,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邮箱:2993290335@qq.com。
急性阑尾炎属于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急性阑尾炎根据发病缓急及轻重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低热、恶心、呕吐、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及阑尾点反跳痛、压痛等[1-2]。粪石压迫、阑尾梗阻及胃肠梗阻均可诱发急性阑尾炎,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导致脓肿、坏疽及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手术成功率及患者预后受护理质量的直接影响,因此,在予以及时治疗的同时科学全面护理急性阑尾炎患者意义重大。本研究就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17~46岁,平均年龄(32.4±2.1) 岁,就诊距发病时间30 min~2 h,平均时间(1.2±0.1) h,病变类型为单纯性阑尾炎28例,化脓性阑尾炎15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5例;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16~45岁,平均年龄(31.2±2.3) 岁,就诊距发病时间30 min~2.5 h,平均时间(1.5±0.3) h,病变类型为单纯性阑尾炎29例,化脓性阑尾炎14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5例[3],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变类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方法包括入院指导、准确评估患者情绪状况并予以科学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及出院指导,加强基础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术前护理多数患者术前对阑尾炎手术缺少了解,因而极易出现恐惧、焦虑及不安等情绪,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及失眠等症状,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针对上述情况,术前应向患者介绍阑尾炎手术步骤及注意事项,强调手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消除紧张及焦虑情绪;术前指导患者禁水、禁食,禁止灌肠以免引起阑尾穿孔;为患者开通静脉通道,及时输血及输液;为患者插入鼻胃管,促进内容物吸出,防止术后腹胀及麻醉时误吸[4];开展短时术前检查,及时予以患者抗休克及吸氧治疗;术前准备好手术器械、敷料及相关药品等,便于处理紧急情况。
1.2.2 术中护理术中嘱患者取合适,协助医师寻找并切除阑尾,并注意为患者遮盖、保暖,合理使用软枕及约束带;手术结束前调整手术室室温,防止患者发冷,一般不需引流处理,且不能冲洗腹腔,防止炎症扩散,冲洗切口后一期缝合[5];由于部分患者阑尾粘连较广,炎症较为严重,切除后局部仍存在少量渗血,且周围有较多脓性液体,对此应协助医师插入引流管进行引流处理。
1.2.3 术后护理术后及时更换切口敷料,保证敷料干净整洁,防止感染;如患者术后3~5 d体温持续升高,切口出现红肿且伴有剧烈疼痛感,则提示切口出现感染,需及时予以安置引流管或穿刺抽脓治疗;如出现腹腔内阑尾动脉出血,应立即协助患者平卧,在静脉输液的同时吸氧治疗,及时止血;协助患者定期翻身、拍背,适当进行运动,防止跌倒[6-7];术后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嘱患者以进食流质食物为主,多食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食物,建议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以清淡为主,合理搭配饮食,促进肠胃蠕动,防止肠粘连。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护理质量、住院时间、治愈率及满意度,其中患者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评价等级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一般及不满意,患者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护理质量评价内容包括入院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护理等,满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质量及住院时间比较(x±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治愈45例,治愈率为93.8%,对照组治愈37例,治愈率为77.1%,实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6.8,P<0.05);实验组满意28例,基本满意18例,一般1例,不满意1例,患者满意度为95.8%,对照组满意15例,基本满意21例,一般7例,不满意5例,患者满意度为75.0%,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7.5,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急性阑尾炎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及局部感染等密切相关,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穿孔、坏疽及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予以科学、全面护理必不可少。从护理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的关键在于以下几方面:术前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职业及文化水平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及时、耐心、详细地为患者及家属答疑解惑,并结合成功病例向患者介绍手术安全性,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能以良好的状态接受进一步的治疗;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引流液颜色及性质变化,如出现异常状况应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引流管堵塞及扭曲,建议患者下床走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保持半靠状态减轻伤口疼痛及张力[8]。
本研究得到予以围手术期全面护理的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实验组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比较显著(P<0.05);另外,实验组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3.8%及95.8%,高于对照组的77.1%及75.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全面护理急性阑尾炎患者效果显著,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王海龙.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39例诊治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11(1) :113.
[2]宫海林. 5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7(2):42-44.
[3]黄晓祎.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探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1176-1177.
[4]陈雨沙.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58例诊治体会[J].大家健康,2013,7(12) :106.
[5]姚君.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分析[J].工企医刊,2013 ,16(4):312-313.
[6]翟超,陈平,刘涛.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J].大家健康,2013,7(11):138-139.
[7]王洪菊.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2013 ,7(8):186.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儿科;临床护理
肺炎主要是指不同的病原体或者是其他的因素所导致的肺部发炎症状,其主要以咳嗽、发热、呼吸困难、气促以及肺部湿罗音等为主要临床症状[1]。其中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幼儿较为常见的病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以冬春寒冷季节较多。小儿支气管肺炎多由急性的上呼吸道感染所导致,对于营养不良、免疫缺陷等幼儿患者更容易患上该病症。我院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入院治疗的50例儿科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了积极的临床治疗,同时对所有患者均采取了全面的护理措施,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主要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之间入住我院儿科的5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者年龄为3个月-8岁;3个月-1周岁的患者占总数的20%,2-5周岁的患者占总数的50%,5-8周岁的患者占总数的30%;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本组50例幼儿患者所有的病情诊断均符合儿科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
2. 护理内容
2.1 病情的护理
由于幼儿患者年龄较小,缺乏相应的自理能力,故护理人员应该严格的关注幼儿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定时测量幼儿的脉搏、体温以及呼吸情况的变化;观察幼儿患者有无咳嗽的现象以及其咽部是否具有水肿、充血以及化脓等症状;观察患者是否具有面色苍白、发灰或者是青紫的现象;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应该警惕幼儿患者肺水肿、颅内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如若发现并发症状况及时的跟医师沟通,并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可能发生惊厥的幼儿患者应该在其床前设置好防床挡,防止幼儿坠落床下,并备好相应的急救药品。
2.2 心理护理
对于幼儿患者来说,医院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再加上幼儿的年龄较小,同时很多的家属都会对幼儿的病情较为担心,这就造成了幼儿患者及其家属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的情绪。这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对幼儿患者以及家属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应该热情的介绍自身情况以及护理的丰富经验,同时向患者家属介绍医院的情况和住院环境,让患者家属对所在医院的治疗方式放心。另外,护理人员应该尽快的协助患者家属办理相应的住院手续,尽快的让医生为幼儿患者进行诊断,稳定幼儿患者家属的情绪,使得家长能够积极的配合幼儿的病症治疗。
2.3 生活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为幼儿以及其家属提供疾病护理以及预防保健的相关信息和服务,及早的教会家长处理幼儿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方法,使得幼儿能够在病发的早期就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由于幼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并不完善,新陈代谢功能不如成人,而在支气管肺炎发生时,其肺部有效的换气面积会减少,需要有足够的氧气供其呼吸,因此这就需要不断的保持幼儿病房内的空气的畅通,特别是在冬天的寒冷季节。根据天气的情况保持2-3次/天,20-30min/次的开窗通风时间。同时还需要保持幼儿患者的保暖情况,尽量避免对流风,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幼儿的呼吸道粘液腺往往分泌不足,再加上患上肺炎,造成呼吸的次数增加,从而使得幼儿的呼吸道粘膜比较干燥,因此应该时刻保持病房的湿度维持在50-60%左右。护理人员应该尽量将病种相同且年龄相仿的幼儿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并做好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醒家长及时的为幼儿患者更换纸尿裤和衣物,保证幼儿患者的舒适性,以便于患者的充分的休息,同时护理人员在进行相关的护理操作时应该尽量集中,减少患儿的哭闹,以便减少其机体的耗氧量[2]。
2.4 饮食护理
肺炎患者在患病的期间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同时需要进食高能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对于婴儿时期的患者,最好的食品就是乳制品,指导家属在患病时期一定不能断奶,当小儿的食欲较差时,则可用小勺对其慢慢的喂养,并将幼儿患者的头部抬高,以利于其下咽。对于年龄稍大的幼儿,应该积极的鼓励其多喝水,并引用适量的新鲜果汁,以补充维生素。宜进食半流质的食品,例如烂面条、稀饭以及鸡蛋汤等等。如果不能够进食,则需要进行静脉输液等治疗。
2.5 出院指导
指导患儿家属合理喂养,按时进行预防接种,要根据小儿的年龄、身体的发育情况,给予必需和足够的营养,及时和合理地添加辅食,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不断增强患儿的体质。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勤开窗通风,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天气变化时要增减衣服。尽量避免婴幼儿接触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尽量不带小儿到公共场合、人员拥挤的地方活动。 在天气寒冷或气温变化较大时,尽量减少外出,预防感冒。
3. 结果
通过积极的临床治疗和全面的临床护理,本组50例幼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均能够积极的配合医师的治疗,其病情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同时患有并发症的几率也明显降低,50例幼儿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并且幼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给予了重大的肯定。
4. 讨论与总结
幼儿疾病护理是其病症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幼儿患者的特殊性,在对其护理过程中,往往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护理人员的职责不仅仅是打针、发药等基本护理操作,而是更需要细心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的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从本组50例幼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可以看出,对幼儿进行全面细致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情的恶化,并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显著的提高了治愈效果。
参考文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随机的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康复的护理方法,其中女性患者47例,男性患者53例,患者的年龄在42岁至78岁之间,患者的病程在1年到5年。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的差异,有可比性。
1.2护理的方法。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将疾病治疗方案及相关的知识介绍给患者,减少患者不良心理因素,促进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增加,对治疗的依从性与积极性提高,保持病房的环境整洁与通风良好,保持患者导尿管与呼吸道的通畅,对患者生命的体征变化情况给予密切观察,勤翻身,以免发生压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内容包括康复教育、心理康复的护理、功能训练、相关的刺激等。功能的训练包括生活的自理能力训练、行走的训练、床上训练、站立的训练、坐位的训练、卧床的训练。心理康复的护理是由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消除患者害怕、内心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的心理因素,多对患者给予支持与鼓励,使患者可积极地面对治疗。相关的刺激包括对患者的触觉刺激、痛觉刺激等,也可借助针灸的治疗。康复教育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讲解康复的具体操作、意义、目的等,促使患者积极地接受治疗。按摩可以使患者肌肉与关节的有效活动,改善供血的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3疗效的判定。显效: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头痛、恶心、肢体麻木、嗜睡、头晕等体征与临床的症状彻底的消除。有效: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头痛、恶心、肢体麻木、嗜睡、头晕等体征与临床的症状得到控制与明显的改善。无效:患者的体征与临床症状均无明显的变化,甚至情况加重。
1.4统计学方法。本组的实验数据采用的是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数的资料使用(n,%)表示,用卡方检验,当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脑卒中在近几年的发病率也慢慢趋向年轻化,给患者日常的学习工作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其临床的主要表现为食欲、偏瘫,由于长期卧床或者行动不便,对患者心理、生理与精神方面都造成了影响,患者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对治疗非常的不利,不利于患者病情改善。脑卒中对患者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不及时地进行治疗,患者很容易死亡或者残疾。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患有脑卒中的患者效果并不理想,医疗技术的发展,不断深入的医疗改革,临床的护理工作被逐步地给予优化,在临床上治疗脑卒中的疗效有了很大的改善。相比之前的临床效果,虽得到了改善,因此,在治疗期间,加强护理的干预作用非常有意义。在临床上给予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促进了患者治疗时间的有效缩短,减少了患者因疾病所造成的困扰,促进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患者幸福指数的提高,在临床上效果显著;并且,康复护理作为有效的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值得应用与推广。
3结论
关键词:护理本科;临床教学方法;探讨
护理本科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与现代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质量护理人才为目标。临床实习是护理本科教育的最后环节,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是培养护生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动手能力的第一步。因此,护理本科临床教学工作就尤为重要,对护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提高护理本科临床教学质量,我们进行了临床教学方法的规范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和2011年在我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48人。
1.2方法 从以下几方面规范:
1.2.1教学管理模式 实行四级管理,即在主管院长领导下的科教科-科室护士长--科室教学组长--科室带教老师逐级管理、负责的管理模式。此方法,一方面加强了对临床教学工作的督查,另一方面有利于及时有效的上传下达,保证了护生的学习、工作顺利。
1.2.2临床带教模式 由科室高资历、护师以上职称的优秀护理人员带教,传授本科室的理论知识、临床各项操作技术、各项基础护理工作、本专业前沿发展动态,加强综合素质教育,达到三个层次要求:
1.2.2.1基础实践层次 "三基"、"三严"为基本要求,以培养护生热爱护理专业、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解决问题能力为主。
1.2.2.2专业综合实践层次 以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科研能力为主。
1.2.2.3社会实践层次 以培养护生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为主。
1.2.3 临床实习方式
1.2.3.1实习方法 根据实习分组在临床各科室进行轮转,每个科室2~4w,实行"一带一"的带教方式,期间必须参加科室小讲课、护理查房、科研论文、全院业务讲课等,出科前进行科室的理论、操作考试,分数计入实习手册,带教老师填写实习鉴定及有关记录。
1.2.3.2实习结束时,由院领导及护理专家组成的考核组对本届护理本科生进行严格的理论及操作考试,择优录取优秀学生留本院或推荐在其他医院工作。
1.2.4带教老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学科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不但具有普通教学能力的共性,更有着自身学科教学能力的特殊性,是影响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临床实习期间,学生是通过观察老师的工作行为,最初理解和建立对护理工作的概念 。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带教老师必须进行严格筛选,每年1次,时间2w。从工作年限、学历、基础理论、操作技能、沟通组织能力、教学经验、科研素质、思想品德等方面综合考评,选出优秀的带教老师,进行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带教质量。
1.2.5护生岗前规范化培训 护理本科生普遍认为自己从事护理职业"大材小用",专业思想不牢固,因此,就必须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思想动态,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时间是2w。培训内容:
1.2.5.1素质教育 进行职业形象、职业道德、护士职业礼仪和行为规范、人文科学及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宣扬"南丁格尔"精神,使护生明确护理是科学、艺术与爱心的结合,并在工作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1.2.5.2业务技术 医院简介、相关的规章制度、院感知识、围手术期的护理、危重患者的护理、整体护理、护理文书的书写以及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等,为护生进入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1.2.6护生就业指导 随着医学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应用,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对护理人才的知识、技能,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用人单位在招聘新护士时,要求其具备的条件就更高,因此,护生就业指导是很重要的,为毕业生就业做好指导和服务,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2.6.1护理本科生就业前培训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注重心理素质、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1.2.6.2指导护生上岗证考试:提高专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
1.2.6.3建立信息网站 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能力状况信息库和用人单位信息库,以提高就业推荐的准确性。
1.2.6.4定期与各大医院沟通:了解进人情况,为护生收集就业信息,联系就业渠道,推荐就业岗位。
1.2.6.5组织召开就业招聘会、报告会、护理人才交流会:为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创造"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公平竞争机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结果
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提高护生综合素质,提高了本科护生实习效果。随访,48名实习生毕业后,47人在全国各三甲医院就业,1人在二甲医院护理部直接任职,使护理本科生在三甲医院就业率达97.9%,就业率是100%。
3结论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护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必经途径。临床护理实习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向社会输送的护理人才的质量[2]。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对培养适合当今护理模式和时展需要的合格的、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起到关键的作用[3]。只有规范临床带教模式与方法,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护生实习效果、提高护生综合素质,为就业做好指导和服务,才能使本科护生达到学以致用,成为适应新世纪发展所需要的高级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潘颖丽,谭坚玲.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观与教学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2,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