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拿来主义读后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中现代文;有效阅读;实施策略
现代文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方法。阅读重点在读,核心在理解和体会。但传统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受限于应试教育,教学中多以考试知识传授为主,对学生在阅读中的体验关注较少。学生在阅读中学习方式较为简单,除了课堂中在教师的指令下阅读外,课前阅读和课后阅读较少。同时,阅读中学生更喜欢去抓知识点,体验较少。倪文锦先生曾说,阅读是“提高语文修养的必由之路”。[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要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最关键的是要丰富学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自我感悟。
关于有效教学的思想源泉,古代早已有之。《学记》主张“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并明确指出“善教者使其继其志”[2],这里所说的“善教”,即指教学要有效,这可能是最早的有效教学思想。当前的高中语文现代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用过多的讲解分析去压抑和代替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和感受,忽略了现代文教学的本质,与新课标的理念相违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采取能使现代文阅读教学取得实效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提升阅读兴趣,增强学生主动性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对文章生成出自己的体会,得出有效的结论,首先还得让学生去读文章。但在以往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教为主,学生的阅读都较为被动,故而体会也就不太深刻。而影响学生主动性的原因除了学习目的外,教学中的气氛和文章的呈现方式是主要因素。尤其是在内容呈现方式上,不仅要注重结合文章内容来进行,还要注重以情境来引入问题,用问题去引导学生阅读。
首先,就阅读教学中的氛围而言,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压缩课堂时间以便向学生讲授知识,从而为高考做准备,教学中留给学生的时间就较少。同时,因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发言、提问机会也就更少,课堂多以“你讲我听”为主,气氛紧张而枯燥。所以,有效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以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体验和感悟为核心的。要激活学生在阅读中的兴趣,教师就需从观念和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课堂中多鼓励学生发言、提问,让学生积极
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其次,在呈现文章内容方式上,教师要转变以往以教材和黑板为主的方式,而借助多媒体以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同时,要注重在
情境中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阅读中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父母爱的认识,然后围绕文中父亲与母亲爱的不同的原因来引导学生阅读,效果就会好得很多。针对不同的文章创设不同的情景,变换教学方式,这样就会让学生有所思、有所获。
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所以,在现代文教学中,教师应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强化方法指导,体现延伸性阅读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不难发现,有的学生也在仔细的阅读,甚至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阅读上,但其阅读效果始终不佳。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的方法是影响其阅读效率的关键。在以往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多关注自己的教学方法,而对学生阅读方法关注较少。由此,很多学生在读中只能是凭借自己累计的经验进行阅读,显得有些盲目。
方法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核心。在高中现代文阅读指导中教师要注重从研究教学方法转向研究学习方法转变。教师应加强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梳理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后,教师就要结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在合作中理解作品的内涵。但需要注意,在提问过程中,因忽视目标的导向作用,很容易让问题过多,从而让学生限于应付问题的窘境,故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目标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要注重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讨论进行点拨和指导,让学生有明确的认知和理解。如小说阅读,要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形象去理解其表现的社会生活。从课后阅读来说,要注重引导学生将课堂中的方法进行延伸,然后选择针对性的文章来引导学生多读。要让学生能在读中抓住论点,在对论据分析的过程中掌握作者的论证方法。以鲁迅的《拿来主义》为例,在引导学生理解拿来主义的实质基础上分析“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然后再拓展阅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方法的应用,提高其阅读效率。
在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应以课前任务而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在课堂中通过情境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在主动阅读中感知文本,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辅以多样化的拓展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如此,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学生提升自我的一种方式,学生才会更加喜欢阅读,也才能在阅读中得到发展。在课后拓展中,教师在所选用的方式上定要多样化,如小说阅读后可采用读后感方式进行,而在读后感的写作中,可引导学生围绕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描写中的某一方面进行,也可就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展开。又如主题交流活动,如《信条》后可组织学生围绕“你的人生信条”而展开主题交流活动。又如课后实践探究活动,如角色表演,如剧本的学习后就可组织学生展开话剧表演。无论哪种方式,关键是要让学生能对阅读产生兴趣,主动去读,在读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这样才有利于阅读效率。
三、创新阅读教学模式,丰富学生体验
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说过;“阅读像一片彩蝶款款绕飞于红花绿叶之间,像一川江流滔滔漫过生命的荒原,像春鸟叩动黎明的缱绻”[3].的确,阅读主体之所以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快乐,与文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就在于在阅读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在阅读中体验到了心灵得以绽放的。在这种状态下,读者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之中,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因此,体验在很大层面上就是阅读教学的新航标。
提倡合作式阅读,要注重在师生互动中引导学生去理解文章的内涵。为此,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然后再针对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精讲。以《故都的秋》的教学为例,教师以“秋”的话题和图片来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主要意象后,以问题“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故都的秋的?”来引导学生从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方法展开讨论,以问题“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场景?作者喜爱的是哪里的秋?”引导学生围绕地域感、历史感和现实感来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如此的阅读,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效果更好。这样的讨论,老师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充分体现了学生个体之间的解读差异,学生们各抒己见,散发思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验与结论。
四、优化阅读练习方式,培养解题能力
阅读后的练习也是影响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优化阅读练习,首先要加强课堂练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以即兴问答、小组互问互答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熟悉文章内容,达到巩固目的。其次,课后练习要注重从单一的书面练习转变为以针对性的书面练习为主,辅以读后感、角色扮演、阅读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书面练习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地去体会文章内涵,生成体验。
在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以课前任务而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在课堂中通过情境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在主动阅读中感知文本,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辅以多样化的拓展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如此,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学生提升自我的一种方式,学生才会更加喜欢阅读,也才能在阅读中得到发展。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要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只有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让学生愿意并主动地进行阅读,在此基础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以课堂教学改革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如此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才会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阅读教学效率才会得到稳步提升。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家园,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知识能力,提升情感价值观的平台,让我们的课堂有效率,有魅力,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师生放飞心灵的殿堂,是我们一线教师的梦想。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加强高中现代文教学有效阅读策略的实施是顺应新形势下课改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效率,提升语文综合成绩。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一方面,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以及趣味性,另一方面应当做到加强阅读的目标性,有效阅读的策略要与课本内容教学相结合,同时做到与当前的教学模式相匹配,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倪文锦.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12):36―40
一、中专语文教学中德育实施的必要性
作为社会的最基本元素的人,每个阶段的外在环境都对其进行着德育教育。从家庭对其进行的对与错的教育与影响到小学、初中阶段的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从升入大学、参加工作到成家立业,单位、社会对其思想道德的诸多要求,我们不难看出道德教育是贯穿每个人一生的。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如果没有合乎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基本素质,那他将会寸步难行。中专生是个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处于可塑性很强的状态,很多同学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美与丑、对与错方面与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有很大一部分同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甚至是错误的,是违背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是法律所不能容忍的。鉴于此,中专生的道德教育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摆在学校管理者与教学实施者的面前了。
从语文教学方面来说,中专生既不同于一般的中学生,也不同于大学生。现在的初中、高中学生,他们对语文的认识,除了兴趣之外,还有一种外在的压力———升学。因此,不管怎样,他们对语文知识及其思想内容都要无选择地加以接受。大学生年龄较大,所受的教育时间也相对较长,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而处在这两者之间的中专生,尤其是理工科学校的中专生,他们许多是从初中直接进入中专学校的,既不担心升学的问题,也缺乏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他们认为语文是基础课,可学可不学,尤其认为语文中的思想因素意义不大,这样,要使他们接受语文基础知识,尤其是接受语文中的德育因素,教师的作用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各个学科中都蕴涵着德育材料,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材料更是丰富而生动。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坚持文道结合原则,让学生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品德教育
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思想性成了学科知识的内在属性,它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脱离了教材,就品德说品德是空洞的说教;反之,没有德育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文道结合是必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材料的语文学科而言,这一点更是关键。我们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诵,引导学生赏析范文,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品德教育,更深刻地体会语文学科内容的思想性,从而保证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要使学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篇章里体会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再通过中国历代文人笔下的荷花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追求高洁人格的情感。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通过讲解四大发明,使同学们了解中国在历史上的伟大之所在,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促使其努力学习外国先进的东西,从而使伟大的祖国更加强盛。
(二)注意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人格在社会上指人品,在心理学上指人的个性。人格和能力是人的心理特征的两个基本属性,我们不能在语文教学中只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忽视其人文性和综合性。语文既是人们进行思维和实际交际的工具,也是人的思想的体现者,因此语文教学既体现其工具性,又体现其超越工具的人文性,只有这样才会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引导他们学习教材内容,陶冶情操,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精神,进而培养优良的品格,塑造健康人格。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学生智能的开发,又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格、自信心和意志进行培养,把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寓于语言教学之中,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分析、评论、挑剔,有较高的自信心和自制力,这些都属于学生的人格品质。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从理解语言文字、结构中体验语文内在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还可以透过语言材料的学习将知识性、工具性和文化性相统一,挖掘其中的真善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三)形式自然,方法灵活
语文课的德育和智育应当是水融、相辅相成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重点是在“潜”字和“润”字。在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时要注意德育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只要一有可能就立刻实施教育,形式上也不拘一格,如讨论、写读后感,或用讲授式、提问式、启发式等教学法都可行。但有一条可参考的经验,那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情动情,如讲解朱自清的散文《绿》时,其写作意图是借写梅雨潭的“绿”来抒发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之情。此文德育的渗透点是使学生体会梅雨潭的美丽,同时体会祖国大好河山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社会主义中国。所以在讲解这一课时,一开始就用饱含激情的语调朗读全篇文章,能使学生体会到梅雨潭的绿真是太美了,这样的好处是教师先为学生创设了美丽的心理环境,然后学生带着这种心理状态进入学习境界,祖国河山之美就全深深地铭刻在学生心中,从而激励学生热爱祖国河山,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因此,可以这么说,凡是能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达到教育目的,任何方法都是可行的。
三.应该注意的问题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利用语文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还存在两种错误做法。
一、课堂创新教学――语文新课程的长久主渠道
自从16世纪欧洲开始出现编班上课以来,班级授课制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一直成为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时至今日,在高中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的长久主渠道。但这不并意味着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等同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死气沉沉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从根本上讲,新课程要大力推进的是创新教育,新课程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思维,鼓励质疑,张扬个性。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统一”的东西太多,词语解释以词典的解释和课文注释为统一标准;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主题,以教参的分析为统一标准;文学鉴赏,以专家的理解为统一标准……,统一的东西太多,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感悟的自由,窒息了创造,磨灭了个性,丧失了自我。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就荡然无存。一个扼杀个性、压制自由想象、禁锢标新立异的课堂环境,是不利于创新思维存在和生长的。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摒弃种种统一,不再强求一致,不再盲从权威。衡量学生的标准不应是简单的量化分数,不应是统一的评价模式,应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显示与发展。只有创设“以人为本”的宽松环境,才能使学生身心愉悦,思维灵活;也只有在“以人为本”的宽松环境中,才能实现创造力的发展。
二、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倡导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就本质而言,研究性学习就是创设一种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和氛围,使学生“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特长的生活道路。”(苏霍姆林斯基语),在这条道路上,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创造、去发展[1]。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它应是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设适合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语文研究课题,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开展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语文研究性学习要突出学科特质,依托语文学科载体,立足语文教材和课堂。选题要紧扣学科课程,反映语文学科的特点。可以是单篇课文的研究,如《祝福》:“是谁害死了祥林嫂?”;可以是多篇课文的综合或比较研究,如“从《拿来主义》和《灯下漫笔》看鲁迅先生杂文的语言特色”,“刘兰芝与杜十娘的反抗精神的比较”;可以是课文的拓展性研究,如“鲁迅小说中的市民形象分析”;可以是与语文相关的其它社会生活和文化专题,如“江南水乡与水乡文化研究”[2]。
三、图书馆――引领学生遨游知识海洋的神圣殿堂
培根说过,“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下一代。”“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中学校大多有着丰富的图书馆资源,它是学校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知识的殿堂,是高中新课程背景下重要的课程资源。它的教育职能内涵十分丰富。第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图书馆通过它所收藏的古今中外文献和丰富的报纸期刊,帮助学生突破时空的局限,汲取人类丰富的精神文化营养,从而培养高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陶冶健康的人格和美好的情操。第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图书馆资源可使学生突破课堂教学囿于教科书的局限,汲取科学营养,开拓知识视野,提高文学素养,达成文化积累,还可以了解世界动态,培养多元化的观点。它不仅是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而且可起到课堂教学无法起到的作用。第三,培养学生的信息利用意识和获取信息的实际能力,其中包括能运用各种检索工具、检索系统和检索手段获取信息;能根据需要筛选信息、剔除冗余消息,以有效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加工、组织,为我所用;能消化、吸收并创造新的信息和知识[3]。图书馆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已逐渐为许多学校和语文教师所认识,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开始把教学的目光,从课堂转移到图书馆、阅览室,从单纯的反复分析教材到鼓励学生、乃至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的教学课时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有目的地阅读。
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阅览室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做到,一是加强指导,科学选择:要指导和帮助学生从众多的读物中遴选适合不同学生、不同目的、不同需要的书刊,运用不同的读书方法,解决浩翰的书报资源和有限的阅读时间之间的矛盾,避免盲目性、随意性,以求最大程度地提高阅读效益。二是要开展活动,交流成果:如撰写书评、读后感,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以及撰写新书简介、新书海报等等,在广泛的读书活动中形成人人读书的氛围和风气,吸引学生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四、网络天地――激发兴趣获取知识的便捷途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成为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载体,更是语文学习激发兴趣、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便捷途径。在学生学习中,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接受性学习,计算机信息网络都是可供利用的便捷学习工具。第一,计算机网络为学生预习工作提供重要帮助: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语文的预习离不开对课文写作背景的了解、有关材料的搜集,以求对课文中的人和事有一定的认识。要做到这一点,计算机网络是最便捷的工具。第二,计算机网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习惯的形成:长期以来,由于语文学习主要依靠书本,受单一性的限制,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难以激发,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难以培养,而计算机网络丰富生动的语文资源,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习惯的养成,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了,语文素质自然也就提高了。第三,计算机网络是解决学习难题的有力支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学习的难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也可以通过网络请教于人,可快速、准确地解决许多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成为学生解决学习难题的有力支撑。第四,计算机网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文人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学生通过上网进行广泛的阅读和参与网上讨论,丰富了知识,加深了社会阅历,有效提高了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当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优势为我所用的同时,也要加强指导和监控,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
五、社会生活――汲取生活营养提高语文素养的丰硕根基
语文与生活同在。社会生活既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目的指向,又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广阔的社会、丰富的生活,无疑是语文教学的最大课堂和根本教材。在生活这个大课堂里,引导学生用明亮的眼睛观察精彩的世界,用心去感悟广阔的社会生活,善于观察,精于思考,勤于采撷。所谓“时时浏览社会之书不字不学问,处处采撷生活之花有枝皆语文。”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愫和习惯,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积累、体验,引导学生“反刍”生活,用生活作为课堂语文学习的最好注解,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汲取营养,又将语文能力运用到生活中去,这也是“大语文”教育的根本要求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工厂企业,融入自然山水,探访名胜古迹,参加社区活动,关注社会改革……无一不能与为语文教学鲜活的课程资源。
此外,文学社团也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的重要途径。组建文学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学活动,是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培养文学新人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和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并创造条件,组建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指导文学创作,鼓励发表交流。通过开展诗歌朗诵、小品表演、戏剧演出、文学笔会、演讲比赛、主题征文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学社团活动,为学生发展特长、彰显个性、提高素养提供广阔的平台。缺失了文学社团,语文教学天地将暗淡无光;只有文学社团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语文世界才能满园春色、大放光彩。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实施,不能缺失以上途径,但又不止于上述途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语文教学天地才能一片广阔。
参考文献
[1]吴绍晋. 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误区探析[J]. 福建教育,2003,(11B).
[2]邹兆文. 语文研究性学习要突出学科特质[J]. 语文知识,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