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荷塘月色全文

荷塘月色全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荷塘月色全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荷塘月色全文

荷塘月色全文范文第1篇

①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②峭楞楞如鬼一般。

③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作为高中语文教材多年来必选的重点课文,为何一下子多了这些文字呢?原因很简单:原著本来就有!这些文字出现在课文里到底有何好处呢?

一、返璞归真,有助于准确阅读鉴赏。

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散文。学生有必要读原作,以便真实准确地把握作品的要义,领会作者的情感,“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学习中传承。随意删减名著,不但有损作品的完整性,而且既不利于教师准确点拨课文解释疑难,又不利于学生“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同上)。

二、丰富意蕴,让作品形象更鲜明。

①句出现在“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之后。试想绿叶满地,荷花零星稀少,且绿叶白花相映,那白莲体态轻柔优美:淡月辉映下晶莹剔透,绿叶衬托下忽隐忽现,纤尘不染的美质如“刚出浴的美人”般标致。①句和前面两个比喻形成博喻,又从纤尘不染的角度写出了月下白莲的又一特质:美丽。①句的出现使白莲的形象更丰满圆润。

②句中鬼的形象,使“黑影”形象更有立体感,又与下文写“倩影”的句子(“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相照应,句式整齐;另外不会因为“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后无比喻,而把“却又是画在荷叶上”理解为同时比喻“黑影”、“倩影”,使“画”字费解。

③句则写的是“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艳丽的少男和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应去采莲,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传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凌罗裙。

这些描写可以使师生对“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的“旧俗”及六朝时的盛况不再因为没有描写而困惑。

三、照应内容,使感情勾连。

《荷塘月色》全文笼罩着“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开头“心里颇不宁静”定下了全文低沉的基调,下面“幽僻的路”,“寂寞”,“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淡淡的云”,“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树色一例是阴阴的”,“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惦着江南”等等,感慨颇多,无不让人感到作者心中那“淡淡的哀愁”。

去荷塘欣然前往,因为预想荷塘在月光下“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今晚却很好”,“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更是心系美景,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既是自然美景,又是心灵中的美景。于是忆起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短暂时间内所得自由而带来的喜悦也是贯穿全文的。

上述情感线索中,如果没有②句,作者心中“淡淡的哀愁”就会因荷塘月色而中断;如果没有①句,月下荷塘就少了几分美丽;如果没有关于“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的喜悦”就会缺少,前文作者“爱热闹”的一面也就缺少了呼应,似乎只有“爱冷静”的一面(《西洲曲》诗句表现的意境)了。

荷塘月色全文范文第2篇

1.学习散文中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散文鉴赏能力。

2.学习文章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叠字等形象地描写景物、表情达意的方法,在写作中借鉴作品运用语言的技巧。

3.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结合语境,揣摩特定语境定词语的含义。

教学重点

1. 揣摩在特定语境中词语的含义。

2.学习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及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赏析、感悟画面美、语言美、情调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荷塘月色》曲子,古筝弹奏,曲调清新、幽雅,如行云流水,让学生感受“宁静之美”)。《荷塘月色》的曲子,非常好听,给人“美”的感受。到底怎么美,今天,我们就走进朱自清营造给我们的美的世界,享受这份美。

(二)播放录音,感受氛围

电脑播放4至6段录音,再次感受宁静的氛围。

(三 )鉴赏第4段,赏析“画面美”

1、齐读第4段,给此段加一个小标题。

学生: 月下荷塘。

2、教师示范,鉴赏句子。

示范: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此处运用了叠词:“曲曲折折”、“ 田田”。 “曲曲折折”写出了荷塘的范围很广;“ 田田”写出了荷叶紧密相连的样子,荷叶之多。运用叠词,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而且读起来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的美感。文中还有多处运用了叠词:亭亭、层层、脉脉、密密、缕缕。

3、学生自主赏析句子。

赏析一: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

学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叶子比作的裙,写出了荷叶的特点。

荷叶有风来的时候,和的裙一样,具有动感。

教师点拨:除了有动感之外,还有什么相似点?

学生补充:形状。都是圆的,在舞池旋转的时候,裙子也是圆的。

赏析二: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学生:这里写荷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袅娜”写出了花婀娜多姿的样子,而“羞涩”写出了花含苞待放的样子。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荷花晶莹剔透的。

教师补充:这个比喻句,一个本体,三个喻体,这种比喻叫“博喻”。写出了荷花晶莹剔透、纤尘不染、清新脱俗的美。

让同学们先想象,放四张荷花图片。

教师: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想到了本段中的哪些句子?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教师:为什么不接着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还没有感受到吧!

点出一张从氤氲淡雾中露出粉红朵儿的幻灯片。

精美的课件,图文并茂,学生难以想象的美,给他们真实直观的感受,美丽的荷花,让学生有惊艳的感觉。

(四)鉴赏第5段,品味“语言美”。

1、请学生朗读第5段。

“塘上月色”

2、仍采用学生自主鉴赏的方式,赏析课文。

赏析: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学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而且描写月光的“泻”用得好,写出了动态美。

教师补充: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明确:“泻”比“照”用得传神。“泻”,一泻千里,有动感,与“流水”相呼应,“照”显得呆板。

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明确:“浮”,显示雾的轻飘状态,是一轻而缓的慢慢的出来;“升”无法体现雾的轻和柔。

总结朱自清语言的特点。电脑显示: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泻’‘浮’二字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金志华

赏析: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学生:“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花叶在月光的笼罩下朦朦胧胧的样子,很有意境。

赏析: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学生: 两个比喻。我更喜欢第一个,更有意境。

其他学生补充:更喜欢第二个比喻,“倩影”,是美丽的影子,“画在荷叶上”有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赏析: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学生:运用通感的修辞,“光与影”是视觉感受,“名曲”是听觉感受。相似点是和谐,如同小提琴演奏的名曲,悠扬,宁静。

3、设问探讨: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学生找句子,并进行概括。

月光如水、花叶如梦、黑影如鬼、杨柳如画、光影如曲

(五)鉴赏第6段,感悟“情调美”

1、学生齐读,找出能体现作者感情的句子。

2、学生找出: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学生分析: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打扰了自然的宁静,也扰乱了作者心灵的宁静。作者确是“暂得宁静”,从荷塘月色回到了现实世界,复归于不宁静。

(六)小结课文

1、再读4、5、6自然段。

2、电脑播放《采莲颂》曲调,伴随曲调出现的是二十张有关“荷”的美图,让学生再次深刻感受到荷塘月色的美。

师:现在,同学们能谈谈“荷塘月色”的美了吗?

荷塘月色全文范文第3篇

【摘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然传道授业解惑必有术。这个“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文学的美学欣赏。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学欣赏;叠字

一个民族的语言,有它自己的特有风格。叠字,就其构词方式和表达效果来说,都是汉语特有的。它具有语言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的音乐性,它标志着汉语词汇构词方式灵活多样,表现力强的丰富性,它更表现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表情达意的形象性。

《尚书·尧典》“汤汤流行之水,所在方方为害,又其势奔突荡荡然,涤除在地之物,包裹高山,乘上丘陵,浩浩盛大,势若漫天”。显然“荡荡”是状其奔突之势,“浩浩”是写其漫天之形。范文正公《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正是用《尚书·尧典》中的叠字形象地描绘了洞庭湖水势的。《诗经》运用叠字的频率很高,三百零五篇中使用叠字的近两百篇。《文心雕龙·物色篇》有一段文字说得很好:“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融融’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情貌无遗矣。”

语言艺术要做到“情貌无遗”,就是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所知者深”才能“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这是很有见地的。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运用叠字写景抒情,也真可谓“情貌无遗”。《荷塘月色》一开头就紧扣题目点明题意:“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日日”为什么不用“每日”?“日”原是时间名词,这里实际上是表时间的量词,重叠后有浓厚的形容词意味,远比“每日”“每天”要强烈,更显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识的,衬托出由于“心里颇不宁静”,要“在这满月的光里”去熟识的荷塘寻找“另有一番样子,”那么为什么不用“天天”而用“日日”?那是因为心情与音韵协调,“天天”是平声,“日日”是入声,入声字就更可以抒写“心里颇不宁静”,入声字要“短促急收藏”嘛!月亮渐渐地升高了,表明夜已深了,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就愈感到时间过得很慢—“渐渐”,真是“居欢惜夜促,在蹙怨宵长”(晋张华《情诗》)。“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的“悄悄”表面上是修饰披大衫这个动作的,实际也是写“我”当时的心境。“悄悄”不能只是寂静无声,而多少还带有《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那种思绪,语意双关,意味深长。

荷塘月色全文范文第4篇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传统名篇,历来被各类学校的教材所选用。其中超凡脱俗的景物描绘和意味隽永的意境令人百读不厌。大凡教学参考书和分析评论的文章,总围绕着文章寓情于景的特点,对文中语言技巧、修辞手段及抒情方式作详细精深的分析,而文中一些简单实用的技巧却被忽略了。

读过此文的人都明白,这篇文章写的是盛夏时节,但文中创造的意境却没有一点暑气。全文格调素淡朦胧,宁静和谐,那暗中浸透出的凉爽,仿佛写的不是盛夏酷暑,而是悦目宜人的初秋。这样的意境,仅凭语言的优美,修辞的娴熟和抒情技巧就能创造完成吗?且不说炎炎盛夏各种事物的特点,就以文中的事物作一些分析,也不难看出仅靠那些手段是不够的。

“乘凉”是为了消暑;“荷叶”“荷花”在盛夏时才卓有丰姿;“蝉鸣”和“蛙声”在酷暑里才叫得最响。作者如果不加处理,只根据直觉顺序记录,那么,“我”带上家门,转身向荷塘走之时,首先被知觉感知的应是烦躁的蝉鸣和喧闹的蛙声,更不用说沿途袭人的热浪和“我”的生理感受,然后才能看到荷塘、荷叶、荷花和荷塘周围的月色。如果这样叙述,尽管还运用上述各种艺术手段,但文中那特有的意境显然失去了。因为先入为主的蝉噪、蛙鼓吵破了宁静的氛围,搅乱了和谐的韵律,冲跑了素淡朦胧的情调。

那么,为了意境,何不删去“蝉鸣”和“蛙声”,那不是更能突出幽雅宁静的环境吗?也不行。因为“蝉鸣”“蛙声”不仅是盛夏的典型特征,而且经过作者的点缀,有以声衬静的特殊效果,是表达情感的桥梁。

“丰约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适变,曲有微情。”(陆机《文赋》)作者深谙此道。他创造意境却不见雕琢的痕迹,剪辑调整材料天衣无缝,这主要得力于以下技巧。

首先,在材料的选择上有“收视反听”(陆机《文赋》)之功。对严重影响意境的材料果断舍去,如:去荷塘途中的袭人热浪和对天热的生理感觉与心理感受。

其次,在材料顺序安排上有“耽思傍讯”(陆机《文赋》)之妙。作者将不能省略而又有碍于意境的材料调整到不显眼的位置,而且“物”尽其用,借以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如:蝉噪和蛙鼓是烦人的,尤其在情绪不佳时,但作者把它们调至欣赏完“荷塘月色”之后,不仅不见其烦人,而且创造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梁·王藉《入若耶溪》)的佳境。同时,用“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抒发感慨,自然地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淡淡的哀愁。

第三是“丰约之裁”“因宜适度”,对“乘凉”“蝉鸣”和“蛙声”惜墨如金,点到即止,而对“荷叶”、“荷花”、“月光”、“月影”则浓墨重彩地渲染,突出意境的氛围,展现出令人陶醉的优美的画卷,感染着读者,引人入胜。

荷塘月色全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散文 写景状物 疑难鉴析

一、《荷塘月色》疑难鉴析

1.通感的手法

通感:又名“移觉”,是指在描写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把一种感官的感觉移到另一感官上,达到用多种感觉来描写同一对象的目的。这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的彼此相通的描写,往往把很抽象的事物描绘得更丰富、更生动。本文第四自然节中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第五自然节的“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都运用了通感的手法。通感一般可分为比喻通感和形容通感,课文中的两个例子属于比喻通感。

2.理清作品的感情线索及作者思绪的变化

一般认为这篇散文流露的感情是“淡淡的喜悦中夹杂着淡淡的哀愁”,但是通过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写文章时的思想状况,可以体会作者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精神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苦闷心情。应抓住文中的关键的语句,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是文眼,不但揭示了夜游荷塘的缘由,而且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理清作者的行踪:出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把握住作者情绪的变化:不宁静――排遣――超脱――不宁静;从而确定全文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的喜悦和哀愁。

3.从情景相生的角度把握本文的情景关系

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这是抒情散文表情达意的需要。抒情散文的要旨是抒情,但情有所系,情感总是依附形象,因为写景是为了抒情。作者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景物不但是客观物象,而且是心理映象。在《荷塘月色》中,作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幽雅安静的月夜荷塘景色图。作者写景是为了抒情,荷塘景物成了情感的借代物。作者借景抒情,用景物的变化暗示情绪的变化,使景物与情感达到高度的融合。

4.领会本文优美的描写语言和抒情语言

领会描写性词语要结合特定情境,既要看这个词语能表现什么,还要看作者想用它表现什么;既要看这个词语特有的色彩情味,还要看它和其他词语配合所增添的新的意味,从而综合把握其艺术效果。赏析描写性词语应注重其刻画形象、表达情感的作用。本文作者运用十分精美的描写语言创造了具体可感的景物形象。作者精心选择动词、形容词并加以艺术组合为荷塘风物传神写照。作者运用比喻、比拟、通感、映衬等修辞技巧,绘形绘影、绘声绘色,准确而生动地传达出对月下荷塘优美景色的视听感受。作者尤其善于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表现景物的形态和神韵,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虚实结合的描写,勾勒繁复而美丽的动感图画。

5.理解文中景色的多重映衬作用

文中有关荷塘及其周围的景色写得颇为动人,勾勒出一幅夜色中的荷塘图画。第四段先写荷塘里高出水面、亭亭如裙的荷叶以及零星点缀着的白花,为下文写月色做了铺垫。第五段再次以叶子和白花做为月色的衬托,同时又用青雾、淡淡的云以及弯弯的杨柳来烘托月色。第六段也是如此,以荷塘四面的高高低低的树来映衬荷塘,烘托月色。作者着意于荷塘及其四周的景色描绘,其意图是与月色交相辉映,突现出月色的诱人之美。

二、《故都的秋》疑难鉴析

1.文章中的“文眼”

所谓“文眼”,就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它可以散布于文章的各个部分。“文眼”于文题之中:一类是文题点明主题,如《依依惜别的深情》、《白杨礼赞》。另一类是文题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荷塘月色》、《囚绿记》、《故都的秋》等。“文眼”于文章的首尾:如《故都的秋》的开头流露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囚绿记》则是“文眼”于结尾抒情点题。“文眼”于文章的正文之中:如《故都的秋》中的一处点拨:“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这句点明人们对秋的深情。

2.文章正文中的并列结构

并列结构,又叫平行结构,体现于文章的正文之中。这种结构把几方面内容平行记叙,显得段落分明,条理清楚。《故都的秋》中就是用这种结构来组织材料,文中先后记叙秋院、槐树、秋蝉、秋雨、枣树等。这些记叙内容各自独立,又联缀成篇,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故都的秋景特点。

3.文中对比表现手法的运用

文章主要表现故都的秋,可是文中在写北平的秋的过程中,又屡次写南方的秋。这并非是跑题,而是以南方的秋为对照物,以此突现北平的秋的特征。如北平随处可闻的秋蝉的啼唱与南方稀少的秋蝉的嘶叫对比,又将南方的秋色不浓与北平的浓重秋色对比,从这些对比中越发突现北平的秋的独特之处。

4.如何识辨作者的感情基调

本文的开头句中点明了北平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清――“碧绿的天色”、“淡绿微黄”的枣子;静――“驯鸽的飞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等;悲凉――“觉得有点落寞”、“残声”。作者写北平的秋色中固然含有“悲凉”的情愫,然而这仅是一个方面。作者先写秋蝉的“残声”,转而又写它的“啼唱”,后者绝非是“悲凉”,而是以“啼唱”衬托心境的静。至于写“清”和“静”,这体现出作者对清爽的秋的赞颂。从作者对秋院、槐树、秋蝉、秋雨、枣树的记叙中,也可以看出作者流溢出的颂秋的情感,尤其是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以抒情的笔调直抒对秋的赞美之情。

5.以对秋色的整体观感来颂秋

作者凭借北平的秋色抒情,其秋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景物形象,而是由几种景色组合而成。这就决定了应从对秋色的整体观感来抒情,而且应描写出能反映其整体秋色的各种景物,这样才能达到以景抒情的目的。作者选择的五种景色都各具特色,颇有代表性地表现出故都秋色之特点。如:秋院――“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驯鸽的飞声”;秋槐――“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秋蝉――“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秋雨――“一阵凉风……下起雨。一层云过……天又晴了”;秋果――枣子树各处都有,“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作者调动视觉、听觉、触觉,把这五种秋景勾画出来,组合成一幅故都的秋的风景图,由此引发作者颂秋的情感。

三、《囚绿记》疑难鉴析

1.借物抒情的方法

借物抒情,又称为状物抒情,即借助写物达到抒情的目的。物可以是有生命的动植物,也可以是非生命物体。借物抒情的写法是,先从状物入手,将其写得形象生动,然后借物抒发与物相关的思想情感。借物抒情,其物应是与所抒之情密切相关,蕴含着某种深刻寓意,这样才能由物顺畅地导入抒情。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所状之物,都应当是作为抒情的依托物和抒情的手段及途径。选择抒情的这类依托物时,要发掘其象征和比喻含义,并由此联想,进而升华到抒情。

2.理解文题,把握作者抒情的方式及思想感情

本文属于借物抒情的抒情散文。文章标题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作者首先介绍其居所的室内环境,由此引出作者喜爱绿色。通过这些铺垫,水到渠成地导入“囚绿”这个主要内容。文中自始至终以“绿”贯穿,行文的线索是恋绿――囚绿――念绿,重点是“囚绿”。作者喜爱常青藤的葱茏的绿色,因为它是生命、希望和快乐的象征;之所以留恋常青藤,是因为它具有执着、不屈的品质。文中以常青藤为抒情的依托物,抒发了作者对顽强不屈品格的赞美之情。

3.领会本文的拟人手法

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如“绿叶与我对语”、“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等。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常青藤,赋予其执着、不屈的性格以及不卑不亢的高贵气质。

4.从文中领会散文之“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研究生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时代主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