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唐宋诗词鉴赏

唐宋诗词鉴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唐宋诗词鉴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唐宋诗词鉴赏

唐宋诗词鉴赏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选修课“唐宋诗词鉴赏与研究” 唐宋诗词格律教学 基于问题的学习 “三部曲”

一、引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对于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编排,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课程的具体名称可由学校自定。”[1]以此为起点,我根据自身的研究经验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了高中语文选修课“唐宋诗词鉴赏与研究”。在这门选修课中,唐宋诗词格律教学作为最大的创新点,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我认为,将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与唐宋诗词格律教学结合起来,不但能打破传统的唐宋诗词鉴赏模式的束缚,帮助学生积累最基本的唐宋诗词格律常识,了解了唐宋诗词悦耳动听、朗朗上口的原因,而且能激发学生诵读和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提升以自主阅读、自主探究为中心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建立起感性认知与理性分析并重的思维方式。

二、理论研究:PBL概述

PBL是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重要学习模式之一。“建构主义思想肇始自皮亚杰、维果茨基和布鲁纳等心理学家或教育家,以及科学哲学等领域的诸多思想家,如今这一汹涌之潮,已经并正在猛烈涤荡和塑造着今天的教育”。[2]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情境”、“合作”、“对话”和“意义建构”。

(一)PBL的内涵。

关于PBL的内涵,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了相同或相似的看法,现引述其中一种比较典型的观点:“基于问题的学习是由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或者师生合作提出问题,以问题为焦点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和探究,从而让学生了解问题解决的思路与过程,灵活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3]可见,PBL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参与主体,以教师为引导者,以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学习途径,以培养问题意识、促进意义的生成与建构、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标。在PBL中,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始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强调“问题”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二)PBL的实施模式。

根据PBL的首创者Barrows的研究,PBL的实施模式大致包括以下环节:1.组织小组;2.开始一个新问题;3.后续行动;4.活动汇报;5.问题后的反思。[4]

可以用图形象地来表示:

由图1可知,PBL的实施模式包含“一个中心、两个过程、三个控制点”。“一个中心”即以问题为中心;“两个过程”即解决问题的过程、综合能力(如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提升的过程;“三个控制点”即问题的提出、小组合作探究、评价与反思。

三、个案研究:唐宋诗词格律教学“三部曲”

我设计高中语文选修课“唐宋诗词鉴赏与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深入诵读、鉴赏和研究经典的唐宋诗词作品,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研究能力和古典文学修养,而且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作出评价和反思,发现其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日后的大学学习奠定基础。上述PBL的内涵和实施模式为这一目的提供了良好的方法论依据,下面我以一次教学实践“唐宋诗词音乐感的形成方式”为例,阐述PBL在唐宋诗词格律教学中的应用,即唐宋诗词格律教学“三部曲”。

第一部曲:吟诵诗词,进入情境。

1.教学过程:(1)导入。我们以前学习唐宋诗词,似乎已经陷入了同一种模式,不论什么作品都分析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一般就是“知人论世―整体串讲―重点意象―鉴赏技巧―拓展延伸”。今天我们要换一个角度和思维方式,回到语言最本真的状态,从音乐感的形成方式来欣赏唐宋诗词,看一看唐宋诗词读来为何会如此朗朗上口。这既是一次充满挑战的旅程,又是一次别样的诗意的旅程。

(2)问题1:从声韵的角度看,教师朗诵的诗词有怎样的特点?

教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诵以下诗词:《渡汉江》(宋之问,五言绝句)、《赠刘景文》(苏轼,七言绝句)、《春日登楼怀归》(寇准,五言律诗)等。这些诗词的文本材料要提前印发给学生。

(3)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朗诵。

2.解析:(1)第一部曲的导入语明确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直接将创新之处展示出来。从音乐感的形成方式来欣赏唐宋诗词,是学生以前尚未接触过的新鲜事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1提出的时机是教师朗诵之前,重点是“声韵”,这启发学生在教师和自己朗诵时,注意感受诗词的音乐美,为之后的教学营造出一种和谐悦耳的氛围和古色古香的情境。

第二部曲:变换视角,合作探究。

1.教学过程:(1)教师结合下图,讲授四声与平仄的知识。

(2)根据座位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人,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问题2:请标出刚才朗诵的几首诗词的平仄,探究诗词平仄交错的规律。

问题3:请运用自己发现的平仄交错的规律,联系以前学过的对仗、押韵等知识,以杜甫的《登高》、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探究平仄、句式、对仗、韵脚在诗词中的安排范式及其对作者情感表达的作用。

各小组之间展开竞赛,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最后请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讲台与全班同学交流。

对于确实有困难的小组,要给予适当的点拨。

2.解析:(1)第二部曲作为本次课的主体,不是简单地把课堂全部归还给学生,任其自由发展,而是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合作探究结合起来。四声与平仄的知识作为陈述性知识,直接运用讲授的方式即可。每组6人的分组方式、各小组之间的竞赛都是对学生合作能力的训练。教师的巡视走动,不但能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而且能与学生更亲近地交流唐宋诗词格律学习的心得体会。

(2)问题2和问题3的设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与问题1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解决了问题2之后,问题3的解决才成为可能。问题3的难度比较大,教师可以先示范分析《登高》和《水调歌头》中的一两句,打开学生的思路。

第三部曲:自我反思,总结方法。

1.教学过程:请学生谈谈本次课学习的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首先讲解前面提出的三个问题,作一些补充和拓展;然后点评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总结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和方法;最后推荐相关阅读书目,如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概要,诗词格律十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等,供有兴趣的学生借鉴和参考。

2.解析:第三部曲是本次课的又一大亮点,体现了PBL与唐宋诗词格律教学的完美融合。“通过反思概括,将相关概念、具体技能、策略及当前的问题类别联系起来,学习者可以对这一问题形成更协调一致的理解,这对知识的迁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4]教师的补充和拓展,将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点评、总结和相关阅读书目的推荐,将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中语文选修课“唐宋诗词鉴赏与研究”与PBL相结合,不但符合语文本身的特性和规律,充分发挥了语文教育的有效性,而且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教师和学生的长期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辛自强.知识建构研究:从主义到实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

[3]乔连全.论基于问题的学习[J].江西教育科研,2002,(4):8.

唐宋诗词鉴赏范文第2篇

命题角度一:理解、赏析关键字词。

[解题指导]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性、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另外,古人评诗有“诗眼”一说,所谓诗眼就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词。抓住了诗眼分析,我们就能看清这首诗的情感世界。如何判断诗眼之所在呢?一般说来,诗眼都是在全诗的前两句,因为诗人通常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什么样的景就含有什么样的情。另外,诗眼以表现力强的动词和形容词居多。

【典型例题】(2009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试题:(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解析:“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从容。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

命题角度二: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解题指导】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时要尽量使用规范的、专业的名词术语。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方式主要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为诗人常用,考生应当最先予以考虑)、借代、对比、衬托、反问等。当然鉴赏表达技巧绝不是仅仅列出一两个名词。最关键的还是考生要能够结合诗歌的情感将创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分析出来。

[典型例题](2009重庆卷)

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湖。日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萧?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堞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试题:(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解析:“粉黛”借指歌伎,“笙箫”代指箫声,均属借代;“何处笙萧?”自然是反问。

命题角度三:就某一句诗再现画面内容。

【解题指导】

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描述诗句,再现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常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将原诗句描述得形象生动,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呢?就是要“身临其境”。要将自己置身于诗中所描述的环境,置身于历史大背景。要抓住包含作者情感的词语,去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达到与诗人融通的境界。最后力求用最有表现力、最到位的词语再现原诗的画面。语言组织要上层次,要有美感,要像高三学生的水平。

【典型例题】(2009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杜甫好友,受封郑公。箨,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试题:(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解析:“色侵书帙晚”一句描绘竹子的形象,注意描写的是竹影。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要注意鉴赏具有刻画效果的词语,即要锤炼“侵”的动态效果和“晚”字的衬托效果。

命题角度四:理解、分析整首诗的内容或情感。

【解题指导】

情感是诗歌的本质,诗歌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抒发作者情感。诗歌鉴赏的基点。也是对情感的领会和把握。因此,诗歌鉴赏题较多地涉及对作者情感的分析评价。对整首诗的分析,一要重视注释与标题,因为这里大都含有很重要的信息。第二,评价思想内容,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三要看清题目要求,灵活作答。如果考题直接提出了鉴赏角度的要求,那么考生在答题时就应直奔主题,明确回答。而如果考题没有明确地指出鉴赏的方向,考生在自选鉴赏角度时则应注意两种情况。1、当读懂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并对作者的风格有所了解时,可选择此诗的思想情感作为鉴赏的对象。因为思想情感是属于“大而话之”的东西,难有精确的答案。靠上一点就能拿分。2、当不能理解诗的大概意思时,就选择一两个精练生动的字词鉴赏。抓住一点,详加阐发。

【典型例题】(2009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鸟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战后,杜甫曾闲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试题:(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景和情的关系。“月”是本诗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月的特点,再结合诗人的遭遇和国家的局势作答。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命题走向中的4个应知要素】

纵观2009年18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鉴赏题,我们不难发现以下规律:

1 名家名篇不再一枝独秀。随着单独命题省份的增多。各省为了避免重复。在名家中选诗将会越来越少,或者说。即使选自名家也不会选名篇。

2 以唐宋诗词为主的局面不会改观。综观18省市试卷选用的19首诗词,只有重庆卷和浙江卷不在唐宋之列。诗歌出处为什么侧重于唐宋时期呢?因为唐宋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顶峰,诗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手法、艺术特色,都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对读者文化底蕴的积淀和文学素养、欣赏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高考卷中的古诗词鉴赏不管以哪种形式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都会侧重于选择唐诗或宋诗。

3 “写景抒情”诗依然将独领。诗是抒情的艺术,任何一首优秀的感人的诗,总是诗人

内心深处涌出的歌唱。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致景,妙合无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也说过“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充分说明了诗歌的这一特征。

4 设题方向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即古诗鉴赏一般出两道题目。一题考查角度小。在字词句或修辞上做文章,一题考查角度泛,在思想情感上做文章。

【解题技巧总体指导】

古代诗歌鉴赏题考查的是学生理解、鉴赏、语言表达诸方面的综合能力。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大量题目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完成。根据近5年高考所选唐宋诗词“借景抒情”的特点,考生在平时训练时应有针对性地精选题,模拟答题。应特别关注李白、杜甫、王维等名家的“写景叙事”诗以及表达技巧上与高考题类似的唐宋诗词。另外,平常做题组织答案时要多用积累的专业术语、多参照高考答案的文字表述模式――这首诗采用了某某技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出了(某某意象)的(某某)特点,表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情感,起到了(某某)作用。每鉴赏完一首诗后,务必要将该题的参考答案在纸上再写一遍,然后再次核对。此举对提高考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很有好处。

【活学活用――巩固练习】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第三联两句中的“下”与“人”二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情景分写”是此诗谋篇布局上的一个特点,请分析这种写法的艺术效果。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浪淘沙

(南宋)邓剡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忿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邓剡被元兵俘虏,和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途经台城(南京),作了此词。

(1)请说说“井桐一叶做秋声”一句中“一叶”的妙处。

(2)全词以“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作结,传达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黄机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①仪真:今江苏仪征市,处长江北岸,是南宋御金的前线。②黄机:南宋爱国词人。

(1)上片描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请说说下片的“泪”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 (1)“下”字写出夕阳西下余晖返照之景,不但加重了诗人的乡愁,而且更深一层地触发了诗人内心深处感时伤逝的情绪。“入”字写出夕照的逐渐暗淡,也表明了诗人伫望之久,忆念之殷。前面写情之后,景物描写不但切合诗人眼前的情境,而且动静结合,由近到远。层次分明。(2)两句景两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显示出情绪的发展、深化。两句景彼此独立而又互相映衬。两句情层层递进、曲达其意。表现了“落日怅望”之情。

2 (1)这一联主要运用了通感、比喻、拟人手法。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地写出了分别的伤感。(2)“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抒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能将两个字结合诗歌准确分析即可得分。)

唐宋诗词鉴赏范文第3篇

那么作为初学者如何训练和把握这一过程呢?首先要着眼于整体感知。对于诗歌的鉴赏,我们要养成反复吟诵,潜心涵咏的习惯――这是通向审美鉴赏的必由之路。这个整体感知是在熟练吟诵的基础上对古诗词的句法、章法、涉及的历代典章制度及特殊背景加以了解。目的是把握诗词的大意,但不可节外生枝。如在解读杜甫的《登高》一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们只需了解这首写于大历二年(767年),这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难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的相继逝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他心头。他是为了排遣郁闷而抱病登台的。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颔联写远望所见,有包举宇宙之意,气势开阔;颈联上句写漂泊之苦,下句写老病孤愁,形象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台之举,基调沉重;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诗人此刻的心志是百感交集啊!

在整体感知之后,接下来需要再造意境来调整,使之成为一幅分明而有序的画面――诗中所描绘的形象和物象虽会一一浮现在鉴赏者的脑际,但可能会是杂乱、模糊的。我国唐以前的诗歌一般都保持着质直的风格。以“诗言志”,意境比较单纯;而唐宋诗词则比较重视技法的创新。意境变得含蓄,“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回味余地大。在此,要抓住意境这个要害。鉴赏主体如果能进入诗中意境,则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以不言而喻。意境就是只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想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诗人在意境的创造中,将感情藏在景中,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字面上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对友人的态度,但从烟花三月、黄鹤楼头的美好景色中,已透露出对友人的祝福。诗中也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是在抒情,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还有一种诗是情景并茂的抒情与写景浑然一体,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山水诗明丽清新、含蓄有致,诗人被贬后,为远祸全身,诗人吃斋念佛、隐居山林。一场秋雨后,山中更显得一片空寂。傍晚的天气清清爽爽,更透出十分秋意。群芳已谢,而青松如盖,明月当空、山泉淙淙、泻于石上。阵阵欢声笑语,那是洗衣归来的姑娘,而顺流而下的渔舟弄乱了荷塘月色,划破了宁静。在如此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下,诗人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朝中”不如“山中”的感情,决然归隐。

画贵留白,诗贵有虚。此所谓“全局有法,境分虚实”。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透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是伴随着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以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为例:

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中描写诗人去游一座花园,但园中无人,久扣柴扉而不开,十分扫兴。这样好的园子,门前的台阶上都长满了青苔。说明一向游人甚少,更添了一层遗憾和惋惜。但诗人能突然于失望于遗憾中翻出一层新意:写一枝怒放的红杏不甘寂寞,伸出墙外,它那盎然的生机已足以引起诗人对满园春色的联想。园虽未入,可园内的一切均可想而知了,诗人由扫兴变为高兴。

总之,意境的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集中地体现了我们的审美鉴赏理想。

唐宋诗词鉴赏范文第4篇

一、命题基本形式和特点

纵观2012年高考16套试卷(不含)海卷),共鉴赏评价古诗词17首(浙江卷考查了2首诗),设题数目以2个小题为主,赋分基本保持稳定,分值在8分左右。题型设置以问答为主,兼顾选择、填空。具体分析命题特点,表现在如下方面:

1 主要是鉴赏一首诗,两首诗比较鉴赏仅为点缀

今年只有浙江卷考查了两首诗的比较鉴赏,2011年只有湖北卷,2010年只有天津卷考查了两首诗的比较鉴赏。由此可知:两首诗的比较鉴赏题已不再流行,仅仅是一种点缀。一套试卷只鉴赏一首诗又将独步天下。

2 注重衔接所学诗词,比较鉴赏,拓展延伸

这种衔接在设题上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把考查的诗词与教材中的诗词放在一起比较鉴赏。比如今年江西卷诗歌鉴赏的第2小题:“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二是从考查的诗词中的某一知识点(或思想内容或表现手法)延伸到所学的诗词,进行拓展延伸。比如今年北京卷第3小题:“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可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

3 题目设问大都指向明确,又适度开放

绝大多数的题目设问指向明确,要求考生就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知识点进行作答。比如:全国课标卷的第8题“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这种限制性的明确设问,既可消除问题的模糊性,又能免除答题的非指向性,更能避免学生漫无边际作答现象的出现,实为一种充分为学生考虑的体贴式设问。

在限制性设问的主导下,也有一些题目设问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例如:①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广东卷)。②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江苏卷)。③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四川卷)。这种适度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的创新解答和多种解答提供了可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不过,今年安徽卷的题目设问方式却与去年完全相反。2011年的设问要求是“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可谓当年最创新的设题方式:不仅只出了一道题,而且设问完全开放。然而2012年的设题方式则变成了两个题,而且设问明确限制一一“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由安徽卷的颠覆性变化,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启示:设问方式不能完全开放,而应像今年的3套题那样适度开放,可能更符合高考命题的科学性。

二、诗歌选材特点及其亮点

1 宋代诗词仍备受青睐,金代诗词悄然登场。

与近年试题相比较,2012年诗歌从朝代上看有以下特点:

宋代诗词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考查了9首和10首,独占了半边天,今年虽有所下降但也考查了7首,占了41%,仍是最多的。另外,唐诗近三年都在3首或4首,基本稳定。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考查了晚唐时期温庭筠的一首词。

在突破唐宋诗词一统天下的格局后,前两年元诗明诗异军突起,今年则继续并加大了考查力度。元诗2首,明诗1首。在前两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中从未出现过的“名不见经传”的金代诗词,却在今年的浙江卷和安徽卷悄然登场。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用的一段空白被填补。

金代诗词的十肖然登场,选入了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元好问,其意义不可低估。有力地拓宽了诗词鉴赏的领域,又次打破了考查格局,应是今年诗歌鉴赏最大的一个拐点和亮点,更是今年最突出的变化和创新之处。

这也启示我们:中国每个朝代(即使是少数民族的)都有其优秀的文化,精彩的诗词。这些诗词可以并且应该成为高考诗歌题选择的范围,更应该成为中学生平时学习和鉴赏的对象。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诗歌鉴赏训练中必须拓宽学习和训练的领域。

2 作者均非流诗人

(1)著名诗人完全退出,避免了猜题押题。

17首诗词涉及作者16位(杨万里有两首诗入选)。一流诗人全部缺席,我们在教材中非常熟悉的,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欧阳修、辛弃疾等著名诗人一个没有。

比较熟悉的作者有8位,他们分别是贾岛、温庭筠、秦观、杨万里、晏几道、晁补之、张耒、元好问。学生根本没听说过(甚至老师都十分陌生)的作者也有8位,他们分别是中唐的李益、晚唐的修睦和钱、宋朝的李纲、金朝的王寂、元朝的白埏和曹伯启、明朝的金銮。

(2)作者作品“陌生化”成共识,体现了公正公平。

大量选择陌生作者以及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应该是高考命题人的有意为之。“陌生化”,

已成为命题人今年和今后作者作品选择的一个基本标准。同时,选材的陌生化,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高考的公平公正。

3 体裁以律诗最多,绝句、词次之

今年的诗歌在体裁上非常集中,除了律诗、绝句和词外,没有涉及其他体裁。2010年和2011年这三类体裁所占比率也不低,分别为76%和88%。可见,这三种体裁最受高考诗歌鉴赏命题者的青睐。

另外,前两年曾考查的乐府诗,今年没有出现;2010年曾考查的五言古诗和散曲,2011年和2012年均未考查。这说明,这些非主流的体裁也许只是偶然为之,或者说是一种点缀。

在平常备考时,广大师生还是应重点加强律诗(尤其是五言律诗)、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词等体裁的训练。

唐宋诗词鉴赏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手段 古诗词教学 情境 形象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它以完美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思想内涵、广阔的社会生活,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这些优秀的古典诗词,像一位长者,诉说人间的沧桑,熏陶着,丰富着学生的情感,增加了他们的文本阅历。而且,这些深藏在学生心中的诗,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增加,会慢慢成为他们精神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对于他们的完善人格的形成和个人的修养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阅读优秀古诗词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性情,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但由于古诗所反映的内容、思想、情感与当代学生生活之间存在客观距离,古诗的语言与当代语言表达系统之间的客观差异,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加上现代快餐文化对学生的阅读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不高,鉴赏能力也比较低。传统的诗词教学只是让学生背诵、记忆和理解意思。其实,科技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将录音、幻灯、投影、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到唐诗宋词欣赏中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让课本中的诗词名篇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从而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形象表现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其收效之大是许多口头表达所不能企及的,这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那么,现代教学手段在古诗词教学方面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可创设情境,增加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的诗情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更加简洁容易,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技术还能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景,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如柳永的《雨霖铃》以冷落凄清的秋景为衬托,渲染了惜别的场景,进而推测别后刻骨铭心的思念。全词层层铺叙,情景交融。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多幅画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但学生很难展开想象进入诗中的画面,体会词人幽深的离情,我将《雨霖铃》flas加配乐朗诵播放给学生去听,去看。哀婉的音乐和凄清的画面相结合,创设出优美的意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冷落凄清的秋季,更深地理解和感悟词人的离情别绪,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把自己感受到的情感用诗般的语言表达出来,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二、有利于形象地展示意象、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古典诗词中有些篇目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对诗中的意象、意境往往难以准确把握。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感知形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教学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形象化,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为学生更好地把握诗词的意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为抒怀,大量运用典故。“用典”是这首词的特色,理解“用典”的含义也是本首词的重点和难点。全词运用五个典故,要让学生了解这些典故内容,就需要大量的教学时间进行讲解。我便利用多媒体处理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的优势,在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地方,运用幻灯片将词的写作背景、每个典故的出处以及几组人物的对比关系等内容运用图片、声音清晰地展示出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并根据学生实际,辅以及时、恰当的板书,帮助学生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将多媒体技术合理地运于课堂,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色彩鲜艳,声响悦耳,动态显示,加快学生的感知过程,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量,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能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仅凭课本中入选的有限的篇目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扩大练习量,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训练上。在每篇诗词赏析之后,教师还可以涉及一些相同的题材的诗词,或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来比较鉴赏。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就可以给学生补充《无题》、《送友人》等诗并配以讲解让学生欣赏。但在有限的时间内,仅仅发挥黑板的作用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利用屏幕展示练习,展示思考,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训练量大且更有效地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而且多媒体较之口述,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用口述老师必须把问题牢牢记住,如果提问前需要相关的材料或者提示,就比较麻烦了。有了屏幕,你可以把必须要说的材料和问题打出来,一清二白,学生和老师则能达到更好的交流与探讨。而且制作课件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制作课件,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并且他们从自己学习的角度提出问题,能更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教学实践证明,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表现传统教学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取得传统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时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1)目标明确,讲求实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切忌追求形式和盲目使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的实际需要是否使用和怎么运用。如本节课重在指导诵读,可选用声媒,让学生听优秀播音员的朗读录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纠正朗读中的错误。感知诗作的意象时则可放映有关影像,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提高认识。总之,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目标要非常明确,要讲究实效,科学使用。

(2)要精心设计教学。课堂中要运用什么教学手段,怎么运用,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如播放声音或影像图片,不能只是单纯播放,播放前,播放后教师要做哪些工作,什么时候播放,放在什么环节播放,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安排,使其和自己的教学有机结合,保证教学效果。

相关期刊更多

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隋唐宋辽金元史研究室

宋史研究论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中国韵文学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