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质量控制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及效果的基础,其也是直接影响中药材的未来发展和广泛运用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的现状出发,总结影响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因素,并总结出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现状;对策
中药制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继承了传统中药制剂方法,以中药为原材料,进行针对性的加工和处理后制成的剂型。中药制剂是当前临床疾病治疗常用药物,随着当前中药治疗毒副作用小的特点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中药制剂在临床上的运用越来越多。但其质量控制问题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1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现状
中药制剂剂型较多,包括中成药、中药成方制剂、单味药制剂、协定处方制剂等。当前临床对于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问题越来越重视,但当前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效果仍需不断提升,我国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取得的进展为:①中药制剂的质量监测标准正在不断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的颁布使得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获得了更多的法律及质检规范支持,为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②中药制剂的检测技术及方法正在逐渐建立和完善,当前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中药制剂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正在逐渐增多,多指标检测、药代动力学精细处理、微量检测等检测方式越来越多,薄层色谱分析技术、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在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使得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测效果正在不断提升。但当前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仍存在较多问题,质量控制效果更待提升。
2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当前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较多,对2015年对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取材因素、生产过程、存储及运输过程、人为因素均是影响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详见表1。
2.1取材因素
中药材的取材是中药制剂生产的基础,也是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首要原因。由于中药材种类较为繁多,且其来源多较为复杂,可来自于野外采集,也可来自于人工培育,而中药材的产地、品种、栽培过程、采收时间、存储方式等均直接影响着中药材的质量,进而影响中药制剂的质量安全。
2.2生产过程
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和漫长,其制作工艺和环节较多,制作过程中任意环节出现差错将直接影响中药制剂的质量。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进行投料,其中涉及中药的味数及数量,其直接影响制剂的生产质量及药效,部分药剂含量过高时将增加毒副作用。在生产过程中需进行药材粉碎、萃取、混合、干燥、浓缩等,在操作过程中,温度、次数、时间等均直接影响制剂质量。中药制剂含有多种剂型,且其剂型、给药途径使得生物利用度存在差异,生产工艺存在较多差异,若剂型错误,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用药疗效。
2.3存储及运输过程
中药制剂类型较多,在存储及运输过程中,不同剂型、不同性质药剂对包装、存储及运输需求存在差异,若不加分辨极易导致药剂变质,影响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2.4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在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中占据重要影响作用。相关采购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将直接导致劣质药材流入;在制备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味根据古方进行制备,将影响药剂质量,且制备过程中,相关人员的操作技能和质量也直接影响制药效果;在药检过程中,相关人员专业技能不高也将导致劣质药物流入市场。
3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策略
3.1加强药材采购监管
相关部门需加强对中药材原材料相关质量监测法律法规的出台,加大对中药材原材料的监管,避免劣质药材混入市场;相关制药单位也许加强对药材的选购,禁止采购来路不明的药材,并加强对已采购药材的检查,对于不合格中药材进行规范化处理。
3.2规范生产过程
相关部分需加强对中药制剂生产过程的监管,并及时出台相关规定,制定针对性惩处制度。在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水源及医疗卫生环境。相关人员需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实施生产制备过程,选择合适的加工和处理方式、剂型选择等,并做好记录,严格控制每一步的称量准确性,严格规范化制药过程。
3.3规范存储及运输过程
中药制剂需严格采取无菌包装,并根据实际剂型、性质等选择合适包装,根据药剂实际性质选择合适储存环境,并及时登记记录,运输过程也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实施,避免不合理包装、存储及运输出现。
3.4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
加强对采购人员、制备人员、药检人员、运输人员等各阶段人员的专业知识针对性教育,及时进行针对性培训,提升各阶段人员的专业素养及责任性。提升采购人员的药材辨识能力,并熟知国家相关规范,按流程进行采购,不断提升制备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操作能力,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制备过程;不断提升药检人员的的监督力度,严查每个步骤,避免遗漏和差错;加强运输人员对各项要求的熟悉,严格按照要求实施存储及运输。
4总结
当前人们对于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关部门及人员需严格规范中药制剂制备的全过程,以提升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效果,提升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压力容器;制造;质量
中图分类号:TL35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040-01
前言:
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体制的不断完善,压力容器在制造工程中的控制需求不断提升。压力容器从制造工艺上讲,涉及到很多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无论是在材料应用还是制造技术方面,都必须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压为了保证我国压力容器设备的运行安全,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我国出台并且实行了一系列的对压力容器的检查制度和监督措施。各项压力容器的生产必须得到国家的严格审批,并且严格按照国家所要求的检查机制,对容器的安全进行监督和检查。
1.材料质量控制
1.1 材料进货检验
所有的材料或零部件应按照采购单、采购技术条件和规范的要求进行材料到货检验。材料到货检验(除焊材外)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材料表面和切割边缘的缺陷检查;尺寸测量(包括厚度);核实要求的标记(包括材料证明书的追踪检查)。对于焊接材料,应检查其数量和是否有损坏,并确保包装上的识别标记清晰可见,主要确认以下内容:焊材的标准号和分类号;制造商的名称和商标;尺寸和重量规格;批号、控制号或热处理号。
1.2 材料的保管和发放
合格的材料和零部件存放在仓库或材料场地的指定区域,并且至少应保证做到以下几点:保留识别标记;防止材料或零部件损伤、丢失和变质。材料发放应手续齐全,发放时应核对材料规格、识别标记、尺寸和数量。
1.3 材料的识别标识
应采用下列方法之一保持对材料原始识别标记的追踪。在适当位置保留材料原始标记,使此标记在成品上清晰可见;可追溯到原始标记的代码的识别。
1.4 库存材料和用户提供的材料
只有当对手续齐全的库存材料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如需进一步做材料试验,则需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由用户或其提供的所有规范材料符合规范要求检验合格后方可接收。
2.焊接的质量控制
2.1 对焊接材料的管理
焊接材料是压力容器焊接质量的基础,焊接材料质量和材料的正确使用,关系到压力容器的生产成本和其生产周期。所以,在管理焊接材料时应该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发放使用或者回收。此外,压力容器的焊接材料必须有材料生产企业的盖章和材料质量检验证明,对于特殊焊接材料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还应进行必要的复验以确保性能符合要求,例如:低温钢焊接材料的扩散氢检验。对于焊接材料的管理压力容器生产企业必须设立焊接材料库存区,凡入库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焊接材料库还要设有专业的温度计、湿度计和烘干设备,对焊接材料的情况做到实时监控,确保材料不产生物理反应或者化学反应,进而影响焊接质量。
2.2 对焊接工艺的管理
在压力容器实施焊接前,焊接工艺员要对压力容器设计图进行深入的研究,根据设计图纸中压力容器的技术条件和结构特点以及结合工厂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制定合理的焊接作业指导书。对于新材料新焊接方式,还应事先进行焊接工艺测评,待合格后才能将此工艺使用到实际的焊接作业中去。方案的设计一般包括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方法、焊接的参数、坡口的形式等等。同时,在压力容器焊接方案的制定时还要考虑企业内部的焊接工人是否有实行焊接工艺的资格。
2.3 焊缝的检验
焊缝的检验包括对焊缝外观的检验和无损探伤的检验。对焊缝外观的检验主要是按照设计图纸和标准规范对实物进行目测检验,检查其在外观上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及标准规范要求,例如:焊缝的余高、咬边等的检测。无损探伤主要是检测焊接金属内部是否存在不连续性的缺陷,以及由于焊接操作不当而导致压力容器出现裂纹、气孔等缺陷。
3.计量质量控制
因为压力容器中含有部分计量设备,这些计量设备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控制压力容器中生产材料的容量,所以计量器具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数据参数。一般情况下,计量器具应进行周期性检测、维修,这种周期检测行为可以提高计量器具的数据准确性,提高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性能。同时,工程人员也需不断检测和试验计量容器的规格容量以及计量能力,如果经过养护维修之后的计量器具已然无法客观、真实的反映压力容器的运行状态,则工作人员应及时更换计量器具。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等重要环节应由质量检验责任人对设备进行检验确认,检测记录与相关报告资料需经过正规检查工作审查之后,存档备查,并经监检人员现场监检确认。
4.无损检测
压力容器在固定运行周期内必须要进行一次无损检测,检测压力容器的运行情况、元件在加工过程中的材料状态、生产设备和材料的质量安全等,通过无损检测,工作人员可以准确把控压力容器的质量安全以及生产内容。无损检测结果应收录到日常检测日记中,工作人员在对压力容器进行仪器校对时,也需要引入这方面的数据,以充分提高压力容器质量控制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5.热处理
5.1 热处理技术
压力容器的热处理技术对编制工艺元件的控制要求非常高,在对生产元件进行热处理时,工程人员必须系统分析元件在压力容器中的温度变化规律,研究温度变化曲线,并引用先进的热处理设备,来稳定压力容器内外部加工环境温度。热处理可以帮助压力容器完成复杂的加工任务,提高制造工艺质量,使压力容器处在规范的生产环境中。
5.2 热处理设备
热处理设备应具备确保热处理操作工完成工作的性能和能力,热处理操作工应负责维持设备和辅助装置处于良好状态;温度测量机记录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性能及精确度,并按规定进行了适当的校准。
5.3 热处理操作
热处理操作工要根据热处理工艺规程进行热处理。检验员应监督热处理的操作情况。热处理完成后,操作者应提供时间-温度表,此表应包括其表号、制造商序列号和/或可供追踪检查的零件号,并在表上签署姓名、标注签名日期。检验员审查时间-温度表,验证满足热处理工艺规程后,也应在表上签署姓名、标注签名日期。
6.压力试验
水压试验是压力容器制造的最后一道程序,在步骤中,除了测试压力容器的强度,也将用于密封结构致密的或焊接的密封性测试。同时,可以减少或消除残余应力,并且对缺陷(裂纹)尖端钝化,以防止膨胀在较低工作压力的裂纹或减缓其扩张速度,以合理的过载比可以得到改善。特别是疲劳寿命,并能增加压力容器的承载能力,爆破压力将显著改善。由于夹套设备的种类及结构形式较多,此时,应先对内筒试压合格后,再焊接夹套并进行夹套水压试验。当然,对于内筒压力低于夹套且夹套试压时内筒又需保压的情况,原则上仍应按 GB150 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执行。对不锈钢容器的水压试验应控制水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
7.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压力容器的质量控制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可知,质量控制在工装设计、计量检测、数据分析、焊接控制等管理项目的正向影响下,其控制能力越来越强。作为具有一定使用危险性的压力容器,其生产制作过程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经监察部门审查确定之后,再向工业企业销售。
参考文献
关键词:枳壳健胃颗粒;延胡索乙素;薄层色谱;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1-0054-03
枳壳健胃颗粒为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经验方,由延胡索、枳壳、连翘等9味中药组成,具有疏肝清热、理气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肝胃郁热、胃脘疼痛,已在临床使用20年。延胡索乙素为君药延胡索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较强的镇痛、解痉等作用[1-2]。为有效控制该制剂质量,本试验对方中枳壳、延胡索、连翘进行薄层鉴别研究,并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对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CAMAGⅢ型薄层色谱扫描仪(瑞士CAMAG公司),CAMAG层析缸(瑞士CAMAG公司),CAMAG紫外光灯(瑞士CAMAG公司),NANOMAT4点样仪(瑞士CAMAG公司),CAMAG TLC PLATE HEATER Ⅲ型加热板(瑞士CAMAG公司),定量毛细管(瑞士CAMAG公司),SK8200H超声波清洗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硅胶G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集团),SARTORIUS BP211电子天平,CANON数码照相机。
延胡索乙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26-200409);延胡索、连翘、枳壳对照药材(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分别为120928-200604、120908-200711、120981-200803);枳壳健胃颗粒(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产,批号20110417、20110712、20111125);所用试剂均为
分析纯。
2 定性鉴别
2.1 枳壳
取本品5 g,加甲醇1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枳壳药材2 g,同法制得对照药材溶液。按处方量自制成缺枳壳的成药,同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ⅥB),吸取上述溶液各5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6∶2)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氧化铝乙醇溶液,105 ℃加热5 min,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
2.2 延胡索
取本品5 g,加甲醇5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 mL使溶解,加浓氨试液调至碱性,用乙醚提取3次,每次10 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延胡索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处方量自制成缺延胡索的成药,同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ⅥB),吸取上述溶液各5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9∶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碘缸内3 min,取出,挥尽板上吸附的碘后,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
2.3 连翘
取本品5 g,加乙醇50 mL,加热回流1 h,滤过,滤液蒸干,加乙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处方量自制成缺连翘的成药,同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ⅥB),吸取上述溶液各4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1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的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
3 含量测定
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置P2O5干燥器中24 h的延胡索乙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1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3]。
3.2 供试品的制备
取本品10 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100 mL,超声处理30 min(频率53 kHz,功率150 W),再称定质量,补重,摇匀,滤过,精密吸取续滤液50 mL,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 mL使溶解,加浓氨试液调至碱性,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萃取3次,每次10 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转移至容量瓶中,作为供试品溶液[4]。
3.3 波长扫描
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经点样展开后,参考相关文献资料[5],首先在330 nm下对延胡索乙素进行扫描,然后对其斑点进行定位,在200~700 nm内对延胡索乙素进行波长扫描,在343 nm延胡索乙素有最大吸收,在650 nm延胡索乙素几乎无吸收,故选用λS=343 nm,λR=650 nm。见图1。
3.4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根据处方组成,取除延胡索外的其余药材,按工艺要求制成缺延胡索的阴性制剂,按“3.2”项下方法制得阴性对照溶液。
3.5 色谱条件
薄层板为硅胶G板;展开剂为甲苯-丙酮(9∶2),预饱和30 min,碘缸。λS=343 nm,λR=650 nm。
3.6 薄层专属性扫描
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2 ?L、对照品溶液1 ?L及阴性对照品溶液2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按“3.5”项下色谱条件操作显色后,置薄层色谱仪中进行扫描。分别对对照品、供试品和阴性对照色谱从原点到溶剂前沿进行色谱扫描,结果供试品色谱图中在与延胡索乙素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应的吸收峰,而阴性对照在与延胡索乙素相应的位置上无相应的吸收峰。
3.7 线性范围考察
精密吸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溶液0.5、1.0、1.5、2.0、2.5、3.0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按“3.5”项下色谱条件展开后进行扫描,以对照品量为横坐标,吸收峰面积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试验数据经直线回归,得回归方程Y=29.826X+1 162.669(r=0.996 92)。结果表明,延胡索乙素在0.055~0.330 ?g范围内峰面积与对照品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3.8 稳定性试验
吸取供试品溶液,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依法展开,显色后,依法测定峰面积值,并每隔1 h测定一次峰面积,结果表明:供试品峰面积值在6 h内基本稳定,RSD=1.85%(n=7)。
3.9 精密度试验
吸取同一对照品溶液1 ?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依法测定峰面积值,结果平均峰面积为5 406.83,RSD=1.32%(n=6)。
3.10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样品6份(批号20110417),分别依法制成供试品溶液,测定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结果平均含量为0.011 9 mg/g, RSD=0.75%(n=6)。
3.11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延胡索乙素含量0.012 mg/g的样品(批号20110417)5份,每份精密称取5 g,分别精密加入延胡索乙素对照品溶液(0.11 mg/mL)0.6 mL,按“3.2”项下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测定其延胡索乙素的的含量,计算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02%,RSD=1.85%(n=5)。见表1。
3.12 样品含量测定
取本品样品3批,批号分别为20110417、20110712、20111125,依法测得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为0.012、0.011、0.011 mg/g。
4 讨论
为了考察提取溶媒、提取方法及提取时间在本制剂中对延胡索乙素提取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甲醇、乙醇(95%、70%)、水为提取溶媒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甲醇为提取溶媒时所测定的延胡索乙素含量值最大,故确定延胡索乙素的提取溶媒为甲醇;
提取方法采用超声15、30、45 min及回流1、2 h提取进行比较,结果回流2 h和超声30 min提取所得延胡索乙素含量较高,故综合各因素,选择超声处理30 min为供试品的提取方法。
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然而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的薄层扫描法操作更为简单、准确,且重复性好,故制定本品质量标准时,采用了薄层色谱扫描法,结果提示可作为本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晓丽,曲扬,侯家鸣,等.延胡索的化学成分[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8,25(7):537-540.
泡沫轻质土以自身特有的结构特征,广泛适用于软基处理、桥头台背回填等工程部位。泡沫轻质土将路基工程逐步引向工厂化生产方向发展,以先进的生产设备保证工程质量,工艺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
关键词:
泡沫轻质土;发泡剂稳定性
1泡沫轻质土组分结构的特性
现浇泡沫轻质土具有如下组分及结构特性:(1)由多相介质组成:包括了气体、液体和固体(见图1);(2)属多孔介质材料:轻质土的轻质性是由其中大量的泡沫空隙形成的,故多孔性是泡沫轻质土最主要的结构特性(见图2);(3)凝结特性:泡沫轻质土属水泥类材料,故其制备到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所有水泥类材料的共性即凝结特性。所谓凝结特性,系指该材料具有初凝、终凝时间,属水硬性材料,其强度随龄期的增长而增长。
2泡沫轻质土制备关键技术
现浇泡沫轻质土制备工艺的各个环节,其共同点在于混合,体现为多相介质、多步骤、多比例的混合特性。各个环节的混合分别为:(1)发泡剂稀释。发泡剂稀释环节是根据发泡剂的稀释倍率将发泡剂稀释为发泡液,以便于进行发泡过程中的精确计量。该环节的混合表现为发泡剂与稀释水的混合;(2)水泥浆搅拌。水泥浆搅拌过程实际上是水泥与水的混合反应过程,控制该过程的是水泥浆配合比及搅拌时间;(3)泡沫制备。泡沫制备环节是发泡液与压缩空气混合的过程:压缩空气和发泡液在发泡装置中混合,并以发泡液和压缩空气的输送动力为动力,形成一定的泡沫流。该环节的混合比例由发泡剂的发泡倍率或泡沫的标准密度值决定。由于混合介质为气液混合,其控制难度较高,由装备系统的发泡技术、发泡剂性能决定其控制质量,表现为制备的泡沫流是否细腻、泡沫密度是否稳定;(4)泡沫与水泥浆混合。该过程的混合比例由轻质土的湿密度目标值或者轻质土气泡率决定。该环节的控制,由于包含了气、液、固三相介质,是最难控制的环节;其控制质量由装备系统的混合技术决定,表现为制备的轻质土密度是否稳定、是否均匀(见图3)。综上,泡沫轻质土制备的关键技术为发泡技术、混合技术及发泡剂技术。
3泡沫轻质土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分析
泡沫轻质土的组分结构特性、制备工艺的关键环节决定了泡沫轻质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为:如何实现轻质土密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材料组分结构特性的形成、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与关键工艺(关键设备)过程控制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材料组分结构特性要求轻质土密度实现均匀性和稳定性,而发泡技术、混合技术及发泡剂技术则在技术实现上对轻质土密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起决定作用。在一些实例中,因泡沫轻质土施工密度控制不均匀,出现了粉状夹芯层,严重影响了路基质量。出现该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施工设备的发泡技术、混合技术不过关。当发泡剂技术不过关时,已经浇注的泡沫轻质土,很容易在终凝前出现消泡沉陷。泡沫轻质土的凝结特性在很多场合也会显著影响质量均匀性,最主要的体现是,当设备产能不够时,同一浇注区浇注层,因设备产能制约,未能在初凝时间内完成浇注,导致已经初凝的泡沫轻质土受后续浇注泡沫轻质土流动和挤压的影响而形成剪切裂缝及内部结构破坏。故泡沫轻质土的凝结特性,对装备技术提出了高产能化的要求。各类工程实践表明,实现泡沫轻质土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关键在于包含发泡技术和混合技术在内的先进装备技术及拥有良好性能的发泡剂。
4施工设备对泡沫土施工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公路建设;质量控制;研究
前言
公路建设工程的特点是影响因素多、工程复杂、投资大、质量要求高,质量管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挑战,本文就公路施工质量管理控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一些质量控制对策,这对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一、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公路桥梁施工涉及到诸如管理、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与普通道路施工相比有着更高的要求,所具有的风险性要更高,需要对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进行综合考虑。对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是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对于减少安全风险和降低经济损失的意义十分重要。并且公路工程施工过程通常需要持续很长时间,施工环境复杂,容易受外界影响,而且整个工程系统十分复杂,彼此之间联系比较密切,稍微出现疏忽都有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二、公路建设中引起质量问题的原因
1、建设单位的原因
公路的建设单位多是地方政府部门或是村委会组建,由于资金有限,常以牺牲建设的规模、加快工期等为前提,要求施工单位使用某些指定的材料,或者要求施工单位缩短工期等等。另一些原因是建设单位的组织机构不够合理,不能建立临时性的组织机构,只注重表面现象,甚至一些公路的建设单位就是村民自己组成的队伍,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
2、设计的原因
设计图纸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由于公路的等级较低,设计经费较少,一些设计人员对于图纸设计不是很重视。在一些公路中,出现了图纸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因为设计人员没有对现场进行详细的踏勘,没有了解到现场的实际情况,造成了与实际的脱轨。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较多,设计人员的水平层次不齐,设计任务量大以及较差的设计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计的质量。
三、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策略
1、控制施工成本,节约资源
对施工技术进行控制与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在工期内尽可能高质量地完成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所需资源,最大程度节约施工成本,并在这样的前提下保障公路工程质量,实现公路工程的利益最大化。应当采用经济节约的施工工艺和技术,采用成本较低的新型施工材料,但经济利益永远要以工程质量的高标准为依托,不能一味追求低成本却降低了施工质量。
2、加强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管理
施工企业单位要注重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节约成本的问题需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才能考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禁止使用性能质量较差的施工材料,在材料的选择上需要使用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而且在材料储存方面的方法要得当,防止材料变质,影响其性能。同时,施工单位要注重先进设备和施工技术的引进,要加大相关方面的投入,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实现桥梁施工质量的提高,为企业树立起良好的社会现象。
3、对公路桥梁建设的结构和质量进行管理
公路桥梁建设的结构以及形式存在着多样化的特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工艺流程以及使用的技术都非常的复杂,在施工的工艺以及流程中对精确度的要求非常高。对此,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事先设计的一些要求来进行施工,使公路桥梁的结构以及承载能力得到有效地保障,对于预备应对能力以及对于混凝土的振捣等工作都需要对其严格的进行管理。在施工之前要做好测量以及放样等准备工作,要准确的进行放样,仔细的进行测量,避免出现偏差。对桥台以及桥墩等各种工作完成之后,对平面的位置进行确定。除此之外,公路桥梁建设的平面结构要做到平滑、美观,避免因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造成外观上的不美观或者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4、严格进行质量检验
4.1明确的提出质量的标准.检验标准主要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即达到规范化、规程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检验内容主要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和部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使质量事故尽可能地消灭在施工过程中,这样使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检验手段是通过仪具测试和试验数据结果反映出来。
4.2严格进行质量的检验。无论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程、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字;如果发现质量问题,一定要严肃对待,要一丝不苟的进行妥善的管理,该返工的一定要返工,该停工的也一定要停工,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问题。检查和评定,评估和建议,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工程的质量,各级领导,对质量的管理绝不能马虎行事,要做到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评审和信息反馈工作,不能像以前事后把关,到工程结束后才检查,不注重中间的检查。
5、注重施工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专业培训
施工企业单位要注重施工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通过进行专业的培训来实现,对于那些不具备专业施工技术的人员要禁止其上岗作业;另一方面要注重提高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的思想认识,通过进行定期的思想素质教育,来使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充分负责,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操作,避免违规操作的情况出现。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公路交通行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公路桥梁是公路交通运输中最主要的内容,在公路运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一位公路桥梁建设人员都要认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操作,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创新,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地公路桥梁施工建设道路,使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