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梯子

安全梯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梯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全梯子

安全梯子范文第1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档案安全;实体档案;电子档案

档案指国家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从事各项经济社会活动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声像等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和全面反映,是积累和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开展科学研究和工作的可靠依据,是规范管理的基础,是建立信用的工具,是维护团体和个人权益的重要保障,更是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根本。档案的安全是档案管理的核心,能否安全有效管理实体及电子档案是发挥档案作用的关键。只有完整、真实、准确地收集有价值的档案,规范、合理地保管和保存原始档案,科学地分类并做好登记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利用档案的价值。

一、实体档案的特点及安全管理

(一)实体档案的特点

实体档案相对电子档案而言,实体档案专业性强。实体档案记录着具有不同专业性质的内容,要保证实体档案完整,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全面的业务知识,科学管理档案。实体档案具有成套性。实体档案涵盖了记录社会活动的全部内容,不仅仅是某段文字记录、某张照片、某段音像资料,必须按照档案工作程序成套管理、成套利用。实体档案形式多样,有文字档案(纸质、简帛、简牍、石刻、甲骨、陶文等)、照片档案、胶片式档案、标本实物等,这是实体档案最显著特点。

(二)实体档案的安全管理

要坚持常规安全管理。根据档案的性质,合理采取流水排架、分类排架或综合排架,对档案进行存放。档案馆(室)除了最基本的“八防”措施:防盗、防火、防水、防虫、防潮、防霉、防光、防尘,还要根据材质不同,有针对性地分类进行温度、湿度的监控,减少环境因素对档案的侵蚀。定期对库房进行全面检查,对老化、破损、褪色、霉变等受损的实体档案,需要利用科学手段及时进行抢救,并对档案数字化信息进行异地、多地、多材质备份。档案工作人员须对珍贵、重要的档案进行复制,并用复制件代替原件提供利用。要执行档案安全借阅制度。要做好全面、系统、安全地保存档案资料,建立有序、完整的档案制度,制定完善的借阅登记、利用效果登记和及时归卷的程序;档案一般只限于档案阅览室内使用,确需借出者,应严格履行借阅手续,并自觉遵守借阅时间,按期归还。完善档案、人员出入库登记制度,定期清点核对,做到出入库登记与档案实体相符,确保档案去留有迹可循。要树立高度的安全管理意识。这是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保证馆藏档案的完整、安全,杜绝一切档案介质和档案内容的损毁、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是档案工作的永久主题。工作人员在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等每个环节都要认真、细致,维护好档案的完整。维护安全不仅力求档案本身不受损坏,尽量延长档案的寿命,还要保护档案免遭有意破坏,档案机密不被盗窃。档案管理人员不只是对档案进行收集、登记的简单工作,要掌握大量的档案保存、修复知识,会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档案在安全的前提下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要加强档案安全体系等建设。要全面开展档案安全体系的建设。加强档案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执行相关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人员、技术、经济保障等。档案安全工作,实行总监负责制,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专人负责;并与上级档案管理体系保持高度一致,与同一层次的档案管理机构做好协调和配合,避免出现衔接松散、管理缝隙和漏洞。

二、电子档案的特点及安全管理

(一)电子档案的特点

电子档案,是指通过计算机磁盘等设备进行存储,与纸质档案相对应,相互关联的通用电子图像文件集合,通常以案卷为单位。电子档案的产生,使档案工作方式、安全管理的对象、安全设施及技术设备都在发生变化。档案以电子文件形式归档、保存、管理、应用正成为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档案有其自己的特点。操作便捷,效率提升。在档案归档时形成的电子文件,按照档案管理规范将其增加、删除、修改等都很方便,并且改后不留任何痕迹,确保档案页面的整洁。与其文件处理系统融合可使档案目录信息自动生成,大大降低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传递快捷、实现资源共享。电子档案的处理环境是计算机和网络终端,为此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存储空间小,容量无限大。电子档案占据极少量空间,几乎无重量和体积可言。表现形式多样、全面、形象、生动、安全。[1]

(二)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

自然灾害、电磁干扰、电源故障、设备被盗被毁及人为操作失误等多种因素仍时刻威胁着档案的安全,但电子档案的安全威胁还不仅于此。电子档案在网络环境中传播和存储的过程中,每个步骤都有可能存在一些安全漏洞,造成档案泄密、信息被窃取、被改写或被删除等严重后果。在电子档案安全系统中,应该准备好预防方案和紧急应对的方法,加快构建应急档案的长效机制,以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2]电子档案安全管理,首先在于人员的管理。必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思想觉悟,加强其对档案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在档案信息公开前,必须防范任何可能蓄意或者非蓄意的人为疏失。有人员变动时,必须使其在有效的管控范围,避免档案信息意外流出。对于利用档案信息者,先要确认其身份,并确定其已获得一定范围电子档案的使用权,在工作人员的管控下进行电子档案的浏览、使用和复制。并严格规定存储介质的使用范围,杜绝病毒感染的渠道和通过存储介质泄密的可能。为了保障电子档案的唯一性和真实性,电子档案的内容须预先进行加密处理。在完善的合作存取控制下,防止在电子档案的借阅和利用过程中造成档案信息的遗失。电子档案存储设备必须存放在加密管理的机房内,只允许指定负责人员进入。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为社会、企业提供现代化建设史料研究,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据和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档案的形式和管理方法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电子档案只是在档案的发展变化中出现的新的形式,也存在着它的有限性和安全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将实体档案与电子档案的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是值得档案管理人员思考的问题。档案工作者肩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的历史重任,应始终把保障档案安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合理构建三维档案安全管理系统,主动适应新形势,提升档案安全保障的能力,及时采取更加有效的安防措施,切实保障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3]

作者:姜艳丽 单位: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

〔参考文献〕

[1]王碧英.论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区别[J].管理与财富,2008,(9):19-20.

安全梯子范文第2篇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也在迅速崛起。电子商务这一新的商业形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方式,也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而电子商务中安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包括:运行系统的安全;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网络上信息传播的安全;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

二、电子商务面临的安全问题

由于Internet本身具有开放性、交易各方的不直接对面等特点,电子商务中存在着以下几种安全隐患:

1.信息泄露。在电子商务中表现为泄露商业机密,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与隐患可能使得电子商务中的信息泄漏,主要包括两方面:交易一方进行交易的内容被第三方窃取;交易一方提供给另一方使用的文件第三方非法使用。

2.信息篡改。在电子商务中,商业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非常重要。电子交易信息在网络上传输过程中,有可能被他人非法修改、删除或重放(指只能使用一次的信息被多次使用),这样就失去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身份识别。若不进行身份识别,第三方有可能假冒交易一方的身份来破坏交易、破坏被假冒一方的信誉或盗取被假冒一方的交易成果。同时,不进行身份识别,交易双方不仅会相互猜疑,而且还会抵赖,而进行身份认证后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都不能对此予以否认。

4.信息破坏。在电子商务中,信息破坏表现为商业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出现错误或失败。如计算机病毒、特洛伊木马程序、逻辑炸弹等,导致信息传递的丢失和谬误,或者导致电子商务信息遭到破坏。

三、电子商务中的安全对策

目前电子商务交易常用的安全技术主要包括: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防火墙技术、安全内核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信息泄密防治技术、网络安全漏洞扫描技术等。

1.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最基本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用于保证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采用数学方法对原始信息进行再组织,加密后在网络上公开传输的内容对于非法接收者来说成为不可理解的字符。对于合法的接受者,则可以利用其密钥,通过解密得到原始数据,达到保护信息的目的。目前,加密技术可分为两类:对称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密钥加密。

(1)对称密钥加密。加密所使用的密钥和解密所使用的密钥相同,或者虽不相同,但可以从其中一个密钥推导出另一个。使用对称密钥不必交换加密算法,只需交换加密密钥,因而简化了加密过程,加解密速度快,但存在密钥的分配、保存和管理的问题。目前常用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

(2)非对称密钥加密。信息加密和解密所使用的密钥是不同的,并且从其中一个密钥无法推导出另一个密钥。非对称密钥加密解决了对称密钥加密存在的密钥分配、保存和管理的问题,但加密算法复杂,加解密速度慢。目前,常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算法。

2.认证技术。基本的加密技术不足以保证电子商务中的交易安全,信息鉴别和身份认证技术是保证电子商务安全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认证技术是防止交易信息被篡改、删除、重复和伪造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有数字签名、数字证书、数字时间戳等技术。

(1)数字签名。传统商务活动中,通常利用书面文件中的亲笔签名或印章来规定合同的责任,而在电子商务中传送的文件是通过数字签名来证明当事人身份与数据的真实性。数字签名是数字加密技术的一种应用方式,其核心是采用加密技术的加、解密算法来实现电子信息的数字签名。对于电子商务中的业务款项如何分辨其真假,则需要数字签名技术来确认其交易或结算双方的真实身份及电子货币的可靠性。通过数字签名技术可实现对原始信息和关联方身份的鉴别,也可较好地防范关联方和非关联方的道德风险。

(2)数字证书。数字证书是用电子手段来证实一个用户的身份和对网络资源访问的权限,含有证书持有者的有关信息,以标识他的身份。数字证书克服了密码在安全性和方便性方面的局限性,可以控制哪些数据库能够被查看,因此提高了总体的保密性。

(3)数字时间戳。在书面合同中,签署日期和签名是防止文件被伪造和篡改的关键性内容。在电子商务中,同样需对交易文件的日期信息采取安全措施,而数字时间戳就可提供电子文件发表时间的安全保护。时间戳是一个经加密后形成的凭证文档,包括需加时间戳的文件的摘要、DTS收到文件的日期与时间和DIS数字签名,用户首先将需要加时间的文件用HASH编码加密形成摘要,然后将该摘要发送到DTS,DTS在加入了收到文件摘要的日期和时间信息后再对该文件加密(数字签名),然后送回用户。

3.安全认证协议。目前,在电子商务中有两种安全认证协议被广泛应用:

(1)安全套接层协议(SSL)。SSL协议是由Netscape公司研究制定的安全协议,用于提高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的安全系数。SSL协议的整个概念可以被总结为:一个保证任何安装了安全套接层的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事务安全的协议,该协议向基于TCP/IP的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提供了客户端与服务的鉴别、数据完整性及信息机密性等安全措施。

(2)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L)。SEL协议是为基于信用卡进行电子化交易提供的安全措施,它是由Visa国际组织和万事达组织共同制定的一个能保证通过开放网络(包括Internet)进行安全资金支付的技术标准,采用公钥密码体制的X.509数字证书标准,主要应用于保障网上购物信息的安全性。由于SEL提供了消费者、商家和银行之间的认证,确保了交易数据的安全性、完整可靠性和交易的不可否认性,特别是保证不将消费者银行卡号暴露给商家等优点,因此它成为目前公认的信用卡/借记卡的网上交易的国际安全标准。

四、结语

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并不限于以上所提到的,还有很多其他措施,如物理安全措施、入侵检测、防病毒技术、虚拟专用网(VPN)等。实际应用中常将各种技术结合起来使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子交易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安全梯子范文第3篇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稳健和低风险从来都是业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对于以资金为生产对象的金融业来说,离开了安全和信誉,一切都无从谈起。邮储银行也是一样,同样需要把资金安全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资金管理包括事前预防、事中检查和事后监督,其中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也就是事前预防和事中检查,这不仅体现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上,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严格交接、按章办事上。从目前邮储银行发展的情况来看,经过四多年的发展,邮储银行内部已经基本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保障制度。尽管随着业务的发展和业务种类的增多,这些制度还有待于更新和健全,但只要严格执行就可以起到基本的预防作用。遗憾的是一些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在多年的执行中往往产生麻痹放松的心理,给犯罪分子留下了可趁之机,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犯罪。这样的问题可以说是管理中最容易避免,又最容易被忽略的。其实谁都知道只要规章制度落到了实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那么到底缺的是什么呢?缺的就是金融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合规意识,这一点也可以说是从业者素质的重要体现。目前,各级分行都有定期不定期的对邮储银行业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但却很少有对这些人员的安全意识、合规意识教育,这就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虽然我们有专门的监察部门,但把所有的安全堵漏的压力,都压在这一个环节显然是不科学的,其实只要每一个从业人员都多一分安全意识、合规意识,就可以将许多隐患化于无形。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行资金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那我们又该怎么做呢?我想有四各方面需要我们引起注意:

一要努力学习,掌握资金安全管理工作风险发生的原因与规律,把警惕风险、正视风险、管理风险、防范风险的意识深入自己的心中,在岗位上,在工作中,思想上崩紧安全一根弦,时刻不忘资金安全管理风险。

二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做到洁身自好,正确对待名利和金钱,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夯实精神支柱,筑牢思想防线,做到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严要求、作风上高境界,杜绝一切社会上的不良行为与腐朽作风。

安全梯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身份认证 防火墙

    电子商务就是要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保证下,利用开放信息互联网实现可跨区的在线商品交易、金融资本交易及其商务活动作业的全过程。电子商务这一浩瀚的全球虚拟市场创造了二十一世纪各国的经济热点。但是由于电子商务的开放性及其所基于的网络全球性、无缝连通性、共享性、动态性发展,使得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成为现今的聚焦中心,并制约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构建安全电子商务交易系统将成为今后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

    一、电子商务的安全性要求

    (一)电子商务活动安全性的要求

    一是服务的有效性要求,电子商务系统应能防止服务失败情况的发生,预防由于网络故障和病毒发作等因素产生的系统停止服务等情况,保证交易数据能准确快速的传送。二是交易信息的保密性要求,电子商务系统应对用户所传送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密,防止因信息被截取破译,同时要防止信息被越权访问。三是数据完整性要求,数字完整性是指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原来数据和现行数据之间保持完全一致。为了保障商务交易的严肃和公正,交易的文件是不可被修改的,否则必然会损害一方的商业利益。四是身份认证的要求,电子商务系统应提供安全有效的身份认证机制,确保交易双方的信息都是合法有效的,以免发生交易纠纷时提供法律依据。

    (二)电子商务的安全要素

    一是信息真实性、有效性,电子商务以电子形式取代了纸张,如何保证这种电子形式的贸易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则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前提。电子商务作为贸易的一种形式,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将直接关系到个人、企业或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声誉。二是信息机密性,电子商务作为贸易的一种手段,其信息直接代表着个人、企业或国家的商业机密。传统的纸面贸易都是通过邮寄封装的信件或通过可靠的通信渠道发送商业报文来达到保守机密的目的。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一个较为开放的网络环境上的,商业防泄密是电子商务全面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三是信息完整性,电子商务简化了贸易过程,减少了人为的干预,同时也带来维护商业信息的完整、统一的问题。由于数据输入时的意外差错或欺诈行为,可能导致贸易各方信息的差异。四是信息可靠性、可鉴别性和不可抵赖性,可靠性要求即是能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正当地拒绝;不可否认要求即是能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防止实体否认其行为;可控性要求即是能控制使用资源的人或实体的使用方式。在传统的纸面贸易中,贸易双方通过在交易合同、契约或贸易单据等书面文件上手写签名或印章来鉴别贸易伙伴,确定合同、契约、单据的可靠性并预防抵赖行为的发生。在无纸化的电子商务方式下,通过手写签名和印章进行贸易方的鉴别已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在交易信息的传输过程中为参与交易的个人、企业或国家提供可靠的标识。

    二、电子商务运用的安全技术

    (一)网络节点的安全

    防火墙是一种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使互联网与内部网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防火墙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黑客的入侵及攻击,为电子商务的施展提供一个相对更安全的平台。防火墙能够有效地监视网络的通信信息,并记忆通信状态,从而做出允许或拒绝等正确的判断。通过灵活有效地运用这些功能,制定正确的安全策略,将能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网络系统。应给予特别注意的是,防火墙不仅仅是路由器、堡垒主机,或任何提供网络安全的设备的组合,它是安全策略的一个部分。安全策略建立了全方位的防御体系来保护机构的信息资源,这种安全策略应包括:规定的网络访问、服务访问、本地和远地的用户认证、拨入和拨出、磁盘和数据加密、病毒防护措施,以及管理制度等。所有有可能受到网络攻击的地方都必须以同样安全级别加以保护。

    (二)通讯的安全

    在客户端浏览器和电子商务WEB服务器之间采用SSL协议建立安全链接,所传递的重要信息都是经过加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目前采用的是浏览器缺省的40位加密强度,也可以考虑将加密强度增加到128位。为在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建立安全机制, SSL 首先要求服务器向浏览器出示它的证书,证书包括一个公钥,由一家可信证书授权机构签发。浏览器要验征服务器证书的正确性,必须事先安装签发机构提供的基础公共密钥。验证个人证书是为了验证来访者的合法身份,而单纯的想建立SSL链接时客户只需用户下载该站点的服务器证书。验证此证书是合法的服务器证书通过后利用该证书对称加密算法与服务器协商一个对称算法及密钥,然后用此对称算法加密传输的明文。此时浏览器也会出进入安全状态的提示。/    (三)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即使正确地配置了访问控制规则,要满足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也是不充分的,因为编程错误也可能引致攻击。程序错误有以下几种形式:程序员忘记检查传送到程序的入口参数;程序员忘记检查边界条件,特别是处理字符串的内存缓冲时;程序员忘记最小特权的基本原则。整个程序都是在特权模式下运行,而不是只有有限的指令子集在特权模式下运行,其他的部分只有缩小的许可;程序员从这个特权程序使用范围内建立一个资源,如一个文件和目录。不是显式地设置访问控制,程序员认为这个缺省的许可是正确的。这些缺点都被使用到攻击系统的行为中。不正确地输入参数被用来骗特权程序做一些它本来不应该做的事情。缓冲溢出攻击就是通过给特权程序输入一个过长的字符串来实现的。程序不检查输入字符串长度,假的输入字符串常常是可执行的命令,特权程序可以执行指令。

    (四)用户的认证管理

    一是身份认证,电子商务企业用户身份认证可以通过服务器CA证书与IC卡相结合实现。CA证书用来认证服务器的身份, IC卡用来认证企业用户的身份。个人用户由于没有提供交易功能,所以只采用ID号和密码口令的身份确认机制。二是CA证书,要在网上确认交易各方的身份以及保证交易的不可否认性,需要一份数字证书进行验证,这份数字证书就是CA证书,它由认证授权中心发行。认证中心就是承担网上安全交易认证服务,能签发数字证书,并能确认户身份的服务机构。认证中心通常是企业性的服务机构,主要任务是受理数字证书的申请、签发及对数字证书的管理。CA中心一般是社会公认的可靠组织,它对个人、组织进行审核后,为其发放数字证书,证书分为服务器证书和个人证书。建立SSL安全链接不需要一定有个人证书,实际上不验证客户的个人证书情况是很多的。验证个人证书是为了验证来访者的合法身份。而单纯的想建立SSL链接时客户只需用户下载该站点的服务器证书。三是SSL协议,SSL通过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来实行身份验证,数字证书是从认证机构获得的,通常包含有唯一标识证书所有者的名称、唯一标识证书者的名称、证书所有者的公开密钥、证书者的数字签名、证书的有效期及证书的序列号等。在用数字证书对双方的身份验证后,双方就可以用保密密钥进行安全的会话了。SSL协议在应用层收发数据前,协商加密算法、连接密钥并认证通信双方,从而为应用层提供了安全的传输通道;在该通道上可透明加载任何高层应用协议以保证应用层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三、完善电子商务安全的配套措施

安全梯子范文第5篇

一、求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需求

作业活动过程中,必然要产生一些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而煤矿生产作业的场所主要是在井下,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矿山生产作业环境相对较差,其作业场所狭小、阴暗、潮湿、生产环节多,环境多变,过程复杂。从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和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角度讲,“人的生命是第一重要的”。员工对作业环境中的重大危险源的危害性及造成的严重后果很敏感,对落实重大危险源整改技术措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高,对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高压线”都有一个强烈的防范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育的我国劳动力管理市场中,假如作业场所的安全环境不能满足员工安全生产的最基本需求,即使以较高的待遇也难以吸引员工的注意力和参与热情,即使已参与了该场所的作业,也同样难以,更难以留下高素质的员工,这种现象反过来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煤矿企业招工难的客观事实就是受到自身环境条件限制的一个具体实例。

二、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与作业点的安全环境条件不一定成正比,有些情况下,作业点的安全环境条件越好,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就越淡薄

从煤矿安全生产经验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在一般情况下,作业点的围岩条件越破碎,员工的安全防范动机就越强烈,施工过程中,对安全防范措施就会落实的越到位,所以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就越低。如上京矿区小华煤矿,其围岩层理、节理均较发育,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作业点附近经常会产生掉渣现象。只要有一个班的顶板支护管理不够到位,就必然会对下一个班次正常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定时的碎渣落地声,随时都在激发员工的安全防范动机。员工在这种的环境下作业,对安全管理的意识丝毫也不敢放松,每发现支护不合格,员工必然会自觉地进行及时整改。而在其他矿井的“完整顶板”施工作业过程中,由于顶板保持着大面积的“完整”状态的采空区顶板,给现象作业的员工产生一个“安全感”,总认为在这样的作业环境下,不会产生顶板冒落的危险,或产生顶板冒落的概率很低,容易产生麻痹大意的思想,工作面迎头一旦进入构造变化带,很容易产生局部冒顶而导致事故发生。所以在矿山员工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工作面越‘安全’就越容易出事故”。就是是员工生产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对安全防范意识与作业点安全环境条件两者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

三、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受作业过程中的最强动机支配较明显,当作业过程中最强动机从安全防范向其他方面发生转移后,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也会在无意识中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从而降低对事故隐患的防能力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生产过程中劳动紧张强度的支配,员工的安全意识会在作业的过程逐渐削弱。主要原因有:

1、员工的生产任务意识对安全优势动机的支配作用。员工入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必需的生产任务,在紧张的劳动过程中,员工的安全行为动机(注意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步向生产方面发生倾斜。当班生产任务完成多少,将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经济效益。随着上班时间的流逝,当员工的思想意识转向生产后,脑海中的安全管理之弦,就会产生不自觉的松弛,随之而来的优势动机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放松了对安全状态的警惕和防备。

2、员工的功利行为对安全优势动机的负作用。对经济分配过程中的劳动量计酬方式不科学,导致部分员工的行为动机向生产方面倾斜。从事一线采掘作业的员工,其劳动报酬基本上是采用计件。而各班组在工资分配过程上,由于对不安全因素整改工作量的衡量标准和计酬准确性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各班之间把握的尺度不一致,难以统一考核标准。在实际分配过程中,往往只简单地与当班完成的生产任务直接持钩,处理不安全因素的报酬未能做到明码标价或单列核算。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容易产生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甚至是不要的不健康行为,给现场作业场所留下未及时排除的安全管理隐患。

3、员工的短期思想意识对安全优势动机的支配作用。采掘一线员工流动性大,短期思想意识较严重,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比较淡薄,自主保安业务技术素质参差不齐,容易引发随意降低安全管理标准的行为动机。煤矿用工制度改革后,从事矿山采掘一线生产的主力军大部分为农民轮换工,这部分员工流动性大,基本素质相对比较低,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潜在危害性认识不足,安全思想意识比较淡薄,体现在日常管理上的安全优势动机不明显。同时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受到短期思想意识的影响,没有认真地对安全管理基本技能进行研究,容易引发随意降低安全管理标准的行为,使得现场管理过程中的生产与安全之间的天平产生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