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学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确立培养公民的课程目标
以色列早期课程改革意在培养公民的统一意志和国家精神,增强国家认同感,忽视了个人发展。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交融,以色列政府意识到需建立相应的多元课程体系代替“霸权”社会价值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目标定位是:为所有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强调课程要具有人文主义态度,个人发展和社会价值同等重要。具体目标有:为市民发展提供信息,以提高市民理解、分析、评价与决策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能力;培养市民的国际公民价值观,使其享有民利并愿意为民利奋斗;培养市民的行动力;热爱国家,并对国家富有责任感。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国教育部在2004年5月启动了“100个基本观念计划”,使学生通过学习100个重要观念形成公民意识。
2.设置多元的课程结构
(1)积极推进核心课程
2000年,以色列高等法院根据教育部的诉求裁定,凡接受国家资助的中小学均需开设核心课程。2002年,霍夫曼(A.Hofman)和施奈尔(I.Schnell)提出国家需要实施代表大众利益的核心课程后,核心课程逐渐代替三分式(必修课、选修课和学校自定课程)的课程结构。2004年5月,以色列政府批准了以德夫拉特(ShlomoDovrat)为代表倡导的教育改革计划。该计划指出,从2005年起所有学校(包括传统教派和宗教学校)均实行核心课程,1-10年级均开设数学、英语、科技、艺术和希伯来语等核心课程。
(2)开设实用取向的科学技术课程
对科学技术课程的重视体现了以色列人对实践能力的重视。2000年以色列教育部采纳了以黑穆哈拉里(HaimHarari)为主席的科技教育高级委员会提出的在各个年龄段开设科学技术课程的意见,并颁布了《以色列中小学科学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此“标准”指导下,学校通过科学课程将科学原理教给所有年龄段的学生,以培养其基本的认知和操作的技能。“标准”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手工课,使学生对“制造”有初步的认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学习技术课程,如材料加工、制图、电力和电子等;普通学校在八年级时向学生介绍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财经原则;到中学高级阶段,科学技术教育就具有了明显的职业性质。
(3)实现教材的多样化
以色列《国家教育法》规定,教育部可根据75%家长的要求,将教材的25%由家长做出自由选择,但此类教材的财政支出由地方政府或家长承担。学校根据教育部大纲和家长委员会的意见编制教材,教材内容多与地区民族和习俗相关联。教育部只提供多种可选择的教材,教材特别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师在很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以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此外,教师也可自编教材。以色列已改变了强调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教材内容,教材中减少了对其他民族的忽视,具有多元化趋向。
(4)改革课程设置,关注民族差距
为实现多元化的课程目标,消除民族差距,培养合格公民,以色列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一,课程设置多样化。依据卡茨(Y.J.Katz)的研究,以色列教育部自2007年已致力于为国内各系统提供平等的教育,如关注犹太民族以外的其他族裔的发展。为满足以色列国内各民族及教派的需要,犹太区学校使用希伯来语教学,阿拉伯学校可使用阿拉伯语教学。其二,关注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以色列新课程改革关注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尊重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传统,并设置相应的宗教课程。其三,增加教育经费和教育支持。为阿拉伯、德鲁兹和贝都因的学校制订的5年计划中指出,从2008年起为这些学校提供教师和教学设施,每年提供2亿谢克尔供其进行学校建设。
3.建构有效的课程实施机制
(1)建立健全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
以色列的中小学课程实施除依托《义务教育法》《国家教育法》《高等教育理事会法》等基本法外,新课程改革还颁布了诸如《患病儿童免费教育法》(2000年)《在学校教授急救知识法》(2001年)《义务教育法修订案》(2001年)等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的法律。这些法律对教育相关事项作了详细规定。
(2)采用学科与模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以色列中小学采用学科教学和模块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还关注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化和灵活性。分科教学根据学科逻辑性对学习内容进行编排,组成不同的教学科目,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模块教学则先将各学科的知识点分解,再将各知识点按逻辑重新组合为相对独立的单元,通过对冗余内容进行删减和重新组合,可增加学习的系统性。如以色列的1-6年级科学技术课程分为物质与能量、人造世界、信息与交流、地球与宇宙、有机世界人类行为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生物链与关注环境7个模块。学生在学习每个模块时都要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不仅要学习各学科的原理,还要联系模块内不同学科的知识,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3)合理安排课时
从以色列教育部官方网站的中小学课程安排来看,教育部要求学校加大弹性学习时间,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别,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小学阶段要确保学生在六年的学习中有75%的时间安排教授基础课程,有25%的时间由学校安排学生进行适当的自由活动。从2000年起,以色列实行7-9年级一贯制教学,学校制订灵活的课程表,自行安排课程,但要求减少学生学习科目的数量。2004年8月,国家教育文化委员会将中小学每周学习时间从5日半修订为5日,给学生更多的课外时间发展自身的兴趣和爱好。2007年,针对小学和初中课程改革的新视野计划(TheNewHorizonsProgram)要求,教师增加小组教学时间(小学为5小时/周,初中4小时/周)。小组教学60%的时间用于加强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10%的时间用来提高天才儿童的能力。
(4)积极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以色列教育界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学校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色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有:其一,扩充教师自。以色列教育部在2001年的教育改革计划中鼓励教师在核心课程的框架下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2004年德夫拉特计划指出,要减少教师数量,提高教师质量。2007年新视野计划要求5年内所有小学教师均需获得大学文凭。其三,转变教师角色。教师是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指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而不是“塑造者”。希伯来联合大学保罗芬伯格(PaulFeinberg)教授在《超越能力——教师作为文本》的演讲中提出,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中,教师是促进变化和导致变化发生的人。
4.建立全方位的课程评价体系
(1)独特的国考制度
以色列从小学至初中九年间共有2年级、5年级和8年级三次国家考试。小学2年级考试内容为简单的希伯来语或阿拉伯语的知识,小学5年级和初中8年级的考试内容包括数学、英语、科学和技术等核心课程。高中阶段,学生考试按模块单元进行,12年级进行高考,高考考试科目有数学、英语、希伯来语和2门选修课,高考数学和英语不及格的学生可在高考成绩公布的第二个月选择重考。
(2)关注学生潜质的评价方式
2001年以色列《义务教育法修订案》提出,开除学生的唯一途径是经教育部长同意。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学校为教师提供了多种可选择的评估方式,以发展学生不同的潜质。对教师的评价也采用多种途径,在关注教师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参考学生和家长的意见。
(3)开发课程评价工具
2006年以色列成立了国家教育评价与测量机构(TheNationalAuthorityforMeasurementandAssessmentineducation),建立了可靠的课程评价体系。国家教育评估与测量机构根据“学校发展成效测试”(GrowthandEfficiencyofMeasuresofSchools)工具来评价国家课程改革的进度和成效。它主要通过对2年级学生的阅读和5年级和8年级学生的数学、英语、希伯来语和科技等核心课程进行评价来推断该年度改革成效。2010年,国家教育评估与测量机构为教师和校长开发出“学习过程评价服务系统”(AssessmentServesTheLearningProcess),以测量2007年以来新视野计划实施的有效性。
二、以色列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以色列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成效显著,它不仅提升了国民整体素质,而且也为以色列培养了大量的高端技术人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供的数据,以色列是改革成效最好的国家之一。以色列课程改革有诸多创新之处,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加强公民素质培养
以色列的课程目标是建立面向包括犹太人、阿拉伯人和宗教组织等在内的所有市民的教育系统,培养社会公民。培养公民素质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我们也应将培养公民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目标。
2.积极开展模块教学
以色列教学采用模块教学与分科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教学方式已成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瓶颈问题,我们可将模块教学作为有益尝试,发挥模块教学内容灵活、能培养综合能力的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以色列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有价值,这与中国现阶段重理论轻实践的知识观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国的课程改革应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及时转变培养模式,促进社会发展。
4.建立多维度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要和旧有的一切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发生碰撞和摩擦。对于新课程的理解和实施中有一个很明显而且较普遍的误区,以为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设置一系列问题后,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去探究,得出不同的答案。这种教育模式虽然比过去的教学有进步,但远没有跳出“以教为主”的框框。学生的思路还是被严格地限制在教师设定的问题里,答案也是由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提示语言“引套”出来的。探究式学习的关键应该是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谁来提问题”的问题,决定着是教师教授还是学生探究的问题。
课程改革本来就是新东西,必然遇到很多新问题,才需要探索新路径,找到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课程改革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把德育工作抓实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育人,而育人的重点是育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德育工作是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是学校工作的核心。
德育贵在理论联系实际。当前,学校德育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重德育的灌输和说教,而缺乏理论联系实际。这些大道理、空说教离学生太远,有无病之嫌,德育必须在各项生动、具体的活动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要经常因势利导地开展活动,使学生受到切实的熏陶,让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提高他们的觉悟。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进德育工作的实效。育人是为了育魂,育魂首先要育心,培养健康的心理、人格是德育工作的关键。复杂的社会环境、沉重的学习压力与竞争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心理教育虽非点石成金的神指,但对于增进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确实具有推动作用。我们可以邀请心理专家、教授定期给学生传授与学生实际紧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德育重在“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始于“养”,终于“成”。我们要以“养”为手段,以“成”为目的。一是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名利导行教育;二是利用当代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的报道对学生进行榜样示范教育;三是抓住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学生礼貌待人、办事认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优秀品质;四是抓劳动养成教育,培养孩子爱劳动、爱生活、珍惜劳动成果的优秀品质。
二、完善教师学习制度,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学习者,未来社会是个学习的社会,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所指出的:教育越来越成为学习,教育就是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培训,以学习者的角色进入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不断完善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要了解知识与科技创新的现状,具备操作现代教育媒体的能力;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不断自我挑战、自我更新。
在课程中,新的课堂往往是错综复杂的,许多教师整天只是忙于应付教学,根本就不再学习。我们农村学校的这种问题更为严重。那么,应怎样安排教师有限的时间呢?这就应鼓励他们学习,每天不断地读书,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教师集体学习制度的完善,可以使学习更为量化,让读书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经常性地开展读书活动、心得写作、教研交流是保持教学创新的源动力,也是课程改革的精髓。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过于强调按部就班、强调封闭自足的一种矫正,转变教育观念是创新教育的关键,难点在于教师受传统的师德尊严的思想束缚,大多信奉权威主义的教育哲理,教材至上,强调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极大影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创新不再是高等教育的义务,在基础教育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基础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创新教育首先要创设宽松环境,创新教育的任务诸多,如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教育需减轻“应试教育”中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天性得到恢复,这样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才能得到宽松发展。宽松应该是新世纪创新教育的基本特点,是身心稚嫩的这一代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镇红霞小学不断反思基础教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是一种服务,让学生宽松学习”“让学生在现有的条件下受到最好的教育”的目标。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这是衡量新世纪创新教育的重要标志。科技的进步,教育手段的不断现代化,为每个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日益增多的选择机会。家长针对社会的需要,日益萌发对创新教育的渴望,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大教育环境中,无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还是学习思维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四、把课堂教学作为课堂改革的渠道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也就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肯定,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扬起成功的风帆,尤其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而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慎重评价,对有错误但又蕴涵点滴创新火花的学生,要及时指点,使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方向。
课程改革中的教学不再只是课程传递与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纯的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教师与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课堂教学中,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走向课堂,取代了“填鸭式”的教学,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构建,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是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构建成新型的师生观。新型的师生观中教师必须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师生关系中,教师不再是绝对权威,应强调尊重、赞美、欣赏;在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共享的师生关系,这样教师与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
当前推进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课程改革,我们没有足够的历史经验可资借鉴,亟须学习与研究。改革最核心的动力来自全社会,特别是校长、教师、家长对基础教育的理解将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有重大影响。对现实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才能形成理性追求,才能确定改革的目标。党的教育方针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要培养愿意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服务的“四有”新人,而不能只关注知识与技能。我们一定要对国家的未来有责任感,要通过教育改革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课程改革
新课程的改革引发了关于教育教学的一系列变化和改革,如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方式等方面。与此同时,专家学者对新课程改革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 时代的推进,加快了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待事物的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众所周知,从本世纪初,课程改革便已开始试行。近12年来,课程改革过程可以称得上是轰轰烈烈,成绩也是有目共睹。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课程改革的争议和反面观点逐渐减少,课程改革确实给农村中小学带来了许多变化,在肯定成果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有一定的反思和总结。
纵观这些年来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与实施过程,存在几点隐性特质。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是一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行为、情感等发生预期的目的性影响的全部信息总和。隐性的教育在学校环境中以内隐的方式存在,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等。
一、教育方式模糊焦点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三维目标”,也是教师们在教学过程需要达到的要求。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已然改变,教学方法也更加多元化起来。摆脱了从前的死记硬背,言传身教,课堂呈更开放式教学,变得趣味良多。然而,在农村中小学生课程改革过程中,有些教师过分执着于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罔顾了教学的基本纲领――知识与技能,模糊了教学的目的。就拿语文课程来说,一些老师花心思在怎么带动学生情绪上,让整个课堂像体育课音乐课一样活泼。老师们也因此乐得清闲,不用朗读课文,不分析课文,不落实实际训练,不具体解词释义。这样学生没有思考的机会,一些小游戏确实能够良好的带动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所锻炼,但却忽略了学生所获取的知识信息基本为零,使他们的基础知识训练得不到发展。当“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口号风靡基础教育界的时候,大家像是一下子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兴奋。于是教材被虚化,老师们找些美词美句、文学常识让学生们背诵理解,美其名曰丰富课堂内容,让课堂呈开放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殊不知,没有教材的教学,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缺乏,使得所接收的信息更加难以憨实。
二、过分重视公开课
公开课是教育的标杆,是为日常教育起到指引作用的一项活动,其目的还是为了日常教育课程刻画出清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走向,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形象工程。因此,公开课是与日常课存在差距的,自从课程改革以来,公开课的开展如火如荼,许多教师都朝着能讲一堂公开课的目标奋进。这就已经凸显出了矛盾,公开课毕竟是少数优秀教师才能驾驭的教育方式,他们对新课程理念能够深刻理解并且能够纯熟运用,但这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达到的水平,更不是我国教师的水平标准,公开课对于日常课来说,是一种超前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公开课,有时候,他们的一堂公开课竟有时候是提前预热过一遍,老师甚至将问题答案一一规划好后才正式开讲公开课,而对于日常课程的改革上还是比较缓慢以及不重视。
三、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21世纪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少的人立志做一名教育人员,教育行业不再是热门行业,人们对教育行业的热情度下降,这也就意味着更多的人才流向了其他专业领域,而留在教育行业的人才越来越少。特别是由于农村中小学条件较为艰苦,师资水平不高,薪资水平也不尽如人意,那么想要深入农村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才就更少,这也决定了农村中小学生的教师素质不高。板书的设计、粉笔字、简笔画、简单识谱、普通话这些简单的基本要求都无法达到。
与此同时,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评判标准的改变,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对立面上,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不敢正面要求或批评学生,不管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一律都给予鼓励,使得教育成果不再缜密,让学生的错误得不到扭正,反而让他们更容易钻牛角尖。对于课程内容不敢深讲,不敢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考量问题,怕被家长扣上“教师主体”的帽子,被家长质问教育方式,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分析,对学生讨论的结果总是呈表扬状态,不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
四、解决措施
反思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种种现象, 我们需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对于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任务,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方案,前路任重而道远。
首先,课程改革应该找对焦点,教师们应该清楚明了课程改革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学生们课业轻松,课堂精彩活泼,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牢固的基础知识上的。
其次,课程改革必须降低对公开课的热切关注,让日常课与公开课在同一水平线上,不特殊对待,这样才能实实在在的落实课程改革的目的。
最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隐性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对于农村中小学,需要更好的理解新课程改革下的理念,更能努力改善教学设施,给教师们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们的教学热情,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让传统教法教出的成绩不再占优势。要想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新课程、新标准、新理念落到实处,就必须改革和完善新的评价、奖励机制。
【参考文献】
1.刻苦钻研教材,依据标准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作为远训班的辅导老师,首先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哪些变化,有哪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教学。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2.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做好远训前服务工作
要带好一个班,不能说光靠一个辅导老师就能解决好所有问题,学员能很好地、顺利地进行网上学习,还牵涉到其他方面的管理细节。比如学员的注册信息,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为广大的老师提供了一个非学历远程培训平台,每个学员都可以凭自己的身份证号登录进入并可见有自己姓名的类似QQ空间的学习平台。这就要求学生的注册信息要做到位:学员的姓名、身份证号不能错一个字,免得学生登录后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号不对或姓名错字,影响该培训平台及培训项目的可信度,使学员对参与这项远程培训管理及指导的有关工作人员产生质疑;再者,学员的联系电话也要留准,免得在中途辅导老师督促其学习上网时联系不到人,影响学员工学时间安排及学习进度。
3.及时引导信息
我们这些辅导老师辅导的对象是中小学老师,他们都是成年人,又有一定的教学实践。只要我们稍加引导及点拨,他们就会豁然开朗,学得轻松。比如在学员登录时,辅导老师出好班级公告,公布本次培训时间和本次远训考核标准,让学员带着目标去学。
4.注意辅导工作细节
(1)布置作业要早、要新颖、要抓住本次远训项目重点(主要根据视频内容),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
(2)培训中途,在“班级简报”中公布表扬一批学习积极分子,公布有关他们的各项学习情况的统计,起到示范作用;另外也让学员知道辅导老师在跟踪他们的学习,催促其他没上网的学员。
(3)接近结业时,要打电话及时督促,要学员查漏补缺。这个环节很重要,有很多学员都是后段时间冲上来的,各项都落实得很好,甚至超过在开始时间段各项指标完成得好的学员,有的还修了满分。
5.注重学员思想扭转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处在这样快速发展转型的社会中,我们辅导老师面对的是两个问题:一要落实上级部门的培训精神。因为上级部门的精神是好的,国家花财力、物力集中专家、学者开展课改并向全国老师推广,肯定有它的价值所在。二是要老师愿意参加到这个培训的队伍中来。在当今开放的中国、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参加远程培训的老师能否静下心来抽时间学很难说,他们面对的是每天的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的批改、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等。他们当中有些是受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约束在修学分、走过场。在远训学习当中,他们请别人代看视频或挂起视频,自己根本没坐在电脑边看,更谈不上潜心体会专家的观点及讲解;他们有的请人代做作业、沙龙、心得等,把远训学习内容交给懂电脑的同事、同学去搞,而自己不求更新、不求上进。像这些都需要我们辅导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对学员进行思想疏导,加强宣传工作,让他们尽快参与到学习中来,尝到远训学习的甜头,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远训学习的价值所在,从中获得教学启迪,使他们从不想学、请人代看到自己想学、想多看几遍专家的视频讲解,再到不离不弃地有空就登录远训平台,并由衷地写出他们发自肺腑的远训心得。
关键词:课程资源;信息化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引起了教育领域诸多方面的变革,如教学方式和手段更为多样,课程资源形态也更为丰富。信息化课程资源就是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孕育而生的一种课程资源形态,与其他资源相比,信息化课程资源以其独特的大容量、开放性、动态性、共享性等鲜明特征受到中小学的重视。中小学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探讨课程资源的校际共享机制,将有助于推动中小学在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信息时代的互利与共赢。
一、信息化课程资源基本内涵概述
吴刚平指出,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信息化课程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既有课程资源的共性,也有其独特性。一般而言,信息化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信息化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信息化实施条件,也就是说,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具有课程价值的各类课程资源。具体而言,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实践形态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案例素材库、专题网站、基于网络的实验或课程辅导平台。信息化课程资源具有大容量、动态性、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智能化、虚拟化、多媒体、网络化等特征,是其他课程资源所无法比拟的。借助信息技术,中小学课程资源形式在原有的文字纸本之外,纳入了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多媒体网络课程、专题网站等,这些信息化的课程资源形式不仅打破了传统资源单一、平面、静态的局面,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多维、立体、动态发展,而且为资源校际共享的实现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中小学信息化课程资源校际共享价值与可行性
首先,共享性是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性。“信息化教育最核心的本质是教育,而不是产业;最基本的特性是共享,而不是独占。”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中要有共享意识、共享机制和共享行为,这是教育信息化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意。其次,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共享可以给中小学教师减压,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的时间,加上一些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素养不高,制作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等的时候会遇到重重困难,耗费大量时间,由于中小学教师本身教学压力就比较大,单个人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无疑会给一些教师增加负担,造成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反被捆绑,丧失了信息化应有的优势。
首先,新课改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模式发生了转变,实现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这一课程管理模式为中小学课程资源的校际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方面,中小学国家课程的统一实施使得同一级别的学校有共同的课程,一个学校的课程资源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另一方面,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开发主体开发的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校本课程资源也因而具有学校特色,这一资源的共享可以为各个学校的个性发展、特色发展提供丰富的灵感和素材。其次,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以往有了较大改善,学校基本都有网络覆盖,教室中多媒体等基本硬件设备的配置也基本到位,硬件环境的改善为信息化课程资源的校际共享提供了支持。基于以上考虑,实现中小学信息化课程资源的校际共享有助于推动中小学在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信息时代的互利与共赢,那么校际共享的机制应该是怎样的,怎样构建,这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三、中小学信息化课程资源校际共享的机制探讨
中小学信息化课程资源要想实现校际共享,首先应该树立资源共享的观念,打破资源独占的封闭式思想,在此基础上构建校际共享的机制。本文拟从组织创新、队伍建设、决策规划机制、合作建设机制、运行保障机制、评估激励机制等方面探讨校际共享机制。
1.组织创新与队伍建设
建立信息化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构,可实现组织创新,由该组织进行统一的宏观调控和管理,避免学校之间“各自为政”“闭门造车”。该组织的管理范围由参与共建共享的学校范围决定。该组织负责制订校际资源共建共享的规章制度,对学校行为进行约束;为各学校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共享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各学校在为资源共享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能获得对自身发展有利的资源;该组织还要开展评估,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促进信息化课程资源校际共享机制的良性发展。组织都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一个组织的健康发展需要不同角色的个体,信息化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组织至少应该包括两类人员,一是技术人员,一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负责资源共享平台的创建与维护,信息安全的维护等,管理人员负责资源的管理和人才的管理等。该组织的管理人员一方面应该包含信息化课程的专家,对资源进行评审,严把资源质量关,另一方面包括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人,使组织的工作能有序开展。
2.决策规划机制
施瓦布曾提出课程开发“集体审议”实践性模式,主张不同利益群体的人参与课程方案的审议,这种民主化课程决策机制有利于反映不同群体的声音,做出的决策可能更为理性全面。信息化课程资源校际共享也可以采取集体规划、集体决策的方式,由学校和共建共享组织机构一起规划并明确资源共建共享应遵循的规范,以免造成标准不统一,资源通用性差,影响资源的共享。此外,还应该规划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资源的准入标准是怎样的?是否应该有审查机制?准入的资源应该怎样分类,怎样管理和更新?这些都需要有长远的规划。
3.合作建设机制
信息化课程资源校际共享涉及多个学校,这就需要考虑多个学校应该怎样合作。一般来说,组织间的合作一般会涉及人、财、物的合作,因此信息化课程资源校际共享的学校合作离不开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合作、经费的合作、资源平台建设的合作。单靠一个学校的力量,可能没有足够优秀的技术人才,也可能经费不足,但是通过校际合作,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规模效益。
4.运行保障机制
这里的运行保障机制主要侧重技术保障。一方面,可以建立资源数据库,资源数据库的建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高度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资源内容,可以考虑以云计算为基础的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另一方面,建立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该平台可以提供多项服务,如将不同学校的信息化课程建设的教师联系起来,提供优秀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案例素材库、专题网站等;定期对平台的课程资源进行更新;通过平台与用户形成互动,并关注用户的体验和评价,也可以此作为对课程资源评价的依据之一。
5.评估激励机制
信息化课程资源的校际共享离不开每个学校的贡献和努力,通过评估激励,形成贡献与索取的利益平衡机制,优胜劣汰。现在有些学校只想索取,不想贡献,只想分享别人的优秀资源,却不想贡献自己的优秀资源,这种索取与贡献不平衡的行为不利于长期的资源共享机制的运作。评估的方法可以根据学校共享资源的“数量+质量”来对学校做出评价,如学校共享的资源总量可以反映数量,用户的评价可以反映质量,评估结果优秀的可以采取奖励措施,而评估结果较差的可采取处罚措施,比如要求其退出资源的校际共享组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