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母亲的桃花源里流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是《桃花源记》开头的句子,让我能看到东晋太元年间,武陵的捕鱼人,顺着溪水把船划走,突然遇到了一片漫山遍野的桃花林……
《桃花源记》不是传说,是传奇。而当年进入华堂,鸡犬相闻,炊烟在村庄的上空纠集,老街,更楼,九曲圳……她曾经是排外的,愿意固守桃花源,比如曾经建筑的土墙,比如更楼,比如雕堡。居民们只需要九曲圳的水流过门前、墙角,或者庭院;居民们只需要桃花李花的次第上演,把日子一遍遍地重复。现在,当文字和镜头再次捕捉这样的从前的时候,如何定义这样的村庄?晋书遗风?墨香传家?耕读桑织?或者就是――翻版的桃花源。
1、堂老街:无声电影中的繁华
在江南,一般只有镇才会有街。我们从不拒绝熙攘,因为我们愿意被小镇生活所淹没。我不会在村庄中寻找村街,至多在村庄里能偶尔看到一盏路灯,或者是一个屠宰匠在案几上摊开的猪肉。三两棵花草与一两个案几,构不成集市。而华堂,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已有集市,那时候大约是小规模的购物场所,或者说是物物交换的场所,直到清代康熙初至上世纪30年代,华堂才成为嵊县东乡重镇。
一位老人告诉我,华堂,曾经是乡镇所在地。就是说,华堂曾经有过小小的繁华。
我一直都觉得小繁华才是真繁华,它没有任何矫饰的成份,在天时地利人和中自然形成。一位老人坐在平溪桥头,他必定姓王,他必定也是王氏的子孙。他的语速平缓,我能听懂大部分的嵊州方言。在他略带苍老的声音中,晨曦从遥远的地方上升并洒落下来,让临街老屋顶上的瓦片,涂满了光泽,那是一种无法比拟的生机。然后,让店门打开,然后让集市的人声响起来:一幅那时的画卷也徐徐打开,只是少了旧上海无轨电车的叮叮声,镜头仍然像黑白默片一样,无声地转动着。
大同南华店的店门打开了,可以闻见关了一屋的食品气息溢了出来,在街上漫游。裕源杂货店的店门打开,聚源声布店的店门打开,柔顺的布匹以它的软姿态靠在案板上。一根沉默的尺子,细细丈量着飞快掠过的时光。泰源酒坊的门打开了。酒的气息溢了出来,小二戴着一顶脏兮兮的乌毡。他还没有洗脸,所以他揉了揉眼睛。他的肚子在咕咕地叫了,而春卷、豆腐脑、臭豆腐干、豆沙夹心、麻糍、汤包、薄荷糖等风味小吃的气息,却夹杂着迎面向他扑来,让他在这个晨曦初露的清早,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
这就是黑白默片里的华堂老街,我愿意是这默片的掌镜人,或者是直接走进默片,走到前街与后街中去。华堂的老街是“井”字形的,王族祖辈在设计街衢时,在那么多年以前,就学会了合理的规划。自东边的平溪桥头路廊延伸到村西的一条长街叫“后街”:再在东边的弯洞门(即解放门)延伸到村西的长街叫“前街”:在前街上段的中间自南至北到后街。叫“上横街”:另一条在后街的下段自北至南到前街叫“下横街”:四条两直两横的街,正好组成了一个汉字。这个汉字上铺满了卵石,从四乡八邻赶来的人们。就在这些卵石上进进出出。临街的店铺,透着明清之风,让你误以为,走着走着就从一个朝代,走进了另一个朝代。
井字街的中心,叫“市心街”(也叫市基)。这是井字街的中间地带,它并不出现在街面上,而是井字里面最中心的一点。这儿有一个古戏台,帝王将相,时常会在戏台底下赶集的人们热闹万分的时候,踩着鼓点上场。咿呀的唱腔中,那些大镇没有的景象,在一座墨风淋淳的村子里拉开帷幕。我喜欢被这样的氛围所浸染,喜欢自己是一个赶集的人,拉着女儿的手,买下一个糖人。买下一架纸做的风车,买下一只泥土捏成的声音清脆的笛。如果在这样的地方穿行。那才是一种更加真实的人生。
街上有几百年的老店,前街有著名的“大同店”、“泰源店”的糕点南货及杂货面店、磨坊、染坊等;后街有液啪品弧⒁υT础⒕墼瓷的布店、油盐水产和九岑斋药店等。两条横街有肉铺、存德堂药店、桶店及蔬菜鸡鸭禽蛋、铁器、农用工具等各类摊位。市中心为粮食、饲料、种子等交易点。每逢二、五、八、十为集市期,新昌、奉化等邻县百姓也手提肩挑来赶集。每年农历七月初十日是传统庙会,参加物资交流的人数逾3万。这样的场面,是不是张择端先生的另一幅《清明上河图》?每逢市日,人头攒动,交易频繁,空气中弥漫着蔬菜的气味,家禽的气味,小吃的气味。植物该在村外的农田里勃发,土地上空冒着春天的热气。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一个村庄,因此而成为蓬勃的庄稼,在阳光下拔节与上升的细微声音,都能让人听到。
现在,让我这个外来采风者安静地退出这一幅图画,从画中慢慢地走出来。回头去看时,画中所有的人物都已隐去,喧嚣的声音归于平静。华堂村的井字老街,已经没有昔日的繁荣。新的农贸市场已经建起,繁杂的声音都有了一次迁徙。但是,这卵石铺成的发亮的蛋子路,仍然是我的脚步愿意和喜欢光顾的街面。如果要买小吃,如果要买杂货,如果要随意走动,我仍然选择这井字老街。即便是老街上只剩下少量的店铺,只留少许的老板的微笑了,只要风仍然会在卵石街面上吹过,我仍然会让心在此多作停留。
2、更楼两座:敲更人在此制造温暖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见到更楼,它们就站在华堂村前街和后街的西端,称为前更楼和后更楼。从更楼下走过的时候。抬头仰望砖木的一幢小楼,觉得那简直就是一个简易的城门,把握着村庄的交通。
华堂村的两座更楼,均呈方形,重檐歇山顶,木结构,抬梁式,木椽小青瓦,自古以来,具有安全保卫和报警功能。无论是实用主义,还是一种桃花源式的象征,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楼分上下两层,下层供人们进去,上层为t望楼,供打更的人休息,并且可以观察四周的动静。这两座更楼,也是王氏子孙淮阳道所建。在明朝,即便是时至今日,这样的更楼无疑是一种标志性的建筑。以前更楼下层有门,所以这样的建筑,就有了小小城门的味道。据说无论官位大小,要进入华堂村,从更楼的门前通过时,需要下马更衣:换成华堂村居民经常穿着的百姓服装。这是据说,无从考证,但是至少可以说明的是。这是一条要道,这更楼的门,合起来就关起了一个世界。
在遥远的年代里。黑夜压住了村庄与树木,或者草垛,以及人们的私语之声。灯盏在夜的侵略下次第熄灭,然后霜降大地。寒冷又一次造访,促使温软的土地在夜间悄然冻结。我们设想这是一个薄冰之夜,打更人点亮了香火,一炷香就是多少时辰。一炷香燃到天明,打更人就下班了。那时候的华堂打更人,两个人一班,一人打鼓,一人敲锣。鼓并非乐器中常见的鼓,而是取一段粗竹管:把中间镂空,三尺长左右,敲起来声音动听。村里老人说那叫鼓,我更认定。这是竹梆子。曾经在黑 白的老电影里看过敲更,我想那是一种美好的职业,在夜间行走,保卫着村里居民们的安全。半夜的时候,和下一班打更人在更楼上交接,然后回家躺进被窝,在夜的细碎的声音里或一两声狗吠声中入睡。而后半夜的打更人,能迎接太阳升起来,在更楼上打一个姿态优美的哈欠,也是一件美事。重要的是,我突然想,在更楼上休息的时候,他们会不会温一壶老酒,啃几块狗肉,聊一些家常之事呢。
更夫在一条又一条的墙弄内转着,他们会把夜色踩得七零八落。五更长夜,一更又一更机械地敲更。或者登上更楼,看有无外人出入。我把这儿想象成桃花源的人口,门内门外,给人的心里感觉已不太一样。更楼檐头上挑出一根横木,木头之上用铁丝悬着一盏四方的玻璃灯。每天晚上。亮到天明。后街更楼也有一盏,曾经那温暖而微小的黄亮光芒。照着村里人长长的梦乡。而这样的光芒,主要是用来为夜间有急事出门的人照明的。站在更楼之下。我慢慢穿过。门已没有了,旧时情景也不复再现,只有敲更的声音。在我穿过更楼的时候。响了起来。
我愿意是一个打更人,守住华堂的拙扑生活,以及经年不衰的美好。我相信更楼以内。是一种美好的生活。
3、土城:隐没的乡村防御体系
华堂前更楼外向西走一华里左右,曾经有一道不长的墙城。所以称为墙城,也称土城,是华堂村人筑土墙为城。这一条城构成的元素全是泥土,长约200米,高3米。横亘南北,像一座村庄的屏障。这座土城,已不复存在。现在的华堂,也不需要这样的城来保障安全。只是,失去的:已经成为另一种风景。
这道曾经的土墙,从南边的双塘坂沙栋延伸到北边的良墅庙,宽六七十米,约有一人多高,土城边上:有各种乔木陪伴,土城见证了它们的成长。那些乌梓树、香樟树、松树、榆树等植物,都有一围多大,形成一个长队形的乔木林。据传这土城是明朝淮阳道即心纯公出资所建,以民工担石挑土,堆积而成。建造土城有两重意思:一是逢乱世或盗贼侵犯,在土城上可伏兵抵御。确曾有那么一些年代,嵊州境内盗贼横行,尤其是山高林密的四明山上,更是各路草莽啸聚之地。他们夜行昼伏,像黑泽明镜头下的影子武士出没不定。而几千年乡村自治制度下,发展起无数的“祝家庄”,各自召集乡勇。构建土城,强有力地护卫了家园的安宁。二是土城边上栽植大片树木作为防护林,能防御西北风沙的侵袭,对华堂村起到环保的作用。可以想见,即便没有外敌的入侵,那时候的土城和一长排的防护林,也是一种活着的恣意生长的风景。
许多美好的事物,总会遭遇破坏的力量,上个世纪的某个年代,土城永远消失在一座村庄的视线中,留下大片空虚和空白。我相信所有的建筑物都有自己的语言,相互之间也有眷顾和依恋,它们的情感已经无法与华堂分离,只是在无情的砍伐和焚烧中,这些声音细不可闻。
曾经,土城近旁有三座庙宇,即三官堂、真君庙、将军庙。善男信女在这三座庙宇内烧香拜佛。我相信这是一块奇异的、集结着烟火与佛号的地方,泥土结构的雕像,寄托着人们沉重却又美好的心愿。现今香烟都已经远去了。远去的还有三座老建筑和一条土城。没有远去的,是华堂村人平淡的生活。
4、神堂:神像最后的居所
神堂已经老了,它是辽远而开阔的。神堂里没有堆放任何东西。站在神堂里的时候,就会想到一支血脉的延伸。神堂是一位不会说和的老人,它只能看到光阴匆匆地掠过,一些荣辱与得失也匆匆而过。神堂就在华堂村戏台的对面,位于井字老街的最中央。它不临街面,只是市基的中心。所以,所有的热闹,都在这神堂的附近,发生与延伸着。
明朝万历年间,华堂村的集市因为热闹,竟然列在了全市集市的首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象?作为市基的神堂前面,一定是人来人往。曾经,神堂供奉过祖宗的神像,也供奉过菩萨和神像。解放前还因为旱灾,请过一位石老将军菩萨,供奉在神堂用以乞雨。据一位当地王姓老人陈述,石老将军菩萨前放两张八仙桌,桌子上放着祭品,派人日夜看守。几十年前的雨,最后有没有及时落下,我不得而知,只知道此前的岁月里,神堂和戏台都是风光的,它们不寂寞:它们在阴阴晴晴地等待着下一个赶集之日的来临,直到有一天,集市散了,农贸市场建成,人们都涌向新市场,寂寞才真正来临。而且因为寂寞,又显出另外一种美丽来。
神堂的椽口二桁,有一块匾“崇报第”、旁边上首三桁上挂着一匾“击鼓传声”、下首三桁挂着一匾“虚仲集听”。神堂里边墙角安放着天乙局水龙会灭火器具,那是华堂村自备的消防用具。一张巨大的红纸贴在墙上。上面贴着村中捐款人的名单和捐款金额。几副双轮车的车架,竖在墙上,不知是哪一户人家占有了公共资源。以前岁月,逢下雨的“市日”,摊贩们会把摊子收到神堂里来,外面下着再大的雨也不会影响神堂里面的交易。现在的时光,书圣王羲之家宴时,这个神堂会被派上用场,客人们在此用餐,不亦乐乎。可惜时光会变老,却不能倒退。如果退到王羲之的金庭岁月,那时候白鹅在八仙桌下摇摆走动的样子,才叫华美。
神堂老了。天乙局水龙会的消防器具也老了,老到派不了什么用场。那些陈旧的水枪,在一个桃花源时代,曾经是村子里防火的一种保障。这些器具,曾经在熊熊的火光里,被村里的人们触摸,并且激情喷薄。
5、戏台:越音浸润人生闪过
在嵊州的每一个角落,戏台是最常见的建筑,尽管一些古戏台已经在岁月变迁中消亡,而留下的那些戏台,却保存得相当完好。比如玉山公祠戏台,赡山庙戏台,而华堂村的戏台也是如此。与神堂近在咫尺,被井字老街的四条街道紧紧包围其中。
戏台和一幢老房子的二楼相连,可以从二楼的后门进入戏台。我在这个平淡的午后,登上了戏台。戏台上的牛腿与雕花,保存完好,而且形象非常逼真。一位老太太坐在对面的神堂里,她的面前伏着一条打磕睡的狗,另一位老太太抱着一纸箱的酒走过,再一位老太太,头上插花,满面含笑,回望着戏台上的一个外乡人。突然想到,她们如花的年岁里,是不是也挤在人群之中,看台上帝王将相与才子佳人轮番上场。或许,那时候还下着雨,她们和她们的年轻岁月一起,都撑着一把油纸伞,伞外是雨的世界,而她们的思绪慢慢飘进戏里。
华堂曾经有过三座戏台,另两座是大王庙戏台和关王庙戏台。现在都已经废了。一个村庄居然有三座戏台,可以想见那时的越音一次次浸染了华堂村。那时候有常规戏、日子戏和庆祝戏之分,每年的七月初十,是王氏三十六世孙王琼妻子石氏太婆的生日和忌日,石氏太婆曾经为了华堂而呕心沥血,所以这个日子,被定为常规戏的演出日。有人会在这一天到燕窝坟堆去化了妆,扮成五化恶鬼。脸上涂了黑炭,一手持铁叉,一手持火把。在村庄的小道上快步奔跑,然后跑向戏台,台上有阎王把恶鬼打下台来,等于是把恶鬼打下了 地狱。从此风调雨顺。全村平安。这样的太平吉兆。是华堂村百姓的一个梦想。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邻村人,也能举着火把,一饱眼福和耳福。
当然。更多时候,台上演的都是正本越剧。人生就在戏台上匆匆闪过,台上台下,分不清谁是戏中人。是台上的才子佳人,在看着台下的芸芸众生,还是台下的观众,在看着台上的戏里人生?多少年过去了。当我出现在这个属于村庄的戏台上时,突然听到了遥远的声音,从云层里跌落,那是几十年前某位戏子的浅唱低吟,他的声音,曾经属于华堂的戏台。
6、九曲圳:让清水洗去村庄尘埃
没有一种水,可以如此地活起来。
我相信每一朵浪花都是一个生命,她们也有欢歌与哀愁。500年前九曲圳经石氏太婆之手建成,这水就活了500年。据说当年石氏太婆因为另立门户,族中分给她的田产,大部分在华堂村西缺水源的地方,是靠天吃饭的瘦田,所以年年收成都不好。石氏太婆变卖了部分嫁妆和首饰,出钱请人从平溪江引水,筑起一条二公里多长的水圳。这条水圳建有25个埠头,不仅灌溉了村西的良墅坂、义供坂、圳西坂等一千多亩稻田,而且还方便了村民。因为水转了九道弯,所以被称为九曲圳。
我认定这水圳是古代的自来水,可以延续500年而不更换水管。水圳以石块砌就。清澈异常。哗哗的水声缠绕着一户户居民家的墙家,像一条游龙在不断地清吟。有些水还经过了一些人家的院子,经过了一些人家的房屋。当我进入一户居民家,看到屋子里顶上是瓦片,脚下却流着一条水,不禁哑然――原来这是一户可以随时坐下来洗脚的人家。
于那个时代而言,于一位带着孤儿的妇人而言,这是一项多么浩大的工程,它让世人刮目,也让后人敬仰。纯一不二。铺卵石路,引水进村,石氏太婆在华堂人的心目中,地位不比任何把字写得龙吟凤啸的书画家们低,所以,村里出演常规戏的日子,定在了七月初十。那是石氏太婆的生日和忌日。这是一件奇怪的事,来这世上走一遭,来是这一天走也是这一天,像是上天的安排一般。
500年前的华堂村,村民们因为石氏太婆建起的九曲圳,而丢掉了水桶和扁担,不用再去平溪江中挑水。500年前的水一直流到现在,流到了我的面前。几位女子,在埠头洗着衣服。这样的景象,延绵了几百年。只是人事更替,直到有一天我也出现在九曲圳前,俯身,掬一捧清水洗尘,洗出一个古代女子的华丽背影,多好。
7、平溪桥:一条水见证一族人生
这是一条生来平直的溪滩,所以被叫成了平溪。这是一座始建于宋的梁式石桥,4个船形桥墩,桥全长28米,被叫成了平溪桥。
平溪水滋养了华堂。即便是九曲圳,她的母亲仍然是平溪,她怎么也离不开母亲,流不远母亲。平溪岸边两条路,平直而坦荡。平溪的上、中、下游,筑起三道拦水坝,整条平溪好像一具古琴,长年弹奏着高山流水之曲。它清澈的水源,来自四明山上的雨雪和甘露,永远不会有枯竭的一天,
《桃花源记》里渔人泛舟而入。这儿没有人泛舟,只是进入村庄的人,一定会匆匆瞥一眼平溪,然后站在桥上。必定会看到不远处的,雕堡,然后站在更楼以下通往村庄的过道,一定会仰视老更楼,整一整自己的衣衫。每一种文明必然与水联系在一起,是它哺育了人类丰富的情感,我想古老的地方,水一定非常年轻。华堂人被这美丽的水源呵护,无忧无虑地过着桃源生活。
一条水的从前,伴随着华堂村每一个凡俗之人的从前。岸边曾经的桃花,也必定点亮过当年的爱情。
8、雕堡:柔软乡村的枪炮岁月
我仍然要反复地絮叨“桃花源的翻版”这几个字。尽管雕堡给人的形象,显得有些刚性,而刚性的背后就是柔软,就像华堂村不远的大雾山和四明山,青秀之气让她刚中带柔,而当年树荫丛中潜藏的强盗,又让这样的青秀显得充满了硝烟的味道,
我们可以想象的是长夜漫漫,跳入脑海中的四个字是“月黑风高”,然后侵袭开始,火把在移动,从山上移到山下并且进入华堂。那时候的强盗劫走人质,勒索钱财,商人与富户都提心吊胆,他们害怕这样的事一次次发生,并且因为强盗的贪欲而永不停息。终于,华堂村也有了保安队,那是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的。这样就使得这些拿惯了毛笔与锄头,沉浸在耕读中不能自拔的村民,慢慢亲近并且接受了武器,然后,筑起雕堡,抵御外敌入侵。
雕堡高三层。砖木结构,立在村边的平溪桥畔。当年,曾经的值班人员,手持铁器或火枪,站在雕堡的上两层,注视着四面的动向。雕堡的墙很厚实,子弹无法击穿,既能嘹望又能御敌还能防盗,它的气息慢慢靠近了更楼。如果更夫和保安队的人相互替换着使用,那大概有一个专门负责保卫工作的干部,在筹划着这一切。这是因了“桃花源”的种种美好想象,而产生的个人想象。
我无法登上雕堡,也无法t望远处的长山。上雕堡的楼道上,一扇小门锁住了,同时锁住的是我的好奇,以及枪炮岁月。我惟一能t望到的,是一座美丽的江南村庄,白天和黑夜,都有村民们组成的队伍在巡行。除此之外,就是墨风淋漓之中的男耕女织。
9、里宅古井华丽的凉
据说这口猊山下的井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只是据说,无从考证。相传在宋朝以前就有了,那时候华堂里宅一位王姓人家,发现房屋旁边有天然的泉水冒出,于是掘出一口井来。听上去,像是传说,像是上天所赐。
《边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是《边城》美好的灵魂:“爷爷”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边城读书笔记,请您阅读。
边城读书笔记1因着“爱”与“美”的特质,我被沈从文身上那股独特的气质所吸引,既富于幻想,又在心灵上积淀着沉痛隐忧。他是个很喜欢强调自己农村背景的作者,在《习题》里他这样写道:“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读完《边城》,我才似乎向他迈进了一大步,理解了他心中的“爱”,领悟了他笔下的《美》。小说中湘西秀丽的风景画和清新、淡远的牧歌情调深深感染了我。
在小说中,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青山绿水,美不胜收。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化着茶峒白塔下两个相依为命的摆渡人。外公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翠翠情窦初开,善良而清纯。他们依着绿水,伴着黄狗,守着渡船,向来往船客展示着边城乡民的古道热肠。谁又能想到,在这古朴而绚丽的湘西画卷中,铺衍的竟是一个美丽而凄凉的爱情故事。翠翠与外公失散,幸得美少年傩送相助,从此翠翠平添了一件不能明言也无法明言的心事。正是“以我心换你心,始知相忆深”而愿“两心永相依”的美好爱情的萌芽,谁知傩送的哥哥天保也爱上了翠翠。为了成全傩送与翠翠,天保外出闯滩,不幸遇难,傩送也因此离开翠翠驾舟出走。疼爱着翠翠并为她的未来担忧的外公终于经不住如此打击,在一个暴风雨之夜溘然长逝。翠翠守着渡船深情地等待着那个用歌声把她的灵魂载浮起来的年轻人,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翠翠也知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她也希冀,“也许明天回来!”,令人无限感慨。
翠翠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那双清明如水晶的眸子,以及她清澈纯净的性格。她天真善良,温柔恬静,在情窦初开之后,便矢志不移,执着地追求爱情,痴情地等待着情人,不管他何时回来,也不管他能不能回来。那白塔绿水旁翠翠伫立远望的身影,是如此的娇艳灿烂!我虽理解傩送的出走,却也不能释怀他的出走,因着他的决定最后让一个人的悲剧变成了三个人的悲剧!这不禁令我想起韦庄的那首《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一寸相思一寸灰,翠翠的爱情不若词中女子那般冲动炽烈,却也分外耀眼,志不可夺。她一生都在用她那份脉脉的温情守候一段飘渺的希望,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段爱情,是如此可悲、可叹、可敬!
此外,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也鲜明可爱,跃然纸上。古朴厚道的老船工、豁达大度的天保,豪爽慷慨的顺顺,热诚质朴的杨马兵……他们都是美好道德品性的象征,都体现了理想人生的内涵。这里的人们无不轻利重义、守信自约;酒家屠户,来往渡客,人人均有君子之风;“即便是妓,也常常较之讲道理和羞耻的城市中绅士还更可信任”。比起物欲横流、纷繁复杂的社会,这里俨然是一派桃源仙境,令人无限神往。
读完《边城》,不能不被沈从文笔下湘西民族和整个中华民族美好的文化精神所打动。那幽碧的远山、溪边的白塔、翠绿的竹篁、质朴的百姓以及这美好的边城所发生的那段爱与守候的故事,将永远在我心中闪耀美好的人性光辉!
边城读书笔记2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毁给人看。
沈从文用温柔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美好的形象,却也用同样温柔的手法把一切一点点撕毁,没有激烈矛盾冲突发出的呐喊,只能听见低声的哭泣,一点点渗入耳膜,流入心田,恍惚中,仿佛还能听见飞舞的爱的碎片在惨淡而细微地低吟,落地,沉淀,无不触及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与其说《边城》在写景,不如说是在写人性。柔美朴素的文笔,一点点勾勒出了一个乡村,一片理想的桃花源,没有战争,没有勾心斗角,没有铜臭,人们都以最本质的状态生活着。端午节前,翠翠的爷爷在市集中受到许多人的关照,在彼此洋溢着的笑靥中,没有欺骗,没有讨价还价的争执,人与人之间更像是互帮互助的一家人。在这片桃花源,生存不需靠金钱来维持,彼此信赖,关心使每个人都能舒适地生活。这里没有凭金钱建立的等级制,即便是比较富裕的顺顺,待人接物也毫不傲慢,还主动送给翠翠祖孙许多粽子。淡泊的金钱观,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自然的人性,使我们找不到丝毫“文明”社会的礼法与习俗,这看似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然而在作者的白描中,一切又是如此的真切,或者说,是人类内心中对真善美本质的渴望使这一切显得真实。
涓涓细流安静地流淌着,编织着村子小小的童话。熹微的晨光倾洒在河面上,倒映着一片墨绿,没有高耸接天的山峰,只有清秀的小山环抱;凉凉的月光流泻而下,为村民点上一盏银白的灯,衬托出抱膝而坐的翠翠最纯净的美。人源于自然,在现实中却与自然渐行渐远。《边城》为人们展示的天人合一,也许就是沈从文先生对人性与自然的看法:真善美的人性与纯美的自然是相通的。也只有最美好的灵魂,才能在作者笔下的自然中熠熠生辉。
爱情,人类永远向往的旋律。如今,不再含蓄的流行歌曲中“爱”字随处可见,歌手麻木,听众也麻木。这种“爱”只是披着爱的虚壳,失去意义。而《边城》中虽然没有频繁出现“爱”,却把爱体现得淋漓尽致。爱不需要挂在嘴边,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作定语,因为爱的意义与本质不在“爱”字之前,而在“爱”字背后。朴实的笔触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爱背后纯粹的美,不需修饰,不需雕琢,以最自然的面貌出现,与善良天真的人性彼此相衬。这也许就是作者能震撼人心的原因--用自然的笔写自然的人性与爱,纵然温柔,却能引起人们内心深处最激烈的情感共鸣。文章中翠翠的爱情是纯粹的,没有家族势力的压迫,没有罪恶的金钱交易,没有世俗人眼光中的所谓门当户对。自然的人性追寻的人性是不掺任何杂质的。纵然看重金钱的王团总家打破了村子的和谐,想用金钱征得贤婿,但却被二老的爱渡船不爱碾坊回绝了。也许这种毫不犹豫地要爱情不要面包的人在世人眼中有些鲁莽,但谁敢说充满理性的韶华是无悔的青春?敢于争取,敢于追寻,不过分计较得失,纵然会犯错,但也得以成长,纵然会遭遇世俗的不解,但青春也在逆境中得以热烈的燃烧,焕发出最浓艳的色彩。虽然翠翠与傩送爱情是个悲剧,但这段有点朦胧的爱情始终是一段纯净的经历,是边城中一块无瑕的美玉,对着流淌着的河水,对着静默千年的翠山,对着亘古未变的苍穹无尽地诉说,低吟。为这片世外桃源作上最完美的注释。
《边城》是一部悲剧,但没有其他名著那样浓烈的悲,不像托尔斯泰那样直接反映社会的丑陋,不像狄更斯那样用充满讽刺的笔尖刻画人物,它的悲更像自然界的春去秋来,花开花谢,不太沉重,单纯到极致。但也正是这种淡淡的离伤,深深撼动了人们被肥皂剧的大悲麻木了的心灵。本质的美,不需修饰,不需雕琢;本质的爱,无需承诺,无需理由;本质的悲,不必厚重,不必浓烈。
古老的河水在奔流,不知尽头,正如少女的思念无止无休。
冷冷的夜风吹拂着,吹不散那缕沉寂的气氛;凉凉的月光倾洒着,照不透那层清冷的意象。夜半暮鼓,荡漾起不散的离愁。朦胧的暮霭中,远方似有渔火闪烁。船桨拨动粼粼的湖水,打断了思绪。
熟悉的轮廓,熟悉的身影。
隔着悠悠岁月的河流,逝去的时光,潮湿的记忆,在这一刻翻涌。
少女笑了,依然是带着曾经的羞涩。
边城读书笔记3一直很遗憾,直到中学我才接触到大家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他的《边城》是老师力荐的代表作。于是借书来读,这一读立刻被里边的情节吸引了去,仿佛我也置身于那个年代,那片如世外桃源般美丽的湘西。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狗。”这是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我开始寻思着,沈先生应该要写祖孙相依为命的故事。看下去后,的确如我所料,然而又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从字里行间,我所感受到的不是祖孙两人对生活的抱怨与不满,而是面对生活勇敢与坦然的自在。
爷爷是个忠实的摆渡人,他坚持为这份工作奉献了五十多年,心甘情愿,因为摆渡已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从弱冠之年到古稀之年,他的这份感情已无从割舍了。“他唯一的朋友的是一只渡船和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每次回味这一句,心里总泛上股淡淡的酸楚。自从女儿殉情后,他的心里应该空出了一块,每次去碰触,都会不自觉地哀伤吧。然而爷爷在大家的眼中依然是最乐观与自得的老头。
小说中对翠翠的描写是这样的,“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为人天真活泼”“那么乖”“从不发愁,从不动气”,俨然是乡土气息孕育下的清纯化身。在美丽的外表下,我更佩服她的勤劳与坚强。与爷爷的生活,她似乎从来都不觉得少了什么,尽管失去父母,但她的心是完整的,不像爷爷,有一些哀伤的过去,她的心里宽敞明亮。热情大方的她,快乐地过着如平常少女般的生活。遇到新娘过渡,她会争着撑渡,到岸后,目送花轿离开,然后采一把野花束在头上装扮新娘子……
因为她是一个不被世俗污染的女孩,所以她清澈如泉,明亮如水,一颗心被善良与天真填得满满的。如此美丽可人的姑娘自是男孩子们追逐的对象了。当中就有两位好少年,但好巧不巧的是,他们不但是情敌,更是好兄弟。两年前的彼时,翠翠十三岁,哥哥十六岁,弟弟十四岁。
大佬天保和二老傩送是茶峒掌水码头的儿子,“两个年青人皆结实如小公牛,能驾船,能泅水,能走长”一个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一个眉清目秀,富于感情智慧。他们都学得做人的勇气与义气。看到弟弟对爱的执着与勇气,哥哥选择退出成全;弟弟则不要碾坊宁愿做个摆渡人,娶翠翠为妻。然而事情总非想象的那样简单,谁能想到水鸭子的天保意外在闯滩落水溺死?他的死,不是成全,而是无法挽回的裂痕祖孙两人仍然划船过日子,一切依旧,惟对于生活,却仿佛什么地方有了个看不见的缺口,始终无法填补起来。
而此时年迈的爷爷因为翠翠的事连番打击已心力交瘁,他没想到,一心只想为翠翠谋个好姻缘却落得了这番局面。傩送既不愿娶不喜欢的人,又有愧于大哥的死,和父亲吵了一阵后,他选择了下桃源。
翠翠的爱情,没有来得及自主便失去做主的权力了。她的幸福,原来已在不觉中悄悄流逝了大半。
而一夜雷电交加的风雨过后,催醒翠翠的,不是万里无云的晴天,而是一夜暴雨所造成的白塔倒坍、缆绳不见了、渡船不见了的现实,更令翠翠难以接受的是唯一的亲人爷爷死去的噩耗。
在料理完爷爷的丧失后,翠翠从老马兵口中明白了爷爷活时所不提到的许多事。二老的唱歌,顺顺大儿子的死,顺顺父子对于爷爷的冷淡,中寨人用碾坊作陪嫁妆奁诱惑傩送二老,二老既记忆着哥哥的死亡,且因得不到翠翠理会,又被家中逼着接受那座碾坊,意思还在渡船,因此赌气下行,爷爷的死因,又如何与翠翠有关……凡是翠翠不明白的事全明白了。她把事弄明白后,哭了一个夜晚。
怀着对爷爷离世不久的哀悼之情与对二老深深的思恋之情,她默默等待着,想着: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许多人感叹这样一部极力赞扬美的小说以悲剧告终,桃源式的生活方式,落得个悲剧的结局,是不是沈老太过残酷了?他自己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命运的无奈与无常使得翠翠的生命中有许多的错过与哀愁。然而,她的未来却是不控的,它会随着自然的发展而继续她的故事。
在看到爷爷死的时候,我很伤心,因为那时的翠翠还是个尚不成熟的女孩子,她一直以来都和爷爷相依为命,突然间要失去这样一位至亲,对她来说是何其巨大的一个打击呢?幸而她有善良的乡亲邻居,在他们的帮助下,爷爷才能入土为安。这就是沈老笔下的湘西人,处在偏僻山地的他们用纯良的本性在演绎着湘西人简朴而纯净的生活。
《边城》最大的吸引力便是“爱”与“美”。这两大主题也一直是沈老作品中流露最多的精神源泉。在《边城》中,翠翠与傩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的亲情及邻里乡亲的友爱,青山绿水的环绕,像极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作者以那个时代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用翠翠这样的典型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处桃花源,在彷徨与无助时时常会去那里小憩片刻,寻求安慰。而边城,就像是沈老给我们在喧嚣烦扰的俗世之外,寻到的一片如青溪般澄澈与简朴的精神家园。而翠翠就是我们精神家园里那个最原始的自己。
边城读书笔记4今天我读完了沈从文写的《边城》,它讲述了撑渡老人与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的爱情悲剧,作者用清丽的笔调写出了湘西浓浓的乡土味。
整个小说描绘出一个世外桃源。这里的人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轻利重义,诗般地生活。
翠翠是文章的主人公之一,“她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她,教育着她。”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生气。”边城的生活使她出落成一位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的少女。
老船夫是翠翠的爷爷。他忠厚、老实,几十年如一日地守着渡船,他给人方便而快乐,从而他的真诚获得了许多关爱。卖肉的不肯收他肉钱,小商贩送粽子给他,水手们送枣给他,这种超越阶级关系、金钱的乡邻之情在现实生活里几乎是不存在,现在的人们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斗气。没有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用别具一格的手法突出了人性的美丽。
《边城》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表现出了人性美,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如诗如画美丽的湘西。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牧歌般生活的向往,这和如今世界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尘世的桃源。这种宁静地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初始的本质的爱。
当今社会的人太过于浮躁,缺少了一种内心的宁静,许多人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成了“房奴”、“表叔”从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守财奴,他们缺少了心灵的满足,作者正是想通过湘西人们的生活告诉当今世人,心灵上的充实才是真正的满足。
边城读书笔记5《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这部小说通过对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亲也是如此,她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
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关于《边城》的主旨,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作者不仅对两个年轻人对待“爱”的方式给予热切的赞扬,而且也热情地讴歌了他们所体现出的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
《边城》以清末时期的湘西茶峒地区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动人爱情故事。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
随着故事的展开,《边城》描述了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湘西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河街虽有“一营士兵驻老参将衙门”,有地方的“厘金局(税收征稽)”,却仿佛并不存在,林林琅琅“五百家”,各处是一片繁忙的劳作、古朴的店铺、悠闲的生活景致,
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的纤夫……带了细点心洋糖之类,拢岸时却拿进城中来换钱的。大人呢,孵一巢小鸡,养两只猪,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环,带两丈官青布或一坛好酱油、一个双料的美孚灯罩回来,便占去了大部分作主妇的心了”。河街上,就连也为世风所感,“永远那么浑厚……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缚在远远的一个人身上,做梦时,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这些客观生动的描写,反映了沈先生凤凰县生活的深厚基础,当年对“河街”生活细腻的观察,对湘西民俗风情的谙熟,直观与遐想的特写抓住精彩的瞬间,给人以鲜活的生活场景。“河街”上虽有三教九流,以及“纤夫”、“船夫”、“”等生活在最低层的民众,但做为当年“新文化”的杰出作家,也许是为了爱情主题,未提及阶级对立或社会矛盾。
我们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悟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边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是《边城》美好的灵魂:“爷爷”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前清解甲流落军官“顺顺”凭着一些积蓄经营木船,事业兴旺发达,又因大方洒脱,仗义慷慨,诚信公道,被众举为“掌水码头”一方豪杰绅士。他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受父亲江湖风范教育熏陶,在浪里行船摔打锤炼,皆成为江湖“岳云”式聪明英俊少年。在渡溪或“逮鸭”的竞技后,兄弟二人心中都是与翠翠一见钟情,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二老”傩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大老”天保在与翠翠提亲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马路”,“车路”推辞中,决不放弃对美的追求,执着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后,毅然甘愿站在月夜山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沈先生笔下的妙龄翠翠,细腻的再现了一个少女春情朦胧的心里变化,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羞涩的恍惚与冷漠。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做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终于忧郁等待竟是一场悲剧。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涡中溺水身亡,傩送悲痛之际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遥远的“桃源”地方。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爷爷在吃了掌水码头“一闷拳”的怨恨后,那个暴雨雷鸣的夜晚,碧溪?的白塔终于倒塌,翠翠唯一的亲人,辛劳一生的老船夫在睡梦中带着忧虑和期待撒手西去。翠翠在杨马兵等人述说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那如歌的岁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
《边城》的结尾也挥洒的十分悲壮幽深,意境深沉:“到了冬天,那个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如今,他和两个混血的孩子都能讲一口流利的当地土话,过着怡然自乐的乡土生活。他将“村民艺术家”用纯手工制作的毛笔和宣纸介绍到欧洲,甚至在家里接待过法国教育部长和影星朱丽叶·比诺什。
一万元买下废弃古宅
Julien Minet的家乡在法国南部的蒙彼利埃,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在他22岁大学毕业那年,为了免服一年兵役,他选择了加入“海外志愿者”项目,来到亚洲。当时在Julien Minet的想象里,中国是这个地球上“最远”的地方了。
那段时间,他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调查过周庄等古镇的建筑情况,搜集了很多资料,写了不少文章。通过这些调查研究,他对中国的历史朝代、古建筑乃至中国文化都有了强烈的兴趣。
200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安徽的查济村采风,此地离黄山有一个半小时车程。这个古村四面环山,有三条溪水呈川字型穿村而过。沿着最大的许溪溯流而上,古树掩映中,依河而建的徽派古居如水墨画般美丽。“到处是奇山秀水,这个原始乡村的自然环境太优美了。”驻足岸边,Julien Minet一下被吸引住了。
村子里有一栋有700年历史的废弃老宅,很久没有人住了,破落不堪。Julien Mine有一次和村里人一起吃饭,大家喝高兴了,跟他说:“你就把那栋房子买了吧,反正没人要,也不贵,才1万元。”
Julien Mine将房子买下,请来当地工匠,花6个月时间进行了细致的装修。“用了20多万元,总算满足了中西生活方式了。”Julien Minet看着这栋古色古香的老房子,很是自豪。此后,这个法国小伙子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并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字——于连。
2004年秋天,于连与中国女孩——南京某小学的体育老师景小姐,在查济古村举行了中国传统婚礼。他的父亲和几个哥哥从法国赶来,还帮他抬中式风俗的婚轿。从此,他正式成了村子里的人,老乡们称他为“于老师”。
于连当初买下这栋房子时,院子里杂草丛生,一片荒芜。他在院子里开辟了一个小池塘,池中养着荷花和金鱼,半年过后,便有蓝色的蜻蜓从池塘上方飞过。接着,于连在院子里种下了枣树、腊梅、桂花树、美人蕉、紫藤、玫瑰等很多花草。
在妻子的鼓励下,于连跟村子里的老人们学习栽种盆景。给他打扫卫生的阿姨很看不惯院子里的泥土地,建议给院子铺上水泥。于连不同意,因为他有时在村里散步,看到好看的植物,就带一株回来种到院子里。院子里繁花似锦,大树间吊着一个小秋千。当他的大儿子小石头第一次荡起秋千的时候,于连觉得一切忙碌都是值得的。
于连在整修房子的时候,曾花工夫研究李渔。他照着李渔的书,画下了中式围墙和墙洞的花样,拿给匠人们看。匠人们一看就明白了。于连说:“那些工人虽然是农民,可是骨子里很高级。”
于连翻开《中国古代绘画名作辑珍——仇英》,指着书中一张画说,中国古代人的生活是最高级的。那张画上,一个古人悠然地坐在房间里,看着窗外群山,听松涛阵阵。房间里仅仅一桌一榻,别无他物,所有的窗户和门都是打开的,大自然和人融为一体。
在现代“桃花源”里享受浪漫
于连有两个孩子,石头和琪琪。他们的房间,也是按照中法“混血”风格布置的:书架、壁炉、会客区、西式厨房呈现着浓厚的欧式风格,而古旧的阁楼则被当作一家人的起居室。
别看房子陈旧,于连的这个家可大有来头,那是査济村最古老的建筑“德公厅”的后进院落。房前有一座元顺帝敕封“永德公”为“明羲官”而建造的牌坊。和许多皖南古建筑一样,德公厅的天井是矩形的,大厅呈五开间,体现着泾县古民居的宏大规模。坐在院子里,看着远处环绕的群山,喝喝茶,这个法国人的日子过得很惬意。
每天早晨,于连先喝一杯本地出产的云雾茶,然后来到流过村子的小河边,一天的生活围绕着这条小河有条不紊地展开。女人们在河里洗衣、淘米,几个孩子在河对岸玩着打仗游戏,写生的学生们安坐着画画。院子里的两棵树之间挂着一根绳,绳上晾着一块布。阿姨说不好看,要把它藏起来。于连挥手拒绝:“这就是生活。”
于连的妻子说,这里的生活比南京慢很多,也简单得多,连饭菜都香很多。村里没有什么夜生活,所有人都睡得很早。早晨,大家在鸟语花香中醒来,也可以赖一会床。这里听不到喇叭声,也没有什么事情催着人晚睡早起。
有趣的是,以前,河对岸豆腐店里住着一个小孩,他父母在城里打工,孩子很小的时候一直跟着开豆腐店的祖父母生活。他不爱说话,身上很脏。于连跟他打招呼,他不回答,但是他很爱到于连家里玩,于连会很热情地帮他洗澡。后来小孩的母亲把他接到北京读书,现在这孩子已经读大学,和于连的关系非常好。
于连还给我们讲了一起灵异事件。村里有一位90多岁的老先生,有一次和儿子打了一架,因为他偷看了自己儿媳妇洗澡。老人逝世以后,儿子为他举办了葬礼。死者躺在一边,亲朋好友聚在旁边,吃吃喝喝,好不开心。等到晚上放起花炮时,死者惊醒了,从床上缓缓爬起来,把在座的人吓了一跳。两个月后,老人才真的去世了。
每隔3个月,于连会给法国的朋友们发电子邮件,讲述这里发生的一些趣事。他把这个有点灵异的故事写进一封电子邮件里,让大家了解到了中国文化中的“喜丧”概念。
村子里最喜欢于连的人是那些老奶奶。每当他外出回来,奶奶们都会煮一碗菜给他端来。于连说,在南京或其他地方连续几天吃放了太多酱油和油的中式菜,他会觉得腻,想要自己做一些法国菜;而在这里吃老奶奶们烧的蔬菜,他一连吃很多天都不会腻。
于连家的书架上,摆放着很多中文书和法文书,一些是他自己买的,一些是来这里的艺术家们赠送的。自从2012年《纽约时报》的记者来过之后,来拜访他的外国艺术家多了起来,一些人走的时候留下了自己的作,其中有一本美国作者翻译的南宋诗人宋伯仁的咏梅诗。
于连介绍不少外国人到中国学习汉语,但他更喜欢研究中国古建筑,经常写文章在西方报刊上发表。时间久了,于连也帮村子里做了很多好事。査济村有一些靠纯手工制作毛笔和宣纸的“村民艺术家”,他们每做一支毛笔前前后后要10天,却没有多少人光顾生意。于连帮着做了一个网站,现在80%的毛笔和宣纸销往欧洲,尽管价格贵得惊人,却深受西方书法家和画家的喜爱。
还有,村子里的茶农也希望于连把茶叶介绍到法国去。诸如此类不赚钱的事情,于连做了不少。虽然做的时候劳心费力,但他感到很快乐。
法国教育部长和影星都慕名来访
同样是小桥流水人家,江南很多古镇被蜂拥而至的客人蹂躏踩踏,而查济仍然如村姑处子。它的规模之大,在皖南堪称第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不过,这里吸引人们关注的不仅是群山环抱、绿树掩映下的白墙黑瓦,还因为有于连这个法国人在这里安家。有时候会有游客慕名过来,但不能多,多了就打扰了他的生活。
原先,于连在院子的一个角落开了个游泳池。随着游人的增多,他做了一个小月洞,又种了一栏竹子,把游泳池藏了起来。在泳池入口处的墙上,于连贴着一张提醒来访客人的告示:“为尊重邻居,请在出浴时披上合适的衣服。”贴这样的告示是必须的,村子里没有城市里隔绝视线的高墙。如果不穿好衣服,碰上不打招呼就前来串门的邻居,会很尴尬。
村子里有一个明代祠堂,年久失修,摇摇欲坠,于连找来了同济大学和法国大学的设计师,请他们免费帮村里人考察祠堂,提出整修方案。后来,他在南京举办了一个世界级的展览会,乡里和村里的领导都去了,在全世界的设计师面前介绍了这个祠堂的情况。安徽省的领导非常重视,给村子拨专款用于整修祠堂。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和于连一家的感情深厚起来。最让于连感动的是,前年他的一个弟弟突发疾病去世,他赶回法国奔丧。回到査济后,他的心情非常不好。村里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来慰问,于连很惊讶:如果这件事情放在美国或者法国,邻居会直接问他需不需要帮忙?但他的中国邻居们却躲着悲痛的话题,什么话也不说,只带来了植物,把它们种在他家的院子里……他们用中国人的方式告诉于连:大家与他在一起。
现在,于连在法国也成为名人,仅去年就有9家法国电视台、报纸、杂志的记者找他,包括知名的《自由报》和《巴黎竞赛画报》,此外《欧洲时报》也曾经专程到査济采访他。
于连却不愿意出名,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故事很简单。于连也很矛盾,一方面,他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有着古老徽式建筑的地方,一方面又担心游客的到来会破坏此地脆弱的生态平衡。当然,他也担心游客们将他的家当成景点,“那样就乱套了。”
林晓松的母亲林嫂气坏了,说:“今年怎么样也要把婚结了!另找一个女孩,看你离了她是不是过得更好!”这回母子俩倒是想到一块去了。
林嫂开始托七大姑姨物色人选,林晓松自己也很上心。过了个把月,他带了同学伍娟回家请林嫂把关。伍娟一直暗恋着他,现在,他受伤的心,需要她的爱情来补缺。饭后,林嫂说:“伍娟什么都好,就是爱打扮,还是个慢性子,我喜欢那种风风火火的人。”林晓松说:“妈,她哪里爱打扮了?”林嫂说:“从她一进屋,家里就一股香味儿。”林晓松笑了,说:“正好她明天请我们去茶林玩,你去了就知道她身上是纯天然的香味。”
伍娟是一家食品公司下属茶林的种茶姑娘。茶林里,空气格外清新。伍娟正在给茶树细心地覆盖一种黑色的网罩,她说这是遮阳网,能让漫射光照射茶叶,叶绿素就会比不盖网的茶叶增长得多一些。林嫂说:“都说万物生长靠太阳,你们倒给茶树蒙上了面纱。难怪你性子慢,看来环境改变人啊。”伍娟笑道:“慢工出细活呀,我们这样种出的茶叶,可不是简单地用来泡着喝的,而是用来做食品辅助加工的。我们在茶叶采摘之前的二十几天加上遮阳网,这样叶绿素增加以后,提高了茶叶的抗氧化能力,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而且,这种茶叶是天然的翠绿色,用在糕点上,就是天然的着色剂呢。”
林晓松说:“唉,你们这样种茶就比常规的种法慢些了,这个挣钱的速度,跟我一样,慢得像乌龟!人家现在想发财的,都是讲究速成,怎么来钱快,怎么操作!”伍娟笑道:“你别看我们种的茶生长期长一些,变成钱的速度慢一些,但是,它的养生保健功能却强多了!”
到了中午,三人都口渴了。伍娟把母子俩领到会客室喝茶。她端上来三杯泛着绿沫的茶水,客气地说:“这是抹茶,就是我们种的茶叶磨碎以后泡的,特别香,完全是纯天然食品。”林嫂说:“对了,跟你身上的是一个香味。我只在蛋糕店看到过抹茶蛋糕,没想到今天见到抹茶的真身了。”
会客室布置得简洁雅静,伍娟起身打开音响,一曲《云水禅心》流出,满屋叮咚起来,像高山流水遇知音,像海边浪花吻掸尘,空灵、宁静。林嫂觉得多日来的烦恼去了一半,她其实一直不甘心,那个被她疼爱了五年的准儿媳妙妙,因为一颗钻戒说分手就分手了,去得那么决绝!她看向儿子,林晓松显然和她一样,看上去很有感触。伍娟不动声色地端来一盘糕点,说:“林姨,晓松,你们先吃点垫饿,等下出去吃饭。”
林嫂拿起一块翠绿的糕点,咬了一小口,香醇松脆,回味甘甜,带着茶叶的清香。伍娟说:“这叫长生酥,取材于自然慢生慢长的原材料,如葛粉、小麦、各种野果等,有几种口味,都是不加化肥,不打农药的。所以,这种糕点又叫慢点,含了禅意在里面,因此也叫禅食。禅食历来是寺院里的传统食品,讲究吃得简单,吃得天然,不要放太多调料,更不要放人工色素。吃时讲究不要吃太快,最好不要说话。我觉得无论是做食品,还是做事,还是慢点的好。”
林晓松若有所思,说:“是啊,我和妙妙都太急躁了,这一吵,分了手,转身就是一辈子。说到底,我们有五年的感情,一下丢开了,还是舍不得。”
伍娟说:“我跟妙妙一起长大的,多贤惠的姑娘呀!”林嫂数落说:“就是爱虚荣,硬要买个四万多的大钻戒!”
林晓松使劲给林嫂使眼色,却挡不住她的那张快嘴。伍娟笑笑,劝解着林嫂:“也不怪她,她跟我一样,二十几岁,禁不住满街物欲横流的诱惑。欲望这东西,不学会控制,就会受到伤害,官员贪污是这样,商人想发财是这样,新娘结婚想多添点奢侈品也是这样,你们也要替她想一下。”
林晓松真诚地说:“伍娟,今天我没白来,我从你的茶叶点心和话语中悟到了原来不曾思考过的东西,那就是对生活的静心思考,对感情的尊重。我想,我是不应当草率地结束与妙妙的感情,更不应当草率地利用你对我的感情。说实话,没了妙妙在身边,我的感觉,就像失去了一片最美的桃花源,心里变得枯枝满地。”
伍娟点头笑笑,进了内室,出来时,身后跟着一位女子,正是妙妙。妙妙上前,拉着林嫂的手说:“妈,是我不对,我太任性了。”林嫂呆住了,林晓松却激动得不知所措。
从1996年到2016年,宋培伦在深山中隐居二十年,凭借惊人的恒心与毅力,与一帮老伙计打造出了梦中的“夜郎谷”。此时,他已是须发花白的76岁老人。
海归老人山谷筑梦
宋培伦1940年出生在贵州省湄潭县,是一位著名漫画家、木刻大师。他的绘画和雕刻作品曾获“金章奖”等国际大奖。中国美术馆收藏其漫画作品4件,北京国际艺苑收藏他的木雕面具20件。
打造一个城堡,是宋培伦儿时的梦想。在记忆里,家乡对面的山上就有夜郎国的古屯堡,那些藏在杂草间的石头古堡,激发了他对于夜郎文化极大的好奇。早在少年时期,打造一个“夜郎王国”的瑰丽梦想,就在他心底埋下了种子。
两千年前的夜郎,曾是汉朝时所谓西南夷中最大的一个方国部落。汉武帝因意图攻打南越国,事先通夜郎以制南越。汉使唐蒙出使夜郎,见其首领多同,并厚赐财物,期间多同因有了“汉孰与我大”(汉朝与我相比谁更大一些)之问,而成为“夜郎自大”成语的典故。助汉灭南越后,夜郎才被武帝封为国。该古国存在三百多年,其文明发展在西南地区有较大影响,这里是中国稻作、鼓楼、巫傩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千百年前延续至今的“竹崇拜”、“牛图腾”与斗牛、斗狗等独特民族风情,构成了内涵丰富、扑朔迷离的夜郎文化。
但宋培伦真正萌生建造“夜郎谷”的想法是在1993年。当时,他作为旅美艺术家,参观了美国“总统山”,当看到那尊170米高的印第安英雄“疯马”的巨型雕像时,他被深深震撼了。“疯马”酋长是印第安人心目中的英雄,后世一位印第安首领为纪念他,带领妻子和十个儿女每天“挖山”不止,经过这个家庭三代人的不懈努力,才劈山雕像,打造出一座惊世之作:“疯马”骑在一匹怒马上,长发飞扬,目光炯炯,手臂所指乃是昔日印第安人的家园……
中国有愚公移山,外国有疯马巨石。宋培伦在被印第安人版“愚公移山”故事所感动的同时,也想到自己一直关注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他觉得自己应该停下脚步,去全神贯注做一件传世作品,比如实现自己“复活夜郎国古貌”的梦想!
早在1986年,宋培伦就曾在家乡建过一个画家村,试图把艺术家引入农村,以艺术带动经济的方式来保护古村落,可惜画家村被拆了,因为“艺术村落”理念太超前。这次,痴心不改的他又要大胆出击了。
1996年,宋培伦在贵阳最偏僻的党武乡一个角落,穷毕生积蓄流转了300亩山林。与此同时,他辞去了国外大学教授的工作,告别美国的优越生活,在党武花溪河畔的山谷里生活下来。他要摒弃浮华,用剩下的时光和生命,以及故乡朴实的山水去修建一座“夜郎谷”。
伟大“石匠”的惊人之作
宋培伦与老母亲定居在思丫河穿流的斗篷山下。
据史料记载,斗篷山就是夜郎王后裔金筑府所在地,山顶上至今还保留着古夜郎城墙屯堡的残垣断壁。隐居在此的老宋,整日看日暮青山,伴流水潺潺。双手摩挲着山上的石头、把玩着周围农家烧制的陶器,有关古夜郎的想象,便一点一点在他脑海中清晰起来,最后生长成一张张生动的画面。
宋培伦开始四处收集一块块最粗犷的岩石,并引导当地村民以最原始的手段,不停地锤打这些坚硬的石头。村民们没文化,但态度相当认真,觉得尖石不好看,就用工具打磨平整些;歪歪扭扭的石柱可能不稳定,他们改成四平八稳的模样;石头人形脸太长,垒上又取下……在村民眼中,认定拿了这位老人的工钱,就要努力地修建出最漂亮最高档的建筑。
但宋培伦却不高兴了,要求他们按照自家修猪圈或者砌石墙的方式来建造,“想怎么弄就怎么弄。”还带着他们去垃圾堆里找宝贝,村民们无法理解这样怪异的想法,纷纷叫他“鬼老板”。
宋培伦选择用石头来构建内心的奇幻世界,不用木头,因为木头会腐烂且消耗森林;也不用金属,因为金属会生锈,采矿会造成污染。“夜郎谷”所处的土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漫山遍野都是石头。石头是最廉价、普通、自然的材料。
宋培伦把自己的艺术归结为“大地艺术”:作品应该自然、环保,与大地融为一体。要知道,无论是欧洲古堡、玛雅神庙,还是吴哥窟,都由石头铸就。他希望打造一座屹立千年的城堡,石头是最好的选择。
开山炸石是当地村民的重要营生,每个人都练得一手好石艺。宋培伦对他们说:“炸石头卖多没劲,我们一起用石头‘搭积木’吧,工钱不会少给你们。”他把心中的图像比划出来,教村民艺术地修建石头城堡,村民们则教他如何堆砌石块更牢固……
起初,工匠们不理解宋培伦大胆的艺术构想,总会习惯性地按照建筑普通房子的办法去干,而忽略了必要的外观造型。无奈,宋培伦只得亲自下手垒石抹泥,与大家一起劳作。很快,他那双握惯了画笔的手就被石头的棱角磨出了血泡,身上也经常受伤。但他坚持了下来,直到双手磨出一层厚厚的老茧,再也不惧怕大小石块的“挑衅”。慢慢地,宋培伦把村民们训练成了“大地景观”的建筑师,村民也把这位充满奇思妙想的艺术家,熏陶成了吃苦耐劳的老石匠。
他们用铁杵翘起石块,叠成高大而突兀的石柱,先民的男性崇拜直抒胸臆;捡来废弃的陶片,给雕塑贴出眼睛嘴唇,粗犷线条凝结出神秘微笑;用几何化的图案,拼接出各族逝去的图腾,有的已记不清,有的已深入人心……
城堡、拱门、小桥、凉亭……这二十年里,宋培伦和这里的村民就地取材,用随处可见的石块和捡来的材料,搭建起了这一切。除了基本的钢筋水泥是购买的外,其余的材料都是他们捡来的。
但他苦心修筑的这座“夜郎城堡”,却被有些人视为粗俗不堪的生殖崇拜,毫无章法可言的幼童涂鸦,甚至还有人认为这些原始落后的画面怪力乱神,会给贵州带来负面影响……宋培伦没有去理会这些议论,他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赤子之心,是道法自然,是返璞归真。既然天真烂漫的想象,鬼斧神工的造型别人都不接受,那就躲进石屋自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
这一躲,就是整整二十年。
每天早晨醒来,宋培伦都要先伺候好年过九旬的母亲,再带着狗穿越寂静山林,和林间松鼠树上鸟嬉戏,绕着渐成规模的“石头城”走上一遭。然后寻找他的老伙计们,一起继续“搭积木”。
“夜郎谷主”名扬世界
宋培伦打造的夜郎谷生态园位于斗篷山脚下,思丫河由北向南贯穿全景,全长2.5公里。景区北靠思丫民族村寨,西临斗篷山苗寨,南接上板桥布依村村寨,距花溪南大街约3公里。因古堡坐落在一个山谷里,因此这里也叫“花溪夜郎谷”。
未进景区,一片林海即可褪去都市的喧嚣,放眼望去,绿叶红花映衬着石块堆砌的城墙,煞是好看。
慢慢走近神秘的夜郎古堡,穿过林间的石阶,仿佛误入几千年前的古王国:一座座圆形石堡参差排列在陡岩上,依山而立的人形石柱怪异张扬,粗石砌起的拱形门洞充满了原始图腾的神秘。雨后春笋般的石头建筑高大而兀立,借用石块层层堆砌,陶制品、重叠的花钵做成大大的眼睛、高挺的鼻子,各色碎陶片贴满厚厚的唇,头上的装饰朝天而立,石柱人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凝神浅吟,有的则似放声吼叫……
沿谷底行走,小桥流水,茂林修竹,悬洞之中水流湍急,竞相抛珠撒玉。沿石阶登上高高的古堡城墙,顺着小径观赏,发现每一个角落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与堆砌,每一个设计都与自然完美地结合,每一个结合都赋予了对夜郎古国的想象,每一个想象都天然古朴,如诗如画。
夜郎谷中还有一些造型别致的凉亭,以及被野生植物掩映着的一栋栋小木屋。这一切都是主人以傩文化造型为基础打造的夜郎国。从最初荒芜一片的山林,到现在硕大的夜郎谷,整个区域融入了贵州夜郎古国苗、布依、水、侗、仡佬等民族以石为居、取石创艺、依山筑屋、依林为生、傍水为乐的生活方式。
慕名而来的游客和艺术家不少,皆被宋老徒手打造的“夜郎古国”深深吸引。孩子们好奇地在城堡中奔跑嬉戏,笑容无邪。游客中有一位台湾女士,因在网上看到有关夜郎谷的图片,于是乘飞机直奔贵阳,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为的就是一窥西南古国的韵貌,寻找远离尘嚣的田园情。
旷世奇作夜郎谷集山、水、林、洞等自然景观于一体,兼容“古屯堡”、“爱鸟园”、“石板房”等人文景观,处处独具匠心。松林密布的“爱鸟园”中,造型各异的石雕和石艺术品令人浮想联翩;原始古朴的石屋、错落有致的院落,还有铺满松针的山间小路,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自然。
2016年8月中旬,《华盛顿邮报》通过网络专访了宋培伦老人和他徒手打造的“夜郎王国”,并在报道中称:“花溪夜郎谷谷主的故事,就像中国武侠小说中黄药师和桃花岛的传说。他用二十年的坚持,把中国人的侠客梦和田园情都照进了现实!”
宋培伦“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如今和老母亲的古堡生活安适而惬意。在谷中,游人时常找他合照,他笑容恬然,欣然同意,并耐心地回答大家所提出的问题。
宋培伦说,他还将在山谷里搭建一个水上戏台,希望贵州各民族在水上演绎自己的生活。他最终的理想,是让夜郎谷成为贵州乡土文化的活态展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