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汉字的历史资料

关于汉字的历史资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汉字的历史资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汉字的历史资料

关于汉字的历史资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教学;民族文化;认同教育

为什么要教学生历史?因为历史教育不仅可实现知识传递,还可让学生感受家国情怀,在思绪遨游时空的同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另外,较重要的一点是借助历史教育,提升初中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帮助初中生了解民族文化内涵,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助力。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教学过程枯燥等问题,这不利于历史教学中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落实。

一、什么是民族文化认同

民族文化包括但不限于民族语言、历史及人文传统,民族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自身多种民族文化的肯定及认同。在我国初中历史教育中,对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进行培养,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不忘历史,不忘民族根本。

二、初中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现状

结合实际来看当前初中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较低,这种低水平主要体现如下:

1.不自信即初中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缺乏自信,认为中华民族文化比不上其他文化,这种“不自信”的现象很多,例如,一些初中生更崇拜西方文化,对圣诞节、感恩节等西式节日极力追捧,而在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如过端午节、重阳节时,却很少认真参与,很少用心体会这些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

2.了解少即初中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缺乏了解,例如,一些初中生对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知之甚少,对一些非常著名的历史事件往往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总的来讲并不了解。

三、如何通过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进行提升

1.学习民族英雄,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该点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对民族文化认同水平进行提升的方式之一。民族英雄往往是一个时代中一部分人的缩影,学习民族英雄,以民族英雄为楷模,是当前时代对过往那段历史的认同,亦是对民族情感、民族价值的认同,对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习民族英雄培养学生民族气节时,为让学生投入学习并与学习内容产生共鸣,应当采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例如,历史教师可组织初中生开展“历史人物小讲堂”活动,结合历史教材,让学生自行查阅历史资料整理一份“历史人物小故事”,然后给学生三到五分钟的时间,讲一讲自己了解到的某时代、某英雄、某事迹,以此让学生主动加深对民族英雄的了解,同时实现民族气节培养。

关于汉字的历史资料范文第2篇

所谓传统音乐本体内容的记录,指的是把传统音乐用文字符号和音响的方式记录下来。忠实地记录传统音乐,是采访传统音乐必须遵守的准则,能反映传统音乐真实面貌的记录才是日后研究或作其他运用时可靠的材料。因此,记录时要切忌根据个人好恶随意增删、修改。

(一)静态信息的采集

首先,音乐中的歌词要记录完整。要尽可能地记下每一首民间歌曲的全部歌词,避免记词不全的现象。因为只有依靠全部的歌词,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思想内容。记录传统的歌词的同时,也要记录它的新词。在调查过程中,由于我们常常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介入调查的,所以出现对歌词内容、读音不懂的情况实属正常,这时最好当场向“局内人”请教,以便日后的案头工作进行的顺利。其次,民间传统音乐术语的记录。不同的民族对音乐的定义不同,所以用来表示音乐的术语就会有存在差异,比如对传统音乐的体裁、板式、调名、速度、鼓点、发声、引子、过门和伴奏等等,局内人常有一套习用的音乐术语言。采录传统音乐时,应该将这些音乐术语记录下来,并加以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术语,除了在翻译汉文时要考虑采用更能表达原意的字句外,还要把它的原文和读音记录下来。最后,关于音乐变体的记录。传统音乐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变体,而这些变体常常又是构成传统音乐的一大“支柱”。民歌素有“十唱九不同”的说法,同一首曲调,也往往由于语言、情感、风格等种种子不同的要求,而产生许多不同的变体。从这些变体中,可以看出传统音乐的发展、变化;这些变体常常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创作智慧。所以,要注意不同的变体,应该把有意义的各种不同变化的曲调都记录下来。另外,我国传统音乐丰富多样,各有特点,为了记下传统音乐的特殊风格,常要用到一些一般不常用的记谱符号,甚至有时还需要创制一些新的符号。这时需要遵循几点:准确地运用符号;在有国际通用符号可用时,就不要另创新的符号,以避免符号繁复,给读者造成困难;不得不创制新的符号时,也要注意和国际通用符号的联系和统一,尽量少使用几何形象或汉字。

(二)动态信息的录制

在实地调查阶段,所谓动态信息主要包括正在表演着的音乐以及音乐参与的礼俗活动。当下随着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学者们已经打破了之前那种“重音乐本体、轻文化内涵”的思想认识,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自己的研究中形成了一种自觉的意识———即把音乐放入文化中去研究。动态信息的录制表现为在现场表演中的音像的录制。早在比较音乐学时期,留声机的发明为人们了解来自于世界各地异文化的音乐带来了便利。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像机相比留声机在田野工作的过程中具有了更多的功用,不仅记录了音响,保持了传统音乐表演的本来面目,而且录制了音乐参与的各类礼俗活动,因而具有较完美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另外,音像记录比书面记录更具有更生动、更丰富的内容,人们可以从录音中更直接地感受演唱演奏者表现在传统音乐中的生活情绪。

二、传统音乐相关背景的调查

(一)传统音乐相关背景调查的重要性

所谓调查则是为了求得对所调查音乐事项的全面了解,不仅仅停滞在关于音乐对象是什么样的表层结构的认识之上,更重要的是“挖掘”其表层结构背后的深层结构。美国著名民族音乐学家A.P.梅里亚姆在其《音乐人类学》中说过:“在我看来,民族音乐学应当被界定为‘对文化中的音乐的研究’……”。根据这一提法我们不难发现,音乐与其文化背景好比鱼与水的关系,离开水的鱼是不可能存活的。于是,在实地调查阶段,一名音乐研究者在研究音乐的过程中要不仅理解音乐的基本结构,而且还要理解形成这种结构的文化背景,也就是说要从其文化诸要素的联系中弄清这种音乐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原因。为了呼应这一口号,田野工作的方式与内容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从以前的“重音乐本体、轻文化语境”研究模式转变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语境与本体共研究”的局面。

(二)传统音乐相关背景的调查内容

传统音乐的背景资料大致可以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五个角度进行调查。1、历史背景的调查。历史资料主要包括与被调研音乐事项相关的民族史、地方史,通过对历史的梳理以便调查者了解调研对象的历史发展过程,把握其在历史长河中或交融或涵化的现象。2、地理背景的调查。在我国,56个民族的音乐各有其特色,即使同一个民族但是不同地域形态下的音乐也不尽相同。通常情况下,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其音乐给人一种节奏绵延、旋律平稳、音调辽阔之感觉;而来自于地势险峻的山区里的少数民族音乐往往给人一种节奏紧凑、旋律起伏较大的感觉。3、政治背景的调查。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国家在场”、“政府行为”的干预成了研究传统音乐不可忽略的一环。4、经济背景的调查。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音乐文化的交流。以壮族为例,稻作经济孕育了壮族的传统音乐,支持着整个壮民族文化的发展;水路的通畅,使得壮族与其他民族的商业经济贸易成为音乐文化传播与交融的重要场合与途径。5、文化背景的调查。与音乐相关的文化方面的背景资料主要包括语言文字、信仰习俗、人生礼仪、民族节日……以人生礼仪为例:人的一生经过的礼仪主要有出生礼、成年礼、婚嫁礼、寿庆礼与葬礼,这些礼俗活动或仪式的进行往往自始至终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而进行,通过音声从而把仪式或礼俗活动的氛围推向了。

三、结语

关于汉字的历史资料范文第3篇

摘要:比喻辞格是一种常见而古老的辞格,其产生源自观物取象的认知方式和类万物状的思维规律。为了更好地认识比喻,我们将比喻的要素进行了解构,分析了比喻辞格的四要素,并提出,除了喻体外,其他三要素可以消隐,并不影响比喻辞格的存活。

关键词:比喻;起源;定义;结构

一、比喻的起源

比喻,也称譬喻,俗称打比方,是一个古老的辞格,也是修辞中最常用的辞格之一。比喻的产生源自观物取象的认知方式以及类万物状的思维方式。

(一)一种方式:观物取象

观物取象是人类早期认知事物的主要方式。对此,《周易》中有明确的阐释: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经.系辞传》)

概念是在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每一个具体概念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表象原型,称为概念的表象原型。否则概念便是空洞的”[1]观物取象这种认知方式,可以用形似的图画来描摹客观世界,比如绘画和象形文字。以汉字“卿”为例。“卿”的篆文为,这其实就是一幅画面:

两个人临着一锅热气腾腾的饭菜,相向而坐……,因而“卿”字有“亲近”的含义。

如果我们将事物看做A,那么象就是A1,从A中,我们提取到象A1,并且储存在大脑中。这种提取的过程可能会触动提取者一些曾经的记忆;也可能在未来,自觉地对其他有着同样物相的事物进行对应。我们把记忆中或者未来的相似的其他事物的物相称为“象”B。A与B之间以“象”A1作为桥梁中介。当我们需要对B进行说明解释时,自然会以A1为桥梁,作为认识B的一种工具。对B的认识是客观的描摹,清楚地展示事物B的脉络走势是这种认知方式的终极目标。由于B与A是异质的,A的多维多面的意象会进入到受者的内心,产生审美之境。所以,描摹和审美是其最重要的两大功能。

有学者认为,在《尚书》以前的漫长年代,产生了所谓“准比喻”,这种“准比喻”和严格意义上的比喻是有很大的差距的。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我们只能从比喻的发展脉络进行推导,比喻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推进,其审美也是从简单到复杂推进的。比喻词运用也有一个从单一向众多、从刻板单调到灵活多变、逐步发展的过程。

(二)一种思维:类万物状

观物取象是一种认知方式,在这种认知方式中,“类万物状”是核心思想。事物的相似不仅仅只停留在事物声、形、色、味等诸多表征中,而且存在于早期先民混沌的思想里。他们认为,事物之间,万物相类。人们可以从一个事物的事理推导到另一个事物的事理,有互相感知和暗示的关系,这是一种重要的比喻思维。“类万物状”这种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根源。人类的早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在面临自然带来的难以预料的灾难时,显得脆弱而无力、卑微而渺小。在人力无法抗拒灾难时,他们就走进了神秘唯心的思想中,把希望寄托到了神秘的自然力量中。一些独特的地理、天象成为他们心中最神秘的符号。他们固执地认为龟甲上烧后的裂纹,能够和自然物象一一对应,而这些自然物象又能够和具体的事态对应,从而实现预测的功能。《周易》是这种思维和思想的集大成者。西周时期,卜筮官员将卜筮卦象与与之对应的现实世界的事态发展进行对应,并用卜辞表述出来的卜筮记录,这实质是类比的思维方式。

我们可以从《周易》中窥斑见豹,了解早期的比喻思想的萌芽。

物A,象B

(1)仅出现A,如:

山附于地,剥。《周易大传.剥第二十三》

象曰:“山下有泽,损。”《周易大传.损第四十一》

山下的泽水日夜侵蚀山根,损害山体。通过观物取象,衍生出外物能触动人的贪欲并具有损人的德行等寓意。

(2)既出现物A,而且出现准象B,如:

象曰:“剥床以足”,以灭下也。《周易大传.剥第二十三》

取掉床足这种事情,导致的结果是床的毁损。“以灭下”的意思既指的床是被床足所灭,又可指当权者失去人民的支持,无异自毁权力。因此这里的B既可以自指,也可以他指。当单纯的他指时,就是严格意义上的“象”,这里只是一个准“象”。

(3)既出现物A,而且出现象B,如:

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周易大传.困第四十七》

泽里的水如果枯干了,生长在这里的水草就会枯死,鱼类也无法生存。观物取象:君子如果处在这样的环境,就会世事艰辛多舛。所以,身困志坚,发奋而作,终会成就大事。

(4)物A和象B杂糅混合性,如:

素履往,无咎。《周易大传.履第十》

就字面来解,“素履往,无咎。”是指穿着白色的鞋子,就没有过错。如果按照这样的意思题解,这个句子就只出现了物A。但根据日常生活经验,除了特定的语境外,“素履往”和“无咎”之间,没有可搭配性。“素履往”就是物A,那么“无咎”是指的另一事件。因此“物”和“象”两者之间成杂糅混合状态。

有文献资料记载的严格意义上的比喻,最早是在《尚书》中出现的。如:

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肇我邦于有夏,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尚书》

俾予一人,辑宁尔邦家,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尚书》)

“采取形象的手法来表达思想,是中国古代的基本思维方式。”[2]

二、比喻的定义和结构

(一)定义

关于比喻,从先秦开始,不少学者都对其进行过论述,如孔子、墨子等,比喻的定义在古代也非常多,清代段玉裁所注的《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比”“喻”二字的:

比,密也。其本义谓相亲密也。余义辅也、及也、次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古文比,盖从二大也,二大者,二人也。

喻,告也,凡晓谕人者,皆举其所易明也。周礼掌交注曰,喻,告晓也。晓曰之喻。其人因言而晓亦曰喻。

比喻一词早期含义大凡是这样用最亲密相近的事物举例,而且“皆举其所易明也”,举那些容易使人明白的事物,让听者晓谕言者所要表达的内容。

“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3]当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似时,或者具有某些相似点时,用一个事物来描述另一个事物,这就是比喻。

(二)结构

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用喻体B事物来阐释或描摹本体A事物。因此,在比喻中,相似性S(喻核)、本体A、喻体B和喻词X就成为它的四个基本要素。

比喻的基本结构如下:本体+喻词+喻体+相似点

由于人们在谈话时候话语焦点的不同和表达的需要,比喻的结构并不完全一致,在遵循汉语语法结构的基本规则的大原则下,四要素相当灵活,常共存:

本体+相似点+喻词+喻体;本体+喻词+喻体+相似点;本体+喻体+喻词+相似点

有时候,比喻的四个基本要素并不共存,就会出现新的比喻结构。

1.相似点消隐

本体+喻词+喻体;喻体+喻词+本体;喻词+喻体+本体

2.喻词消隐

本体+喻体+相似点;本体+喻体;喻体+本体

3.本体消隐

有时,四个基本成分中除喻体外的三元素会出现消隐,这不但不影响比喻结构本身的成立,相反,这些成分的异序会让读者带着一种解密的心理去寻求比喻结构的成分语义配合和变化关系,拓展了比喻辞的审美空间。(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 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83.

关于汉字的历史资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音像资源教学 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internet的普及,教师在课堂上呈现教学资源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比如图片,故事,新闻事件,歌曲,动画等;资源呈现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比如ppt,视频,音频等。学生对思品课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有了质的提高,课堂也焕发了新的活力。可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对于教师呈现在ppt上的文字材料,图片,有一部分学生是不太看的,或者看得不及时,或者看一半就不看了,尤其是坐在教室后排的同学。让学生根据ppt上的材料回答问题的时候,往往有学生站起来立而不答,而是站起来才对着幻灯片看材料。可见,对于这些课堂教学资源,它在提高学习兴趣,达成教学目标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是,笔者发现:在播放动画或视频资源的时候,学生一个个头抬得高高的,注意力都很专注,几乎没有一个学生是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的,提问回答问题的效率要明显高于前者。为什么音像资源比单纯的文字、图片资源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呢?其魅力究竟何在?如何应用这类资源为教学更好的服务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研究、思考与总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音像资源在思品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巧用音像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想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就会主动地参与的我们的教学中来,我们教学目标才能有效达成。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和开展教学时,都会把提高学习兴趣作为必不可少的因素。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可见,激发学习兴趣对于课堂学习是何等的重要。那么在一节课中,什么时候使用音像资源能更好的到达激发兴趣的作用呢?在实践中,我发现可以抓好以下两个主要时机:新课导入时、课中注意力分散时。

1、新课导入时

课堂的引入方式有很多,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运用音像资源导入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音像资源直观、生动的特点,声音和图像对学生的感官具有强烈的刺激,不仅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能使学生很快将注意力从课间的话题中或上一节课的印象中转移到我们的课堂中,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当时我在上九年级思品《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课,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通过什么方式吸引学生来学习这一内容并展开这一节的学习呢?经过多次设计,最后我用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实况录像导入。优美音乐,强烈的视觉震撼,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了,同时在优美的画面中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因为它带给人们的不是一次视觉的盛宴,也是中华文化在世界人民面前的一次精彩亮相。同时在学生看完视频后,请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找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学生们七嘴八舌,一起寻找传统文化的符号。中国的四大发明、“文房四宝”、中国的方块字“汉字”、中国古代的乐器“缶”和中国古老的“丝绸之路”等,原本抽象的内容,由于这些具体物件的出现而变得鲜活生动。学生兴致盎然,对于进一步学习了解灿烂的中华文化充满了热情和兴趣。有了几次成功的尝试与反复的探索,我发现音像资源在课堂导入方面,因为其声音、画面、图像的特有魅力,效果颇佳,于是音像素材导入新课就成了我课堂导入常用的手段之一。

2、课中注意力分散时

根据心理学研究,学生的课堂学习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最多约25分钟。然而高效的学习离不开集中注意力。所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提高课堂学习具有积极意义。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我在实践中发现,在课中学生学习陷入疲劳,注意力明显下降的时候,引入视频资源作为学习的资源或情境,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学注意力。 如在上八年级思品上册《竞争合作》这一课时,前面的几个环节分别是:故事欣赏,大家说“竞争”,情景体验,案例分析,经过了上面一些列的活动:阅读、体验、讨论与交流,学生的精力消耗了许多,他们的有意注意明显下降了,但是对于“竞争目的”这个难点还有突破。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用多媒体播放马琳、王皓的比赛场面,并让学生围绕视频讨论:“①场上的竞争会伤害他们之间的感情吗?为什么?②怎样才能做到既不伤和气,又公平竞赛?③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发现竞争的目的是什么?”由于是生活中精彩的体育赛事,而且是画面感很强,声音也很逼真的实况重播,这好比是针“兴奋剂”,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了。学生通过热烈讨论,对比赛的意义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对于竞争的目的也分析讨论与交流中得以明了。理解竞争的目的,不仅仅是超越别人,获得冠军,而是要通过竞争发挥自身的潜能,超越自己。

(二)巧用音像资源,促成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思品课的知、情、意、中,知识的层面是最简单的,学生自学就能解决,最重要的是行,让知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目标才算实现。那么简单知识、浅显的道理如何才能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呢?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知识只有通过具体的情境,参与体验,学生才会真正接受,并且内化为自己需要的知识,才能转化为行动。传统的教学往往只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所以学生觉得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甚至无聊。我认为真正的原因是缺少感悟和体验,没有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这样的状况出现有教师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缺乏学生体验、感悟的时间和媒介。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媒资源的日益丰富,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难题。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以恰当的形式,为学生的认识、体验、感悟搭建平台,学生就能在认识、体验中形成正确思想观念的,从而转化为行动。当然,由于客观的局限性,不可能每节课都能为学生提供直接体验的机会,所以更多时候是以间接体验为主。

1、情境再现,间接体验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通过体验、感悟中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所以创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不仅遵循了思品品德学习的规律,而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品德形成的规律。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的远离学生的生活时代,有的枯燥,深奥,这就更需要恰当运用视频资源,展示真实的事件,学生通过间接地体验,加深对难点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巧妙的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如,我在上八年级思品下册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第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体会,作为消费者保护我们消费权益的必要性时,播放了当时不法商家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一个新闻事件:劣质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因为这个事件是当时社会的热点,学生平时通过报纸、新闻也有了解。但是感受不一定很深刻。通过观看5分钟视频资料,强烈感官刺激,给学生心理强烈的震撼,他们对不法商家很是气愤,对受害者,对政府,对奶粉的生产监管部门都很有话说。当时课堂学生们情绪非常激动,感觉他们就是受害者,就是他们的代言人。这远远胜过单纯的文字资源。通过触目惊心的画面,学生内心真切的感悟到:不法商家对消费者人身的侵害就在我们身边,意识到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我们消费者的权益是很有必要的,为如何维权,就做了很好的认知和情感铺垫。教师的传道授业不再是教师的需要,而更是学生内在的需求――解惑。

2、 虚拟情境,间接体验

帮助初中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初中思品课程的核心。如何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初中思品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那么什么是态度?心理学上是这样定义的:“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人或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人或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具体反映过程为内心的认知、认可、服从、反对、迷茫、不安。 态度中的内在感受是指人们对事物存在的价值或必要性的认识 。态度来源于人们基本的欲望、需求与信念。”可见,态度是人的一种心理倾向。既然是一种心理倾向,那么要达到教学的目标,就必须采用能够深入学生心理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众所周知,是一般孩子都比较喜欢看电视尤其是动画片,而且如果不加约束,他们就会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他们会随着片中主人公的喜而喜,悲而悲。因为好的动画片制作人是深谙孩子的心理的,因为这样的动画片才能赢得孩子的心,才有收视率,才能算是成功的作品。我们看到孩子们看动画品往往是非常投入的(比起上课要投入的多),他们往往将自己置身其中,心无旁骛。而好的动画片不仅具有娱乐的功能,而且具有启智的作用。比如《喜洋洋与灰太郎》,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所以,我想如果我们将优秀的动画片作为课堂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是不是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大胆地进行了尝试。

比如七年级思品下册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自信的生活态度;在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中,培养学生悦纳自我的愉悦心态,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建议,这个内容需要三个课时的教学时间,教学效果也不是很佳。学生往往是有感悟,但是感悟不深,内心有触动,但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后来,我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尝试,采用全影像教学,结果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知识点:自信的含义与表现,自信与自卑的关系及对人的影响,告别自卑,树立自信的方法等,而且只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这让我很兴奋,而且深切的体会到提高课堂实效带来的好处。在教学中我采用两个电影片段。采用电影动画片片段《跳跳羊》的视频实现了“自信的含义与表现,自信与自卑的关系及对人的影响,告别自卑的方法”的目标,运用电影《真鹅伴我行》的片段,完成了最后一个目标“掌握自信的方法”。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就学习知识,掌握了本领。

(三)巧用音像资源,推动学生的情感升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该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本学科教学的落脚点。使教学的情感目标能够找到着落点,使情感得以升华,除了教师富有激情的寄语或巧妙的设问外,实践中发现运用音像资源,较之其他资源,更能推动学生情感的升华。因为音像资源画面和声音的结合,具有直观性,更生动,更具震撼性。

例如在上九年级思品第三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课堂教学进行到第三板块“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尊严感和自豪感,我播放了历史资料《香港和的录像》。这时,录像澳回归时,政权交接时庄严、盛大的场面,全国上下举国欢庆的情景,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民族尊严感和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一堂好课,不仅有一个精彩的导入,也应有一个漂亮的结尾。这样既可以缓解课堂的疲劳氛围,又能到达到情感升华的目的。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 ,音像资源的种类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这为我们思品课教学注入了活力,提高了效率。我们思品教师在欢欣鼓舞的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研究,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有趣,学得有用,学得有效。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 崔允郭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做智慧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的55个问题》 文学荣编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