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赞美家乡的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诗歌中最重要的就是意境,也就是“景”。在一首好的诗歌中,总有一种或优雅或深邃的意境,但这种意境对知识面尚窄的小学生来说不易领会。所以就需要教师做出充分的铺垫、积极的引导,如果能从“情”入手,对诗歌的整体基调做一定的渲染,相信会使学生更易体会它的意境美。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很明显,即“思故乡”,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远离家乡游子的思乡之情:“许多人都会在除夕夜赶回家乡,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心中怀有对家乡很深的牵挂,迫切希望回到家乡。一个人在外面漂泊流浪,当夜深人静难以入眠时,这种思乡之情就会变得愈加强烈。”这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思乡的曲子,努力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读诗,充分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我们再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那么一幅游人思乡图便在学生脑海里形成:夜静难眠,皎洁的月光洒在床前,诗人联想到家乡的明月,举头长叹,低头沉思。诗歌所绘的深邃、幽远的意境就在教师的渲染和铺垫中自然而然地被学生所理解了。再如,我在执教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时,根据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描写,在网上下载了有关的图片,上课时在多媒体上播放出来,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一边吟诵,一边欣赏优美的画面,对诗歌的意境有了更深层的理解。由“情”入“景”,看似简单,但需要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具有较强的引导学生和创设情景的能力。只有这样,诗歌的意境才不会被学生分割得支离破碎,学生才会充分认识到诗歌的意境美。
二、即“景”生“情”
每首诗歌都蕴含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或浓或淡,或浅露直白,或深蕴于诗句的字里行间。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刻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人送别孟浩然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景色很美,但诗人却只注意到“那只小船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天水之间,只剩下长江水滚滚东去”。这种意境幽远缠绵,其中的景物虽在春季,但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体会送别友人时“孤帆远影”“长江天际流”这一意境中包含的思想感情,以避免学生产生“赞美春光”的岐解,而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便会于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又如,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中“繁花似锦、蝴蝶飞舞、黄莺欢唱”的饱含春之气息的优美意境经教师的描绘和渲染之后,学生也自然会感受到春之美丽,能够体会到诗人“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即景生情”需要教师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和意境充分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其中所蕴含的深意。
三、“情”“景”交融
从以上不难看出,诗歌中的“情”和“景”并不是孤立分开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或缺的。诗歌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情”的真挚和“景”的完美。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地讲解,要力求做到“情”“景”交融。如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在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联想当时诗人所处的环境:“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夜半钟声”。这些景物所烘托出的意境氛围易于学生想象,能够达到“景”的完美再现。在这样的意境中,学生对作者“愁”(即孤独惆怅)的感情的理解也就更深了一步。又如,教授李煜的《虞美人》时,我提出了以下5个思考题: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②“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④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⑤说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艺术特色。《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由浅入深地设置这5个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跟课文的顺序相符,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沉浸在对问题的思索中,踊跃地参与问题的讨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地发挥了出来,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扩大了思维的空间,自然就走进了诗词的意境中去了。
热爱苏格兰
《我的心儿在高原》是诗人表达他的家乡眷恋之情的抒怀诗。这首诗作于1790年,是彭斯在诗歌创作上处于顶峰的时期,堪称彭斯的代表作。诗歌洋溢着饱满的爱国主义热情,讴歌了苏格兰老家的秀美山川,表达了对祖国故土的深深眷恋,同时也热情奔放地回忆了家乡狩猎的欢快场面。可以说,这首诗每一句都通俗易懂,每一句都貌似无奇,但就是这些平淡,就是这些无奇,经过诗人匪夷所思的组合,神奇地登上了英国以至世界文学的顶峰。
热爱劳动人民
苏格兰的农村是彭斯诗歌灵感永不枯竭的源泉。彭斯长期生活在农村,从事繁重的农活。地主的剥削,加上土地的贫瘠,歉收、负债、迁居……使他常常过着没有温饱的生活。但他热爱生活,对劳动人民有深厚的感情。彭斯的长篇叙事诗体现了对于平民的热爱。在《两只狗》这首诗里,通过两只分属贫富人家的狗之间的对话,描绘了地主家的骄奢逸,贫穷的佃户虽然耕作及劳动辛苦,成为人类不公平生活的鲜明对照。诗人也理解农民对牲口的深厚感情。他在《新年早晨老农向老马麦琪致辞》一诗中,回顾了老马一生的辛劳后,写道:“我将在留下的麦地上面,把你的缰绳系好,不用费大力气,你就在那边舒舒畅畅吃个饱。”
崇尚民主自由
除了长期生活在农村并写出描绘故乡及朴实人民的诗歌外,身受民族压迫的他十分热爱苏格兰,并热情歌颂民主及自由。彭斯生于苏格兰民族面临被异族征服的时代,因此,他的诗歌充满了激进的民主、自由和追求平等的思想。
《苏格兰人》是激励本国有志之士为民族独立慷慨赴战的诗作,此篇堪称其佳作之一。彭斯一直念念不忘为苏格兰民族独立而斗争的志士,写此诗时爱国热情尤其澎湃。不仅如此,他还借古讽今,曾经明白写信告诉朋友说:启发他写这首诗的不只是古代那场“光荣的争取自由的斗争”,而还有“在时间上却不是那么遥远的同类性质的斗争”,即法国大革命,当时方兴未艾,在苏格兰的彼岸如火如荼地展开。在整个欧洲大陆革命的背景下,彭斯的诗作融时代感于地方特色中,独具一格。他在感情的直觉和洞察力方面具有非凡的能力,对宗教、自由和道德有着强烈的信念。特别是在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人类的自由平等问题上尤其敏感,这也许是由于他是从一个卑微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十分了解普通人民和他们的生活境遇。但他并不是思想家,他不是采取居高临下式的说教,而是站在下层劳动人民一边为他们进行申辩。正因为如此,所有的读者都会被《尽管如此,人毕竟是人》深深地打动。这首呼唤人类平等的诗歌,在1999年苏格兰议会被解散292年后的重组开幕式上再次唱起,激起了苏格兰人的无限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彭斯的诗歌魅力可见一斑。从这首诗歌也可以看到彭斯的尊严和正直,就算是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歌颂纯朴的友情
除诗歌创作外,彭斯还收集整理大量的苏格兰民间歌谣。其中《往昔的时光》不仅享誉苏格兰,而且闻名世界。这首诗歌颂了真挚美好的友情,但是内涵上侧重于歌颂朋友之间地久天长的友谊,揭示友情的永恒。每个人的“往昔时光”各不相同,但都是沉甸甸的人生记忆。在这首诗里难忘的“往昔时光”,说到底,就是难忘老朋友,难忘友情。诗人建议朋友高高地举起酒杯,为永存的友谊,为逝去的时光。这使感情抒发有了特定的现场气氛,感情变得炽烈;通过老朋友重逢的典型动作,把真诚浓烈的友情渲染出来。
讴歌纯洁的爱情
彭斯的爱情诗篇是最令人瞩目的。其中最著名的《一朵红红的玫瑰》是彭斯根据苏格兰民谣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诗篇,充分体现了民歌特有的清新自然和真挚纯朴。诗的第一节,诗人以十分欢愉、自豪的口吻用两个比喻写出了心上人之美:“六月盛开的红玫瑰”和“悦耳动听的甜美乐曲”。这里,“红红的玫瑰”意象生动,象征了心上人的美丽和青春活力。“悦耳动听的甜美乐曲”则进一步强调心上人从形体乃至性格的和谐、完美。诗的第二、三两节层层递进,表达了诗人对心上人的炽烈的爱情。诗中“大海干涸水流尽”、“岩石被太阳融化”更是独具匠心的妙笔,用以比喻坚贞的爱情。这时,诗的意象也随即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一朵红红的玫瑰、一支动人的乐曲,而是一个更新、更广、更深沉的意境,扩展到辽阔的海洋、坚固的岩石和炽热的太阳。诗人然后表达自己坚贞的爱情立场:整个宇宙可以变化甚至被摧毁,唯独爱情亘古不变。
诗的开头用了个鲜活的比喻――红红的玫瑰,一下子就将恋人的美丽写得活灵活现,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感情。在诗人的心中,恋人不仅有醉人的外表,而且有着柔美灵魂的心灵,像一段乐曲,婉转动人地倾诉着美丽的心灵。
这首诗是诗人的代表作,它开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对济慈、拜伦等人有很大的影响。诗人用流畅悦耳的音调、质朴无华的词语和热烈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千百万恋人的心,也使得这首诗在问世之后成为人们传唱不衰的经典。
彭斯的诗歌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生与死、爱情、友谊、幸福、真理、良知、青春、博爱、宗教、诚实、荣誉等,不一而足。这些小诗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对爱情的忠贞,对朋友的忠诚,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
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所以,在教学中,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于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形成了灵活使用教材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文化氛围。教学中,我把教材看作一种资源。四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个单元中包含三课内容:《我的家乡在哪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浓浓乡土情》。我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本地区的情况,把三课的内容做了一个整合,安排了三个课堂活动环节。
1. 以小组的形式收集中国地图,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地形特征,了解气候特点等。课堂上,老师安排学生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家乡的地图像什么,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画一画,再把学生的画进行展示,这样就进一步加深了对家乡的印象,唤起了学生内心深处对家乡的亲切感觉。
2. 课前布置学生进行调查、收集家乡的风景名胜及名人,制作成图片或资料以及歌颂家乡的歌曲、诗歌等。课堂上,老师组织学生在准备好的家乡轮廓图上共同合作,把收集的家乡风景名胜图片贴在上面。整个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热情洋溢,每完成一项都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幅家乡的美景图呈现在我们面前。面对这家乡的美景,学生情不自禁地当起了小导游。最后,播放家乡歌曲,朗诵赞美家乡的诗歌,使整个教学活动达到了。
当然,诗人应该用自己的作品说话,然而比作品更重要的,是诗人的品质,即诗人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真正的诗人,不仅用作品感动着世界,更用自己的品质为他所生活的世界树立起精神的丰碑。他们是勇敢地面对整个世界的人,是以其敏感、丰富的心灵去感受和触摸世界苦难的人,是永远向世界袒露自己心灵的人。而唯有这样的人的诗,才有可能使人们通过它去感悟世界、体验人生。正如埃得施米特在《创作中的表现主义》中所说的那样:“诗人的伟大乐章就是他所体现的人。”
苏金伞,就是一位其人让我们缅怀不已、其诗让我们咀嚼再三的真正的诗人。他一生创作新诗300余首,均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思想价值。自然清白,是其为人。也是其诗作的基本风格;童心真心不泯,人的气质与诗的意境完美统一,是诗人的基本特色。1995年台湾九歌出版社出版的《新诗三百首》中收录了苏金伞的《头发》。余光中在序言中说:“我一向认为苏金伞是早期诗人中虽无盛名却有实力的一位,却未料到他能写出像《头发》这么踏实有力、捣人胸臆的好诗,并且立刻认定,此诗虽短,撼人的强烈却不输鲁迅的小说。”
著名学者程光炜曾经对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给予高度评价:“苏金伞先生是另一方面的例子。文学史对他的冷淡不仅未能影响他晚年的创造力,相反,文学史轻率的裁决倒是证明了他写作方向的正确性:对灵魂的忠实而非对时代风气的忠实。在历史的一个个所谓‘转折期’。他没有留下其他著名诗人那样的‘代表作’,然而,却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承受住了时间检验的诗人。他的写作被证明是有效的,而不是像诸多的诗人一样,当历史翻过新的一页,他们的诗也随即被历史的书页翻掉了,销声匿迹了。”
一、赤子一样高洁的诗心
“不管跟谁说话/披肝沥胆的倾吐”(《雷》),这是苏金伞的诗句,也是他的诗歌宣言,更是他赤子一样高洁诗心的真诚袒露。从1926年的《拟拟曲》到1996年的《四月诗稿》,在长达70余年的创作历程中,诗构成了苏金伞生命的全部,他为诗而生,亦为诗而死。当祖国和人民遭受磨难的时候,他用一颗宽厚、赤诚的心,抒发着对父老乡亲的同情和挚爱:“汗褂烂了,/改给孩子穿;/又烂了,/改做尿布。最后/撕成铺衬/垫在脚底下/一直踏得不剩一条线!”(《汗褂》);“马蹄群走过,/带着女人的啜泣声/和孩子们的帽铃声。/破音的唢呐,/呜呜啦啦地吹过来,/同样令人哭泣的调子,/我辨不出是在埋人呢,/还是在娶亲……/瞎子的算命锣,丁丁当当地敲着自己冷清的命运……我想问问明天的遭遇,/但他的眼前比我还黑”(《窗外》)……诗作表现的杂乱、凄凉、悲怆的氛围,正是黑暗中国的缩影。当人民当家作主、扬眉吐气的时候,他歌唱光明,歌唱新生活:“一树一树熟透的苹果,/染红了累累阳光。/繁花开出她的春天,/满园的苹果/炫耀着她的收成”……他把心中的满腔激情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人民和脚下的土地。他的诗之根深深地扎在中原文化丰厚的土壤里,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艾青说过:“高尚的意志与纯洁的灵魂,常常比美的形式与雕琢的词句更深刻并长久地给人以震动”(《艾青诗论》),这句话用在苏金伞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没有一只鸟在这里撒过谎语,/也没有一朵花在这里骗过春天”(《登鼓楼》),像这只痴情的鸟儿和这朵报春的花儿一样,苏金伞的每一行诗都饱含真情。而这真情源于他“高尚的意志与纯洁的灵魂”,“把蓄积起来的温暖,/全部倾倒出来,/以抚慰寒冷的世界”(《芦花和棉絮》)。苏金伞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贫困和流离中度过的,虽然他的家庭和个人都曾蒙受苦难,“惆怅的是桨,渺茫的是我的方向”(《元宵夜步》),但他并不流于对于个人经验的推演,而是由己及人、由此及彼地洞悉世界以及世界上同样蒙受苦难的灵魂,经由个体进入更为广阔的时空,显示出更为深邃博大的情怀。苏金伞的这种创作境界不仅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品质,同时也为我们评估诗歌价值提供了一个标准。
二、大地一样的深厚诗情
苏金伞是豫东大平原哺育出来的乡土诗人,他写作的根,源于他对故乡文化、生命和土地的本真认识。苏金伞的爱深沉而偏执:他热爱家乡和世世代代生活在家乡土地上的农民。就像田野上一株成熟的稻穗,他怀着宗教般的圣洁之心,一直低着头,默默地凝视着故乡的土地、土地上的阳光和在阳光下生活着的人们。他的一生都“走在像鼓胀的蛙背/吱吱在脚下发响的田间小路上”(《雨后》),因而他的诗歌也就蕴蓄了土地一样朴实、宽厚的品格与精神内涵;他的诗歌语言也亲切平实得像呼吸一样自然。
用语言反映时代的心声,关注那些挣扎在底层的劳苦者,是苏金伞早期诗歌的主要内容。他前期的诗歌创作多以中原的农村风貌和农民生活、命运为核心,以自然清白的语言和自由、简短的体式为载体,展现了永远的乡土情怀:“我喜欢稻草的气息,……/懂得稻草的喜悦,……/懂得稻草的秘语”(《稻草担子》),“野外响着蚯蚓的长吟,/还是蝼蛄擦着翅羽?/是蛙足蹬着池水,/还是树根吸着新呢?――这是土地的声音,/土地咂着亿万张嘴唇,/吸吮着甘甜的濡沫,滋润着深深的肠肺。”(《春宵伴着细雨》)……从这些散发着泥土气息和稻花香味的诗句中,不难读出诗人对于生命真实状态和个体生命深处的真实感受,以及他对大地的深沉热爱。
“乱世之音怨以怒”,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古老传统。苏金伞继承了这个优良的传统。面对旧中国旧河南的风雨如磐、满目疮痍,苏金伞一边和农民一道流泪,一边蘸着从恨的血管里流出来的黑色的血,描绘着农村衰败的景况,表现了农民非人的命运和异常艰辛的生活:“而掰穗子的人/也空着两手/走回没有一颗米的家/也没有一根玉蜀黍秆/叫他补一补漏裂的小屋”(《玉蜀黍》);“天黑啦,/_老鸹吃得饱饱的,/飞回各自的老窝,/而她/却没有拾满一把麦……”(《麦》),农民的命运竟不如老鸹,多么可怜、可悲!然而更可悲的是在土地上辛劳一辈子的农民,竟死无葬身之地:“农人信赖泥土,/就是这样的执迷。/但等到饿得倒毙时/却找不到一块隙地/让他们葬埋尸身!”(《泥土》)
当然,贫穷和苦难并不是农民的全部,苏金伞还表现了农民的坚忍与博大:从“农人的脊背,/经过烈日的烤炼/和冷雨的浇淋,/变成岩一般的坚固”(《农人的脊背》)中,我们感到了农民身上蕴含着的巨大力量和坚忍不屈的精神;从“只要耕种的人多了,/耕种的日子久了,/一代一代的血汗融合起来,/土质就可以变肥”(《耕种》)中,可以体会到农民博大的胸襟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些诗不是对大地之表层景象的赞美,而是直指大地深
处,也即生命深处。正因为有着如此深切的对大地的情感,这些诗才具有如此的艺术感染力,让人们觉得它们是正在生长着的诗歌,就像大地之上的一棵棵花草树木、一片片庄稼一样,直接获得了大地的养育之力,并因此而具有了大地的品质。
“农民一有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钻进水里。/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是咸是甜,/自己来尝一尝。”这首名为《三黑和土地》的诗,是苏金伞最脍炙人口的诗作,曾被选人中学教材。它表现了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之后无边的幸福感。“这是一种最典型的本土性的歌唱,河南诗人特有的带着土腥味的憨厚的歌唱。朴实的河南方言,切肤的个体经验以一种自我指涉的智性方式融汇起来,形成了一种既亲切自然、含蓄内敛又散射诗意光彩的文本存在。读这样的诗句,虽然没有如读《新华颂》、《我们最伟大的节日》那样的酣畅淋漓,却如听一曲家乡小调,在优美熟悉的旋律中仿佛能够缓缓看见镜像中的我们的又一个自我。就诗学本体意义上说,这样的诗句,是更能够与我们的精神与灵魂保持长久的谐和共振的”。
如果说“最懂大地的是乡下人”(《土的气息》),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最懂乡下人(农民)的诗人是苏金伞。
三、蒲公英一样清新的诗艺
诗歌不是现实世界和客观事物的简单复制和罗列,它既需要体验、积累,更需要发现、创造。苏金伞这些清新、优美的诗歌就来自他对泥土、乡村、田野的独具慧眼的发现,以及娴熟的艺术表现。如果没有诗意眼睛的发现,那些苹果、高粱、玉蜀黍、稻草、蚯蚓、青蛙、鹅等就不会成为诗歌语境中的“意象”了;如果没有艺术化的手法,这些“意象”也不会延伸为一首首美丽的诗了。
飘荡着质朴和真诚的生活的芬芳,充满着淳厚的泥土之香,可以说是苏金伞诗歌的整体艺术风貌;不事雕琢,以朴素、恬淡、坦率、诚恳构成诗歌的灵魂。苏金伞不仅为现代诗派提供了一个新的艺术品种,更重要的是他对诗艺新质的开拓,实现了对传统田园诗温柔敦厚、闲适空灵风格的创造性的背离。“我们是一同/在高粱丛里/和牛肚子底下长大的……”(《你走了》)这样的诗句,既无突兀之感,更无造作之嫌,只有朴素的诗心才会写出这么质朴的诗句,也才有了沉甸甸的质朴美。“乳桐的叶子飞速生长,/贪馋地吸啜着温暖的阳光,/就像初生的牛犊,/衔着水桶般的母奶不放……/从村子里跑出一群儿童,/在桐树下追逐爬行,/泥浆的脸上涂满了欢笑,/整个桐林响起了回声。/从桐叶下爬出来,/每人好像增加了五公斤体重。/手里一柄桐叶当做小伞,/每人都像一株乳桐”。这首诗题为《桐叶》,诗人把乳桐和村童两个意象叠加在一起,如古人说的“不似此诗,恰是此诗”(袁枚语),给人以优美的想象和清淳的回味。
和中国其他新诗一样,苏金伞诗歌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对中国传统诗歌技法的继承,更在于对现代主义诗歌表现方法的借鉴和吸收,“我将看见凝蓝的天/放出我的思念和遐想”(《窗外》),“给人以更多的太阳,/给人以更多的蓝天”(《黄叶》),这些诗句充分体现了诗人更为开阔的胸襟和更加宏大的视野,反映了诗人诗歌观念和审美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无论谁从巫山下经过,都会被打湿衣袖,/一直到大海都晾不干!”(《遇神女峰》)这首本是写山的诗,因创造性地运用了如变形、隐喻、象征、抽象、幻化、通感等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膨胀了诗歌的空间,给读者以无限的审美想象和心灵的愉悦。再如《雪,跟夜一般深》,屋外雪覆盖了一切,屋内一家人热气腾腾;大雪下生命在暗暗生长,“正在把春天孵抱”。屋外屋内,雪和人,雪的寓意和人的心灵叠化成一幅现实生活的写意画,委婉而深邃的意境蕴含其中,农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得是那样的悠然、透明、空灵。
诗歌一向被认为是最具灵性的、最贴近人的心灵的,甚至被荷尔德林称为“最清白无邪的事业”。诗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像江河一样源远流长,是人类精神家园里一股最具灵性的活水,它来自人类高贵的心灵,又滋润、提升着世俗的灵魂。影响和感动我们的,是我们触到了另一颗心灵的震颤。自言“三生修来是诗人”的苏金伞一生以诗为业,以诗自命,沉醉于诗,献身于诗,以自己杰出的诗作和伟岸表明了他是无愧于“诗人”这个神圣称号的。
“依我看,无论是对我们这块乡土的体验,还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把握,苏金伞都以真正诗的方式作出了独到的表达;无论是烈酒或清茶,苏金伞都有高标的力作乃至精品;无论诗情或诗才,尤其是创造力,老诗人都是不让后生晚辈的。毫无疑问,苏金伞应该而且必定能够融入到我们今天乃至今后的诗歌创作河流里去,并以这样的方式留在历史长河中。”
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点。既然,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我们就要在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表达提供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尽可能广阔的天地里,插上想象的翅膀,不断发展自我、表现自我,从而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
一、创设情景,培养口语
由于低年级学生具有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所以我们要依据教材优势,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例如,在执教《小鱼的梦》时,对学生说:“小朋友们,老师昨天做了个梦,梦见自己长了一条尾巴,变成了一条美人鱼,在海里游来游去,可高兴了,后来我游到了海底宫殿,见到了海龙王,他送我一棵珊瑚树,让我带给你们,希望你们去海底做客,我做了这样的好梦,小鱼宝宝会不会也做梦呢?”他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谁能告诉老师?学生跃跃欲试,就连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同学也把手举得高高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处于极度兴奋状态。学生的口语表达在此得到较好地锻炼。
二、结合想象,培养口语
想象是孩子们的天性,只有喜欢想象才会有所创造。而孩子们的想象是一个无限的资源,要多广就有多广,要多深就有多深,要多奇妙那就会有多奇妙。所以,孩子们的想象仿佛是童话中的宝库,丰富而神奇。既然有了这样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那我们为什么不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让学生用语言把自己的想象表述出来呢?
在执教《小小的船》一课时,可以问学生月亮还像什么?假如你坐在月亮上还能看到什么?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说是精彩纷呈:
学生1:月亮像我们弯弯的眉毛,我坐在上面看到了我们的家乡德阳;
学生2:月亮像我们吃的香蕉,我坐在上面看到了木星和土星;
学生3:月亮像我们德阳的彩虹桥,我坐在上面看到了美丽的宇宙,还看到了外星人;
……
从学生赋予个性的问答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的确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说出了自己多姿多彩的想法。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们的想象力,而且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利用图片,培养口语
低年级孩子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具有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创设条件,让他们自己展示。如在上《冬天是个魔术师》时对学生说:秋姑娘带着最后一片金黄的落叶悄悄地走了,冬天来临了,他带来了什么礼物呢?我看你们带来了很多图片,大家小组内交流参观后,再告诉我们冬天带来了什么?组长派资料准备最充分的成员回答问题。美的语言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好奇心。在交流图片中进行口语交际,学生能说雪、冰、冰凌花、寒风等冬天特有现象,把学文与生活联系起来。
四、借机发挥,培养口语
新教材(北师大版)具有很多的优势:古今中外,天上人间,古诗、儿歌,各种各样。渗透着美,孕育着情,饱含着道理。那何不借机发挥,为学生创造培养口语能力、提高口语能力的条件呢?
如在执教《水乡歌》一课时,当整篇课文结束,看着课后的思考题:你的家乡什么多?便借机发挥:让学生借着优美的诗歌形式,来赞美自己的家乡,这不是一举多得吗?于是,让学生仿照“水乡什么多?”四句诗歌形式,用“德阳什么多?”来赞美我们的家乡――德阳。学生不仅说得好,而且夸得实。
学生1:德阳什么多?楼多。千座楼,万座楼,东西南北千万座,人人都住大高楼。
学生2:德阳什么多?车多。千辆车,万辆车,大车小车载满客,处处有车人方便。
学生3:德阳什么多?路多,东一条,西一条,东西南北数不清,引来天下好朋友。
……
看,孩子多棒,用自己美丽、朴实而幼稚的语言,赞美了我们的家乡,将我们德阳的优点夸得淋漓尽致,而且从中体会到了这种文体形式的美。
五、开展活动,训练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