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原生态保护

原生态保护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原生态保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原生态保护

原生态保护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原生态 民族艺术 民族文化 生态保护

在全球经济交往日趋深入的今天,全球文化在不断的交往与碰撞中相互融合。在中国的艺术长廊中,有一种艺术形式被称为原生态民族艺术,这为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带来了别样的生机。 

一、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 

原生态,顾名思义,代表着生命之态、自然之态,是一切生活及艺术的根源。原生态一词最初见于声乐比赛,随后在表演艺术等领域迅速蹿红,成为文化领域的特殊符号。原生态这一概念被引入文化领域之后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特征存在着。而所谓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多是指一些原始的、原创的、民间的、乡土的艺术形式,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智慧存在于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可以说原生态民族艺术是在特定的原始环境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比较原始的民族艺术,原生态民族艺术的素材多源自于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人类的本能,经过不断的融合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原始为基本的奇特的艺术形式。原生态民族艺术所代表的,是民间艺术和民族风俗所组成的一个多元的文化空间,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融合的产物。 

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在没有被更多的人认识的时候,往往是以一种民间艺术的形式存在。不论何种民间艺术或民族艺术,都有其丰富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其本身就具有特定的精神功能,是整个民族广泛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原生态民族艺术在未被发掘之初,是只在这个民族内部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的是这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生活,往往带有原始文化的特征在里面,会有对自然现象的原始崇拜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始的活动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活动,这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才能被称为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当某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被众人所接受的时候,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来自原始文化的冲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这些民族文化为什么被称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原因,就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气息。人们通过原生态的艺术形式,了解这个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甚至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的起源,这就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呈现给世人的来自于非物质文化的整体价值。原生态民族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所展示的是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态度,是这一民族的价值体系、心理认同在艺术文化上的体现。 

二、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 

原生态保护范文第2篇

科研创新,助力草原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天然草原90%以上发生退化,草原生产和生态功能严重下降,草原生物多样性减少,牧草资源亟待保护和开发利用,但草畜矛盾突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经过认真准备和申报,侯向阳等人于2013年成功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的资助,项目名称是“天然草原生产力的调控机制和途径”,这是全唯一一个973项目,标志着基础研究能力大幅提升。项目瞄准过度放牧下草原生产力衰减的关键机制和草原生产力提高的调控机制与途径两个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目标是揭示过度放牧下草原生产力衰减机制,形成适度放牧、土壤保育和植物调节提高草原生产力的综合调控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为实现天然草原生产力提高 30%~40%,恢复速度加快30%~50%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已经在草地土壤关键要素对放牧的综合响应、草原植物对放牧的矮小化响应、放牧导致植物矮小化的“胁迫记忆”、放牧造成植物矮小化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证据以及草原生产力下降的养分供给非平衡理论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15年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项目中期评估。

据了解,样带研究是进行全球气候变化及人为驱动因素梯度分析的最有效途径。利用欧亚大陆东缘草原连片分布,南北向土壤和植被类型等相对一致,温度呈梯度分布,草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存在空间差异的特征,侯向阳研究员率先提出跨越中、俄、蒙的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简称EEST),联合国内相关科研教学单位及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合作单位,开展从中国长城到俄罗斯贝加尔湖的温度和放牧管理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收集整理中、俄、蒙近30年气象、经济、植被、土壤、昆虫资源等信息,建立样带综合数据库;建立蒙古国温都尔汗野外观测站,填补了我国草原科学研究在境外无定位监测的空白……,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已发表学术论文45篇,出版专著4部,获得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向有关部门提出6项政策建议,并通过俄罗斯之声报道中俄科学家共同治理草原退化的工作和进展,取得较大社会影响。

另外,侯向阳所长还系统开展了我国北方草原气候变化及适应性管理研究,围绕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北方草原区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问题,从区域、县域和牧户等层次入手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进展,并60余篇,出版著作3部。

牧户作为草原畜牧生产的最基本单元,是牧区草畜平衡的主要调控者。牧户草畜平衡行为是影响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失灵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国政府在草原地区实施一系列工程和政策措施,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天然草原仍然持续超载和退化,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实施体现政策失灵的问题,侯向阳团队在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区及新疆山地草原开展牧户家庭属性和草畜平衡决策行为调研。研究发现,分步减畜更容易被牧户接受,同时牧户之间的自发合作也更能实现牧户生产实践的调整,此种有效合作对优化牧户生产管理方式、推动畜牧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此,提出以分步式、合作式和示范引导式为特征的牧户适应性减畜策略和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针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的农牧交错带面临的食物供给和生态保障难以兼顾的两难困境问题,侯向阳所长研究提出应尽快确立以旱作节水栽培草地建设为主的西北绿色草牧业发展战略。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西北地区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正在引起重视,但旱作种草的优势和潜力还没有引起充分重视。在粮改饲的基础上,立足于高效旱作,种植多年生耐旱牧草或饲料作物,充分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这是解决我国旱区优质饲草不足、并兼顾生态保护的有效发展路径。

矢志不渝,为绿色大草原保驾护航

除了在科学引领草原生态保护和治理创新的基础上平衡发展,侯向阳所长勤于思考,勤于笔耕,多年来科研心得付诸笔端,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5部,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其主编的《中国草原科学》和《蒙古高原草原科学》,系统总结了我国草原科学及蒙古高原草原研究成果,为我国和其他国家从事草原科学研究人员提供了极好的参考资料。

原生态保护范文第3篇

关键词:草原生态保护 计算机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 相似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161-02

1 草原生态现状

草原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但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草原沙化、退化、荒漠化趋势加剧,出现了一些严峻问题:一是超载过牧、乱垦乱挖的现象严重;二是鼠害、病虫害未得到有效控制;三是掠夺性开采突出,草原承包存在重利用轻养护、重索取轻建设现象;四是资金投入不足,草原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五是对破坏草原等违法行为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

2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过度长时间使用或长期搁置。计算机内部电子元件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计算机长时间通电使用会造成机器温度的升高,增大了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压力,长期如此必然会造成计算机整体使用寿命的降低。而长时间不用会导致机箱内部积压灰尘,灰尘容易吸收水分,导致计算机内部电路板受潮损坏。

(2)计算机病毒泛滥。病毒一直是目前导致电脑系统变慢、崩溃的一大难题,甚至可以导致硬件故障。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访问不良网站、接收来历不明的邮件、私自使用自带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极容易使机房电脑感染病毒。

(3)计算机损坏。物品被使用就有被损坏的可能性。除了正常的磨损和硬件损耗外,人为的破坏或者偷盗行为也是屡见不鲜。若不能及时解决,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必然会影响实验教学的进行。

(4)资金投入不足,机房设备陈旧。目前高校配置一台电脑的费用一般在3000元左右,一个机房一般需要配备30~50台电脑,加上路由器、网线等,一个机房的总体费用最低也要在10万。这对学校来说不是一个小的数目。而计算机硬件更新换代很快,使用多年的电脑,配置太低,若是安装上几个像Matlab、AutoCAD这样大型的专业软件,机器运行缓慢,根本无法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5)缺少有效管理处罚条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计算机维护、损坏、丢失等仪器的报告与处理,实验室环境、安全等管理办法,都有必要建立明文制度来规范和实施。一个好的规章制度可以规范和约束实验人员和实验学生的行为,使管理规范化。

3 草原生态环境与计算机实验室的相似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草原生态环境与计算机实验室有许多相似性。(见表1)

4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办法

针对计算机实验室的普遍问题,基于两者的相似性,大胆借鉴草原生态的保护政策对计算机实验室实施管理。

4.1 适时“休养生息”

计算机和家用电器一样,都有电路板,久用久置都会导致器件的损坏。目前草原生态保护普遍采取禁牧、休牧、轮牧的方式。计算机实验室要保证教学的正常实施保持硬件的性能也应该采取“禁、休、轮”三项措施。“禁”是要将完全过时的计算机淘汰,如老一代CPU为286、386、486的计算机,已经没有任何留用的价值,可以完全报废;“休”就是让长期通电的电脑断电调整,防止零器件温度过热,影响寿命;“轮”是划分实验室,在保障教学实验正常进行的条件下,依次轮回或循环使用,避免连续工作十个小时并且保证每月至少开机通电一次。

4.2 落实实验室责任制

为调动牧民管理、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乌兰察布市牧区推行牧场所有权、使用权和草原承包责任制[1]。从实验室的环境质量,到用电安全;从计算机的系统安装,到硬件更换;从日常维护,到防偷防盗,计算机实验室应该设立明确的履行条例,施行责任到人的实验室分管制度。根据实验人员和机房的数目,较为平均的分配劳动力,分配应充分考虑新旧机器维护的难易程度和实验人员的年龄、经验、体力等因素,在硬的制度下实施人性化的管理。

4.3 保护系统安全,防止病毒感染及传播

康爱民在草原修复方面提出要积极研究草原病虫害成灾原因、条件、环境,防止草原出现大面积虫鼠害[2]。就目前来讲,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无外乎两种:一种是通过网络传播;一种是通过硬件设备传播,要尽可能的切断病毒的来源途径,通过对计算机软硬件的设置形成长而有效的预防措施。首先在网络方面,通过服务器将常见木马网站加入黑名单进行屏蔽,可防止学生浏览不良网站,下载木马程序;设备方面,在系统内安装杀毒软件,定期升级病毒库,并督促引导学生定期对U盘杀毒检测,避免病毒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另一方面,使用硬盘还原卡或软件保护卡,设置为每次还原,可以在下一次开机时恢复先前内容,任何对硬盘的修改均无效,阻止病毒的写入。

4.4 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

随着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国家用于草原建设的投入有了大幅度增加[3],但同时因为牧民缺少资金和相应的知识水平,仍不能使草原得到恢复[4]。从这点上看,资金的投入确实可以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但不代表拥有资金就一定能够建设好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要在有限的投入下合理地利用资金。资金充足时,可以购置新机器;资金短缺时,机器不能买,配置不高,可以先升级内存。升级内存时,最好购买与原有型号相同的内存,否则易造成不兼容现象[5]。电源的问题一般出在电容,比起换电源,电容的价格要少得多。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费用。

4.5 有效的防范制度

李荣提出在草原管理方面,加强草原监测管理与执法工作,深入宣传草原法律法规[1]。根据计算机实验室的特点,确保一人一台机,做好登记管理工作,做到课前课后清点,丢失损坏赔偿。制定详细的计算机使用守则规范学生上机行为,存入文档,设置为开机运行,学生开机即需阅读。措施上,逐台为机箱和容易丢失的键盘、鼠标加锁,防止不易发现的小物件丢失,有条件的安装防盗监控设施。

5 结语

计算机的管理手段是多样化的。计算机不断发展,实验室管理模式也需要创新,强化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手段与措施是必然趋势,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探索,实验室管理将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荣.乌兰察布市牧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成功经验与今后发展建议[J].内蒙古草业,2008,20(3):58-60.

[2] 康爱民.对牧区草原生态修复的认识与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04(12):35-37.

[3] 张贞明.甘肃牧区草原生态现状及保护建设的思考[J].草原与草坪,2008,2(127):19-22.

原生态保护范文第4篇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促进牧民增收,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加快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正是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学术界很早就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富有价值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的研究。许成安等运用“公共资源悲剧”理论讨论具有公共资源特点的草原在各个经济主体竟相使用的情况下必然导致过度利用和退化的可能性,认为当不存在集体协调机制时,每户牧民都从自身利益极大化这一目标出发而独立决定的养羊总量是大于一户牧民(或存在集体协调机制时)所决策的养羊量的。李仲广等(2001)采用草原资源的生物学模型,通过放牧活动的“成本—收益”分析,对过度放牧进行了数量界定,进一步分析了过度放牧与环境恶化的经济学原因:草原资源的产权不完善,以及产权不可以交易与转移等;草原资源没有被市场所涵盖,没有能反映牧场潜在成本和使用成本的市场价格,在普遍存在的规模偏好驱使下,放牧活动量趋于达到最大可持续放牧量。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反,ElliotFratkin和RobinMearns(2003)认为牲畜在草原上的灵活迁移是使草原畜牧业和牧民生存保持可持续性的基本条件。而土地产权明晰、牧民定居这些我们一贯认为是促进牧区发展的措施也被认为导致迁移性下降而受到质疑和否定。Elli-otFratkin等指出:牧区的发展政策一直受GarretHardin“公地悲剧”理论的影响。实践证明这些观点指导下的政府干预是消极的,而且经常是灾难性的。建立新的牧区发展途径的核心是,承认牲畜灵活迁移的必要性,土地产权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购销和金融等社会化服务及其他政策都必须服从于牲畜灵活迁移这一基本要求。政策因素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国草原问题的国外研究者表现了对制度和政策问题的特别关注。约翰•W•朗沃斯和格里格•J•威廉森(1994)在其合著的《中国的牧区》中提到:1949年以后,牧区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草原的压力可追溯为中央政府的三项基本政策措施:在牧区扩大开垦;实行户籍制度;给予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方面的特权。这三项全国性的政策已制约了牧区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世界银行《中国:空气、土地和水》(2000)报告中提出:“同中国的许多‘生态建设’一样,草原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几乎完全放在投资上,却很少关注根本性的社会问题与管理问题,而这些问题才是自然资源管理问题的核心。”国内学者也提出类似的观点,在牧区城镇化进程中,由牧民定居而导致的草原退化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牧民定居过程中,只重视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贺卫光,2003)。气候变化对草原生态的影响。世界银行《中国:空气、土地和水》(2000)报告中用专栏的形式提出了“非均衡模型及其同中国草地畜牧业的相关性”。指出:很多干旱草原生态系统是“非均衡”系统,植物增长和草地的生产力更多地受气候的影响而不是畜禽存栏率的影响。吕晓英,吕胜利(2003)以青海省青南地区、甘肃省甘南州、四川省甘孜和阿坝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以及新疆伊犁地区为代表,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扼要叙述了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探讨了出现上述问题的自然和制度两大根本原因,特别是通过大量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牧区普遍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多,不少地方降水量减少,导致环境恶化,草地“三化”严重,鼠害猖獗,草地生产力下降,已严重影响到牧区的生存和发展。秦海蓉、孔庆秀(2005)认为草地退化是由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仅从气象因子来分析,干旱和大风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基于草原管理与草畜平衡视角的研究。魏立男等(2003)将草原生态系统理论和系统管理理论相结合,提出了草原管理的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对草原生态系统,要立足于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统一。二是要增加物质和能量投入。三是要因地制宜与分类管理。四是要掌握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限度。许志信、陈玉琦(1997)着重强调了平衡的观点,分析了内蒙古草原出现的各种问题后提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应走生态牧业发展道路,在牧草资源数量和家畜数量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点,在这个点左右进行牧业生产。从人口压力角度进行的分析。包玉山、周瑞(2001)的研究发现,滥垦草原、盲目移民的结果使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沙化退化;农耕范围和沙化退化面积的迅速扩大,使草场面积不断缩小而加剧了草畜矛盾和人畜矛盾;而草畜矛盾和人畜矛盾的加剧又造成草场的沙化退化和草场面积的进一步缩小。在草原牧区,养活一定的人口需要一定的牧畜,放养一定的牧畜需要一定的草场;在草场给定的情况下,人口越多,生活水平越高,就越需要增加牧畜头数,就越容易超载过牧导致草场退化沙化。许成安等人(2001)也提出“人口迁移或减少牧区人口数量”的对策主张。从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的分析。王补元等(2001)对草原执法的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要全面贯彻草原法律、法规;大力开展草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强化草原执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开采矿物等草原破坏行为。其他相关研究。牧户采用草原保护的行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与牧民的文化和价值观、社会经济特征以及广泛的政策和政治背景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因此,不能实施单一经济激励措施影响牧户的草原保护行为(洪冬星,2011)。尽管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正在顺利实施,但各地进展并不平衡,奖补政策落实较慢。留在草原的牧民生产门路越来越窄;转移出来的牧民缺乏技能,语言不通,就业困难。禁牧减畜与促进牧民增产增收也存在矛盾。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赵鸣骥,2011)。草原生态建设治理的力度,没有破坏的力度大,原因主要是大自然因素和历史基础和国力,具体表现为认识、投入、监管、科技支撑等四个方面(李小健,2010)。

2牧区草原生态环境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伴随着牧区资源开发利用向深度和广度的拓展、经济的快速发展,牧区的环境保护削弱,环境退化速度没有得到控制,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地开发利用,牧区经济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遭到破坏,直接影响牧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潘建伟,1999)。由于牧区环境的恶化,牧区的生态安全就成了最突出的问题,人地关系不协调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近50年来,不合理的制度与政策、各种人口问题、社会活动问题的作用的确非常突出,但是在各种因素中,核心因素是“人口因素”,表现为相对于牧区生态环境特性而言的人口规模不合理以及不合理的牧区居民经济行为和消费行为(于存海,宋跃飞2007)。对于牧区的环境问题的恶化,好多学者探索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约翰•W•朗沃斯(1994)认为1978年以后广大牧民都亲身经历了公共政策方面的诸多领域的改革。与此同时,中国牧民获得了一套全新的生物的、机械的和信息的技术。政策变革所带来的鼓励与刺激与现在有的新技术相互作用,获得了一些巨大的近期收益。但与此相矛盾的是这种政策———技术的互相作用所产生的收益对牧区的长期持续性发展构成了主要威胁。简言之,1978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是以草原为代价的,那就是,为了在近期内提高生活水平,致使主要的现有的自然资源已经遭到破坏,从长期看,这种发展战略是不会长久的。格里格•J•威廉森(1995)认为1949年以后,牧区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草原的压力可追溯为中央政府的三项基本政策措施:在牧区扩大开垦;实行户籍制度;给予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方面的特权。总括起来就是,这三项全国性的政策已制约了牧区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结果造成了牧区的长期贫困和环境的长期退化。秦海蓉、孔庆秀(2005)认为草地退化是由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生态的失调,导致气象灾害、生物灾害的频发,草地的严重退化。由于草地的退化反过来作用于生态环境,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仅从气象因子来分析,干旱和大风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此外,人口的过快增长、牲畜超载以及人为的不适当活动和不合理的放牧、不科学的技术措施是加速草原退化的直接原因。贺卫光(2003)指出在牧区城镇化进程中,由牧民定居而导致的草原退化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调查资料表明:目前所采取的一些定居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其根本原因在于牧民定居过程中,只重视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杨维军(2004)总结的牧区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是:一是人口增长过快;二是资源开发过度;三是管理失控。张天华(2001)认为有些牧区薪柴极为短缺,加之地广人稀及交通不便,致使煤、石油制品等商品能源在牧区的销售水平很低,导致牧区能源严重短缺,牧民长期以来都是用畜粪和草皮作为燃料以维持最低水平的生活用能,生产用能基本没有。由于人与草争肥(畜粪),以及草地得不到灌溉,使得牧草质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退化。

3牧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和目标

可持续发展原则: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着眼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草畜综合整治原则:从草与畜两个方面加以综合整治,同时辅以必要的行政、法律手段。科学技术领先原则:注重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种草养畜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潘建伟,1999)。环境治理的目标是:建立合理的农林牧结构和畜牧业内部结构,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和牲畜对草地资源的转化能力,改变超载过牧和冬春缺草现象,实现由草畜矛盾向草畜平衡的转换。制止乱挖、乱垦草地和掠夺式经营,保护现有动植物资源,重建草地良性生态循环体系,保护长江、黄河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畜牧业实现由以发展牲畜头数为主的数量型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的质量型、以消耗资源为主的外延型向科技含量较高的内涵型,以原始游牧为主的粗放型向定居、半定居放牧为主的集约型转变,促进川西北牧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黎怀鸿,王玉蛟1999)。

4解决牧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原生态保护范文第5篇

关键词:鄂温克民族 原生态音乐 保护 传承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蒙古族原生态的音乐就有“长调民歌”、“短调民歌”、“呼麦喉音”、蒙古舞、马头琴等;鄂温克原生态音乐有民歌、舞蹈、器乐等;满族音乐有著名的民间乐器“八角鼓”、摇篮曲《悠悠扎》等作品;还有鄂伦春族民间音乐、舞蹈等。这些民族音乐穿越了数千年的时光,成为流淌至今的中华民族音乐的血脉,成为我国传统音乐的精髓。这些原生态音乐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变化,但始终保留了最为原始的艺术魅力,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备受世人的喜爱。这些原生态音乐发展到今天,已经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要么后继无人,要么人文生态环境受到了人为的破坏,要么因为进行所谓的变革创新而其原有的本质,从而加速原生态音乐的消亡。所以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挖掘、保护与传承这些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

一、重视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艺术的挖掘与保护工作

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一块瑰宝,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不断地发展、传承与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中色彩斑斓的民族、艺术特色,尤其是原生态民歌激起了人们对少数民族的热爱和关注。这些原生态的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创作的源泉,它因为失去扎根于深厚的民族“土壤”而成为“草根”阶层的文化艺术。随着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如今这些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日益失去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逐渐趋于弱势与消亡。因此进行及时的抢救、保护这些原生态音乐,已经迫在眉睫。为弘扬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使其长盛不衰,就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加大原生态音乐的挖掘、保护工作力度。以“歌的海洋、舞的故乡”而著称,在其广阔的草原牧区、大兴安岭林区都保存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这些民间音乐都具有原生态的性质,包括蒙古族音乐、鄂温克族音乐、鄂伦春族音乐、达斡尔族音乐等,这些民族民间音乐在全国都享有盛誉。近年来,蒙古族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保护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与大力支持,民族地区高校也参与了原生态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音乐专业声乐、器乐、舞蹈音乐等教学中安排了一些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教学内容。当地政府在一些少数民族大型节日活动中,安排了一些原生态音乐表演活动,如蒙古族的那达慕、鄂温克族的瑟宾开幕式演出,都运用了原生态音乐歌唱或舞蹈,很好的传承和保护了这些原生态的民族民间音乐。

二、保护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个性特色

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群众用劳动和智慧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出来的,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有着极强的艺术生命力。然而,随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审美取向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原生态音乐的艺术特色与精神内涵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面临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我们如何积极保护这些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原生态音乐;面对在困难中求生存的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我们又如何应对这种新时期的挑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研究课题。作为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具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风格纯正、原始粗犷、不经任何艺术加工提炼、也很少受外来音乐文化影响,如蒙古族的长调、短调、呼麦等民间音乐。这些原生态音乐通过世世代代口耳相传传承下来,与北方少数民族特定的民俗习惯、生活生产方式浑然一体,具有少数民族的生活化、乡土化的艺术特质。这些原生态的民歌、民乐、舞蹈等都是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在劳作和休息时哼唱的小调或表演的即兴舞蹈,是他们感情、情绪的宣泄,是在非常自然的状态下发生的音乐音符。因此我们在对这些原生态音乐进行保护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它们原有的艺术个性,保持那种最原汁原味的民族性、乡土性,不能损害其最初的精髓。这些原生态音乐一般不适合改编成现代舞台剧表演,因为那样就会加入了很多的非民族特性的修饰,艺术性虽然提高了,但是破坏了原生态音乐的味道,得不偿失。既然是原生态音乐就应该放在原产地保护和发展,因为原生态音乐离不开养育它们的文化土壤。即使推上现代化的舞台也一定用“原生态”的歌手,不加任何商业化的修饰与加工。其实那些进入商业化市场操作的舞台表演和比赛的所谓原生态音乐,严格地说,已经丧失了原生态的味道与艺术个性,对于原生态音乐的保护与传承都极为不利。当然也有做的比较成功的范例,如著名鄂温克音乐家乌日娜导演的音乐舞剧《熬鲁古雅》,很好的利用了舞台剧形式保护和传承了鄂温克原生态音乐。原生态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在唱法、风格、语言、服饰、唱歌环境等都提出了特别的要求,最终能保住其原生态的艺术个性特色,才是真正地做到了传承,否则就是对原生态音乐的破坏。

三、保护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生态环境

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产生于北方这块肥沃的土壤,来源于这里世世代代生活着的各族群众的生产与生活,经历了千百年风风雨雨的洗涤冲刷,保留下许多音乐经典,这些音乐自然天成、纯洁质朴、粗犷豪放,是一曲曲人间天籁之音,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的灵魂。正是因为这样穷乡僻壤的幽静之地,才会酝酿出如此纯正的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原生态音乐,这种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音乐极富民族风情和韵味,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传达出他们真正的思想感情。因此原生态音乐离不开它的出生地,离不开养育它的家乡。我们要想保护好这些原生态音乐就必须去保护好它的生态环境。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土生土长的原生态音乐具有独特的本土地貌特征,这些依附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域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原生态音乐,一旦离开了原产地生态环境就会发生变质,虽然音乐还是原来的音乐,但是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意蕴就有所不同了。如蒙古族长调、短调就离不开美丽辽阔的大草原,熬鲁古雅人的舞蹈离不开兴安岭大森林。这些纯天然的生态环境要得以妥善的保护,最近几十年来,由于旅游业、采矿业的开发与兴起,人为的破坏了草原与森林环境,给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原生态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也起到了一定破坏作用。因此我们要想让原生态音乐生长在属于自己的生态空间里,让它持久地“活”在北方民众的生活中,就需要很好地去保护它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还要给原生态音乐一个自由的人文环境发展空间,不去过分地宣传,也不要毫无原则的“溺爱”。近年来,有些组织总是想办法举办一些原生态音乐大比拼,或则把原生态音乐推上现代化的舞台进行展示,当然对于宣传这些民族民间音乐有一定的益处,但是已经改变了它们本身的生态了。

四、保护与传承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措施

关于原生态音乐的保护一般采取“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传习小组”的方式、“原生态歌手”到现场演绎的方式。这三种保护方式各有利弊:“博物馆”式起到了抢救性挖掘工作,但是保存下来的音乐只是“死的”音乐,因为不是真正的传承,仍然无法保证原生态音乐的生存;“传习小组”的保护方式保证了原生态音乐的“活的”形态,但是过于束缚年轻人,还会遇到许多诸如组织、人选、资金的困难;“原生态歌手”舞台展示或赛场演绎的方式能够极大激发广大群众对于原生态音乐保护热情,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使得这些演绎的所谓原生态音乐变味了,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保护原生态音乐了。无论保护方式利弊如何,总比没有任何保护好得多。如果我们只是被动的保护原生态音乐还是不行,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传承,才是最好的保护措施。

1.激励原生态音乐艺人培植更多的新人。原生态音乐艺人生活在本民族的大地上,他们承载着本民族文化艺术最为精炼的文化信息,他们身上体现着各民族人民的生存智慧。随着现达的传媒兴起,原本相对封闭的较为原始的生活状态被打破了,淳朴自然的原生态音乐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对于内蒙古这块相对安宁的生态环境,还保留着一些原生态音乐艺术,靠的就是那些原生态音乐艺人们还在不断传承着,然而对于很多年轻一代和孩子们,已经很少人喜欢这些原生态音乐,他们不在传承本民族的音乐。岁月无情,随着老一代民间艺人一个个相继老去,不少优美动听的原生态民歌、舞蹈等随之消亡,这是中华民族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因此,我们当地政府相关文化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组织一批原生态的老艺人培育更多的下一代原生态音乐传人。给以他们资金上的扶持、生活上的帮助、精神上的鼓励,积极挽救原生态音乐艺术。

2.加大本地区中小学和高校原生态音乐教育力度。原生态音乐不能仅仅靠那些老艺人的传承,还要在当地的中小学和高校开展原生态音乐教育,不断拓展原生态音乐教育的空间,开拓原生态音乐教育的资源和手段。如蒙古族原生态的长调、短调、呼麦都可以引入音乐教学课堂,既培养了少数民族音乐歌手又能很好地传承了原生态民族音乐。把原生态歌唱方法引入本地区艺术高校的声乐课堂,培养更多的原生态新歌手,形成一种少数民族高校的声乐教育的特色。在保持原生态音乐前提下,借鉴一些美声唱法的歌唱技术,对蒙古族长、短调进行一定的创新,既保留长调、短调、呼麦的特殊技巧,又提升了演唱水平。培养出来的歌手们既能演唱中外艺术歌曲,也能演唱本地区本民族原生态民歌,从而弘扬蒙古族地区各民族原生态音乐。本地区高校要积极引进原生态音乐教师,增强原生态师资力量才能保证教学水平。在招生工作中尽量招收本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他们从小耳濡目染本民族音乐文化艺术,对原生态音乐有着深厚的感情,基本功也比较扎实。

3.把原生态音乐原汁原味地搬上现代化舞台。中央电视台于2006年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把原生态民歌歌唱推上了舞台,很多原生态歌手演唱的民歌受到了观众的喜爱。由著名鄂温克族艺术家乌日娜导演的原生态歌舞剧《熬鲁古雅》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歌舞剧以诗化的音乐语言,以原创的原生态的器乐、民歌、舞蹈向世人展现了鄂温克驯鹿、狩猎生产生活场景,展示了鄂温克人聪明智慧、坚毅正直、勤劳质朴的品格,歌颂了他们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信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原生态精神追求。这台歌舞剧利用现代化舞台很好的传承了鄂温克民族原生态的音乐、民歌与舞蹈,也激发了熬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信心。

总之,这些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保持着人类原初生命情调,呈现出质朴、生动、粗犷的鲜明特色,它们是历史赐予我们的“精神植被”,是中国多元文化艺术之根。我们只有很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些原生态音乐,我们的精神家园才不会那么荒芜。

参考文献:

[1]樊祖荫.由“原生态民歌”引发的思考[J].黄钟,2007,(01).

[2]杨丽.对“原生态民歌”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