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营销工作措施

营销工作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营销工作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营销工作措施

营销工作措施范文第1篇

在经济体质转型的今天,客户经理的服务不再仅仅是提醒和解答疑惑那么简单了,对服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实”到“细”,由“细”到“精”才能破淡季销售困局。

一、市场分析

(一)聚焦客户服务,提升客我关系。

1.要求客户经理认真分析各自片区的销售情况,明确每次所拜访客户上个订货周期所订购卷烟的数量,都有什么品牌,分别是几类烟,各占所订卷烟的比例,要做到心中有数;

2.做好零售户的分类。不同类别的零售户在不同的时期中,其销售表现是不同的,市场需求也是不同的,要对订货异常的零售户进行细致的分析;

3.研究客户,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拜访,倾听客户诉求,加大客户拜访频次,有针对性的开展经营指导、网上订货等系列服务工作,指导客户提升盈利水平,有效提升客我关系。先交友,后做生意。与此同时,对新入网的零售户进行订货指导和烟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以此来提升其规范守法的经营意识。

(二)聚焦特色市场,寻找消费亮点。

客户经理走访市场中积极帮助客户收集周边婚丧嫁娶、建筑工地等相关用烟信息,指导其采取送货上门的方式,提高自身知名度,有效帮助客户尽快消化库存,提高客户经营能力。做到三制宜:

1.要因人制宜,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对经营规模较小的客户,加大经营指导,逐户走访进行宣传引导,充分挖掘小户潜力增加其卷烟规格;对档位较高、订货量较大的客户,耐心指导如何提高结构,提升店面自身形象,带动经营水平的提升。

2.要因时制宜,掌握品牌生命周期促进销量。客户经理帮助客户及时了解品牌生命周期,针对品牌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做到因时制宜稳步提升卷烟销量。

3.要因地制宜,帮助客户分析卷烟销售市场,提高卷烟结构。客户经理根据客户所处地理位置、商圈业态、历史销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指导客户发挥自己的经营潜力,调整销售方法,指导其合理规划卷烟结构、根据客户自身特点寻找增加客户盈利能力的方法。

(三)掌握真实库存,及时总结归纳。

通过每周盘库存的情况,了解零售户的需求。在走访零售户的同时,要观察客户柜台货架上是否有断货的品牌或者已经断货的卷烟品牌,通过购进数据与观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对当天拜访进行总结,将收集到的市场信息、客户反映、销售状况予以分析和汇总,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处理建议。对货源缺少,难以满足客户需求,除解释原因外,应当积极的向客户推荐同等价位卷烟。

二、数据分析

(一)分解月度销售计划。客户经理将月销量、结构、重点(培育)品牌、新品牌、压减品牌、促销品牌等计划合理分配给客户,对月计划不合理的客户在拜访中做好记录,月底统一调整。

(二)制定合理的日,周,月客户拜访计划。客户经理合理确定拜访线路,指导客户合理确定库存、订单、明码标价、样品陈列等工作,做好零售指导价、行业政策和电子货币结算宣传工作。

(三)新品宣传到位。龙凤呈祥(百年好合)、黄金叶(喜满堂)新品牌上市,如不能全方位的提醒到户,就会使部分客户错失商机,就会降低客户满意度。协助客户在新品牌上柜时将其摆放在显眼位置,使新品能快速地在消费者中传播,并密切关注新品库存情况、价格情况、动销情况等市场信息,提高客户销售盈利新的增长点。

三、下半年工作措施

(一)把握市场趋势。目标明、方向清才能确保前行的道路不走或少走弯路、偏路。随着宏观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卷烟的炫耀性、礼品性、社交性消费功能日趋减弱,理性消费、自吸消费、个人消费将成为主流,预示着性价比高、质优价廉的产品将更受市场青睐和欢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逐步提升,以及消费观念的更新变化,作为快消品的卷烟产品的销售结构也必将会随着“水涨船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总之,只有准确把握卷烟的消费趋势,行业这艘“大船”才能在未来发展道路上迎风破浪、行稳致远。

营销工作措施范文第2篇

但就普通高校来说,还有许多经济困难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国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体系还有着相当的完善进步空间。文章就这些问题给出可取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减轻贫困学生压力、提高资助工作效率有所帮助。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情况

2006年全国预计需求高校毕业生166万,与2005的214万相比降幅为22.0%.而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400多万人,与前一年相比增幅达到22%.

200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了82万人,达到了创历史新高度。截止到2005年8月,我国本、专科的在校生人数为1561万,其中贫困的大学生大约有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而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大学扩招,这一比例还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

(一)国家资助贫困生现状

2009年,我国资助了3106.04万人次学生,资助总金额347.2亿元。奖学金奖励723.49万人,奖励金额为92.92亿元,占资助总额的26.76%;助学金资助674.81万人,资助金额为95.26亿元,占资助总额的27.44%;170.94万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金额总数为93.57亿元,占资助总额的26.95%;而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3.05万人,金额大,!约为4.71亿元,占资助总额的1.36%;基层就业学费与贷款代偿1.56万人,代偿金数额为2.26亿元,占资助总额的0.65%;师范生免费与补助4.14万人,资助金额4.15亿元,占资助总额的1.44%(含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高校3.42万人、4.1亿元,以及江苏、安徽等部分省份地方高校的0.72万人、0.04亿元);特殊困难补助187.25万人次,发放金额7.03亿元,占资助总额2.02%;伙食补贴885.88万人次,发放金额15.92亿元,占资助总额4.59%;勤工助学295.29万人次,发放金额14.33亿元,占资助总额4.13%;学费减免41.47万人,减免金额8.11亿元,占资助总额2.34%;校内无息借款8.46万人,借款金额3.51亿元,占资助总额1.01%;其他项目资助109.7万人,资助金额5.44亿元,占资助总额1.57%(其他资助项目,如水电费补贴、绿色通道生活用品礼包、春节留校学生资助、部队助困、师生爱心互助捐款、教职工一助一、导师资助、就业帮扶基金、特殊行业就业奖励、优秀大学生奖励等)。

2009年,全国在高校学生资助方面的经费支出了369.65亿元,与2008年的304.13亿元相比,增加了65.52亿元,增幅达21.54%.而直接用于资助学生的资金为347.2亿元,增幅也达18.21%,比2008年的293.7亿元增加了大约53.5亿元;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为22.45亿元,这比2008年的10.43亿元增加了12.02亿元,增幅为115.24%.

2014年四川省全省共投入146亿元资金用于学生资助工作,受益学生达到3200万人次,受益学生比2013年多492万人次。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国家奖助学金金额达到10.36亿元,资助学生达353854人次,超计划完成普通高校学生资助任务。此外,还有学费奖补达到4297.2394万元,助学贷款学生75705名,发放贷款金额4.6亿元,免除4.20芦山地震8915名学生两学年度学费,实施四个助学项目,使用资金1.2310亿元奖助师生40176人。

国家大量资助资金的使用,资助效果明显,激励和帮扶作用成效显着。

(二) 现今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贫困生认定机制完善度较低。因为人力、资源缺乏的问题,在贫困生认定时,无法对每个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保证不了每一个资助申请学生所述情况的真实性,这样就不能保证让教育资源流入真正需要它的所在。

2.贫困生资助模式有待升级。贫困生资助多为无偿补助,这样的资助方式不利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甚至会滋生通过不正当手段骗取国家资助的行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的物质资助只能解一时之困,并不利于贫困生的长远发展。

3.贫困生承受能力和感恩意识不强。现如今正值90后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时代,而90后普遍存在着承受能力不足和感恩意识不强的问题。面对身为贫困生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很多学生选择逃避,甚至为此放弃资助机会。而获得了国家资助的学子又之把这当作"从天而降的馅饼",忘记了对帮助自己的党和国家的感恩。这样的心理都是有害于学生的成长发展的。

二、应对措施

(一)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

调查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是贫困生资助的第一步,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采用的是三级证明制度,需要得到县级、乡级和村级的公章证明。而事实上很多地方存在空白表格盖章的现象。这就需要明确证明人的责任,对做假证的应依法追究其责任,减少乃至杜绝伪经困生的出现。其次,"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应在证明人处留下其联系方式,以便后期的调查、核实。再者,学校也应从学生在校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将生活奢侈浪费的伪贫困生剔除出去,确保国家资助落实到真正有需要的学生身上。最后,在保护好学生家庭隐私的前提下,公正公平地认定贫困生。

(二)转变贫困生资助模式

首先,应改变原有的无偿资助方式,在授之以鱼的同时也授之以渔,更多地通过有偿,如勤工俭学、社会服务、公

益活动等方式,让贫困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资助,这样的资助才是有尊严的资助;其次,也应在经济资助的同时,加入更多的精神资助元素,在解决贫困生生活困难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保障;再次,也应建立与企业长期的合作机制,设立校外勤工助学基地,充分利用企业为贫困生提供的助学岗位,帮助其解决生活费用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帮助贫困生积累社会经验,为其今后发展打下基础。再者,高校也可积极帮助贫困生进行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发并完成可靠的创业项目。学校可以在场地、技术甚至资金投入上给予帮助。 比如,在校园内开设如报刊亭、小商店、书摊等助学摊位。在贫困生获得利润时,校方可以根据提供的帮助获得一定的回报,过程中学校应肩负起指导、协调和监督的作用。最后,国家还应丰富助学贷款渠道,简化贷款程序,让更多的贫困生更方便地得到国家助学贷款。

(三)健全贫困生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体系

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是一个人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感恩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系统工程,这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学校与家庭应从两个维度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并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教育。贫困生进入学生会,并积极参加学生会组织的文体活动,这样能够帮助其建立自信、乐观的心态,积极融入集体。学校应从这一方面予以支持和引导。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从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也可以定期开展感恩教育,充分利用我国传统美德中的宝贵经验和国外的成功案例,并利用现代传媒加大宣传,在全校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让每一个人都能学会知恩、感恩和报恩。

而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作为价值观的一部分,也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应建立个人信用评价系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大学生诚信信息"专栏,对每个学生的失信记录予以曝光,也对每个坚守诚信的事迹予以弘扬。

营销工作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 存在问题 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034-02

一 高校行政管理的蕴意

高校行政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在不违背高校教育教学以及学术研究的规章制度的大前提下,运用行政权力等方式方法综合管控高校日常活动的学术统称。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对于学校来说看似只起到了辅助作用,但实际上它恰恰是高校保持正常运转的根基,它在整个高校每天的正常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进行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高校中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术研究水平的发展。

从目前来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水平高低与否已渐渐成为衡量各个高校之间综合竞争实力大小的重要参考指标。随着近几年高校不断的对外扩招,使之生源不断地增加,加之而来的便是竞争力不断的提升,所以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也不断遇到新的挑战。然而有许多高校现在依旧采取传统的行政管理的方法对高校进行管控,如此一来必然会出现学校的某些规章管理制度与学生乃至教师的自身利益显现出相互冲突的矛盾。

二 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繁复

目前高校中各个部门的职能设置非常相近和类似,同时部门职能责权交叉等问题也比较明显。这样一来便造成了部门之间工作效率不高,各部门对于问题相互推脱的局面。由于没有一种合适的办法能够简洁快速的精简部门机构,于是不可避免地使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处于运行效率低下的状态。

2.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匮缺

随着中国高校发展势头逐年抬升,导致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一些人的个人行径越发增加。许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连自己学校内部最基本概况都没搞清楚便上岗工作,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无所作为,工作时态度不端而且不加协同,独断专行,遇到棘手问题便急于推卸责任,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没有办法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已经开始逐渐侵害到高校的未来发展。

3.高校行政管理机制陈旧,创新能力匮乏

在目前的高校行政管理的制度下,学校中的部门冗杂分散,相互之间难以协调,造成了众多工作中的错误与疏漏。其一,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大原因是由于对高校中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奖励、激励机制。这样便会使行政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态度变得消极,使部门之间的风气渐渐散漫,也就不能正确的运作处理学校的各项管理事项。如此往复,必然会使高校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快速下降。其二,以人为本的共同理念在一些高校中并不能完好的贯彻施行。虽然我们经常性的看到许多高校呐喊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进步口号,但实际上大部分高校在工作中并无法真正的实践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其三,行政管理权利在许多高校中有些过于集中化。虽然高校的部门机构设置很多,但下达指令的部门和领导过于单一化,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高校中各种重要信息文件通过高校某一个部门或领导进行审核通过批准和下发。在高校中对于重视机构,只认权利,不寻求变通之法,极大地限制了高校人才队伍的创新性发展。这样,不仅会导致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同时也为高校中的腐败现象埋下隐患,是十分危险的,不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

4.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学研权与行管权的比例失衡

国家的行政机关与高校内部众多行政部门对高校的掌控就是指高校的行政管理。目前在中国的大多数高校中,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度都是按照政府行政机构制度建立的,这就造成了在高校中的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身份十分复杂。中国高校中一个明显的特点便是这种官位与学位的一体化。强烈的行政化是中国高校的行政管理另一个显现出来的特点。在高校中往往由于许多高校教授不仅担任教学任务同时还要主导各项科研工作,由此便出现了教授在负责学校教学任务的同时负责学校的一些行政管理方面的事宜,并且也会出席学校的一些行政决策会议的国内特有的现象。可是现今高校中由于教授自身能力与专业性的问题,教授既要担任任务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分身处理行政管理失误,极易顾此失彼。高校的这种行政管理工作方式显而易见是非常不合理的,也是不能长久持续的。假如长此以往,这种方式便会使得高校当中的行政管理人员很可能甚至于超过教师的数量。

三 高校行政管理内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1.精化高校行政管理职能机构

精化组织结构,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必须要明确高校各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与职责,将组织机构职能相同或相似的部门进行高效的合并。同时,超编的工作人员对于高校的发展也是一个严重的经济负担。高校行政管理职能机构在精化的同时也应该对超编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裁减,实现一人一岗,避免发生责任不清的现象。通过进行简洁、高效的组织机构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的行政管理能力水平,使高校行政管理机构向着低平宽的方向发展,它具有管理层级少、管理费用低等特点,较为适于帮助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

2.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修养

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修养不是单指其专业素质,还包括政治素质和创新能力等。首先,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最基本的素养,也是保证行政管理工作正常运转根本内容。同时,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在高校行中是行政管理人员服务的对象,这就内在的要求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不仅仅要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水平,还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管理水平。再者,创新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灵魂,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积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最后,制定谁出事谁承担的工作原则,建立起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负责人制度,还要科学的建立行政管理目标,通过不同岗位的轮转,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各方面专业能力。

3.创新高校行政管理运行轨制

创新对于高校之中行政管理的执行机制是不可忽略的内容,它既可以提高高校各执行机构之间信息的传递速度,精化工作程序,缩短管理路径,提升工作效率,又可以减少信息传导中失真的风险。但有许多高校对现代化的行政管理工作机制欠缺敏感性,并且在信息内容收集通道的寻获方面也显得较为落后,很理所应当的认为一切行政管理工作任务只需要依照学校校长的命令不假思索的去执行完成便妥,却忘记了自身所必须要具有的判断性。为了给高校行政的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助力和帮辅,应该在高校中建立各种信息的虚拟电子信息库,这样高校行政中的各个行政管理执行机构便可以把最新的部门动态快速传递给相关学校机构和院系,极大地改善了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了执行效率。

4.平衡学研与行管之间的基点

国家是把高校作为国家部门中某个机构的衍生品来进行管控的,习惯性使用国家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预的手段,因此便不能给予高校机构自身充裕的自主行政权。为了能够对高校中学术权与行政权加以平衡掌握,必须要从行政管理机构的体制建制,组织结构和制度建立几个方面着手。在高校中施行负责人制,对各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管理人员的职权进行明确清晰的分派。因此,每一个行政部门都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给高校的学术研究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科研环境,使行政权与学术权在进行各自分工的基础上平衡、和谐的发展。

四 总结

高校的行政管理执行职能是一个循环的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高校当中教育水平的发展也关系到科研学术的发展,因此加快高校中的行政管理工作结构改革已经成为高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现代高校中的行政管理工作大多数并没有十分系统的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从而出现了从部门职能结构重叠到管理人员架构繁杂等方面的问题,十分制约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此,各个高校应该认识到自身内部存在的问题,发展自己,从而使自身的理论方法、知识、技术手段不落后于时代步伐。由于在进行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高校当中各个部门各个人员之间的利益和权利等问题,例如:“如何在改革的同时处理好这些有可能产生的问题?如何保证高校在行政管理职能改革中一直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如何保证高校中的弱势群体在高校改革过程中其利益不受侵犯?”等。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在改革的任务中怎样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思考的。为此,我们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行动目标,并且在此之下不懈地坚持,不畏艰难,敢于探索,勇于实践。于此,才能不断促进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走向健康的快速发展道路,使中国高校的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卫扬中.高校行政管理法治化的理性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3)

[2]叶进、王郡.高校行政管理社会生态定位和祛魅化论辩[J].商业时代,2012(11)

[3]李雪.高校行政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

[4]曹国强.高校行政管理现状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3(6)

[5]徐萍.浅谈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3)

[6]黄朔.浅析柔性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J].西江月,2013(18)

营销工作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教管理;服务意识;教学资源库;成长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002-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化教学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教学活动中。在中职学校,电教设备的使用对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电化教学设备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如何对电教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与创新,提高电教工作效率,发挥电化教育的最大作用,是值得广大电教工作者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中职学校电教管理工作的主要存在问题

1、电教资源配置调查研究不足,配置不合理

电教资源的合理配置一般要做充分的调查研究,而现在一些学校在购置设备的时候,没有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不结合自己学校的教学实际,结果导致设备重复购买,闲置浪费。电教工作人员如果没有对将来设备的老化作出预先的评估而进行分批购置新的设备,一直等到设备严重老化时,再匆忙申请购买,这样被动的工作必然会影响教学。另外,在中职学校,不同专业对于电教设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在配置设备的时候,往往每个课室的配置都一样。例如:财经专业的教师上课时经常展示数字帐目,需要屏幕较大的液晶投影而不是触摸式一体机;而汽修和数控专业的教师更喜欢使用实物展示仪和触摸式一体机;艺术专业的教师对于音响和视频展示设备的要求更高些……我们现在大部分中职学校都没有针对不同专业进行相应的设备配置,满足不了个性化的专业教学要求。

2、电化教育的硬件和软件发展不同步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成了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教育环境。近年来,我国很多中小学校都陆续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电教设备,建立校园网,硬件的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但教育软件资源却落后于硬件资源的发展。主要的问题有:软件的适用性较差、交互性不强、制作欠精细,有的还存在着错误。对于中职学校来说,针对不同专业的高质量网络课件、虚拟实验模型等操作技能培训软件相当缺乏,软件的不足制约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教育等教育改革的发展。中职学校内教师开发的教学软件,缺乏有效的管理,具有随意性,缺乏规范性和完整性。

3、电教工作人员的成长缺乏发展平台

电化教育管理的定位是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教学改革。而电教从业队伍中,存在着服务意识淡薄的现象,管理工作较为被动。在传统的眼光中,电教教师只是教辅人员,管理课室多媒体设备,放放录像,看看多媒体室,为学校的一些活动照相摄像……,学校的很多培训学习机会都没有考虑到电教教师,在职称评定、学历进修等方面也常常落后于其他任课老师。日积月累,部分电教教师的成长意识逐渐淡薄,工作积极性降低。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电教工作人员的成长平台没有搭建好,势必影响电教工作队伍的整体士气,从而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 解决电教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1、加强电教日常管理,科学规划,合理配置

(1)根据专业特色和需要配置电教资源

学校电教设施的管理规划得好、设计得妙,在管理上投入的费用低、使用的效率高,这应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工作原则。因此在电教设备的配备上不可有近视眼,需要做好调查研究,调查对像包括电教管理教师,不同专业的任课教师、学生代表,还要到校外跟电教同行取经,了解他们对已安装电教设备的使用心得,收集他们对电教软硬件配置的意见。调查研究做好后,再根据现有的资金条件,配置实用的电教资源。不同专业对电教设备有不同的需求,不同专业对不同设备的使用率不一样,设备的老化速度也不一样,我们都要做好研究,提前评估,合理配置。在电教设备布局时,要相对集中、方便维护管理。所谓相对集中,就是要将电化教学设备和设施相对集中在教学区中的一个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这样联网布线时可以节省辅料款项的投入,也可以缩短线路传输路程,减少各种辐射干扰对信号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质量;电教人员在管理时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来回路程。

(2)根据电教工作人员特长分配岗位

“电教设备”是一个笼统的称谓,细分起来一般有以下几类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电脑软硬件维护与使用、网络应用等技术;以摄影摄像为核心的视频音频制作及后期处理技术;以管理电教课室投影和音响设备为核心的电子技术和光学技术。一般来说,电教中心的设备管理员在配备时要有这几个技术层面业务精通的人员,只有配备得当,才能形成战斗力,形成高效的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是指责、权、利明确,做到因材施用,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在电化教学岗位上工作的人员,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视设备如自己的生命,倍加爱护,精心保养,通过细致的工作,深入了解和熟悉设备的脾气禀性,使其时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发挥应有的功用和效能。

随着电教设备的不断增多,不能总是靠增加管理人员来应对,需要发挥与调动使用者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让大家都参与进来,都学会简单地使用保养和操作方法,都成为业余的设备管理员,搞好协调,齐抓共管,使设备更好为教学服务。首先要建立电教设备培训的资料文件库,收集和制作培训用的文字资料、使用说明书、设备使用教学视频、图片等,为电教设备培训准备充足的资料。其次,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电教员队伍。每班设置两名学生电教管理员,定期对这批学生进行设备使用培训。在这批学生中,选出优秀的学生作为楼层或专业的电教管理总负责人。这些学生在协助管理电教设备的过程中,也可以增强动手能力与沟通能力,成为任课教师、电教教师的得力助手。

2、重视软件资源开发,加快中职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为了加快中职学校的软件开发,建设教学资源库是当前教学改革最重要的任务。中职学校与行业联系密切,教学内容体现在更新快、贴近企业实际等特点,教学资源需要时常更新。中职学校教学资源库包括知识动画素材库、现场实录资料库、虚拟实训库、行业前沿素材库等。在许多专业,如数控模具加工、汽车工程等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就使用到大量的仿真操作、虚拟实验室、模拟驾驶等课件资源。中职学校的教学资源必须具有较强的演示性、交互性、指导实践性。

(1)设立教学资源库的组织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由教务科负责人--电教中心负责人--各专业科组长―专业教师(信息员)四级人员组成,对教学资源的管理分别有类别管理、上传管理、统计管理,动员全校师生的力量管理好教学资源库。

(2)加快专题教学软件开发,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选择一批有条件的中职学校,以任务下派或课题开发的形式,建设专业学科专题教学资源库。各中职学校成立课题组,组织精干教师落实开发,这样的资源内容无疑是优质、可靠,最符合专业教学需要的。优秀的项目及经验可以给予宣传和表彰,资源库最后通过评审验收合格后,给予学校与个人一定奖励,并要求继续添加、更新资源。 除此之外,对于教师为了自己的教学需要自发开发的软件,也要做好评估、奖励、分类上传等工作。

(3)加快建设区域内各级学校之间教学资源库的网络连接,使不同学校之间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片区内教学资源开发的交流,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为电教工作人员的成长搭建平台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电教工作要跟上新的改革,电教工作者

的素质、能力、角色与地位的转变是关健,也是促进教学改革的关键。如果我们忽视不断的学习、提高,很快就会跟不上形势,事实就是这样无情。所以想在高新技术密集的部门工作,就要有这种适应新形势、新局面的能力,不断地学习是电教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电教工作人员应该有这个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工作的同时,努力学习,使自己不断进步适应教学发展需要;而电教工作人员的进步需要一个让他们发展的平台。首先,要在制度上保证电教工作者培训学习的经费和时间,每个学期都要做好学习进修的计划。再者,学习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担任课程、参加培训、撰写论文、教学资源制作比赛等,都是通过实践取得进步的形式。只要参加这些活动了,都会有进步,什么都不做不学,一定会落后的。在各种活动中,校本培训是其中一项切合实际的形式,它以校为本,集中学校现在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能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在培训中可采用讲座、讨论、合作、讲解等形式,让电教工作人员在培训中获得发展、激发工作灵感。除了校本培训外,定期的校外培训学习,了解同行最新动态,对增加电教老师的见识与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选择一些真正有参观学习价值的学校,或者选择到一些软件制作公司、影视制作公司等相关的企业实习,接触本行业最新最实用的技术。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提供定期培训学习的机会,电教工作人员的学习生活会变得鲜活起来,在工作中能够激发更多的激情、自信心和责任心。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新的电教设备也会越来越多,与之相应的管理手段也要跟上,电教管理工作是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工具,而作为电教管理的实践者,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做好工作,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勇于创新改革,不断提高电教管理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发挥应有的作用。

营销工作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风险;防护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主要负责医院手术敷料、无菌物品的供应和对临床科室使用后的各种器械进行回收、清洗、消毒、整理包装等工作。国家卫生部2009年4月关于消毒供应中心的三个强制性标准的出台,对医院的消毒供应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1]。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为了减少或消除护理风险,确保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安全,本文详细分析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和加强自我防护的措施,现报告如下:

1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1.1感染风险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回收污染的物品时,容易被沾染了血液或分泌物的针头、刀片、穿刺针等利器刺伤;手套破裂或图方便不按规定带手套,都容易使手直接与污染物接触,因此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感染乙肝、丙肝或艾滋病病毒等传染病的风险极大,严重威胁其身体健康,同时也易造成院内感染。

1.2物理性因素

1.2.1噪音污染供应中心存在多种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超声波、灭菌器、全自动清洗机工作发出的声音,清洗器械的流水声,空气压缩机工作的声音,同事间的对话声音等,工作人员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下长期工作,极易引起头晕、头痛、焦虑、疲劳、耳鸣、听力障碍等不适。

1.2.2热源导致的伤害工作人员在操作脉动真空灭菌器、干热灭菌器、清洗消毒机、烘干机等过程中容易发生烫伤危险。

1.2.3粉尘污染工作人员在制作敷料、棉球、整理包布、给橡胶手套上滑石粉时,极易引起细纤维到处飞扬,吸入呼吸道,长期刺激,可损害呼吸系统功能。

1.2.4其他损伤。空气中环氧乙烷浓度达到3%时易引起爆炸;供应中心大量电器、插头、插座,存在漏电、触电等危险;应用紫外线灯进行各科室的空气消毒时,存在因操作不当损伤皮肤和眼睛的风险。

1.3化学因素消毒供应中心在对器械的浸泡、消毒过程中需要使用过氧乙酸、84消毒液、三效热源灭活剂等化学消毒剂,如使用或操作不慎,易导致鼻粘膜或气管粘膜水肿、流涕、咽痒、咳嗽、流泪、双眼疼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部分工作人员因在配比过程中不戴手套,导致皮肤被灼伤、手指发麻、骚痒,甚至引起接触性皮炎。

1.4心理因素部分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工作中会因过度疲劳、紧张等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少数人员因工作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而自卑、情绪低落,工作积极性不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大都未接受心理护理方面的培训,不会科学地进行自身心理调节,从而造成心理损害。

2风险防范及自我防护措施

2.1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增强感染风险意识,加强自我防护,减少职业暴露[2]。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消毒业务培训,认真学习《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加强新开展业务的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严格执行《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等操作制度,改正不正确的操作习惯,提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自身防护能力。

2.2避免感染工作人员在对各类污染器械进行回收、清洗时,应先冲洗、初步消毒,穿戴好防护用品(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后进行清洗。严格执行对锐利器械进行清点、清洗及安装的操作要求。不慎发生损伤后,应立即挤压伤口,大量清水清洗后进行消毒处理,必要时及时接种免疫球蛋白。皮肤受伤严重的工作人员不应参加处理回收锐器。确保每年体检1次,进行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等预防接种。

2.3物理因素损害防护

2.3.1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在利用高温、高压设备进行灭菌消毒时避免热源损害;对各种电器按操作规程使用和定期维护,避免电击伤;环氧乙烷浓度不超过3%;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避免眼睛直射。

2.3.2尽量集中使用清洗机清洗时人员离开机房;定期对设备活动部件上剂;灭菌完毕时关闭灭菌器及排风扇等减少噪音污染;在制作敷料、棉球,给手套上滑石粉时戴加湿口罩,减少动作幅度,减少粉尘污染。

2.4化学因素的防护工作人员在对器械进行浸泡、消毒时,应选用适合的消毒剂,充分了解其特性和毒副作用,配制过程应戴好防护用品,避免皮肤与原液直接接触,开窗,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出现不适症状,立刻停止配制,及时对症治疗。

2.5加强心理建设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要注重心理建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正确对待本职工作,用积极、乐观的态度赢得临床医务人员的信任、理解、支持和尊重。合理安排休息与休假,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劳逸结合,加强营养,减少生理、心理疲劳,保证身心健康。

3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业务学习,严格医疗操作程序和防护制度,改变工作陋习,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确保身心健康和职业安全,更好地服务于医院各科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