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班

小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班范文第1篇

夏天的上海总是很热。

傍晚走过一些老式弄堂,总能看到人们一边往地上泼凉水,一边把屋里的凳子椅子搬出来,然后围在一起或者打牌,或者聊天,非常热闹。每当这时,妈妈的脸上总会流露出一丝甜甜的微笑。妈妈说她小时候夏天的弄堂也是这样的。她常给我讲她的童年故事,讲那时的橡皮筋、糖纸、八音盒……还有那最让我感兴趣的“小小班”。

妈妈说,她小时候只上半天课,每天下午和寒暑假期,老师就把班里住得近的同学组织成一个“小小学习班”。那时候,弄堂里的孩子们一吃完饭,就背着书包,拿着小板凳来到“小小班”的活动地———天井。孩子们围坐在用两条长板凳和一块大木板拼成的桌子四周,小组长一声令下,一天中最有趣的“小小班”活动就开始了!大家专心致志地做作业,个个憋足劲儿,看谁做得最好、最快。碰到难题时,大家便互相探讨,互相帮助。做完作业,小组长还要检查一遍,真可谓“双保险”。

学习之后便到了娱乐时间,大家尽情地玩。女孩子们在一起跳橡皮筋,男孩子们在一起打弹子、斗鸡……那时虽然没有溜冰鞋、滑板车、电脑,但孩子们用自己制作的玩具一样玩得很开心,整个弄堂充满了欢歌笑语。有时候“小小班”还会组织一些活动,唱歌啦,跳舞啦……看到大人们做事,大家都会积极主动地去帮忙。有一次妈妈的腿骨折了,同学们就把“小小班”搬到妈妈家门口。妈妈说,在那段难熬的日子里,每天最盼望的就是“小小班”。

每当妈妈讲“小小班”的故事时,我都会羡慕不已。现在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了,同学们却越住越远,尽管有电话,甚至有些同学还有手机,可是大家一起玩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没有了“小小班”,取而代之的是“晚托班”、“兴趣班”……有时,我们想玩水,大人们会说:“哎呀,小宝贝,会感冒的。”有时,我们想玩泥巴,大人们会说:“哎呀,小祖宗,会弄脏衣服的。”其实,也许我们今天在水沟里做个小堤,说不定,明天就会在江河上建造一座拦河大坝。也许我们今天用泥巴做一个呆头呆脑的机器人,说不定明天会发明一个现代化的智能机器人。

我向往过去的弄堂生活,向往那时的无忧无虑,向往那充满欢乐的“小小班”。

(指导教师 黄蓓芬)

小班范文第2篇

关键词:手指游戏 发展 研讨 组织开展 一日生活

“幼儿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苏霍姆林斯基这句经典之语高度概括了儿童教育的思想内涵。动手即动脑,手脑并用能促进幼儿心智发育。因此我园从2012学年第一学期开始组织小班年段教师研讨“手指游戏”特色活动。近一年来,我们通过收集、编写有了初步的教育内容,同时逐步在班级内组织幼儿学习表演,成效显著。

一、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发展的意义

笔者对手指游戏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小班幼儿情绪的影响作用: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对家人具有依恋感,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像妈妈一样的照管和爱护,在这一阶段老师如果和孩子一起玩一些关于一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手指游戏,孩子的情绪就会稳定下来,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也会拉近。这种安抚幼儿情绪的方法,远比将孩子搂在怀中,顾此失彼好得多。在小班幼儿初次入园时,处于焦虑情绪中的幼儿在手指游戏的引领下,渐渐消除对老师的陌生感,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让幼儿爱上幼儿园。

2.对小班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手指游戏,是利用人的自身器官———手,伴随儿歌口令节奏,通过手部动作和言语去构造游戏情境而开展的游戏活动。玩手指游戏的时候手做动作、口念儿歌、眼做协调,全身的能动系统只做一件事情,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感觉统合能力、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得到了训练,从而使幼儿“心灵手巧”起来。

3.对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作用: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小班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重要地位,我们选择以学习语言为重点的手指游戏,既能训练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节奏感,丰富孩子的语言感受性。幼儿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在边说边做宽松的氛围中,他们的语言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实践发现,通过形象的肢体动作的表演使幼儿对语言的理解 更深刻。

4.对锻炼小班幼儿手部肌肉灵活性的作用:3周岁左右的孩子,手指肌肉骨骼还没充分发育,正是动作技能发展的最佳时期。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手指游戏通过有趣的手部弯曲、伸展、摆动来表现,促进小肌肉的发展。这个时期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不够,通过手指游戏来训练孩子的精细动作,对幼儿的健康方面也是益处多多的。

5.对发展小班幼儿思维能力的作用:幼儿初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数的认识、理解、记忆都很模糊,如果我们借助手指游戏创设生活经验帮助幼儿学习数学。使孩子们“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手指游戏成为幼儿学习数学活动的有效方式,它提升了孩子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6.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作用: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或小公主,在家里围着他们的是一群大人。一旦进入幼儿园面对他们的是一群同龄的孩子,在交往中,他们的任性、霸道、以自我为中心思想常常影响他们之间的交往,我们开展的手指游戏就为他们营造了一种轻松、随意、无拘束的氛围。老师鼓励幼儿自己找玩伴,自己在游戏中去协商、配合、互助,去友好相处,去学习合作。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他们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并且互相帮助。

二、手指游戏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改编

建立手指游戏研究小组,笔者作为年段教研组长,小班的三个班主任为副组长,各班的配班老师和各位幼儿的家长为组员。由组长带动大家收集手指游戏的教育内容,副组长动员各班的家长加入收集行列,整理资料。将收集到的手指游戏按教育功效分类。通过副组长的分析、评价、分类,每班将15个手指游戏内容,整理后交给组长,再经过教研组全体成员的讨论选择和改编,最后,最合适的30个手指游戏将成为本学期幼儿特色活动时的学习内容。例如一套家庭系列的手指游戏《我的家》《家中五口人》《小客人》《好朋友》等,适合幼儿初次入园一段时间内,稳定他们的情绪之需。为了让他们尽快熟悉幼儿园的常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还设计生活习惯培养系列的游戏《玩具歌》《洗手歌》《穿衣歌》《吃饭歌》等。另一方面,我们还为手指游戏配置相应动作,设计了体现幼儿认知、情感、能力的目标。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太深奥的语言他们往往很难接受,枯燥无味的故事儿歌吸引不了他们注意,我们就选择了语言色彩比较强烈的幼儿游戏,配上形象有趣的动作,使幼儿一看就爱,一学就会,一做就懂的境界。

三、组织和开展手指游戏

1.学期初制定本学期手指游戏活动计划,然后按计划每周开展两次特色活动,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游戏,则可以减少幼儿消极等待的时间。

2.学习内容主要分三块:基本指法、基本手型和成型手指游戏。学习中,一般做到以下几点:积极引导孩子认真、活泼地开展活动;正确规范指导孩子手部动作、语言表达,指导孩子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活动中设置情境引导孩子多想多说多做,真正把做想说结合起来。

3.在手指游戏中教学中教师做好以下几点:

(1)教师对手指游戏活动进行教案设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游戏,使手指游戏取得良好预期教育目的。

(2)教师注重游戏评价中主体性的发挥。游戏评价是影响幼儿游戏继续开展的重要元素,也是教师指导游戏的延伸。因此,要使幼儿在游戏水平上达到较高层次,教师在游戏评价中主体性的发挥同样不可或缺。在这方面,教师应注意两点:

①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行为应保持高度的敏感性,随时做出积极的应答,以激发和维持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

②游戏结束后,教师应对游戏计划与目标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游戏进行调整和纠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师和幼儿之间积极的互动,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将手指游戏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使其相辅相成,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

1. 利用手指游戏帮助幼儿学习。例如利用“五只猴子荡秋千”的手指游戏帮助孩子学习5以内的顺数、倒数、加减法等。

2.运用手指游戏引导幼儿自我管理。我们借助手指游戏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如学习手指游戏“洗手歌”“吃饭歌”“穿衣歌”等。另一方面,借助手指游戏,内化常规管理。例如就餐前洗手后,孩子的手不能乱摸,这时往往是机械地强制孩子抱手等待,而我们用手指游戏组织孩子,效果较好。

3. 让手指游戏营造亲子和谐的氛围,提高家园间的紧密合作、配合。我们把趣味性和合作性都比较强的手指游戏推荐给家长,引导并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玩,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我园小班特色活动——手指游戏,现在正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好《幼儿园指导纲要》的精神,踏踏实实开展游戏,灵活运用收集的手指游戏资料,不断学习与手指游戏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教育成效。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培养更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2001,9.

[2]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9

小班范文第3篇

德育小班是在原有行政班基础上,通过学生内部的自愿组合和教师的适度指导,以十五六个学生为规模,师生之间双向选择一名学生成长导师而形成的新型的班级管理形式。

一、德育小班的提出背景

捷克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他认为,班级授课就好比太阳,“它的光线散布到全世界,为种类无限的一切元素、矿物、植物和动物供给光亮、温暖、生命和力量”。就教学而言,班级授课制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效实现了知识传递的目的。然而,在“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面前,班级授课制却遇到了阻碍。首先,德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它更重要的是体验、行动、感悟;德育不仅需要统一,它更需要个性。其次,以班级为基本单位进行德育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班级规模偏大。根据中国的教育现状,常态的班级往往有50名或60学生,有的班级甚至达到70或80名,再加上基本上只有一个班主任在进行德育的现实,较难实现德育的个性化,更谈不上德育的针对性,从而使德育工作较多停留在口头重视上,或者以突击的方式开展,严重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在不可能摒弃班级授课制进而实行个性化德育的情况下,我们开始对德育小班化进行探索。德育小班化是一种综合形态的教育实践,有其自身的价值追求、目标系统、内容、过程与评价。它不同于传统的班级管理,而是更加关注每个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参与与成长,以动态生成而非外在控制的方式推进班级发展。

二、德育小班的实施方法

(一)全员育人

在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一个班级的德育工作至少有三位老师共同关注。我们在现行教学班的基础上设立了多个德育小班,让这个班级的所有任课教师分别担任德育小班的导师,以德育小班为单位开展各种德育、教学活动,全面关心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

在传统学校管理体制下,青年教师、非文化课教师一般很难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从而无形中使这些教师难以融入学校文化,缺少归属感。而在小班化模式下,每个老师都是德育导师,这种形式在使每位学生更能得到老师关注的同时,也使青年教师和非文化课教师能够迅速找到自己在学校教学教育中的位置,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

如我校顾海燕老师,虽然是信息技术老师,但她仍然幸运地成为了德育小班的导师。课间空闲,她会时常去教室观察学生的细微小事;晚上就寝前,她会和学生聊聊天,在学生就寝后悄悄地去看他们有没有盖好被子。“我可以用心打造自己的小班,拥有属于自己的十几个学生。这是一种归属、一份拥有,更是一种幸福,可以让我的教师生涯多姿多彩的幸福。”顾老师如是说。

(二)全程育人

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渐进性和过程性。因此,德育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品德形成的规律,将德育目标、内容分解到具体的教育之中,以达到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螺旋上升的效果。为此,我们以德育活动为载体,针对各年级不同的特点,采取形式各样的活动,形成了全程育人的格局。

七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初步发展,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能积极思考,敢于多元表达。同时,他们的综合能力有所增强,活动空间逐渐扩大,在人际交往中对民主和尊重的需要开始萌芽。针对他们的特点,我们选择了“走好我的少年之路”的主题,设计了我的班级我的家、国旗交接仪式、班级风采展示、夸夸我的同学、走进图书馆等系列活动。

八年级学生的综合素养有了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两性意识日益明显,需要重建人际关系,期盼合作、对话、理解。因此,我们确定了“我心中的歌”的主题,设计了学会感恩、今天我当班、我爱故我思、刑事法庭进校园、个性特长会演等活动。

九年级的学生开始面对升学的压力,此时的他们容易敏感,更需要关怀与支持,也需要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和综合素养。对此,我们选择的主题是“青春变奏曲”,并设计了心灵氧吧、我选择我快乐、我为母校留下点什么等活动。

除了校内活动,我们每个学期还组织各种德育小班亲子活动,如去东钱湖、脉动山庄、天宫庄园等地进行踏青赏春、拓展训练、烧烤活动等,目的在于让学生释放压力,张扬青春风采,发掘自身潜力。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忘不了学校精心组织的种种活动,孩子总能在每一次的欢乐中进步。在这里,我们的孩子就如一只只快乐飞翔的小鸟,在无尽的蓝天中越飞越高。”

(三)全面育人

在我校,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担任导师,都努力成为学生的思想引导者、心理疏导者、生活帮助者和学习辅导者,从而形成了全面育人的格局。

在接手德育小班之初,所有导师都要对自己小班的学生进行个性分析,并确定相应的指导计划,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有计划、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指导,真正做到第一时间关心学生,第一时间帮助学生。

我们设计了学生成长档案。这种成长档案不同于记录学生成绩的档案,它重在设计,是学生自主策划自己人生的一种尝试。学生可以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设计我的自画像、成长的足迹、个性DIY,也可以将每个阶段的代表性作品、成果、荣誉等保存在内。成长档案的亮点之一就是两周一次的师生对话:学生及其家长记录两周内该生的各项表现,导师对此进行个性评价和指导。师生对话使导师能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各项表现及其思想动态,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平时的关注及成长档案这一交流平台,导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方面的情况,也可以有效掌握学生其他方面的情况。如学生带手机玩游戏、经常以吃面包代替食堂的中饭等问题,就在导师的关注之下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三、德育小班的阶段成效

(一)初步形成了切实可行、扎实有效的小班化工作体系

德育小班实施至今,在全体导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从德育小班的组建到三位导师的日常工作,再到学校的考核评价,都有一系列较为具体的要求,从而使导师的工作既有章可循,又可适当灵活变通。通过德育小班,我们不仅开创了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新局面,提高了育人的实效,而且以丰富的德育活动为突破口,构建了体验感悟的育人新模式。此外,通过成长档案,我们还树立起了自主教育的德育理念。

(二)逐步培养了整体素质好、发展后劲足的学生队伍

德育小班使我们能够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因材施教。建设德育小班后,我们培养了一大批整体素质好、活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优秀学生,同时也帮助一批“后进生”得到了成长。

(三)逐步打造了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的导师队伍

自建校以来,学校坚持德育为先,实施和完善了教育综合导师制,逐渐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局面。同时,我们积极开展个人德育小课题研究,并在宁波市2010至2012年进行的三届德育专项个人课题研究成果评比中获得了两个一等奖、五个二等奖及两个三等奖。德育小班工作为德育小课题研究提供了实践素材和基础,德育小课题研究反过来也有效促进了德育小班的管理工作。

四、德育小班的努力方向

德育小班作为一种新的德育工作模式,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从实践的情况来看,今后我们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1. 进一步突出德育小班的研究特质

德育小班是依附于教育教学大班而存在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实事求是地说,很多德育工作如主题班会、文艺汇演还是会以大班的形式进行。有些工作尽管是以德育小班的形式单独开展的,但并不等于不可以用教学大班的形式进行。例如,以丰富的德育活动为突破口,这也是传统的教育教学大班所需要的。如何突出德育小班的活动成效,体现德育小班的研究特质,这是我们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

2. 进一步完善德育小班的评价机制

实施德育小班以来,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德育小班的成效和德育导师的工作成绩,一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就一个班级而言,虽然我们实施的是德育小班,但事实上它仍是教学大班,这就给考核评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德育工作既有个体性的,又有全局性的,每位导师所承担的德育工作很难截然分开。同时,每个教学大班中三位德育小班导师的德育能力、投入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考评工作很难具体到某一个德育小班或某一位德育导师。这也是德育小班实施至今的一个软肋,需要我们去面对和解决。

小班范文第4篇

一、营造班级物质文化,展示集体精神风貌

我们带领18个班级,积极在教室环境文化上做文章,走廊上有以“幸福”为主题的瓷砖文化展示,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展示袋。在小班化教室里,孩子们拥有了宽松的学习氛围,师生根据教学需要将课桌组合成各种形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小橱柜。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着好几个不同的展示板块,有班牌,展示本班孩子的集体合照,下面的4个小版块,插着老师发给孩子的小小表扬信;有分年段设计的《小学生一日常规》的小儿歌,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有“快乐英语角”,张贴学生自制的英语学习作品;有“条条小鱼争上游”,记录每个孩子进步的足迹;有“荣誉榜”,张贴班级及孩子获奖证书。几大板块从不同角度,关注到小班中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创建班级制度文化,焕发集体生命活力

1.设计班级形象标志

孩子们自主设计了班徽、班风、班旗、班歌,展现班级风采,凸显班级文化特色。我们力求让每一位班级成员都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塑造班级独有的形象,形成自己的班级特色,建设“一班一品”。

2.明确具体的管理制度

每个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每一条公约的后面都记录建议人的姓名。这样的班级公约不是学校老师强加于孩子身上的,而是由孩子自己提出来的,是来自内心的强而有力的约束,更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是班级不可缺少的一个成员,产生幸福感。

3.师生互动的管理方式

班级按学生个性、能力和特长编组形成班级自主管理集体,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分工,轮流“执政”。每个班级中在原有班干部的基础上,还选出值日班长、卫生管理员、图书管理员、橱柜管理员、电灯管理员等负责人。每个孩子既充当着管理者的角色,又充当着被管理者的角色。

三、创建班级精神文化,达成和谐成长氛围

我们从建立互帮互助的教师关系、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这几个角度,开展的实践研究有:教师家访谈心、教育个案分析、教师仪容仪表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最受欢迎教师语言和最不受欢迎教师语言的调查等,从精神文化建设层面探索幸福小班的内涵。

四、创建班级活动文化,彰显集体教育特色

课题组依托学校的幸福课程建设,积极创建班级的特色文化活动,用18个小班各具特色的活动文化,来彰显幸福每一个的课题精神,搭建多种平台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班级特色活动中体验成功,感受幸福。我校积极建构“幸福每一个”的学校特色课程,该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主题性学科活动课程两大块,在学科活动课程中又分为社会实践类课程、学校特色学科课程、幸福社区行课程、周末喜相逢课程、节日文化课程等等,其核心理念和我们的课题研究是一脉相承的。

如果说课堂观察课题是和学校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那么小班班级文化建设课题就是紧密和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联系起来的,两大课题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工作,真正实现了教研科研一体化的实践研究。

截至本学期末,我校18个小班班级,已经初步形成本班的活动文化特色,且个性鲜明。这些特色的形成,有的是班主任老师自身具有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孩子们受到他的感染和指导,有的是班级孩子自发形成的、具有群众性基础的某种特色,还有的是在学校特色课程这种大环境的氛围影响下,逐步形成了本班的特色文化。比如:

二(2)班学习串珠手工艺特色,这是孩子们在民间老艺人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的成果。全班人人都会做,这每个袋子里的彩色小球都是他们亲手制作的,贴着孩子的姓名。

一(1)班的孩子们虽然刚入学只有一学期,但是在班主任景老师的带领下,坚持跳短绳的训练,在元旦的三跳比赛中亮出了他们班的绝活――一分钟单跳人均143.3个,打破了学校纪录,体育老师说这个成绩甚至超过了四年级学生的一般水平。

六(2)班的班主任王老师一直带着他们班的孩子们在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小课题研究,针对社会公共政策问题开展实践研究,搞问卷、搞调查、写倡议、查资料、制展板、拍照片……所有活动学生全员参加。在今年10月25日成功召开了《关于废旧电池回收问题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的区级听证会,此项目还在南京市获奖。

三(3)班的班主任刘老师是研究生毕业,本人的文化功底很扎实,喜欢写作。她平时注重指导班级学生的写话,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这个班的孩子也都很喜欢表达,形成了自己的班级特色。多名学生参加南京晨报小记者活动,经常有习作刊登在报纸上。

六(1)班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平时很喜欢动手动脑,进行科学研究。在科学王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积极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在今年的江苏省无线电测向比赛、金钥匙科学知识竞赛等科技比赛中,这个班有近20名孩子获奖,形成了班级的科技特色。

五(1)班的班主任吕老师,利用社区资源,经常带孩子走进锁金社区参观学习,沙盘辅导、高校采风、义务服务……孩子们在社区活动中打开了一片别样的天空,他们在每次的社区学习之后,都留下了自己的活动感言,图文并茂,非常精彩。

还有四(2)班创建了自己的班级特色报刊――《阳光少年报》,四(1)班的剪纸手工特色,四(3)班的跆拳道训练特色,三(2)班的泥塑手工特色,五(2)班的景泰蓝工艺美术画特色……

小班范文第5篇

一、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名人说过:“兴趣是能人的老师”。小班幼儿正出处在涂鸦期,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较粗浅,当他们一接触到笔和纸、兴趣就来了,有的幼儿不知如何入手画画、两眼呆呆的看着老师,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更有一部分幼儿把画好的作品折成飞机,甚至把纸团或折的粉碎,乱扔蜡笔现象也屡次可见,针对这种现象,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是整个活动的关键,因此我自编了故事“小蜡笔生气了”,使幼儿再也不乱扔蜡笔,引导幼儿画话兴趣,我的做法:(1)带幼儿观察中,大班哥哥姐姐的作画过程及欣赏哥哥姐姐作品,通过观察,有了幼儿说:“哥哥姐姐画的真好,我也要认识画画”,有的说:“我也要当小画家”,还有说:“老师看我的画的好吗?”……(2)教幼儿认识画画工具,材料的名称,自编故事:“我是谁?帮助幼儿认识颜色,克服幼儿在色彩的运用上,用同一色画到底的现象,幼儿均能选择美丽的颜色与物体相似的颜色作画了。(3)培养幼儿正确的绘画和握笔姿势,使幼儿身体得到健康发展,这些现象是在小班幼儿在画画中普通中存在的,因此,引导幼儿画画兴趣是恰到好处的,在活动中,运用各种途径、方法、材料是幼儿画画的关键,通过活动,有来源的50%的小朋友喜欢画画到现在,85%的小朋友乐意画画,兴趣比较浓,技能技巧也明显提高了。

二、教幼儿观察方法和画画技能

美术活动是通过眼、手、脑共同参与的活动,随着幼儿画画兴趣的提高,教给幼儿观察方法和|技能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我的做法是:(1)在小班观察事物的基础上,带幼儿到幼儿园到户外大自然去观察美好的景色,并激发幼儿用语言描述观察结果,比如:在画“苹果树”中我让幼儿先观看小电影“果园”,启发幼儿说说“果园有哪些果树?幼儿概括自己有的经验,根据果树上结的果实的形状、颜色、特征,认识了“苹果树”实验证明人的大脑的信息80%的来源于观察,然后启发幼儿用手指画“苹果树”,打破了以往模仿教师的作品为主,让幼儿在观察秋天的基础上,用泥工和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塑造了秋天的水果,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教给幼儿粗浅的画画技能,将画圆,画竖线、横线、点、渗透到作品中去,如:教幼儿画画,让幼儿寻找与物体相似的实物,有的幼儿画了海洋球,有的画了木珠,有的画了元宵,月饼,还有的画了的苹果家,尤其是大班幼儿他们边画象什么就说什么,在画画技能过程中,先让幼儿涂空体练习画圆,画竖线,横线、点……幼儿手脑协调操作着。

三、培养幼儿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培养幼儿欣赏是美术活动之一,欣赏可以陶冶幼儿美的情感,审美意识,并渗透到每一个内容中并贯穿始终,欣赏优美的环境,欣赏大哥哥,大姐姐的作品,欣赏动画片,图书等等,通过欣赏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从而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这一点在美术活动作品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会评介,评介可有集体、分组、自我、相互等,通过评介活动,可以发展幼儿日常表达能力,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幼儿画画的技能,当幼儿看到好的作品时,兴趣很高,纷纷举手,用美好的语言把他赞扬、评介一番,并且评价: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当看到有的乱涂乱画也会摇头,画的不好,乱七八糟……从中使幼儿汲取好的作品,为合适幼儿自己画画打好基础,在评介活动中,教师给予正确的评价、以鼓励、表扬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