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赠别二首

赠别二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赠别二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赠别二首范文第1篇

原文:

赠别汪定海二首 其二》朝代:元    作者:戴良

故人忽已别,兀兀吾何适?暮投甬东路,不见往来迹。

赠别二首范文第2篇

古诗中有关女性的借代,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以部分代整体

这类借代,是用女性身体的某一部分来代替女性整体形象。它所使用的代体通常是女性最光彩照人的部分,诸如红颜、蛾眉、细腰、素手等。比如,“玉颜”是王昭君作为一个美女的最典型最突出的形象,刘长卿用“玉颜”来代替王昭君,突出了王昭君相貌的洁白娇美,这就大大增强了她作为一个美女的形象感觉。请品味以下例句:

1.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白居易《后宫词》)

2.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君啼不语。(刘长卿《王昭君歌》)

3.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杜甫《哀江头》)

4.万里驮黄金,蛾眉为枯骨。(常建《昭君墓》)

5.翠眉蝉鬓生别离,一望不见心断绝。(卢仝《有所思》)

6.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李端《鸣筝》)

7.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杜牧《遣怀》)

8.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温庭筠《杨柳枝》)

9.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高适《燕歌行》,“玉箸”,眼泪,这里以思妇之泪代指思妇)

二、以特征代本体

这类借代,是抓住女子佩饰、化妆用品、服装等方面的特征,如红粉、环佩、红袂等来代指女性。这样不仅使女性形象更鲜明可感,而且留给读者更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类用特征代本体的诗句很多:

10.红粉楼中应记日,燕支山下莫经年。(杜审言《赠苏绾书记》)

11.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光明宫。(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12.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梦天》)

13.红袖拥门持烛炬,解劳今夜宴华堂。(韩《边上看猎赠元戎》)

14.越女含情已无限,莫教长袖倚栏杆。(羊士谔《郡中即事三首》)

15.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秦观《八六子》)

秦观用美女的穿着“红袂”来代称女子,这女子就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没有特征的女性,而是一个衣袂飘飘,站在柳树下,与恋人怅然惜别的红衣美女。读者从中品味出的不仅有女性的形象美,还有诗人的依恋难舍之情,这种艺术效果是使用抽象的名字所达不到的。

三、以状态代本体

这类借代,是借用女子形象上的状态来代指女子。例如“蝉娟(婵娟)”,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诗人以之代称女子,使人如目睹那美丽的倩影,突出了女性气质的妩媚娇柔。请看以下几例:

16. 蝉娟二八正娇羞,日暮相逢南陌头。(权德舆《玉台体十二首》其二)

17.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二首之一)

18.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孟郊《巫山曲》)

四、以结果代原因

事有因果,古代诗人有时不说原因,只说结果,但却用结果来代原因。这类借代更能表现女性惊人的容貌美。下面几例便是:

19.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三)

20.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长恨歌》)

21. 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李商隐《北齐二首》)

22.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李商隐《曲江》)

赠别二首范文第3篇

摘 要:苏轼自古以来被认为是豪放词的开创者,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苏词与其说是“开创”,不如说是“复古”。本文通过比较苏词与中唐文人词的异同,来详细分析苏词的“复古”意味,从而对苏轼豪放词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词;苏轼;中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5-0175-01

一、前言

词上承古乐府,发展于唐五代,成熟于宋代。文人“倚声填词”,是从中唐开始的。刘禹锡、白居易、张志和、韦应物、王建等都为我们留下了一些清丽质朴的词作,虽然尚处词的发展初期,但依然不失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经过晚唐五代及宋初一批词人的努力,词逐渐确立了以“婉约”为正宗的风貌。然而苏轼的出现,在词界刮起了一阵革新的旋风。其词“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言”,尤其以《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代表的豪放词一反柳七郎式的婉约词,极大扩展了词的书写范围。然而就其开创豪放派这一点,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中却说:“太白《忆秦娥》,声情悲壮;晚唐五代,惟趋婉丽;至东坡始能复古。后世论词者或转以东坡为变调,不知晚唐五代乃变调也。”曾枣庄先生也在《三苏全书・导言》中说:“词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走了一个‘之’字路,来了一个否定之否定。” 确实,在中唐文人词中,词的表达领域是比较广泛的,并未局限于儿女情长;且词风十分清丽质朴,带有浓厚的民歌风味。与晚唐宋初词相比,苏词显然更加接近词的本初面貌。本文将中唐文人刘禹锡、白居易、韦应物等的词作与苏词作以对比,分析“复古”之说的缘由,并对这一说法作以适当补充。

二、质朴清丽的民间色彩

“中唐文人俗词多取调于民间,并继承源自乐府传统的‘本题写本事’,带有原题赋咏的泛化倾向。”纵观中唐清丽短小的文人词作,这种带有民间色彩的原始质朴是广泛存在的;而《东坡乐府》中继承这一特点的词作亦不占少数。苏轼对中唐文人词民间色彩的复古具体表现在对乡村民风的描写方面。

中唐文人词中存在很多对乡村民风民俗的描写,“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刘禹锡《竹枝词》其八)描写了春日里农民劳作的忙碌场面。“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描写了民间踏歌的风俗。“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生动展现了地方风土,“而能得六朝民歌之真谛”。这些词作不但将农民入词,而且生动地描写了乡村风物,展现了质朴欢快的民风民俗。

词发展至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词人大多描写城市市井生活,已极少有将乡村、民风民俗入词的现象。而苏轼在这一点上明显有向乡村回归的表现,许多描写民风民情的词作都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一反城市繁华香艳的色彩。如《浣溪沙》五首,描写了途经乡村的所见所闻,展现了农民质朴纯真的乡村生活,质朴明快。

苏轼在这一点上依然是有承于欧阳修的。《渔家傲》等词作生动形象地塑造了采莲女的形象,表现出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欧苏的这些乡村词作在晚唐宋初词中是比较罕见的,而苏轼对乡村生活的描写及民风民俗的展现与欧阳修相比题材更加广泛,且数目更多,不得不说这是他对中唐文人词民间色彩的复古方面十分重要的体现。

三、填词酬唱赠答的爱好

“中唐时期,诗坛上酬唱赠答之风颇为兴盛,受此影响,中唐文人填词唱和也蔚然成风。”刘禹锡与白居易的《杨柳枝词》《忆江南》、张氏兄弟的《渔父》等,都是唱和酬答的佳作。

这一填词酬唱赠答的现象在晚唐五代及宋初是比较罕见的,只有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晏殊《山亭柳・赠歌者》,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别》等鲜有的几篇。然而翻开《东坡乐府》,却发现酬唱赠答的词作比比皆是,几乎占了大半部分:《临江仙・送钱穆又》《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何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更漏子・送孙巨源》等等,而寄赠子由的词更是不胜枚举。这种唱和酬答的方式也反映出苏轼“以诗为词”的主张,与中唐时期未从诗中严格分化出来的词作表现出相似的特点。

四、词境的广阔

正如刘熙载所说,词在中唐初兴的时候,所表达的内容是比较广阔的,并未仅仅局限于儿女情长。

在咏史怀古方面,有刘禹锡《潇湘神》二首,词咏湘妃故事;窦弘余《广谪仙怨》记咏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凄美爱情,既有微讽,又有惋伤。在边塞词方面,有韦应物《调笑令》,咏物同时写景,气象旷大,风格质朴;戴叔伦《转应曲》表达了戍卒长期戎边生活的愁怨。在闺怨方面,有白居易《长相思》二首,表现出闺妇对夫君缠绵悱恻的相思之苦。

同时,中唐文人词并非晚唐五代的“代言体”,而经常在词中慨叹身世,抒怀。如张志和《渔父》,在风景描写的背后,抒发的是个人高远淡泊的情怀;刘禹锡《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来,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沥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其八)直接表达出被贬谪后的重振士气,表现出作者乐观上进的精神。然而这些开阔的词境在晚唐五代至宋初的发展中,都被“言情”所取代了。

苏轼正因不满于词境过于狭隘,力图打破其在抒情言志方面的局限、摆脱晚唐五代婉约词的樊篱,从而“复古”出“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言”的豪放词,回归到词初兴时自由而广阔的词境。也就是说所谓的“豪放词”并非与“婉约词”完全对立的,而是包括婉约风格在内,且在其基础上将词境大大扩展。苏轼在豪放词之余不仅有大量的婉约词,而且其一首词内也呈现出豪放与婉约相交织的意味,是某种复杂感情的感发。如《望江南・超然台作》,上阕写景几乎与婉约词无异,而下阕却鲜明地体现出其一贯的旷达风格,实难简单断定豪放与婉约。故愚以为与其说苏轼开创了豪放词,不如说其扩大了词境,使词不仅局限于“”,而可以如诗般自由抒情达意,从而回归至中唐词体初创时期的自由广阔。

参考书目:

[1]、《东坡乐府笺》苏轼著,朱孝臧编年,龙榆生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刘禹锡集笺证》刘禹锡著,瞿蜕园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白居易全集》白居易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张王乐府》张籍、王建著,徐澄宇选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赠别二首范文第4篇

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从小诵读古诗文,对人的一生治学修身大有好处。下面让我们走进那经典的古诗文中细细品味吧!

【古诗赏读】

坚贞与豁达

——唐代送别诗二首品读

(一)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①芙蓉楼:古代建筑。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唐代称润州)城西北。

②吴、楚:润州在春秋时代属于吴国,战国时代属于楚国。诗中用来泛指送别友人的地方——润州。

③冰心:像冰一样清澈透明的心。

④玉壶:玉石制成的壶。

(二)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①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音乐艺人,善弹琴、琵琶。

②曛:昏暗。

赏读

古代文人或为游学,仗剑走四方;或因仕途变迁,任所不断改变,于是与友人离多聚少,而分别之际又常用赠别的诗句抒怀,这些赠别抒怀的诗,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送别诗。诗人们在诗中或念怀情感,或彼此激励,或倾吐心中块垒,无不情真意切,感动了暂别的友人,也感动了无数后世读诗的人。当然,境遇、心境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以及诗人个人性格的迥异,也使得诗句呈现出了极不相同的风格及情感色彩,显示了各自独有的个性。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是诗人被贬南京时,亲自送北归的朋友辛渐至润州时所作。为送友人而远行百里,由南京送到了镇江(润州),可见情意之深。但滂沱的大雨,寒冷的江夜,却令送别的饮宴显得分外凄楚;而黎明时刻的江边道别,又让人更觉此一别山高水远,连身边的山峦都是那样的孤独……

朋友将北归洛阳了,自己在洛阳也有亲朋故旧,他们若要问起“我”的情况,捎话的朋友需怎么回答呢?那就请转告:“我”对国家的心仍然冰清玉洁,毫无垢点,全然不变!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掷地有声,铿锵作响,表明了诗人对祖国的一片忠贞!无论境遇如何变化,即使被贬也赤心不改。借送别,将心中的赤诚全盘托出。

高适的《别董大》则是另一番色彩。豪爽的高适,半生漂泊,但心中的豪情不减,性情中的豁达不变。他送别友人是在黄沙蔽日、北风劲吹、群雁南归、大雪飘飘的荒凉边地。然而,他笔下只有苍劲,而无悲凉。他豪迈而豁达地劝慰朋友:不要发愁前方的路途中找不到自己的知心朋友,你的技艺、你的才学,天下人都知道啊!送别而无凄楚,祝愿中充满了激励,高适阔达的胸襟,豪放的个性在诗中铿锵而出。

诗的前两句写景,苍凉中含蕴劲力;后两句则在雄浑中透出豁达。一个于边地征战,不惧雨雪风沙,英武挺拔的诗人形象矗立了起来!

如果说,王昌龄以细致的描绘透出心中的孤寂与坚贞,让人看到了他冰清玉洁的赤子之心;高适则以苍凉雄浑的写景,对友人充满豪情的鼓励,显示了他英武、豪迈、豁达的心胸!

【古文阅读】

与善人居①

[南北朝]颜之推

与善人居②,如入芝兰之室③,久而自芳也④;与恶人居,如入鲍(bào)鱼之肆(sì)⑤,久而自臭也。

译文

和好人处在一起,如同身在满是芝兰的屋内,时间长了,本人也自然变得芳香;和坏人处在一起,如同进入卖腌鱼的店铺,时间长了,自然身上也有臭味。

这则家训告诫人们要和品德好的人结交朋友,这样你也可以越变越好;不要和坏人交朋友,不然,你也会变坏的。在说道理时,作者用的比喻十分恰当。

注释

①选自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颜之推:北齐文学家,学者。家训:一般指一家之长对家庭其他成员(主要是后辈)的训诫、教育。

②与善人居:和好人处在一起。居:处在一起。

③如入芝兰之室:如同身在满是芝兰的屋内。芝兰:芝和兰,有香味的草。

④久而自芳:时间长了,本人也会变得芳香。

⑤如入鲍鱼之肆:如同身入卖腌鱼的店铺。鲍鱼:腌的咸鱼。肆:店铺。鱼常腐臭,所以用“鲍鱼之肆”来比喻恶人或小人聚集之地。

家 诫①

[北宋]欧阳修

玉不琢,不成器②,人不学,不知道③。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④,虽不琢以为器⑤,而犹不害为玉也⑥;人之性,因物则迁⑦,不学,则舍君子而为(weí)小人⑧,可不念哉⑨?

译文

玉石不经过雕刻打磨就不能成为器物,同样,人不经过学习就不能知道道理。但玉石作为物质有它自己稳定的性质,即使不去雕刻打磨,把它做成器物,却还是不妨碍它玉石的本质;人的品性是随着事物、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不学习就放弃了成为君子的可能而成为了小人。难道可以不考虑这个问题吗?

注释

①选自欧阳修的《笔说》。欧阳修:北宋文字家、史学家。

②琢:雕刻玉石,使成器物。器:器物。

③道:道理。

④然:但是。为:作为。常德:稳定的性质,指玉之品性。

⑤虽:即使。

⑥犹:仍然。害:妨碍。

⑦因:这里是“随着”的意思。迁:变化,改变。

⑧舍:放弃,不要。这里是“不能成为”的意思。而:反而。为:成为。

⑨可:表示反问,难道。念:考虑。哉:表示反问,吗。

【佳词共品】

菩萨蛮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①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②。梢梢新月偃③,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译文

几间茅屋面对着青青的碧水。我轻衫短帽,在垂杨里从容漫步。一夜的春风把花儿吹开,那颜色还像去年那样艳丽鲜红。中午喝醉了酒睡下,醒来时已是一弯新月当空。我最关心的是什么呢?是黄鹂那清脆悦耳的鸣叫声。

注释

赠别二首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苏轼词;两次仕杭;唐人诗句;化用

一、引言

况周颐《蕙风词话》指出“两宋人填词,往往用唐人诗句。”在苏轼词中,也存在着化用唐人诗句的现象。本文选取苏轼两次仕杭时期的词作,一方面旨在以此为窗口研究苏轼词对唐人诗句的化用情况;另一方面,由于苏轼一生中曾在其34岁和52岁时两次仕杭:第一次任期是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至熙宁七年(1074)九月,第二次任期是元v四年(1089)七月至元v六年(1091)三月,两次仕杭相隔了十余年。因此,本文对这两次仕杭时期的苏轼词分别加以研究,亦试图进一步发现其化用唐人诗句呈现出的变化。

二、初次仕杭时期

1.逐年考察

根据苏轼初次仕杭的起止时间,本文查阅《苏轼词编年校注》,共收集到该时期词作35阕,参考其编年与校注,现将其对唐人诗句的化用进行逐年考察:

熙宁六年

(1)[行香子]《过七里滩》:“鱼翻藻鉴”化用杜甫《绝句六首》之四:“翻藻白鱼跳”。

(2)[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

①“忽闻江上弄哀筝”化用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

②“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化用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3)[菩萨蛮]《歌妓》:

①“我已无肠断”化用白居易《山游示小妓》:“无肠与君断”。

②“遗响下清虚”化用杜甫《听杨氏歌》:“响下清虚里”。

(4)[临江仙]《风水洞作》:

①“寒藻舞沦漪”化用柳宗元《南涧中题》:“寒藻舞沦漪”。

②“层巅余落日”化用杜甫《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之一:“层巅余落日”。

(5)[江城子](玉人家在凤凰山):

①“十里春风谁指似”化用杜牧《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

②“香雾着云鬟”化用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

熙宁七年

(6)[少年游](去年相送):“对酒卷帘邀明月”化用李白《月下独酌四首》之一:“举杯邀明月”。

(7)[虞美人]《为杭守陈述古作》:“湖山信是东南美”化用魏万《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湖山信为美”。

(8)[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太守例能诗”化用刘禹锡《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戏酬》:“苏州太守例能诗。”

(9)[菩萨蛮]《玉童西迓浮丘伯》:“清香凝夜宴”化用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宴寝凝清香”。

(10)[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杯行到手休辞却”化用韩愈《赠郑兵曹》:“杯行到君莫停手”。

(11)[浣溪沙]《重九》:“茱萸仔细更重看”化用杜甫《九月蓝田崔氏庄》:“醉把茱萸仔细看”。

2.归纳与分析

根据以上考察,初次仕杭时期的35阕苏轼词中有11阕共15处对唐人诗句进行了化用,化用现象的出现概率为43%,较为常见。本时期苏轼词化用唐人诗句的现象集中出现于熙宁六年、七年,即初次仕杭任期内的末两年。

下面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1)从数量来看,同一阕词中最多出现两处化用的情况。

(2)从对象来看,本时期苏轼词的化用对象多为某首诗中的单独一句,仅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一处例外。

(3)从出处上看,本时期苏轼词化用的唐人诗句以杜甫诗句为最多,在总共的15处中占了6处,苏轼“对杜诗艺术深入研究,大力提倡,身体力行在创作实践中学杜”的倾向,由此可见一斑。

(4)从方法上看,本时期苏轼词化用唐人诗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①直接沿用原句:例如[临江仙]《风水洞作》中的“寒藻舞沦漪”,就是直接沿用柳宗元《南涧中题》中的原句“寒藻舞沦漪”。

②直接截用诗句:例如[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中的“太守例能诗”即对刘禹锡“苏州太守例能诗”一句直接进行截用。

③择取字词,再简单发挥:这是本时期苏轼词化用唐人诗句所最常见的方法,例如词句“香雾着云鬟”,乃择取杜甫“香雾云鬟湿”一句中“香雾”、“云鬟”的字词略加发挥而成;又如,择取诗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中“曲终”、“人不见”、“数峰青”三处字词,加入“寻问取”即成词句“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择取诗句“无肠与君断”中“无肠”与“断”的字词,只是略换表达方式,即成词句“我已无肠断”。

初次仕杭时期的苏轼词化用唐人诗句的方法以择取字词,再简单发挥最为多见,兼有直接沿用原句、直接截用诗句的情况存在,鲜见富有个人情感的艺术加工,稍显单薄。

再次仕杭时期

逐年考察

根据苏轼再次仕杭的起止时间,本文查阅《苏轼词编年校注》,共收集到该时期词作31阕,参考其编年与校注,现将其对唐人诗句的化用进行逐年考察:

元v四年

(1)[行香子]《茶词》:“觉凉生,两腋清风”化用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2)[浣溪沙]《九月九日二首》之一:

①“强揉青蕊作重阳”化用杜甫《叹庭前甘》“青蕊重阳不堪摘”。

②“不知明日为谁黄”化用朱庆馀《旅中过重阳》:“今日为谁黄”。

(3)[浣溪沙]《九月九日二首》之二:“暂时流转为风光”化用杜甫《曲江二首》其二:“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元v五年

(4)[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佳人不见董娇饶”化用杜甫《春日戏题恼郝使君兄》“佳人屡出董娇饶”。

(5)[南歌子]《钱塘端午》:“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化用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6)[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落日山衔半”化用李白《乌栖曲》:“青山犹衔半边日”。

元v六年

(7)[浣溪沙](雪颔霜髯不自惊):“且呼张丈唤殷兄”化用白居易《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笑呼张丈唤殷兄”。

(8)[浣溪沙]《和前韵》:“水晶盘莹玉鳞W”化用杜甫《丽人行》:“水精之盘行素鳞”。

(9)[木兰花令]《次马中玉令》:“要看梨花枝上雨”化用白居易《长恨歌》;“梨花一枝春带雨”。

(10)[临江仙]《送钱穆父》:“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化用白居易《赠元稹》中的:“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11)[减字木兰花]《送别》:

①“忍听阳关第四声”化用白居易《对酒》:“听唱阳关第四声”。

②“不见如今劝酒人”化用曹唐《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诸仙子》:“不见当时劝酒人”。

分析与比较

根据以上考察,本时期的31阕苏轼词中有11阕共13处对唐人诗句进行了化用,化用现象的出现概率为42%,与初次仕杭时期相近。此外,这次任期内每一年的词作都有化用唐人诗句的情况,时间分布上也比初次仕杭时期更为均匀。

下面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与比较:

从数量来看,本时期与初次仕杭时期相同,一阕词最多出现两处化用。

(2)从对象来看,本时期苏轼词化用的对象也多为某首诗中的单独一句,但以两句诗为化用对象的情况出现了三处,比初次仕杭时期更为多见。

(3)从出处来看,本时期苏轼词化用的唐人诗句依然以杜甫诗句为最多,共有4处。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与初次仕杭时期杜甫诗句的一枝独秀不同,该时期苏轼词对白居易诗句的化用也达到了4处,与杜诗并列。在这一时期苏轼曾作诗题云:“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苏轼对白居易由于心性同样安分寡求而产生的认同,不仅表现于上述诗题,由这一时期词作中多化用其诗句亦可见一斑。

(4)从方法上看,本时期苏轼词与初次仕杭时期相比,在化用唐人诗句的方法上既具有共同点,也呈现出变化――

首先,观察共同点。与初次仕杭时期相同,择取字词再简单发挥也是本时期化用唐人诗句的方法之一。例如[临江仙]《送钱穆父》:“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即是择取诗句“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中“无波”、“古井”、“有节”等字词稍加润色而成的。

接着,考察新变化。本时期苏轼词已不再使用直接沿用原句、直接截用诗句的方法,相较于初次仕杭时期,本时期苏轼词化用唐人诗句的方法更加多样,情感痕迹也更为明显,主要有以下三种新方式:

①根据自身情境进行改动和扩展:例如将诗句“今日为谁黄”中的“今日”改为“明日”,又扩以“不知”而成词句“不知明日为谁黄”,既符合自身的情境,又突显了茫然不知前途的感受。

②择取字词并注入自己的情感:如词句“要看梨花枝上雨”择取了诗句“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字词,但并非描摹杨贵妃听见使者到来而哭泣,而是注入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又如词句“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借用“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的字词,但并非反映扬州城的繁华,而是表达自己对杭州的情有独钟。

③反用诗句:如词句“佳人不见董娇饶”,反用杜诗“佳人屡出董娇饶”,抒写出自己月夜登楼的失落心绪,蕴含着个人情感;又如词句“忍听阳关第四声”,反用诗句“听唱阳关第四声”,惜别之情溢于言表。

结论

两次仕杭时期,苏轼词对于唐人诗句的化用都是较为常见的;在这两次仕杭时期中,同一阕苏轼词最多只出现两处化用的情况,而其化用的对象都以某首诗中的单独一句为多;在这两时期中,杜甫诗始终是苏轼词化用唐人诗句的重要出处,择取字词并简单发挥是苏轼词化用唐人诗句的一贯方法。

与初次仕杭时期相比,再次仕杭时期苏轼词对于唐人诗句的化用也呈现出了新变化:时间分布更为均匀;以两句诗为化用对象的情况增多;白居易诗成为与杜甫诗并列的重要出处;在方法上也更多样,通过根据自身情境进行改动和扩展、择取字词并注入自己的情感,以及反用诗句三种新方法的运用,苏轼自身的情感痕迹得到了更明显的表现。

注释:

[1]唐圭璋P4419(中华书局,1986)

[2]邹同庆,王宗堂P14-93(中华书局,2002)

[3]莫砺锋,1994年02期P28

[4]邹同庆,王宗堂P599-673(中华书局,2002)

[5]王文诰 辑注P1761(中华书局,1982)

参考文献:

[1] 唐圭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2] 邹同庆,王宗堂.,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