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纪录片苦难辉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由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知青网合拍的纪录片《知青岁月》,昨天在北京四惠附近的国粹苑首播。这是一部北京知青口述历史的纪录片。历50年岁月,讲述年过花甲的知青沉淀记忆后的真人真事。由知青本人亲口讲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再现当年那激情豪壮的岁月,也是深重苦难又艰辛挣扎的青春岁月。没有任何改编加工和演技,但真实的重锤,声声击打观众心扉,感人至深。放声大笑,感动落泪,鼓掌悲叹,知青观众的情感投入,心神倾注,与屏幕上的讲述人声情交汇了。
这次纪录片《知青岁月》首播的是《贺兰山下的记忆》,65年下到宁夏的北京知青集体口述,在贺兰山下农建13师难忘的人生历程。中国传媒大学的郭振元教授是总编导,北京知青网的千秋缘站长是这次知青聚会主持。
播映前宁夏知青代表何君倬的发言依然豪迈,令人难忘:
“我们是拼搏的一代!我们是忍辱负重的一代!我们1700万知青,手挽手,就是一座三峡大坝!我们站起来,就是一座喜马拉雅!
一位69届的知青代表,已经是饱经沧桑的老人了,走上台,对着台下的65届老知青们依然动情地说:“我们69届下乡的毕业生,是你们牵着我们的手,一步步长大的!”
片头曲是一代知青们都喜欢都唱过的《边疆处处赛江南》。这支美妙婉转的歌曲,承载了知青们太多的豪情,太多的苦难艰辛,太多难忘的记忆!歌声一起,我的思绪就回到了那一眼望不尽头的北大荒,面对一根直通到山脚下的垄,边锄玉米地,我们边唱的就是这支歌。
屏幕上的知青在口述,台下的知青记忆闸门就打开了!浸润着悲与欢,浮现着血和泪。
贺兰山下,腾格里大沙漠边就是我们的家。刚到几天,沙尘暴袭来,面对面几米看不见人,昏天黑地,女生们夜里用纱巾包住脸,睡着又让沙子呛醒,抖抖纱巾,一捧土!被子上身上脸上全黄的!第二天每个知青干的活就是都拿一个脸盆,到麦田里捧沙土,把沙土埋住的麦苗露出来。
最让人感动的是屏幕上一个叫潘永仪的知青,讲当年主动参与挖大沟的劳动竞赛:
“那天早上,我提着10个馒头,一大桶水,就上阵了。到地就全脱了,只穿一条短裤叉,挖一米五深沟,有人丈量,大太阳底下,汗不停流着,铁锹不停,中午饿了,吃了5个馒头,不歇,接着挖,要创纪录。最后那天我一人挖了32方土!”
他还讲了如何教几个同伴一起跳下火车,追赶连队汽车的趣事,也令人捧腹。
还有一个割麦子的经历:“我割不快,就想镰刀一定要快!头天晚上提前磨了5把锋利的镰刀,就用草绳子系住腰,后背插上锋利的5把镰刀,一溜儿,闪闪的,第二天大猫腰割麦子,用钝了一把,一扔,再从后背抄一把,接着割!”
当年全国一千多万知青,兵团工资全国几乎一样,无非24元,25元,28元上下。
我想,当年这些吃苦拼命的事,如今似乎听着很新奇,其实很多,正如林县人民在巍巍太行山的石头上,硬是凿出来一条盘山的红旗渠!全县几万农民,每天就供一斤粮食一斤半菜,自带工具,实际就是义务劳动啊!没有当年不计报酬的几亿人的奉献,哪有共和国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原始积累!
昨天整看了一上午一下午,很真实很全貌很震撼很简洁很值得。比某些耗资上亿的烂片子有意思。
参加这次知青口述历史的,有当年北京各个中学毕业生,仅仅记下了几个学校:三十中,二十七中,四十一中,十中,二十三中,五十六中,国子监中学及钢院附中等,当年来到贺兰山下战天斗地的是大批初中生也有高中生,还有个别大学生知青。最小的才13岁,妹妹参加兵团时才未满15周岁,还带着红领巾呢!
一、 已被捕捉到的民俗镜头要成为旅游解读的凝视点
海南岛的民俗已经在很多影视剧中呈现,电影包括纪录片和故事片、黑白片和彩色片。海南岛的纪录片历史很早,1928年,时任琼崖行政专员的黄强在考察五指山地区黎族部落过程中,对考察活动进行了拍摄,最后形成纪录片《五指山问黎记》。黄强被认为是最早关注黎族的学者。该片记录五指山地区的黎族生产生活的各个场景,展示黎族的服饰、饮食、狩猎、信仰等民俗文化。1937年拍摄的纪录片《海南红山之外》、1957年拍摄的纪录片《黎族》、1959年拍摄的电影舞剧《五朵红云》、1962年拍摄的电影《红叶题诗》、1978年拍摄的美术动画片《歌声飞出五指山》、1985年拍摄的纪录片《黎族民俗考察》、1961年拍摄的故事片电影《红色娘子军》、1962年拍摄的故事片《碧海丹心》、1995年拍摄的6集电视连续剧《椰林湾》、1996年拍摄的6集电视连续剧《黎母山》、1997年拍摄的电视剧《七仙岭传说》(上下集)、2006年拍摄的故事片《青槟榔之味》、2008年拍摄的《木棉花开》、2010年拍摄的动画片《鹿回头传奇》、2010年拍摄的《余光之下》、2011年拍摄的音乐电影《黎歌》、2012年4月拍摄的6集大型纪录片《望海南》、2012年4月拍摄的纪录片《海之南》、2012年拍摄的《我爱五指山》(又名五指山之恋)、2012年拍摄的电影故事片《山海黎乡》、2013年4月底拍摄的《海南梦》,这些影片都有专门的海南岛黎苗族民俗表现,黎苗族的民俗美集中或不集中,有意或无意地被关照且容纳于电影电视之中,构成了强烈的电影观赏价值。影片大量地记录了黎族生产生活的各个场景,展示黎族的服饰、饮食、狩猎、信仰等民俗文化,一些音乐“罗呢调”等以黎族民歌的曲调在荧幕内传出。黎族的古老文化遗迹流淌在镜头之内,黎族纺线、黎族织锦艺术、黎族船型屋、椰雕等等。地域审美特点和习俗格外令人瞩目,黎族的制陶技艺、踩田、文身、纹面、编织、捕鱼、节日礼俗、建筑仪式、信仰、槟榔文化等等都被一些影片所涉猎和采集。海南民居、黎族方言、渔业民俗、服饰、岁时节日、跪拜祖坟、上孔庙祷告、给成年的晚辈发压岁钱等等,非常具有民俗审美情调。另有一些木偶剧和琼剧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构成了海南岛影视旅游民俗美学的一个必要补充。
一些海南影视旅游专业人员由于缺少对海南电影电视的文化史阅读,导致作影视旅游工作腹内空空,眼中无物,影视旅游盲点重重,丰富的海南民俗美在视野中被遗漏,从而无法深入地域影视旅游的发掘,找不到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身在此中,大海遗珠。
“人类的一切文化创造,都可以归结为对真善美的追求。所谓文化,乃是人类在真善美诸方面的发展所达到水平的标志和尺度,而民族精神则是特定民族在追求真善美的文化创造中所表现出来的心态特征的总和。”①
海南民俗本身就是影视旅游的瑰宝,她可以供影视拍摄,供欣赏,供体验,供品味,是海南影视旅游深度开发的最大矿藏。就海南岛影视涉猎的海南民俗遍洒在海南岛各个部位,镶嵌在各民族之中,铺就了一个长长的民俗展画卷。旅游在与影视结合的时候,旅游客体要有解读影视的能力,不仅会描摹它的外观,还要阐释它的文化,走进它的历史,并且能有评论的素质和修养,履行好旅游主体走完全部旅程的功效性引领,使游客实现影视审美艺术的预想期待。
海南少数民族地域审美与汉族审美习惯完全不同,影视作品的表述方式以落差的冲击力勾画民族日常生活、民族习惯、风俗特点、,透视民族心理,挖掘民族史精神。面对广泛的大陆,海南岛把自己称作为岛内人,与大陆迥异为两种民族文化,岛内的文明程度、认识方式带有天然的朦胧性和传奇色彩。我们看到了海南岛就如同看到了另一个精美的世界。海南岛无限的大自然风光赐予,以及海洋文明把他们的风俗修筑成本民族史的章页,记录着他们的豪迈、旷达、慷慨,也翻卷出他们的惆怅、苦难、叹息,法国作家乔治・桑说:“艺术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研究,而是对于理想的真实的追求。”②
海南民俗是一个、数个民族的心灵、情感、情绪的完备人格审美范式,具有与其他地区和民族不可模拟的独具性和标本意义,记录海南岛民俗审美的影视艺术作品是一个地域民族历史审美的连续性生活写真,间断性、周期性地传递他们沉淀的民族精华和精神,是一个活灵活现的民族生命表达的书写,浮现出凝重而震撼的审美高度。
海南岛影视民俗审美在旅游领域中,必须准确而全面地再现于旅游过程里,是旅游文化发展的必要阶段,也是本文所要表达的真正旅游境界,旅游随着人类的文明和发展进程,早已不是有钱了就把它花了,闲极无聊地消磨时间,旅游是一种身心的放游,一种精神的远足,一种生命完整意义的实践方式,是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确认和提升。民俗是一个地域、一种民族文化凝炼的塑成,也是一个最有某种符号化的集体象征性的明了解读标志,因此,它也必然成为旅游解读的凝视点。
二、 不让被扫描过的民俗点在游客眼中成为流星划过
在海南岛电影电视中有一些表现当地民俗的镜头在整部影视作品里一扫而过,没有作为重要的表现内容突出出来,有的当作场景出现,有的当作背景出现,有的成为整部作品中的一个气氛描写,没有形成影视的直接民俗审美点,但这些镜头从旅游学的角度,和旅游经营学的角度看待是具有可提炼的审美作用的。把这些还没让电影导演和观众注意的东西在旅游主体的视线里定格、回放,作为旅游主体的观赏注意对象。电影《南岛风云》《南海长城》《南海风云》《海霞》,包括《非诚勿扰Ⅱ》都没有民俗场面出现。这些影片的主题也不是表现这方面的,《南岛风云》《南海长城》《南海风云》三部影片都是革命历史题材的战争电影,大海、礁石、椰树、槟榔树都作了硝烟的陪衬。《海霞》中有一个渔民出海场面,几个家属给大海作揖,电影没有大量铺排这个细节,是由于这部影片同样是反映海岛女民兵保卫海防的故事,又处于时期拍摄的影片,不能把这些当年认为是封建迷信的东西放大进去,今天从尊重民俗的角度看,可以补充它的丰富内涵,也有必要把当年被剪掉的镜头和构思充填在真实的民族记忆史中,大海、槟榔树都属于海南民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人祭海可是有非常隆重的民俗仪式的。每年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日,是海南人的祭海节,人们端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祭品,有猪头、鸡、鲤鱼、大馒头等,焚香化纸,燃放鞭炮烟花,朝着大海行叩拜礼。用鲤鱼来祭祀海龙王,是取“鲤鱼跳龙门”的寓意。渔民会把头年捕到的最上等的渔获作为祭品,在祭海时摆作贡品,祈求来年渔季捕获更好的海产,祭海已经成为一种海南黎族的地方,它的仪式是非常热闹而隆重的。每年祭海节过后,渔民的修船、添置渔具等准备工作就绪,就开始蓄帆向海,准备打渔了。从2005年始每年海南三亚大小洞天景区都要在二月二龙抬头日这一天举行隆重的全国性“中国三亚龙抬头节”大型活动,并且以道家文化的传播贯穿始终,与宗教仪式并和,构成多种民俗的联袂审美效应,海南三亚大小洞天的祭海活动新增了很多现代项目,比如,划龙船比赛,秧歌比赛、歌唱、舞蹈比赛、猜谜语、放生仪式、书画展、音乐会、相亲节目、大小洞天讲堂讲座、祈福仪式和祭拜等至今已经举办了11年。在这个活动中要邀请来国内最有名气的影视明星参与主持和作为贵重嘉宾到场,大小洞天设有“鉴真广场”“南海龙王院”,身穿道袍的道士引领仪式活动,台湾星相易理协会、宗教弘法协会等全国,乃至世界的一些宗教社团组织都会到场,古典习俗与现代风尚交织一体,这个活动把影视与旅游与海南地域民俗审美凝聚到了一起。
海南的祭海民俗非一地一景所显,在海南影视旅游的概念里,这里所有电影电视拍摄过的地方都可以作为旅游景点寻步,海口、三亚、万宁、文昌、琼海、博鳌等拍摄点尚可作为海景一线,构成海南岛拍摄地海景连珠,旅游车即可一路行驶,并连带游览海南的绿色山峦、高峰峻石,手触白云,看银河流水。
槟榔节同样是海南的重要节日,在黎家,没有槟榔不成礼,没有槟榔不成婚,海南人嘴嚼槟榔蔚然成风,吃槟榔的体会是提神醒脑、生津止渴,天冷可以御寒,在海南有吃槟榔一族,通常被叫做槟榔族。海南岛还有非常好看有韵律的竹竿舞、槟榔舞。在海南还有一首《采槟榔》歌呢,这首歌原属于湖南的民歌,但它在海南被盛行流传,一直传唱到全国,后成了海南的地方特色歌曲: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谁先爬上我替谁先装/少年郎采槟榔/姐姐(周璇版为姐姐,其他歌手翻唱版多作“小妹妹”)提篮抬头望/低头又想他又美他又壮/谁人比他强/赶忙来叫声我的郎呀/青山好呀流水长/那太阳已残/那归鸟在唱。海南岛的槟榔传说和故事都非常多,本身就是电影电视的难得素材,槟榔活动已然成了这里地域文化的品牌,它是海南岛品牌的一种,能成为海南岛品牌的海南岛风俗很多,他们都一并构成了海南岛的影视旅游民俗美学奇观,构建成无限畅想的审美世界。
三、 引导影视拍摄进入民俗审美世界
影视旅游被动跟着影视跑是不行的,一些地区影视旅游景区打造不成,影视旅游业不景气,开不出工资,到最后倒闭。这其中有几条原因是不能忽略的,前期投资不上规模,力不从心,后期萎缩造成。管理不善,影视拍摄地不具备影视拍摄点旅游地的外包装标准。宣传力度不够等等,但归根结底是旅游被动跟着影视跑,依赖于影视给它的效益资源。没有主动去创造影视拍摄地可能构成的旅游驱动。一些旅游景区为了能让某个摄制组拍片,不惜搭上成倍的本钱,四处寻找制片公司以受到青睐,低三下四地祈求被看上眼,也有的出大价钱聘请有名导演到他的旅游景区拍片,等待事后的轰动效应。但是一般这些工作都不被制片单位或者好导演看中,有眼力的导演,一下就看出这个景区的民俗审美不够层次。海南岛没有民族特点,缺少民俗还看什么呢。看大都市风光、街道、高楼大厦、摩登景观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等地就行了,为什么要来海南岛呢。身为海南岛的影视旅游领域也对自己的定位不太清楚,光是手里有钱,不太擅长影视、旅游业务,文化,以及审美文化、历史、观众心理学都不通,找不到问题的症结。
具备了影视旅游学的相关知识和水平,还必须对地域民族审美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领悟,这样才能让影视旅游的工作开展下去。影视旅游业是一个非常有前景,但同时也是一门需要有相当才华的人来担当。引导影视拍摄进入民俗审美世界是要和导演、投资商讨论和策划的艰深业务。说服不了导演和投资商不行,要说服他,影视旅游部门的负责任就要以自身的才学和理解讲述能力面对。
影视拍摄进入民俗审美世界,主要是指那些还没有进入电影电视拍摄之中的民俗审美目标要纳入民俗审美世界当中。比如,海南黎族的隆闺风俗、家谱祭拜、家谱修缮、新建房屋仪式、黎苗婚俗、三月三祭祀活动等等,这些非常有电影元素特点的东西,要把它引入到电影电视中来,事后成为影视旅游的领域范围。
隆闺风俗,是一种原始性的黎人习俗,可以成为一个电影电视的窥镜观照。“隆闺”是黎语,大意是“不设灶的房子”。黎族习俗孩子长到十三四岁便不与父母同住,要搬到“隆闺”去居住。男孩自己上山备料盖“隆闺”,女孩由父母帮盖,大多建在父母住屋附近或村边较偏僻的地方。“隆闺”分有“男隆闺”“女隆闺”“兄弟隆闺”“姐妹隆闺”,大的住三五人,小的仅住一人,是黎族青年男女由相识到定情的小房子。“隆闺”的式样和住屋相似,不过要狭小得多,室内一般不间隔。“隆闺”仅开一个非常矮小的门,只可弯腰而入。尤其是“女隆闺”,当小女孩到了十三四岁的时候,她就可以在这里招来和等待她喜欢的男孩,和她相好、亲近、交媾了,像古代的英雄与美女上演的一幕,也像没有束缚的男女之欢。
麦茨指出:“作为想象的能指,电影促进了窥阴癖行为中的窥视症状,并且他表明,这通常包括施虐狂在内。窥视症描述了从观看中得到的性满足。窥阴癖行为在根本上有别于窥视症,窥阴癖的满足是从窥视一位并没有意识到窥者的存在的人那里得到的(尽管这个差异并不常被区分)。”①
海南电影电视还没有把“隆闺”摄入其中,它不论是民族史的记述,还是艺术联想的篇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民俗审美意义,“隆闺”习俗在少有的海南纪录片中曾有点照,但都没有作文化和艺术的太好发挥,应该说它不管是对电影和旅游还是文化研究而言都是一个漏缺的遗憾。
柬埔寨,这个美丽却又背负着太多沉重过往的地方,正在阳光下缓缓展开它独特的笑颜,而这绝美的微笑是谁都模仿不来的。
金边:滚滚红尘一声笑
飞机降落到小小的金边机场,热与湿的风就扑面而来。我们背着大包走来,汗水就已经将头发湿漉漉地粘在了脸上。到过不少东南亚国家,自然对炎热的天气和嘈杂的人群并不陌生,在网上也早看到了在于柬埔寨的海关官员会要小费的传言,不过还好,我们没遇到什么麻烦就踏入了金边。
除了主要的街道铺了沥青或水泥,金边的大部分马路都还是土路,一有车经过便扬起满天尘土,大家笑说在国内没摊上过沙尘暴,倒来这里感受了一把沙尘暴的滋味。这座城市就像广西某地的一个县城,一副等待未来的表情。然而街道上的建筑却是明明白白的异国风格的,佛塔尖顶刺入午后潮湿的空气中去,而那些带着西方情调的建筑,却有些美人迟暮的意思,有些失神。城市,这里的街道上充满了摩托车和人力车。被叫做“突突车” 的摩托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包车一天的费用也只不过数十元人民币。我们坐着摩托车慢慢寻去,终于找到一家房间看上去比较干净的旅馆,一番讨价还价后,以8美元成交。屋子的窗户小小的,床边立着一个有趣的风扇,会一边吹风一边喷出水雾,而窗外就是喧哗着的金边。
金边,在70年代之前,都还被唤作“印度支那的小巴黎”,虽然河内和西贡有时也这样称呼自己,但似乎只有创造了辉煌吴哥窟的高棉文明,才懂得艺术与浪漫的真谛。
洞里萨河从金边一侧缓缓流过,它的上游,就是洞里萨湖,西哈努克国王曾经用所有的溢美之词来感谢它养育了高棉文明。著名的吴哥遗址,就在湖北岸。
洞里萨河边,是金边的精华所在:王宫、国家博物馆、殖民地时代的高级酒店,一字排开。河岸上,椰子树间的旗杆上飘扬着所有与柬埔寨建交国家的国旗。一个从战火与苦难中脱身而出的国度,是怎样迫切希望重新融入世界,由此可见一斑。
金边王宫并没有曼谷王宫有名,正门紧闭,两名卫士持枪而立。游客的入口则是远处一个?米多宽的旁门,还几乎没有任何标示。这样的低调,使得它更像一座真正的王宫,而不是旅游景点。轻轻穿过漫长而狭窄的花园走廊,刚一拐弯,只见王宫广场宽阔无边,花园一尘不染,王宫建筑金碧辉煌,一切都似乎是几百年前的样子,因为缺少了熙熙攘攘的游客,因此格外令人震撼。漫步其间,不能不感叹金边王宫的奢侈:举行典礼的金殿、收藏艺术品的法式两层小楼、装修奢华的剧场,以及完全用银砖铺成大殿地面的银殿。可以想象当年的柬埔寨是何等富足。
中年简单地吃了一顿柬埔寨当地的饭,食物本身没有什么特别,倒是餐后喝的用榴莲、芒果、波萝混合牛奶与生鸡蛋制作的甜品,让我过口不忘,当然前提是喝的人得受得了榴莲的特殊味道。
国家博物馆也是游览金边值得一看的地方,我们走进博物馆就被一阵花香吸引,原来馆内有很多神像,而用来向神像供奉的就是被精心扎起来的茉莉花。比之国内那些香烟缭绕的寺院,果然又是另一番风景。午后的博物馆人不多,可能并不是旅游季节的缘故吧,各种姿态的象头神静静地望;着我们从博物馆中穿过。
金边街上和旅游点里有很多小孩流连,问游客需不需要导游,有的小孩手拿着一叠明信片兜售。这些小孩全都不过十来岁,小小年纪已经要为两口饭张罗。书上讲,这些小孩对柬埔寨的旅游点了如指掌,英语也不错,因为这是他们的求生技能。
傍晚回住所的时候,看见旅馆外面的荷塘里有荷花。三五个妇女在荷塘畔整理着采来的荷花,长长的花茎被盘成一个圆圈。我好奇地打手势问她们在做什么。最年轻的一个把花摘下给我,示意我戴在头上。我照做,把花别在头发上,她们笑了。我有点怀疑她们会不会在捉弄我,便取出糖果给大家吃,她们也把烧烤好的鱼和其他食物拿出来问我跟不跟她们一起吃晚饭,谈笑间不见都市人的戒备。
金边不是想象中的旅游天堂,但如果你不怕热带阳光的灼热,如果你不怕金边小巷的污垢,如果你有足够的热情关注柬埔寨这个连续遭受30年战争创伤的民族,如果你想看到苦难民族在和平年代怎样建立自己的家园,简单生活在他们脸上留下的富足笑容,那么去走走金边的小巷,逛逛金边的农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看看金边街头的剃头摊,坐坐倒拉人力车,和水果摊的店主讨价还价……在这个城市你可以看到一些别样的风情和很有活力的情景。这也是金边的特色,在我看来比景点本身来得更有意思。
吴哥:千年凝成泪两行
清晨5点半闹钟就响了,把所有东西又塞回到大背包里,稀里糊涂地坐车来到了码头。从这里,我们将乘6个小时的船,通过洞里萨河,前往向往已久的吴哥古迹的所在城市暹粒市(SiemReap)。清晨初升的太阳把洞里萨河映照得柔和如星夜那么宁静。船是细长形状的,可以坐在底下有座位的船舱里,也可以坐在船顶上,享受阳光,风声,马达声和洞里萨河沿岸的风景。
终于上了岸,乘坐着可以并排坐两个人的突突车,我们找到一家在网络上非常受到推崇的Guest hotel――RedLodge,这下终于可以放下背包洗一个热水澡了,而这个属于各国背包客的旅馆也有一种非常融洽安静的味道,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微笑,随处相遇都可以轻松地聊起来。
今天的节目是到吴哥的制高点巴肯山看日落,山脚下游人、大象和当地商贩云集,上山的路则由树根、泥土和乱石铺就,短短的300米却陡峭异常,足以让前赴后继的游客汗流浃背。登上山顶是一个开阔的平面,矗立在不远处一个13米高正方形台基上的巴肯寺就这样作为第一个吴哥古迹了闯入眼球。陡峭狭窄的石阶,无数次在书上、电影里看到的石雕、城池,山顶上“天地接壤”的超然感觉,绵延无尽铺展到天际的原始雨林,隐约错落在莽林深处的石头宫殿……吴哥,从向往变成了拥有。
和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一样,吴哥古迹和它们并称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吴哥古迹内有吴哥窟(又称小吴哥)和其北面4000米处的吴哥城(又称大吴哥或吴哥通王城),当地人简称其为“大城小寺”。600多处吴哥古迹散布在45
平方千米的郁郁林木中。
站在吴哥窟的面前,隔着200米宽的护城河看吴哥窟的全景,想象着它昔日的盛况。当我一步步向我朝思暮想的吴哥窟移近时,仿佛感觉到一种神奇的召唤,可以很清醒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而心灵变得更加纯净。
每个人眼中的吴哥都是不同的,在我的眼中它充满了神性。而最不同的是它的神性触手可及,最好的崇拜不是下跪而是抚摸,抚摸那些历尽岁月的廊柱,抚摸那些饱经沧桑的雕刻,抚摸那些美得让人炫目的女神。我可以感觉到这一切曾有的鲜活和真实,惊叹世间竟有如此杰作。
对于吴哥窟来说,任何形容词都显得单薄,无力。我只知道自己回来以后对朋友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吴哥窟是一个人一辈子应该去看一次的地方。
在那里,我整个人被吴哥窟的女神像偷去了魂,像个疯子似地拍照片。现在想想当时的心情像不小心误进了藏宝洞的窃贼,生怕漏掉任何一样可以带走的东西。爱煞那些半圆雕的女神像。她们无处不在,微笑着,展现婀娜的体态。无法相信怎么可能用如此坚硬的石头,雕刻出如此柔美的线条。每一处都温婉如玉,每一尊女神都那么美I从她们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忧伤,这是太平盛世的女神,纵情声色的女神,被人爱的女神。她们一定是在快乐中诞生,从而在快乐中得以长存。
落日时分的吴哥窟是肃穆的,没了早前游人如织的景象,安静极了。吴哥最高的塔顶上坐满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等待吴哥日落美景的人们。通往塔顶的石阶很陡,70米的高度,没有如何缓冲,80度几乎接近垂直,每级石阶的宽度只有15厘米,任何人决定爬上去都需要足够的勇气。
从吴哥窟的顶端看下去,吴哥的美显得异常苍凉,可以想象的最为贴切的词就是“历史的呜咽”。四周围坐的人都静静的,没有一个人肯大声地说一句话。在这个叫做落日天堂的地方,所有的眼睛都注视着暮日的归处,满怀感念之心。
走着走着,耳边忽然传来了音乐声,几个回转,忽然一幅绝妙的场景出现在眼前。不知是为了拍摄纪录片还是电影,一个摄制组正在吴哥的夕阳中工作着。穿着华美洁白盛装的柬埔寨少女们,戴着艳丽的鲜花随着音乐而起舞。她们的眼波流转,她们的腰肢款款摇摆,手指如春笋般鲜嫩。没有离开的游客们几乎都聚集了过来,这些女孩的美,犹如天女下凡,却又让人隐约担忧,她们卸妆后的面孔是否依然可以保持这样的笑容。
这天,我是最后一批从吴哥窟离开的游客。站在宽阔的神道上回首暮色中的吴哥,没有人的吴哥,不一样的吴哥。
彻夜难眠,迷糊之中全是女神,全是微笑,全是佛的脸。
西哈努克市:碧海青天夜夜心
被震撼够了,也被那些绝美的建筑弄得神魂颠倒够了,我们继续开拔,奔向下一个目的地,在那里,我们将不再将自己的心灵深埋入过往的伤痛中,而要放松自己,用一段腐败的假日来结束整个柬埔寨之旅。我们要去的城市,就是西哈努克市。
与其说西哈努克市是一个城市,不如说是一个舒适的海滨度假小镇。这里没有拥挤的街道和车流,高楼大厦更是根本看不到,市内只有几条马路和一些日用品店铺。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市中心的一座室内大集市,里面各种日用品和手工艺品应有尽有,是游客在海滩晒完太阳后闲逛的好地方。
在天蓝水清沙白的海滩附近,散落着众多大大小小的庭园式旅馆。我们入住的是维多利亚海滩的别墅式小旅店,单人间5美元一天,包晚餐。房客全是欧洲来的独行背包客,大家得知我们从中国来,感到很新奇。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人很少以背包自助游的方式看世界。在柬埔寨多日,我经常被人误认是日本人,连摩托司机也用日语和我们兜生意。
早上起身,在花架下品尝完店主端来的香浓热咖啡和一条法式牛油包,便带上大毛巾和太阳眼镜步去海滩了。游累了就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晒倦了便到椰伞下的躺椅上吸饮清甜的椰汁,我尽情地享受着和暖的海风。在这幽静迷人的海滩,满怀悠然自得的感觉。
海滩玩得烦了,我们向店主租了几辆摩托车,然后去附近的村庄和海湾游玩。现代文明的垃圾还未污染到这个贫乏的国家,乡村仍保持其自然古朴的状态,田园牧歌式的风光令人心旷神怡。处处都会看到村民脸上纯朴友善的笑容,对着镜头也不躲避,微笑着让你拍个够。
[关键词]战争;主题;形象
战争片一向被称为“影坛上的常青树” ,作为电影帝国的好莱坞不仅是“梦幻工厂”,而且是“战争工厂”。在好莱坞电影史上,战争片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也偏爱于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是他继《辛德勒的名单》之后的又一战争史诗巨片,在1998年推出时,轰动了全世界,票房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影片还获得第71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摄影剪辑,最佳音响,最佳声效剪辑五项大奖。同年,中国也推出了一部战争片《黄河绝恋》。导演冯小宁,集编剧摄影特技美工和制片于一身。 这部影片在国内外获得很大的反响和不俗的票房回报,也获得了不少的奖项。如“华表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影片奖、“金鸡奖”特别奖、最佳美术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音乐奖,“百花奖”最佳影片奖等。
两部影片所反映的都是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故事,并且在叙述方式上都采用了主人公倒叙的形式,从题材内容到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因此,《黄河绝恋》一度被人称为“中国版的《拯救大兵瑞恩》”。然而《拯救大兵瑞恩》与《黄河绝恋》毕竟出自中西不同的导演,有着不同的艺术构思、不同的文化背景,仔细比较两部影片,无论是主题思想还是人物形象、艺术风格等,都有明显的区别。
一、 从士兵职责到民族正义
对于战争这种已被无数导演狂轰滥炸过的题材来说,如果找不到更新更敏锐的思想作为支点,要征服苛刻挑剔的观众几乎是不可能的。《拯救大兵瑞恩》这部影片却能够发掘出一片新大陆,让人耳目一新,赞叹不已。影片从上尉米勒接到一个由马歇尔将军下达的命令,即组织一个小分队把一位名叫瑞恩的士兵从战场上安全带回到他母亲身边的命令开始,就借小分队的队员之口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用八个人的生命营救一个人的不合理命令仍要服从吗?在威严的军令面前,在小队长米勒的坚持下,队员们只能服从命令。此处表达了士兵的职责就是服从命令,即使命令让人觉得荒唐。接下来,小分队寻找瑞恩的过程其实是对八个士兵是否坚定地执行命令的残酷考验。在险恶的战场上,这八位士兵中相继牺牲了好几个,一名士兵为救一个小孩而牺牲,另一名在消灭德军的雷达站受重伤死去。他们所做的事情并不在任务之内,但他们仍然去做了,这又向观众表达了另一层思想:士兵的职责不只是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而已,士兵也是人,也会去履行人的职责。让人出乎意外的是,当小分队历尽千辛万苦找到瑞恩时,瑞恩居然拒绝离开战场,完成任务的小分队最后也留了下来,与守桥的士兵并肩作战,抵抗德军的进攻,士兵们浴血奋战,相继壮烈牺牲。当观众听到米勒上尉在弥留之际对瑞恩说要好好活下去时,激荡在观众心中的情感,已不再是战争的残酷和死亡的悲哀,而是充满温馨的人道主义精神与英雄主义的颂歌,观众也因这与拯救行动所展示的对人性价值的肯定而感动。这一拯救行动是不能以八比一的简单算术公式来计算的,它包含的是对生命个体的肯定,影片借此揭示出一个深刻的主题:士兵的职责就是保卫和平,捍卫生命的尊严。
《黄河绝恋》主要表现的是国家民族意识与的正义性。影片以一个外国人的视点,回顾了半个世纪以前中国的。影片由显线和隐线两条情节线索共同表达主题思想:显线是安洁、黑子护送美国伤员欧文过黄河的过程,显线为观众串起了一个起伏跌宕、一波三折的戏剧化故事:不同国家的人,不同阶级的人在中华民族的共同敌人――日本法西斯面前融合在了一起,从八路军战士到美国飞行员,从地主到狗腿子,共同结成了同仇敌忾的壮烈民族寓言,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民族英雄主义和人性在这里发出了伟大的光芒;隐线是美国人欧文逐渐认同中国军人的价值观念,隐线为影片中人物个体之间的冲突、人物内心世界的冲突提供了展开的空间。通过欧文摘百姓的梨,黑子将钱系在梨树上;欧文与黑子关于投降与生命尊严的争执等事件表现中西价值观的冲突。还通过小姑娘花花与欧文的交往,最后以安洁牺牲自己的生命护送欧文过黄河来完成欧文对中国军人的价值认同。同时也完成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化和巩固,又一次颂扬了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民族主义精神和宣扬中国人民的正义性。而“影片中的国际主义,也就是美国飞行员与女八路军安洁的爱情故事,是作为影片主题叙述的辅助。” 所以说,民族主义仍然是处于中心地位,表现国家民族意识和的正义性是《黄河绝恋》重点表达的主题思想,这与《拯救大兵瑞恩》重在探讨士兵职责的个人化主题是不同的。
二、从个体英雄到人物群像
人物形象是文艺作品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构成文学形象的核心内容。能否成功地塑造时代的典型人物,揭示鲜明的个性特征,是衡量一部文艺作品优势的重要标志。好莱坞的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在《拯救大兵瑞恩》中扮演小分队长米勒,他以出色精湛的表演才能,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忠于职守、勇敢、坚定,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难于忘怀。在影片开始的奥马哈海滩登陆战中,他亲身体验了残酷的战争的枪林弹雨,目睹尸横遍野,血洗海滩的恐怖的战争场景。在九死一生的登陆战后,他接到了上级的一个“毫无意义”的命令,他选择了服从。对于小分队员的不理解,他耐心地劝导。小分队员问及米勒的身世时,米勒缄口不谈。几经战斗后,当队员和观众都认为米勒是一位职业军人,因为他的表现是如此的出色,可是就在这时米勒讲述了自己身世,他是个教师,还是棒球队的教练。这身份让大家都大吃一惊,更加佩服他的勇气。在生死考验的关键时刻,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最后牺牲了自己保全了瑞恩的性命,光荣地完成了任务。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战争难以摧毁的人格力量,闪耀着英雄主义的光辉。
与《拯救大兵瑞恩》重点突出一个主要人物不同,《黄河绝恋》刻画了以黑子和安洁为代表的八路军形象与在中普通百姓的形象。黑子是一位勇敢的八路军战士,面对家族仇敌安寨人又如复仇女神之子,充满仇恨,但在民族危难面前,在这一大局下他最终放下了家族的仇恨,最后为送欧文和安洁安全过黄河而牺牲自己。可以说, 黑子是一位勇敢,顾全大局的敢于牺牲自己、让人崇敬的战士。另一位八路军形象是女卫生兵安洁。她惨遭日军的后带着对日军的满腔仇恨参加了八路军。她细心地照顾着受伤的美国飞行员欧文,面对欧文对她的爱慕,在战争面前只能深藏在心里。最终为了让欧文安全无恙地渡过黄河,割断连接两人的线索,淹没在黄河的波涛汹涌中,光荣地完成了任务。安洁同样是一位勇敢,视死如归、可歌可敬的八路军战士。除了塑造了这两个八路军形象,还刻画了一群普通老百姓的形象。与黑子家族有仇恨的安寨主,在民族大义面前,最终放弃家族恩怨,带领村寨的人民一起抗日。给日军当汉奸的三炮最终宁愿被活埋也要与日军决裂,黑子的女儿花花把蝎子放入日军的短裤中,还有众多的村民,他们身上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坚强勇敢地抗击着民族的共同敌人。显然, 《黄河绝恋》没有特别突出刻画某个人物形象,而是刻画了中华民族中的军民整体形象,突出中华民族的精神。这与《拯救大兵瑞恩》特别突出刻画某个人物形象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
三、从逼真纪实到浪漫表现
艺术风格是文艺作品独特的风貌与标志,是作品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所呈现出来的。《拯救大兵瑞恩》的风格是纪实性的,其影片的精髓几乎在影片开头长达20多分钟的奥马哈海滩之战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为了营造电影史上最真实的战争场面,导演斯皮尔伯格摒弃了当代电影中的高科技,甚至放弃了摄影机的稳定系统,利用手提摄影机的拍摄以及后期对胶片进行的退色处理,使影片色彩度降低了60%,看上去更像一部文献纪录片。 斯皮尔伯格追求的是一种逼真性,这突出地体现在战争场面的描绘:被炸的飞向天空的血肉模糊的士兵身体;拖着受伤的战友躲避炮弹回首却发现战友只剩半截身体;刚刚摘下钢盔庆幸自己死里逃生的士兵转瞬之间被一颗子弹击中时头上爆起的一团血雾;激战后被血染红的海滩和海滩上躺满缺胳膊断腿的尸体……斯皮尔伯格以好莱坞战争电影中前所未有的暴力和恐怖场面来描述战争。影片充分发挥现代声音技术的特长,生动逼真地再现出战争场面的各种声音状态。如子弹飞驰而出和穿越海水的声音,士兵潜入海中和露出海面的不同听觉感受等,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暴力和血腥的恐怖战争场面和逼真的音响效果,把战争的残酷和人的生命在战争中被轻而易举地摧毁的恐怖表现得触目惊心。
与《拯救大兵瑞恩》的纪实性风格不同的是,《黄河绝恋》是浪漫主义的。影片中很少残忍和恐怖的场面描述,日本侵略者残杀中国老百姓的场面,是通过人物的想象来表现的,其纪实性大大削弱了。整部影片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更多的是壮丽的自然景观:在崇山峻岭之中蜿蜒盘旋的雄伟长城,波涛汹涌气势澎湃的黄河,荒凉宽广的黄土地,那满山遍野的红叶,随风飘动的芦苇丛,洪亮悠扬的山歌等。这些壮美的自然景观无一不给人以审美的愉悦,甚至可以成为独立的审美奇观而存在,如此一来,电影所要表现的战争的残酷等思想层面不可避免地被绚烂斑斓的形象所淹没,影片的思想表现力也因此被削弱。同时,在这些异常精美的风景中所发生的一段跨国爱情,更为影片增添了一层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壮丽的风景和美丽的爱情使人忘记了战争,忘记了苦难,虽然影片以安洁的牺牲来控诉战争对爱情的毁灭,但是其批判力量显然是薄弱的,浪漫主义主导着整部影片。
从以上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拯救大兵瑞恩》与《黄河绝恋》尽管是同一时期、同一类型、同一题材的影片,但在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出中西导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迥异的创作理念和艺术构思。两部影片各自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意蕴丰富而形态各异的战争景观,启发了我们对战争的多维度认识和思考,同时,二者在商业上的成功以及在国际国内的良好声誉和较高地位也为当代电影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东.《国产战争片的“类型”演练》[J].电影理论,2004,(3).第83页
[2] 洁尘.《洁尘电影随笔》[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这
是个35岁的年轻人,鬓角却已有一层霜华,中等身材略显富态,目光锐利温和,笑容满面,胃口极佳,步履稳重而轻快。
从晋西北的山娃子,到餐饮王国的掌门人,上官军乐只用了15年时间,他的草根身世和他的奋斗打拼,注定他的经历是一段传奇。20岁赤手空拳闯朔州,29岁创立豪门吉品鲍府品牌,至今,他已拥有朔州、吕梁、阳泉、运城、太原五家直营分店。这样迅速的发展,源于每隔三四年,上官就会将自己的路径做一次调整。而每一次调整,都是一次挑战和转型。这样似乎冒险的改变,源于随着社会发展做出的前瞻性判断。事实证明他的判断,他的商业理念是对的。他一直在前进,并迅速取得了令人惊奇的成就。
上官军乐对消费心理的把握,是他的成功之处,他的商业观朴素而明确:既然人类对享受的追求从未停止,那么,规劝不如引导。
启蒙
晋商走西口的“西口”,就是朔州的“老虎口”。“西口”的兴衰,也反映了晋商发展的兴衰。而朔州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在矿产资源未能全面开发之前,和所有的中国西部小城一样,安静而破落。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各种机会逐渐降临在这个小城和上官军乐身上。
1997年,南风化工在山西朔州招收一线业务员。
20岁的代课老师上官军乐,扛着铺盖卷,来到离家六七百公里的朔州,成了“奇强”洗衣粉推销员,工资“下不保底上不封顶”。从未远离过山村的上官,一直向往着都市的繁华,而朔州破旧的街道,使他亢奋的心从云端跌落,但他很快从梦想中清醒,开始思考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作为推销员,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就是与客户沟通。但是外地来的上官军乐根本听不懂朔州方言,也难以介绍产品。在客户看来,这个推销员是个“呆愣子”。上官每天蹬着一辆脚踏三轮车,拉上几大箱洗衣粉,挨家挨户艰难地推销,每个月大概卖出一两百箱,挣三百来块钱,住在洗衣粉的库房里,维持最基本的温饱。
“那辆三轮车,经常自作主张地掉链子!”回忆这些往事,上官总是微笑。
半年之后,上官军乐掌握了朔州方言。为了在众多推销员中脱颖而出,上官花了自己三个多月的收入买了一台传呼机,让客户随时可以找到他。彼时彼地,传呼机是个奢侈的稀罕物,一般人根本舍不得买,连同事们都觉得他“浪费”。但是,很多客户因此记住了这个外地小伙和他的产品,有些客户甚至直接叫他“奇强”。
随后上官军乐的业务开始风生水起,最红火时每天竟有四五百元的提成,比开始时一个月收入还要多。在那段日子里,上官积累的财富,不仅是银行存款,不仅是人脉,还有在生存中撞击出的商业技巧。他成了当地日化界小有名气的角色。
1999年,22岁的上官军乐出任南风集团朔州经销部主任。
上官军乐说,在后来的每一次采访中,他都会提到在南风的这段经历。在南风,他受到了商业启蒙,学会了如何与客户打交道,摸索出了做好生意的基本逻辑——友好、包容、勤奋、创意、获利!
2001年,南风改制,地方经销部变为办事处,上官军乐由员工变成了经销商。他把业务划分成几块,给了手下的推销员,开始琢磨做自己的生意。
拓荒
2000年初的朔州,尚未有序开发,有些规划中的街道,也只修了一半,剩下一半就荒在那里。但是年产1500万吨的平朔安家岭露天煤矿已经投产,有人借着煤炭的东风先富了起来。此时的朔州,像是淘金潮时的美国西部小镇,掘金者蜂拥而至,但是获利的是卖工具和开旅店的人。
这时,上官军乐要做服装生意,他开了一家在当地数一数二的高档服装店,矗立在一条荒芜的新街上,犹如一座孤岛。
来往的路人觉得新鲜,如此偏僻地段开这样的店,真是个十足的“呆愣子”。有好心人含蓄地提醒:“百货大楼都卖不出去,这地方咋能行呢?”
不管别人怎么看,上官依然我行我素,他一口气砸进几十万,三四个月连开三家店,几乎覆盖整个朔州新城。
其实,上官也是在试探中摸索前行。第一次进货时,他吓了一跳:知名品牌的高档T恤,一件批发价竟要上千元!于是按照自己的消费水平,进了大量一两百元的T恤,七八百的次之,上千的两件。
新店开张当日,那两件千元T恤瞬间卖了,七八百的卖得也很好,最便宜的却无人问津。
经济乍暖还春之际,人们的消费欲望高涨到前所未有的境地,上官还在懵懂中的商业构思,被现实验证。他将店员反馈的信息逐一分析,商业规划渐渐形成。有一天,店员打来电话:“今天一万多。”上官很兴奋:“哇,今天又卖了一万多?”店员说:“不是,今天利润一万多。”
上官军乐意识到,自己的商业开荒成功了。
很快,上官服装店旁边的荒地里,迅速建起了新房,房租翻番,全部租满。类似的服装店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现在,那条街成了朔州最繁华的购物街。
与其说上官军乐改变了朔州人的消费观念,不如说他发现了人们的需求并将之具象化,给了人们满足欲望的选择。在当时的朔州,这种“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赢得了圈中的赞誉。而正如其好友所说,上官的确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可他对朔州非常了解,他知道,哪里的螃蟹可以吃,哪里的味道最好。
练兵
两年后,服装店步入正轨,上官军乐把店交给手下打理。过了一段悠闲到发慌的日子后,上官军乐坐不住了,又开始在朔州城里寻找新的商业机会。
2004年,他花费百万元租下朔城宾馆,正式进军服务业。朔城宾馆营业面积近10,000平方米,业务包括客房、洗浴和餐厅,消费相对中低端,但规模在朔州市内能排到前五。
从推销洗衣粉到卖服装再到经营宾馆,上官面对的客户越来越多,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他开始琢磨来消费的客人,努力去了解他们,认知他们所代表的人群特征。这段时间,他迅速成长,通过五湖四海的顾客,更深的认识了社会,并结识了更多的朋友。
朔城宾馆的练手,使上官对餐饮行业和朔州市场有了更多的理解,一切都顺风顺水。这时一个朋友对他说:“小河里的大鱼很自在,能保证你过上还不错的生活;但大河里的小鱼能看到小河里永远看不到的风景。”不安分的上官军乐决定游到大河里去。
经营高档服装,让上官认识到响亮的牌子能给产品带来增值,品牌意识已经在他心里扎下了根。在进军大城市之前,他决定打造自己的餐饮品牌。
2007年9月28日,上官军乐的“豪门吉品鲍府”在朔州开业。这家饭店楼高三层,经营面积两千多平方米,却只有12张台,分布在12间风格迥异的贵宾房中。上官的蓝图里,豪门吉品鲍府将立足高端餐饮消费领域,成为“舌尖上的劳斯莱斯”。
开局
为了打造这份“唇齿间的奢华”,上官军乐倾其所有,一期就投入了2000万元。
上官军乐称,他从来不做股票,也不喜欢打牌和赌博。他说自己不好赌,不愿意押宝在自己左右不了的事情上面。但当账户里的钱变成几万块一把的椅子、几十万元一张的餐桌或者沙发摆在面前时,上官明白自己已经进入了一场赌局:装修好的餐厅耗资巨大,一旦经营不善,将血本无归。因此,这一战必须赢!
2000万投资、12张台——这意味着豪门吉品必须走高端路线,每桌菜少则上万,多则几十万。刚开业的一段时间,豪门吉品鲍府门可罗雀。两位餐饮业的前辈对上官军乐说:“小伙子,你要知道朔州有没有那样的消费能力,你不能在北京上海看到这东西好就拿到朔州来做。”而上官这个后生晚辈,并没有被前辈的话劝服,年轻人的观念里,展望比守成更重要。
而此时的朔州,已经是煤商云集的“西口”,设计生产能力2000万吨/年的平朔东露天煤矿,正在紧张施工并试运营。
上官像当年在撂荒的街道上建高档服装店一样,在小康的朔州城里建起一个金碧辉煌的“皇宫”,观者众而临者寡,但上官军乐决意做下去,“大不了回山里老家。”
偶尔有几个客人,但往往坐下看完菜牌就站起身,有人说自己请的客人不来了,也有人直接地说自己吃不起。上官要求服务人员,不管客人是否就餐,一定要带他们仔细参观每一个厅房,介绍每个房间的设计理念,让他们感受一下全自动音乐喷泉旋转餐桌。如此服务,吸引了一些具有消费能力的客人,店热闹了起来。此后朔州的街头巷尾,人们开始谈论关于豪门吉品的传说,“今天有一桌都上了三万”,“我听说还有十万的”——“这是最好的广告。”上官笑着说。
起初,豪门吉品鲍府的主打是“燕鲍翅”。2011年底,上官军乐看了纪录片《海洋》,意识到每一片鱼翅都代表着一条生命,鲨鱼进化了千万年,它们能游过广阔的海洋,却游不过一碗鱼翅汤。上官经过考虑,决定在豪门吉品鲍府停售鱼翅。由于当时鱼翅是店里主打产品,占营业额的30%左右,这个决定遭到了餐厅管理层的一致反对,但上官坚决执行。砍掉鱼翅业务之后,豪门吉品的采购团队在世界各地搜寻火腿、松露、鱼子酱等高档食材,研发新菜品。仅一个月,餐厅总营业额不降反升。
上官军乐认为,餐饮业竞争激烈,在菜品上的精益求精,已经很难满足顾客,于是将细分服务纳入品牌建设。当有老人来过寿的时候,豪门吉品会请专门的营养师为其量身定制一份全年食谱;爱酒的寿星按生辰,送一份酿酒师签名的年代酒;假如寿星佬非常喜欢某位明星,店里会为他设法弄到这位明星的签名照,或是一段明星亲口祝寿的视频……
这样讲究的服务,给客人带来的是充满尊荣感的享受,也是豪门吉品真正的服务宗旨。上官军乐说,精神的愉悦,是人类终极的追求。
目前的豪门吉品,五家分店全部是直营。它们的每一个细节,都在上官军乐的掌控中。“注重细节才能成功”,他说。
近日,上官军乐频繁出入北京,为他的第六家分店选址。豪门吉品进军京沪的蓝图,已经开卷绘制。
豪门,是一个世界性的人文追求,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商业焦点。上官军乐的梦想,是打造一个中国味道的奢侈品品牌。豪门吉品曾因为客人人手一台iPad直接下单至厨房而深受关注,也曾由于一桌饭菜需花费几十万元而饱受质疑。但上官从来没有讳言野心,他的豪门吉品就是要让中国菜登峰造极,并不断更新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使品质的享受永远处于巅峰。
回馈
2011年秋,一位叫皇甫江的人在微博拍卖一柄1900年的西洋象牙古剑,捐助一位叫丁莹的女孩。7岁的丁莹,因车祸导致双腿残疾。皇甫打算捐出这柄古剑,将拍卖所得捐给丁莹家。
上官军乐用6.6万元拍到这把古剑,并通过皇甫江结识了许多热心慈善的朋友,从此走上慈善公益之路。“爱心衣橱基金”举行的慈善微拍卖互动中,上官以近11万元的价格拍到了87版《红楼梦》的一件道具,为甘肃会宁农村的778名小学生每人购置了一套防风防雨保暖透气的衣裤;在“爱心衣橱基金”晚宴上,他又用65万元拍下一份定向捐款,后获“2011感动山西十大人物”提名。
随后有人微博联系上官,说自己瘫痪卧床容易长褥疮,希望上官能捐钱让他买一台热水器。上官给对方提供的账号汇了钱,然而对方再无音讯。年底那人又来信,说过年需要钱。上官问热水器装好没有,能不能拍个照片,结果那人回答因为家里是土坯房,所以不能装热水器……这件事,引发上官军乐对慈善反思。
微博上,有位老教授经常与他探讨公益,给他发私信。其中的一封,让上官感到沉重。“一些生病孩子,已经成为了某些伪慈善组织忽悠大众的工具。”收到这封信后,他开始思索道德与慈善的关系。他说,慈善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承担厚重的社会责任。
从2012年5月开始,上官军乐开始做“每周一善”,在微博征询帮扶对象,每星期定向捐款5000元。上官说:“这个钱虽说不多,但对于一个需救急的家庭也不算少,主要想起个榜样作用。”不久后,一位山西同行也加入了“每周一善”的行列,每周捐出3000元,一批工薪族也被带动起来,有捐500元的,也有捐50元的。对那些长期捐款的人,他推崇备至,“不在数量多少,而在于用心和坚持。”
上官还有一个梦想,有一天退居二线,专心从事公益活动,因为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贫富悬殊,将会成为社会进步的短板。木桶理论已经证明,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并且“给,永远比拿快乐!”
对于商业成功的追求,和对金钱的理智慷慨,在上官身上体现出完美的结合。
10问上官军乐
最早的商业冲动从哪里来?
幼时看到农村的困苦,因此想改变生存状况。对于山里娃,改变命运的方式不多,以前有的人选择当兵,另外有很多人选择读书,我选择了进城学习经商。在做销售员的两年时间里,接触了若干生意人,从他们身上学到看到的东西,让自己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加上对市场的感悟,找准了商机就果断采取了行动。
曾经遇到过哪些挫折和遗憾?
总体上发展是比较稳定的,但还是有些起伏,就和人的心电图一样,如果一直是平的,那就没有生命力了。我做事情不会一根筋,必要时候要坚持己见,但还是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就像两个人的交往,如果一直针锋相对,可能会导致大的矛盾。但是两个人都退一步,也许会有进两步的空间。我在做事情上一直是这种风格。我是个不愿意给自己留遗憾的人,想清楚了就去执行,开店就马上去开,看到什么就马上去做,因此目前都比较顺心。
在企业建设中,最令您骄傲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年轻有活力。我们的员工年龄都不大,但工龄都不小,他们的第一学历可能不是太高,但都在餐饮业中工作了很多年。年轻,容易接受接纳新鲜事物,用一个不太恰当的词叫“无知者无畏”。他们的经历不多,思维中没有定式和偏见,或是看淡一切的那种无所谓,这样才具有创造力。我们非常重视对员工的长期考察,不管是破格录用还是逐层提拔,都不是拍脑门的决定。一旦认为某位员工具备了管理的能力,我就会放手让他去做。我认为,一定的范围之内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想让他们对企业有义务,就要让他们手上有权利,假如什么事情都管得很严,层层审批,他们做起事来可能就会有束缚的感觉。
豪门吉品目前有哪些压力?
餐饮业是一个人员流动性很大的行业,可是我们有健全的造血功能。从做第一个店起,一直都有人力资源的培训基地,用来培训自己的管理梯队以及核心技术人员,我们的人才都从这里产生。所以虽然现在扩大扩张,我们储备的人才是足够去进行补充的。现在企业的瓶颈是来自于市场风险的压力。例如最近刮起的“廉政风”,对于全国的餐饮业都有很大影响,很多同行在抱怨。我觉得抱怨没有用,最好的办法是把以前的公务接待进行分解,分解成商务接待、私人聚会、家宴,这样消费群体就多了,可以针对不同的群体制定不同的产品。
做慈善对于企业有什么影响?
社会有一种“为富不仁”的习惯思维。我的理念是,我在替我的消费者做公益和慈善。我把挣到的利润分向社会。有一次参加一个聚餐,一个客人之前并没有见过我,只知道我是个慈善人士,他对我说,听说你做慈善,太好了,那以后我们的接待就放在你们那里了。当公益成为我的另一张“名片”,无意间就扩大了我的营业额。
如何面对来自其他品牌的挑战?
豪门吉品还在成长期,迎接其他品牌的挑战将让我们更快成长。除了继续提升品质和服务水平,我会更加清晰地界定自己的消费群体,从那些每天都能来吃饭的群体转移到那些可能一辈子就来一次的。因为这些客人可能一辈子就来一次,一定是为了纪念他们人生中某个特别的事情,因此我们一定会把他们的这一次用餐经历打磨得精致无比,给他们制造小惊喜,或是利用平台的资源去帮助他们实现自己很难实现的梦想,让他们感觉到各种各样的不一样。
对于“奢侈品”,您如何理解?
奢侈品不仅意味着价格昂贵,更重要的是具有一种引领潮流、牵着大众走的力量。比如那些国际名牌,整个社会的流行趋势,都会随着他们理念上的创新而改变。奢侈品的价格,不仅仅在于产品本身的质地,更是品牌内在价值的体现。每一个成长为奢侈品的品牌,都经历过若干苦难和孤独期。举个例子来说,劳斯莱斯的品牌已几度易手,世界十大名表也大都从创始人手里转由他人经营。好品牌是一面旗帜,应该经得起家族或企业的变化,对社会风尚有持续影响。
中国高端餐饮能做多大?
在中国,餐饮业2万亿元的消费,是非常庞大的。以前喝咖啡可能速溶的就行,现在都讲究现磨。所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务要求的提高,我觉得对高端餐饮的需求会越来越多。以前说的“便宜买好货”并不适应现在的市场,比如十元钱一斤的茶,肯定不会经过反复挑拣,也就谈不上口感。中国高端餐饮市场的逻辑应该是“一分价钱一分货”,根据成本制定长期合理的价格,保持菜品的精致,在这个基础上提供多样丰富的服务,才是做好高端餐饮的办法,这样也许就能做得很大。
您每三四年就有一次转型,未来会有什么计划?
豪门吉品正在运作上市,并将围绕豪门文化多元发展,形成集群竞争力。
在未来几年里,在做好餐饮的同时,可能会进军地产,我还对制造业有兴趣,但还没有找到具体方向。我想应该会继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