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才培养建议

人才培养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培养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才培养建议

人才培养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 创业型人才 教育培养 意见建议

随着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日益丰富,教育的模式也不该再采用单一的应试教育模式,而应该开放发展,向着个性化的培养前进。但是就目前而言,各个高校并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进行类似职业规划,来确定人生奋斗目标或自己兴趣所在的课程。就算有的同学有了自己的目标,但也苦于没有课程和知识来助其一臂之力。对于经管类的学生来说,毕业以后,加入一个公司只是其中的一条路,更为宽广的应该是自己自主创业,发挥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努力致富奔小康。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关于创业的课程太少了,甚至可以说没有。所以,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是尤其现实意义的。

一、高校经管类专业创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原因

经管类学生第一次创业失败的概论还是比较高的,究其原因,就是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方面不尽如人意,学校方面难辞其咎。造成这个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对于创业问题的认识不够,把创业当作旁门左道,不够重视。对于创业型人才对国家的意义,对社会的发展的认识不足。只认为创业是属于个人的事情,成功与失败只于他自己一个人相关。也就导致导师只在初期给了一点意见以后,创业同学的发展的其他问题,就不在过问。因此导致创业的失败。

(2)缺乏相应的课程。经管类是最近新兴的一门学科,关于该学科的课程设计每个学校存在自己不同的理解。这样导致不同的学校侧重的方向不同,但无一例外的,他们都没有就创业,这一重要的板块设置任何一门课程。而且,在市面上,关于创业的书籍,大多都是“心灵鸡汤”类的书籍,毫无教学意义,并不能帮助学生实际的创业。因此,经管类的学生的创业就会一直处于无经验,无理论的阶段。

(3)缺少校园氛围的营造。一个好的氛围会促进事物往好的方向发展,正如本文前面提到的,在校园内部,大家视乎把创业当作一个人自己的游戏,并没有投入太多的心力。没有一种创业光荣的感觉,反而有种你在创业,也就被校园隔绝的一种感觉。而人们是不愿意脱离群体的。因此也少了创业的动力和想法。

(4)缺少长久的扶持和指导。我国虽然在创业初期由政府提供一笔资金帮助创业,但并没有长久的帮助。对于创业的学生而言,因为其并没有在学校或者其他任何地方获得关于创业的任何理论知识,他们此时最缺少的并不是资金,而是对于项目今后的发展的指导和规划。而这点正是我们没有做到的一点。

二、高校内部的意见和建议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个人一天就可以完成的,而学校作为学生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所要尽的责任也就越大。就前文提到的几个不足的方面,我提出了如下几个建议:

(1)认清创业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将培养创业型人才摆在一个较高的高度。如果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没有认清创业型人才的好处,没有想明白培养他们的目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们,或许会走上歪路,教出来的效果当然也就很差了。

(2)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创业不单单只是一门课,一个学期就可以搞定的事情。需要一个长时间,多方位的全面的教学。这个教学不仅要在理论上给同学们打下扎实的基础,还需要在实践上,给与一定的时间进行模拟的操作,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提高他们以后真正进入社会创业的成功率。

(3)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正如前文所讲的,一个良好的氛围对事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个鼓励与支持创业的氛围下的学生,将会有更多的动力与勇气去做自己想做的。而这样也恰恰是创业最容易成功的。

三、来自高校以外的帮助

仅仅只有学校和自己的努力与帮助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创业型人才的最终的成功,还是脱离不了来自社会群体的帮助与支持。只有这三者一起努力,相互协调,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才能更好更有效的进行。

(1)政府的帮助与支持。在政策上应当对于学生创业给与一定的照顾。资金上,也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奖励。对于创业所需要的各种手续,可以采用绿色通道,而创业方面的困惑与难点,也应建立专门的辅导与交流中心。

(2)企业的帮助与支持。给与创业型人才实习的机会。不恶意打压同行业的创业者。不进行价格同盟,或其他措施,做到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

(3)社会媒体的帮助与支持。对于成功的案例,应当广而宣传,一是给其他创业者以信心,二来可以传授最贴近经管类学生创业者的经验,还可以增加创业者的社会认同度,使创业成功者更努力前进,未创业者也加油奋斗着。

人才培养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义乌;金融业;金融保险人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稳定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职院校,其金融保险专业的设置必须要立足义乌实际情况,为地方经济服务。义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为该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保险专业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义乌金融业发展概况

(一)金融市场规模大,发展迅速

目前,义乌已有各类金融机构近50家,其中银行有18家,金融网点数百个;证券营业部5家;保险分支机构28家。还有一批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包括外资机构有意进入义乌。截止2008年底,义乌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047.76亿元和707.42亿元,总量位列浙江省县市第一位,分别占金华9个县(市)区同类市场份额的40.66%和36.9%,已分别超过浙江省内地级市衢州市、丽水市和舟山市同期的存贷款规模,与青海、宁夏等西部省区规模日益接近。2008年义乌市人均存贷额14.95万元和10.1万元,位居浙江省限时第一位,义乌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金融业务增长最快的县市之一。同时,国际业务顺利开展,与全球212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业务往来。保险方面,2008年义乌市实现保费收入15.36亿元,比2006年增长44.39%,其中财险保费收入6.46亿元,寿险保费收入8.89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42.97%、45.44%。从1997年起连续蝉联浙江省县级市榜首。此外,两年来义乌保险业共计支付各类赔、给付款10.13亿元,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令人惊叹。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专门推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贸易信用保险”,是我国第一个专门帮助中小企业收汇、规避外贸风险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

(二)区域性金融中心初步形成

自义乌市作为“强县扩权”试点以来,该市就大力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到当地设立分支机构,聚集更多的金融资源,推动地方产业资本和金融的融合。仅2008年上半年,全市新引进的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邮政银行、湘财证券等金融机构相继开业,金融在调节运行、服务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功能不断增强,招商银行也正在积极筹建之中。近年来义乌金融市场结售汇顺差持续扩大,国库收支情况良好,金融市场表现活跃,现金投放增势平稳。2008年,义乌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利润32.82亿元,同比增长36.25%,经济效益十分喜人,资产质量与赢利能力显著提高,不良贷款率只有1.76%,大大低于中国人民银行所规定的3.5%的警戒线。近年来,义乌市金融机构资金实力不断壮大,经营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良好的金融生态和发展前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来义乌设立分支机构,拓展金融市场,开办金融业务,也促使各进驻义乌的股份制银行纷纷得以“升格”。2006年,浙商银行义乌分行的成立,是义乌金融体制改革创新的一次重大突破。2007年,进驻义乌才几年之久的兴业银行义乌支行升格为义乌分行,又是对义乌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一次强力助推。

二、义乌金融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积极方面

1.金融创新不断涌现。2007年下半年以来,义乌市各金融机构积极主动应对宏观调控,不断推进金融创新,通过出卖贷款资产、银票、商票、国际国内贸易融资项下的贷款业务、短期融资券、信托理财等表外业务,放大、创造信用量达90亿元以上;工行、中行、建行等金融机构,纷纷与商城集团相互合作,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向义乌市场首次推出市场商位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成功开辟出了以个体经济为主的商贸型小企业信贷市场。这一业务的开办,有利于以个体经济为主的商贸型小企业发展,对以市场为根本的义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金融机构还向义乌市场全面推开非现金结算业务,以科技手段为特质载体,开辟无障碍结算区,推动信用卡、联名卡等金融产品在市场商位的使用。

2.金融服务不断优化。一是积极开展“深化金融服务”活动。在2007年上半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了“企业行”金融服务活动。特别是注重对“转型企业”的调查研究工作,全面、直观了解企业目前存在的难点问题,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二是积极开展“扶持重点优势企业”、“培育重点小企业”活动。通过调查走访确定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加大银行卡推广力度。各金融机构与浙江银联、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公司联手在国际商贸城二期箱包市场精品区设立刷卡无障碍区,充分显现集中效益。目前,国际商贸城刷卡无障碍区的POS机构布机量达到2172台,布机率达54%,为市场创造了良好用卡环境。国际商贸城刷卡无障碍区也获得了由中国银联、中国商业联合会共同颁发的2007年度全国级“刷卡无障碍优秀街区”称号。

(二)不足之处

1.高端客户私人理财需求正旺,但理财产品缺乏。在义乌,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级人群不仅数量多,而且增速快,这些处在财富“金字塔”顶端的有钱人,他们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个性化的,仅仅提供一份资产配置远远不够。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理财知识,理财方式相对单一,银行存款的比率仍占据收入的1/3。同时,义乌的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缺乏。各家银行推出理财产品或服务时,尽管名字千差万别,实质上经常是把个人业务产品、国际业务产品或同业银行业务产品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再以一系列新颖名称展示给客户,而且不少理财品种对客户条件有较多限制,因而缺乏广泛的适应性。因此,理财服务产品在广度和深度上均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相比而言,国外的银行一般每隔一、两个月左右就会推出一个新理财产品。

2.严重缺乏具有理财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理财服务是一项高智力的中介服务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性业务,涉及到市场、资本、金融、投资、贸易、法律等各个领域,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要求理财人员不仅要具备广泛而又系统专业的金融知识,通晓各种金融商品和投资工具,还要掌握广泛的社会、经济知识和经验,并具有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长期以来,我国金融行业分业经营的格局使得国内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匮乏,商业银行现有的个人理财服务人员,多是原来从事传统银行业务的员工,对证券、保险等专业知识知之不多,文化素质也普遍不高,其中能为客户提供综合财务规划的理财专家凤毛麟角,与目标客户的综合理财需求存在着巨大差距,这使我国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理财服务受到不小的制约。高素质的复合型理财人员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商行个人理财业务深入发展的瓶颈,更抑制了个人理财服务的市场供给。

三、适应地方需求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依托地方的高职院校,要积极地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进行调整,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尽快适应第一线实际工作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

(一)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确定是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课程体系的建设,而且还关系到学生的就业方向和进一步深造。作为一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专业,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把学生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具有从事金融类工作能力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以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在一线从事金融工作的基层复合人才。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应用型人才规格不应该是精英型的,而应该是大众型的;在培养类型上,不应该是研究型的而应该是应用型的;人才的主体规格为基础实、知识宽、素质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专业能力,以满足社会基层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必须基于培养目标和培养特色,不能因人设课,也不能因传统设课。联系义乌金融市场实际,在学生已拥有金融保险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专业课程设置可分为两大模块:

第一个模块是商业银行及投资理财方向。毕业后学生必须具备投资理财综合能力,这一模块开设的课程包括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现资理财、财务管理、投资银行学、公司理财、商业银行实务模拟等。考虑到义乌市对理财专业人才的需求,应该增加理财知识的理论讲授和实战实践机会。

第二个模块是保险方向。毕业后到保险公司工作的学生必须具备保险展业、核保、出单、理赔、业务处理能力和保险营销能力,该模块开设课程包括保险概论、人身保险、财产保险、社会保障概论、保险营销实务、团队建设。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包括:(1)案例教学。教师可以找到金融保险活动中的经典案例,进行修改后与相关教学内容结合,首先让学生讨论,要求学生自主发言,积极思考,在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师进行引导、揭示和总结,课后要求学生作出案例分析报告。通过对各种经典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模拟教学。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建设的金融保险类实验室有保险教学软件、证券交易模拟教学软件、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教学软件。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模拟教学来了解金融业务交易的实际运作,及时掌握各种资讯,了解全球金融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学科不同,金融业务模拟交易的数据都是实时的和真实的,通过模拟教学学生可以培养对市场的洞察力,使培养的金融保险人才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操作能力,这是一般的课堂教学和理论教学难以做到的。如可根据业务运作程序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业务模拟操作,由学生写出业务操作报告,作为该门课程成绩考核内容之一。如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设置模拟股市交易,举行“股王争霸赛”,在保险教学过程中进行保险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等模拟实务活动。(3)业内人士专题讲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定期邀请富有经验的金融业务部门的专业人士到学校开讲座。业内人士可就本地区金融发展的热点、重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这对学生提前了解社会、认识市情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和专业前景的把握,也将压缩课堂讲课时间,留给学生较大的独立学习和讨论空间,从中获益。

(四)注重专业理财人员的培养

针对目前义乌市理财需求旺盛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理财知识的人才。专业理财人员需熟悉经济、金融、证券、保险、税务、理财等相关的知识和规章,能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对个人理财、企业理财和理财业务发展等制定规划或方案,可以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能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针对能力目标将课程细化,对每一能力进行小项目设计,并具体到每一章节的进程表。学生在校内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在专业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的同时,可以有专门的活动地点开展各类有校外兼职指导老师参加的投资与理财活动,如金融知识大讲堂(包括证券、外汇、期货交易模拟训练)、理财方案设计大赛等,应特别强调交流和沟通环节,互相分享经验,学生将获得更大的进步。

(五)注重课外实践性教学

要紧密联系义乌实际,转变教育观念,注重课外实践教学。目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保险专业已与义乌市内多家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合作建立了专业实习基地,并聘请了各机构资深人士担任实习指导老师,针对不同的课程安排到不同的基地进行实习。今后还要切实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我们同时也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假期自己联系单位,到金融机构参加社会实践,协同金融机构人员解决实际工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郑亚娟.基于高等本科院校金融保险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30-32.

[2] 崔寅.新形势下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金融,2009,(2):31-32.

[3] 朱蓉.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金融与证券专业工学交替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0):13-14.

[4] 王东升.基层复合型金融人才需求与培养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50-152.

[5] 曾之明,何应平.基于能力拓展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51-53.

人才培养建议范文第3篇

以杨进为组长的课题组在《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我国制造业要想逐步缩小与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差距,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提高劳动者素质,从根本上使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得以提高,这就对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政府投入不足,缺乏科学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2.以校企合作为特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制尚未健全,缺乏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效手段。3.制造业专业难以吸引优秀生源报考。4.缺乏科学的专业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专业设置与制造业发展不适应。5.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成效不显著,毕业生职业能力难以满足企业需要。6.职业培训体系尚未健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发展难以保证。课题组认为,要有效落实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多项政策和措施,促进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发展,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还有必要进一步确立适应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发展途径。(一)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制造业人力资源建设。1.转变观念,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2.统筹规划,加强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与协调。3.增加投入,建立公平合理的投入和收费机制。4.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创新。5.加强管理,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6.健全机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二)职业院校应当加强能力建设,更加主动地适应制造业的发展。1.建立学习型职业院校,促进院校的能力建设。2.优化专业设置,加强课程建设。3.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组织形式。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职业指导。5.引入过程控制理念,建立教育教学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6.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开发高水平的实训项目。(三)企业应转变观念,树立长远发展意识,主动参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1.企业应当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长远发展意识,重视并主动参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2.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优化技能型人才成长的企业环境,保障员工的终身发展。3.加强职工培训工作,建立企业的终身学习体系。

职业教育中学习心理规律的应用偏差

姚梅林等在《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学习心理规律的应用方面存在偏差,具体表现为:调动学习动机时,未能充分利用多种适宜的动机源,且有急功近利倾向;培训职业技能时,重外显操作技能,轻内隐心智培养和心理调控方法的有效使用;在迁移能力培养方面,对迁移能力形成的机制缺乏准确认识与把握,回避远迁移。作者指出,避免误用学习的心理规律,力求协调好外显经验与内隐经验、专项技能与综合素质、个体与共同体、课堂环境与实训环境、短近成效与长远成效等之间的交互关系,无疑是从根本上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平与成效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于高职院校评估工作的思考

闵建杰在《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评估是促进高职高专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开展以来,在促进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一)评估承载的负载过重。从政府到学校都对评估寄予过高的希望,给予了评估过多的负担。从政府来讲,希望评估成为管理学校的主要手段,并希望通过评估将学校引向高水平发展。学校希望通过评估,哪怕是仅仅办学几年也力求达到优秀水平。从实际效果看,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遴选功能仍然摆在了第一位。(二)评估的指标体系不完善。第一,脱离了高职发展的实际需要,模仿本科评估。第二,评估指标偏重于学校的硬件建设。第三,评估指标忽视了高职教育区域和行业等多方面的差异性。第四,指标体系的逻辑结构不严谨。第五,一些关键指标没有科学地设定。(三)社会评价体系不完善。第一,社会对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不完善。第二,评估的主体单一。第三,评估工作模式繁琐,容易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为此,作者提出如下建议:(一)完善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模式。对高职院校的评估应该坚决地摈弃“应试――遴选”评估模式,真正贯彻“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方针。具体地讲,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第一,高职高专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需要建设,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优秀学校。第二,高职高专是大众化高等教育,是普及提高,不在于选优秀。第三,不同地区巨大的差异,政府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在于发现不足,帮助落后地区发展高职教育,使高职院校实现均衡发展,尽可能地实现教育公平,变要我评为我要评。第四,高等职业教育的行业差异性大于普通本科教育,不同行业背景和特征的高职院校,以及不同地区背景的高职院校,难以用统一的尺子来遴选,不能用单一性的评估来扼杀各高职院校的办学个性和特色。(二)评估指标设计的思路。第一,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要从高职教育的实际出发,体现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色。第二,要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性评估。第三,高职高专评估要强调产学研结合、双师素质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专业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职业能力训练、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第四,高职院校要强调办学效益和办学成本的评估。学校要考虑对社会的贡献,评估要考虑成本效益。(三)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构建指标体系。第一层次,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第二层次,专业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第三层次,人才培养的效果评价。(四)完善高职教育社会评价系统。

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若干教学模式研究

王文槿等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19期撰文指出,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不仅涉及课堂教学模式,而且更多地涉及课堂内外结合的教学和培训模式,甚至校内外结合的教学和培训模式。作者在概述项目教学、综合实训、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为了使中等职业学校普遍推广国际、国内先进的教学模式,现阶段存在以下困难:第一,一些教学模式需要学校之外的企业、政府协同实施,在中外合作项目中这是容易实现的,项目关闭后就比较困难了。第二,开发项目教学、综合实训的能力本位模块式课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一般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没有足够的力量开发。第三,这些模式的应用,不仅需要教师理解、会用,而且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资源、设计和组织教学。第四,现阶段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体系多是基于投入而不是基于产出的,缺乏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参与。基于此,作者建议:(1)在职业学校中应当大力提倡使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并针对这些模式的要求开展校长和师资培训,最好在培训中直接使用这些模式。(2)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应当走能力本位、项目引领、模块式课程开发路线,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并且建立推广机制,借助行政力量充分利用已经开发好的这类课程。(3)鼓励、支持职业学校针对先进的教学模式开展设施建设,为教学改革奠定基础。(4)总结、推广先进教学模式应用的试点经验,并大力推广。(5)建立有利于推广新的教学模式的评估体系,新的评估体系应当尝试改变基于投入(教学资源)的评价指标为基于产出(学生的成就)和用人单位参与的评价指标。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匡瑛在《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为了理清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要模式以便于比较,试选取两个维度来归纳和整理世界各国及地区的职教集团化办学的主要模式:1)主导实体,即该模式中哪个主体是起主导作用的;2)联盟的实体构成,职教集团是由哪些实体组成的。作者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荷兰、印度及中国台湾地区二战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梳理,可得如下结果。一、政府主导型。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政府型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数量上是最多的,在模式上也是最丰富的,它涉及到校际间的联盟,如美国的技术准备计划;校企间的联盟,如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培训制度;多种综合联盟的形式,典型的如日本模式的双元制。总体而言,政府主导型的职教集团化办学主要针对当时该国或地区所遇到的相关教育和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主要是通过特定人才培养的计划或方案来解决或缓解这些问题。该类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典型的集团联盟。(一)以横向贯通和纵向衔接为核心目的的校际联盟。(二)以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知能结构为核心目的的校企联盟。(三)以增强综合实力为核心目的的区域联盟。二、院校主导型。这类模式在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占有一定比例。该模式中院校具有相当的实力,其选择的联盟对象包括不同类型的院校、不同层次的院校以及企业和行业。该模式按照联盟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一)以构建学制上的立交桥为目的的衔接式联盟。(二)以技术上的合力开发为目的的研发式联盟。(三)以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为目的的补充式联盟。三、企业/行业主导型。这类模式是以企业或行业的需求为核心的集团化办学,其目的是培养企业或行业所需要的相关职业人才或技术人才。该模式兼具教育和培训的双重功能,同时面向职前和职后人员。按照办学目的和机构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一)以服务地区经济为核心目的的教育机构。(二)以提供行业人力资源为核心目的的培训机构。(三)以提供行业人力资源为核心目的的培训机构。(四)以拓展品牌影响力为核心目的的连锁化办学机构。四、自愿联盟型。这类模式一般来说合作差异性较大。其合作方式包括院校之间的合作、校企之间 的合作,其中典型的案例是英国的继续教育机构(主要是第三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与高等教育机构(大学、原多科技术学院以及高等教育学院等)之间的合作,在机构数量上有着多种组合,以一所大学和多所继续教育学院构成一个职业教育集团居多,这种合作完全出于“自愿”,政策扶植仅表现为用教育基金的方式投入,而对于具体操作层面没有规定,给予双方足够的“自由度”。五、中介主导型。这类模式在世界职教集团化办学中并不多见,但确实是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的一类模式。其中典型的是美国的高级技术教育计划(ATE)。作者最后指出了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规律和原则:1)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重头戏是政府主导型模式;2)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要联盟方式是校际和校企联盟;3)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是通过契约来联结的;4)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跨度大,包括跨教育类型、跨教育层次和跨行业;5)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合作结合点主要是以专业为纽带。

人才培养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本科 创新人才 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365-01

高校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把握好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尤其要重视起导向作用的培养目标。只有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一个好的培养目标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并且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测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还需兼具一定的学科性。针对我国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浅显的建议:

第一,要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制定具体明确的培养目标。我国各高校实行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培养出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我们首先要抓住拔尖创新人才中“人”这一概念。人的成长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因此我们要结合本科生的成长规律科学定位本科阶段学生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成长特点等。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本科生阶段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阶段;硕士研究生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阶段;博士研究生是进行基础研究和集成创新的阶段.只有理清了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才能在人才培养中不至于目标不清楚、任务不清楚、措施混乱[1]。但在21世纪这一充满挑战的新时期,面对新的时代需求和特定的本科阶段培养对象,我们到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还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二,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科优势制定特色的培养目标。《高等教育质量30条》中明确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探索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克服同质化倾向。根据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等,确定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加强师范、艺术、体育以及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高校建设,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加强地方本科高校建设,以扶需、扶特为原则,发挥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作用,支持有特色高水平地方高校发展”[2]不同领域各个学科都需要拔尖创新人才,这时就更加需要凸显特色型大学的学科优势。当今时代我国高校普遍追求综合化,向综合性大学靠近,但是为了有效的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保持其优势学科的龙头地位, 形成自己特色鲜明的品牌学科。以龙头学科来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从而提高学校总体的学科办学水平以在创新人才培养中保持更强的竞争力。因此,各高校应该找准自身定位, 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制定特色合理的目标,在不同学科和领域培养出特色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

第三,培养目标要兼顾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急需一批拔尖创新的工科人才,国家和高校应当重视工科人才的培养,但在有所偏重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西方大学如美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英、法、德对学生宽厚知识面的开拓,启发我们:创新意识和素养的形成,来自知识的广泛综合。如人文社会科学的审美取向有助于丰富人的想象力,对他文化的全面关注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视野[3]。无论是哈佛还是斯坦福,或是美国其他大学,他们的跨学科课程,往往更多地要求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起来。美国高校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人文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由于美国高校这种培养理念和目标,才使有不同兴趣的人得以发展自己的特长,在不同的领域取得成就,既避免了人才匹配上的浪费,也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多样化提供了选择的环境[4]。

第四,要结合学科分类和学生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按照“2011计划”的目标,未来,国内一批高校将从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出发,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5]由此可见国家政策注意到了创新人才的多元性。现如今开展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大多是部属重点高校,这些大学也多为研究型大学,比较注重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是有不同的个性和发展潜质的。而且社会这个复杂的系统是由不同领域构成的,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科技领域的尖端人才是拔尖创新人才,在工程领域中取得新技术、新工艺,在经济领域中形成新的经营模式、提供新的商品或在文化领域内创出新的演艺形式和作品的人也同样属于拔尖创新人才。因此,高校应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和学生个人的发展特质制定灵活多样的培养目标。

总之,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也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不过我们坚信在国家和高校的不断努力下,只要遵循相应的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就一定能确定出更加合理的培养目标,创造出更可行的培养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培养出一批批各具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光明,段书凯,杜彬恒,邹显春,朱亚萍,陈时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和实践反思[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2-04-01(1).

[3]王英杰,刘宝存.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人才培养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069-02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一体化日趋完善,以产权化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开始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企业能否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由于长期以来知识产权意识的淡薄,培养的知识产权人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逐渐强大的中国企业的需求,人才质量也不能切实地解决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困境[1]。如何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成了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知识产权人才特性

企业知识产权人才主要工作任务包括企业专利的申请,企业知识产权纠纷处理,工作战略规划、实施及监督等,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提到企业战略发展高度,充分发挥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在企业竞争中的优势作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2]。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复杂性要求企业知识产权的人才具备交叉复合的素质和知识结构。企业知识产权人才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职业操守来维护国家和企业机密,同时要能够灵活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企业知识产权侵权和纠纷[3]。随着贸易的全球化,企业知识产权纠纷更多是跨国纠纷,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必须具备专利领域的系统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来阅读外国文献,才能够准确把握和判断领域内尖端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人才需要从企业战略高度上规划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平衡企业知识产权的成本和效益,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合理开发管理和保护使知识产权成为企业新的竞争力。

二、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由美国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被用于企业战略研究与制定、企业竞争市场分析等。由于使用的简单,结果的直观表达,分析者能清晰地把握企业全局,在把握外在环境中机遇和防范可能存在的威胁的同时,结合企业具备的优劣势对企业竞争对手进行分析、企业战略进行管理[4]。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进行分析,科学准确地找出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优劣势。

(一)优势分析

1.专利申请和授权增多。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1.7105万件,同比增长26.1%。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4.3847万件,较上年增长28%,占当年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66.3%。2013上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国内发明专利申请25.6万件,授权国内发明专利7.3万件,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7.4%和4.3%,位居世界第一。由不断持续增长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逐步增加,企业科技研发水平也逐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步确立,发明专利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日益突出。

2.人才培养意识加强。贸易全球化使中国企业面临的技术壁垒增多,中国企业的利益遭受着国外企业的巨大侵蚀,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到目前为止,中国现有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等在内的约20所院校成立了独立的知识产权学院,接近30个省(市)设置了知识产权研究基地[5]。各大城市结合自身资源和企业现状,制订了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企业也根据自身的需要,以研究开发技术人员的1%~4%的数量配比为目标与高校等研究所签订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协议来充实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二)劣势分析

1.人才定位不清。中国知识产权人才主要分为政府部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人才、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人才、人民法院知识产权诉讼审判人才、高校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人才。岗位性质的不同需要对人才的素质侧重不同,而中国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形式单一,培养输送的人才没有针对性,很多事务处理能力需要人才在岗位上学习。对于政府、法院及高校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应该更注重法律法规的掌握,结合系统的学习方法学习,培养高理论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人才。企业和中介机构服务人才更应该注重实际事务的处理能力,多让人才在工作岗位上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案或者专利委托业务,在实战中提升人才的综合业务能力。

2.缺乏合理的培训机构和体制。中国现有知识产权人才的输送主要靠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学院或者是在职人员继续培养。国内高校的培养多数出现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情况,培养的人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工作岗位。在职人员继续培养渠道有限,在中国培训机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多数企业选择把人才送入高校静修,专门的知识产权人才培训机构的缺乏使人才进一步提高受到局限。

(三)机会分析

1.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2008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要求到202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强调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自主知识产权水平的提高,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战略规划细分为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特定领域知识产权和国防知识产权七大类,全面地提升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广东、上海、江苏等省份在国家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行业的背景下,推进地方特色的知识产权战略,制订了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和知识产权制度完善措施。

2.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提出。2010年11月国家在总结知识产权人才“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较高,能基本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目标[6]。主要措施为实施重点人才工程,每年重点扶持100名中青年拔尖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培养2 000名左右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学术水平的各领域业务骨干,培养3万名左右从事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和知识产权服务业的专业人才,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完善知识产权工作管理体制。以期通过措施的实施进一步发展壮大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优化人才素质和结构、进一步改善人才培养环境。

(四)威胁分析

1.人才匮乏且素质良莠不齐。截至2012年底,全国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已达6万多人,但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现有的人才素质良莠不齐更加导致了国家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在对知识产权人才进行国内外法律及国际条约的法律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外语培养之外,应该注重对人才进行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营销观念和成本效益意识培养,同时还应该加强人才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操守培养,要强化人才对于所任职机构的忠诚度。而在中国各大院校,多数人才培养以法律知识为基础,弱化了人才的工科背景和外语等综合能力,人才的思想素质的培养也不够强调,导致人才输送到企业面临实际问题时不能全方位综合为企业解决难题。

2.人才大量流失。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基础,中国科研人员人数和水平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增多,但许多跨国公司在我们建立科研所,聘用中国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发,削弱了中国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同时,国外企业的优厚待遇和先进的科技设施条件也吸引着中国尖端技术研发人员不断涌入,中国培养出来的为数不多的优秀知识产权人才大多流向了国外企业[7]。这与中国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大力投入严重不协调,在国家流失经费和资源的同时也使中国企业面临的技术壁垒增高,企业利益受到极大的破坏,面临的生存危机加大。

三、人才培养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国家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战略后,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但也面临知识产权制度不够完善、人才储备不足等诸多压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知识产权人才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和企业应该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完善研发条件和设备,为科研人员提供较高的福利待遇,把高端技术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人才的准确培养是建设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基础,国家应该以高校培养为重心,在职教育为辅助。加大各大高校知识产权专业的开设,对已有知识产权专业的学校进行知识产权教学改革,要以人才结构和素质为依据,对知识产权人才进行清晰定位,以实践为导向,培养知识产权人才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曼.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17):128-134.

[2] 何铭,王浩,周磊.职业知识产权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新模式探析[J].科技与法律,2009,(3):36-39.

[3] 刘平,吴玲.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人才工程―专利实务人才需求与培养[J].企业经济,2005,(7):116-118.

[4] 罗利华,黄延,陆炳树.江苏省知识产权人才SWOT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10):81-84.

[5] 管一杰.浅析中国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J].商品与质量,2012,(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