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清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固定资产清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清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清理;核对

一、前言

固定资产是指医院持有的预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预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针对近年来各医院普遍在接受外部审计在审计抽查、盘点过程中发现的固定资产管理中账实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规范和加强医院财务及资产管理部门、科室的固定资产管理,由医院内部审计部门推动开展此项工作并通过医院办公会,具体工作由医院财务处牵头,并聘请会计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全面摸清医院固定资产“家底”,查找医院内部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建立健全医院资产管理制度,实现对国有资产的科学、动态管理。

二、清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制定固定资产清理与盘点工作方案

(1)明确清理目标。医院通过固定资产清理工作,真实、完整地反映医院的固定资产全貌,全面摸清医院固定资产“家底”。逐项核实固定资产总账与明细账、明细账与资产实物的具体差异,详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查找医院内部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完善医院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动态管理。

(2)清理范围。包括清理的资产范围、资料范围、时间范围。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所清理资产为医院本级全部固定资产,主要包括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土地、房屋及建筑物(本文主要对设备类资产清理模式进行探讨)、图书等。

(3)明确重点工作内容。根据本单位资产管理特点和薄弱环节制定工作重心,围绕工作重心重点投入人力、物力、时间成本,理清账簿;查清各类资产及相关文件手续,找准使用、管理责任部门,为清查后的清理、整改工作打好基础。工作包括:固定资产账表、账账核对,固定资产账实核对。

2.实施阶段

(1)在启动工作中需要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做到全院全员彻底动员,取得大家的支持和重视是清理工作成功的一半。①工作始终取得领导重视,上下思想统一一致。②在不同层面传达、动员。工作知晓率高,配合度好。医院先后在院办公会、由主管院领导、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会计咨询公司及全院各科主任、护士长参加的动员会等多次会议上宣传工作的意义并提出清理工作相关要求。

(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包括和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①重视账账核对工作。理清账簿层次,做好账实核对工作,首先要进行账账核对,在账账核对过程中,要理清账簿层次,包括财务处所管理的固定资产总账、固定资产明细账,资产管理部门(后勤、医工处、图书等)所管理的实物资产明细账、各资产使用部门管理的固定资产卡片账。在此基础上层层核对,找到具体各级差异。特别要注意的一点,在以往的检查中,往往存在因管理疏漏或直接拨付经费购置设备导致个别固定资产只在财务账列支,未登入固定资产账的现象,此项内容也应作为核点,补登补记,避免造成资产流失及报表不准确。②账实核对。理清账簿基础上,分组分科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核对。由于医院固定资产具有较强专业性,一般财务人员很难辨认清账和资产对应关系的特点,需有资产专业管理人员跟随盘点。采用了逐步推开,第一步为报名试点进行盘点科室,由医工处工程师及咨询公司、医院财务人员、科室资产管理员一同核对,确认盘点情况,并依次逐步推开。最终盘点结果经科室资产管理员、科室主任签字确认。

3.总结阶段

汇总问题、分析类别。固定资产盘点,其结果单项设备存在盘盈或盘亏。但造成原因多种多样,同时,对于初步盘点结果,往往需要资产管理部门的再次核对,排除设备在同科室不同区域一边盘盈一边盘亏的现象。分析如下:

(1)盘盈设备情况。①接受捐赠。②报废后重新拾回使用,尤其一些家具类资产。对策:统一加强教育、宣传,加强对报废回收资产的管理,科室设备或家具达到年限尚可使用,可先协调科室间调配使用,及时变更资产管理部门与科室账卡,到达账、物协调一致。③存在基本建设、装修改造工程中购置固定资产现象,如工程中购置大型空调等,最终上账全部包含在基建工程中,资产表面造成盘盈,实际未体现在资产账上,为日后管理、折旧及报废等工作带来周折。对策:加强管理,协调基建处、财务处与资产管理部门,对于工程中不必要购买的固定资产,禁止其购置;对于工程中需配套购置资产,应取得资产单独发票及相关资料并经资产部门验收,在竣工决算时做好账务工作。

(2)对科研课题经费、教育经费及研究所购置资产应做好归口管理。在盘盈盘亏资产中,往往还涉及一类资产,即科研课题经费、教育经费及研究所购置的固定资产,因有些不是医院资金自有资金置,也非科室年度计划采购,存在资产管理部门上账不及时,或漏上账现象,发现了这一问题后,内审部门及时建议科研课题经费、教育经费及研究所购置资产应归口专业部门统一管理,防止财务单边走账,资产部门遗漏未上账的现象发生。

三、问题处理及改进建议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维护,管理部门加强资产管理,不定期进行检查。除科室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外,有条件的科室可以明确责任人进行管理。

第一,做好资产管理宣传工作,不论新购资产上账、报废资产下账或者长期借用等及时做好更新维护,账、物时时一致的关系。第二,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好设备扫码、贴签工作。便于核对、管理,使具体管理人员不受限于对资产识别困难这一问题上。第三,资产管理部门做好监督盘点工作。第四,对资产购置原始资料,包括招投标文件、购买合同、设备合格证、验收单及内部管理文件进行妥善归档、保管。第五,科室资产管理人员具有责任心强、切实起到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清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研所;资产清查;固定资产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科研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科研所资产规模,尤其是固定资产规模日益庞大。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固定资产调节经济发展,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科技事业和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这就要求科研所必须重视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本文从资产清查环节入手,结合2016年财政部组织资产清查盘点科研所资产清查的情况,探讨强化科研所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科研所固定资产的特点

科研所固定资产与一般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主要是:

(一)非营利性,公益性

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绝大多数是科研项目投入时购置,符合科研项目实施和开展研究的需求。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非盈利性。

(二)无偿性

科研事业单位的项目资产多数通过国家财政资金、项目经费投入,资产的产权归法人单位,科研人员无偿使用于科研事业。

二、资产清查环节反映科研所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是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科研所固定资产主要是通过财政拨入项目经费的形式购置,项目研发人员是设备的无偿使用者,科研所管理者法人产权意识薄弱,认为“谁购置,谁使用,谁管理”,而科研项目组或研发人员的关注重点在于科研项目的实施,不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而不会主动共享固定资产。管理者未能充分发挥协调管理、集中调配、处置、共享的管理职责,资产重复购置、更新快、利用率低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完善

资产清查中发现,很多固定资产的使用固状态、使用人与账面登记不符现象非常普遍,固定资产的登记信息都是申购环节记录的信息,使用环节使用人变更,设备转移、损坏、资产价值变化等日常管理不完善,而且固定资产闲置和毁损较多,单位管理者未能及时统一管理处置。

(三)管理系统“数据孤岛”,不能有效地共享

目前,科研所账务系统一般都有设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省级财政系统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财政部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三个系统相互独立,没有对应接口,系统数据库框架模型不一致,信息系统不能有效地实现共享数据和交换数据,形成“数据孤岛”。资产清查,报送的财政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数据也只是反映过去某个时点的数据,固定资产数据数据滞后,无法全面有效地反映科研所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而且固定资产各管理系统,主要都是科研所管理人员录入固定资产申购环节信息,使用人没有信息系统登陆权限,未能通过信息系统进行资产转移、使用人变更等日常管理信息变更,科研所也也无法有效地通过信息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实时监控。

三、强化固定资产清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

(一)建立资产清查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科研所应当建立资产清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将资产清查常规化、制度化,而不是财政部统一清查任务下达,单位为了完成任务才进行清查。建立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应对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对于清查出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明确责任归属。通过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加强固定资产使用人,管理部门,单位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二)加大资产清查出现问题惩处力度,规范资产日常管理

加强资产申购、使用、变更、调配、处置等日常规范管理,对各环节进行绩效考核,明确各环节各部门职责,各环节出现重大问题应加大惩处。尤其要重视资产变更、调配、处置环节。资产变动时,使用人应及时上报资产使用状态变更、使用人变更等情况,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才能及时了解闲置和损害资产情况,统一调配和处置,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构建固定资产大集中信息系统

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动态的管理过程,资产的数量、价值、使用人、使用状态等都是动态变化的。为了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应当构建“中央-省-市-县”纵向统一、“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使用单位―使用人”横向统一的大集中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横向方面:使用单位的内部使用人、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可以通过系统进行申购、领用、资产转移、资产钐变更、资产调配、资产处置等管理流程。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可以通过大集中系统实时了解和监控使用单位固定资产情况。纵向: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可以随时了解和监控各单位固定资产情况,可以通过系统上报汇总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大集中信息系统,对固定资产的形成、 领用、使用、变更、处置、审批全过程进行痕迹管理、动态监控、统计汇总、绩效考核。

总之,自上而下的资产清查制度化、常规化,能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规范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构建大集中信息系统,能全面提高科研所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朱丽霞.基于绩效视角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19):122-124.

[2] 颜萌.基于绩效视角的高校资产清查工作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9):231-233.

[3] 龚运芳.高校固定资产清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2 (6):102-103.

固定资产清理范文第3篇

摘要: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不同账务处理方式,给医院财务报表带来不同的影响。本文比较了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方式,并进一步探讨了新旧制度固定资产转换衔接的处理,最后对新制度下固定资产账务处理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固定资产 账务处理 探讨

一、旧《医院财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标准及财务处理

(一)旧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标准。1999年1月1日起执行的《医院财务制度》(以下称旧制度)中明确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二)旧制度下固定资产折旧处理。旧制度下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但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结合使用年限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缮。

(三)旧制度下固定资产购置账务处理。旧制度下购置固定资产时,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提取修购基金时,分部门列支,借记“医疗支出”“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

(四)旧制度下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清理报废和转让,一般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核销。大型贵重设备报废和转让应经有关部门鉴定,报经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批准后,其变价收入转入修购基金。账务处理上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

二、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标准及财务处理

(一)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标准。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的标准是指:医院持有的预计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一般设备1 000元,专业设备 1 500元)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预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二)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新制度下医院应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消耗水平。提取折旧时,分部门列支,借记“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使用财政补助资金、科教项目资金购入的固定资产提取折旧时,借记“待冲基金”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三)新制度下固定资产购置处理。新制度下购置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需要安装的,先记入“在建工程”科目,安装费也记入“在建工程”科目,安装完毕,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购入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待冲基金”科目;同时,借记“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补助支出”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

(四)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的处置。新制度对固定资产处置的规定:固定资产的处置具体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无偿调出、对外捐赠等。医院在医疗运营过程中,对那些不适用或不需用的固定资产进行的出售转让、对不能继续有效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对遭受灾害而发生毁损的固定资产进行毁损清理、将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或捐赠等都属于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处置后,其账面余额连同相关的累计折旧及待冲基金余额一并核销。

一是出售、报废、毁损固定资产。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该科目下应设置“处置资产净额”“处置净收入”明细科目,转入清理时应分项处理。

二是若该固定资产由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和自有资金共同形成,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该资产对应的尚未冲减完毕的待冲基金余额后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处置资产净额”科目,按照已提取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相关待冲基金余额,借记“待冲基金”科目,按照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三是若该固定资产由自有资金形成,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处置资产净额”科目,按照已提取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四是若该固定资产由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形成,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处置资产净额”科目,按照已提取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按该固定资产对应的待冲基金账面余额,借记“待冲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处置资产净额”科目。

五是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和相关税金,按照实际发生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处置净收入”科目,贷记“应交税费”“银行存款”等科目。

六是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所收回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处置净收入”科目;应当由保险公司或过失方赔偿损失,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处置净收入”科目。

七是出售、报废、毁损固定资产清理完毕,借记“固定资产清理――处置净收入”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或“应缴款项”科目(按规定上缴时);同时,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处置资产净额”科目。

(五)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处理。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按照评估价加上发生的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借记“长期投资――股权投资”科目,按照投出固定资产已提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发生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按投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其他收入”科目或借记“其他支出”科目。

(六)无偿调出、对外捐赠固定资产。无偿调出、对外捐赠固定资产,按照发出固定资产已提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发出固定资产对应的尚未冲减完毕的待冲基金余额,借记“待冲基金”科目,按发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其他支出”科目。

三、新旧制度固定资产转换衔接的会计处理

(一)固定基金衔接处理。在新旧制度衔接的工作中,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时,由于新制度未设置“固定基金”科目,转账时,应将原账中“固定基金”科目余额扣除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余额后的余额转入新账中“事业基金”科目。

(二)固定资产的衔接处理。新制度下,由于固定资产价值标准的提高,转账时,应当根据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目录,结合固定资产的清理状态,对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

1.对于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库存物资”科目;对于已领用出库的,还应同时将其成本一次性摊销,在新账中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库存物资”科目。

2.对于新制度中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已转入清理但尚未从原账中核销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连同相应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借记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同时,借记原账中“固定基金”科目,贷记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3.对于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未转入清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科目。

(三) 修购基金的衔接处理。原账中“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明细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中“事业基金”科目。

四、新制度下固定资产处置的改进建议

新制度在固定资产处置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笔者认为可以将新制度实施前后购入的固定资产处置分别不同情况处理。

(一)处置新制度实施前购入的固定资产。1.处置时:借记“固定资金产清理――处置资产净额”科目,按照已提取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按原固定基金对应转入事业基金的金额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处置资产净额”科目。此会计分录执行会计处理一贯性原则,将2012年执行旧制度前购入的固定资产在转新制度时固定基金对应转入事业基金部分在资产消失时同时冲减。实际工作中填制年终决算表不允许减少事业基金。2.处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和相关税金,按照实际发生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处置净收入”科目,贷记“应交税费”“银行存款”等科目。处置过程中的残值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处置净收入”科目。3.清理完毕,借记“固定资产清理――处置净收入”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或“应缴款项”科目(按规定上缴时);同时,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处置资产净额”科目。

(二)处置新制度实施后购入的固定资产

1.处置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处置资产净额”科目,按照已提取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2.处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和相关税金,按照实际发生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处置净收入”科目,贷记“应交税费”“银行存款”等科目。处置过程中的残值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处置净收入”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处置;无形资产处置;会计核算;比较学习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在会计学习、研究与教学过程中,特别针对企业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学习中,注意到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存在着共同与不同之处,在此运用比较学习方法,分析两项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差异和账务处理应用。

一、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核算的异同分析

1、两项资产处置条件与原因相同。由于企业固定资产技术落后、使用期限已满、自然灾害影响,使得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表明固定资产不再符合自身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固定资产应予终止确认。同样,由于无形资产的技术含量下降、受益期限已满、商业机密泄露影响,使得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表明无形资产不再符合自身的定义和确认条件,无形资产应予以注销。在此说明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成为企业处置两项资产的重要条件和主要原因,同时成为企业对该两项资产进行处置起点。

2、两项资产处置方式相同。由于存在以上原因,企业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方式主要表现为出售、报废、转销。在此说明企业两项资产已经失去自身的使用价值、转让价值和存在意义,企业采用出售、报废、转销的方式放弃对两项资产拥有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注销两项资产的账面原值、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和减值准备,表明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应该整体退出企业的会计核算。

3、两项资产处置账务处理流程不同。固定资产处置有基本账务处理流程,具体表现为:(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2)发生清理费用;(3)出售收入及税金和残料的处理;(4)保险赔偿的处理;(5)清理净损益的处理。而无形资产处置没有基本账务处理流程,在处置业务发生时,一次性注销有关账户、计算相关税费和结转处置净损益。在此表明固定资产处置核算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操作性,而无形资产处置核算表现出一步到位的特点。对于两项资产处置核算流程与步骤的理解,有利于顺利完成它们的会计核算。

4、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应用账户不同。固定资产处置核算应用的是“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账户;而无形资产处置核算应用的是“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账户;并且发现只有“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而没有“无形资产清理”账户。对于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应用的账户,在国家财政部门规定的会计科目表中得以体现和确认。在此表明以上账户的应用是完成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基础,是区别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重要依据,也是掌握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学习重点。

5、两项资产处置收入征税不同。企业固定资产处置收入要征收增值税,而无形资产处置收入要征收营业税。根据新税法有关规定,企业销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如果原购入时进项税额已经抵扣的,则销售时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如果原购入时进项税额没有抵扣的,则销售时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如果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则按以下公式确定销售额和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2%。同时,根据税法有关规定,企业销售无形资产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计税营业额,按照5%征收率征收营业税。在此说明两项资产处置收入应分别计算和缴纳不同税金,同时进行准确的账务处理,在此形成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学习难点。

6、两项资产处置结果的账务处理相同。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形成的净收益或净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即应计入“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账户。在此说明两项资产处置形成的净损益属于营业外收支核算的内容,反映出两项资产处置结果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不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形成的收入与支出。

以上分析发现,两项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基本模式表现为:“确认处置原因―采用处置方式―应用账务处理流程―选择处置核算账户―处置收入征税处理―处置结果账务处理”,在此基础上抓住两项资产处置核算的共同与不同之处,正确完成两项资产处置的会计核算。

二、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账务处理应用分析

1、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对外出售的账务处理。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及其他原因,企业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需要不断更新和创新,淘汰落后设备与引进高科技含量的各项技术成为企业当务之急。在此结合以上分析结果,对两项资产对外出售进行账务处理分析。

例题:甲公司出售一台使用过的设备,原值为200000元,购入时间为2009年1月,该设备购进时所含增值税34000元已计入进项税额。假定2011年2月出售,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不考虑残值,同时该设备已计提减值准备20000元。出售价款为140400元(含增值税),该设备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

2年计提折旧=(200000÷10)×2=40000(元)

出售时应缴纳增值税=[140400÷(1+17%)]×17%=20400(元)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40000

累计折旧4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2)收到出售价款及税款

借:银行存款140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00

(3)结转清理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20000

如果该设备购入时间为2008年1月,该设备购进时所含增值税34000元不计入进项税额,则账务处理如下:

3年计提折旧=(200000÷10)×3=60000(元)

出售时应缴纳增值税=[140400÷(1+4%)]×4%÷2=2700(元)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20000

累计折旧6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2)收到出售价款及税款

借:银行存款140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37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700

(3)结转清理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17700

贷:营业外收入17700

如果该设备购入时间为2007年1月,甲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则账务处理如下:

4年计提折旧=(200000÷10)×4=80000(元)

出售时应缴纳增值税=[140400÷(1+3%)]×2%=2726(元)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00

累计折旧8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2)收到出售价款及税款

借:银行存款140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3767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726

(3)结转清理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37674

贷:营业外收入37674

例题:乙公司将一项专利权出售给其他单位,该项专利权账面余额120000元,已计提摊销12000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000元,取得出售收入140000元存入银行。营业税税率为5%。

出售时应缴纳营业税=140000×5%=7000(元)

借:银行存款140000

累计摊销12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l0000

贷:无形资产120000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7000

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35000

2、固定资产报废与无形资产转销的账务处理。由于固定资产使用期已满、遭遇自然灾害的原因,造成固定资产进入报废清理程序。同样,如果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换或超过合同、法律规定受益年限,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应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在此结合以上分析结果,对两项资产报废与转销进行账务处理分析。

例题:甲公司有一栋厂房遭台风袭击,不能继续使用,经批准予以报废。该厂房账面原值450000元,已提折旧270000元,已提减值准备20000元;清理过程中发生清理费用8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报废时拆除的残料20000元,列作原材料;由于该厂房已投保,经保险公司核准,决定给予甲公司100000元的保险赔偿,款项尚未收到。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6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

累计折旧270000

贷:固定资产450000

(2)发生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8000

贷:银行存款8000

(3)残料入库处理

借:原材料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20000

(4)保险赔偿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1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00

(5)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

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160000+8000-20000-100000=48000元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48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48000

例题:乙公司购入的一项专利权,购入时账面价值为120000元。现在已累计摊销80000元,已计提减值准备24000元,由于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该项无形资产已无任何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经批准予以转销。

借:累计摊销80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4000

营业外支出16000

贷:无形资产120000

以上核算案例分析发现,在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过程中,由于处置条件、原因与方式存在共同之处,因此在分析两项资产对外出售、报废与转销处置基础上,掌握两项资产处置应用的不同账务处理流程和选择的不同核算账户,重点处理两项资产出售收入征税核算,正确计算和结转两项资产的处置结果。

三、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比较学习的总结

综上所述,在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核算比较学习研究中,总结出两项资产处置核算存在的共同与不同之处,有利于加强两项资产处置管理和核算。

1、在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和核算方面。由于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作为长期使用资产在管理上存在较大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于设备技术落后、资产使用寿命、自然灾害影响。为此,应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处置、报废的规章制度,保证固定资产及时更新,为固定资产处置核算做好准备。同时,依据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处置条件、原因、方式、结果、账务处理流程和账务处理结果进行正确的确认与计量,在确认固定资产处置原因与方式基础上,重点学习和掌握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账户、账务处理流程、处置收入征税处理、处置结果账务处理。

2、在无形资产处置管理和核算方面。由于无形资产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它通常表现为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等,它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在无形资产取得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较大,形成无形资产价值较高,在无形资产管理上同样存在较大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于科学技术更新换代、资产受益期限影响和人为因素影响。因此,在无形资产处置管理上,应随时掌握科学技术发展信息,制定企业各项生产技术改革计划,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及时完成企业技术更新与改革。在完善无形资产处置管理的同时,加强无形资产处置会计核算,正确理解无形资产处置条件、原因及方式,重点掌握无形资产处置的核算账户、账务处理、处置收入征税处理、处置结果账务处理。

(作者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利主编.新编财务会计I(第五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葛家澍,耿金岭编.企业财务会计(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固定资产清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现金资产 清偿债务 问题

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债务重组的方法有多种,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是其中之一,而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在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债务人以无形资产抵偿债务时,营业税的计税依据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债务人以无形资产清偿债务后,债务人应当按照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结清债务,应付债务账面价值小于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和应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应付债务账面价值大于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按税法规定:营业税是对提供应税劳务、出售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有偿销售不动产。有偿活动包括通过提供、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时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值和价外费用。

《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当债务人以无形资产抵偿债务时以什么样的价格作为计算营业税的依据,这给企业留下了较大的操作空间,即企业在以无形资产抵偿债务时可以选择应付债务账面价值和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较低者作为计税依据。

笔者认为企业此种做法不合理,也不符合税法规定。这是因为:在债务重组中,当债务人发生临时性财务困难,债权人为减轻债务人的负担,使其度过难关继续经营下去,也为减少债权人的损失,在大多数情况下债权人用以抵偿债务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而企业以无形资产抵偿债务实质上也是一种变相的转让无形资产,而转让价值则为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因此,笔者认为在相关准则或制度中明确规定,债务人以无形资产抵偿债务时,应以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乘以所得税税率计算应交营业税。若涉及补价时,债务人应以应付债务账面价值加上收到的补价或减去支付的补价作为营业部的计税依据。

二、债务人以不动产抵偿债务时,应视同销售,计算应交营业税

债务人以不动产(如厂房、办公楼等)抵偿债务时,企业应视同销售,以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为计税依据,计算应交营业税,并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借方进行核算。因为企业以不动产抵偿债务时,其实质是有偿销售不动产,即在企业资产减少的同时,使得企业一项负债相应减少,债务人从中获取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例如: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账款140万元,已逾期,经协商进行债务重组。债务重组协议规定:乙公司以其持有的一项拥有完全产权的厂房抵偿债务,该厂房在乙企业的账面原价为12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已提资产减值准备金5万元,余额不再支付。

在此项经济业务中,实质上债务人将该项资产以140万元的价值卖给了债权人,若营业税税率为5%,则上例账务处理为:

1.先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95万

累计折旧 20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万

贷:固定资产120万

2.计算应交营业税

应交营业税=140万×5%=7万

借:固定资产清理7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7万

3.结清债务

借:应付账款140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102万

资本公积 38万

若在债务重组中涉及补价的,则营业税的计税依据应为应付债务账面价值加上收到的补价,或者为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减去支付的补价。

三、债务人固定资产抵偿债务时,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对债务人以固定资产抵偿债务的规定为:如果债务人以固定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先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再按照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结转,将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扣除固定资产净值和清理费用(扣除残值收入)等之后的差额,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或资本公积。而对债务人支付或收到补价的处理未做具体规定。对此,债务人在实际核算时,将收到或支付的补价于债务结清时一次核算。

依上例,若乙公司厂房的公允价值为160万元,协议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另支付补价20万元,则账务处理为:

1.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95万

累计折旧 20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万

贷:固定资产120万

2.计算应交营业税

应交营业税=(140万+20万)×5%=8万

借:固定资产清理8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8万

3.结清债务

借:应付账款140万

银行存款 20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103万

资本公积 17万

依上例,乙企业厂房的公允价值为90万,协议约定: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补价20万元,账务处理为:

1. 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95万

累计折旧 20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万

贷:固定资产120万

2.计算应交营业税

应交营业税=(140万―20万)×5%=6万

借:固定资产清理6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6万

3.结清债务

借:应付账款140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万

银行存款 20万

资本公积 19万

笔者认为在涉及补价情况下,既然债务人用固定资产抵偿债务属于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范围,要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那么,在债务重组过程中收到的补价应视为清理过程中获得的收入,而支付的补价则视为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依上例,笔者认为合理的处理方法应为:

在收到补价的情况下,转入清理与应交营业税的计算同前例。

收到补价时:

借:银行存款 20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 20万

结清债务时:

借:应付账款140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123万

资本公积 17万

在支付补价的情况下,转入清理与应交营业税的计算同前例。

支付补价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万

贷:银行存款 20万

结清债务时:

借:应付账款140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12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