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龙井问茶

龙井问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龙井问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龙井问茶范文第1篇

位于西子湖畔的西面,经过灵隐寺,穿过新开通的梅灵隧道,便到了西湖龙井茶的产地,我的家乡-梅家坞。你顺着马路一直走来,一畦畦的茶树呈阶梯状分布,从山脚蜿蜒伸向山顶,景色非常怡人。山顶上常年云雾缭绕,特别适宜茶树的生长,早上太阳出来的时候,阳光透过薄雾撒在茶树上,晶莹透亮,一片生机益然。

有句话广说“山饮西湖,雾生龙井”。这句话非常形象的概括出了龙井茶的生长环境和自然条件。正是好山好水出好茶,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了西湖龙井茶特有的质。它具有颜色翠绿,形状扁平,味甘醇美,香气馥郁,以这四绝林立于中国十大名茶之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于二00一年十月二十六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对包括梅家坞在内的十四个村的龙井茶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并为这里的茶农核发了西湖龙井茶防伪标识。

梅家坞龙井茶的发展,凝聚着伟人的心血。生前十分的关注梅家坞茶叶的生产,曾经先后五次来梅家坞帮助和指导茶农的生产,总理的行动,带动了茶农的热情,也就在那时,梅家坞龙井茶的种植面积扩展到了一千多亩,是目前西湖乡最大的龙井茶生产基地。世界各国首脑如西哈努克等也来梅家坞参观考察。

今天的梅家坞发展成了旅游度假区,前来休闲度假的人络绎不绝,就连海外旅游团也常来梅家坞做客。朋友们,真诚地欢迎您到梅家坞品好茶,买好茶。

龙井问茶范文第2篇

龙井茶有几个品种 1、龙井群体种:群体种是龙井茶最早的品种,也是当前来看茶叶品质最好的,如今人们常说的狮峰山上的西湖龙井茶就是这个品种。一般来说,群体种采摘的时间较其它品种要晚一些,大约在清明节左右,即每年的4月上旬。该品种的种植面积仅限于西湖产区,每年的产量十分有限。

2、龙井43:龙井4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无性系国家级品种,育芽能力强、发芽整齐、密度大、芽叶短壮少毛、发芽早是龙井43的最大特点,一般3月上旬就开始发芽,中下旬就可以开始大面积的采摘,也是目前加工龙井茶栽种面积最大的品种。

3、长叶龙井:龙井长叶也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种中单株选育的新品种,具有早产、优质、抗寒、抗病虫等特点,其发芽密度较大,育芽能力强,芽叶黄绿色,茸毛较少,持嫩性好。一般3月中旬发芽,下旬可以采摘。

龙井茶有白色绒毛是发霉了吗 不是。其实真正的西湖龙井茶是有白色绒毛的,这些白色的绒毛不是发霉的毛,从专业角度来讲可以称之为茶毫,也可以叫做白毫。西湖龙井茶上绒毛多是西湖龙井茶新鲜和优质的标志,是好的标志,是可以食用的,并不是发霉了。茶毫西湖龙井茶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因为春季气温回升,叶芽萌动,嫩芽上绒毛逐渐生长,这时当茶叶片还未展开,绒毛又长到最大的密度和长度时,采摘的西湖龙井茶最为鲜美,制作的西湖龙井茶茶毫就越多,最为有名高贵的“明前茶”就是此时采摘而来的。当叶片开始展开时,绒毛也开始脱落,所以成熟的叶片上已经看不到茶毫绒毛。采茶时,采摘的西湖龙井茶越是新鲜幼嫩和优质,制成的茶,其茶毫也就越多。对于有些西湖龙井茶这种茶叶品种,茶毫的多少是评定西湖龙井茶品质优劣的重要因素。

龙井茶有点苦怎么回事 苦是很正常的,正常的茶都有点苦味。西湖龙井口感是具有,香气清高鲜爽,滋味甘甜,茶汤清碧,悦目动人之感。品饮欣赏,齿颊留芳,沁人肺腑。龙井茶素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冠绝天下,其独特的“淡而远”“香而清”的绝世神采和非凡品质,在众多茗茶中独具一格,冠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一青绿一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味;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一青绿一黄褐。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得多。

龙井问茶范文第3篇

江南山灵水秀,气候温润,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因此,这块土地上滋养了如此众多名贯古今的好茶也就不足为奇了。昔日清乾隆帝多次下江南游山访茶,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四下杭州访茶的趣闻,可见杭州名茶的吸引力。

虽然比起黄山、庐山这些同处江南茶区的雄奇高峻的名山来说,杭州的茶山只能算是小家碧玉,然而其精致秀美也别具一番风味。趁着大好春光,我们踏上杭州的问茶之旅,在满眼青翠中寻觅那缕沁人心脾的茶香。

狮峰山、龙井村:西湖龙井第一家

“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

寸芽出自烂石上,时节焙成谷雨前。

何必凤团夸御茗,聊因雀舌润心莲。

呼之欲出辩才在。笑我依然文字禅。”

也许连乾隆爷自己都想不到,这首当年御笔亲题的龙井茶诗,一不小心便让他成为了西湖龙井史上最大牌的形象代言人,“西湖龙井”也因此而名声大噪。

兀自沉吟诗中,边上朋友拍肩提醒:“你不是来探茶的么?”确实嗬!“西湖龙井”,这四个字早已让嗜茶多年的我按捺不住了!

沿着美丽的西湖畔一路西行,一到了龙井路,放眼望去,便是漫山的茶园。这山前屋后的茶田青翠如黛,在湿濡水气里成霭成岚。茶树在山边独自发芽抽叶,即使边上信步的闲人,袖口里也藏满了芬芳的季候。在来之前,我便已听说西湖龙井茶,按产地和品级,历来就被分为“狮”、“龙”、“云”、“虎”、“梅”五个字号。我们探访的目的地,便是西湖龙井茶的原产地,以出产最顶级的“狮”字号龙井而闻名,被誉为“中国茶乡第一村”的龙井村了。

从龙井路一路向上,蜿蜒前行,两旁依旧是满目的鲜绿,沿路诸多转弯和越走越高的风光,似乎都为衬托出龙井村“干呼万唤始出来”的气场。见到“龙井村”的牌坊,就算进了村。始见得龙井村其实处于一个山谷当中,四面群山环抱,北面的山势缓缓地向南面“流淌”。据说,龙井村的名字可不是出自村内老龙井的传说,而是地理特征的一种表述,高高的山脊线像一条龙,中间的山谷就像一口井。在风水堪舆专家眼里,龙井村俨然也是一处杭州城难得的风水宝地。

从龙井村村委会附近拾级爬上的茶园是龙井村群体种保护区。在高处俯瞰,茶园呈不规则的梯田状,分布在山坡上。西北面是北高峰、狮子峰、天竺峰形成的一道山脊线,可以挡住西北寒风的侵袭。南面为九溪十八涧,溪谷深广,直通钱塘江,春夏季的东南风易入山谷,通风通气的地理条件为龙井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一顶顶的帽子,那是采茶工戴的遮阳帽。不出城市多远,就能见到这样满山遍野的茶园和手工劳作的人们,真是一幅难得且让人感动的场景。

龙井村里,四处都能看见刚采摘回来的新鲜茶叶摊在圆圆的竹匾里,放在通风处摊晾。沿街的每户人家门前都支起了炒茶锅,多则好几口。炒茶师傅对门炒茶,是一则很好的形象广告,手工炒制,茶香四溢。

陆洲东是龙井村最年轻的炒茶王,当时刚满40岁的他,便在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术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我们一行人来到他家,陆师傅正好坐在家门前炒茶。他瘦瘦高高的,双手十指修长,没有戴白棉手套。他专心地炒着茶,叫人先泡一杯茶让我们喝着。面对炒茶王亲手炒制的新茶,我格外留意品尝。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股淡淡的带着新鲜烘焙的香气直上头顶。看着如雀舌般伸展开来的嫩芽,在水中轻轻颤动,恢复了新鲜的绿色和饱满的样子。之后,芽尖朝上,芽梗向下,慢慢地沉下水去。啜一口,似平淡然无味,但心头却分明涌起了一种太和之味,十分舒服。此时陆师傅已炒完一锅茶,他起身来到石桌凳前坐下,向我们介绍说:“正宗的西湖龙井基本特征为‘两叶一心’,最好的品种为龙井群体种,也就是‘老茶树种’,茶叶通常为黄中带绿,呈糙米色,用80℃的最适宜水温冲泡,杯中有豆花香,且入口有回甘!喝龙井,口感最佳的则为第二道和第三道茶。”听完陆师傅的介绍,我拿起那杯群体种雨前龙井茶又细抿一口,不觉已领会在心。

“既然来了龙井,怎么不去御茶园走走?”陆师傅的话猛然提醒了我,对啊,不去御茶园,又怎能算作“龙井问茶”焉?此时我亦饮够新茶,心满意足,便起身告辞。

进了御茶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就是那著名的“十八棵御茶”了。这御茶树历经了200多年的风霜,依然坚挺地吐露着它那鲜活的生命力,至今每年都会抽出新芽,从不失约。现在人们将它们用白玉栏杆围了起来,显然已把它们当作西湖龙井的一个标志、一座丰碑了。我饶有兴致地听着导游小妹讲述“十八棵”的来历: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三月甲午朔日,乾隆皇帝第三次到杭州,畅游龙井,登上老龙井品茶,赞不绝口,称其色、香、味、形俱佳,于是便御封了这“十八棵茶树”。此刻遥想当年乾隆皇帝为了一品龙井茶的美,不惜舟车劳顿,三番几次下江南,今日的我,却是如此容易便心满意足,真是夫复何求。恰巧,旁边的工作人员也很合时宜地又为我端上了一盏龙井,于是再笑,端茶,一饮而尽。

原本以为“龙井”只是地名、茶名、泉名,其实不然。如今我身临其境,才深知其景,“龙井”和“龙井茶”更是一个景点、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种传承。那口龙泓井,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238-251年),距今已近1800年,井上锁刻的“老龙井”三字则为宋朝坡所书。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便有龙井茶的记载,只不过那时称龙井茶为“龙团”。到了北宋,高僧辩才隐居龙井,建寺,种茶,成了龙井茶的开山鼻祖。同时辩才也是坡的老师。相传当时来龙井拜访辩才的名士众多,他应暇不过,便立下规矩:“山门送客,最远不过虎溪”。但有一次,苏乐坡往访,两人谈得十分高兴,在送行的途中,还是谈个不停。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虎溪桥,到了风篁岭下。左右吃惊地说:“远公已经走过虎溪了!”法师这才醒悟,哈哈大笑,还引用了杜甫的两句诗:“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这件事成为一段千古佳话。至今,在龙井山麓,还存有“虎溪桥”、“过溪桥”、“二老亭”等遗迹。到了元代以后,龙井已是南北游人必经之地了。

茶香薰得游人醉,茶过三盏,醉已八分!此时,朋友的一个眼神分明在告诉我,时候不早,该动身了。

归去的途中,一位刚刚下山的采茶工迎面而来,背篓里是一片片泛着鲜绿的茶叶,她说这是劳动一天的成果。见我们要拍照,便害羞地转过脸走远了。夕阳下,从狮峰山流下的小溪涧里,一位年轻村民正拿着手风琴式的渔网在“桃花流水”的意境中诱鱼。此刻,我再也不忍叨扰龙井村人正在享受的属于他们的自在和忙碌了。

茶本有心,生于草木间,不求美而自美,无意佳乃大佳!龙井问茶,不枉此行。

余杭径山:心有径、茶为道

杭州的名茶并非仅限于西湖龙井,余杭径山所产的径山茶同样声名显赫。在径山,名茶、良泉、水煮笋并称“径山三宝”。径山在我国茶文化史上落下了浓重的一笔:“茶圣”陆羽曾隐居径山,在此他写下了传世之作――《茶经》。此外,径山与日本有着源远流长的友好史,被视为日本临济宗的祖庭,“径山茶宴”更被奉为日本茶道

之源。

以上几条理由,足以让我对径山产生向往,甚至敬畏之心。于是,在“龙井问茶”后的又一个明媚春日,我们驱车驶往径山,去寻找“心之径、茶之道”。

径山是天目山支脉,天目山自西而来,犹如骏马奔驰,至杭州余杭奔突而下,使东西两径形似马缰,径通天目主峰,故称“径山”。径山气候宜人,山水钟灵,五峰围绕,林木幽深,竹海翠滴,曾有“百万峻松双径皙,三千楼阁五峰寒”之誉。山上的古刹径山寺创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6年),距今有1200佘年,其地所产之茶,为开山祖师法钦禅师所栽,专门用来供佛,这就是径山茶之肇始。

如果自驾前往的话,从杭州上高速不用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径山寺,但山很陡,山路并不好走,有点山路十八弯的味道。我们并没有直接驱车到达径山寺,而是开车到洞桥沿着石阶小路行走而至,那真的是别有一番风景。沿着石阶一路行走,快到山顶的时候可以停下来远眺西湖,那一刻真的会让你觉得心旷神怡。在径山寺的后门外有一片竹林,竹林边有一个水塘,两棵竹子上写着一副对联格外显眼。说起这幅对联,就不得不再提起大文豪坡。他久慕径山,一日来游径山寺,方丈见其衣着平常,以为只是寻常香客,不以为然,只淡淡地说:“坐”,又转身对小和尚喊:“茶”,小和尚于是端上一杯普通的茶。稍事寒喧后,方丈感觉来人谈吐不俗,气度非凡,便改口“请坐”,并喊小和尚“敬茶”。经过一番深谈,方丈得知来者乃大诗人坡时,情不自禁地说:“请上坐。”接着又喊小和尚“敬香茶”,并研墨铺纸以求墨宝。东坡先生一思忖,提笔写了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方丈看罢,满脸通红,羞愧难当。

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如常年不会干旱的“金鸡泉”,竹林深处乾隆下棋坐过的宝座,以及让我十分期待的颇具传奇色彩的“十八罗汉井”等。据说深入到“十八罗汉井”内就可以看到十八罗汉当年在径山寺的故事,历代的很多游客就是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去,想去探个究竟。近年来为了安全,径山寺早已把这个井封存了。尽管有些扫兴,还是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对于径山的那份神往。

径山寺禅茶文化可追溯至唐。僧人举行茶宴,礼佛参禅,并制定了独特礼仪,到了宋朝,其影响覆盖江南,被誉为“东南第一禅林”,并成为中日禅茶交流中心。

径山寺的“径山茶宴”,以其兼具山林野趣和禅林高韵而闻名于世,举办茶宴时众佛门弟子围坐“茶堂”,以茶宴之顺序和佛门教仪,依次点茶、献茶、闻香、观色、尝味、叙谊。先由住持亲自冲点香茗“佛茶”,以示敬意,称为“点茶”;然后由寺僧们依次将香茗奉献给来宾,名为“献茶”;赴宴者接过茶后先打开碗盖闻香,再举碗观赏茶汤色泽,尔后才启口,在“啧啧”的赞叹声中品味。茶过三巡后,即开始评品茶香、茶色,并盛赞主人的道德品行,最后才是论佛诵经,谈事叙谊。

我的一个老同学家就住在径山山顶。她告诉我,她最惬意的事就是清晨日出时,站在径山寺门前的大平台上俯瞰整座茶山,金色的阳光洒在蓊蓊郁郁的大片茶山上,微风带着茶香袭来,寺院的钟堂传来悦耳的钟声,那样的清脆、迷人。这幅美景吸引了许多游客起个大早,特地赶来径山山顶看日出,闻茶香,悟茶道,如痴如醉。

龙井问茶范文第4篇

开采时间推迟到3月底,头茶价格或突破3000元/斤

严禁使用催芽剂 目前市场上的龙井新茶统统不正宗

春雨润如酥、繁华香满园,对于今年的杭州来说,只对了一半。

这场雨下的是缠绵悱恻,可惜冷空气也一直如影随形。对于龙井茶的粉丝来说,今年想喝上一口明前龙井,可能价格不菲:由于受连续低温的影响,今年西湖龙井开采时间预计将推迟到3月底,明前茶产量也将比往年减少两成,价格自然水涨船高,预计可能将超过3000元/斤的大关。

辐射效应由此而来:什么时候能喝上新茶?即使买到了新茶又能否放心,记者昨日探求打开这一个个问号的答案。

新茶才露尖尖角

米粒一样的新绿在深绿色的龙井茶蓬上星星点点,顶着大太阳终于愿意露头来伸个懒腰。昨天,满觉陇村白鹤峰山头上的新茶芽叶刚刚开始冒头,村民唐晓军就劳心地跑到茶地里打探情报,这么着急自然有他的道理:“每年我们这块地都是最早开摘西湖龙井。”上世纪龙井茶还统购统销的时候,看茶样的评审高级技师们就说过,白鹤峰和狮峰齐名,产茶品质都是顶呱呱的。

大家都是着急啊,村里随便走走就能看到茶农们眉头皱皱、袖子拢拢,在村里踱着有些焦躁的步子:“天天去山上扳一头(杭州话,意思是看一眼),有什么用?茶叶开采,还早呢!”

有经验的茶农心里都装着“闹钟”:初步预计今年新茶的开采时间要推迟5-10天,像“龙井43”的开采时间要推迟到3月底,龙井群体种可能要延迟到清明前后。3月底开采这个日子是怎么估算出来的?昨天,杭州气象台台长周春雨带到会场的一组天气预报非常关键――新芽还要过两道“冷空气关卡”。

3月上旬,杭州平均气温6.2℃,比历史同期气温降低了2℃,总降水量在129.5ml,接近历史同期的4倍。根据茶树生物学特征,新芽生长要求日平均温度达到10℃以上。可今年持续偏低的温度,使得茶树基本都尚未抽芽。而接下来15-19日,杭州气温6-10℃左右,气温算是较平缓地升高,充足的降水条件对茶叶生长十分有利。可3月下旬,对于龙井茶来说又得过两道关:20日和22-24日,都会有冷空气来袭。这期间气温将明显回落,可能降到5℃以下。“这时茶叶将进入发芽的关键时刻,如果继续降到3℃、4℃以下,新芽一旦遇到倒春寒、降霜,嫩叶儿就可能焦掉、毁了。”周春雨的话,说尽了茶农心中的焦虑。

明前茶至少减产20%

持续低温多雨,冻坏了茶地里的害虫,茶树也吃饱了水,茶农们对茶叶的品质抱着很大的期待,不过,明前茶减产却几乎是大部分茶农们的预估,明前茶估计会减产20%。“就算铆足了劲儿冒芽,你算算,如果从3月30日采摘到4月3日,能下来几斤茶叶?” 今年清明节是4月4日,村民们说,往年3月20日就开始有小批新茶陆续开摘,今年明前茶的采摘时段足足缩短了2/3,说少两成,还算保守的。

我们来做个对比:去年3月27日,翁家山头茶开采,全国茶商都到这个西湖景区的最高山头来“抢”茶叶(一般来说,山头高采摘较早),收购价3000元/斤都要靠后门,茶叶公司的零售价格至少翻倍。今年的价格呢?茶农很笃定:“一定会超过3000元大关。”

市场里的新茶统统不正宗

这几天想买茶叶的同志,请握紧你们手中的钞票。昨天西湖景区管委会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召开了2012年西湖龙井春茶新闻通报会。管委会副主任王宏伟的一句话值得大家都在心上记一笔:“目前为止还没有开展采摘的工作,到3月底前,市场上不可能有正宗的西湖龙井茶销售。”

走走几家茶叶市场,你会发现很多店铺已经挂上了“2012年西湖龙井正式上市”的牌子。进去一问,老板都会把胸脯拍得梆梆响:“正宗的。我在西湖边有10几亩茶地。”这是怎么回事?管委会工作人员强调,现在市场上出现的“2012新茶西湖龙井”都不是正宗的。因为西湖龙井茶开始逐步供应全国市场,基本上得等到4月初。

“大家要注意,不是采几片茶叶,就意味着新茶即将上市了。只有大规模、较大范围内、一定产量的采摘,新茶才能逐步供应市场。”王宏伟说。

催芽剂被紧盯

早一天开采,价钱就相差几百上千元。茶农心里当然焦急,各村也感觉形势严峻――万一有心急的茶农偷偷打催芽剂,就得不偿失啦。

龙井问茶范文第5篇

你在下雨时的想念,雨停了还会想念吗?

生活中每一段时间都是无可复制的。你可以小心翼翼满怀珍惜地过好每一分钟,也可以没心没肺不问朝夕地跑过这一段旅途。但无论如何走过路过度过,种种历程终将成为回忆时的“既然如此”。

既然炎热又抑郁的夏天已然如期而至,那我们也无法停止觅食的脚步,不如将烦闷的情绪一一化作食欲,纳入腹中。盛夏光年,来一道清爽茶肴,方可不辜负这一场四季的轮回。

B

茶,原为中国南方之嘉木,中国人饮茶,追根溯源,始于神农时代。作为饮品的它,早在千百年前就已风靡海内外,但其可以作为配料以入菜,却一直鲜有人知。事实上,茶叶不仅能给菜肴带来独特的芬芳,还有解腻清爽之妙,十分适合夏食。对此,唐代顾况就曾在《茶赋》中有所提及:“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霄之昏寐。”

茶食繁多,以地域见特色,但最能勾起我味蕾记忆,念念不忘必有回想的也只有那么一道佳肴――龙井虾仁。

谓之龙井虾仁,顾名思义,是配以龙井茶的嫩芽烹制而成的虾仁,是一道富有杭州地方特色的名菜。江南人饮茶多为绿茶,苏州有碧螺春,安吉是白茶。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城闻名天下有龙井,位列国茗之首。始产宋,益盛明,乾隆钦点龙井为御茶,一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才珍品”的说法。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馥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又因其产地不同,可细致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以及越州龙井三种,除了西湖168平方公里产区的茶叶叫作“西湖龙井”之外,其它两地出品的皆俗称为“浙江龙井茶”。

C

中国人以茶入菜,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习惯,最早的时候,古人因食材匮乏便常用茶水来拌饭食用,而到了清朝,大才子纪晓岚更是将茶当作一种蔬菜日日食用。这样吃着喝着,自然而然就有厨子灵机一动想到要将茶叶做入菜中。

茶叶入菜颇有讲究,一般有四味方式,一是将新鲜茶叶直接入菜炒制或是烤制,是为“茶菜”;二是泡茶汤加入茶肴一起或焖,是为“茶汤”;三则以茶叶磨成粉末状撒入菜肴或是制作点心,是为“茶粉”;四乃用茶叶的香气来熏蒸食材,是为“茶熏”。

假设从做菜的效果来看,不同的茶是有不同的茶菜做法的,想要做好一道茶食,就得先从了解每种茶的特性着手。例如,铁观音茶性清淡,冲泡之后散发出浓郁的兰香,是适合泡出茶汤来包饺子的;普洱茶水色沉味道重,更合适炮制卤水汁;碧螺春适合将茶叶捣碎后混合一起下羹汤或茶水蒸饭;而灼虾、蒸鱼呢?寒凉的海鲜必须得用同是凉性的绿茶来烹调,龙井虾仁便如是。

D

作为一道杭帮菜,龙井虾仁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关于它的传说自然也是众说纷纭了。有人说,当年坡调到密州时,作的那首《望江南》中有一句:“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旧时有寒食节不举火的风俗,节后举火称新火。这个时候采摘的茶叶,正是龙井茶中的最佳品――明前茶(寒食后二日是清明节)。有厨子从坡的词联想到这个季节中的时鲜河虾,于是便以新火烹制了龙井虾仁,一品尝味极鲜美,龙井茶又是杭州特产,这道菜自然就成了杭州的不传之密了。

又有人说,是清朝年间,乾隆微服私访游江南,途径杭州,在西湖一小客栈用餐,点了几道菜,其中一道便是清炒虾仁。点好菜后,乾隆爷掏出了一包应季的龙井茶叶,要店家泡来解渴。眼尖的店小二瞧见了乾隆爷随身的龙玉佩,吓了一跳,急忙跑进厨房告诉掌勺的店主。当时店主正在炒虾仁,一听圣上驾到,心中一紧,竟将店小二拿来的龙井茶当作葱段,撒在刚炒好的虾仁上。谁知这道菜被乾隆皇帝一吃,顿感清香扑鼻,尝之鲜嫩可口,龙井翠绿欲滴,虾仁白嫩晶莹,乾隆皇帝连声称赞。后来这道菜便在民间流传,并定名为“龙井虾仁”。

不过种种传言随着岁月的翻篇又如何追究真真假假,实实在在的是美食家高阳曾在《古今食事》中一字一言的记录:“翁同创制了一道龙井虾仁,即西湖龙井茶叶炒虾仁,真堪与蓬房鱼匹配。”由此可鉴,清朝时期,龙井虾仁便已然诞生。通常寻常百姓家是不做这种菜的,毕竟要做得好吃着实有些麻烦,但杭州的大小馆子必然少不了这道菜,尤其是楼外楼的龙井虾仁更是驰名远播。

1.我们想要在家中尝试这道菜也未尝不可,首先我们要准备的食材有:虾仁500克,明前龙井2克,蛋清半个,淀粉20克,花雕酒2小勺,植物油、葱丝、盐适量,糖少许。

2.虾要取用肥嫩的鲜河虾,仔细剥了壳去了线,挤出虾仁,加水洗三、四次至虾仁发白后取出,沥干水分,加入花雕酒、蛋清和盐搅拌均匀后,静置腌制片刻。

3.泡制龙井,讲究的要用清明前后的茶煮了茶汤和新叶一起烹制。茶叶用50毫升的沸水冲泡约1分钟,不用加盖,滤出15毫升茶水并准备几片嫩芽等候。

4.猪油热锅,油温要有那种挡上去有种六月骄阳似火的感觉便差不多了,快速滑一下腌制好的虾仁,在犹带着河水的清淡味道时就捞出,再煸香了葱,倒入虾仁和茶汤快速翻炒,勾上一层薄薄的芡,最后撒上还带着嫩绿的茶叶,活色生香即刻出锅大快朵颐,叹美食,怎能不?

E

没有猪肉炖粉条的东北不是东北,没有火腿的金华也不是金华,没有龙井虾仁的杭州更不是杭州。作为一个爱吃的人,一直觉得美食也是有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的,虽然没有美食家精确到细微的辨识力,也没有旅行家尝遍天下美食的老资历,但是对于食物的偏执就像是一场漫长的恋爱旅途,既庄严又荒诞。再过二十年,哪怕是三十年也仍会执著于此。

相关期刊更多

徽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中国茶叶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国茶叶加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