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值周周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站点互训互查,管理培训出亮点。通过分片组织培训班,采取取长补短、注重交流的互动式培训,各乡镇远教站长、部分社区站点管理员及大学生村官兼职管理员都拿出自己的看家绝活,相互交流各自在站点管理运行上的经验做法、设备修理维护上的技巧窍门、课件播放上的方式方法。为加强站点运行管控,县远教中心还聘任一批业务熟练的站点管理员和大学生村官兼职管理员为巡查员,协助县远教中心对站点日常运行和集中收看日收看情况进行抽查。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站点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业务素质。
转变学用方式,带头致富出亮点。在学用基地运作、学用典型培育、学用方式推广上,改变过去树立一名榜样,群众争相效仿、项目一拥而上的传统思想,创新学用形式,将成型的学用典型的致富经验进行梳理,根据所处地域农作物种植情况、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水源等地理环境因素进行通盘考虑,有针对性地推荐给适合发展此类产业的社区群众参考,大大提高了群众创业致富的成功率。在学用成果转化上,采取经济困难的协调帮扶、项目发展较好的注重引导、抱团投资的重点培养等策略,扶持一批“亮点”学用致富典型,发展起一批“亮点”产业。
实行动态管理,综合评优出亮点。将过去的年底一次性考核评优,改为每周抽查、每月通报、每季总结、年终评优的动态管理模式。县远教中心对照各乡镇和社区站点的“亮点”计划,每周对部分社区站点集中收看情况进行随机抽查;每月根据各乡镇、社区站点的设备运行、信息报送、集中收看及每周抽查情况,折算成一定分值通报排名,各项工作进展情况一目了然,便于各乡镇、社区站点自查自纠,自我加压;每季度进行一次总结,对月得分较低的乡镇、站点管理员及时提醒、重点“小灶”培训,整个季度得分不足一定标准的,予以警告甚至撤换;年底根据全年得分以及其他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评选出“十佳站点”和“优秀站点管理员”,并给予一定奖励。这一全新的考核方案实施后,进一步增强了各乡镇、社区站点管理员的压力感和紧迫感,激发了他们“周周有进步,月月有亮点”的工作激情,推动了全县远教工作整体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学习型 员工 车间
学习型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以人为本,以组织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增强组织学习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所建立起的能够不断实现知识转化运行机制的现代组织。
调度所车间具有学历层次相对较高、技能水平层级明显、人员流动相对较快等特点,非常适合创建学习型车间。创建学习型车间,学习是基础,现将我们创建学习型车间所做的一些基础工作提炼总结,与大家交流,请批评指正。
一、突出互动式学习,提高员工专业素质
1、人人都是培训师。调度所设立专门的培训室,配备了大屏幕等多媒体设备,为车间和各专业培训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车间组织各专业制定全年培训计划,具体到月份,培训师姓名及培训内容。要求每位员工至少每年讲授一次,培训内容为本专业业务技能方面,提前做好课件,提倡实物剖析、PPT文件或FLASH文件等形式,通过直观、生动的视觉效果使接受培训人员更容易理解授课内容,讲课完毕后学员对讲课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采取互动式培训方式,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每位员工均由专门的培训笔记,将培训过程中的心得和收获及时记录,各专业班组培训员定期对培训笔记进行检查,将个人学习记录中好的思路、好的见解汇总到培训课件中,并将培训课件公布到班组学习园地中,为员工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建立专业技能比武制度。针对调度所车间各岗位技术含量较高,培养业务骨干需要长时间的培训,车间以赛促学,设立专业技能竞赛,分调度运行、远动作业、通信检修共三个专业进行技能比武,制定竞赛方案,每个专业取前三名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调度运行专业以正常上班的每值人员3人为1个小组,共4个小组进行竞赛,通信检修和远动专业以工作负责人带两名工作班成员为1个小组进行竞赛,竞赛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以理论40%、时间60%计算总成绩。通过技能竞赛,促进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年轻员工积极向技术经验丰富、技能水平高的员工请教,业务素质高的员工积极督促年轻员工学习业务技能,初步培育出学习型团队。
3、设立党员示范岗。调度所车间共有党员13名,分布在各专业岗位,党员同志在本专业岗位均是群众威信高、业务技能好的职工。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同志在工作中佩戴党徽,亮出身份,扑下身子、努力工作,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中,党员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做到施工时不存在缺陷、调试时不存在遗漏、定检时不存在缺项,成为岗位上的行家里手。让普通职工通过身边的党员,找出差距、树立目标。通过党员的一言一行,传达着党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进代表,遇到困难冲锋在前,带动了一批普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学习上进心,在各专业中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实施“师带徒”制度。调度所人员流动相对较快,新员工到岗后需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才能熟悉本专业。为了缩短新员工适应期,尽快提高新员工业务技能水平,车间实施“师带徒”制度。由各班组结合本专业特点,指定工作态度认真、技术水平高的老职工带新员工,师傅对徒弟的业务进行指导,并督促徒弟进行业务学习,签订师徒合同,明确师徒责任,徒弟有违章或业务水平考试不合格,师傅连带受考核,徒弟有突出贡献或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师傅同样受奖励。通过实行“师带徒”制度,有效缩短了新员工成才时间。
5、外出培训员工授课制。车间各专业每年都有一定外出培训学习机会,为保证外出学习效果,车间规定所有外出培训员工回来必须及时讲课,把外出培训学习的新的电网技能、电网发展理念及时传达到本专业所有员工,把外出培训的课程和与学员们交流的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在培训课堂讲授,车间参加。将1个人的外出培训成果转化为所有人的学习成果,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本专业的知识水平。
二、挖掘潜力,促进职工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调度所各岗位技术含量较高,职工的知识层次不同,各方面人才都有,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职工的才能,将他们的才能发挥到极致,促进职工将隐形知识显性化,才能创出一流业绩。在发现和挖掘人才潜力方面,我们建立三个机制,激发职工各项才能的发挥。
1、知识挖掘机制。每个人的才能有的可以显现出来,有的却是隐藏在自己的头脑中,不易被发现,因此,我们通过知识挖掘机制,激励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经验、设备维修技巧、管理方法等写出来,由车间定期整理编辑成册,供大家学习,把隐性知识显性化。近一年来我们分别在安全、设备管理、综合治理上集合众智,汇编了《远动作业危险点分析库》、《110kV及以上变电站事故处理预案》、《通信系统现场应急处理方式》等书籍,充分发挥我车间各类人才的作用,用图文、漫画、哲学小故事等形式,把那些枯燥的说教转化成职工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寓教于乐,既挖掘了知识,又提高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
2、事故共享机制。充分利用我车间综合管理网络和培训室,进行事故共享和总结故障排除法。为方便职工参与管理,我们建立了调度所车间综合管理网络,以班组为单位,参与车间管理。特别是在设备缺陷、故障处理上,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车间所辖设备的管理达到公开、透明、快速、准确。不论哪个岗位的设备发生问题,都以填写缺陷、事故共享书的形式,以最快的速度到车间管理网上的事故共享栏,把设备事故快速的传递给相关人员,避免因其他人员不清楚设备状况,而发生误操作或者其他错误的判断。在事故分析上,也改变了以往推卸责任的现象,转变观念,事故分析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把事故转化成解决和处理的方法。
3、反思学习、共享学习,实行“周周回头看”。在每周二的安全活动中,每位员工对自己上周工作进行总结,有哪些工作完成较好,介绍好的经验做法、遗留什么问题、有哪些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将1个人的经验变成本专业所有人的经验,同时上周的问题也得到良好的解答,及时弥补了知识盲点。通过周周回头看,促进各岗位人员经常对自己工作进行反思、总结,并通过学习其他人员好的经验,吸取别人教训,进而少走弯路,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知识、智慧和能力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所以,如何开发、提高并整合员工的知识、智慧和能力成为现代企业管理首先要回答并着力解决的重要命题;学习型组织理论高度关注人的自我实现的价值诉求,以五项修炼为基本技术,转变心灵,活出生命的意义,由此,人的价值、意义在其中得到高度的重视和充分的开掘。我车间通过创建学习型车间,全面提高了车间各项工作,尤其是提高了员工的学习能力。我车间的“周周事故回头看”活动被公司做为典型经验推广。
创建学习型车间是一项纷繁复杂、却又环环相扣的浩大工程,我们仅仅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调度所将继续探索学习型车间的建设方案和思路,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平稳、有序、高效、和谐开展。
参考文献:
[1]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2003.07
[2] 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2006.01
作者简介:
段嗣昊,男,汉族,29岁,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供职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莱芜供电公司,山东省莱芜市鲁中西大街21号
学生自主社团开放、包容,以深厚的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求,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阵地。如今,学校现有语言文学类、艺术表演类、学术科技类、兴趣爱好类、社会公益类五大类共24个社团。
一、管理是学生自主社团的组织保障
(一)职责明确,促进社团管理规范化
学生自主社团管理模式为三层。第一层:明确学校团委的管理职责,统筹规划学生自主社团建设;第二层:强调学生社团联合会管理,作为社团管理的核心,其主要工作有社团注册、招新换届、活动核查评价、社团资料整理、重大活动策划与组织等;第三层:学生社团内部管理,基本采取以社长为领头人,副社长和社长助理协调,各部门部长具体执行社团宣传、成员管理、课程设计、活动组织、资料收集等方面的工作。
(二)学分管理,推动社团活动课程化
1.学生选课,学分认定纳入教学管理
社团课程开设流程:列出社团课程清单社团联合招新现场会学生自选社团课程确定社团活动课程计划社团活动课程开课及核查社员学分认定。
2.常规管理,社团活动纳入课程管理
学分管理要求加强课程管理,明确每个社团的活动时间、场地、指导教师,并要求每个社团每学期必须开满课程才能获得0.5个学分。
(三)干部培训,促进社团运作自主化
1.干部选用与培训:每年9月,学生社团联合会(简称社联)招新换届。竞聘程序:自愿报名初选面试活动方案设计、复选问答名单确定。各社社长、副社长等由上一届社团干部组织竞聘和评选。
2.社联干部例会:双周周五中午(为社长例会做准备,总结两周社团活动情况,并初步讨论解决措施)。社长例会:双周周一中午(小结社团活动情况,交流讨论相关问题,确保社团工作正常运行)。
3.社长论坛:每年10月举办“社长论坛”,邀请上届社联核心干部、优秀社长向高一新社长谈社团的管理与发展,促进社团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四)考核评价,激励社团建设精品化
对社团的考核评价除了常规活动的核查外,学期末还有重要表彰,评选“最受喜爱的社团”“优秀社团课程组织奖”“优秀社长”等。
二、活动是学生自主社团的存在方式
(一)常规活动践行社团课程
常规活动考验社团的组织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规范、有序,需要学生和指导老师精心准备和组织。每次常规活动都会有社联的学生干部去核查,每两周要上交一次社团工作手册。
(二)特色活动展示学子才华
知行学社节目《演绎传统文化――衣冠简朴古风存》参加株洲市“和乐重阳节”大型汇演;心理社师生到云里社区少年宫面向社团的初中生组织了心理活动;志愿者社团组织的“低碳环保―保护湘江母亲河”活动……这些活动都使得二中社团“走出去”了,扩大了社团的影响力。而且,每年12月社团文化艺术节期间的社团活动备受期待,如校园主持人大赛、厨艺大比拼、创意寝室合影、德国美食展览、三行情书比赛等。
(三)大型活动彰显德育内涵
2013年9月,我校承办了株洲市第三届中小学生社团文化博览会,来自全市30多所中小学的67个学生社团参展。活动借鉴上海世博会分“场馆”展示的形式,共设2大舞台展示区、35个帐篷展示区、6大室内展馆。此次博览会吸引了全市的五千多名师生参加,为社会大众了解学校社团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014年4月18日,香港将军澳青年代表团到我校进行社团文化交流。展示活动由社团核心成员组织,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深度交流。一系列社团活动激发了香港同学们的极大兴趣,两岸学子互留联系方式,期待做更深入的探讨。
三、教育是学生自主社团的真正价值
教育在于发现和唤醒,致力于人的发展。株洲二中的学生自主社团给学生们提供了展示个性风采、发展特长的舞台,成为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新型载体。社团建设应坚守教育的核心价值,即培养健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在我校,“人人有社团,人人玩社团”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理念。“社团达人”与“学霸”并不冲突,恰好相反,很多令人羡慕的“学霸”却是精品社团的社长,高考的文理科状元在高一时往往也是社团的“活跃分子”:
曾担任校志愿者社团社长的郭立城,2012年毕业后考入南京农业大学,又担任南农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组织参与了“南京青奥会――志愿者在行动”“阳光天使――儿童医院志愿服务”等多个大型志愿服务活动;2014年毕业的麦嘉倩同学是地区文科裸分第一名,她曾是我校知行学社的社长,喜欢汉服,热爱传统文化,曾在学生讲坛上主讲《中华汉服文化》,还导演了经典元旦节目《演绎传统文化――衣冠简朴古风存》;蒋钰昕同学是我校高三文科班的一名女生,高一时担任社团联合会会长,策划组织了很多大型活动,也是学校金牌主持人,充实的高中生活让她在学习中更为专注,多次月考中获得文科第一名……
被誉为“千年学府”的湖南大学,其旗下的子弟小学该有怎样的办学定位和独特的育人目标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走进了幽静而精致的湖南大学子弟小学,对话年轻美丽而思想活跃的闫彩虹校长。
记者:走进湖南大学子弟小学,迎面而来的“礼、勤、思、实”校训,回廊上的古诗词句,教室里的“诗词园地”,都弥漫着传统文化的气息。湖南大学子弟小学为何要把“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的一大特色?
闫彩虹: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说是有天时地利人和:地利——我们学校创办于1929年,原址为岳麓书院文庙,千年学府,湖湘文化的发源地,学生从小在《弟子规》《大学》的吟诵中长大,耳濡目染圣贤的智慧思想。天时——“红读”活动、“经典诵读”活动历史悠久且一脉相承,早在上世纪80年代,湖大附小的“红读”活动就在全国颇具影响,学校1988年举办了全国“红读”活动现场会;两次获得团中央、文化部颁发的“全国‘红读’活动先进集体”。作为有着八十年办学历史的一所学校,理应有她价值与文化的追求:学校的校训是“礼、勤、思、实”,校训的追求与历史沿革一脉相承。解读校训、践行校训,将学生培养成既具千年学府文化底蕴的儒雅学子,又具国际视野胸襟开阔的博学之士,就成为我们学校的办学宗旨与永恒追求。中西相长,珠联璧合。好的传统、好的氛围、好的环境是做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有利条件,但最重要的是人和。我校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年轻的团队,我们团结、奋发,有着共同的教育理想,尤其在传承“千年学府”之精神上有着一致的责任感和兴趣。
记者:“经典诵读”活动可以说全省很多学校都在做,湖大子校在这个方面和其他学校相比,有什么特色?
闫彩虹:我们之所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希望学生于心灵最纯净之时,在国学经典的氤氲中,领略民族文化的魅力,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和其他学校相比,我们学校的“经典诵读”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上课有教材、教师有培训、活动有载体、评价有体系。上课有教材——我校于2006年推出了“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国学经典诵读工程。以学校校训为纬,以学生年段为经,我们从中国古代蒙学经典,如《弟子规》《三字经》《大学》等书中选取了最能体现校训精髓的章句,编写成《腹有诗书气自华》国学经典诵读教材,并将其列为校本课程加以推进。全书以校训为基础,分为礼、勤、思、实四卷,每卷分为低、中、高三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作出不同的诵读要求,学生人手一本。老师有培训——诵读教材的使用关键在于班主任老师,为提高指导的有效性,学校诵读小组核心成员编写了《校本教材使用指导用书》,从注音、解释、典故等不同角度对全书进行了详细说明,人手一册,并通过自学、研修等方式对授课教师进行培训;2011年,我们又组织人员对教材进行了修订,增加了生僻字的注音,规范了注释,更方便了师生的使用。活动有载体——“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特色之一,被列入常规,走进课堂,每个双周周五的读报课为诵读及检查时间,检查考评有登记、有评比;单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有中华经典“每周一句”导读。同时学校将每年的4月作为传统文化周,对包含诵读在内的相关活动进行整体设计,分校级、年级、班级及个人活动。如,清明节,五年级学生上山扫墓诵读《少年中国说》;11月银杏金黄的季节,四年级学生在岳麓书院文庙进行特色诵读并接受校史教育。岳麓书院已经成为我校开展诵读的基地之一。评价有体系——平时有诵读内容的检查与评比,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期末有全期内容的检查与展示。诵读检查作为班级评优评先的参照之一,每年还出一张试卷进行学校“阅读之星”的选拔。
记者:您刚刚谈到的学校“阅读之星”的评选是考试考出来的,这样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闫彩虹:不会。我们为了评选“阅读之星”出的试卷,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里面都是一些很有意思的题目,如:“孙悟空的兵器是什么?”“《木偶奇遇记》中的匹诺曹如果说了谎话,会怎样?”等等。这些题目并不是要求孩子们死记硬背,而是给大家的阅读增添更多的乐趣。
记者:在“经典诵读”之后,学校又打造了外语特色。这两种特色,一中一西,从表面上看似乎过于庞大,但能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这样规划,是出于什么考虑?
闫彩虹:身处高校,总能更早、更快、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世界的发展、变化和需要。我校外语特色的确立,是学校发展求新、求变的结果,但同时,我们没有舍弃传统文化这个“根”。在传承中吸收与借鉴外来文化,培养师生的国际视野,既思接千载,又视通万里,体现了学校兼容并包的精神。我们是在民族传承中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我们培养的是既具千年学府文化底蕴的儒雅学子,又具国际视野胸襟开阔的博学之士。
记者:您刚刚谈到学校发展要求新、求变,湖南大学子弟小学在创建外语特色方面是如何求新、求变的?
闫彩虹:在创建外语特色中,我们不囿于经验,不循常规,乐于新的尝试。在课程体系方面,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开设外语课,英语的周课时量为五节,含一节外教课,并开设科学双语、音乐双语、信息双语课。同时,我们还紧贴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适合他们的真实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外语活动。例如,双周学习名言警句的“English Garden”(英语花园),“Every Week English”(每周一句);每周二由英语老师和学生策划的英语广播时间“English Salon”(英语沙龙)等。每个学期,老师们都会策划一个英语学习主题,如上个学期以介绍西方国家为主题。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不但对那些国家的人文、地理、衣食住行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学会了用英语读写这些国家的名称、首都、语言等。每周四下午的“English Corner”(英语角),学校邀请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生组织各年级学生开展活动。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学校每年举办了“世界文化月”活动。“世界文化月”活动分世界文化主题班会、世界七大洲展览、世界名校展览、冷餐日、圣诞礼物大派送、双语开放活动等项目。在每个活动的操作过程中,我们都追求新意,关注学生的兴趣度、参与度,以及活动的可操作性。例如世界文化主题班会中,学生分年级每年了解一个洲,6年下来就了解了世界各大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政治、历史、文化等。学校制作了学生护照,学生每了解一个大洲,我们就为他盖上该洲的通关印鉴,学生对此都很喜欢。圣诞节时,我们事先没有透露消息,几位老师扮成圣诞老爷爷,到各班派发小礼物,学生都显得十分惊喜。近几年我们着眼于双语国际交流的探索。从2007年开始,学校已成功与美国迈阿密Cushman School进行了6次“沉浸式”的交流学习,有师生家长近200人参与了国际交流。在20多天的交流中,每个孩子都住在当地居民的家中,亲身体验了不同的民族文化。
记者:要在传统文化中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对每个教师的要求也不一样,您是如何打造这支教师队伍的?
闫彩虹: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为学校特色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一是校内交流推进校本教研。以“主题”为中心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增强校本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每学期开学之初,老师们先自己思考并总结以往的课堂教学,钻研本学期的教材,提出自己对教学的困惑和见解,然后在教研活动中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共同解决。同时开展活动,搭建教师的成长平台。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同时,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比赛、后记交流竞赛、片断教学竞赛、教材解读竞赛、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举办教育讲座等,切实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是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包括国内校际教研和国际教研。特别是在国际交流活动中,我们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的学校合作,进行教师互访互派。教师交流一般采用长期访问(1年)和短期访问(1个月)两种方式。我们还通过Skype开放双方课堂,让师生在互动中感受到对方真实的语言环境和真实的课堂教学。
记者:在您的这种办学理念下,学生有什么样的变化?
闫彩虹:我先和你讲两个小故事:有一次,我们学校组织孩子们去湖南省少儿活动中心表演,在等待的过程中,很多其他学校的孩子很高兴,又笑又跳,但是我们学校的孩子却都安安静静地在原地等待,没有一个人大声说话。当时一个负责清洁的阿姨颇为触动,专门过来找老师要了电话。她说,你们学校的孩子很不错,希望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你们学校学习。还有一次,我们带着19个孩子去美国进行国际交流。在飞机上,所有的标识都是英文的,有不少旅客的英文水平有限,这时候我们的学生主动当起了小翻译,飞机上的旅客对此大加称赞。这些都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但是从这些小事中可以看到,我们的学生能力越来越强,素质也越来越高。
一、扎实抓好常规管理,建设稳定和谐的校风学风;
1、抓好学前集训,做好各年级学生的适应性工作;
学期前,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分级组织了学前培训,其中有:一二年级的一日常规训练、七年级的适应性培训、八年级的住宿生心理培训、以及与新黄埔军校组织的三至九年级的军事训练。特别这次军事训练,历时四天,并且新增加了高年级的军体拳、住宿生的宿舍内务训练以及消防地震演练,学生不仅在训练中锻炼了体魄、锻炼了意志,还在其中学习到了一些生活和安全知识。扎实有效的学前培训,为新学期顺利开展学校各项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2、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效率、高度责任感的监督管理队伍;
上学年的学生会是第一届学生民选的代表,其崇高的威信和高度的责任感仍然让我们的历历在目。本学期学校更加深入开展“自主管理”的研究,而这种研究是否有效、是否扎实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学校学生会的建设和管理上。德育处认真有序的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和管理工作,通过报名、竞选、演讲、聘任、培训等程序,建立了一支在学生中有德、有才、有效的队伍。本学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他们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学校的各项活动和评比才得以顺利开展,校风学风才得以稳定。
3、以文明班评比为基础,扎实稳固开展班级评价,促进班级管理;以学生德育量化考核为基础,开展学生评价,鼓励先进,激励后进;
在学校一日常规管理上,学校仍然以文明班的评比作为评价机制。通过从早到晚的,从课堂到课外,从教室到宿舍的严格监督和细致的评价,以每周为单位评出三星、四星、五星文明班,并在升旗仪式上进行颁奖,此举很大程度上调动了班主任积极性,促进了班级管理,有效及时地控制了极少数不文明的现象。另外,根据学校的评价制度,以文明班评比和班级活动的开展为基础,学期末评出“学期先进班”和“学期文明班”,这也调动了班级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每项活动参与度和学生的普及性。
在学生评价方面,各班以学校的《德育考核量化制度》为基础,根据本班实际,制定出本班的评价体系,建立班级管理制度。班级根据学生的每日表现、每时段的表现,评出相应分数,最后总结出每周的德育等级、学期末再评出操行等级,奖励先进,激励后进。
文明班的评比和学生德育量化是学校最基础的德育工作。本学期,正是这两项工作的扎实开展,才在班级管理中形成多周五星、长期稳定的局面,才在学生管理中形成先进后进齐奋进的一种学习风气。
4、开展德育常规工作周总结、周汇报制度,做到常总结、有商讨、常反思、有进步;
在本学期学生会常规工作中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实行工作周周清的制度。学生会是学校德育监督工作的最前线,他们的目光看到的是最真实的。每周末,由学生会各部的部长进行汇报,总结出自己部门的得失,找出问题,并形成总结。在下周周一再举行碰头会,商讨应该加强的地方,并布置相应工作。这一做法让学校、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发现和纠正,并且在过程中学生会进行了自身的工作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我。
二、深入开展“自主管理”校本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全方位素质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化成长;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具有前瞻性的指导下,我们在全校铺开了“自主管理”班级建设的研究。在整个学期的学习研究过程中,我们看到学生在成长、教师在成长、学校在成长。下面简单回顾我们的工作历程:
1、完善制度,提高班级的可操作性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上学期末,德育处就“自主管理”研究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了总结,其中关于文明班中“加星”与“降星”的规定这一条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所以在本学期初,经过德育处几位领导和部分班主任的商量确定,将其中“加星”、“降星”结合一日常规中常见问题,比如仪容仪表、课前准备、课间纪律等,形成条文,定为制度。从整个学期看,班主任因为制度的修订,更加易与班级管理的操作,更加易于学生的评价;学校常规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也得到比较大的改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2、进行班主任主题工作汇报,加大研究力度和深度,建立良好的研究氛围;
从学期初的班主任培训,到学期末的班主任工作总结,本学期举行了关于“自主管理”的主题性工作研究汇报共五次。我们本着有序、有效的原则踏实开展每一次的汇报工作。从方案的研讨、制度的学习、工作的培训等基本的工作上升到经验的交流、文化的建设、德育论坛等有深度的研究,我们都做的很认真,很实在。特别是在11月份的德育论坛
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上,我们邀请到樵北、石江等有相同研究方向的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相互学习、共商良计。论坛上,李云辉、冯建珍、王韵、关兆忠等老师的经验介绍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特别是邓苗莆老师的经典名句“如果我们不能让学生变的优秀,那就让我们把他变的快乐吧”更是激起与会者的共鸣。
3、落实学生干部的层级培训,让“自主管理”有人才的保证;
自主管理是要让学生在学校、班级有主人翁的意识,自动自觉的去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但这必须要有“知道做什么”和“知道怎么做”为保证。开学初,学校在完善制度和成立好学生会后,至上而下有序开展校级、班级的干部培训。据不完全统计,本学期学校对学生会干部的培训共有21次,学生会各部自身组织的培训有20多次,学生会干部对班级干部的培训有10多次,估计参与培训的共有700多人次。其中,在我校与樵北中学学生会联合举办的“国庆秋令营”活动中,我们学生会干部出众的胆量,能言善道的口才得到了樵北中学的领导和我校张校长的肯定。正是有这样一个得力团结的团队,才给了我们以希望和信心。
三、成功组织开展第五届体艺节,打造西岸学校、社会一体化的精神文化;
12月13日的开幕式和文艺晚会,将体艺节一系列活动掀向,也标志着我们我校第五届的成功举办。本届体艺节得到了领导、社会、家长、老师、学生的一致肯定,它是近几年来最成功的一届体艺节、也是我校今年教育教学的一次成果展示。在西岸人民的心中,学校的体艺节已经逐渐成为了西岸人自己组织、自己参与、自己创办的唯一值得骄傲的文艺盛会。今年的体艺节更是如此,因为它与往年比,的确与众不同。首先,历时长,项目多,参与面广。从开学初的班歌班徽展示、师生才艺展示、班级足球赛、师生卡拉OK比赛,到后来的师生书画展、师生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共计有11个大项,参与人数超过一万人次。其次,本次体艺节不仅是一次体育与艺术的盛会,更是一次文化的盛会,是全校师生的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其中的班徽班歌的设计,体现了我们师生对班级的理解;才艺的展示,更是凝聚了我们的师生智慧和心血。再次,本次体艺节所有项目都得到了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如此大的工程,几乎是无一错漏的完成,这需要我们全体师生多么密切的配合、多么细心的布置。
四、加强团队建设,以先进引领学习工作研究风潮;
1、加强团队建设,建立一支先进的学生干部队伍;
第二届学生会的成立,也完成了本学期团委的换届,成立了以刘结仪同学为代表的新一届团委领导。本届队伍威信高、素质高、责任心强,在学生是先进的代表。
2、加强团委常规管理,促进基层团支部的建设;
学校团委会在学期初商讨和完善了常规管理制度、基层团支部评价制度,并根据制度加强了日常的监督和检查,比如:活动参与人数、团徽佩带情况、会议记录、团费交纳情况等等。严格的检查监督,促进了团支部的建设,也促进了团员本身的不断自我检查、自我教育。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3、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加强宣传优势;
本学期,根据“五四”红旗团委标准,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团委室完成了搬迁工作。目前的团委室是一个标准团委,新设置了书柜、新购置了电脑,新增添了喷画,给了团委和学生会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
另外,团委还征订了《中国青年报》、《中国共青团》、《生力军》、《黄金时代》等青年报刊杂志,并组织学生会成员定期阅读,写心得体会。学校团委室还将这些杂志分到各班,让更多同学能读到,吸收更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
4、多渠道组织活动,让活动成为交流、学习、提升的平台;
活动是共青团的生命。本学期,团委、少先队组织的活动是近年最多的,自身组织的、与德育处联合组织的、与工会联合组织的,几乎贯穿了整个学期。师生在活动中都有了展示的机会、有了学习的平台。
五、建设和谐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构造有文化、有品位的学习、研究环境;
1、配合上级精神,建设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在9月份,学校成立以张校长为组长的宣传小组,根据学校的特色和校园布置,结合上级精神,重新设计学校的整体校园文化布局。宣传小组收集并整理出版了共17块宣传画,合理分布于学校走廊、功能室、校门口等地;收集并设计了共近60条标语张贴于各教室和功能室,让学校处处有文化,字字见真章。校报《银溪》,更是体现了西岸地域风情、学校文化特色、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在11月份,学校顺利通过了上级的规范化学校和校园文化的检查验收,并受到一致好评。
2、成立“绿韵”文学社,让学生有一份属于自己的;
在本学期的学生会部门设计中,我们设立了“绿韵”文学社,并在学生会选举中,推荐八年级(2)班的刘锡扬同学担任社长。文学社的成立,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发表自己习作的地方,也给了学生一个交流的平台。在本学期,在语文科组老师的协助下,文学社组织了暑假读书心得、环保征文、优秀习作等几次征文评选。在12月,文学社整理出版了第一份报纸《绿韵》。
3、办一份班主任需要的校本杂志——西岸学校《德育参考》。
在上学期,深圳滨海中学学习回来,就已思考过,我们可否办一份适合我们班主任阅读的杂志。现在的报刊杂志太多,真正属于我们班主任的时间又太少,结合我们学校研究的德育主题,于是我们办起了西岸学校的《德育参考》。德育处选登了优秀的班级管理文章,优秀的我校班主任的经验介绍,让《德育参考》成为我们交流、学习的一个永不关闭的媒介。
4、充分利用区、镇德育交流媒体,加大学校宣传力度,增加与兄弟学校交流的机会;
德育处充分利用区德育网站、镇德育交流的主要媒介《团队月志》,定期学校新闻和活动简介,在网上与其他兄弟学
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校交换意见,相互学习。
六、工作反思
1、校本德育研究课题还应该更有深度、更有广度,但受到资源和人手方面的制约,这是一大矛盾和难题。反思:可否将资源重组优化、将研究课题目标放小、角度放细,从而缩小之间的矛盾。
2、在工作中任务的布置和真正的落实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反思:布置的方法应更加明确,落实应加上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