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竞争力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然,农产品消费也存在“棘轮效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产品产量的扩大、健康饮食知识的普及、国际饮食文化交流,人们消费结构逐步提高,大米、肉鱼蛋奶等产品需求也在逐步扩大,出现了此类国际农产品的共同市场,但不改变农产品首先满足国内需求的本质特征。因此,农产品的出口,往往或是满足了国内需求之后尚有余力,或是为进口更多粮食等基本农产品而出口国内虽未剩余但需求并不迫切的其他农产品。而无论如何,上述出口都必须以对方同类产品出现供给缺口为前提。第三,在资源配置方面,工业品生产和农产品生产更有本质差别。工业品生产的资源,主要包括原材料、生产技术、机器设备、劳动力、管理人才及企业家等。在短期市场行为过程中,这些资源都可以视为存在充分的供给。其中,原材料往往是原产地的工业企业最易受惠的,但基本上可以实现国际调配。有强大竞争力的工业企业可以在更高的利润的保障下,通过较高的市场价格获取到自己想获取的质量和数量的资源。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从国际市场获取原材料再将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生产模式已经广为运用。而其他的工业生产资源如技术、劳动力、机器设备、企业家等,并不存在全球配置的障碍,只是出于成本的限制,工业企业大多愿意选择就近招聘劳动力的做法。而在国内劳动力等资源价格过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则会采取跨国投资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更利于出口。相比之下,农产品生产的资源则有更多的刚性限制。农产品生产的资源主要包括土地(包括地理位置、土地面积、土壤品质)、气候、劳动力、农业技术、生产机械、管理人才等。其中,用于农业的土地资源在全球范围看是固定的,而和平时代各国的疆界也是固定的,由此便使得各国农业用地在面积上不仅受国土面积的最终制约,也因工业化、城市化而不断缩小;在土壤上,由于地球早期的地质形成过程和区域固有的河流等因素,形成了土壤中支持植物生长的基本元素,决定了种植业乃至养殖业的基本方式,但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加以改良;在气温上,由于各国地理位置的既定,使得其不可逆转地处于阳光照射的角度以及某种季风、洋流的影响范围之内。所有这些,都是固着于地理空间之上而无法像工业那样通过国际贸易从他国获取。劳动力、管理人才等虽然可以通过国际流动得到,但往往外来的这些人员并不及当地人更熟悉其农业用地的相关属性。上述制约因素,在各国农业生产实践中,通常通过农业技术的推进来解决。水利工程,可以改善局部地域的农业用水,弥补土壤和气候的不足,但过度的水利工程建设在长期上会因其改变地球自身的结构而导致水源减少、断流、枯竭并诱发水旱灾害。良种的培育则加快种子基因变异过程,使之更适应于当地农业环境并实现高产。
化肥的使用,也可以改善土壤微量元素的供给,消除病虫害,使作物更好地生长。农业生产机械是完全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调节配置的,因为其自身就是专门为农业生产准备的工业品。第四,在生产过程上,工业品生产和农产品生产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工业品的生产周期因产品加工工艺而不同,但完全可以因技术进步而缩短其生产时间。工业品的生产效率,也可以因技术及进步特别是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步提高。而且,工业品生产,除采掘业的一些特殊情形外,基本上有专门的厂房,对一般天气变异带来的雨雪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较强,不会因此而破坏生产的正常过程。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时代,工业品生产在信息化的推动下能够对市场信息做出及时的反馈和产品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相对较好的资源配置。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在各种农产品之间虽然有所不同,但每一种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上都是固定的。粮食生产,因气候不同有一季、二季、三季之别;肉禽奶蛋,都各有相对稳定的生产周期;即便是蔬菜、花卉、水果类的生产,在温室等技术的推进下,可以实现反季节供给,但作物自身的生长周期也是相对稳定的。而且,许多农产品的速成栽培、养殖往往带来了产品质量的下降、口味和营养的降低,不能与工业品生产加速而不影响品质的情形相提并论。不仅生产周期是基本稳定的,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基本上也是既定的,以种植业为例,尽管机械化、化肥使用和品种改良等技术进步仍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种植业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这种提高也是有限的。而且,种子、培育等相关技术变革较慢,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单位土地的粮食产量难以实现重大突破。特别是,农业生产基本上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约束,灾害应对能力极差,水旱灾害、冰雹暴雪、暖冬冷夏、极寒天气等都将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农产品生产对信息反馈的速度也与工业品相差甚远,受上述农产品生产周期既定的影响,不论农业生产者面临多么巨大的市场变化,都无法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第五,在产品实现方面,由于面对最终需求的差异性,工业品和农产品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工业品生产由于其产品具有较好的替代性和价格弹性、收入弹性,所以其产品必然是追求在其特定市场领域得到充分实现,并不断扩大规模,达到最大限度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工业品具有耐腐蚀、可长期保管的特点,可以允许较为长期的库存,以等待市场机会,也可以通过对既有产品的再改造,去适应市场需求。农产品受其产品属性影响,价格弹性、收入弹性都较工业品相差甚远,其产品实现往往为市场固有的规模约束。同样,农业生产也不可能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无限度地扩大规模。所以,农产品的市场实现过程往往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农产品因其具体品种不同,也有着市场实现方面的差异。其中,粮食作为最具根本意义的农产品,各国都必须保存一定数量的战略储备粮食,然后出口其余部分。如果出现粮食减产不足以达到战略储备,不仅要限制出口,还需进口足够的粮食以备急需。而其他农产品虽然基本上也像工业品一样希望全部得到市场实现,但一方面受库存、保鲜等方面的限制,有销售时间制约;另一方面,农产品遇到市场销售不对路的时候,无法像工业品那样收回以在原产品基础上增减功能以适应市场需求。
关于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的思考基于上述农业与工业在市场前提、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生产过程、产品实现等方面的差异,农业竞争力研究不应沿用针对工业部门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范式。就现有的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而言,除计量分析的评价方法外,理论前提、理论内核、评价的指标体系都应该做出调整,以对一国农业竞争力做出正确评价。第一,在理论前提方面,一般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前提沿用了最初由美国总统竞争力委员会(1985)提出的“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甚至有学者排除了贸易壁垒。基于此,现有的农业竞争力研究或默认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或明确提出其理论前提是“国际贸易条件较为宽松的情况下”。这种以“自由竞争”的理论前提,显然不符合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基本特征。因此,农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前提,应为“受各国进出口政策制约的不完全市场”。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同为农业部门,各国农业因地理因素、科学技术等的不同,在产品结构、品质特征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因此,地域的异质性和产业的异质性也应成为农业竞争力研究的前提。第二,在基本概念方面,前述《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1996)》的概念强调“农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仅远离了产业竞争力以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的本意,而且其狭义、广义的概念不过汇集了农业内部、外部影响生产力的要素而非市场竞争力本身。相比之下,翁鸣等(2003)的概念更注重“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基本体现了农业竞争力的内涵,但没有考虑到一般产业竞争力中包含的在国际市场上争夺资源的能力。而事实上,除土地外,农业生产资源也可以像工业那样通过国际贸易从他国获取。为此,我们认为,农业竞争力是一国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在内的农业部门保障本国经济安全,在国际市场上比他国农业更多地占有、利用生产资源,实现产品价值,并由此提高该国现在及将来社会福利总体水平的能力。其中,保障本国经济安全,是农业不同于工业部门的核心特征。考察一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应考察其保障国内需求的能力为前提。第三,在理论内核方面,农业竞争力研究基本沿袭了产业竞争力理论的相关内容。这些研究涉猎的影响因素繁杂,层次不一,但大多数研究是专注于一个或几个因素,即便是自成体系的研究也没有全部涵盖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为此,我们认为,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应该包括生产资源、需求因素、相关支持产业、结构与竞争、政府政策、偶然因素。其中,生产资源包括土地、气候、劳动力、农业技术、机械设备、企业管理、农业设施等因素;需求因素包括国内需求、战略储备需求、国际市场需求;相关支持产业包括农业科研及推广、金融保险服务、销售、运输、信息服务等产业;结构与竞争包括农业内部结构、农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国内外同业竞争;政府政策则包括政府补贴等扶植政策、农户管理政策、土地管理政策、进出口政策等;偶然因素则是指突发性气候变化、地质灾害、战争、政策突变等因素。第四,在评价体系方面,已有研究对国际贸易领域的产品实现关注较多,也注意到农业发展潜力。但是,由于农业具有首先必须满足国内需求的产业特征,用于衡量一般产业竞争力的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不能充分衡量一国农业的实力。考察一国农业竞争力,更应该注重其生产能力,以满足消费人群的多寡为其竞争力的判断基准,辅以考察其满足本国需求之余的过剩生产能力与他国过剩生产能力的竞争结果。因此,考察农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国家安全保障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三个大的指标,以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113-02
1 引言
科技型企业是指依法设立的由科技人员为组织主体、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和服务的经济实体。企业国际竞争力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比竞争对手获得更多利润的独特差异。
国际竞争力不仅是科技型企业在本行业、本领域获得明显竞争优势的保证,而且是其在国际市场抢占先机的有利保障,更是开辟新领域、建立新的利润增长点、寻求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比较优势理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逐一展开分析,探讨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支持。
2 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2.1 比较优势理论
在亚当•斯密(Adam Smith)绝对优势学说的基础上,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创立了比较优势学说。根据李嘉图的理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制造业中比其他国家更加高效,它也能够通过专注于其最擅长领域并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交往而获取利益。20世纪30年代,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提出要素禀赋学说进一步扩展了比较优势学说,通常被学者称为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俄林认为,商品价格差异源于商品生产成本比率差异,商品生产成本比率差异源于生产要素价格比率差异,生产要素价格比率差异源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比率差异。根据供求定理,供给量较多的要素价格相对便宜,供给量较少的价格相对昂贵。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经过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等人的完善,取代了大卫•李嘉图的模型,成为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形式,被学者称为现代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特别是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和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学派的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对传统比较优势学说发起了新的挑战。克鲁格曼引入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优势,发展了一个基于自由进入和平均成本定价的垄断竞争模型,将产品多样性的数目视为由规模报酬和市场规模之间的相互作用内生所决定。杨小凯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拓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他们认为,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他们在一个交易成本和分工演进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中分析内生比较优势,这就将专业化和分工置于分析的核心。
比较优势理论尽管一直指导着各国和各地区之间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但是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首先,它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基础之上,如自由贸易、完全竞争等。其次,局限于传统的有限的生产要素,不适应现阶段新型生产要素地位逐渐上升的趋势,如知识、技术、管理等,这很有可能导致忽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再次,没有考虑政府、国际生产关系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最后,无法解释二战后发达国家相互间的贸易量迅速增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迅猛下降这一现象。
2.2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Staffan B.Linder)于1961年在其论文《论贸易和转变》提出的。该理论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的相似来解释工业制成品发展,第一次从需求角度对国际贸易的原因进行分析,着重说明了为何国际贸易相当大的部分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有两个重要观点:
一是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取决于它的国内需求。只有在国内已经存在大规模需求的产品,才会成为具有最大相对优势的产品。企业在长期地致力于满足国内需求的过程中,规模日益扩大,成本降低,产品就会具备国际竞争力。
二是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两国之间的贸易量越大。假设两国需求结构完全一致,一国所有可供进出口的物品也就等同于另一国可供进出口的物品。
该理论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国际竞争力的来源,阐明了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来源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把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单纯归因于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够全面的,而且该理论对于微观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没有加以深入分析。
2.3 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是把技术作为独立于劳动和资本的第三种生产要素来探讨技术差距或技术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由于技术变动包含了时间因素,技术差距理论被看成是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动态扩展。
技术差距理论由美国学者M.V波斯纳(Michael V.Posner)于1961年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首次提出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模型。该理论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要素,实际的科技水准一直在提高,但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一样,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
技术差距理论的部分研究成果对科技型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借鉴思路。
(1)跳出将技术差距与对外贸易直接相连的传统观念,在国际技术差距基础上,加强区际技术差距的研究,建立基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区域技术合作和区际技术扩散为主的内需型创新体系显得尤为紧迫。
(2)构建以技术差距为基础的开放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形成适宜技术差距的重要技术支持,加强指标体系测度结果对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导向功能。
该理论对于微观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指导意义,它说明企业要想维系自身的国际竞争优势,必须获取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然而,技术只是企业国际竞争中持久竞争优势的一个方面,企业持续的国际竞争力应该是包括技术、品牌、诚信、管理等一系列优势的整合。
2.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
弗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在市场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不一样,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销售量、利润、购买者、市场竞争等都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可用表1概括。
表1 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特征
导入期成长期
成熟期
前期后期衰退期
销售量低快速增大继续增长有降低趋势下降
利润微小或负大高峰逐渐下降低或负
购买者爱好新奇者较多大众大众后随者
竞争甚微兴起增加甚多减少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从一个侧面引发了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改革开放以来,外来产品的引入,带来国际技术的转移。在我国企业利用外资的合作经营过程中,外方主要是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考虑转移何种技术。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进入成熟期后,产品的规模效益已经实现,利润率开始下降,为了延长产品的盈利时间,进入我国的外资企业选择了转移生产场地的做法。我国企业若想在同国外跨国公司合作的过程中趋利避害,在考虑合作资金、所占股份及品牌使用的同时,应该重视对引进产品生命周期的考察。
从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我们可看出,该理论对首次扩展到国外的企业、对于与最终产品相关的跨国企业经营活动是适应的。因此,应用生命周期理论从一个侧面来指导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活动是可行的。尽管我国不是发达国家,我们除了引进先进技术、吸收转移技术之外,我国企业同样有许多国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同样可以按照产品生命周期发展的规律,有其在其它国家的成长期与成熟期。这些国家可以是发展中国家也可以是发达国家,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将我国企业创办到任何一个适合其发展的国家,而不是永远处于发达国家产品生命周期波长的后续阶段。
2.5 市场结构理论
市场结构通常指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89)借用DS模型分析法第一次系统地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应用到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中。他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前提下分析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来源,解释了传统理论无法回答的诸如产业内贸易、技术创新与垄断利润等新的贸易现象,探讨了税收和补贴政策对国际贸易和产出的影响,并首次创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模型。他认为,规模报酬递增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因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同时,由于产业内产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囊括一个行业的全部产品。但是,由于规模并不一定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真正障碍,该理论对于国际竞争力来源的分析依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2.6 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的概念及其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间,在其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的。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能否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取决于该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又是由四组因素决定的,它们是:(1)要素条件,包括初级生产要素(一般的人力资源和天然资源)和被创造出来的生产要素(包括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2)需求条件,包括国内需求的结构、市场大小和成长速度、需求国际化的程度等各个方面;(3)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包括纵向的支持(企业的上游产业在设备、零部件等方面的支持)和横向的支持(相似的企业生产合作、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支持);(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员工的工作动机、同行业中竞争对手的状况等方面。这四组因素的每一组都可单独发生作用,但又同时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四组因素结合成一个体系,共同决定国家竞争优势,这就是国家钻石模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钻石模型)
资料来源: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1:119
科技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就是一个不断获得国际化的竞争优势的动态过程。这个动态过程包含了每一个国际化阶段企业在做出战略决策的时候,自身所拥有或者需求的竞争优势。而这种竞争优势往往具有地区局限性,究竟采取怎样的战略有利于竞争优势的获取、保持、转移和演化是企业战略研究的核心问题。
3 结语
本文建立在经典理论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探求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支持,尤其是对本土企业具有实用性和时效性的理论,分析挖掘得出较为深入的可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指导性作用的理论,为今后的研究找到理论和实践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区域物流 竞争力 评价体系
物流产业的竞争力评价包含物流基础设施评价、信息系统构建评价、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以及物流供应商这四个标准。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竞争力研究,加强区域物流管理优化,保障物流快速有效发展。
一、物流基础设施评价
物流的过程在物理上来说实质上是运动轨迹与停顿的组合。物品在被生产后,经过个流程的传输以及加工,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就是物流过程。物流设施是物流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是物流活动顺利运行的物质条件。对于物流而言,基础设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输基础设施
物流的发展离不开运输,物资流通只有通过地域上的区别才能够体现出其价值。在运输方面,目前我国使用的主要运输手段包含水运、陆运、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这四种。
铁路运输是大型材料物流的主要运输手段,目前,我国区域物流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各大地区之间都有铁路作为连接。例如,北京到上海的铁路贯穿京津沪,连接长江三角洲与渤海地区,是经济发展的枢纽。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长度已经达到了八万公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水运主要针对港口等地区的运输,按照我国在此方面的规划,对于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地区、环渤海地区、西南沿海地区等建立大型港口,帮助区域竞争的发展。枢纽港的建立可以增大港口的专业水平,让港口成为区域物流的竞争优势。
(二)运作基础设施
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运作,区域物流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加强物流运作,保障运作流程的完善与顺利。现如今,许多区域物流已经设立了相关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仓储以及物流中心等大型运作设施,保障区域物流的发展能够建立在流畅的基础运作之上。
(三)信息基础设施
物流发展离不开信息的流通,在物流运作过程中,物流环节各节点都需要准确了解每个订单的具体信息,其中就包含订单的物质信息。信息设施建设需要及时响应,在物流运输过程中,信息的快速流转是竞争的关键,信息变更只有在短时间内快速响应才能够保障供应链及时修改订单以及生产环节,加强区域物流竞争力。
二、信息系统构建评价
区域物流的竞争需要建立在信息沟通基础之上。物流信息系统是由操作人员、物流设备、信息系统程序组成的,为物流环节的计划、组织、实施与控制提供一个交互的信息系统。
对于区域物流而言,要想提高竞争力,必须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保障物资在流通过程中的信息被有效提取。由于物资在流通过程中会产生空间上的位移,各职能环节信息必须及时准确传输,否则一旦物资位置发生节点变化,未及时响应的信息就失去了其效用。因此,区域物流在信息传输方面需要克服空间上的障碍,加强对信息的搜集力度,保障信息时效性。
区域物流在此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由于区域性范围不比全国或全世界范围,在信息管理上范围不大,因此在此方面优势较强,可以将有限资源更集中的投入到区域信息建设中。
三、人力资源管理评价
人才无论何时都是竞争的关键因素。对于区域物流而言,物流方面的人才缺失是阻碍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如今,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希望能够为物流的发展培养更多专业化优秀人才。
目前,我国专业物流人才已经成为了12类紧缺型人才之一。在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物流业发展规模较大,因此对此方面的人才需求量逐年攀升。随着物流设备以及理念的不断完善,我国物流需要的人才也要求与时俱进,传统从事物流的人员往往年纪较长,在对新事物接收方面能力欠缺,对于物流面临的新环境尚未有效适应,因此人才的专业化是区域物流竞争的关键因素。
对于区域物流而言,应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培养出更多高学历的专业物流人才。在此方面,校企合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培养专业物流人才的手段。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大多数人认为物流即“运货”,大学时若是学了物流专业毕业后只能当快递员,殊不知,现代化物流已经渗透到各企业之中,企业要想更好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物流部门,因此对物流管理人员需求量极大。区域物流必须凭借在校生资源优势,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四、物流供应商
供应商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节点。物流环节已经从传统单一的运输功能发展为集生产、加工、包装、流通、装卸搬运与信息处理几大功能的现代化物流。在物流运作过程中,供应商是保障各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例如,在一批订单下达之后,供应链上的各供应商需要对订单信息及时响应,最快速的将所需原料运往生产部门。在信息化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供应商对物流环节的作用越来越大,其响应程度直接决定了产品是否能及时投放市场。
区域物流由于是依靠区域性经济发展特征以及资源建立的,因此在此方面优势较大,能够组建完善的物流活动体系,通过供应商构建优良的物流供应链,为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论
区域物流相对于国际物流而言,无论是在信息处理响应程度还是周边资源上都占有优势,但其人才与设备目前还落后于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应在评价体系上不断完善自身缺陷,发挥优势特点,让区域物流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肖艳.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J].重庆大学,2008;5
[2]高秀丽,王爱虎.区域物流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4
[关键词]农业竞争力公共政策
一、影响农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及当前竞争农业的发展趋势
1.影响农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农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不同的因素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并通过农产品生产成本、农产品的实际价格、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化、实际质量、市场营销能力和市场占有份额综合体现出来。
(1)农产品成本。一般来说,成本与竞争力呈负相关,即成本低,竞争力强;成本高,竞争力弱。而在农业经营中,除生产费用以外,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区域布局、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加工条件、政策变化等诸多因素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农产品成本水平。
(2)农产品的实际价格。一般来说,实际价格与竞争力呈负相关。即在质量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实际价格越低,竞争力就越高;实际价格越高,竞争力就越低。而且,要通过降低农产品的实际价格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其难度相当大。
(3)农产品质量。一般来说,农产品质量与竞争力呈正相关。即质量越好,竞争力越强;质量越差,竞争力越弱。而且,随着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形态已经从产品的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农产品质量的高低,既决定了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又决定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高低。
(4)营销能力。一般来说,市场营销能力如何,既决定了农产品在市场的地位和份额,又直接体现了农业竞争力的大小。积极开展充分的市场调研、恰当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正确的销售策略、有效的促销手段和良好的服务等一系列市场营销活动,不仅是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关键,也是实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2.当前竞争农业的发展趋势
今后的农业竞争,将日益趋于白热化。竞争农业,也将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其总体趋势为:
(1)从局部性、区域性向全局性、全国性、全球性方向发展。今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能否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不仅要比较区域内的产业、产品优势,还要从全国和全球的产业格局比较中寻求最低成本、最大效益。郑州市必须站在全国和全球的制高点,认真审定本地区的农产品发展对策,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并采用现代化的营销观念拓展农产品贸易。
(2)从传统的经验指导向信息引导方向发展。要在竞争对手越多越强的条件下取得胜利,关键是要充分掌握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产品供求变化的最新“情报”——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更迅速、更准确地掌握影响农业发展的各方面信息,将是郑州市必须尽快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3)从低技术水平的开发利用向现代高新技术方向发展。只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才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做到以多样化取胜、以优取胜、以廉取胜。郑州市必须审时度势地抢占农业科技的制高点,集中力量组织对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的攻关,推进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以及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无公害、营养保健和廉价方面的需求,作为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必要条件。
(4)从产后推销向产前订单农业、期货交易方向发展。以产定销这种被动营销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不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农产品产后市场势必会被产前的订单农业和期货交易所替代。郑州市必须将订单农业、期货交易等贸易方式,作为今后农产品营销竞争的重要形式。
二、郑州农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郑州市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既体现在资源禀赋、财政及物化投入、市场建设等“硬指标”上,又反映在诸如人员素质、经营机制、农民组织化程度、管理水平等“软指标”上。
1.观念上的差距
郑州市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农业观念,认为农村的主要功能是经济功能,忽略了农业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而发达国家是现代农业观念,强调在提高经济功能的同时,着力发挥其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的作用。
2.发展阶段上的差距
一般说来,农业分为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等三个阶段。目前,郑州市差不多是三种类型并存,只有少部分地区进入现代农业阶段。而发达国家已全面进入现代农业。
3.农产品质量上的差距
以前,郑州市农业片面追求农产品数量,忽视了质量,造成农产品质量水平总体较低,并已成为制约出口的隐患。而发达国家的质量农业早已走上了正规。
4.科技水平的差距
目前,郑州市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80%左右;郑州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而发达国家为60%~80%;郑州市农业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0.2%左右,而发达国家是5%;郑州市肥料利用率只有30%,而发达国家则达60%以上。
5.农业开放程度的差距
郑州市农业的开放程度与其他行业相比有明显的差距;而发达国家的农业基本上是与工业、服务业等“一视同仁”的。
三、从农业政策的重点内容上健全和完善提升郑州农业竞争力的公共政策
1.把“三品”打造成我市安全优质农产品主导品牌的政策
“三品”是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的简称。我市“三品”的发展要按照“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思路,加快发展,树立我市农产品品牌形象。在发展“三品”时要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为核心,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为主线,保证消费安全为出发点,树立农产品品牌为基本目标,以标准化生产为主要手段,标志管理为突破口,监督检查为保障措施,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食品。
2.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健全农业产业化政策
农业产业化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通过区域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以科技进步和系列化服务为手段,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中介组织,把分散的农户经营与统一的大市场衔接起来;通过按市场需求组织农业生产,兴办加工和运销企业,把农产品生产同国内外市场需求衔接起来了,提高了生产者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进而把农业纳入了市场化轨道,也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3.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
一是以提高农业产品质量为重点,提高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园艺业,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效益;三是打破“大而全”、“小而全”地域格局,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区域结构调整,重组资源要素,提高农业的效率和效益;四是着眼于增加附加值,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水平;五是发展二三产业和小城镇,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六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构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4.构筑多元投入机制,完善农业投入政策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投向主要是由经济效益决定的。而农业投资大多数具有周期长、风险大、比较利益低的特点。所以,政府不但自身要承担一部分农业投资职能,而且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其他投资主体加强对农业的投资。根据我市近期的实际情况,加强农业投入的政策措施,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严格执行《农业法》。充分发挥中央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明确地方政府在支持和保护农业方面的责任,调动地方财政支农的积极性;二是提高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政府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三是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集体和个人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四是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增加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五是扩大农业利用外资的范围和数量,吸引外商投资农业综合开发。
5.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设立专门的农业保险机构,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农业保险要逐步对主要农作物进行全程全季自然灾害保险和市场保险,改变小阶段如小麦收获时的防火保险的做法。对农作物和家禽家畜进行市场保险难度大,但这是农民最盼望的保险,也是保护农业、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应试行并推广。还要开设农民最低收入保险,如农民的一年收入达不到一定的数额,保险公司给予适当补贴,保证农民所得,以此来保护农民的基本经济利益,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一、电子商务的竞争优势
电子商务做为新的商务形式极大提高了传统商务活动的效益和效率,与传统商务活动相比,它具有下列竞争优势:
1.降低交易成本。首先,通过网络营销活动企业可以提高营销效率和降低促销费用,据统计,在Internet上做广告可以提高销售数量10倍,同时它的成本是传统广告的1/10;其次,电子商务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因为借助Internet企业可以在全球市场寻求最优惠价格的供应商,而且通过与供应商信息共事可减少中间环节由于信息不准确带来的损失,有资料表明,使用EDI通常可以为企业节省5%一10%的采购成本。
2.减少库存。企业为应付变化莫测的市场需求,不得不保持一定库存产品和原材料。产生库存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畅,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则可以改变企业决策中信息不确切和不及时问题。通过Internet可以将市场需求信息传递给企业以决策生产,同时企业的需求信息可以马上传递给供应商以适时补充供给,从而实现本库存管理。
3.缩短生产周期。一个产品的生产是许多企业相互协作的成果,因此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销售可能涉及许多关联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可以将过去由于信息封闭导致的分阶段合作方式改为信息共享的协同并行工作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因信息封闭而无谓等待的时间。
4.增加商机。传统的交易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而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则是24小时全球运作,网上的业务可以开展到传统营销人员销售和广告促销所达不到的市场范围。
5.减轻物资的依赖。传统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有一定物资基础才可能开展业务活动,而通过Internet可以创办虚拟企业,如网上商店和网上银行的开设和发展基本不需要很多的实物基础设施,同时企业还可以将节省费用转让给消费者,这正是著名的网上书店Amazon为什么能给消费者提供传统书店无法提供的折扣原因所在。
6.减少中间环节。电子商务重新定义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方式。
二、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
1.改变企业组织的结构。在以往的企业组织结构中,上情下达、下情上呈由中层管理者起作用,而实施电子商务的企业由网络承担,这就为企业组织结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电子商务减少了经济活动的中间层,缩短了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时间滞差,加快了经济主体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使信息传递效率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另外,由于网络办公、电脑会议的普及,公司的组织结构将成为一种象征性的虚拟,类似网络中的一个网站。而这种具有流动性特点的虚拟组织结构将更能适应信息时代的瞬息万变。
2.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贸易服务方式,它以数字化网络和设备替代了传统纸介质,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企业中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了以物流为依据、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运作方式。在这种新型运作方式下,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企业供销链的有效建立,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这就需要企业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从而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
3.改变企业的营销管理。以往的批零方式将被网络代替,人们直接从网络上采购,传统的人员推销失去大部分市场,广告宣传也为适应新的传播媒体而改变。管理界对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定位,将更加依赖于上网者的资料以及对网络的充分利用。企业的市场调研、产品组合和分销等一系列营销管理活动将会因电子商务而发生改变。当前,网络营销正成为营销学的一个分支,它使顾客有了更多、更广泛的选择,同时帮助企业扫清向国际市场拓展业务的障碍。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网络与传统营销的组合方式进行管理,效果显著,营销费用明显降低,营销预算更加方便、准确。
4.影响企业的结算方式。企业可以通过网上银行系统实现电子付款,进行资金结算、转账、信贷等活动。目前主要的信用传输安全保障和认证问题还未得到全面解决,但是纸货币流被无纸电子流所代管而引发的结算革命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企业应该顺应这种趋势,做好改变传统结算方式的准备
5.改变企业竞争方式。电子商务改变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成本结构,使上游企业或下游企业改变供销合同的机会成本提高,从而进一步密切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电子商务不仅给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消费与开拓销售市场的机会,而且也提高了更加密切的信息交流场所,从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了解市场的能力。电子商务促进了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提供新型服务的能力,使企业可以迅速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和购买习惯,同时可以将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反映到决策层,从而促进了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研究与开发活动。
三、电子商务是我国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首先要确立信息化、知识化管理的观念,加大信息化设备投资,实现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分配;其次要确立知识是关键生产要素的观念,充分理解知识是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接受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收益递增模型,即知识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而高回报又可对知识积累产生正反馈放大效应;第三要确立经营管理的人性化观念,随着大规模生产逐渐被灵活的网络所代替,这种以知识为核心,以信息化为结构体系的生产经营管理更加强调团队
文化和文化人的参与,人性化观念不可缺少;第四要改变传统资产的狭隘观念,确认企业的无形资产及其在高新科技企业的资产主体地位。可以说,电子商务首先带来的应是企业观念的创新和转变。
2.改变企业管理方法。企业应实现硬、软管理结合,并逐步过渡到软管理。硬管理指机构、组织、计划、控制等技术性、经济性管理;软管理指通过文化建设激发员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成就感,以达到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而在激励机制上,应弱化对过程的控制,将绩效评估作为对员工考核的重要手段,同时给员工以更大的时间弹性和空间自由,强化个性化管理,放松经济性强制管理,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