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皮肤肿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的:探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后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皮肤恶性肿瘤患者86例,按照无瘤技术彻底切除肿瘤病灶,根据肿瘤切除创面大小、深度和部位选择适当的皮瓣、肌皮瓣、皮片对创面进行修复。结果:86例患者中,采用皮片移植49例,其中全厚植皮9例,中厚植皮13例,分区植皮27例,皮片成活率>95%;皮瓣或肌皮瓣进行创面修复37例,成活率100%。结论:根据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位置、范围和皮部松弛状态等基本病情采取适当的美容修复方式,有利于患者获得最佳修复效果。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美容修复
近年来,随着肿瘤学和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肿瘤治疗新技术不断涌现,术后缺损的美容修复也成为皮肤恶性肿瘤治疗的一部分,通过适当的修复,最大限度地恢复了患者的面部功能和外形,满足了皮肤毁损患者对完整容貌的需求[1]。为保证我院皮肤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患者的容貌完整性,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皮肤恶性肿瘤患者86例,已取得满意的成绩,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皮肤恶性肿瘤患者86例,男51例,女35例,年龄23~68岁,平均(46.5±1.6)岁,病程25d至36年,平均(5.6±1.2)年。86例研究对象经术中冰冻和术后组织病理检查,均已确诊为皮肤恶性肿瘤,病变面积4.9mm×5.1mm~68.3mm×76.4mm。创面呈溃疡型58例,结节形16例,菜花形12例。方法:手术前通过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未发现患者腮腺、下颌下、耳后、颈部和锁骨上各部位淋巴结和甲状腺肿大,X线胸片检查未发现有肺部转移。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严格执行无瘤、无菌操作要求,行肿瘤根治切除术,切口方向尽量与面部皮纹方向一致,沿肿瘤组织边缘外侧0.5~2cm切除肿瘤,按肿瘤物上、下、左、右(或内、外)底部取材送检,如确定为恶性肿瘤,则彻底切除全部肿瘤组织,根据切除肿瘤后皮肤的张力、缺损大小和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修复方法,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创面首次换药时应特别注意切口是否有红、肿、热及分泌物,无异常则术后7~14d拆线,拆线后2d可用直线加速器对切口进行局部放射治疗。平时注意多食用水果,连续口服维生素C3个月,避免切口及放疗区出现继发性色素沉着[2]。疗效判定标准:组织病理显示肿瘤彻底切除且伤口愈合良好为治愈;尚有部分癌组织残留,治疗不彻底或有总分淋巴转移为好转,好转为尚有癌组织残留,治疗不彻底或局部淋巴结已有转移,需要进一步治疗[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涉及的病变部位、肿瘤类型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肿瘤类型和病变总位:基底细胞癌39例,鳞状细胞癌26例,恶性黑色素瘤25例,皮脂腺癌4例,恶性肉芽肿2例。病变部位腮腺区6例,颊部12例,框下区11例,上唇3例,鼻部19例,头皮4例,额部6例,见表1。修复情况:86例患者中,采用皮片移植49例,其中全厚植皮9例,中厚植皮13例,分区植皮27例,皮片成活率均在95%以上;37例采用皮瓣或肌皮瓣进行创面修复,成活率均100%。86例患者创面经过修复后,外形均良好。
三、讨论
皮肤恶性肿瘤因为癌细胞迅速生长可引起局部组织破坏,70%~80%的皮肤恶性肿瘤发生于头面部,其中以基底细胞癌和鳞癌最为多见。如治疗不及时,不断增大的肿瘤会导致患者体表器官移位,容易造成患者容貌毁损,患者常表现为五官变形、破坏和毛发缺失等。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外在容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改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容貌缺憾成为临床整形医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4,5]。美容修复方法主要包括邻近随意皮瓣(三角瓣、移位皮瓣、滑行皮瓣和旋转皮瓣)、血管化游离转移皮瓣(前臂游离皮瓣、股外侧皮瓣)、带蒂前额皮瓣、植皮、直接拉拢缝合。手术修复后应注意切口是否存在溃疡、瘢痕增生、色素沉着等情况,观察移植皮肤的颜色、弹性、饱满程度[6,7]。此次研究的86例患者在进行美容修复时充分考虑了患者的个体差异和个人需求,辩证处理了肿瘤根治与外形重建之间的矛盾,严格遵守无瘤技术,制订肿瘤综合治疗方案,重视各个环节创面修复,达到根治肿瘤和美容修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雷山川.免疫组织病理学在皮肤恶性肿瘤术前手术范围评估中应用的研究[J].激光杂志,2013,9(4):120-122.
[2]张帆,张扬,高竞逾,等.局部皮瓣在鼻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21):1778-1781.
[3]张斌,刘积东,彭涛,等.Abbe瓣修复唇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中度全层缺损九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11(8):581-582.
[4]张良.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56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3):268-270.
[5]赵宇,余江,王宇令,等.Mohs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头面颈部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4,25(1):40-43.
[6]阳细元,刘新智,邓光辉,等.探讨外鼻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加创面修复27例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2):72-73.
关键词:老年;面部;皮肤肿瘤;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01
皮肤肿瘤系皮肤科常见多发病,主要集中在30~70岁人群,以老年人群居多,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1]。老年人由于存在皮肤退性性变,极易罹患各种皮肤病,且病程长,再加上皮肤肿瘤临床表现多样,易被忽略或误诊,另外病变于面部的皮肤肿瘤又会影响外观和美容。基于此,本文对112例老年人面部皮肤肿瘤临床特征、诊治及预后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老年人皮肤肿瘤最佳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78例诊断为面部皮肤肿瘤的老年患者,其中男54例,女34例;年龄62~88岁,平均72.1岁;病程6个月~18年,平均10.4年。全部病理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1.2 方法
观察记录78例患者发病部位、临床表现、病理类型、肿瘤性质及治疗预后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 78例患者肿瘤类型及病变部位统计
78例患者中良性肿瘤57例,占73.1%;恶性治疗21例,占26.9%。良性肿瘤类型为痣细胞痣35例,脂溢性角化13例,毛发上皮瘤5例,皮脂腺痣4例;恶性治疗类型为基底细胞癌14例,鳞状细胞癌4例,Bowen病3例。78例患者面部皮肤肿瘤病变部位统计如下表1。
2.2 治疗及预后
57例良性皮肤肿瘤中,54例行外科手术切除,3例未给予治疗。1年后随访,除3例未给予治疗患者外无一例复发;21例恶性治疗患者全部行外科手术切除,1年后随访,18例治愈无复发,3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心肌梗死,2例死于脑血栓,均与皮肤肿瘤疾病无关。
3 讨论
老年人群皮肤免疫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加上长期受日光照射、机械性擦伤、有毒气体侵袭等极易引发感染,直至患癌、瘤。老年皮肤肿瘤多系增生性病变,病情延展慢,又由于病变常合并皮损,因此容易被忽视,而且老年人往往直到皮肤发生明显变化,出现不适症时才选择就诊,这也决定了皮肤肿瘤病程长。本组资料显示,老年人群皮肤肿瘤病程平均为10.4年。在皮肤肿瘤病变部位上,一般全身均可发生,但以头面部最多,临床诊断符合率并不高,但治疗效果可以保证。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皮肤肿瘤患者预后影响重大,本组资料中57例面部良性肿瘤以痣细胞痣最多(35例),经手术切除后5年治愈率平均达到73.2%,而对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据报道其5年治愈率可达70.5%,而晚期治疗治愈率责则仅为18.1%。一般情况下,皮肤肿瘤多伴有合并皮损,这也是肿瘤容易被忽略或误诊的重要原因,但皮损现象可作为高度可疑的早期恶性病变的征兆:①久治不愈、时好时犯的皮肤溃疡;②日射线照过的皮肤、旧疮瘢痕、窦道处出现溃破或结节突起时;③色素痣突然变大、突起、周围出现卫星状小痣等;④过去日射线照射过的皮肤、旧疮班恒、窦道出现窥破或结节突起时。
老年皮肤肿瘤治疗主要分为手术和非手术,其中对所有类型的良性肿瘤均可采取手术切除,而非手术疗法则以化学腐蚀、冷冻、电解或激光等为主,不过非手术操作由于对组织破坏程度不易把握,过浅不仅治疗不彻底,而且形成新的刺激源;过深则会遗留瘢痕或迥异于其他周围组织的颜色,这对面部手术而言并不是理想的手术选择。对恶性皮肤肿瘤,外科手术切除无疑是最好的治愈手段。外科手术切除优势在于可实现一次性彻底切除肿瘤,且愈合快,充分考虑到了老年患者耐受性。对肉眼所及肿瘤边缘的3~5cm,深部超过肿瘤组织>1cm的,可在切除后送冷冻切片;对边界不清,或具有侵袭性组织学亚型的可选用Mohs外科技术。
综上所述,面部是老年人皮肤肿瘤的主要病变部位,不仅影响到外观,而且还可引发局部或全身症状,因此加强对面部皮肤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十分有必要,也因为面部皮肤肿瘤的特点使得在临床手术治疗中,应兼顾手术一次治疗彻底性和美观效果,结合病理学明确诊断,制定最合理的手术方案。
参考文献
1放疗技术及设备的发展
自从伦琴发现X线开始,便有人用X线治疗皮肤癌,而后就有了深部X线治疗机。随着计算机的问世,放疗计划系统等设备和放疗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放射治疗从初始阶段X线常规放射治疗、二维放射治疗到CT/MRI模拟定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及调强放射治疗,目前正在从三维向四维肿瘤放射治疗发展。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又称精确放射治疗)能够提高肿瘤靶区剂量,减少正常组织受量,保护要害器官,明显提高癌症局部控制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4],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放疗设备也从过去的深部X线治疗机到远距离钴-60治疗机、现代近距离后装治疗机、中子近距离放射治疗机、医用加速器向图像引导跟综的立体定向精确放射治疗设备如CyberKnife[5]和质子治疗系统等发展。为保证放射治疗的准确性、安全性,一些辅助设备及技术也应运而生,如模拟定位系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计划系统、剂量测量系统等等。但3DCRT和IMRT对器官运动和呼吸运动未能很好解决而CyberKnifer 的发明弥补了其不足。同时,因其精准度高, 受照正常组织减少, 其放疗并发症发生率低[5]。
2放射性皮炎发生机制
放射性皮炎是指各种类型射线,包括射线、粒子、电子、中子和质子照射引起的皮肤损伤性反应。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后,放射线可使细胞产生氧化根自由基R, 它作用于DNA 酶及细胞质膜, 造成细胞损伤。放射线作用于人体表皮细胞的DNA 分子, 使断裂的DNA 分子得不到修复, 细胞增殖受抑制, 多种生长因子表达减少, 细胞坏死[6]。多种生长因子在溃疡的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创面愈合的重要始动和促进因素。谷庆阳等[7] 研究证实,放射溃疡后的皮肤组织细胞合成分泌VEGF 的功能明显低于单纯伤口组,可见受照射后皮肤局部的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合成、分泌VEGF 的功能会减弱,使伤口愈合缓慢。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 病人在接受放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皮肤反应, 皮肤损伤会引起局部疼痛, 出血及感染。较重者可留下永久性疤痕, 更重者迫使放射治疗中断和治疗时间延长降低疗效。
中医对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机制的阐述[8]中医学认为,放射线是“火热毒邪”,放射性皮肤损伤是由于热毒过盛,热邪伤阴,引起热蕴肌腠,而致脱屑、红斑、瘙痒、溃疡等症,属中医学“火癍疮”、“丹”、“紫癫风”和“疮疡”范畴。《医宗金鉴》所言,“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可见“热邪致疮疡”是放射性皮炎的基本病因“,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是基本病机,而本虚标实则贯穿整个疾病始终。
3放射性皮炎分级
WHO 对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分级标准[9],Ⅰ级: 皮肤色素沉着,继之出现红斑;Ⅱ级:皮肤干性脱皮;Ⅲ级:湿性皮炎,渗液,水疱形成,继之糜烂,表皮脱落;Ⅳ级:皮肤发生溃疡。其损伤的程度取决于放射剂量、分割方法、照射种类、受照射面积、年龄、机体的整体状态、放射不良反应处理等多种因素[10]。皮肤损伤与射线剂量呈正相关[11] ,李素艳等[12]研究显示皮肤受照射5Gy 就可形成红斑,20~40Gy可形成上皮脱落及皮肤溃疡。研究显示约87 %~96 %的放疗患者会出现皮肤红斑,其中湿性脱皮的反应率为10 %-15 %[13]。
中医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症候分期[8]阴虚内热:放射线为热邪,长期连续的放射治疗,可致阴液亏虚,内不能濡养五脏六腑,外不能濡养皮肤腠理,故可见肌肤脱屑、瘙痒等症。热毒互结:随着放射剂量的不断增加,火热之邪循经入里,侵犯脏腑经络,致络脉不通,淤血内阻,加之火热内盛,热毒互结于内,可见皮肤红斑肿痛,甚至肌肤破溃,流脓等症。气阴两虚: 放疗日久,热毒之邪耗气伤精,致亏虚,气血不足,加之热邪犯里,损伤脾胃功能,致使气血生化之源受损,气血生化不足,故见肌肤粗糙,色素沉着,溃疡难愈等症。
4 放射性皮炎的防治
4.1放射性皮炎的药物防治 国内外防治急性放射性皮炎的药物较多,归纳起来效果显著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陈伟霖[14]等认为在放疗早期使用比亚芬不仅可以提高皮肤对急性放射性损伤的耐受性,延缓皮肤反应出现时间,还可以减轻皮肤损伤的程度。比亚芬具有皮肤深部保湿功能, 提供良好皮肤自我修复环境, 有清洁及引流特性,增加血流速度排除渗出物, 促进新陈代谢, 补充丢失脱落细胞, 促进受损细胞再生修复。比亚芬能有效预防及治疗放射性皮炎,[15](2)陶一蕾,陈春等[6,16]用维生素B12混合液500mg5支, 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3支,利多卡因注射液5mL5支,地塞米松注射液5mg2支溶于生理盐水500mL中, 用无菌纱布蘸湿后覆盖于皮炎处治疗放射性湿性炎,10 d之内治愈率100 % ,明显高于对照组(48 %)与美宝烧伤膏均匀涂在创面上,进行对照观察,结果维生素B12混合液外敷能控制创面感染,抑制创面渗出,促进肉芽生成,从而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加速创面愈合速度,皮肤刺痛感缓解迅速,无不良反应,使用方法简单易掌握,明显降低治疗成本,减轻护理工作量,减轻病人痛苦。美宝烧伤膏虽能清热解毒,止痛生肌,保护肉芽颗粒,促进创面修复,但不利于创面的吸收,延长了治愈作用。
4.2物理治疗(1)光敏拮抗剂类皮肤保护剂是采用透明质酸锌、光敏拮抗剂、皂甙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凝胶,减轻放疗对皮肤造成的急性损伤。光敏拮抗剂类皮肤保护剂使用后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隐性膜,能够减轻皮肤光敏反应,有较强的阻菌性和抑菌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效抑制炎性症状,保护促进放疗后皮肤修复,有效地预防Ⅱ级和Ⅲ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17]。(2)据报道, 局部冷却对皮肤具有辐射防护作用,徐云香[18]采用低温( 冰袋) 联合皮肤防护剂, 局部应用预防放射性皮炎收到满意效果,具体做法是分别于每次照射前和临睡前30 min 将药物均匀涂于照射野皮肤, 范围超出1 cm 左右, 厚约1 mm, 轻轻按摩促使药物吸收,并于每次照射前30 min 将冰袋用毛巾包裹后置于照射野皮肤, 然后放疗。(3)采用局部氧疗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的疗效优于常规清创换药, 且操作方便, 价格低廉, 患者易于接受[19],(4)对Ⅲ级放射性湿性皮炎,使用济安舒能喷雾剂可明显加快创面愈合中位愈合时间4.5天[20],济安舒能是用纳米技术处理的高分子活性剂,具有抑菌、结膜、促进肉芽再生长及镇痛等功能,经喷洒于创面后形成透气保湿的隔离网膜,此透气性隔离网膜中含有高度均匀分布的广谱抗生素,在防止再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4.3中医中药治疗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放射线为热毒之邪,皮肤照射放射线后,会因热邪伤阴而导致发热、红肿、瘙痒,热盛则肉腐、迫血妄行,血气凝滞而灼痛不已,因此治疗须重视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芦荟为百合料草本植物, 鲜叶片汁富含多种活性物质, 具有清热解毒、散淤、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组织修复等功效。鲜芦荟汁外涂在预防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及控制发生程度上效果显著[21]。芦荟可降低射线诱导的急性皮肤反应,其抗辐射机理可能与芦荟中所含活性物质的保护作用有关。而且鲜芦荟药源丰富, 价廉物美,无明显副作用, 用于预防及治疗放射性皮炎, 效果好。(2)有人用荆芥连翘汤对大鼠放射性皮炎进行预防性湿敷,结果提示荆芥连翘汤早期预防性治疗可以减轻放射性皮炎的程度[22]。(3)龙血竭胶囊是以传统名贵中药百合科植物剑叶龙血树的含脂木材提取的龙血竭为原料的单味纯天然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且龙血竭无刺激性及毒副作用, 将粉末调制成糊状, 外敷于创面, 经临床观察对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能缩短治疗时间,保障放疗顺利进行, 减轻患者痛苦,患者易接受[23]。由于放射线累积剂量造成的伤害,使得病人疼痛及瘙痒程度均明显加重,白芷芦荟凝胶可减轻瘙痒的症状[24]即可减少病人搔抓因放射线治疗而已受伤脆弱的皮肤,减少进一步的伤害及感染的可能性(4)孙红丽采用穴位按摩加湿润烧伤膏外敷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炎组总有效率为96.9%。对Ⅱ度以上的放射性皮炎康复新液湿敷治疗放射性皮炎,缩短了放射性皮炎的愈合时间,减少放疗中断病例数及放疗中断时间[25]。康复新液是一种外科常用药,为美洲大蠊干燥虫体的乙醇提取物制成的溶液,纯中药生物制剂,但需注意的是,对创面已有严重感染者应加用抗感染治疗。康尔泰也是一种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黄芩、紫草、红花、丹参等药物的提取物,具有抗菌止痒、去腐生肌、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可治疗放疗引起的各期皮肤、黏膜损害,保护放射野正常皮肤黏膜。
4.4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 皮肤创伤的愈合受多种肽类生长因子的调控,其中备受关注的是表皮生长因子( EGF) 。在溃疡的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创面愈合的重要始动和促进因素。试验研究发现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大鼠EGF及其受体表达明显降低,因而组织愈合速度慢。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 ――金因肽是运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外源性的EGF,可以补充内源性EGF的不足,促进机体各种上皮组织创面的修复。李素艳等[12]应用金因肽对4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进行研究,认为可降低Ⅲ、Ⅳ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并缩短III级皮炎的愈合时间。
4.5外科手术因放疗引起的皮肤溃疡及坏死以组织移植的方法修复仍是目前治疗严重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主要手段[26],一旦发生溃疡很难自愈,若合并感染、迁延不愈,保守治疗常常效果不佳,故此时只要患者全身情况允许,应手术切除溃疡及周围病变组织,并应用整复外科方法进行创面修复。
5放射性皮炎的护理
5.1心理护理放疗前病人都有恐惧忧虑心理,护理人员应作好解释工作,并向病人说明放疗目的,放疗效果及注意事项,根据病人的疾病特点以及生理、心理、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等作出正确、科学的评估, 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消除其顾虑并给予相应健康宣教,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治疗性沟通,使患者积极极配合治疗。
5.2常规皮肤护理皮肤护理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照射野的不适, 保护放疗皮肤,避免因人为因素加重放疗反应[27],保持皮肤完整,预防感染,避免瘢痕形成。指导患者放疗前理发、剃胡须, 勤剪指甲;有痒感时,可轻拍局部,勿搔抓皮肤,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照射野标记清晰,洗澡、洗脸时注意不能洗掉标记。若标记不清时及时找医务人员补画,切忌自行勾画。放疗期间宜穿柔软、宽松、衣领大的纯棉衣物, 避免摩擦及阳光照射, 外出时,要嘱患者戴帽或打伞,夏天尽量避免出汗,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涤品、化妆品,勿用过冷、过热的水洗澡, 勿用毛巾揉搓皮肤,勿在照射部位贴胶布。
5.3营养指导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品,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饮水, 多食黄瓜、西红柿、胡萝卜、绿叶蔬菜、豆制品、牛奶等, 保证营养供给, 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饮食指导可明显推迟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时间, 减轻皮肤损伤程度,促进创面愈合,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放疗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于放射性皮肤反应最重要的是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我们通过对病人早期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辐射防护宣教,治疗后的皮肤照射野的观察与护理,出院后的护理等全面细致的指导,使患者对放射性皮肤反应有了正确的认识,使皮肤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并能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同时,对发生皮肤损伤后,加强对局部皮肤正确的处理,可有效减轻和控制局部疼痛, 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保证了放射治疗的有效进行,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郝晓屹,刘雪融,菅德辉. 肿瘤病人放射治疗后皮肤反应的观察与护理.中国伤残医学,2006,14(5):68-69.
[2]陶重燕.肿瘤临床护理[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80.
[3]房彤.头颈肿瘤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和口腔黏膜损伤的调查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8,18(5):350.
[4]张中柱.中国肿瘤放疗设备的进步.中国医学装备,2009,6(2):4.
[5]吴建波,王建斌,李 勇.精确放射治疗技术临床研究进展.人民军医,2011,54 (6):523-524.
[6]陶一蕾,邱玲.维生素B12混合液治疗放射性皮炎85例.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7-68.
[7]谷庆阳,王德文,崔玉芳,等. 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发生发展过程中VEGF 的表达水平与单纯伤口愈合的对比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02,11(4):196.
[8]王小璞,李学,李佩文.放射性皮炎防治研究现状.疑难病杂志,2009,8(3) 183-186.
[9]谷铣之,殷蔚伯,刘泰福.肿瘤放射治疗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691.
[10]Trotti A. Toxicity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a review of trends and issues[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0 ,47 (1) :1-12.
[11]梁宏立,赵凤玲,傅宝华,等. 慢性放射线皮肤损伤18例临床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04 ,20 (8):19-20.
[12]李素艳,高黎,殷蔚伯,等. 金因肽对急性放射性粘膜炎及皮炎的作用[J]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2,11(1):36-38.
[13]Fisher J ,Scott C ,Stevens R ,et al . Randomized phase III study comparing bestsupportive care to biafine as a prophylactic agent for randiation2induced skintoxicity for women undergoing breast irradiation : radiation herapy oncologygroup[J] .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0 ,48 (5) :1307-1310.
[14]陈伟霖,陈开珠,谢源福,等.三乙醇胺乳膏防治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1,3(1):81-84.
[15]王福光,鞠再双,钱利.比亚芬预防及治疗放射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慢性病学杂志,2010,12(12):1614 -1616.
[16]陈春,陈祥龙,陈俊,等. 维生素B12 混合溶液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J] .护理杂志,2002,19(3):20-21.
[17]徐安利,许金全,张淑英.光敏拮抗剂类皮肤保护剂预防头颈部放射性皮炎疗效观察.现代肿瘤医学,2011,19(5): 879-880.
[18]徐云香.低温加皮肤防护剂对放射性皮炎的防护作用观察.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2):71-72.
[19]何 林.局部氧疗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92例疗效观察.广西医学,2010, 32(8):940-941.
[20]叶莲侠.济安舒能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疗效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 31(2): 307.
[21]刘小平,陈谦,卢金利,等.鲜芦荟汁预防及治疗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0):1251-1259.
[22]兰海梅,赖梅生,种树彬,等.荆芥连翘汤预防性湿敷对大鼠放射性皮炎的影响.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7):608.
[23]曹丽花,王国花,严昭仪,等.龙血竭胶囊治疗乳癌术后放射性湿性皮炎疗效观察.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4):542.
[24]高依帆,陈怡婷,张恒鸿.白芷芦荟凝胶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炎的疗效观察.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2):37.
[25]谌科霞,肖泽民,彭红梅.康复新液湿敷治疗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当代护士,2011,(4):79-80.
【关键词】
外鼻;皮肤恶性肿瘤;手术;Ⅰ期修复创面
临床上外鼻恶性肿瘤并不常见,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手段。而切除恶性肿瘤以彻底为第一原则,往往也就牺牲了患者在外形上的美观要求。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采用手术治疗外鼻恶性肿瘤27例,按肿瘤手术切除原则的同时,结合肿瘤的性质、部位、大小及患者的年龄,选用不同的手术和修复方法,使外鼻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得到相应改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7例,经病理证实为外鼻恶性肿瘤。其中男20例,女7例,男女比接近3∶1;年龄28~84岁,平均62岁,均无局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病理类型:基底细胞癌19例,鳞癌3例(其中高分化2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角化棘皮瘤恶变为高分化鳞癌3例。病变部位:鼻背10例,鼻翼5例,鼻尖2例,鼻唇沟6例,鼻根4例
1.2 手术方法 手术切除范围一般外缘取切缘阴性后再扩大5 mm,基底切达鼻骨骨膜或软骨膜,如肿瘤累及软骨或鼻中隔则彻底切除,甚至行全鼻切除。手术前讨论时即可按肿瘤大小、累及范围及深度制定手术及修复方案。本组14例肿瘤较局限,切除后缺损部直径2 cm,手术方法:创面游离植皮4例,双瓣5例,正中额瓣2例;2例累及鼻翼软骨或鼻小柱,切除软骨并以带有软骨的耳后游离皮瓣修复(打包加压2周)。
2 结果
2.1 27例患者中有3例术后接受了放射治疗,24例随访3年,其中有2例失访, 1例死亡(死于他病),3年存活率为87.5%(21/24),存活患者局部均无复发征象。
2.2 术后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 术后1个月,患者满意16例,尚满意8例,不满意3例;医师满意22例,尚满意5例。术后随访2~3年,患者满意19例,尚满意4例,不满意1例;医师满意23例,尚满意1例。
3 讨论
外鼻恶性肿瘤多属皮肤癌,恶性程度低,发展较慢,且易于发现,可得到早期治疗,预后一般较好。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本结果显示男女比接近3∶1,与文献报道一致[1]。临床上外鼻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较多,可以选择手术、放疗、激光、冷冻等,但一般还是主张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基底细胞癌和鳞癌可以先用放射治疗,而且治愈率也很高。但考虑到放射治疗后,照射野局部皮肤会变得缺乏活力,同时色泽也会明显不同于周围皮肤,故选择治疗手段时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①当肿瘤比较局限,缺损部直径2 cm者,则在创面充分止血并确保基底无瘤后,取锁骨上或腹部或上臂内侧全厚皮片行游离植皮术,取下皮片时尽量彻底去除皮下组织及脂肪层以提高存活几率。取皮区分离皮下后可直接分层缝合,手术创缘与皮片间断对边缝合后外周打包加压,术后2周拆包及拆线。该手术方案的缺点是植皮区皮色有些差,较易辨认出来。鼻背偏下部较大缺损可以尝试双侧鼻唇沟瓣或其他双侧不同型皮瓣修复,缺点是内眦有牵拉,不过时间稍长后会有改善。设计正中额瓣180°转瓣封闭时需注意蒂部必须包含有角动脉在内眦的分支,缺点是额瓣蒂需Ⅱ期修复断蒂;③肿瘤累及鼻翼软骨或鼻小柱者,我科选择的是扩大切除受累软骨并以包含有软骨的耳后游离皮瓣修复,需打包加压2周[3]。也可选用带耳廓软骨的部分耳轮复合瓣修复缺损,也需打包加压2周。耳后复合组织适应于鼻翼软骨破坏较多者,其缺点是游离皮瓣靠创面基底组织液渗透供养,故存活率偏低[4~5]。由于外鼻是面部最为突出的部分,对容貌影响极大。故手术根除病灶后,应考虑一下手术野的修复,尽量保全患者的容貌,以求患者术后能得到较高的生存质量。术中也要尽可能保持完好的面部形态和功能。沿皮纹做切口,并根据缺损区的部位、大小、邻近器官设计相应的皮瓣和修复方案,因为修复鼻缺损最适宜的组织为鼻本身[6,7]。在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一期修复时,皮瓣的选择要慎重,首先要考虑组织的大小,所需的组织是皮瓣还是肌皮瓣;其次要考虑就近取瓣和组织瓣血供情况;第三要考虑供区的功能和外观。只有这样才能合理选择皮瓣,既达到修复的目的,又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我科近几年在确保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因“ 瘤” 而异地治疗并修复了一些外鼻恶性肿瘤患者,达到了远期疗效确切和术后面容保全的双赢,手术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80.
[2] 代玉姣,蒋木勤.外鼻部皮肤癌74例临床分析.山西医药杂志,1994,23(3):153.
[3] 周小屏,王泉良,汤君彦.外鼻肿块的手术治疗(附49例报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1998,4(2):8284.
[4] 石孟志.外鼻肿瘤的手术切除与缺损修复.中国基层医疗,2003,10(1):7879.
[5] 薛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372.
【关键词】 防治;肿瘤射频热疗;皮肤反应;护理
热疗是指通过物理方法使肿瘤组织的温度达到41.5℃~45℃并维持40min以上,引起肿瘤细胞生长受阻,凋亡的一种治疗方法[1]。射频热疗是治疗肿瘤的新手段之一,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在治疗中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尤其是多周期射频热疗后致皮肤反应更为常见和严重。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根据患者在使用热疗治疗的前、中、后不同时期发生的皮肤反应,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7例,男39例,女18例,年龄14~80岁,平均57.6岁。肝癌13例,肺癌12例,肠癌8例,胃癌6例,食管癌8例,乳腺癌6例,胰腺癌4例。平均热疗次数8次,累计时间达45min以上。
1.2 治疗方法 采用HY7000肿瘤射频热疗机。患者呈仰卧,靶心位置:下腹,上辐射器与下辐射器均为300mm,功率400~700W,温度40℃~42℃。时间间隔每2~3天1次,45min左右,具体根据高温持续时间及热疗操作人员做适当调整。
1.3 皮肤反应 一般照射4次后照射区皮肤开始出现发干、痒感、紧绷感,随着照射次数的增加,逐渐出现肤色变深变黑、脱屑,严重者出现水泡,溃烂化脓。
2 结果
48例病人均出现色素沉着、脱皮等干性反应,仅有7例病人出现湿性脱皮。2例病人烫伤,通过积极治疗1周后皮损处就痊愈继续热疗。本组无一例出现溃疡等Ⅲ期反应。
3 护理
3.1 热疗前
3.1.1 宣教指导 在经历了各种检查确诊后,多数患者有恐惧、悲观、焦虑等情绪;加上对射频热疗知识缺乏了解,心理准备不充分,表现为对射频热疗能否治愈肿瘤,治疗中会碰到什么反应等等,忧心忡忡,信心不足,甚至拒绝配合治疗。因此,护士在进行热疗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的原理、方法、疗效,治疗前、中、后的注意事项及需要准备的物品、治疗环境等,告知热疗可能发生的照射野皮肤反应以及保护照射野皮肤的重要性,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现实,消除不良心理因素,保持稳定的情绪,调动抗御肿瘤的内在动力,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1.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医护人员工作态度、一言一行是直接向患者传递信息的主要环节。护士应该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理解患者,耐心倾听他们的主诉,了解他们内心感受,通过患者的真实体验,而产生对护士的由衷敬佩。因为积极的信息,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3.2 热疗中 热疗期间,护士要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做好说明、解释,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把皮肤反应程度降到最低。
3.2.1 检查患者的准备和热疗机运作情况 嘱咐患者要着宽松、肥大、旧纯棉或丝质柔软内衣,吸湿性好。加强治疗中操作的准确性,密切注意温度的变化,仔细观察患者表情和皮肤反应情况,及时处理皮肤过热症状。在治疗过程中,照射野区的皮肤只可用温水轻轻沾洗,操作轻稳,动作不要过快,每日1次,严禁擦洗。
3.2.2 照射野区皮肤观察 一般在照射2~3周前后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及痒的现象,尚属正常反应。照射进行至3~5周时肤色渐渐变红黑,本组有48例出现干性脱屑现象,皮肤痛痒加重,治疗结束后可慢慢恢复正常。多周期照射皮肤反应加重时,局部出现湿性反应,有渗出物,破溃糜烂,继续照射破溃面积会增大,局部糜烂加重,疼痛厉害。本组有2例患者在第5周出现皮肤破溃,局部有渗出物。停止放疗1周左右,局部外科换药,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5mg配成水溶性溶液涂患处,每天3~4次,或用喜疗妥局部涂抹起到很好的效果,好转后继续治疗。
3.2.3 照射野区皮肤治疗、护理 保持照射野内皮肤清洁、干燥,减少出汗,出汗时及时用湿毛巾沾干,局部不随便涂油膏、酒精化学药品、贴胶布等有刺激性药物;若局部皮肤痛痒难忍,用温水和软毛巾轻轻沾洗或用手轻轻拍打,涂抹婴儿止痒粉,必要时可用芦荟汁或金霉素眼膏外涂。绝不能用手指或其他物品搔抓皮肤、撕剥皮肤脱屑,以免引起感染,更不能用热水袋热敷、冰袋冷敷,避免冷热刺激;皮肤烫伤出现水泡时用75%的酒精消毒创面及周围皮肤,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尽水泡内的渗液,生理盐水外洗后涂生肌膏或喜疗妥。如果患者洗澡,要嘱其水温不能过热,照射野内的皮肤不可用肥皂擦洗,更不能用力搓擦。
3.3 热疗后 告诉患者要加强照射野区皮肤的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局部皮肤的观察和护理。严禁使用外力或其他美容方式去除照射野区皮肤的黑迹,应让其自然消退。要定期复诊和随访,如病情发生变化,就要缩短复诊和随访时间,如发现病情复发,要及时就医。
4 讨论
热生物学研究证实,加热使组织温度达40℃~45℃,细胞稳定性降低,对放射线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当温度升高至45℃,并持续60min,细胞将发生不可逆损伤[2]。多周期射频热疗在治疗的同时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够降低患者局部皮肤损伤程度,减缓患者心理应激不良,确保热疗顺利完成并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对提高病人的远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