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运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组织学生探索,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结合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境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们时堰镇这几年经济的发展是日新月异、斗转星移,镇容镇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最近镇政府准备进一步加大新区的绿化面积,许多植树公司纷纷表示想承担此项工程。你觉得在选择公司时会考查哪些因素呢?
出示信息:工程负责人找人去他们以前的工程现场进行了实施调查。
调查到的信息有:
甲公司负责一号路段,成活了19棵树苗;
乙公司负责一号路段,成活了23棵树苗;
丙公司负责三号路段,成活了47棵树苗。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选公司”这一挑战性的问题导入,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积极参与后面的学习活动打下基础。]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1. 比较中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你会建议政府选择哪个公司?
生1:只了解成活的棵数不行,还要知道他们承建段的总棵数。
出示:甲公司共种树20棵,乙公司共种树25棵,丙公司共种树50棵。
师:现在你会建议镇政府选择哪个公司?
生讨论后讨论:
生2:我们可以求成活的棵数占种树总棵数的几分之几,把这个几分之几,给他取个名字叫成活率吧。
生3:甲公司植树的成活率是19/20,乙公司植树的成活率是23/25,丙公司植树的成活率是47/50。
师:通过比较哪个公司种树的成活比率高一些呢?
生经过第二次讨论,得出共识:要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才好比较。
师: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过把分母化成什么较好一些呢?
强调:通常用分母是100的分数表示容易比较,也比较简便。
师:像95/100、92/100、94/100这些数都表示两个数的比率关系,都是百分数,那什么叫百分数呢?
学生试说。
共同归纳: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之分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学生看书第105页是怎么说的,并把百分数的概念用笔勾画出来。
质疑:为什么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后,教师指出: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比率关系,它的后项是一个固定的数100,所以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讨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哪些数?举例说明并分小组讨论。
小结:由于百分数是表示两个数的比的关系,所以,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可以是小于100的数,也可以是大于100的数。
2. 生活中找寻百分数的足迹。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你看到了百分数?说一说它的实际意义。(生答略)
3. 自学中知晓百分数的读写法。
(1)先自学写法,互相说一说如何写百分数?
明确:写百分数时,直接在原来的分子后添上一个百分号%。
教师说,学生写百分数25.6%;学生说,学生写130%。
强调:写百分数时,百分号的两个小圆圈应写小一些,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2)指导学生读出下列一组信息。
1. 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2%。
2. 200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5.3%。
师:读百分数时,不能读成一百之几,只能读成“百分之几”。
4. 辩析中弄清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出示一组信息:
(1) 本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48.7%;
(2) 一根电线长99/100米。
小组讨论:上面的二个数可以怎样分类?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分?
指出:分数和百分数都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的关系,如上面的48.7%、99/100,都表示了两个数的比的关系,但分数除了表示两个数的比的关系外,还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如99/100米,所以,分数可以带上计量单位,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比的关系,因此不能带计量单位。
明确: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的比,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空间,学生将如鱼得水,爆发出极大的创造热情,自由地、主动地投身到数学活动中去,无论是“百分数的意义”的概括还是“百分数与分数的比较”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都显得轻而易举,学习也成为一种乐趣,数学课也将成为活动的,创造的课堂。]
三、练习巩固,学以致用
1. 辨一辨真假。
(1)一段绳长29/100米。( )
(2)一段绳长29%米。( )
2. 你猜我猜大家猜。(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百分数)
你估计一下自己作业的优秀率为( %),你希望达到(%)。
3. 一句话评价自己的表现。
你能用今天刚学的百分数知识,来说一句话,告诉同学们你完成的情况吗?
[设计意图:改变以往单一反馈的学习模式,给学生以最大的发挥空间,假设十五年后再来填写这张表格会是怎样的一种状况,设想一下祖国飞速发展的经济,让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谈成功知不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四、课堂小结,反思体验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自评、互评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名人名言,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课堂教学 创新 生活经验
在苏教版数学教材中,百分数的意义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今年再次执教这一内容时,我对教材进行了仔细研读,对学生的知识起点进行了认真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教材的设计进行了大胆创新,课堂实施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从中撷取的几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巧借生活经验学习百分数的意义、读法与写法
对于这部分内容,教材中本来安排的是一道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的例题,意图通过这一教学情境既引出百分数的意义,又说明为了方便统计和比较,需要把分数化为百分数,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数的作用;但这一设计把重点、难点集中在一道例题的教学中,教学时很可能顾此失彼,而且仅根据一道例题便试图引导学生抽象出百分数的意义,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太单薄,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学生更多依赖的是课标所反对的“模仿与记忆”。
通过课前调查,我发现学生在生活中都曾遇见过百分数,由于此前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并且学习了分数乘除法,因此对一个具体百分数的意义已经能作出简单的表述,对百分数的读法与写法也基本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借助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学科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把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上升到抽象的、概括的程度。
师:“课前我们已经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百分数,现在我们交流一下,注意说清楚你的百分数是从哪儿找到的,它表示什么含义。”生1:“我是在蒙牛酸酸乳上找到的,蛋白质2%,表示蛋白质占整个饮料的百分之二。”(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交流的百分数表示的含义)生2:“我是从啤酒瓶上找到的,酒精度≥3.1%,表示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这瓶啤酒的百分之三点一。”生3:“我是从我爸爸牛仔裤上发现的,68%棉,32%涤纶,表示棉占牛仔裤布料的百分之六十八,涤纶占布料的百分之三十二。”……师:“大家已经介绍了很多的百分数,那你们现在对百分数有哪些认识呢?百分数是否应该看作是整数、小数、分数之外的另一种数呢?”生:“不能,百分数只是一种特殊的分数,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师:“你们同意这种看法吗?确实是这样,比如百分之二其实就是2/100,只不过百分数一般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我们以前学过,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如我们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37;又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如一袋盐重1/5千克。我们刚才找到了很多表示百分之几的百分数,有没有表示具体数量,也就是带单位的百分数?百分数也可以表示具体数量吗?“生:“没有带单位的百分数,百分数不可以表示具体数量。”师:“我们刚才说百分数是分母为100的分数,你认为准确吗?”生:“这样说不准确,因为有些分母是100的分数就不是百分数,比如一百分之九米。”师:“那根据自己的理解,你认为什么样的数叫做百分数?”(师有意识地指着板书)生:“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上述片断中,教师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实施教学,先让学生说自己从生活中发现的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并有意识地板书下来,在学生认识到百分数不可以表示具体数量后,再对照板书,就很容易自主探索出百分数的意义,同时体会到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充分发挥出了“数学学习主人”的主体作用。至于正确读、写百分数,绝大多数学生是无师自通,教师只需在练习中对书写规范略作指导就行。
片断二:通过名人名言渗透情感与态度的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学习要能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必须渗透情感与态度的教育。
关键词:生活;融入教学;激发兴趣;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228-01
一、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到处有数学。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和感受数学,都是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具体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要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易懂。
例如,教学“百分数意义和写法”时,虽然百分数是学生刚要学习的新知,但是百分数常在电视、报刊等媒体上经常出现,学生亦接触,我布置学生课前作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搜集百分数,学生搜集到的数据有:衣服标签含棉量90%,含纤维10%;牛奶盒上含蛋白2.9≥%脂肪≥3.1f%非脂乳≥8.1;料瓶上、网络上、等等,用身边事物导入,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彩,对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到亲切,有兴趣。学生同时会更加希望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把百分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会到学好百分数对于指导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用途。
二、例题生活化,学生易懂易学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原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尚若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既可以打开数学与生活的通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课时,我把例题改编成吃火锅,先让学生看一段老师吃麻辣火锅的录像,又麻又辣让人回味。再进一步展示火锅食谱的配料,辣椒45%花椒38%其他17%让学生讨论看到这些数据想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带着浓浓的兴趣很快就得到了结论:麻辣的原因是辣椒和花椒占配料总量百分比大。接着引导各百分数表示什么?学生获得百分数的意义也水到渠成。
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我就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按一定比例把药粉和水配成药水,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学生加深了印象,明白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是很广泛的,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处处有数学,并树立学好数学知识的自信心。
三、练习生活化,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学生学完新课后,我就经常出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百分数意义和写法”一课练习中,我设计了招聘小记者告示:1、能说出新闻中百分数的意义。2、谈谈自己对这则新闻的感想。新闻A、某市学校附近小摊中,合格的食品仅是30%B、我国耕地面积占总世界耕地面积8%;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 C、一件衣服标签含棉量90%,含纤维10%;学生在思考百分数的意义时,同时又感受到了不要乱买乱吃小食品;要节约粮食,有节制开垦土地,搞好计划生育等等问题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深意,受到了思想教育。
又如:在学完统计表一课时,我布置课下作业,各小组搜集身边数据自己汇成统计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问题。第二天学生交上来的作业非常生活化,有的小组绘制了5月20日我校为汶川灾区捐款统计表,建议所有人来献出爱心,支援四川灾区;有的小组绘制了汶川5.12地震伤亡人数统计表和救援数据统计表,提出问题怎么样合理规划利用救灾物资;也有绘制家庭用水用电统计表,提出节水节电建议。
2010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沙城一小 杨安娜
一、学情分析:
六(3)班共有学生43人,六(4)班有41人,这两个班级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仍有小部分后进生的存在,六(3)班有5个学生是上课纪律差,从来不完成作业的,而且很不好沟通,这些孩子的家长不是离异就是在外面做生意,都跟在爷爷奶奶身边,缺乏教育和监督,使得他们的成绩很不理想。六(4)班也有这样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整体内容分布:(一)位置;(二)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2、解决问题,3、倒数的认识;(三)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2、解决问题,3比和比的应用;(四)圆1、认识圆,2、圆的周长,3、圆的面积;(五)百分数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六)统计1、扇形统计图,2、合理存款;(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6-0058-03
【作者简介】金妤茜,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小学(江苏苏州,215000),二级教师,苏州市工业园区教坛新秀,苏州市教坛新苗,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从而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方式。学生的学习起点有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之分。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的进度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上已具有的知识基础。如何准确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科学地处理教材,合理调整课堂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结合苏教版六上《百分数的意义》一课,笔者谈谈自己三次备课中对“以学定教”的一些思考。
一、着眼学生的逻辑起点――按图索骥
本节课要让学生经历百分数产生的过程,体会百分数在统计过程中的优越性,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并能区分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因此教师可以遵循教材的这条线索,从学生的逻辑起点出发,由例题切入,带领学生一步步认识百分数。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课前两位同学和金老师进行了投篮比赛,结果如何呢?
师:看到这样的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金老师水平很差。
生2:我觉得不好比较,因为不知道投篮的总数。
生3:如果张**投了100次才中16次,而金老师投了7次就中了7次,这不能判断谁的水平高。
师:那投篮水平的高低还与什么有关?
生:投篮次数。
师:用什么方法最科学?
生: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
(二)完成表格,分析比较
先让学生说说三个人投中的比率分别是多少,并解释其中的意义。
师:现在能一眼看出谁的投篮成绩最好吗?怎么做?
生: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 > ,所以金老师的投篮水平最高。
师:观察这组分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生:分母都是100。
师:把这些分数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有什么好处?
生:便于比较,它们都表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百分之几。
(三)逐步展开,认识新知
谈话:像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就叫作百分数。课前我请同学们搜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你能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学生在课堂中交流搜集到的百分数时,都能正确地读出百分数,因此教师并未对百分数的读法进行详细讲解,而是在交流百分数环节中完成了教学。同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虽有所感知,但还是说不清谁占谁的百分之几。看来仅凭一个例子概括百分数的意义过于单薄,教材受版面和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呈现更多的实例。而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如果课堂一开始就让每个学生都拿出课前收集的百分数,述说他们个性化的理解,然后进行集体展示,顺着学生的“学”来“导”,在“导”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探究,这样的设计是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呢?笔者尝试调整交流和感悟百分数意义的环节,并进行二次教学。
二、立足学生的现实起点――就地取材
在媒体发达、信息多元化的今天,现实世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大部分学生都能借助具体情境对百分数的意义揣摩出一二,因此笔者就让学生汇报身边搜集到的百分数,在交流中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究百分数的含义。
(一)交流中感悟百分数的意义
1.信息会。
师:请大家拿出课前搜集的百分数,说说它们的含义。
生:会游泳的男生人数占男生总人数的75%。
师:你是怎么理解75%的?
(教师板书:会游泳的男生人数占男生总人数的75%)
生:把男生总人数看作是100份,会游泳的就是其中的75份。
师:还有谁想表达一下?
生:全班近视率20%。
师:近视人数和谁比占了20%,在这么简短的话中找到隐藏的两个量是什么?
生:近视人数、全班人数。
(教师板书:近视人数是全班人数的20%)
2.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
师:重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生:都是说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师:你说的“谁”指的是什么?
生:比如第一句中,指“会游泳的男生人数”和“男生总人数”。
师:在数学中,“谁”就是表示一个数,百分数其实就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接下来请同桌之间相互说说各自收集到的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二)阅读中体会百分数的价值
谈话:百分数的价值何在呢?
学生搜集到的一个个鲜活的百分数实例不仅丰富了课堂,也丰盈了孩子的心灵。当然,学生原创性的认识有时也有失偏颇,教师需要适时给予补充和修正。这一过程为学生概括百分数的意义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接着让学生根据板书上提炼的这些典型例子概括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至此,归纳百分数的意义水到渠成,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不再是开始的懵懵懂懂。但是否还有不足之处呢?笔者发现此时学生对百分数产生的价值以及例题中的“投中率”明显感悟尚浅,反复思量后,笔者又对例题环节做了细化处理,以凸显百分数的长处。
三、遵循教材的编写意图――趁热打铁
我们首先要明确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要认真研读教材、弄清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从学生搜集到的百分数入手,在汇报交流中引导学生逐步体会、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继而在探究例题时促使学生认识到:投篮水平的高低应该通过比较“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的大小来作出判断,那么需将分数再分别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才便于比较,从而深刻感受百分数的由来和价值。
(一)指导阅读,科学比较
师:百分数顾名思义,它和整数、小数、分数一样都是数,你觉得它和什么数的关系更密切?
生:分数。
师:是的,百分数从分数中来,怎么来的?我们一起看一下三场投篮比赛的情况,请打开课本84页。
提问:(出示投篮)哪一场的投篮次数最多?(出示投中)哪一场的投中次数最多?
师:第三场投篮次数最多,投中次数也最多,那是不是第三场的成绩最好?
生:不能仅仅凭一个量判断,得求出投中次数占投篮总数的几分之几。
小结:只有把这两个数量结合在一起,才能更科学更合理地评价这三场比赛的成绩。
(二)认识投中率,感受百分数的便捷
师:现在你能看出哪场比赛成绩最好吗?
生1:能看出来,但不容易。
生2:进行通分,变成分母是一样的数。
师:现在能一眼看出来吗?为什么?
生:分母都是100,便于比较。
师: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百分之几,可以简称为投中率。(一起读一读这个词)谁再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投中率”?
生: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百分之几。
谈话:这些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三)感悟百分数的价值
轻轻读一读:据世博局统计,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的游客中,5%来自境外,20%来自上海本市,75%则来自全国其他地区。
如果我们将所有的百分数换成分数:据世博局统计,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的游客中, 来自境外, 来自上海本市, 则来自全国其他地区。
师:对于材料中的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