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陕西幼儿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是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职后教育是提高在职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1999 年9 月13 日,教育部颁布实施了我国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第一个正式文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开启了我国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发展的征途。近年来,随着国家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愈发受到关注, 2012 年9 月20 日,教育部、中央编办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要求实行幼儿园教师5 年一周期不少于360 学时的全员培训制度扩大实施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在国家大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下,陕西省组织开展了大范围的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活动,从2014 至2016 年,仅国家级培训计划的规模就分别达到约18 576 人、20 899 人和43 715 人,加之省市区县、幼儿园、文化公司等机构的积极行动,陕西省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的规模之大、发展速度之快已是有目共睹。然而,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培训课时数量的保障,更有赖于职后教育内涵质量的提升。那么,陕西省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开展的具体情况和成效究竟如何? 我们对陕西省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进而分析教师职后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15 年3 月至2016 年5 月,历时15 个月。调查对象为陕西省西安、宝鸡、延安、榆林、安康、商洛等六个地市52 所幼儿园中1 127 名幼儿教师,样本地区分属陕西省的关中、陕北和陕南地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调查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共发放调查问卷1 127 份,回收有效问卷1 052 份,回收率为93. 3%。访谈法采取开放和半开放性访谈,对象包括样本幼儿园教师和管理人员、样本县教育局主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陕西省幼儿园教师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 教师学习需求强烈,但功利主义思想明显
对职后教育的看法态度是促进或阻碍幼儿园教师参加职后教育的内在动因,直接关系到职后教育的开展效果。目前,在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浪潮的席卷下,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师摒弃了过去一学定终身的观念,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更新知识观念、发展专业能力、提升完善自我的过程,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持续不断的学习。调查显示,有50. 1%的教师认为自己非常需要职后教育,有45. 2%的教师认为自己需要职后教育,仅有4. 2%的教师认为职后教育可有可无或不需要,说明陕西省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对职后教育的重要性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学习需求比较强烈。这与安徽省幼儿教师对继续教育充满渴望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在相对年轻化的幼儿园教师群体中,终身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大多数教师能够把职后教育与自身的专业发展联系起来,以提高专业能力为最主要目的,关注个人成长中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持续提升,仍有近五分之一的幼儿园教师把学习的最主要目的聚焦于文凭、职称、评优等功利性追求,把参加职后教育作为达成这些功利性目标的手段。这种工具主义的思维方式与幼儿园教师对改善自身生存状态的渴求有关,也与幼儿园教师考核评价体制关系密切。
2. 教育活动组织有力,但对教师需要有所忽视
职后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方式反映出相关行政人员的管理及教育理念,是影响职后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发现,在陕西省大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下,大部分教师都有机会参加园内外开展的职后教育活动,园内培训和教研活动的开展正在形成幼儿园的工作常规,园外培训也开始走进许多教师的职业发展生涯。这既得益于陕西省出台的一系列幼儿园评估标准的有力督促,得益于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机构组织的丰富多样的职后教育活动,也离不开幼儿园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关切,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活动得到了有力的组织和推进。但是,对教师需要的忽视使这种有力的组织难以发挥最大的效用。目前,陕西省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的组织管理主要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存在忽视教师实际需要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职后教育质量的提高。调查结果表明,在教师职后教育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多数活动都安排在教师的休息休假时间,挤占了教师本可用来处理生活事务、休闲娱乐、自学思考的个人时间,使教师在完成琐碎繁忙的日常工作之后,还要身心疲惫地去参加园内和园外的培训活动。当问到影响您参加职后教育的最主要原因时, 45. 1%的教师选择了培训时间与工作或生活时间冲突,没有时间参加。与此同时,幼儿园教师参加的绝大多数职后教育活动的主题内容都是由上级部门、幼儿园和教研组直接确定的,很少考虑不同特点、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和意见。职后教育管理中这种忽视教师生活和学习需要的做法直接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导致了教师学习兴趣的缺乏,当问到您对职后教育活动的主题内容是否感兴趣时, 23. 1%的教师选择了不太感兴趣和完全没兴趣,53. 2% 的教师选择了一般,只有23. 7%的教师选择了很感兴趣。
3. 课程安排丰富多样,但缺乏实践性和吸引力
从调查和访谈结果可知,幼儿园教师所参加的职后教育课程内容广泛,既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也包括幼儿发展、保育教育、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还涉及环境创设、游戏组织、教育教学、家园沟通、教研反思等专业能力,几乎涵盖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方方面面,这体现出陕西省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此同时,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也比较多样,除了专题讲座、教研讨论之外,还有活动观摩、实地参观、技巧实训、师徒结对等。职后教育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为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兴趣爱好教师的学习需求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可能性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现实。教师虽然参加了不同内容安排、不同教学方式的职后教育课程,但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偏重理论缺乏实践性,教学方式呆板缺乏吸引力。从访谈中可知,相较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理论性知识,教师更喜欢学习在具体情境中如何做的实践性知识,以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据了解,目前的职后教育课程中虽然有很多关于专业能力的内容,但授课教师更多地从理论的宏观的层面去阐述某项能力的内涵、意义及应然做法,缺乏对具体问题情境的分析,缺乏体验式的交流分享,使幼儿园教师学习了诸多应然策略却仍不知在工作中该如何应用。另外,非学历的职后教育课程普遍具有短期性的特点,许多课程仅有两三天的时间,而且课程内容安排缺乏职前学校教育中的连贯性与系统性,造成了课程内容的零散,很难满足教师就某项内容开展深入系统学习的需要。
4. 教学效果比较明显,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参训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能够直接反应职后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是衡量职后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调查发现, 77. 2%的参训教师认为园内培训对自己的工作帮助很大或有帮助, 89. 2% 的参训教师认为园外培训对自己的工作帮助很大或有帮助( 见表7) 。由此可见,陕西省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体上得到了参训教师的认可,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能力的提高,对教师改进日常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园内培训相比,园外培训取得了更好的效果,这可能与园外培训有更高水平的培训者团队和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关。从成人学习理论的视角来看,教师学习的动力在于提高自身的能力,以应对他们所面临的教学实际问题、生活负担、危机感以及自身对于更高目标的要求等。职后教育对教师改进工作的帮助程度会直接影响教师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容忽视的是,职后教育具有复杂性的特点,由于受到参训教师差异、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所参加的职后教育对改进工作有很大帮助,还有超过五分之一的教师认为所参加的园内培训对自己的工作帮助不大或没有帮助,说明陕西省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尤其是园内培训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思考与建议
1. 保护教师的学习热情,改善教师的生存状态
学习热情是幼儿园教师参加职后教育活动的内在动力,目前幼儿园教师总体上学习热情较高,但部分教师参加职后教育的主要动机是功利性目的的实现,职业发展倦怠、专业成长乏力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是受幼儿园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影响,另一方面则主要源自于幼儿园教师生存状况堪忧、社会地位偏低。长期以来,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在整个教师系列中也是最低的,教师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他们工作任务繁重没有上课下课之分,还要经常加班加点; 他们不仅要懂儿童心理与教育规律还要会弹唱跳画技能,薪水待遇却低得可怜; 他们既要照顾幼儿生活又要引导幼儿学习,却被人低看为保姆阿姨 他们竭尽全力对班上的孩子倾注爱心耐心,却常常要面对家长的傲慢与怀疑在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负担与低收入低认可度的双重挤压中,还要求幼儿园教师全心全意钟情于专业发展,显然是难以实现的浪漫幻想。这既不利于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拥有建立在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基础上的对自身专业成长内在持久的渴望。为此,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生存状态。首先,应根据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核定合理的工资待遇水平,使教师能够从中看到自己工作的重要价值,过一种有尊严的职业生活; 其次,应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通过树立优秀幼儿教师爱岗奉献、执着钻研的典型,逐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不断提高包括家长在内的公众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的认可度; 再次,应树立科学的教师能力观,在根据新理念积极督促教师提高观察理解幼儿、组织区域活动等核心能力的同时,弱化对支持幼儿学习发展并不重要的技巧如手工制作、舞蹈表演等方面能力的考核,尽可能地把教师的工作量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
2. 尊重教师的主体性,构建教师为本的管理体制
目前,在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下,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大规模开展教师职后教育活动,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存在严重的功利性和短视性问题,注重外部的刚性推进而忽视教师内在主体意识的唤醒,使教师被迫屈从于外部控制,从而丧失了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阻碍了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只有当人们把自身的发展作为目的本身时,人类的真正的主体性才开始形成。因为它意味着,人真正摆脱了对自然、社会必然性的束缚与限制,他的活动动机不再是由外在的生存的需要所施加于他的,而是他自身各方面充分、完美、全面的发展构成了他全部活动的目的。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应充分尊重幼儿园教师的主体性,着力改变外在于教师的控制钳制式的管理模式,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真正促进教师自主的专业成长。
第一,应树立科学的教师发展观,深刻认识教师发展不是被动、被迫、被卷入的,而是自觉主动地改造、构建自我世界、他人、自身内部的精神世界的自主发展过程,努力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使教师自觉主动地投身到职后教育中来。第二,应改变权利主义、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管理模式,注意倾听教师的声音,在决策中考虑和采纳教师的合理化建议; 逐步强化服务意识,帮助教师解决日常教育实践中的困惑,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提供更多的人力和物质支持。第三,应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积极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职后教育评价标准,使其真正能够发挥引领激励教师专业成长的功能; 在评价方式上,要重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结合,重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重视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以确保评价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3. 重视课程的实践取向,优化课程方案设计
课程方案是实现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目标的载体,关乎职后教育的质量,关乎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当前,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的课程方案设计不尽合理,存在实践性、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的问题,影响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职后教育的实效性。相关机构在设计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课程时,应在充分调查参训教师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关注课程的实践取向,建立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课程模块或专题。首先,应根据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幼儿教师所具有的学以致用的心理特征,科学制定课程目标,避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指点描画,而要结合幼儿园教育实践,积极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其次,要在尊重幼儿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础上,合理组织课程内容,避免采用远离实践的晦涩术语向教师灌输所谓的宏大理论,转而以实践问题切入导出学习专题,并围绕这一专题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训练相应的技能,并在实践中获得问题的解决,使教师在知其然的过程中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融通,促进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再次,要重视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深入性,抓住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把着力点放在核心专业素养的培养上,突出此类课程的系统性,帮助教师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收获专业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儿童;游戏;核心元素;嬗变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3-0012-03
游戏是儿童的生活状态,是儿童的生存方式。儿童游戏是儿童自主调控的、非真实性的、能带来愉悦体验的活动。〔1〕传统游戏是指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世代传承的,形式多样、场地丰富、内容多元、时间随机的,以青少年为主要游戏对象,以玩耍为主要目的的嬉戏玩耍活动。儿童游戏中的传统游戏则是指在长期流传中逐步形成,并具有一定地域或民族文化特色,对儿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的嬉戏玩耍活动。对儿童而言,游戏是为了快乐,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游戏就是生活中的教育。如古代儿童游戏中的蹴鞠,它需要多名儿童合作,除要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规则外,还要分工协作、友好竞争,当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时游戏才能顺利进行。在这种团体游戏中,儿童逐渐学会与人沟通,换位思考,体验成功或失败,从而使情绪情感、规则意识等社会性得到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合作的习惯和协商的态度。又如捉迷藏、荡秋千、打陀螺、玩弹弓、竹蜻蜓、柳笛儿、万花筒、不倒翁等传统游戏,不但能锻炼儿童的肢体协调性、大小肌肉灵敏度,还能促使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从而使游戏的教育功能“无意”地显现出来。但随着社会变迁、经济发展、文化重构,传统游戏逐渐淡出儿童的生活,具体表现为传统游戏的核心元素发生了变化。
一、游戏场地:从无边界到微型化
传统的儿童游戏是儿童在田野里奔跑、在小河里捉鱼、在空旷的户外场地玩老鹰捉小鸡或警察捉小偷等。无边界的游戏场地是传统儿童游戏的典型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由释放,身体得到良好的锻炼。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儿童游戏的场地逐渐缩小,致使以无边界的游戏场地为典型特征的传统儿童游戏逐渐消失。城市化首先使物理环境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过去随处可见的树枝树叶、昆虫、泥土、石块、河流、小溪等逐渐被城市森林、公园、游乐场等所取代。如果说在城市中还能见到些许原生态的物理环境,那也成了城市的点缀,或者是人们的休闲场所,而不再是儿童尽情玩耍的场地,尤其是“小脚不乱跑,小草微微笑”“不可攀爬”“不可采摘”之类的告示牌早已将活泼好动的幼儿约束在有限的空间中。一些能锻炼幼儿大肌肉的传统游戏,如“斗鸡”、爬树、翻跟头、跳房子、梭坡坡等,也被微型化的游戏场地所消解。如今,因场地限制,已不见儿童三五成群地玩贴人、丢手绢等传统游戏,几乎不见以石子为玩具的“捡子”“投石”等游戏,几乎不见推铁环的游戏,取而代之的大多是静态的室内游戏。总之,微型化的游戏场地致使传统儿童游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城市化更使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当今的儿童,大多生活在单元房、独门独户的小区居室里,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在田野驰骋、在乡村小道上吟唱,抑或成群结队地游戏,儿童被无情地隔离,失去与同伴、社区、大自然的联结。儿童都爱游戏,但当下儿童的游戏对象大多不再是与他们年龄相仿的群体,而是一些不会说话的、无生命的、任人摆弄的“”,加之场地太小、成人干涉,他们很难玩得开心。正如陈村所言:“看着今天的孩子,我总会生出一点怜悯。他们不光缺少玩的时间,就是玩起来也很可怜。他们和机器玩,和从来没说过话的玩具动物玩。他们很少气喘吁吁,大笑大叫。他们经不起输,更谈不上风度。人本来是应该和人玩,和活物玩的。电视屏幕上的动物,即使是叫人开心的唐老鸭,毕竟不给人以实物感。”〔2〕
二、游戏目的:从生长性到功利化
《汉语大词典》对“生长”的解释是:出生成长。这里引用过来,“生长”即指如新苗般生机勃勃的儿童在游戏中健康成长。儿童游戏的目的应是为了生长。具有促进生长性的游戏,其目的是自然而然内隐在儿童游戏之中,而不是外界强加的。注重生长性的游戏是饱含游戏精神的游戏,只有这样的游戏才是儿童的游戏。因为,这样的游戏凝聚着最纯正的游戏精神――自由的、和谐的精神。〔3〕传统儿童游戏强调儿童的游戏精神,强调儿童的游戏应是饱含激情,自由自在的。如诗人华兹华斯所说的那样,“一帮真正的孩子,不那么聪颖、不太有学问、不太乖,但任性而动、生气勃勃……”〔4〕我国传统游戏中的斗蛐蛐、捉蝈蝈、捉蜗牛、斗草等都体现了让儿童从天性出发,让儿童与大自然充分接触,以培养儿童探索、创造的品质这样的游戏精神。这样的游戏使儿童拥有了最纯粹的动力,会像川流不息的溪水承d着儿童的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学习和知识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以来,人们便有意无意将游戏与学习对立了起来,游戏的功利化目的逐渐显现出来。当下很多幼儿园教师十分看重的是游戏对儿童智能的发展和促进作用,于是会对儿童的游戏进行过多干预,致使儿童的游戏精神难以彰显。必须说明的是,游戏的对立面不是学习而是不游戏。游戏中的儿童专注、富有创造性、会不断进行思考,既有本能的自然流露,又有对游戏背后隐含的价值观、民风民俗、文化符号、地域特色等的传承和弘扬;既有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又有人际之间的亲密交往。传统游戏中,儿童能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全情投入,积极主动,并能在不断变换的游戏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思维特点、创造想象等。儿童在各种游戏“角色”转换中获得不同的发展。例如,传统游戏荡秋千,至少需要两名儿童,他们须互相约定一个推,另一个坐,然后交换。在这种角色转换中,儿童会明白只有遵守规则,协同合作,游戏才能继续下去。可见,儿童在这样的游戏中能得到自然而然的社会性发展,也即这样的游戏具有生长性。
三、游戏方式:从人际性到电子化
传统游戏中,游戏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但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五六岁的幼儿拿着手机,指尖熟练地在屏幕上滑动,“西瓜”切得飞快;边吃饭边看“光头强”,对着屏幕哈哈大笑……这样的场景早已到处可见。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网民总数已达6.88亿,19岁以下网民占全体网民的24.1%,其中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超过1800万。这些数据表明,儿童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改变,以人际互动为主的传统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地位日渐式微。尤其是当下,手机游戏、电脑游戏等电子游戏层出不穷,且以儿童为消费主体的电子游戏形式多样,从“水果忍者”到“捕鱼达人”。这些电子游戏通常色彩明艳,等级关卡设置不断更新,易激发儿童的兴趣,让儿童沉迷其中。可以说,电子游戏正逐渐削弱传统游戏的地位,儿童在这类游戏中不再是创造者。而对这种变化,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为何电子游戏对儿童具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有研究指出,电子游戏之所以能如此吸引儿童是因为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情境固定性。电子游戏通常都有一个由设计者设计的固定情境。就情节而言,一般比较简单,但往往设置了系列目标以及完成目标所需要克服的障碍,并最终以得分方式获得奖励。(2)过程紧张性。游戏者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如果精力分散,便有可能前功尽弃。游戏情节往往曲折,需要游戏者不断作出判断。(3)有一个成就性结局。游戏者的目标是要克服障碍获得成功,从而满足自己的控制感和成就感,这里的成败通常由得分来显示。(4)可重复性。游戏可以不断重复,从头再来。〔5〕电子游戏正是凭借这些特点,成功吸引了幼儿。然而,这种“游戏设计者”与“游戏参与者”相分离的电子游戏,较之于传统游戏中两者的融合,削弱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与传统游戏以人为游戏对象,在真实环境中进行的特点相比,电子游戏不利于儿童的人际交往,会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四、游戏材料:从自然性到工艺化
游戏材料是指玩具和其他可供游戏的物品。游戏材料是引导、启发儿童游戏的先决条件,游戏材料甚至决定着儿童游戏的内容、形式、方式,以及儿童能获得的体验。传统游戏材料取材于自然和生活,非刻意为之,因此,自然性是传统游戏材料的特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儿童游戏中的多数材料是由玩教具制造商生产的,以往那些取材于大自然的材料,如泥土、瓦罐、麦秸、谷物、树枝、树叶、石子、竹木等逐渐被工艺化的材料所取代。如玩具枪取代了木制的“弹弓”,悠悠球取代了自制的“陀螺”。然而,这些高结构的工艺化材料一方面剥夺了儿童手工制作玩具的乐趣,限制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实用性也不足,儿童通常在玩过几次后便会丢弃,从而造成浪费。其实,儿童自制玩具的过程也是游戏,其间充满乐趣,还可以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意志力。因此,成人应尽量为儿童提供低结构游戏材料,如废弃物(糖纸、冰棍片之类),以让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然材料也安全、环保、成本低廉、理应成为幼儿游戏材料的首选。
尽管儿童游戏材料发生的变化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但是,我们依然要呼吁游戏材料的返璞归真。因为我们更愿看到一个“主动”创造自己文化的游戏者,一个时刻充满激情、求知和创造精神的游戏中的儿童。
儿童时期是特殊的“游戏期”,儿童尤其是学前期的儿童与游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儿童”是因为“游戏”而成为“儿童”的。〔6〕游戏对儿童不仅是娱乐消遣,也是其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是儿童创造的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我们呼吁,让儿童游戏回归自然、回归人际、回归本真,永葆儿童游戏中的游戏场地、游戏目的、游戏方式、游戏材料的自然性。
参考文献:
〔1〕毛曙阳.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2〕陈村.童心〔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88.
〔3〕〔5〕黄进.论儿童游戏中游戏精神的衰落〔J〕.中国教育学刊,2003,(9):29-31.
关键词:减阻剂 管道 输油
一、概况
轮南-库尔勒复线原油管道全长161.525km,管径D508,管材采用X52钢管。沿线设有轮南首站、中间转球阀室和轮库末站3座站场。首站最高出站压力6.27MP,设计年输量500×104t/a,全线采用常温密闭输送工艺,采用SCADA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对全线进行监视和控制,在库尔勒首站设置分控制中心,库尔勒输油站最高出站压力7.78MP。
库尔勒-鄯善输油管道全长474km,管径D610,全线采用变壁厚设计,最小壁厚为7.1mm,最大壁厚为12.7mm,共分6种,管材为API-5LX65钢管,库鄯一期设计输量为500×104t/a,二期设计输量500×104t/a。全线设有轮南首站、库尔勒泵站、马兰清管站、觉罗塔格减压站、鄯善末站等5座站场。
轮-库-鄯长输管道采用常温、密闭、顺序输送工艺,阐述管道的摩阻损失包括局部摩阻和沿程摩阻。局部摩阻是指流体流经弯头、三通、阀门等产生的摩擦阻力,按流体流态可分为层流摩阻和湍流摩阻。将减阻聚合物注入管道以后,聚合物分子充分展开与流体发生物理作用,减弱湍流的成都或阻止其形成湍流,从而降低油品的流动阻力。
二、减阻剂试验数据
1.轮南-库尔勒段减阻剂试验
根据《北极级减阻剂(LPTMARCTICGRADE)减阻效果优选报告轮南至库尔勒管段》数据,轮南-库尔勒试验原始数据见下表。
表1
从报告可知:当LP·北极级减阻剂达到马兰站且满线,记录的摩阻压力损失为8.35MPa,转换为减阻率是5.0%。LP北极级减阻剂到达减压站,摩阻压力损失微降低至2.81MPa,相当13.5%的减阻率。从减压站至鄯善管段,摩阻压力损失开始增加,到鄯善末站满线,摩阻压力损失平均值为8.55MPa,转换成减阻率仅仅为3%。通过增加库尔勒的出站压力,进行了较短时间的增输试验,其压力接近于基础数据条件的出站压力,流量增加平均值为722m3/h,转换成增输率为8.5%,减阻率为13.5%。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特别是库尔勒至减压站管段,LP北极级减阻剂在塔里木原油中是有效果的,该管段表明整条管线至少应该具有不低于13.5%的减阻率,试验结果也表明LP·北极级减阻剂在马兰站和减压站遭到了剪切/降解,当然也就影响了减阻性能。
2.库鄯管段减阻剂实验
此次试验测试管段范围为库尔勒输油站-高点,管道起始流量为692m3/h,按此换算年输油量为502万吨(计算数据年运行天数按350天考虑、运行工况按夏季及原油物性较好考虑)。
增输率实验结果如下:
2.1加剂浓度为15ppm时,输油量可以达到752.5m3/h,增输率为8.2%,减阻率为13.9%,年输油量可以达到546万吨。
2.2加剂浓度为35ppm时,输油量可以达到798m3/h,增输率为15.3%,减阻率为22.1%,年输油量可以达到579万吨。
2.3加剂浓度为60ppm时,输油量可以达到852m3/h,增输率为23.1%,减阻率为30.5%,年输油量可以达到618万吨。
单泵运行添加60ppm减阻剂的减阻率实验结果
库尔勒输油站-高点减阻率为28.4%(其中库尔勒输油站-马兰中间站之间管段减阻率为38%、马兰中间站-高点之间管段减阻率为12.2%)。
三、模拟计算工况
1.轮-库-鄯管线现有设施的最大输送能力核算
冬季输送塔里木原油时,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最大输送能力为651m3/h(折合472×104t/a)。
表2冬季地温,现有设施最大输量的计算结果
2.轮-库-鄯全线使用减阻剂时轮-库-鄯管线输送能力核算
冬季输送塔里木原油时,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轮南-库尔勒段使用浓度10.32%ppmv减租剂时,库尔勒-鄯善段考虑13.5%的减阻率时,最大输送能力为731m3/h(折合529×104t/a)。
根据库尔勒-鄯善段减阻试验报告可知,库尔勒-马兰实际减阻率是5.0%,觉罗塔格减压站至鄯善管段减阻率仅仅为3%,实际运行最大输送能力将低于731m3/h(折合529×104t/a)
表3 冬季地温,全线使用减阻剂时最大输量的计算结果
轮-库-鄯管线全线使用减阻剂时,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轮南-库尔勒段使用浓度10.32%ppmv 减租剂时,库尔勒-鄯善段考虑13.5%的减阻率时,最大输送能力为529×104t/a。
四、结论
1.轮-库-鄯原油管道在现有设施下核算最大输送能力为472×104t/a,现有设施下全线使用减阻剂时轮-库-鄯管线输送能力提升至529×104t/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增输,在加剂浓度为15ppm-60ppm区间内,随着减阻剂浓度的增加增输率逐渐增大。
2.库尔勒-鄯善段减阻试验报告可知,库尔勒-马兰实际减阻率是5.0%,觉罗塔格减压站至鄯善管段减阻率仅仅为3%,如果进一步提高减阻率,需解决马兰站和觉罗塔格减压站剪切/降解问题,对马兰清管站收发球筒进行硬件改造,改为转球系统,觉罗塔格减压站不使用减压阀。
3.如需进一步增加轮南-库尔勒-鄯善原油管道最大输送能力,建议对现有设施进行调研,开展硬件改造方案研究。
参考文献
关键词:陕西民间艺术;幼儿艺术教育;应用
民间工艺美术是指来源于民间,并且与老百姓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为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美化装饰,如剪纸、编制、布贴、扎染印染、书画等。而陕西民间艺术即指出自于陕西民间,并在陕西地域内广泛流传的艺术。陕西民间美术的概念界定,包括安塞剪纸、绥德炕头石狮娃、宜川根雕、黄龙根雕、志丹刺绣、宜君农民画、合阳面花、提线木偶、关中布贴绣、周至刺绣、凤翔泥塑、户县农民画、大荔庙画、汉中年画、城固刺绣、安康编织等,它们无一不体现着陕特的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反映着陕西民众的信仰观念和价值体系。倘若将陕西本土的艺术融入幼儿艺术教育理念中,既能丰富幼儿的视野与学识,又弘扬了民族文化。这样,在幼儿接触民间艺术时,能更清楚、更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身边的美、理解美,并进一步创造美。本课题针对建构陕西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应用体系提出自己的想法。就陕西省西安市各大幼儿园里的美术教育活动来看,能真正感受到陕西民间艺术传承的少之又少,而教师的年轻化也导致了教师更多会选择新鲜、流行的文化元素,轻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同时,幼儿园所制定的教学计划也缺少对陕西民间艺术元素的关注。民间美术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渗透大部分主要都是从宏观的民间艺术视角着手来分析民间艺术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影响,而细化到陕西民间工艺的相关研究文献还十分匮乏。结合陕西省地缘教育特色而更好地展示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我认为注重营造浓厚的陕西民间工艺美术文化氛围,从不同的角度向幼儿展现陕西民间艺术文化是极为重要的,这样不仅能够为幼儿的自主表现展示一片天地,同时又能激发幼儿自主表现的愿望。
一、陕西民间美术对幼儿价值观的影响
首先,陕西民间工艺美术的推广有利于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形成。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指出,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与安全需要之后,就有了社会需要,这种社会需要,包括国家的归属感、地域的自豪感,能够爱国、爱家乡,而陕西民间艺术能够很好地为这种需要提供情感支撑。进而,幼儿在与同伴的相处交往过程中,获得尊重的需要,形成自信、乐观、博爱等良好的情绪情感。其次,陕西民间艺术有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陕西民间工艺美术所包含的美术形式以其形状、或以其色彩刺激着儿童的视觉,以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刺激着幼儿动手操作,再辅以音乐、风俗等铺垫,给儿童以美的享受。这一系列感官刺激,引起幼儿所有感官的共同参与,这不仅有利于幼儿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幼儿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发展。这一阶段的幼儿还处于具象思维主导、抽象思维萌芽的时期,陕西民间工艺美术形式以其独特的方式呈现到幼儿面前,不断充实幼儿的思维材料,刺激幼儿的抽象思维不断发展。
二、陕西民间美术对幼儿美术内容的渗透
陕西民间艺术主要是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的陕西民间美术方面而论,并结合其他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共同呈现。在陕西民间艺术中可利用的如剪纸、皮影、怪、布贴绣、豆贴画、秦腔面具等元素,渗透在幼儿园常规美术教学活动中,例如,笔者考察西安市某所幼儿园就以秦腔脸谱装饰为主的活动,可以讨论如何用纸简制脸谱面具的方法,尝试用多种资料对脸谱面具进行装饰活动。并知道脸谱中蕴含的民族文化,有身为陕西人的自豪感。又比如了解剪纸是陕北传统的民间艺术,让幼儿初步了解民间剪纸,学习去欣赏剪纸,激发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因此陕西民间工艺美术如何巧妙贯穿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如何体现陕西民间特色,如何让孩子喜爱陕西民间工艺,就是重点所在。同时,除了教学活动,幼儿园美工活动、环境布置、区角设置、欣赏活动等,也是陕西民间艺术应用的体现形式。基于此,才能真正地将陕西民间工艺美术渗透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去。
三、陕西民间美术对幼儿艺术影响的意义
为更好的探寻陕西民间美术工艺资源与幼儿美术教育融合的可行性,笔者详细研究了当前教学模式下的幼儿园美术教育。分析出了适用于当前有儿美术教育与民间公益美术相结合的方式,为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及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了基础并积累有效经验,以期让孩子从小开始尊重传统民族工艺,让更多的民间工艺得以传承并不断创新。通过笔者对西安市一些幼儿园的走访发现,加入陕西民间地方特色元素的美术内容,可以使得幼儿通过对自己周边熟悉的生活环境感知,增加其对美术这一技能的深入理解,提升幼儿对美术作品欣赏与创作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山水与环境,增加其对家乡传统艺术的感知能力。加入陕西民间地方特色元素的美术内容从幼儿教学中得以实施,这项课题研究能够进一步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开发。这样的教学训练项目活动对于将民间传统工艺渗透到幼儿美术教学中有着深远的意义。综上所述,陕西的传统民族工艺可以有效的扩展孩子们在美术方面的学习空间,有效增加孩子的取材角度及创造性思维的空间。让孩子大胆的发挥想象力用画笔记录下孩子脑海中的世界,为幼儿美术教育的改革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赵玉兰,张赤华,李芹.民间艺术教育与幼儿发展关系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10(8).
[2]葛晓英.让本土民族文化走进幼儿园[J].学前教育研究,2010(8).
2012年6月1日,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等多位领导分赴各地看望慰问少年儿童,与孩子们共度“六一”儿童节,给他们送去慰问品及节日的祝福。
杨希文一行在西安市雁塔区看望慰问少年儿童。
当日上午,杨希文在西安市教育局局长李颖科、雁塔区区长汪文展等陪同下,带领委厅机关有关处室负责同志深入西安市大雁塔小学、曲江第一小学、邮电十所幼儿园和西安心心特殊儿童发展中心看望慰问孩子们。
在大雁塔小学,杨希文认真观看了由大雁塔小学、曲江一小、瓦胡同小学等校组成的大学区庆祝六一儿童演出活动,为小朋友们发放了慰问品,并即兴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向小朋友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向为精心培养少年儿童而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教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对少年儿童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衷心希望少年儿童要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健康快乐成长;二是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三是要努力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学好科学知识,增长才干,报效祖国。
在曲江第一小学,杨希文在认真听取学校发展、观看小朋友们节日演出和赠送慰问品之后,对这所去年由曲江管委会筹建的第一所小学寄予厚望,他希望学校在硬件投入的基础上做好文化建设。随后,他还饶有兴趣地观察了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展演,仔细询问作品制作情况,强调要引导和激发孩子们从小树立创新意识。
在邮电第十研究所幼儿园,杨希文走进幼儿活动室,弯下身子与幼儿亲切交谈,认真查看了幼儿休息室、盥洗室和幼儿园老师的办公环境,详细了解陕西省学前教育“一免一补”政策在幼儿园的具体落实情况。在得知该园每年“六一”期间组织幼儿与西安市一儿童福利院的小朋友们一起欢庆节日时,对这种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在雁塔区心心特殊儿童发展中心,面对一个个特殊少年儿童,杨希文深入他们中间,给他们一一发放了了各类玩具。他在听取中心负责人关于办园历史和的介绍后,高度赞扬了这种大爱精神,并掏出自己身上所带现金捐赠给中心,嘱托一定要更加关爱、帮助和保护好这一特殊群体,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社会主义的温暖,在社会的关爱和扶助中快乐成长、享受幸福。
6月1日,陕西省教育厅总会计师张新民一行深入商洛市商州区部分学校、幼儿园,慰问少年儿童,并带去节日慰问品,和孩子们一起欢度“六一”儿童节。
张新民一行在商洛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春荣、商州区副区长崔孝栓、区教体局局长张余良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到商州区陈塬办事处中心幼儿园、城关二小、丹江新城幼儿园看望慰问孩子们。期间,观看了陈塬办事处中心幼儿园、城关二小孩子们的节目表演,深入到丹江新城幼儿园食堂、教室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张新民指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遵循教育办学规律,提高办学水平,搞好学校周边及内部安全治理,为孩子们营造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
张新民还代表陕西省教育厅为这三所学校赠送了笔记本电脑等慰问品。
6月1日,陕西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王海波到潼关县部分小学、幼儿园,与该县少年儿童共度“六一”儿童节。省教育厅基教三处副处长易红彬,潼关县副县长雷晓萍,渭南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督学佀青义一同参加活动。渭南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弥荣周、潼关县教育局局长燕崇斌等陪同参加有关活动。
在潼关县太要镇中心幼儿园,王海波一行走进幼儿活动室深入了解活动室改造情况,听取了幼儿园园舍改造及资金到位情况,并亲切询问正在游戏的幼儿,详细了解幼儿是否喜欢幼儿园生活、活动是否开心。他要求幼儿园继续加快改建工作,提升办园层次,增加设施设备,提升保教水平,开展科学保教,提高服务能力,满足幼儿健康成长需求。
在该县城关镇中心小学,王海波等参加了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并观看了该校学生轮滑表演。
在潼关县中心幼儿园,王海波等听取县中心幼儿园自创建五年来的发展介绍,观看了幼儿“六一”演出,实地查看了厨房的设施设备及幼儿餐饮卫生,并详细了解操作流程及幼儿就餐费用,要求幼儿园按流程做好幼儿就餐工作,确保幼儿饮食安全。慰问中,王海波代表省教育厅向参观幼儿园(学校)赠送了三台笔记本电脑,渭南市教育局向两所幼儿园赠送价值2万元的学前教育教师研修资料、图书,潼关县教育局也向该校送去了6箱幼教玩具。
王海波一行还参观了该县教育沙盘,直观了解了潼关县地形地貌及近10年来全县教育布局发展变化,听取了教育“十二五”规划情况介绍。王海波要求,要按照教育规划,加快建设,缓解城区入学压力,科学布局,确保就近入学,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满足广大少年儿童入园、入学需求。
6月1日,陕西省教育厅副巡视员马三焕、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黄新南一行来到户县人民路小学、户县幼儿园、玉立·芳华幼儿园等学校进行“六一”儿童节慰问。
马三焕、黄新南代表陕西省教育厅和西安市教育局向小朋友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祝福广大小朋友们节日快乐,茁壮成长,同时向三所学校赠送了电脑和教玩具。在户县幼儿园和玉立·芳华幼儿园,马三焕等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小朋友们的游戏、课间活动和话剧表演,与小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共度欢乐儿童节。在人民路小学,马三焕等戴上红领巾,观看了该校特教班小朋友们的表演,并赠送玩教具给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