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工匠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注浆技术概述
注浆技术当前在我国各个建筑施工中几乎都可以看到其身影,尤其是在一些混凝土工程中几乎都少不了注浆技术的应用,比如一些市政工程、路桥工程、房屋建筑工程中都可能用到注浆技术,但是其最为常用的一个方面还是在混凝土裂缝的修补上,一旦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或者在后期出现了裂缝造成了渗漏现象,我们都可以采取注浆技术来进行修补。具体到房屋建筑中来看的话,很多地方都有可能发生渗漏现象,比如厨房、卫生间、地下室等都会发生渗漏的可能,而这时候就是注浆技术大显身手的时候。具体到注浆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注意的,比如在最初材料的选择上就需要我们根据工程的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我们注意的内容就更多了,只有注意了这些施工的细节才能够最大程度的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
1.2注浆施工独有的施工特点
注浆施工技术相对于其他的一些填补结构裂缝的技术来看的话其施工特点和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可操作性强,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极广,其对于施工环境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进行注浆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其和施工场地也不存在明显的关系,对场地的要求不高;(2)效果好,采用注浆施工技术来进行施工裂缝的修补效果是极为明显的,它一方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修补表面的强度,另一方面又不会对原有的工程表面造成破坏,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工程的完整性;(3)环保性能优越,这也是当前我国较为提倡的一点,其对于周围环境的污染较小,减少了对于环境的破坏。
2注浆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
2.1如何在施工前挑选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的选择对于施工质量来说至关重要,这一点对于注浆施工技术来说也是如此,因此,在注浆施工前我们应该恰当地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在材料的选择上我们首先看中的就是其快速凝固的性能,一般只有能够快速凝固的材料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注浆的效果,这也是我们选择材料的一个主要标准,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材料在环保指标上是否存在超标现象,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材料也是材料选择的一个主要指标,就当前现状来看,我们常用的主要材料是一些无污染的化学材料以及水泥浆等。
2.2墙体裂缝的注浆填补方法
墙体裂缝是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问题,针对这种问题我们采用注浆施工技术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就墙体裂缝而言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尤其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墙体裂缝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注浆处理办法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注浆效果。一般说来,墙体裂缝的操作流程都是首先进行钻孔,然后埋设一定的管道,最后进行浆体的灌注,这时对于材料的要球不仅仅需要其能够快速凝固还应该具备较强的粘结力,注浆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封闭处理,尤其是要注意水泥浆可能在施工中会产生干缩现象,这也是需要我们处理的一个主要问题。
2.3对基、桩、柱等结构部位的注浆处理
基、桩、柱等结构部位对于房屋非常重要,它起到了支撑作用,如果出现了问题,一定要及时排查,及时补救,在对结构部位进行处理时,首先要找到病因,可以从房屋的设计、还有施工的过程、房屋的管理使用过程依次进行认真的检查,找到病害部位后,以病害部位为参照点,找到钻孔的孔位,两个孔之间的距离在35cm左右,钻孔的深度根据病害决定,干燥的缝隙表面在离缝隙两边的4cm左右处,涂上环氧胶来进行密闭处理,以免注浆时浆液流出,如果是潮湿的缝隙,就沿着缝隙开槽,槽宽在2.5cm左右,槽深也在2.5cm左右,缝隙一定要小心处理,在清洗钻孔和槽内后,压上早强水泥封槽和埋管,将干缝内注入低粘度的环氧树脂类材料,固化时间要在14h左右,然后进行及时的填筑,这样才能起到相应的粘结作用。用于湿缝中的环氧材料,要具有亲水性和排水性,从而进行固结补强。一定要注意:注浆时,如果注浆液只有部分发生的作用,起到了效果,并没有全部起到粘连效果,这就说明注浆失败了,要进行重复的注浆。
2.4厨房和卫生间出现裂缝的注浆填补工艺
在房屋建筑中厨房和卫生间是出现裂缝并且发生渗漏的重点场所,在这里发生渗漏的话会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需要进行及时的填补,事实证明,在厨房和卫生间采取注浆填补技术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其主要的施工流程就是先在砖缝上开一个小道,然后注入环氧浆,并且要注意进行多次注浆,确保施工的效果。
2.5地下室发生渗漏的补救方法
地下室发生渗漏也是我们比较不愿意见到的一种裂缝危害,但是地下室渗漏却是常见的一种病害,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及时的采取注浆施工技术进行弥补,首先我们需要找出裂缝位置,然后清理裂缝内的一些杂物,清理完成后进行高压注浆,注浆完成后再针对注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渗漏点进行后期的修补和完善。
3结束语
论文关键词:技术;德性;技术德性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氏技术德性思想以古希腊先哲深邃的思想为基础,继承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人对技术的独到见解,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德性思想。
一、古希腊先哲奠定了技术德性思想的基础
古希腊人以神话的形式向我们展示其改造自然的愿景,自然力被神话,征服自然的前提是某个特定之神的存在,技艺之神应运而生,技艺的神话是指在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幻想出来的技术,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技术的运用等方面的神话,古希腊人此时的技术水平还相当低下,偶然的技术发明令原始人惊叹不已!
人类要生存就要改造自然以获得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体,这样的活动即可称为技术。因为利用技术创制出新产品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古希腊人对技术持肯定态度,人们逐渐明白“用每一种官能来考察每一件事物,看看他们明细到什么程度。……在体力和敏捷上我们比野兽差,可是我们使用我们自己的经验、记忆智慧和技术……可见的东西使我们看到了看不见的东西。”[1]同时,技术具有原始性缺陷,对未来具有不可预知性,隐藏着巨大的负面效应,此刻就迫切需要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让技术在其应有的轨道内运行,切勿出轨。
人们运用技术的目的是让思想蓝图变为实物,从而为我所用。“建筑材料现实地存在的时候,就是它被用来建筑的时候,也就是在建筑过程中。作为建筑材料的建筑材料,它的现实性就是建筑,是那个建筑活动……铜潜在地是一座雕像……作为潜在的东西,它的完全现实性才是运动。每件东西都能够有时候是现实的,有时候不是。”[2]因技术活动是潜在理念变为现实存在,过程中诸多不确定性使其后果难于预料。人的认识能力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故技术德性问题日益显著。技术是充满智慧和自由的,但是技术本身又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技艺之神对人类拥有的技艺表示担心,忧虑人类过度运用技艺来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私欲,道德约束尤显重要,从而对技术进行理性层面的审思。此乃古希腊人对技术德性的审视。
二、苏格拉底的技术德性思想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苏格拉底看到技术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他提出,耕作是其他一切技艺的养育者,而且农庄的管理可以培养人的领导能力。他认为:“耕作对于农业贫瘠的雅典来说至关重要,要重视生活最必须的农业经济基础。”[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维持自身存在的根本,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在苏格拉底时代主要靠农业生产来获得,要想获得更多的劳动产品,只能通过革新技术,更新劳动工具,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人类最初使用的劳动工具是石器,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青铜器逐渐取代了石器,技术继续发展,很快铁器成为主导,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众多生产技术都蓬勃发展起来。“制造和使用工具,以及技术的文化传承,乃是人类生存模式的要素,而且为一切人类社会所实践……没有一种人类社会可以没有技术而得以维持。人类自身的进化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幸掌握了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并使之传承下去;因此,人类进化史的基础是技术史。”[4]
三、柏拉图的技术德性思想
柏拉图认为:神创造一个理念,工匠在神的指引下,把神原本设计好的理念变为现实,但是工匠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人造物的外在形状。“对其他工具也一样。当一个人发现了天然适合某样工作的工具,他必须把这种工具天然的‘型’表现出来,不管他用的是什么材料,而不能凭想象随意把它表现成其他样子。”[5]柏拉图认为并非每个人都是铁匠,而钻孔使用的钻头是铁匠制造的,表明技艺是工匠的一种内在规定性、一种必备的技能。柏拉图强调:产品使用者对产品比产品生产者更有发言权,“木匠的工作是造舵,如果要把舵造好,必须得到舵手的指导。”原因在于:生产者不管生产出什么产品,其最终目的在于让渡其使用价值而获得价值或者得到与其价值相当的其他产品,而接受产品的人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对产品性能最了解,从而能提供准确的优点与不足,便于该产品生产的技术改进。
工匠制作出物品,在给人们该来好处的同时,也伴随着负面效果,即技术异化。在《斐德罗篇》中谈到埃及古神塞乌斯发明了文字,便于人们积累经验流传于后世,形成宝贵的财富。而国王萨姆斯则认为:如果人们学会使用文字,就会过于依赖用文字写下来的东西,人脑懈怠,反而给我们带来害处。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技术异化的征兆。
最后,柏拉图谈到繁荣的城邦应该有三个方面的标志:1、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2、有城市文化和形成文化人阶层;3、因人们对土地的争夺越演越烈,军队应运而生。这些需求的满足都必须依靠技术才能完成。柏拉图看到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益处,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类社会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但也指出人类的贪欲对自然造成很多伤害,对技术的负面效应深表忧虑,这成为亚氏技术德性思想的直接来源之一。
关键词:苏州国际教育园;文化旅游;教材;园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C-0072-04
一、问题的提出
“十二五”初,苏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城市实施意见》,推行“文化旅游化、旅游文化化”的发展方式,将文化元素与旅游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业态、旅游业态。2013年2月国务院《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了“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这是我国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提出“研学旅行”的概念。随即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函》,将安徽省、西安市和苏州市作为推广研学旅行工作的试点。研学旅行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强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苏州国际教育园从南北两面夹抱着石湖,石湖人文资源极为丰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它是绣工大师沈寿家园和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成大隐居地双料遗址。更有南朝史学家顾野王文化遗址、吴王拜郊台、吴王井、藏军洞、楞枷塔、范家祠、潮音寺等优美景观。园内职业院校集中,苏州科技学院的“师陶园”;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吴文化园;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的图书馆是“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的代表作,其巧妙融合“山”“水”概念并深涵造园思想,蜚声海内外;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半湖观鱼”;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模拟病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半湖碧玉”的渔庄;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茶艺馆、“苏扇制作和传习中心”等均是地文景观、水域风光、人文景观等吴地文化的旅游资源。园内职业院校众多,丰富的教育元素更是学生研学旅行的重要内容。
整合苏州国际教育园中具有人文价值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并对园内的旅游资源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历史名人等堑匚幕进行恰当分类,编写出符合园内学生认知需求和学习规律的旅游文化本土化园本教材,不仅能为师生提供探寻地域文化并在探寻过程中传承和弘扬吴地文化的载体,得到吴文化的熏陶,实施素质教育,而且也为学生的研学旅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依托教育园南区在石湖景区内的优势,把石湖的辉煌融入园本教材系列,形成配套的旅游读本,可以为园内外师生乃至广大市民提供文化旅游读本,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的价值,打响“游学国教,筑梦石湖”的文化旅游品牌。
二、园本文化旅游教材的定位和编写原则
为了编写园本教材,首先必须对教材有清晰的认识。“教材通常被认为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素材、材料或手段。”[1]本文所指的教材采用此观点,把素材的教材化作为教材研究与开发的主要内容。就旅游文化本土化的园本教材而言,对教材必须准确定位,即既是旅游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又可作为其它专业学生的选修材料,亦可是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的课外读物,更是学生研学的重要资料。为保证教材的编写质量,应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一)准确性与成熟性结合的原则。准确性是教材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不管编写什么教材,教材一旦失去了准确性,也就没有了正确性,内容的不正确也就失去了作为教材的资格。特别是文化旅游史料的准确性决定了尊重历史、尊重史实的基点。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上,选入教材的内容,原则上要求是研究相对成熟的,即人们的看法比较一致的内容才适宜编入教材,这样的教材才能经受住历史的检验。
(二)客观性与可读性结合的原则。本教材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客观地向学生介绍和传播旅游和科学文化知识,使他们对客观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提高他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教材与论文不同,不能掺杂主观的色彩,主观因素的支配会影响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教材内容的选择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入手,强化亲和力,增强可读性。特别是注重选择学生易于理解、感悟和体验的内容,因为“文化旅游的本质是学习和体验的过程”。[2]
(三)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的原则。教材既要通过教育园园内丰富的旅游资源体现吴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又要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使研学真正达到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与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又要把教育园内的地文景观、水域风光、人文景观等吴地文化元素成为广大市民旅游文化读本的有用载体。
(四)针对性与创新性结合的原则。教材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既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在传承和弘扬吴地文化中发挥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实践,使学生通过教材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创新潜能得到培养和挖掘,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五)知识性、趣味性与能力培养结合的原则。教材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需求和学习规律,体现趣味性,能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力求做到图文并茂,从感官视觉上能吸引学生,达到趣味盎然的效果。而且要将知识性在寓教于乐、寓教于游之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爱家乡、爱教育园的真挚情怀,并能帮助学生了解和正确认识国际教育园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凸现教育实践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功能。
(六)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原则。教材应能体现课内外相结合的特点,从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能够充分把握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相得益彰。
必须指出:考虑到学生研学的需要,在教材的每个章节内容处理上,需要突出学生的“体验”,即安排必要的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丰富的科教文化旅游景点观赏活动,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更深地品味吴文化的魅力。在更好地了解园内院校的人文精神的同时,放松心情,放飞理想,并续上苏州文化匠师的绵长文脉。
三、园本文化旅游教材的内容设计
苏州国际教育园是苏州乃至国内较有名的教育集聚区,以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界分为南北两区,面积达6.7平方公里。入驻院校13所,在校师生近10万人。教育园内的质旅游资源不仅多,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如新石器时代的越城遗址、北宋的楞枷寺塔、明代的申时行墓等三处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春秋及南北朝的治平寺遗址、南北朝的顾野王墓、清代重建的范成大祠、行春桥、越城桥以及民国的渔庄等六处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园内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按不同的内容分类,可以有:
(一)传统文化类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根据教育园文化旅游园本教材的本真特点,又可分为以下两类:一是自然景观和地文景观类,如吴王拜郊台、吴王井、藏军洞、楞枷塔、范家祠、潮音寺、渔庄、行春桥、越城桥等;二是历史名人类,如顾野王、范成大、沈寿、余觉、申时行等。此外,从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及其提升文学素养、提高诗歌阅读水平的角度,前人名家们留下的关于石湖胜景的诗歌、散文也是学生学习吴地文化的极佳素材,如“范成大的《初归石湖》、李白的《苏台怀古》、白居易的《游楞枷塔》、王鳌的《越来溪怀古》”等。[3]
(二)现代人文景观类
国际教育园内独特的人文景观比比皆是,既有延续至今的文化,也有现代文明下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景观,如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仿苏州园林设计的师陶园、国家级普通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吴文化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扇的制作和传习中心、获“建筑界诺贝尔奖”的学院图书馆大楼等。
(三)传统与现代交融类
为了把教育园的外部环境打造成对学生开展旅游文化教育的平台,园内道路的命名都赋予了浓郁的吴地文化特色。“如南北方向的纵向道路以苏州历史名人的名、字、号命名,像雪君路、圣陶路、顾公路、致能大道、希文路、元髀贰⑽樵甭贰⒀泉路、文梁路和范蠡路等;东西向的横向道路以苏州历史名人诗句命名,如一川街、双清街、旅思街”[4]以及文耀街、年华街和丛霄街等。“延伸之,这些文化名贤都有相关的文化旅游景点作支撑。如,致能大道取自于南宋爱国诗人范成大的字‘致能’,蕴含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又如,文梁路取自于苏州工艺美院创始人、中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颜文梁之名;再如,生于苏州并曾任苏州知州的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名篇《苏幕遮・怀古》中有‘黯乡魂,追旅思’之句,此即“旅思街”的出处,而范仲淹纪念馆就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天平山下”[5]。当人们漫步于园内绿荫大道,不仅能感悟跨越千年历史、传承千年文明的沧桑和愉悦,而且让人深切感受到苏州区域内的国际教育园源远流长的文化魅力。
以上这些都是极具教育和旅游价值的材料,从材料化的文化旅游园本教材中可以让学生乃至市民了解石湖的历史、国际教育园的文化,进而感受吴地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所凝聚的生活经验,实践智慧,审美情趣等,无不闪烁着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光芒。
四、园本文化旅游教材的鲜明特点
苏州国际教育园文化旅游园本教材的编写必须紧紧抓住苏州国际教育园内职业院校集中的特点,在突出旅游性的同时凸显职业性,为职校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园内读本。
教育园内职业院校集聚主要表现在苏州国际教育园南北两个区入驻了8所职业院校,包括南区的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北区的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和苏州技师学院,另有苏州科技大学和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两所以应用型为主的本科高校。而职业教育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特定岗位(群),培养技术应用或管理人才的,职业院校是传播人类文明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圣地。因此,园本教材的编写需要从职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情感及职业习惯等有机融入到读本中,突出职业性的鲜明特点。笔者认为,这个职业性应该集中体现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工匠精神”的传承。
所谓“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渐臻完美的精神理念。是工匠群体所表现出来的职业价值观,是追求极致的精神,是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是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信仰。“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教育,又高于职业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世界闻名,其铸造出的德国人的“工匠精神”同样举世瞩目。可以这样讲,“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标杆,是职业院校学生应该树立的一种理想和努力向往的一种境界。据苏州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承担的国家级重点课题子课题《苏州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研究调研,其中的“职业教育学生对学习内容需求”调查子项表明,学生普遍需要“工匠精神”的指导。可见,职业院校聚集的苏州国际教育园编写的园本教材中需要加入“工匠精神”的元素。
比如,位于教育园内的渔庄,为南宋诗人范成大石湖别墅农圃堂故址,后由近代书法家余觉所建,其夫人便是“从小随父亲识字读书,十六七岁时成为苏州有名的刺绣能手”的沈寿。1911年,沈寿绣成《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作为国礼赠送意大利,轰动该国朝野。1914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女红传习所,沈寿应聘担任了所长兼教习。在女红传习所,沈寿培养了大批刺绣女工,使得苏绣艺术得以发扬光大。与此相得益彰的是园内的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有“苏扇制作和传习中心”,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有着历史悠久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这些都是“工匠精神”传承的极好素材。
苏州历来就是百工集聚的“工艺之都”,能工巧匠辈出。“从相传春秋时期善于铸剑的干将,到明永乐年间名闻朝野的‘香山帮’泰斗蒯祥,以及擅长石料工程筑造和石雕、‘官至工部侍郎’的陆祥。他们名中的‘将’‘祥’都与普通话或吴语中的‘匠’近音,可见其技与名已无法分割。”[6]正是历史上无数能工巧匠发挥了“工匠精神”,才创造出卓尔不群的“苏作”品牌及其市场影响力。苏州刺绣、苏州檀香扇、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等作为“苏作”的亮丽名片,其历史上所形成的独有特色,既是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又是需要在高超技能基础上的耐心细致、一丝不苟以及兼容并蓄。不仅是一种慢工细活,更是一种专注、敬业的职业精神的体现。是“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内涵之光在匠人身上的闪耀才得以弘扬,以这些内容为载体,配之于教材中的文化体验环节,对于培育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而让“工匠精神”光而大之都是大有裨益的。
⒖嘉南祝
[1]刘继和.“教材”概念的解析及其重建[J].全球教育展望,2005(2).
[2]宋振春,李秋.文化旅游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3]秦益范.苏州石湖胜景[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
[4]陶友华.地域文化视阈中的高职校学生社团建设探究[J].职业技术,2013(11).
[5]殷堰工.苏州国际教育园旅游资源的利用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6).
[6]马建庭.“苏作”的历史荣耀里,藏着时代的营养[N].苏州日报,2016-03-21.
摘要: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位于云南省保山市新庄村龙上寨的村口,基于非工业化、可降解循环的生态观和开放视野、与外部环境相交融的建筑理念,利用当地资源就地取材,全木架结构,院落式空间,随地形逐级抬升, 分割出展览、工作和住宿三个功能区域,具有接待、展示、休憩、会议、工作和住宿等六项功能,让博物馆的参观、居住和使用者在轻松闲适的氛围中与村落人文沟通并产生对乡土的亲近。
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位于云南世界生物圈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段西麓,保山市腾冲县界头乡新庄村龙上寨。该自然村有手工造纸的悠久历史传统,其生产的纸原料为当地的构树皮,纸质淳厚、富有韧性和质感,当地称为新庄古纸。然而这种纸在现实中的应用仅限于茶叶包装和冥纸。这个村落发展项目的目的就是通过引入外部投资与本地村民合作,对手工造纸的工艺进行改进以提升纸的质量,同时设计研发纸的系列产品,扩大手工纸的用途和影响,并借此延续这一传统技艺和文化。而建设博物馆则是一个窗口,起到展示造纸的历史文化、工艺及产品,以及接待访客、文化交流、招商引资等作用。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
项目地点:云南保山腾冲县界头乡新庄村
建筑师:华黎
占地面积:3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361平方米
项目功能:博物馆、书店、茶室、办公、住宿等
设计:2008年4月-2009年5月
建成:2009年5月-2010年12月
二、项目基址:博物馆的基址位于云南省保山市新庄村龙上寨的村口。基址南北长30米,东西长35米并有近2米的高差。北侧是进村的道路,东侧是村子。西侧是开阔的田野,南侧是一片树林。云雾缭绕的高黎贡山绵延于场地的北、东两个方向,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周边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三、项目背景及设计理念:项目所在地区无疑是一个自身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深厚传统文化的环境。从设计角度出发,在这样一个具有强烈场所属性的乡土环境中建造博物馆,建筑的活动也属于当地传统资源保护和发展的一部分。正如造纸的保护与发展一样,建筑应当根植于当地的土壤、并从中汲取营养。而当其开花结果后,反过来又可以丰富土壤的成分。“保护”并不是维持原状,而是通过与当下的结合,促发新的生命力。
基于这样的想法,建筑师设计思考开始于对当地气候、建筑资源、建造传统的考察与理解,希望建筑从建造角度体现与“当地”的一种深入的结合,因为建造――而不是形式――才是建筑的地域性最本质的出发点。建筑最终采用当地传统的木结构体系做法,应用木、竹、火山石等当地常用材料,并完全由当地工匠来营建,此一系列举措都是基于地域建造这一思想而来。
四、项目平面功能与交通流线
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外部环境相交融的建筑理念,利用当地资源就地取材,全木架结构,院落式空间,随地形逐级抬升,分为展览、工作和住宿三个功能区域,具有接待、展示、休憩、会议、工作和住宿等六项功能,让博物馆的参观、居住和使用者在轻松闲适的氛围中与村落人文沟通并产生对乡土的亲近。
博物馆内主要功能区六个展厅的设置按照造纸流程:泡料煮料―打浆―抄纸―榨纸―背纸―晾纸―揭纸的顺序排布,功能完善、合理紧凑。
五、建筑形式:建筑具体形式是对周边环境的回应,空间组织则围绕光线、景观、风等基本元素展开。建筑在尺度上采用聚落的形式来适应场地环境,化整为零,避免体量过大带来的突兀感;而聚落式的建筑在内部又产生了居者在室内外不断交互的空间体验,以此来提示观众建筑、造纸与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整个村庄连同博物馆又形成一个更大的博物馆――每一户人家都可以向来访者展示造纸;而博物馆则是村庄空间的浓缩,如同村庄的一个预览窗口。建筑在高度上由东向西逐渐跌落,适应场地周边的空间尺度。展厅的屋顶形态起伏各异,形成了一道人工景观,与周边的山势和稻田相呼应。展厅墙面上的洞口将玻璃布设与外墙平齐固定且没有窗框,就是为了使其从室内看如同不存在,成为一个纯粹观景开洞(因为镂空的条石已解决了通风问题,玻璃窗无需再开启)。而从室外看,展厅的墙面更完整、抽象。
博物馆使用大面积的门窗,有较好的采光,使得室内通透明亮,符合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建的设计要求,适宜展示与参观。
六、构造特点:采用当地的传统木构架作为结构体系 材料选用上尽可能采用低能耗、可降解的自然材料,避免使用混凝土这种给环境造成更多负担的材料。墙面采用杉木、屋面采用当地的金竹,地面和基础则采用了当地常用的火山岩(腾冲的火山地质创造了丰富的火山石矿),故此,建筑全部用料都是当地材料。
并由当地村民建造,采用当地传统木 构架建造。乡土环境中的建造方式具有前工业时代的手工特征。缺乏现代工艺处理,杉木、竹、火山石及手工纸这些当地建筑中普遍应用的材料看起来似乎都不那么精致和结实,它们会随着日晒雨淋褪色、干裂、长青苔、变黄,然而正是这种变化赋予建筑一种时间感,使其融入环境当中,这些自然材料被看似为缺陷的属性也正是它的美德所在――本质得以呈现。这也如手工纸,看似粗糙,但其质感肌理展现出造纸的原料、方式等线索。当其变得精致光滑时,这些品质也就随之丧失。
正是基于此,建筑并不追求基于机器制造的光鲜精致和无可挑剔,而是更注重“还原”和“呈现”价值,建筑在细节中试图体现真实的建构逻辑:例如在屋檐下梁的位置暴露梁和柱、外墙底部的柱础和镂空条石方角,都在提示梁柱而非墙体承重的事实;又如室内屋顶木结构直接呈现;再如手工纸用于展厅内部墙面的材料,塑造了一个整体抽象的内部空间,使得用于展示的墙面更多成为背景,然而细看纸背后隐约可见的龙骨骨架,其又暗示了墙体是空透的构造特征。建筑细节在此使建筑具有了体现本体特征。
七、建筑与当地文化的融合:手工造纸博物馆的设计与建造应当关乎于造纸这一事物的特征,自然、环保、乡土、人文等。但它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呢?从现实层面,手工纸是绿色无污染、与环境友善的制造方式;而从内涵层面,它实际是对待自然的一种态度,尊敬自然,也承认事物的生命轮回周期,任何事物都是来自自然,又回到自然,建筑也应是如此。
手工纸的文化价值在另一点也有所体现,即真实性。纸本身反映了劳动的痕迹和其制造过程的特征,因此具有文献价值;建筑亦是如此,如实的反映建造的痕迹与特征,强调材料、结构等元素能够还原其本质,亦可理解为一种“在场”。这个既传统又现代的房子盖起来了,其中最有意义的就是它对于建筑师和当地工匠来说都是没做过的事情。这个过程好像联姻,或者说嫁接,通过它产生了一个新的结果。而对于村子来说,未来的建筑又蕴含了更多的可能性。
建筑的活动作为地域传统资源保护和发展的一部分,一定应当根植于当地的土壤并从中涉取营养。而当其开花结果后,反过来又可以丰富土壤的成分。“保护”并不是仅仅是维护原状,而是通过与当前的结合,促发新的生命力。基于当地环境,建筑资源,建造传统的考察与理解,建筑师希望建筑从建造角度与“当地”的一种深入的结合,因为建造――而不是形式――才是建筑的地域性最本质的出发点。在采用适宜的材料、技术和工艺,并且适应当地气候的同时,我们希望博物馆全部由当地工匠来建,这样建筑的地域性不仅是形式上的,而且是一种经济与社会意义上的介入。
参考文献:
1、华黎,建造的合计――云南高黎贡造纸博物馆的设计与建造[期刊论文]-建筑学报2011(6);
2、叶菁,城市外部公共空间的整合东南大学建筑系;1999
关键词:适宜建筑技术;概念;内涵;特性;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适宜建筑技术的提出
人类从开始的巢居、穴居,发展到当前的高楼林立,建筑技术同样在由缓慢转变为快速的发展过程。解析建筑技术,按照历史的阶段由后到前可以把其分为数字技术、现代技术、传统技术、生土技术以及原始技术。
适宜建筑技术是提倡利用更多的可再生资源以及适用技术,比如太阳能、生物能、水能以及风能等,提供给建筑需要的能源。适宜建筑技术是根据所拥有条件,采取最适合的技术,不是以追求高薪技术,要考虑建筑接受技术的能力,还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适宜技术”更为贴切,可以充分体现技术对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适应原则。提出适宜建筑技术,有明显的社会发展背景以及时代背景。
二.适宜建筑技术的概念
建筑技术是指建造房屋的手段,其中都包括建设设备、建筑材料、技术装备、建造知识技能等。适宜的意思就是适当、适应以及适合。
适宜建筑技术是指在选择建筑基础技术的同时,更加强调建筑技术的适用性、适应性、经济性以及可行性的技术。适宜建筑技术将项目所在的地域条件和先进技术相结合,提倡完善以及改进现有技术,发掘传统建筑技术。同时,适宜建筑技术解放了以往的单一思维,强调综合技术与生态、工艺、经济以及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有整体思维的特征,充分体现了设计师的大局观,同我国的中庸思想不谋而合。适宜建筑技术不是笼统的综合,也不是一种折中的态度,而是根据现有条件进行合理选择,是智慧与辩证的抉择,体现了设计者对技术资源和社会现状的综合把握以及认识。
三.适宜建筑技术体现的内涵
如果从建筑所在地角度进行分析,适宜建筑技术综合了当地的地域文化、气候以及地理等相关方面,并且承担两个任务:第一,是对当地建筑风格的继承以及发扬;第二,是对当地建筑的未来以及现实意义进行再阐释。适宜建筑技术强调整合多种技术,并不局限与技术和功能层面,更加强调综合文化、气候、地理以及经济等方面。
四.适宜建筑技术具备的特征
(一)适宜建筑技术具有层次性,可以根据技术能力的程度,分为三个层次:1、低技术。对于比较封闭的地区,体现较强的传统性以及地方性。比如在农村地区,一般采用生土技术和木构技术。2、中技术。其可以充分体现一个地区的技术水平,根据该地区接受技术的能力来进行技术选择,保证社会经济与技术成长保持一致,比如发展比较成熟的太阳能技术。3、高技术。其是以先进的科学发展为基础,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的综合运用,比如空调变频技术、声控技术、光控技术等。高技术具有技术性强、高效益以及高成本的特点,同时还要求进行科学管理。
(二)适宜建筑技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的主体采用不同的建筑技术。比如我国西南的农村地区特有的吊脚楼,就采用适合当地情况的技术,在选择建筑材料上,大部分都运用了天然材料,屋面瓦就采用了薄石块;而施工技术则是延用了以往的工匠型。传统的技术以及本土材料,决定了其造价较低。
(三)适宜建筑技术具有相对性,建筑技术的最终选择,是经过权衡以及比较的结果。例如会堂的建设,结构类型有多方面选择,双曲屋面、薄壳结构、空间网架、育顶、筒拱等。采取合适的建筑方案,要根据建设的目标,选用前卫以及现代的设计方案,都可能会导致综合效益失衡。目前,我国机场建设大同小异的选用网架结构,使人们对是否合理选择建筑技术产生疑虑。
五.适宜建筑技术体现的价值倾向
(一)相对于人,其价值倾向体现在具备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充分满足自身娱乐、生产、工作、居住的需求,同时还要兼顾生存利益,隐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相对于自然,其价值倾向体现在优化和维持自然平衡,尽可能的不破坏自然环境。其实自然并不能作为价值主体,人们只是被动的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三)相对于自然与人,其价值倾向体现在,通过建筑技术,在自然与人之间建立起和谐的桥梁,达到自然与人的协调发展、创建生态文明。
六.结语
适宜建筑技术充分体现了社会效益和自然生态的观点。在建筑技术前期,人们没有余地进行技术选择,随着建筑技术的充分发展,人们认识到了生存以及生态的危机,开始对技术运用进行反思。本文从多个层面对适宜建筑技术进行分析,希望为建筑行业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