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产负债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资产负债表日(dateofbalancesheet)指的是结账日期,即结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日期。通常指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在我国会计年度中,资产负债表日一般是指每年12月31日。
资产负债表日也指会计年末和会计中期期末。我国的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因此,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每年的12月31日,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是指各会计中期期末,包括月末、季末、和半年末。例如第一季度的资产负债表日是3月31日而半年的资产负债表日则是6月30日等等。
不同企业的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是不同的,可能是月末、可能是季末、也有可能是半年末。
资产负债表日就是出资产负债表的当日,一般指会计期末12月31日。由于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报表日数据是此前经济业务的最后体现。有的公司因特殊需要并不一定确定月末或年末是资产负债表日。报表年度因公司和地区不同也不一定确认12月31日为年度资产负债表日。
(来源:文章屋网 )
美国金融市场到底为美国创造了多大利益?最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详细分析和计算。虽然各种估算方法和结果有差异,但是基本结论非常一致:全球性金融市场让美国变成地地道道的“世界银行”,它可以以极低的利率成本向全世界“借钱”或“吸收存款”,然后将这些低息存款拿到世界各地去“投资”或“购买”高收益资产。就像一个典型的银行一样,通过巨大的“贷存利差”,美国获得天文数字般的巨大利益。
美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一边是资产,另一边是负债。银行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呢?那就是最大限度地扩大“贷款”(资产)和“存款”(负债)的利差。
从1952―2004年的半个世纪里,美国所持有的外国资产平均收益率是5.72%(即平均资产收益率),外国所持有美国资产平均收益率是3.61%(即平均负债收益率)。“贷款(资产)”和“存款(负债)”利差达到2.11个百分点。用这个百分点乘上数万亿乃至数十万亿美元的资产规模,累积的利益当然是天文数字了。
与美国享有类似“特殊待遇”的还有欧元区和英国。截至2010年底,欧元区拥有的海外资产是21.971万亿美元,海外拥有的欧元区资产是23.620万亿美元;英国拥有的海外资产是14.539万亿美元,外国拥有的英国资产是14.857万亿美元。均是负债超过资产。显而易见,欧元区和英国之所以也能够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世界性银行”,主要也是因为他们拥有庞大的金融市场、金融中心和储备货币地位。
根据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的估算,在2001―2006年期间,美国累计对外借债3.209万亿美元,然而净负债竟然还减少了1990亿美元,等于美国净赚3.408万亿美元。其中仅汇率贬值一项就让美国赚8920亿美元――当时正是美元相对世界主要货币大幅贬值时期,亦是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最激烈的时期。
3.408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它大约相当美国6年的国防军事开支总和。也就是说,美元霸权创造的超级利益,意味着世界各国为美国庞大的军事开支“买单”。
一个关键问题是:为什么美国拥有的外国资产能够获得极高收益,外国投资到美国的资产却只能获得极低收益呢?针对这个收益严重不对称的现象,有学者提出如下几个解释:
一、美国投资到海外的资金与外国投资到美国的资金,“质量不同”,美国所投资的不仅仅是资金,还附带着技术专利、管理诀窍,等等,理应获得高收益。
二、美国拥有高科技优势,到海外投资往往都是占领产业高端,自然能够赢得高收益。
三、美国投资者或企业家比外国投资者或企业家“聪明”,能够发掘更优质的投资项目。
四、美国是全球金融中心和投资天堂,外国投资者(尤其是外国政府)甘愿接受低收益,也要投资到美国市场。
五、美联储掌控全球货币政策,操纵全球货币汇率,以“小鬼搬家”之魔法,将财富从外国转移到美国。
资产负债表检查主要检查:
1、各个科目是否有负数;
2、年初资产合计是否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相等
3、年末资产合计是否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相等。
利润表主要检查:结转本年利润凭证借贷方净额是否等于利润合计数。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数学表达式的构建必须建立在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之上。下述概念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数学表达式的构建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
( 一)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是各项资产的账面净值计提减值准备后的余额。应注意资产账面价值与资产账面原值、资产账面净值之间的区别: 资产账面原值是各资产账户累计结余的金额, 资产账面净值是资产账面原值扣减累计折旧( 摊销) 后的余值。“资产账面价值= 资产账面净值- 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资产账面净值= 资产账面原值- 累计折旧( 累计摊销) ”。
计税基础分为资产计税基础和负债计税基础。资产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 就计缴企业所得税而言可从流入企业的任何所得利益中予以抵扣的金额, 即未来不需要缴税的资产价值。“资产计税基础= 按税法规定在未来使用或处置资产时作为成本费用可于税前列支的金额”, 通常情况下, 资产进入企业时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等的, 但在后续各会计核算期间因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 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差异。如一项存货的原值为100000 元, 已计提跌价准备4000 元, 账面价值为96000 元, 在未来销售过程中可以抵扣应税经济利益的成本是100000 元, 存货的计税基础是100000 元。负债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负债计税基础= 负债账面价值- 该负债在未来期间税前可以抵扣的金额”。如本期账面金额为10000 元的应付工资, 本期计税时相关的费用已抵扣, 未来期间支付后不得再从应税所得中重复抵扣, 这笔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列支的金额为0, 故该应付工资的计税基础是10000 元。此时, 负债账面价值与负债计税基础相等, 没有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为会计概念, 计税基础为税法概念, 二者不相等从而产生暂时性差异。
( 二) 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企业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在本期产生的、将在未来纳税年度转回的差异。通过数学表达式推演, 暂时性差异又可通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确认。暂时性差异分为时间性差异和非时间性差异两类。时间性差异归属于暂时性差异之中, 但暂时性差异却不一定是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是由于企业某些收入项目和支出项目计入应税所得的时间与计入会计税前利润的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 侧重于从收入或费用的角度分析会计收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揭示的是某个会计期间内产生的此类差异。非时间性差异侧重于从资产和负债的计价角度分析会计收益和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 这类差异在以后年度财务报表上列示资产收回或列示负债偿还时, 将产生应纳税金额或可扣减金额。
[例1]某企业有固定资产原值5000 万元, 预计使用年限5 年,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期末无残值。税法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分别采用损益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的区别和联系如表1:
根据时间性差异的定义, 应税收益和会计收益的差额在一个期间内形成, 可在随后的一个或几个期间内转回。其成因是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收入与费用确认和计量的时间上存在差异。可以判断这是一项时间性差异, 根据上述暂时性差异的定义又可判断这是一项暂时性差异。因此, 时间性差异是暂时性差异。
[例2]某企业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0 万元, 资产重估的公允价值为2000 万元, 会计和税法规定都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剩余使用年限为5 年, 重估资产增值并确认入账。会计按资产重估的公允价值计提折旧, 而根据税法规定计税时不作相应调整, 因此税法按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分别采用损益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 其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的区别和联系如表2:
可以判断, 这是一项暂时性差异, 但不是一项时间性差异。其原因在于资产评估增值只在资产负债表的权益类账户反映, 而损益表不反映。因此, 暂时性差异有可能不是时间性差异。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数学表达式构建及各因素关联分析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 以资产和负债为着眼点, 逐一确认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 并将这些差异对未来纳税影响额确认为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企业应当将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负债,将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资产。
第一, 资产账面价值与资产计税基础之差导致递延所得税。从理论上讲, 企业当年及后续会计年份就同一项( 类) 资产而言,会计确认与税法确认之间有下面恒等式成立:
在确认企业年度所得前应扣除的成本费用时, 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在许多具体规定上不一致, 从而导致本年会计确认的成本费用额与税法确认的成本费用额不相等。那么必然会出现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相等, 其差额则定义为暂时性差异。将上面恒等式作适当移项可得出下面推演过程和结论:
若结果大于零, 则会计确认的成本费用< 税法确认的成本费用, 会计确认的所得额> 税法确认的所得额, 产生未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导致未来期间应税所得增加。故所得税费用> 应纳所得税额, 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预期清偿该负债期间适用税率”。若结果等于零, 则无暂时性差异产生或转销。若结果小于零, 则会计确认的成本费用> 税法确认的成本费用, 会计确认的所得额< 税法确认的所得额, 产生未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导致未来期间应税所得减少。故所得税费用< 应纳所得税额, 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期收回该资产期间适用税率”。上式中,“所得税费用”表示企业会计核算应纳的所得税;“应纳所得税额”表示实际缴纳的所得税。
第二, 负债账面价值与负债计税基础之差导致递延所得税。从“资产负债表日暂时性差异”的定义和“资产负债表日某项负债在未来期间税前可以抵扣的金额”来看, 这二者是相等的, 其数学表达式的推演过程如下:
上述表达式结果如果大于0, 说明税法要求对因负债引起的经济利益流入并入当期应税收入, 而会计未将该项负债列入当期经济利益流入, 这将导致当期企业应税所得大于会计所得, 从而使得应纳所得税额大于所得税费用; 当后续某会计期间会计将该项负债转换为经济利益流入时, 税法不能再将该项负债列入经济利益流入, 否则会产生重复纳税。所以, 该项负债在后续会计期间应从会计确认的经济利益流入中扣除。这样便产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如账面价值为100 万元的预收房地产业务收入, 性质上属于
负债; 这类收入会计上按“权责发生制”当期不能确认会计利润;但税法上要求按“收付实现制”在当期确认应纳税所得额。这样,便产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 万元。
上式结果如果等于0, 则说明没有产生暂时性差异。如账面价值为5000 元的应交罚款, 尽管会计上当期会将其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抵减会计利润, 但税法规定无论当期还是后续会计期间均不得从税前扣除, 故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若上述表达式结果小于0, 说明原有负债因某种原因使得账面价值减少, 如债务重组使得负债账面价值调减等, 这样便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并非所有负债事项都会产生暂时性差异。一般而言,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交款等负债的确认和偿还, 不会留待后续会计期间税前列支, 从而不会使当期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产生差异。只有当税法允许负债事项留待后续会计期间税前列支时( “+”或“- ”) 才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第三, 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所得税费用的确认。
上式中, 新增的递延所得税为正数; 转销的递延所得税为负数。
本年按会计准则确认所得税费用与按税法规定确认应纳所得税额之间的差额作为递延所得税挂账, 待后续会计年度转销。故有下面等式成立: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数学表达式具体应用
[例3]设某企业2006 年12 月31 日资产负债表日有如下简化的关联资料: 资产账面价值为8100 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2000万元, 会计和税法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分8 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750 万元, 会计和税法均采用直线法摊销, 分6年摊销。2006 年12 月资产负债表日确认计税基础为8000 万元。2007 年至2011 年按税法确认该企业各年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1000 万元、1020 万元、1050 万元、1080 万元、1120 万元。2009 年末, 该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表明, 其可收回金额为1100 万元; 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表明, 其可收回金额为300 万元。2009 年12 月购置固定资产500 万元, 该批固定资产分10 年折旧完毕, 预计无残值, 故2010 年、2011 年每年增加固定资产折旧50 万元。2007 年至2009 年所得税税率33%, 2010 年后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各年应交所得税额和所得税费用如表3 所示。根据表3 有关资料计算得出表4 中各相关数据。
2009 年末, 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125万元, 虽然2007 年、2008 年未产生新的暂时性差异, 但2006 年产生了100 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未转销, 因而2009 年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125 万元中有100 万元是2006年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转销额, 故转销递延所得税负债33 万元;剩余的25 万元确认为2009 年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8.25 万元。2009 年会计分录如下:
借: 所得税3052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825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465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330000
2010 年,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发生额为45 万元, 但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却为9.25 万元。这是由于本年所得税税率发生了变化,《企业会计准则第18 号――所得税》明确规定, 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 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重新进行计量, 除直接在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 应当将所得税税率变动的影响数计入税率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2010 年所得税税率下降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增加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影响如下:
如果所得税税率不变, 新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4.85 万元( 45×33%) ; 因为所得税税率下降, 使得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5.6万元[ ( 25%- 33%) ×70] 。故2010 年净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9.25 万元( 14.85- 5.6) 。2010 年会计分录如下:
借: 所得税2607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925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700000
其他年份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会计分录略。
参考文献:
一、资产负债表的膨胀与危机
在宏观经济学上,社会经济被划分为三大部门,即政府、企业和家庭,相应地笔者也把社会资产负债表区分为政府、企业和家庭三张。对美国的这三张资产负债表考察后不难发现,金融危机其实就是资产负债表的膨胀性危机。
近40年来,美国政府有35年都出现了预算赤字,目前的债务规模更是触目惊心。2007年10月1日,美国审计署计算的美国政府长期债务高达52.7万亿美元。一年后,美国财政部的2008年美国联邦政府累计债务升至65.5万亿美元,是美国国内总产值(GDP)的4倍还多,超过了全球各国年度GDP之和,联邦政府的净价值创-59.3万亿美元的记录。当年美国政府基于现金计账法的实际预算赤字高达5.1万亿美元而不是此前国会预算办公室公布的4 550亿美元。
美国家庭也习惯了寅吃卯粮,透支度日。有资料显示,自2002年以后美国家庭的资产负债率出现了快速攀升,由2002年年初的25.5%快速上升到2006年的31%左右。目前,美国家庭储蓄率整体上也是负值。而上一次出现负值是在1933年和1934年的大萧条时期。2009年3月,美国联储局的报告显示,2004年美国家庭的资产负债率为17.74%,2007年为19.48%,到2008年第四季度上升为21.54%。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低息的诱惑,美国企业倾向于选择银行借款,融资的顺序依次为内部积累、债务融资、发行股票。2000~2006年间,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信贷市场工具(如商业票据、债券、贷款等)的年增长率为4.5%,股票则下降了3.8%。低息和资本市场繁荣使企业走上了快速债务融资扩张的道路,而借款扩张的后果是加快了资产负债表的膨胀与危机。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美国非金融机构的净值债务比率为40.32,连续5年呈下滑态势,并且企业净利息支出达到200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07年,非金融企业的债务规模已占GDP的70%。而金融业的杠杆化速度更是惊人。10年前,美国金融产业的杠杆化是GDP的70%,5年前是100%,2007年则是137%,2007年金融企业的债务已占GDP的100%。
历史地看,资产负债表危机已经发生过很多次。如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都是资产负债表膨胀性危机的例证。尽管所有的经济衰退都会使资产负债表受损,但资产负债表膨胀性危机的显著特征是:与资产价格上涨相关的经营主体的负债规模的快速增加;与资产价格下跌相关的负债率的急剧提升。
二、资产负债表危机的传导效应及公允价值的放大效应
问题不仅在于三张资产负债表都处于膨胀与危机状态,还在于这三张资产负债表之间存在危机的相互传导机制和效应,从而加重了危机的程度,加大了报表修复的难度。资产负债表的膨胀通常与经济繁荣特别是资产价格(主要是房地产和股票)的上涨有关,正所谓繁荣孕育危机。然而资产价格并不会一味上升,一旦资产价格下跌特别是暴跌时,资产负债表的危机就难以避免并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或传导反应。
仍以美国家庭资产负债表为例,对2002~2006年的数据分析显示,家庭资产负债表膨胀的主要原因不是消费信贷而是住宅按揭贷款占比的提升,因为家庭可以通过高负债经营谋求房价的上涨所带来的可观的资产增值收益。然而,从2005年夏天开始,美国住宅价格涨幅开始缩小,2006年进入下跌状态。财富效应的消退使美国家庭不得不正视过高的偿债负担比,被迫通过节衣缩食来清偿高额的债务。这种调整资产负债表的行为使美国家庭的消费增长自2005年秋季开始减速。2007年年底以来,由于经济前景黯淡,家庭部门调整负债率和偿债率的压力更为迫切,由此造成消费增速的急剧下滑。
家庭资产负债表危机的直接后果是削弱了家庭的偿债能力,次级按揭贷款的还款风险就由潜在变成现实。其实,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正是买不起房子的人买了房子却还不起钱,由此产生的直接后果是金融机构的大量损失和资产负债表危机。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8月末,全球已披露报表的金融机构因次贷遭受的相关损失和拨备高达5 030亿美元,其中又以美国金融机构遭受的亏损为最。巨额的亏损及正常弥补的困难,必然制约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的扩张,由此导致信用紧缩的环境。
房地产价格下跌影响房地产投资,而家庭资产负债表危机导致的消费低迷及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危机导致的信贷紧缩又会从市场和投资两个方面影响实体经济中的企业,并使这些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也进入膨胀和危机状态。实体经济的危机反过来又会影响家庭的工薪收入,并通过影响资产价格而增加家庭的资产损失,进而恶化家庭的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如此传导与反复,使三张资产负债表和社会整体经济处在恶性循环之中。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公允价值在三张资产负债表危机的传导中的作用。学界对此虽有争议,但笔者始终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客观上起到了“顺周期放大效应”。如果把宏观经济分为两种状态,即资产价格上涨状态和资产价格下跌状态,则公允价值在两种状态中都具有显著的顺周期放大效应。当资产价格上涨时,按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必然导致资产负债率下降,出于投资扩张和优化资本结构的考虑,经营主体会纷纷扩大举债和投资,从而推动经济过热并进一步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如此循环往复;而当资产价格下跌时,按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和财务报表的恶化,出于优化资本结构和修补受损的资产负债表以避免破产的考虑,经营主体会纷纷加大偿债力度以降低杠杆率,从而导致货币供应减少和经济增速下降,并进一步推动资产价格下跌,如此循环往复。
三、资产负债表的修复
走出金融危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修复资产负债表的过程。但问题是谁来主导修复?三张资产负债表能否平行修复,怎样修复?
尽管资产负债表危机涉及三类运营主体—政府、企业和家庭,但处在危机时期的企业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在各自部门内部是难有修复能力的,政府主导修复似乎是必然的选择,否则三张报表危机的传导链就难以解开。现实也正是如此,面对这场罕见的资产负债表危机,各国都选择了政府主导修复。2008年11月,中国政府推出40 000亿元(约5 860亿美元)的庞大经济刺激计划。2008年12月,欧盟制定了总额为2 000亿欧元的欧盟刺激经济计划,出资规模相当于欧盟GDP的1.5%。2009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耗资7 8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35%用于减税,65%用于增加政府投资,每个美国纳税人可望拿到400美元的退税。2009年4月,日本推出的新经济刺激计划的规模达15.4万亿日元,占日本GDP的3%。这些都说明政府正在主导帮助企业和家庭修复受损的资产负债表。
但问题是,一旦由政府主导和推动企业和家庭去修补破损的资产负债表,三张资产负债表就不可能同步或平行修复。当社会总资产一定时,政府主导的修复活动实质上是总资本在三个部门间的再分配,换句话说,就是政府将其资本转移到企业和家庭。这样做的结果是,虽然企业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得到了修补,但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会变得更加糟糕。以美国为例,政府主导救市的结果是政府收入减少但开支急剧增加,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急剧上升。美国财政部的报告资料显示,2009年,金融危机导致美国政府财政收入只有2.1万亿美元,比上一财年下降16.6%;但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和救市计划导致政府开支达到3.52万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加18.2%。奥巴马政府估计,未来10年美国政府财政赤字总额将达9.1万亿美元。高财政赤字问题已成为美国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
由于经济刺激计划加重了政府资产负债表受损的程度,因此政府不可能持久地推进经济刺激计划。而且即使政府帮助企业和家庭修补了资产负债表,企业和家庭也需要自身的努力。对企业和家庭来说,理财的目标应该从“价值最大化”转向“负债最小化”,以修补严重受损的资产负债表,这一时期,“去杠杆化”是重要的理财策略,它也被公认为等价于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包括金融产品的去杠杆化、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投资者的去杠杆化、消费者的去杠杆化等,实际上也就是家庭和企业两类部门的去杠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