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状调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范文第1篇

关键词:郭麻日古堡 传统民居 开发保护

中图分类号:TU24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青海民居系列调研进行到第三天时,我们来到了青海东南部的同仁县。同仁县位于九曲黄河第一弯,藏语称为“热贡”,意为金色的谷地。这里的热贡藏传佛教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的流派,主要包括唐卡、壁画、堆绣、雌塑等绘画造型艺术热贡艺术以藏传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藏族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史诗等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包括一些世俗化的内容热贡艺术凭借其独特的审美观念、独有的原材料和独有的传承习惯在藏传佛教、民间美术、建筑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仅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东方艺术史册上瑰丽的一笔。

而我们准备调研的正是热贡艺术之乡同仁中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郭麻日古堡。

一、地理、文化概况

郭麻日古堡位于同仁县北部的年都乎乡郭麻日村,距同仁县城约5公里,坐落在隆务河西岸,是一个土族聚居的村落。该地区海拔在2500米以下,日平均气温≥0℃,日照1760.7小时,年降水量370—430毫米,年均气温5.2—7.0℃,无霜期150—172天,宜种植中晚熟小麦等作物。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和热贡艺术品制作等。在郭麻日村,很多村民都擅长绘画、雕塑、堆绣,热贡艺术繁荣,文化底蕴深厚。

二、现状调研

早上七点简单地吃过早饭后,我们从同仁县城启程去郭麻日村。时值四月初,同仁初春的天气依然十分寒冷。一路上窗外匆匆而过的尽是苍冷之色,树枝上春季的新芽尚未抽出,远远看着好像一团团暗色的雾气浮在村子之上一般。汽车行驶了十多分钟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1.郭麻日寺塔

一下车就先远远看到了古堡旁郭麻日寺的那座巍峨精致的郭麻日寺大佛塔。郭麻日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1391年。内有大经堂、弥勒殿等建筑,其信仰者主要为当地群众。郭麻日寺前的时轮塔始建于1987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是安多地区最大最高的佛塔,故又称“安多第一塔”,是同仁县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塔高38米,底宽45米见方。塔身分五层,塔壁塑有菩萨、观世音和35尊般若佛。主塔四周有小佛塔十二个,宽4米,高12米(图1)。

郭麻日大佛塔周身颜色非常艳丽,特别是塔上的许多半球形涂上鲜艳的涂料,远看就象是镶上了大块的宝石。其建筑风格之特、造型之美、耗资之巨、民

族特色之浓,在我国藏区首屈一指。此塔不仅使郭麻日寺增色不少,而且在整个同仁地区也可以说是一大景观。

来往的居民行至塔前都会虔诚的行起跪拜礼,周围很静,走近了还能听到风吹时轮发出的沙沙声。我们仰视着郭麻日大佛塔,感受着那份神秘的敬畏感。

2.古堡概览

经过佛塔,信步向前,不多时就可看到两根高高耸立的经幡,有十几米高,这独具特色的入口标志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图2)。

再走几步就能看到古堡的东门,也是当地居民使用最多的一处出入口。这里竖有一块石碑,碑文上书:据宋朝历史文献对郭麻日记载,尤其是郭麻日出土的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的各类陶器考证,人类在郭麻日地区居住的年代可以追溯至五千年前。该城堡最初出现于特莫科地。在唐末宋初迁至现在的郭麻日,至今时为九百多年,是热贡地区年代最早保留最完整的古堡。

在我们拍照之际,旁边的一头小牛信步闯进了镜头,身上并未见缰绳之物,也没看到有人看管,过往路人好像早已司空见惯,仿佛这里也是它的家一般。后经调查询问得知,和其他只作为瞻仰游览的古堡不同,郭麻日古堡内仍有土民居住,现有住户189户,1478人。想来身处其间,鸡犬相闻,炊烟袅袅,该是郭麻日独有的风土人情。

郭麻日古堡东西长约220米,宽约180米,其古城墙为夯土版筑,共开有东西南三门,我们所走的东门为正门(图3)。村寨每一处寨门门顶上都建有嘛呢房,并插有经幡,是古堡建筑独具特色的地方。由于郭麻日古堡占地面积并不大,而聚居人口又较多,因此每家每户的庄廓院落占地都很少。

凡是去过郭麻日的人,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古堡内那些曲折狭窄的巷道了。巷道最宽的地方有两米,窄的地方只能并肩走两个人,两边是夯的一丈多高的土墙。巷道与巷道像蜘蛛网一样纵横相连,星罗棋布,错综复杂,置身其中就像进入迷宫一般。调研前为了防止在里面迷失方向,我们特地打印了郭麻日古堡的卫星俯瞰图,结果还是不能免除的走了点错路。

据当地人介绍,这样的建筑布局是为了适应战斗的需要。因为过去这里土匪马贼横行,经常发生小规模斗争,甚至民族间的战争。而有了像这样的窄巷,只需派出一两壮汉守在墙头,即可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同时,由于一条条巷子大致相似,又曲折迂回,身处其中,不熟悉的人难免会走错路。若是古时候在此打仗,恐怕敌人就算进入古堡也只能落个惨败而归。

受限于古堡内狭小的空间,院落窄小,每户只占2分地左右。当地民居大都是两层式的土木结构平顶房,一层一般用作厨房、储存室和牲口圈房。二层廊房为经堂和寝室,院内窄小紧凑,与青海农村民居的宽敞庭院有所不同,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图4)。

各户之间以迂回曲折的路网相互连接,由完整封闭的寨墙包围着,形成了同仁地区文化价值最高,特色最为突出的民族聚居区。

3.农家调研

1)这是户没有加盖二层的人家,我们调研时男主人正巧外出,只有其母亲和妻儿在家。正房坐北朝南,为钥匙头形式,面宽约9米,进深约5米,民族为土族,生活主要来源为种地,家里的一头牛为主要劳动力。门饰较为简单,院内只以方砖铺出一条主要路线,靠墙设有通向屋顶的楼梯。同青海很多农村民居一样房屋为平屋顶。

顺着东墙边的阶梯可以上到屋顶,在收获的季节,平屋顶是晾晒粮食和谷物最好的场所(图5)。

青海的天空常常不挂一丝云彩,明媚的阳光直射大地,在这里,大多数家庭院落中都会有一个简单的被动式太阳能热水器,只用大约一个小时就可加热一壶水,在这个能源相对紧张的古村落中算得上是很客观的一个能源了。

2)门牌号为郭麻日090,综合来看应是这里收入中等的人家。家里有儿子儿媳母亲和祖母,民族为土族。正房坐北朝南,为钥匙头形式,面宽约12米,进深5米左右,有四个开间,一层的东面满满当当的码着木柴,平屋顶上晒着当地用来做燃料的牛粪饼(图6)。重要经济来源是种地和画唐卡。调研时,二楼的儿子正靠窗坐在床上,专心致志的画着唐卡。画面已基本完成,他拿着笔进行着最后的润色工作(图7)。

现状调查范文第2篇

如今,“孤独育儿”也成为中国许多家庭的现实。

超过一半的家庭曾没人照顾孩子

“2013年,我到上海一所民工子弟学校调研,见到一位河南来沪打工的女士。她的儿子读一年级,白天不需要家长看管,这让她感到非常轻松,但回忆起三年前的日子,泪水就不停地在她的眼睛里打转。”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程福财对本刊记者回忆。

三年前,这位女士家住在奉贤,因为白天夫妻俩都要外出打工,家里老人又在外地,找不到人来照顾孩子,家附近也没有托儿所可以送。母亲只好找来绳子,把三岁的儿子一只脚绑住,绳子的另一端系在桌腿上。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程福财说,这几年的调研中,类似情况很多。

相关调研数据也印证了他的说法。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与上海社科院日前完成了一项针对上海2000户育有12岁以下儿童的常住人口家庭育儿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家庭曾经遇到过家中没人照顾孩子的困境;超过40%的家庭在孩子寒暑假期间遇到过没人照顾孩子的问题;也有高达45%的上海家庭面临孩子放学后没人看管的无奈。

在受访者中,有39.2%的12岁以下儿童曾被独自留在家中。而即使是0~3岁的婴幼儿,也有12.8%曾被父母独自留在家中,3~6岁的幼儿曾被独自留在家中的比例更是高达21.4%。

除此之外,还有为数不少的事实上无人照顾的儿童,包括服刑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父母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据2012年的统计,上海户籍服刑人员中就涉及2000余名未成年子女,其中约一半向政府提出监护孩子的求助。

上述调查只是涉及上海常住儿童,还有不少短期来沪的儿童,他们中有一部分是农村留守儿童,寒暑假期间到上海与父母短暂相聚,这部分孩子的临时短期保护更是政策和监管的空白。

“每年都有一两条来沪儿童遭遇车祸、溺水等意外死亡的新闻,特别让人痛心。这些孩子比起城里的孩子,对城市风险和安全都缺乏了解。我曾经写过相关提案,但有人认为受众面太小,不值一提,而这确实是政策和舆论关注的空白点。”程福财对本刊记者说。

家庭能够获得的育儿资源有限

在传统观念中,生儿育女本是一个家庭的私事,但如今看来这已慢慢成为社会问题,究其原因,与我国人口结构和家庭规模发生的重大变化有关。

近30年来,低生育率已经使得我国的年轻人口减少了近30%,如此剧烈的人口结构变化,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

家庭规模也不断趋于小型化,平均每户人口数大幅下降,平均家庭规模从1982年人口普查时的4.41人,减少到2010年的3.10人,且绝大多数城镇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

上海的人口问题更为凸显,根据《2013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上海市全年户籍常住人口出生10.52万人,出生率为7.39‰;死亡11.65万人,死亡率为8.19‰;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出现户籍人口负增长。

更值得关注的是,上海生育率已降到0.7,为全球最低。

2013年底,“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启动。一年后,国家卫计委最终确认,全国共有约70万对符合条件的夫妻提出二胎申请,与此前官方预估的每年约200万对差距较大。2014年底,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与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合作举办了“面向未来的中国人口研究”暨第三次生育政策座谈会,与会专家均对现阶段我国的生育政策表示堪忧,强烈呼吁尽快全面放开二胎。

该政策在上海更遭冷遇。在近期召开的上海市两会上,上海市卫计委家庭发展处处长樊华表示,目前上海进入婚育年龄的女性,90%符合双独或单独政策,但申请二孩的比例不足5%。原因是经济压力大、精力与时间不足、不想为孩子失去自我和社会支持欠缺等。

上海社科院的相关调查显示,在孩子日常生活照顾方面,有3.8%和23.6%的受访者选择“压力非常大”和“压力大”;而回答“家中祖辈有没有帮你照顾孩子”的时候,22.6%的人表示老人只是“偶尔帮忙”,9.8%的人表示从来不能得到祖辈的任何支持。而这一点对于新上海人家庭和没有上海户籍的常住人口家庭来说,更是如此。

托儿所数量急剧减少

为了协助双职工家庭特别是劳动妇女平衡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不少国家和地区发展出社会化的儿童照顾服务。但目前在我国,由于近几年迎来了人口出生的高峰,为了将有限的学前教育资源满足3~6周岁孩子的教育需求,不少地区的公办托儿服务规模明显缩减。

据上海市教委官网显示,上海三周岁以下儿童进入托儿所的数量在2003年时为29700人,2013年骤降至6058人;独立托儿所的数量也从2003年的187所下降到2013年的41所;班级数从1352个减少到274个;教职工人数从2875人降至700人。

这些变化显示,上海家庭的育儿问题不仅面临家庭内部照顾能力欠缺,也面临社会化服务明显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大多数时候只是为2~6岁的幼儿提供日间看护服务,对2周岁以下儿童则没有提供日夜间照料。但即便是政府提供的儿童看护服务,也因为投入不足无法满足越来越多家庭的需要,特别是双职工家庭、新上海人家庭和流动人口家庭。

2011年1月,一个名为“活力社区”的社区活动中心在上海市闵行区新安市场成立。

新安市场是江川路街道范围内进城务工人员最为集中的代表性区域,有来自20个不同省市的近1800名流动人口,其中约300名是未成年人。活动中心附近有民办小学一所,公办小学六所。

“活力社区”是要通过在城乡结合部开放社区中心的方式,为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提供多方位的服务。其上海区负责人熊春燕对《t望东方周刊》介绍,新安中心配有四名工作人员,年度志愿者约400人,至今累计已为1200余名儿童提供服务。

2013年,新安“活力社区”获得上海市闵行区民政局公益招投标服务项目的资金支持。实际上,“活力社区”早在2006年就在北京大望京建立了第一个社区中心(现已拆除),随后又在北京相继建立了四个中心,并获得朝阳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资金支持。

家庭发展司职责不明晰

儿童福利政策是家庭政策的一部分,但在我国至今仍未公开明确承认实行了针对普通家庭的家庭政策。

在发达国家,一般都会设立专门的政府机构,管理家庭政策问题。比如,在欧盟,超过80%的成员国家庭政策由家庭部或一个主要部委制定;奥地利、德国、爱尔兰、荷兰等14个欧盟国家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其他没有专门家庭事务管理部的国家,也有主要的部委来负责家庭政策事务。

“在人口和社会经济变迁的大背景下,家庭政策完善的过程中有一些不可回避的主题,例如可建立专司家庭事务的常态权威职能机构。”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湛对本刊记者表示。

2014年5月,本刊曾刊登他的署名文章《找回中国家庭》,探讨如何建立和推进我国的家庭福利政策。

上海社科院近期的《家庭政策蓝皮书》也强调了建立一个专门的家庭政策机构的必要性――整合人口计生、民政、税收、人保、卫生等部门的相关职能和资源,有效推进中国家庭政策体系的构建。

专家说,设立专门的家庭政策机构,在制定儿童福利政策方面将有更大作为。比如,探索建立完善的亲职假/父亲假政策,让养育有婴幼儿的父母可带薪、或带半薪、不带薪休假照顾孩子等。

现状调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平调;由来;面临问题

大平调是以河南省濮阳、滑县、延津与山东的东明为活动中心,流播于山东、江苏、河北等地区的古老剧种,该剧种现为河南省濒危剧种,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笔者对于大平调研究已有多年,来濮阳调研,已有多次,与濮阳市各县的大平调剧团都有所联系。

一、濮阳平调的概述

濮阳是开州平发源地。“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濮阳县街头有打三节(一作鼓、一作梆、一作击节)土梆艺人叫唱行乞。”这些艺人借鉴民间武术班所用大铙、大镲作硬乐,加进土乐器大弦、二弦、三弦,聘请号称“戏篓子”的河北秀才胡老摘口传戏文,走场动作则请拳师教习,反复排练后始作“板凳头”演出。艺人们初仿开封河南讴,因调高够不着改用大本腔,逐渐形成一种别于河南讴的新曲调。“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下堤艺人集资捐粮,仿官宦朝服作麻布箱衣,于同年中秋节正式登高台演出。”因原来称呼不雅,且腔调较河南讴缓平,遂易名开州平。“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濮阳陈家屯陈姓艺人组建平调专业班。正式对外演出。……乾隆年间,随着庙会的兴盛,平调进一步发展。濮阳西街范家班,清丰洪家班,已成为登高台的职业名班,并出现了以管戏为职业的管主。”道光年间大平调窝班多营业演出,成为艺人谋生的重要手段。光绪时濮阳大平调进入黄金时代,洪家班、范家班、万家班成鼎足之势,素有“南乐万、清丰洪、濮阳有个开州平”之说。另有二花袄和范县赵菜园班及民间业余小班百余个。

“1925年,濮阳刘五星二花袄刘歧山组建30余人的平调班”。初由其师刘发清总领,后刘发清被邀出班,刘歧山接掌班务。1930年因势所迫邀濮州绅士刘宏勋为管主。后濮阳柳屯乡绅董连勋胁迫刘宏勋让班,改称董家班。后董坐罪,民团局排长郜二明占有此班。1933年郜二明将之转交县东南梨园民团团长高登科。高登科邀白罡、梁庄等乡头绅肖三共管,改称大公团。1938年濮阳沦陷,高登科将之移交河务局坝头段李道成。1943年刘歧山率班投昆吾县(从濮阳分治)抗日民主政府,改名“昆吾县民主政府众艺剧社”。1949年10月濮阳、昆吾、尚和三县合并,剧团更名为濮阳众艺剧社,1958年改称濮阳红旗大平调剧团。

建国后濮阳大平调迅速发展,职业班社外业余班社达七十余个。因濮阳为东路平发源地,1960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清丰、内黄、南乐、滑县、延津、濮阳六县大平调剧团汇集濮阳,成立了全省唯一一家全民所有制的濮阳大平调剧团,1969年撤销。1973年濮阳县大平调恢复,1979年南乐、清丰平调剧团也相继恢复。1983年9月濮阳县大平调剧团应邀赴北京演出《包公碑》,《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新观察》等十余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演出盛况。

二、濮阳大平调剧团发展面临问题

2014年11月,笔者及其团队成员获知濮阳大平调剧团濮阳市东白仓村进行为期四天的演出,于是便乘车前往经过三小时的颠簸,笔者终于到达了东白仓,再次见到了那些质朴、可亲的亲人――大平调演员,笔者早早的到来,见到了国家文化部给予支持的现代化舞台,据了解本次演出是子女给去世的老人过10年纪念日所演,也就是所谓的“鬼戏”是孝子为过世的老人谢孝的。

11日晚,在大平调戏曲演出舞台的幕后,我们终于见到了该剧团的团长宛九凤以及现任濮阳市文化局局长、原濮阳市大平调剧团团长张相彬。在这个不足十平方米的后台,笔者与张老师和宛老师展开了将近四个小时的深切交流。在此深刻的了解到了现今剧团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是缺乏创新型的剧本以及创作人才。当问起宛团长为何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一些古装戏时,宛团长沉默了片刻,继而深深叹息“招不到新的创造力啊”!近些年来,伴随着国家对于戏曲文化的保护,许多高校让戏剧走近课堂,也就意味着能编写剧本的人才不断增多。这些专业的学生完全可以再毕业的时候就职于这些剧团,从事于一些新颖的剧本创作工作,从而为新戏的编排打下坚实的基础。宛团长的话不乏无奈:许多大学生一听剧团连连摇头,虽然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但是封建思想还没有完全被移除,许多毕业生不敢到剧团来工作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家里觉得这不是一份体面的工作。据当地人介绍,曾经有一段时间,在濮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听狗叫,不听大平调”,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其实我们也很容易去原谅这样在知识分子看来被称为幼稚的想法。

二、是排演新戏难。多数职业剧团收入只能维持演出时演职员工资和基本开销,本应是休整、排演、提高演艺的非演出时间却因剧团无力支付工资和其他开销只有让演职员各自回家。据了解,该剧团一般是只有演出的时候大家才聚集到一起,平时基本不是安排排戏。所以现在剧团能演出的剧目基本上都是在吃老本,这对于剧团的发展十分的不利。剧团缺乏排演节目、切磋演艺的机会和场所,只能演一些传统的大家都熟悉的剧目,从而使大平调失去了进一步繁荣发展和创新提高的可能。

三、是培养新人难。张局长慈爱地抚摸着一旁只有十五六岁的两个小青衣演员,沧桑的脸上写满了濮阳剧团发展的艰辛,昏黄的灯光映衬在他显眼的几根银丝之上,坐在一边的我忽然之间就有想哭的冲动。濮阳市近几年来成立了一所戏校,专科生的待遇,每年招到十几个新生,靠着这微薄的力量为剧团培养新人。这几个演员都是来自于戏校,有演出的时候就跟团长长见识、培养培养胆量。但是,这些对于大平调的传承是杯水车薪,但是这也不是大平调剧团自身所能解决的。

四、流传区域扩大与接受群体萎缩

现状调查范文第4篇

Part1 班主任队伍基本信息

1. 性别结构

数据显示,成都市男性班主任为7929人,占比约30%;女性班主任为18808人,占比约70%。所调查的1537名幼儿园班主任中,男性仅有10名,占0.65%;所调查的13226名小学班主任中,男性为2074名,占15.68%。初中、中职学段班主任性别比例差异较小。普通高中因男教师总人数较多,因此班主任性别结构为男多女少的现状。

2. 学历结构

数据显示,专科及以下学历为7315人,占比27.21%;大学本科18302人,占比68.08%;研究生及以上476人,占比1.77%。其中本科所占比例最大。从学段上看,专科及以下学历的班主任,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幼儿园,分别占45.48%和57.92%。

成都全市班主任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其中26-35岁的占比41.14%,36-45岁的占比34.31%,45岁以上4800多人,占比17.89%。2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仅占6.28%。26-45岁的教师共占75.45%的比例,是该市班主任队伍的主力军。

4. 工作累计年限

“班主任工作累计年限”是指连续或间断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总年限。成都市现任班主任中,累计担任班主任工作超过10年的占比48.41%;4-10年的为34.31%;3年及以下的只有15.67%。

5. 职称情况

数据显示,成都市班主任学科职称结构以中级为主,占比52.31%;学科初级职称占比24.06%;具有学科高级职称的仅占17.43%;此外还有5.48%的班主任尚未定级,主要体现在学前、小学和中职段。

6. 津贴情况

总数据显示,成都市班主任的月津贴(绩效)情况中,200元及以下的大约占7.83%;200-400元的约占35.12%;400-600元的约占35.97%;600元以上的约占12.17%。

从学段来看,学前段的班主任津贴最低,200元以下的占到52.54%,即一半多人;其次为小学,占到16.45%。津贴平均最高的为中职44.78%,其次为普高32.14%。

7. 教龄情况

调查数据表明,20.72%的班主任教龄为6-10年,34.38%的为11-20年, 27.58%的为20年以上,即十年以上教龄的班主任共计61.96%。由教龄长、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成为成都市班主任队伍的普遍现象。只有中职段的班主任由年轻教师担任的比例要普遍大于其他学段。

8. 任教学科情况

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成都市班主任队伍中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人数最多。语文为38.63%(小学段最为突出,有72.6%的小学班主任为语文教师担任),数学19.02%,外语11.18%。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人数紧随其后,占班主任总数的9.93%。其他学科所占比例很少,音乐、美术最少。

9. 获得荣誉称号情况

在所调查的班主任中,获得学科荣誉称号的班主任人数,远远高于获得“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的人数。

获得成都市优青称号的比例为8.37%,获得市学科带头人称号的为3.53%,获得特级教师称号的为1.50%,总计为13.40%。而获得市级“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的仅为6.86%,获得省级以上“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的仅占总人数的1.96%。

分析结论

成都市班主任队伍结构总体情况较为理想。成都市班主任队伍主要由广大中青年教师担任,学历结构较高,教育教学经验较为丰富。这支班主任队伍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精力充沛,专业发展基础与发展潜力比较突出。

班主任队伍结构个别方面需要调整优化。性别结构上,女性教师比例偏高,尤其在幼儿园、小学阶段表现更为突出,性别失衡可能会对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学科结构上,基础学科(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担任班主任情况较为普遍(达到68.83%),小学阶段的班主任中,72.6%为语文教师,学科结构失衡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学科职称结构上,中级职称以下的教师占班主任总人数的82.57%,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严重偏少。如何促使更多高级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如何将高级教师丰富的教育经验、教育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育人效益,是我们亟待思考、解决的重要课题。

班主任待遇总体水平低,差异较大。一是班主任岗位津贴总体水平偏低,87.83%的班主任月津贴不足600元,班主任岗位的重要性与收入不成正比。二是不同学段、不同地域的班主任待遇差异明显。中职、普高段高于学前、小学段,一圈层高于三圈层,待遇差异较大的现状难以满足我市班主任工作高位均衡发展的需求。

评优表彰机会偏少。与学科教学岗位相比较,班主任岗位评优评先机会偏少,竞争更加激烈,这导致班主任岗位相对缺乏吸引力,很多教师宁愿在学科教学方面付出更多精力,追求更高的荣誉。

Part2 班主任的工作现状

1. 学科教学工作量

数据显示,成都市53.27%的班主任学科教学周课时在12节以上。其中,周课时16节以上的占到14.51%,12-16节的占到38.76%,8-12节的占到33.99%,8节以下的占10.65%。

2. 班主任岗位工作量

按教育部相关规定,班主任岗位工作应按教师满工作量的一半进行计算。问卷调查表明,对班主任实际工作量的计量情况差异较大,班主任工作计一半工作量和一半以上的分别为30.78%和10.00%,而记一半以下的为11.11%,未计算成工作量的达到了37.32%。

3. 班主任岗位工作时间

与学科教学工作相比,花费在班级管理工作上的时间更多。抽样问卷数据显示:选择班主任工作时间“少于学科教学”的只有3.99%,选择“基本相当”的为28.10%,选择“多一些”的为32.55%,而选择“远远超过”的为33.66%,高中教师反映出的比例还要偏高。

抽样问卷显示,有54.71%的班主任要组织学生每天在校的体锻;有63.20%的班主任每学期要组织开展4次及以上的主题班会课;88.43%的班主任会花“较多”或“很多”时间精力与班科教师进行沟通协调。这些情况进一步反映出班主任工作的具体、繁琐、事务多、强度大的工作特点和现状。

5. 专项工作情况

班主任担负着育人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除去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外,德育专项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关于“你在班级教育中最注重学生的哪些方面”一题(多选题),有83.99%的班主任选择了“安全教育”;选择“思想道德教育”的有86.80%;选择“行为习惯和常规”的有93.27%;选择“心理健康教育”的有80.98%;选择注重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较少,只有45.03%;而只有28.37%的班主任选择最注重“本学科教学”。

6. 工作压力

关于班主任在工作中遇到的压力和困难,总体情况排序如下表:排名第一的是“安全责任压力大”,占75.95%;第二是“工作量大,时间精力不够”,占71.57%;第三则是“家庭教育缺失或负面影响大”。

从学段来看,各个学段情况有所不同。高中班主任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工作量”、“安全责任”和“升学压力”。初中是“工作量”、“安全责任”和“家庭教育缺失或负面影响大”。小学班主任则是“安全责任”占首位,其次是“工作量”和“家庭教育缺失或负面影响大”。职业中学则是“学生行为习惯差,不好管”排首位,其次是安全和工作量。

在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压力和困难

7. 工作成就感

关于班主任的工作成就感的调查显示,从事班主任工作最有成就感的是:“希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最高(90.39%);其次是“得到领导、同行、社会的肯定与尊重,实现个人价值”(57.58%);第三为“得到学生及家长的感谢”(40.85%);最后为“学生考上理想的学校”(30.98%)。

班主任的成就感

8. 担任班主任的意愿

数据表明,72.42%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是由学校安排的,主动申请的只占22.48%。

关于“在今后的教师生涯中,是否愿意继续从事班主任工作”问题调查上,27.71%和26.99%的现任班主任表示“不愿意”和“说不清”,表示“愿意”的仅为36.14%,“非常愿意”的也只有7.52%。

分析结论

发展愿望较为强烈。绝大多数班主任将“学生成人成才、自我价值实现、获得社会尊重”作为获得工作成就感的重要内容,既显示了成都市班主任队伍的师德师风水平,也体现了强烈的专业发展意愿。如何回应班主任的专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激活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动力,创设良好的工作激励机制,在“刚性管理”的同时加强“人文管理”的力度等,是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

班主任“教学、德育一肩挑”,工作量大、工作负担重。数据表明,成都市绝大多数班主任工作量(学科教学、班主任两个岗位工作累加)超过了标准工作量,与单纯担任学科教学的教师相比,班主任老师“工作强度大、工作负担重、工作时间长”是普遍现象。以高中为例,若以平均每周教学12节课又兼任班主任以6节课计,占多数的班主任每周达18节以上,已大大超过教育部规定的高中教师每周8至10节的工作量。

任职意愿令人堪忧。数据显示,在对未来的岗位选择上,有54.70%的现任班主任主观上不愿意继续从事班主任工作,其中初中、高中和职高段的比例更高,这一现状令人堪忧。

Part3 班主任专业化建设

1. 教研活动或专业培训情况

数据显示,53.53%的班主任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班主任校本教研活动,仅有6.86%的班主任经常参加区市县及以上部门组织开展的班主任专业培训活动。

2. 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内容、方式及管理

在最希望得到提高的班主任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小、初、高、职前面5项的排序基本相同,幼儿园班主任则把“班级组织管理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协调沟通的能力”排在前三位。

在选择最有效的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方式方面,小、初、高、职学段前3项的排序完全相同。尤其是“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一项选择比例非常高。大多数班主任看重实用性的专业培训。

在对班主任的管理上,有71.50%的班主任认为当前班主任的待遇和激励机制亟待提高;65.23%的班主任认为许多活动形式主义化且检查评比太多;48.37%的班主任认为管理方式比较僵化、机械,缺少人文关怀;有41.37%的班主任认为亟待建立针对班主任的系统专业的培训和培养机制。

3. 关于对班主任绩效工资的看法

关于对班主任绩效工资收入待遇的看法,平均来看有47.78%的班主任认为“虽然有所增加,但和付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35.95%的班主任认为“不合理,需要做较大增加”;仅有2.42%和9.67%的班主任认为“合理”和“比较合理”。其中高中班主任认为“不合理,需要做较大增加”的比例还要高,约为47.32%,职高为45.45%。小学班主任认为“但和付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的达到58.18%,初中为52.02%。

4. 关于对设立专业技术职称的看法

数据显示,在对“班主任是否应当有不同于学科教学的专业技术职称”的看法中,有21.05%的认为“非常必要”,39.61%的班主任认为“必要”,也就是达到一半的班主任认同单独设立班主任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其中,小、初、高、职学段的数据都高于此比例,分别为小学63.44%,初中66.98%,高中55.36%,职高63.64%。绝大多数教师认为班主任应该专门化。

分析结论

班主任专业发展和教研活动主要以学校组织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为主,区(市)县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培训部门在班主任专业培训方面提供的机会相对较少,缺乏系统、长期、固定的培训机制,对成都市班主任群体的专业发展缺乏支持和引领作用。

同时,一线班主任对专业培训、教研内容的选择,依然倾向于班级管理等具体实务上,尤其青睐“拿来就能用”的具体经验和操作办法,一方面体现了班主任对专业发展的务实性,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应了班主任在理论提升、研究创新上的无意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市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难以产生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家级的优秀班主任。

现状调查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秦安小曲 历史渊源 现状调查

一、秦安文化的背景

秦安,是人类始祖“两皇”(伏羲、女娲)故里和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素有“羲里娲乡”之称。经闻名中外的“大地湾遗址”发掘证实。这里有着4800-7800年的文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以北,属陇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泰安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旅游景点星罗棋布,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大地湾遗址、元代建筑群兴国寺和秦安文庙,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

泰安县有风格古朴、造型奇特、保存完好的元代建筑群兴国寺和明代建筑文庙大成殿、清代建筑泰山庙、可泉寺、清真寺,以及上关明清店铺一条街。县内交通便利,商贸活跃,旅游资源丰富,林果产业初具规模,是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西北地区小商品集散地。

二、秦安小曲的特征概要

秦安小曲,民间俗称老调,始于明而盛行于清,有花调和老调之分。花调的曲调风格保留了“眉户”调的基本面貌,故又称“土眉户”,流传范围较广;老调节奏抑扬顿挫,旋律迂回曲折,音域宽广纯厚,韵脚幽雅细腻,形成了秦安小曲的独特风格,多为蜡花舞的伴奏曲,被誉为“含苞待放的戏曲新花”。所以,当地和周边的老百姓为了区分其与外来的“眉户”等“小曲”(俗称“花调”),称这种古老的曲艺形式为“秦安老调”。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秦安小曲已发展流传到6个乡镇280多个村落,常用的演唱曲调已知多达40余种。1957年。秦安蜡花舞参加全国民间艺人第二届调演时,演唱的曲调就是借用的秦安小曲曲调。六七十年代由于特定历史背景的影响,秦安小曲的社会作用一度低迷,濒临失传的边缘。改革开放以来,秦安小曲虽然有所复苏,并被新的文艺工作者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但传承人的青黄不接和严重断代,使其再度面临失传的危险。

秦安小曲主要分花腔与老腔两大类。花腔的词曲格式,演唱与演奏形式,以及调式与陕西眉户十分相近,老腔明显地保留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小曲以当地民间方言演唱,只唱无白;器乐主要以水子敲击节奏,以三弦随腔伴奏,既可演唱情节简单的散曲小段。又能演唱内容比较复杂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

秦安人爱小曲,几乎到了陶醉和痴迷的程度。文艺专家们也认为秦安小曲“音调高而不炸,节奏紧而不急,变化多而不乱,起迭繁而不硬”,旋律迂回,一波三叹,色彩明朗,极尽灵巧。但小曲这么多年来为什么只囿于一处而没有走出秦安呢?笔者觉得除了有曲调、题材等承袭旧用,缺乏创新的原因外,最主要的还是时代的原因。“曲”这种戏剧形式鼎盛于元朝,至明代,杂剧和传奇基本垄断了戏曲舞台,小曲的问世本身就迟到了几百年,但小曲的艺术之花之所以开到了今天而没有凋谢,是因为它没有失去秦安这块热情的土壤。

三、秦安小曲的发展

秦安县属天水市,天水小曲和历史上的汉大曲、唐宋大曲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唐代大曲《濮阳女》就是天水地方的民间歌舞节目。小曲俗称地摊秧歌,在天水地区各县广泛流行,数量很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秦安小曲是其中最有代表性一种,原系曲牌类民间曲艺,相传早期形成于明代万历年间,清末已达兴盛时期,主要流行于天水的秦安、清水一带。

秦安小曲的诞生与著名的秦安文人胡缵宗有关。据《甘肃新通志》记载,胡缵宗幼年时,继母待他非常严厉,深夜读书时连灯油也不给,他的姐姐就用口衔油灯陪他读书。明弘治二年(1489年),胡缵宗在他19岁时首创“四六越调”《玉腕托帕》,成为秦安小曲的开山鼻祖。胡缵宗为官后“抚绥安辑,民以大苏”,“开石堰,溉民田”,“廉洁辨治”,“至能称职”,罢官后“开阁著书”,题诗赋字。他一生的成就与他背后那位伟大的姐姐分不开。秦安小曲之所以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秦安人的钟爱,恰恰是因为它背后有这样一位品格高丽的文人和他同样深明大义的姐姐。

至清嘉庆年间,秦安人翰林张思诚(见《秦安县志》)创作了《小登科》、《昭君和番》、《重台赠钗》等曲本,并使曲调和内容都有所增加;道光、咸丰年间,在民间广为传唱。至民国时期,最为兴盛,并将以“坐唱”为主要演出形式的唱曲活动搬上了舞台,还衍生出一些“小曲戏”节目,涌现了李文赞、张耀亭、颜天赐等享誉秦州的著名演员。每逢年节或农闲时节,人们在街头巷尾、庭院炕头或田间地头,以演唱小曲消遣取乐。

明清和民国时期,清代张思诚创作的《小登科》,李文赞创作的《闺怨》、《想情郎》等,都是红极一时的剧目。秦安小曲还有一种不同于上述“老调”的流派,叫“花调”。是清末由陕西传人秦安的,俗称“土眉户”。它融进了秦安方言和当地民歌的曲调,适宜抒情,不强调剧情,所以更像是秦安的民歌,流行在村头道口,普通老百姓用它抒唱悲欢、传情达意。小曲鼎盛之时的秦安大地俨然是胡汉杂居、市井鳞列、莽汉弹弦、娇女卖唱的自由的艺术土壤,不论是商旅羁客,还是市井小贩,但凡腰中有些许细软的。都在茶馆里一边咂几口茯茶,一边听几出小曲,一派陶然忘机的气象。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秦安小曲不可避免地被打入“冷宫”。八十年代以来,年轻爱好者的群体日益缩小。据调查,演唱活动的范围已由五十年代初期的遍布秦安县6个乡镇280多个村落,缩小到目前不到2个乡镇的10个村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现代化步履的不断加快,秦安小曲的演唱逐渐衰落。老艺人减少,青年爱好者难觅,特别是长期自然存留民间,没有专业演出团体作为依托的发展状况,更使这种古老的曲艺唱曲形式濒临消亡的危险,抢救和保护秦安小曲已经刻不容缓。

改革开放后,小曲作为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抢救、保护和挖掘。许多秦安艺人尝试着创新小曲,1979年成功移植《梁山伯与祝英台》,使秦安小曲搬上了兰州、天水的戏曲舞台,此后陆续移植的《楼台会》、《双蜀记》等,进一步提升了秦安小曲的艺术品位。2003年11月,由曹锐等人编导的现代小曲剧《莺莺拷红》、《村官浪漫曲》、《生日》、《情系学子》等在兰州、天水、秦安巡回演出,在全省的小戏小品调演中一路夺魁折桂,唱出了秦安小曲与时俱进、讴歌主旋律的时代强音。

2001年9月11日,天水市科委组织有关专家对该项目成果进行了评审鉴定,与会专家和领导听取了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报告,审阅了研究成果报告,并进行了认真讨论评议,经归纳总结与会专家意见形成鉴定意见。“意见”充分肯定了该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并特别指出,该项目成果在深入研究秦安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丰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全方位审视了秦安古今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地方文化研究方面具有独到之处:第一 次系统地、准确地提出了秦安人文资源在全国所处的地位和价值,指出了秦安人文资源是天水地域文明的重要表现,又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极具创新意义。该项目成果可作为县委、县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对毗邻县区旅游经济的开发富有启迪价值。最后结论为:该项目成果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鉴定。

在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之际,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以及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扩展项目名录147项。其中,天水市秦安小曲、清水道教音乐分别作为曲艺和传统音乐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天水市继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再次获得的殊荣。

四、秦安小曲的历史渊源与现状调查

(一)分布区域

秦安小曲最初形成于秦安县兴国镇,后来发展到郭嘉、叶堡等乡镇,在兴国、郭嘉、叶堡等乡镇广泛传唱。后又流传到王窑、安伏、西川等乡镇和周边部分县区的乡村。

(二)曲牌形式

秦安小曲采用秦安当地的方音演唱,表演形式或为一人自弹中三弦自唱;或为二人分持三弦与摔子(铜质碰铃)对唱:或多人分持三弦、摔子、四片瓦等轮唱。唱腔属曲牌连缀体式,分为“大调”和“小调”,常用的曲牌有[越调]、[越尾]、[穿字越调]、[四六越调]、[十里亭]、[满江红]等40多个。曲调高古而通俗,旋律简洁而丰富,唱法柔媚而雅致。

(三)伴奏形式

秦安小曲的传统伴奏乐器分为弹拨、打击两类:

1、弹拨类:就是中三弦,采用“双拨”或“单拨”手法弹奏。

2、打击类:有摔子(碰铃,铜质),四片瓦(竹质)。

(四)代表性传承人

高志堂(1947―)男,小学文化程度。秦安县西川镇李堡村农民。1965年开始学艺,师传,2006年获民间实用人才曲艺弹唱师中级职称。

安治平(1963―)男,初中文化程度。秦安县兴国镇依仁村农民,1973年开始随父学艺,2006年获民间实用人才曲艺弹唱师副高级职称。

(五)传统曲目

已知有《玉腕托帕》、《小登科》、《昭君和番》、《重台赠钗》、《伯牙抚琴》、《王祥卧冰》、《状元祭塔》、《百宝箱》等。传统曲目除了相传由该曲种的首创者秦安人胡缵宗采用“四六越调”所作的《玉腕托帕》外,还有清代嘉庆年间秦安人张思诚所作之《小登科》、《昭君和蕃》、《重台赠钗》等。

(六)研究价值

秦安县历史悠久,这里孕育了举世瞩目的大地湾文化。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民间艺术遗产和文化积淀十分丰厚且特色鲜明,秦安小曲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流传和发展的,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传统,使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秦安小曲在县内流传甚广,尤其是历史上在兴国、西川、郭嘉、叶堡等6个乡镇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或流行于田间地头,或弹唱于街头巷尾、农家庭院,是当地群众劳动之余消遣娱乐和亲友聚会交流情感的独特方式手段,老少皆唱,蔚然成风。秦安小曲是秦安民众表达爱憎和抒感的重要载体与手段。其独特的演唱形式和演唱内容,蕴含着秦安人的审美情趣、精神信仰和价值取向,表现了当地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特殊追求,具有作为人类学、民俗学和美学等研究素材的独特价值。

(七)濒危状况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左”的文艺思潮的影响。秦安小曲也不可避免地被打入“冷宫”,致使处于失传边缘。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改变。普及千家万户的电视、广播及电脑网络等占据并主导着当地人的娱乐生活,使秦安小曲的演唱受到挤压和冷落。流行地域也日益缩小,由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流行的6个乡镇280余村庄缩小到目前2个乡镇,不到10个村子。

特别是老艺人的急剧减少,以及农村中青年农民大多进城务工的生活生产状况,使秦安小曲的爱好和演唱者越来越少。传统的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也不利于今天的推广普及。

(八)保护措施

1 2003年,秦安县人民政府将散见于民间流传的40余种秦安小曲,聘请有关专家学者配合秦安小曲传人发掘、整理,并筹资10万元出版了《秦安小曲集成》。

2 县政府一方面引导鼓励中青年人学唱秦安小曲,进行健康传承,另一方面对年逾古稀的少数有传承能力的传承人生活给予补助,定期进行体检,确保其身体健康,并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职称评定。

3 以秦安县文化馆为保护单位,已组织起以代表性传承人为主体,中青年秦安小曲爱好者为群体的秦安小曲演唱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演出和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