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困难多的成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解答这类题型,要求考生透彻理解成语含义,辨析各种使用情况,正确识别成语的误用情况。
现将这类试题中的典型类别举例分析如下:
一、误用对象。有些成语的使用,往往有特定的对象,如果稍不注意,运用就会不恰当。例如:博物馆保存着大量的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美轮美奂”多用于赞美高大华美的建筑物,这里用来形容石刻作品,显然是用错了对象。
二、忽略范围。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如果稍不留意,使用时便会出现错误。例如:谈起电脑、互联网他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或比喻办事圆滑,但不能用于形容说话。
三、褒贬颠倒。成语的感彩非常鲜明,运用时必须分清,否则会出现褒贬不当的情形。例如: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的意思是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用它来形容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感彩褒贬颠倒。
四、内容重复。在运用成语时,不仅要明了成语的含义,还要注意句子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内容重复的现象。例如:听到这个故事,她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地笑,与后面的“笑了起来”意思重复。
五、望文生义。成语中的意思往往是固定的,我们不能用现代汉语去“望文生义”,这样往往会造成成语运用错误。例如: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人读起来很吃力。“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这里的“点”不是指标点符号,而是“涂改”的意思。
六、前后矛盾。成语的意思必须准确理解,不然,使用中往往会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形。例如:站在高高的烈士陵园看山下几幢楼房如星罗棋布。“星罗棋布”是形容数量多,范围广,与“几幢楼房”相矛盾。
七、搭配不当。成语与修饰语必须一致,不然就会搭配不当。例如:那是一张两人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学子。“莘莘”是众多的意思,与前面的修饰语“一位”相矛盾。
八、双义错判。有些成语有双重含义,如果只知其一,就会错判。例如:他写的文章平易近人。“平易近人”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态度和蔼,使人容易接近;一是指文字浅易,容易了解。如果只了解前一种意思,就会误认为这个成语使用有误,其实此处使用是对的。
九、近义混淆。有些成语的意思相近,但不能混用。例如:昨日,我市电视台播放了一则消息:某市减肥药市场鱼龙混杂。“鱼龙混杂”是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且难分好歹、真假,提醒人注意时可用此语,它涉及的主体只能是人,不能是物。句中“鱼龙混杂”当是“鱼目混珠”的误用。“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它适用的主体一般是物,不是人,用在本句中较为恰当。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成语就像其中一颗颗闪光的珍珠。教师如果用一根根细线巧妙地把这些成语串起来,学生学起来就会轻松自如,记起来也会深刻。比如,人教版四下《积累运用三》,编排了一组描写人物品质和感情的成语,如果让学生读背这些成语,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记起来也比较难。针对这种情况,课前我让学生查成语词典,弄清这些成语的意思,然后练习用一些成语造句或结合课文写一段话,学生便能轻松记住这些成语了。
二、课堂争辩 彰显活力
课堂争辩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一学生向教材挑战:“我认为‘逼近’用在这儿不太恰当。”我听了大为惊讶,就让他说理由。他理直气壮地说:“‘逼近’含有逼迫的意思,在遇到压力时才用这个词,而榕树是鸟的天堂,作者与同行的人应该是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欣赏的,所以,这儿可以用‘靠近’或‘接近’,而不应用‘逼近’。”而另一学生则持不同意见,他认为“逼近”用得非常准确,因为河面变窄了。而独木成林、占地18亩的榕树,正处旺盛时期,枝干多而密,相对于这只小船来说,榕树给人一种气势逼人的感觉。在学生的争辩中,我趁机总结:用“逼近”一词能让我们悟出榕树的高大、茂盛,感悟到作者愉快的心情。
三、开办词语银行 盘活心中库存
大脑相当于一座银行,而积累词语,就好比办理了一张存折。当学生的词汇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不仅能随时兑换丰富的词汇,又可在盘活中增值。所以,平时我就注重引导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或是通过读书摘录好词好句,或是联系课文内容,创设语言交流平台,盘活心中库存,丰富词语积累。比如在教学《向往奥运》时,我问学生当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时,天安门广场上那些翘首期盼的观众群情激奋,你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他们?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又会怎样呢?你又将怎样来形容你的心情呢?学生交流后汇报总结,他们纷纷写出了许多成语。广场上观众的表现:欢声雷动、排山倒海、气贯长虹、欢呼雀跃、喜出望外、泪流满面……表达自己心情的:激动不已、刻骨铭心、喜笑颜开……
又如在教学人教版四上《学习园地二》中的成语故事《胸有成竹》一文后,我引导学生试着积累一些事关历史故事的成语,如:曹操的“望梅止渴”、岳飞的“精忠报国”、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刘备的“三顾茅庐”等,一个成语一个故事,学生在积累成语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阅读经历,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四、巧借板画 化难为易
一些词语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缺少切身体会,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这时。我借助表演、板画等方式,化难为易,巧妙解词。如在教学《林海》时,作者描写了林海的岭“温柔可亲”时,拿它与“云横秦岭”、“孤峰突起”的秦岭作比较。学生对“云横秦岭”、“孤峰突起”这两个词语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这时,我就巧妙地借助板画,让学生通过比较、评价来理解这两个词语。通过板画学生就能直观、形象地理解这两个词语了。
一、播放一回影像
【案例】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练习1》成语教学片断。师:同学们,看看天安门广场欢乐的海洋吧。(老师给大家播放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天安门广场沸腾的场景。)师:孩子们,这么热闹的场面,你听到什么声音啦?生:我听到了叔叔们在放鞭炮的声音。生:我听到了大人们敲锣打鼓的声音。生:我听到了大伙儿欢呼的声音。……师:这么多的声音,就好像一阵阵雷声从我们的头上滚过去了。这就叫做什么呢?生:这就叫做“欢声雷动”。师:大家想得真棒。……
【思考】翻开苏教版的教材,在很多的练习里,都有“读读背背”这一训练。教师给学生硬性规定会背,学生一定能做到,但是对于这些成语的理解,往往走过场,于是,成语积累就被演变成了单纯的死记硬背。其结果往往会出现学生会写不会用的现象。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因遗忘规律,对于这些成语渐渐生疏。这便提醒我们老师,要思考如何运用巧妙的办法,带领学生对话成语,并且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成语。这一教学案例中,因为学生对“欢声雷动”这个词语很难理解,教师利用北京申奥成功的画面,引导学生通过对鞭炮声、锣鼓声以及人们的欢呼声的感受,在观察、思考、感悟的基础上,通过表达,来理解“欢声雷动”这个成语,可谓水到渠成。这样的画面给了学生身临其境之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相信这样坚持,学生一定会很容易理解成语的意思。
二、强化一下积累
【案例】《世界多美呀》教学实录片段。师:细心的孩子,会在课文中发现一些好的词语,这些词语的样子跟“黑糊糊”一样。大家找找看,画出来。(学生读课文,画词语,并且全班交流。)师:大家能不能用在自己的句子里呢?现在,老师出示课件,大家看看:题目:( )真美啊!天空( )的,草地( )的,桃花( )的。师:平时读书的时候,还发现哪些词语也是这样的呢?生:白茫茫、黑黝黝。生:乐呵呵、美滋滋。师:看来,孩子们知识真丰富呀!你们能不能说一句话,带上这些词呢?只要带一个就可以了。……
【思考】很多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充分对话文本,感悟语言文字的温度,但是正因为这样,不知不觉中,忽略了词语的积累。基于文本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积累,这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成为有效的途径。案例中,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ABB”词语,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运用,学生就会在语言表达中,告诉伙伴们,他走进了田野,走进了草原,走进了花园……如此的仿写练习,引领孩子走进生活,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更值得欣赏的是:在这一案例中,引导孩子说说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还发现哪些类似的词语。这样一来,在拓展中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积累,就将学生平时被动的积累词语,有效转换成积极的在运用中积累词语,让学生的词语积累不再枯燥乏味,为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开辟了新空间。
三、想象一下画面
【案例】《沉香救母》教学实录片段(引导学生理解“寒冬腊月”“起早贪黑”“盛夏酷暑”等词语)。师:孩子们,还记得去年的寒冬腊月吗?那时候,你们有什么感觉?生:去年冬天的时候,我感觉特别冷,穿上羽绒服,还是很冷。师:想想看,在这样的寒冬腊月,外面下着大雪,爸爸叫沉香休息一天,可是他怎么做?生:他还是勇敢地走到雪地上练习武功。师:爸爸说:“孩子,你看你的小手都冻得通红通红的了,就别练习了吧!”沉香说什么呢?生:为了救妈妈。我一定要练,要不然就不能和妈妈团圆了。……师:是呀,如此的“寒冬腊月”里练习武术,他的决心真大呀!他一般每天什么时候练习?生:早晨,别人还没有醒来就开始练习了。师:晚上呢?生:深夜了,大伙都睡着了,沉香还是在刻苦训练,他下了大决心救妈妈。……师:起早贪黑,沉香练出了本领。
【思考】作为语文教师,须要引领学生用心感悟语言的温度,感受词语所能呈现出来的画面。让学生通过对话这些词语,对话文本,与文本主人公产生情感的共鸣。对话作者,与作者产生语言的沟通。而在很多的时候,理解与运用文本中的词语,是依托词语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神行兼备的形象画面的,这时候,学生便会更加深入地领会词语的意义,感悟文本的人文魅力。这一案例中,教师紧抓文本中的“寒冬腊月”“起早贪黑”“盛夏酷暑”等词语,通过对话词语,感悟词语,并且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词语所蕴涵的生动画面,在有效理解运用词语的前提下,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激发。
当然,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方法很多,但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关注孩子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点。这样一来,词语教学才会由机械呆板走向妙趣横生。
一、成语教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一)成语具有的优势
(1)言简意赅。成语一般都能把人们所要表达的丰富的思想,用十分简练、非常概括的几个字说出来,适当地运用这些成语,会使语句显得格外精炼。例如:画蛇添足,源于《战国策》的成语,比喻明明有捷径走,却绕弯子,最后不能锦上添花反而弄巧成拙,现在用来形容做多余的事。这个意思,如果改用一般的话来说,即使用很多的字,也未必能表达得这样丰富透彻。
(2)易学易记。事实上,很多成语在结构形式和组织方法上,基本上有规律可循,所以学起来都比较容易,例如:根深蒂固、天长地久、门当户对等等,这些成语,从语法的角度上来分析都是并列和主谓结构,是有共同之处的。所以,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学和记都比较容易。
(3)形象具体。有许多成语,含有显著的修辞因素,看了或听了以后,就会在头脑里留下一个深刻的、具体的印象。如:朝三暮四、斩钉截铁、目中无人、口是心非等,这些成语都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使人一看就觉得形象具体。
(4)语势有力。成语是历史的产物,具有群众基础,表达的效果比用意思相同的一般说法更强。例如“群起而攻之”,就比“大家一齐起来反对他”或者“批评他”“斥责他”更有力。所以在写作中适当地使用成语,不仅能增强表达效果,而且可以使文章的语汇丰富多彩,表达更加形象具体。
(二)成语是帮助学习古代汉语的“活化石”
到了初中阶段,学生或多或少地要了解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晦涩难懂、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很多学生都感到头疼。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文献典籍,保留了许多文言词的读音、写法、意义、用法以及文言语法、修辞等,是语言中的“活化石”。学习成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言现象、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词的活用等。借助成语来学习古代汉语,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例如,通过成语熟悉一些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光阴似箭(比喻)、怒发冲冠(夸张)、布衣之交(借代)、莺歌燕舞(拟人)、喜怒哀乐(排比)、前居后恭(对比)、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对偶)、破釜沉舟(用典)。还有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如:一目了然(目,名词用如动词)、见多识广(见、识,动词用如名词)、标新立异(新、异,形容词用如名词)、十全十美(十,数词用如副词)等。
(三)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汉语成语数量众多,包罗万象,是汉语语言文化的精华,只要认真仔细的品味每个成语的含义,就会发现其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学习汉语的同时也是为了尽可能多的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智慧,而作为民族文化几千年来不断积淀和发展的精华,成语的教学也为汉语教学和汉文化传播创造了一个与时俱进、符合时展和改革要求的新契机。同一般的词汇相比,汉语成语同文化的关系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也极富个性。在成语中,学生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比如通过“衣冠楚楚、张冠李戴、两袖清风”等可以了解中国的服饰文化;通过“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精雕细刻”等了解中国的建筑文化。
(四)是提高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必然要求
成语教学是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词汇教学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成语在汉语词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极大,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书中,中国人都喜欢不同程度地运用成语。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数量众多的成语是他们无法回避的任务之一,能否准确无误地运用成语也是衡量语言流利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当前成语教学存在的弊端
(1)成语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教材编写没有将成语列为一个专题,而是依附在一般的词汇教学中,教学过程中忽略成语这一重点和亮点。教材中对成语多以介绍为主,对那些日常交际中频频出现的成语缺乏应有的重视,缺乏对其真正表达含义的重视和介绍,就无怪乎学生会出错了,而且其所涉及的成语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交际和学习的需求。
(2)教学过程中随意性过大,教师对成语这块内容部没有进行透彻的分析和讲解,不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不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3)大众媒体是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重要窗口,但其滥用成语使本来就薄弱的成语教学雪上加霜。比如某电视台播放的某品牌酒的广告词是“一声朋友,天尝地酒(天长地久)”;某报纸关于某品牌优酸乳的广告词是“有酸有甜,有自有味(有滋有味)”;还有某洗衣机的广告词是“闲妻良母(贤妻良母)”等等。所有的这些都给学生造成了误导,使其接收到错误的语言知识,对语言学习造成不利影响。
(4)由于知识接收能力的差异、理解偏差等原因,使得成语部分成为学生学习时的错误多发地带,主要表现在:
1.对成语意义的理解把握不准确
(1)以偏概全。一些成语学生并没有学过,但其中一个词或几个字他们是学过的,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将成语中他所认识的字或词误解为整个成语的意思。如,一家人过得一团和气。 “一团和气”是态度温和、没有原则的意思,是无法用来形容家庭关系和睦的。学生以为“一团和气”就是和气的意思,所以犯了严重的错误。
(2)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干扰。有的成语的某个字的义项不常见,学生又没有学过,就选择自己学习过的义项来解决,结果往往会造成词义理解的偏差。
(3)不了解成语的引申义、比喻义等。一些成语在长期使用中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含义,这是无法从字面上看出来的,这是词的引申比喻。
(4)忽视成语的感彩。如:杨老师教了很多年书,他的学生无孔不入。“无孔不入”比喻有空子就钻。而句中明显是要表述“桃李满天下”之意。
(5)缺乏文言知识,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汉语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由古代文言发展的现代汉语,有许多动词虚化,造成学生对于大量文言结构的成语理解上产生障碍。
2.不了解成语的固定搭配
成语搭配属于语言的一种习惯表达方式,一般无规律可循。因其无规律性,对于学生来说就难掌握,造成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与人们表达习惯不符的情况。在教学中,搭配也是成语教学过程中不可小觑的环节。
3.误用“活用”
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结构上具有定型性的特点,但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修辞效果,也是可以活用的。如成语中可以嵌入词语,“重蹈以往的覆辙”,而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声韵上的要求,也可以将“千钧一发”、“忍气吞声”说成“一发千钧”、“吞声忍气”。诸多此类成语的活用情况,在学生没有熟练掌握的情况下,“活用”成语,结果却会带来啼笑皆非的“笑果”。
三、成语教学策略
(一)字本位法
成语的意义不是几个字意义的简单相加,不能望文生义。但这并不代表着可以将字面意思抛之脑后。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记录了现代汉语中最小的意义单位---语素。成语大多由几个独立的语素组成。虽然成语的意义不是字面意思的简单相加,但又是在这些字面意义基础上引申、比喻、推导而得来的,是互相融为一体的。因此,这些字面意义就为深入了解成语大开方便之门。例如,讲解“千载难逢”这个成语时,只需告诉学生“载”是“年”的意思,“逢”是“遇到”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一千年也难遇到,形容机会极其难得与可贵。这样,这个成语就很容易被学生掌握了。比如“载歌载舞”、“节衣缩食”、“张冠李戴”等词我们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二)溯源法
汉语成语的来源很广, 主要来自书面语言和口头俗语。具体来说, 来自五个方面: 寓言、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和古人故事;古诗文语句; 谚语俗语;人民群众长期使用的凝练词组。如果将这些成语的来源讲给学生听,这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肯定会抓住每个学生的心,同时每个成语的意义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理解与消化。试举一例:
《列子・天瑞》载: 周朝时候, 杞国有一个人担忧天地崩坠, 自身无处寄托, 因此连睡觉吃饭都没有心思了。后来就把“杞人忧天”用为成语, 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
(三)依托教材法
语文教材中课文的生字生词、人物形象、内容等等,都是载体,负载着丰富的词汇量。如果在学习生字生词和课文内容的时候,有意用成语组词造句或者用成语替换课文中的一般词汇,就会有效的扩大成语的使用量。比如,课文中的“兴冲冲”我们可以由“兴高采烈”来代替,“继续努力”可以由“再接再厉”来代替,“帮大忙”可以由“雪中送炭”来代替等等。这样做不仅可以显化语言的内涵,同时成语的意义也会在与课文的紧密联系中给学生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从这次考试中,我知道了我考试时还有的薄 弱之处:一在做题时没有认真读题,只是一
目十行。二是在读完题时并没有真正读懂题目意思就开始答题。三是成语方面知识不够
丰富。四阅读题要多读几遍,理解文意,文言文也是如此。五是作文的题目要注意画出关键词。六是注音题做完后检查试卷要认真。
总结经验教训,是自己太马虎,还有就是平时努力程度不够。我觉得只有发扬“锲而不 舍,金石可镂”的精神,才能真正的掌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