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回家过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过年心里乐开花,高高兴兴回老家,回家看看爸和妈,他们是我最大牵挂。
过年心里乐开花,快快乐乐回老家,想和父母说点啥,我在远方收获大。
过年心里乐开花,急急忙忙回老家,一路高楼和大厦,祖国母亲变化大。
家在山东的程刚一直在北京打工,他养了一只7个月大的金毛犬,名叫“奶酪”。在这半年里,程刚和“奶酪”建立了难以分割的感情。就要到春节了,程刚通过电话和父母说出想带着“奶酪”回家过年的想法,他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支持。然而,随着春节的临近,程刚却犯了难。除了开车带“奶酪”回山东之外,其他的交通方式“奶酪”都会离开他的视线,这让程刚很不放心。而自己又没有车,难道真的要和“奶酪”走着回山东吗?这可让程刚犯了难,每天回到家,看着可爱的“奶酪”,满脑子全是带“奶酪”回家过年的各种方案,却始终没有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同事的提醒让程刚决定试试能不能找到拼车的人,于是他在网上发了帖子,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同时说明了自己的愿望和情况。就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的那天,程刚的电话响了。对方姓王,也是要回山东过年,正好途经程刚的家乡,王大哥看到程刚的帖子,决定让程刚和“奶酪”搭个便车。通过一番协调,程刚向单位请了2天事假,就带着“奶酪”坐着王大哥的车回家了。对此,程刚对记者说:“我真是很幸运。这件事也证明了现在好心人还是不少的。通过这件事,我和王大哥也成了忘年交。王大哥还对我说:‘要是需要,还可以带我们回北京。’不过,我想把‘奶酪’留在父母身边,他们年纪大了,我不能常常在他们身边,有‘奶酪’陪着他们,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安慰。”
在老家的这段日子,天生温顺的“奶酪”很快就熟悉了新的环境,它和程刚的父母相处得非常融合。看到这种情况,程刚也更放心了。春节的假期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程刚要赶回北京上班的日子。和“奶酪”依依惜别之后,程刚踏上了回京的离铁。回到北京后的程刚,视线里少了“奶酪”,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给父母打电话总会问“奶酪”的情况。虽然每次父母都会告诉他“奶酪”好着呢,可是程刚就是放不下心,这种滋味别提多难受了。
以前,没养“奶酪”的时候,程刚每个月都会回趟老家,虽然在家的时间只能以小时计算,可是从来都没间断过。后来养了“奶酪”程刚反而回家的机会少了。说到这里,程刚对记者说:“自从把‘奶酪’留在了老家,我才真正体会到我的父母的心情。我想,在我离开家到北京发展的那些日子里,我的父母一定也和我现在的心情一样。是“奶酪”给我上了一课呢。以后我一定每个月都回家一趟,无论工作有多忙。”
请抬头与家人说话
要说春运之前,12306抢票软件可谓是众矢之的。为防止黄牛抢票,12306网站设置了层层障碍,其中的“变态验证码”更是让旅客叫苦不迭,有人吐槽: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车票在网上,我却因为验证码无法与你相遇。家在外地的郭昊过五关、斩六将,终于跨过最遥远的距离,回到父母的身边。老家的父母终于盼回了儿子,一会儿问他想要吃什么,一会儿又问他穿的衣服是否保暖。郭昊却只顾低头刷屏,妈妈在一旁嘘寒问暖,郭昊却应付着:“随便、还行、都好……”郭妈妈以为儿子在聊工作,也不敢多说话,只是坐在一旁细细地端详着儿子。
到了吃饭的时候,郭昊一边低头吃饭,一边看手机。郭妈妈一边不停地往儿子的碗里夹菜,一边劝他说,“先别看手机了,这一大桌子的菜,不吃该凉了。”
“你们吃吧,我也吃不完这么多。”
“这都是你平时最爱吃的,你多吃点。”
“好了,别唠叨了,我这不吃呢嘛!”
郭爸爸早就看不惯儿子一进家门就低头玩手机,终于忍不住地说:
“我和你妈妈听说你要回家,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你爱吃的东西。可你呢?进屋的第一句话不是问问家里怎么样,而是先问WIFI密码是多少。你单位的领导是怎么教你的?你在和领导说话的时候,也低头玩手机吗?你开会的时候,也低头玩手机吗?你和同事说话的时候,也低头玩手机吗?”
郭爸爸显然有些激动,眼睛也有些发潮。郭昊的脸烧得滚烫,赶紧放下手机,搂过爸妈,撒娇地说:“您二老别生气,我不看手机就是了,妈妈的手艺又精进了,我得多吃点。”说完,马上又给父母夹了一口菜,一扫刚才的沉闷气氛。
每一个职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与人说话交谈的时候,摆弄手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我们在公司里,遇见领导、同事,都是恭恭敬敬、礼仪有加,即使有电话打进来,也会礼貌地说一声“不好意思,接个电话”,这是职场上最基本的礼仪。在职场上表现得大方得体,领导会夸赞你有好的家教,有好的学识。然而,在面对父母时,人们却常常忽视这些小节,对父母的问话敷衍应答,有的甚至还会大呼小叫,嫌弃父母太唠叨。正如郭爸爸的质疑,这是领导教你的吗?如果郭昊的领导听到郭爸爸的训斥,想必也得想办法找地缝了。因此,笔者想要提醒一下即将返乡的年轻人,回到家以后,请放下手机,抬头和父母说说话。看看他们的头发又白了几缕,看看他们的皱纹又增添了几道,看看那双已不再清澈的眼睛,看看他们到底有多爱你。这不仅是回应了父母的期盼,更是将职场的礼仪延伸到家庭。
工作的事情向爸妈谈谈
有这样一则笑话:爸爸说道:“女儿今天发朋友圈说恋爱了。”妈妈有些诧异地说:“啊?怎么会这样?”爸爸说:“晚上回来得和她谈谈。”“谈!必须谈!”妈妈气愤地说:“凭什么屏蔽我不屏蔽你!”欢笑的另一面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心态,通信工具如此发达,自己正在做什么,父母分分钟就可以知道。但是有些年轻人并不想让父母知道太多,所以选择屏蔽父母。前段时间上映的电影《一切都好》,让许多外地年轻人心生感慨。电影讲述了一位空巢老人与自己四位在外打拼的子女的故事,几位子女生活中各自艰难,但是对父母永远报喜不报忧,父亲去看望子女的时候发现一切都变了。导演张猛说:“身在外地的年轻人,无论遇到什么坎坷和艰难,对父母都是报喜不报忧。但实际上,等父母骤然知道了你这些艰难,他们会加倍地难受,因此,我们应该更好地掌握和父母沟通的方式,不要让父母什么都不知道。” 当年,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道感动了多少聚少离多的亲子们,其中有一句歌词是“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刘芳的爸爸常对她说这样一番话:“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别以为你多念了几年书就可以独闯江湖了,差得远哩。”于是刘芳今年春节回家,把一年照的照片都整理到笔记本电脑里。以往回家,只是简单地和父母聊聊关于工作的事儿,大多也是报喜不报忧。今年不一样,一家三口人围在电脑前,刘芳一边给父母看照片,一边介绍:
“这张是五四青年节那天照的,公司全体年轻人去爬山,还在山底下自助烧烤。”
“这张是我们月末加班到两点,大家疲惫的样子,你看这个人,本来眼睛就小,这一困,就像睡着了似的。”
“这张是我们公司的新地址,物业可差了,白天在办公室我们都偷偷地用小太阳。”
“这张是第一季度我们团队业绩第一,大家一起出去聚餐,那天晚上我们都喝多了。”
有时,父母也会心疼地插一句,“怎么工作到这么晚,以后再加班,记得在办公室备点水果。女孩子在外面可别喝那么多酒,让领导知道了多不好。和同事在一起工作,一定要收敛你的小脾气,多互相担待。用完小太阳一定要记得关掉电源,引起火灾可不是小事儿……”
刘芳边介绍,父母边唠叨。在这种温暖的气氛里,父母了解了女儿在外边的生活,有不放心的,及时嘱托了;有高兴的事儿,父母一起开心;有困惑的地方,父母也帮着出出主意。平日里,哪怕我们喝一杯星巴克,也要挂在微信朋友圈里,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碎片化的记忆整理到一起,与父母分享,这不仅是对自己一年工作的总结,也能让父母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生活。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来自公司对亲人的问候
话说,各大公司为了抢人才,各出奇招,福利不断。年前,一家外包公司的采购部异常繁忙。临近年终,员工们辛苦了一年,都在期待着年终奖和年终的
各项福利,公司为了表示对员工的关怀与感谢,今年启动了员工父母年终福利的专项礼品。以往是每年例行的员工父母体检福利,今年公司业绩好,过年了,老板想让员工满载而归。按照绩效考核排名,排名A等级的员工,公司为他们的父母准备了一套价值一千元的海鲜大礼包、价值一千元的老年人体检套餐、价值一千元的酒水礼包。排名B等级和C等级的员工依次减半。公司的老板和部门负责人,还亲笔写了一封送给员工父母的感谢信。在信里,领导向员工父母介绍了公司的经营现状和发展前景,还介绍了员工在公司的表现,感谢父母对员工的培养,并请父母放心,公司一定会给你们的子女一个好的平台。
HR经理向老板提议,还不如把这些礼品都换算成现金,让员工拿这么多东西回去,多麻烦。老板说,既然是过年,就应该大包小裹的,这样才显得有气氛。不过你的顾虑也是对的,员工乘飞机坐火车,拿这么多东西确实很不方便。于是老板让HR经理联系一家快递公司,由公司负责将这些礼品全部以快递的形式邮到员工的家里。员工得知后,大赞老板体贴。父母收到子女公司寄来的年货,各个喜笑颜开,不停地嘱咐孩子要好好工作,多为公司创造业绩。
据了解,畅游公司从2013年底起,在公司内部公布了一个名为“爱孝薪计划”的员工福利,将给畅游(含所有子公司)员工的直系长辈发放每月共计2000元的“爱孝薪”。京东员工过春节如果回不了家,公司给每个员工的家人发3000元交通费,以便员工能与家人团聚。
企业为招人留人使出了“浑身解数”,笔者在几个招聘会上看见,一些企业在招聘海报上将招工引才的关键词定位在公司福利上,大打各种标新立异的“福利牌”,其中最多的,就是打“孝心牌”。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单纯靠公司一方留住人才是不够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对手会开出多少价码来抢人才,只有将员工的家人调动起来,让员工的家人也认可这个公司,才能吸引新人的同时将老员工留住。
我与妻粗服乱头,随便蜷缩在卧铺里,要一份盒饭,拿出煮鸡蛋和榨菜,权当早饭,期盼着到家看望高堂父母。东北的故乡,夏日绿草茵茵,入冬则白雪皑皑,看着满车的家乡父老,乡音乡情十分亲切。
对座的一家老小前后买了五个铺位,带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占据了行李架上很多空间,看起来十分殷实富裕。两位老人带着孩子,则认真装扮自己,穿金戴银,珠光宝气,一副衣锦还乡的架势。孩子在车内跑闹,大人跟在后面吆喝,包里掏出各种小吃摆了一桌,过往叫卖的小车只要过来,不问价钱就抓出一堆,胡乱吃上几口就顺手扔掉。听那的口气,可能是在北京嫁了个大款,众人不在眼里,花钱更不在话下。
昨夜上车的三个年轻人,背着一位老汉在隔座的铺位安歇,一夜没睡。早上起来更是特别安静,面色凝重,焦虑万分,似乎老人在病中。有时希望的孩子不要跑过去吵闹,还引起一点口角。
车厢内异常拥挤,但是大家都知道很快就要到家了,陌生的人们也感到十分亲热,谈谈家乡谈谈北京,发短信的、打扑克的,兴致很高。
我与妻偶尔与对坐的老人攀谈几句,知道他们离开家乡多年,颇具姿色的女儿嫁给在京的山西大款,有房有车,腰缠万贯。赶回东北,是给小儿子办婚事,既是家族大喜,又可炫耀邻里。言谈中,极其富裕的心态和对亲家的不屑流露脸上。问及我们,只说是工薪层,在京工作,春节回家看望父母。则不时打量我妻,见她端详着一本英文画报,剥着花生瓜子,不仅诧异。的电话不时响起,询问在京的夫婿,钱到帐了没有,张总李总怎么怎么,极尽张扬。
车至中午,我的手机也不时响起短信声。更有漫游电话打过来,竟然是海外联络处的几位主任分别问好拜年,说“happy new year!”。我告诉他们在回东北的列车上,并简单问问华盛顿的中国年怎么过,多伦多下雪没有,伦敦的唐人街热闹不,日本人过不过春节。为省话费,匆匆说完就挂断。我的留美同学在波音公司高就,给我拜年说正在去机场,一家三口要去夏威夷度假。我说夏威夷和海南没什么区别,何必去那么远?他又问我,美国的L公司有意请你去做驻华公司的掌门人,年薪一百万。我说是美元吗?他说哪能是美元呢,是人民币,但是你可以要一百五十万肯定没问题,他与猎头都说好了。我说人各有志,咱们各事其主,节后北京再见吧。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邻坐满脸狐疑,趴在母亲耳旁,只评论了一句话“他是装的”。大家相安无事打发时光。
去打开水的路上,我发现隔坐的老汉直挺挺的躺在那里,用大衣从头到脚蒙了个严实,三个年轻人掩面低泣,一言不发。这时列车长带着乘警和列车员纷纷过来询问,说些安抚的话。我突然意识到事态的严重,从列车员那里了解到,老人是癌症进京看病,年底前坚持让儿女护送回家,竟然在与故乡隔山相望的列车里,撒手西去,魂归故里。
看着窗外,白雪覆盖着东北大地,篱笆墙,土坯房,张灯结彩,鞭炮声声。千家万户,炊烟袅袅,都在忙活着年夜饭。下午四点,列车徐徐进站。列车员将一侧的车门封锁,只允许三个年轻人将父亲用毛毯包裹好抬下车厢,车下已经聚了一群亲友,哭声阵阵。我们则与邻坐的一家从另一侧的车门大包小包的缓缓下车,听得口中直叫晦气。
1985年,18岁的我去武汉读大学。四年寒假,我都是乘长江上的客轮回南京过年的。水路要走一天两夜。从长江中游到下游,顺流而下,想到离家越来越近了,颇能理解李白朝发白帝城时那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意。这恐怕就是所谓的归心似箭吧?我站在船舷上看江岸的风景,越看越觉得美。在古代,一定也有许多出远门的书生是坐船还乡的,也像我这样眼巴巴地看着吧。不,是我像他们那样眼巴巴地看着,看着越来越近的故乡。古往今来的游子,能扛得住四处漂泊的孤独,全因为觉得身后有个故乡在撑腰。走得再远、再艰难,毕竟还是有家的人,有根的人。
我喜欢坐轮船回家过年的感觉,简直像是长江水把我送回家的。我本身就是一只漂流瓶吧?漂了很久,又被潮水冲回岸上。过了九江,过了安庆,过了芜湖,就是南京了。整艘船上都是说南京话的人,都是回南京过年的人,过年的喜庆气氛已提前出现在旅途中。或者说,乘客们还没到家,已开始预支过年的喜悦。
那些曾与我同乘一条船的人(也算有缘啊),都在哪里呢?今年还会回南京过春节吗?
新世纪初,听说南京与武汉之间的客轮停运了。一是因为江水浅了,二是因为铁路与公路越来越快捷了,选择慢悠悠的水路的乘客稀少。我听了之后还是有点怅然。那种搭乘夜航船回家过年的记忆,看来快成绝版了。
大学毕业,我分配在北京工作。至今仍记得第一年休探亲假,一大早骑自行车去西直门预售点排队购买火车票的情景。售票厅里挤满了人,足足排了好几个小时。第一年的生活有点苦,真是想家啊。当我终于等到属于我的那张车票,觉得那像一张门票,遥远的故乡又向我敞开大门,我可以暂时回到往日的生活空间里取取暖了。
刚工作那几年,囊中羞涩,我都是坐硬座回家过年的。那时火车慢,要开一天一夜。困了只能趴在小桌上睡一会,枕得胳膊都麻了。可春运列车多挤呀,好多乘客只有站票,就在过道上铺张报纸坐下,连我们的座位下面都躺着人。跟他们相比,我还有权利觉得苦吗?能有硬座可坐,已够让人羡慕的了。
有一年连硬座都买不到,我也咬咬牙,订了站票。我也在过道上铺张报纸,挤坐在人堆里。毕竟,这趟火车的目的地就是故乡,爸爸妈妈在等我呢,想到这里就不觉得苦了。为了回家过年,再苦再累也值得啊,再苦再累也要扛啊。一旦回到家里,洗个热水澡,吃上妈妈给做的热饭菜,所有的苦与累都忘掉了。
凭着站票坐一天一夜的火车,现在想想真是很苦的事情,多难熬啊。可能那年代的生活原本就辛苦,也就不在乎旅途上的这点辛苦了。还因为回家过年是很甜美的诱惑,有一大段美好时光等着自己呢,这大大地抵销了路上的苦与累。想象也是一种力量,使人变得特别能吃苦。
二十年过去了,如果有人问我:让你再乘那种站票火车,你还愿意回南京过年吗?我想我还是愿意的。毕竟,回家过年是所有旅行中最特殊的一种,也是最无法抗拒的诱惑。
还真有过一次,春运期间票实在难买,我只好乘坐大年三十的火车,到达南京已是初一上午。除夕夜是在火车上过的。可见回家本身比过年还重要。听别人说前些年除夕夜的火车都会给乘客赠送热水饺,那一趟车却没见送,我没吃到,并不觉得遗憾:明天上午就到家了,妈妈做了许多比水饺更好吃的菜等我呢。
在北京城里谋生,每年享有法定的一次探亲假。就像孩童舍不得吃口袋里仅剩下的一块巧克力,我总把它留给岁末的除夕。每逢换新挂历,我便想:该回家过年了,渴盼的心情不亚于出门打短工的外省农民。年迈的父母在南京,为见他们一面要坐一天一夜的火车,这也是故乡与我的实际距离。每次回去,双亲脸上的皱纹都增添不少,是我匆促于异乡时光飞梭所顾及不到的,便滋生“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的惶恐困惑。想到岁月不饶人,见一面是少一面了,车窗外的山光水景便黯然失色,内心长满荒草,回家的欣喜若狂多多少少打点折扣。一走出火车站,乡情伴随接客人群中熟悉的方言扑面而来,我的眼镜片便像寒冬进门后接触到热气,雾湿湿地模糊。家在东郊,中山门外一个叫卫岗的地方,与明孝陵、中山陵、紫金山为邻,我需要转乘公共汽车才能抵达,正好可以延长对幸福的猜测与品味。
离家门还有几百米远。我就忍不住取出行囊最底层珍藏的钥匙,人在江湖、面目全非,舍弃了许多东西,惟独这是我与老家所保持的惟一信物,也是最后的信物。掌心这枚意义深远的锯齿形金属片重若泰山,使风尘仆仆的我焕然一新。只有这时候,才不再怀疑:一抬手之间,咔嚓一声,我所热爱的半个世界,以及我所怀念的一种生活,就会在眼前豁然敞开……眨眼之间,我已安然坐在家中靠阳台的房间,趴在老式八仙桌上埋头吃母亲精心烹饪的淮扬风味饭菜,而随身携带的风尘仆仆的行囊,像一个脏兮兮的孤儿般被遗弃在门边不显眼的角落。
老家啊,这足以证明我是爱你的:五里短亭,十里长亭,芳草满天涯,游子的背影越行越远;铁鞋踏破,乡音未改,游子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掌心里仍然攥紧着回家的钥匙,就像在沧桑演变中保留着硕果仅存的那颗赤子之心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