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疾控档案

疾控档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疾控档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疾控档案

疾控档案范文第1篇

一、疾控档案的分类与特征

疾控部门的档案有党政管理档案、医疗技术档案、公共卫生档案、卫生防疫档案。其中,医疗技术档案是疾控部门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包括各类医疗病历、处方、检查单据等方面的档案,还包括各类医疗纠纷的相关档案。公共卫生档案记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暴发流行抢救等方面的内容,包括青少年健康检查、生长发育、疫苗接种情况等。

疾控档案具有阶段性、保密性、专业性等特征。疾控档案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如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就具有很强的突发性特征,处置也具有阶段性,由此产生的档案也就必然会有阶段性特征;疾控档案属于国家档案法和保密法所规定的档案,档案的密级也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有很强的保密性;疾控档案是记载当地疾病控制方面的重要资料,与医疗技术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二、疾控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疾控档案管理重视度不高

虽然档案工作是疾控部门的重要工作,但普遍存在对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的现象,仅将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必须要完成的常规工作,没有意识到档案的重要性。疾控部门在人员配备时,倾向于安排能力相对较弱或者是年龄较大的人员,疾控部门内部普遍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岗位属于养老性质的岗位。这无形中让档案仅仅成为了一个记载历史的载体,归档之后就基本不会去开发和利用,无法充分发挥档案的重要作用。

(二)档案管理经费投入不够

疾控部门属于事业单位,经费划拨要经过必要的审批程序,而疾控部门的经费大部分都投入到了设备添置、药物采购、场地建设等方面。不可否认,这些经费都是对当地疾病控制所必需的,也为当地的疾病控制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然而,部分地区受经济条件和经费的限制,对于档案管理方面的投入却是极少,甚至有的地方还会将档案管理经费挪作他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单位的档案管理必然会走上信息化道路。疾控档案信息化是疾控档案长期保存的关键,也是优化利用疾控档案的重要举措。档案信息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其中包括设备投入和人员投入、软件投入等。

(三)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疾控档案管理对工作人员有着较高的素质要求,必须要有医学专业素养,同时还要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目前,在疾控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度不高的情况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自然大打折扣。档案管理工作不被疾控部门视为主要工作,而且短期内也很难体现其价值,所以优秀的人才不愿意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也不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本职工作做好。疾控部门的重点工作放在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青少年健康等方面,在遇到重点工作需要突破时,疾控部门人员的主要力量都会集中,档案工作人员也会被抽走,甚至有的疾控部门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将档案管理工作交给了办公室工作人员或者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兼任,其忽略程度可想而知。而且根据调查发现,我国各大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人员大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及信息技术培训,在档案管理与利用中没有采用信息化手段,在检索档案时耗费的时间很长,也没有采用有效的手段对电子档案进行保护,致使档案不便于管理而且利用率很低,导致档案没有充分发挥应用作用。

(四)疾控档案管理制度不到位

档案管理规范与否,首先要看是否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但是少部分疾控部门的档案管理并没有专门的规章制度,档案也由各个科室自行安排人员负责归档管理,档案存放比较随意,甚至出现档案丢失的现象。在档案查阅方面也没有严格执行保密法的规定,没有进行严格的登记和查阅制度,在档案查阅后不及时归档而造成档案遗失以及人为泄密。尤其是疾控部门内部工作人员借阅和查看档案的时候,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放任自由,档案丢失、泄密情况屡见不鲜。

三、加强疾控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重新审视疾控档案的重要性

疾控部门的档案是记载疾控工作的重要载体,是疾病控制工作的重要历史资料和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依据。疾病控制工作如果没有历史档案作为依据,没有历史经验的积累,无法在当地实施因地制宜的疾病控制措施。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才会积极完善和管理档案,最终达到充分利用疾控档案为疾病控制工作服务的目的。各级疾控部门的领导和主管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到疾控档案的重要性,应当成立疾控档案管理领导小组,由疾控部门内部各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一个领导重视、人人有责的疾控档案管理体系。

(三)增加疾控档案管理的投入

档案管理不仅仅是将已有的档案进行简单的统计归档,而是要利用现代技术管理好档案。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趋提高,疾控档案信息化是疾控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因此投入计算机硬件设施及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对疾控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是必须的。运用信息技术管理疾控档案方便查询和借阅,但应当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网络的安全,对病毒的入侵和黑客的攻击积极进行防范,保证疾控档案的安全。疾控档案的管理应当考虑到档案的分级管理和利用,同时充分注意档案的保密性,在档案归档和查询过程中应当设定不同的权限,以免档案泄密。

(三)提高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

提高人员素质首先应当加强培训。档案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实际需要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大都是从医疗技术岗位上转岗的,所以,应当加大对疾控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及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还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档案管理工作和日常的疾控业务工作在内部管理方面的考核标准较为宽松,这也就导致疾控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最终导致疾控档案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疾控档案的开发和利用还应当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疾控档案为当地疾控工作服务。档案管理工作虽然是被动的,但也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对疾病控制档案进行开发和利用,如编撰疾病控制宣传资料,利用档案记载的相关案例和病例,积极、主动的开发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做好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教育工作,让人民群众在接受宣传和了解相关知识后做好疾病控制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疾控档案的价值。同时,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可以总结和综合历年的档案数据,为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制定相关文件和政策时提供数据支撑和服务。

(四)健全疾控档案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有规矩。所以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应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对档案进行管理。在档案归档、保密、查询、借阅等方面做到管理措施到位,才能确保疾控档案长期合理利用。

四、疾控档案的利用与开发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和开发档案,所以疾控档案在完善管理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和开发。

(一)疾控档案服务政府决策

当前疾控工作职能已深入到群众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疾控档案不仅是记录疾控部门的载体,而且也是当地疾病控制的重要依据。疾控部门应当树立主动服务的理念,让疾控档案主动服务社会。疾控档案可以为政府疾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疾控部门所在地域的疾病预防、疫情监测和预报数据主要来源于疾控档案,只有对历史档案进行分析,查找规律、发现规律,政府制定疾病预防政策和措施才能有的放矢。

(二)疾控档案服务人民群众

档案管理工作虽然是被动的,但也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对疾病控制档案进行开发和利用,如编撰疾病控制宣传资料,利用档案记载的相关案例和病例,积极主动地开发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做好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教育工作,让人民群众在接受宣传和了解相关知识后做好疾病控制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疾控档案的价值。

疾控档案范文第2篇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人事档案区别于一般文书档案及业务档案,它具有现实性、动态性、真实性、完整性[1],人事档案的内容包括从一个人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材料。而一个人的职业史材料是人事档案中极其重要的材料,占个人职业人事档案内容的绝大部分。一般疾控机构职工一个完整的人事档案应归档的材料主要应包括10个方面内容:履历类材料,录用、鉴定、考核、考察、聘用类材料,学历、学位、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工资类材料,奖励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及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等。作为公共卫生专业的疾控机构人事档案,目前在绩效考核、计量认证评审及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中体现着越来越来重要的作用。人事档案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人事制度的有关规定,事业单位实行人事制度,其中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交由当地人才交流中心代管。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改变了人事档案纯属单位的一些弊端。但是随着人事制度的进一步推行,人事档案在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

1人才交流中心人事档案的档案材料收集制度难以有效保障档案的完整性

由于人事档案是一个人成长经历的真实反映[2],随着单位职工的经历不断变化,其人事档案的内容也需要连续不断地补充与更新,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其人生经历。目前,因为职工人事档案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单位对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的职工人事档案内容缺乏了解,而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模式侧重于被动收接、保管、存放,对相关单位转来的归档材料基本不进行审核,平时也不会与用人单位进行主动沟通收集档案和提供档案利用。另外工资类材料,鉴定、考核、考察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等需要由相关部门转交到人才交流中心,这个过程要经过多道环节,也很难保证这些材料能完整归入职工的人事档案。如果人才交流中心的制度不完善、工作效率不高、信息反馈不及时,则用人单位对职工人事档案情况就会一无所知[3],就会导致许多归档范围内的材料流失,最终将造成职工人事档案内容不完整,在影响了档案信息质量的同时,也将可能会严重损害到职工个人切身利益。

2职工业务技术类等资料难以纳入人事档案

人事部门规定,人事机构受理的归档材料必须是正式、原件材料,复印件一般不可用[4]。这一规定造成职工业绩论文类资料,继续教育类资料,健康管理类材料,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奖励类材料等难很归入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人事档案中,因为这些材料原件一般由职工个人保管,复印件又由于违反规定,很难归入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职工人事档案中。而一个人的职业史、荣誉史是职工重要人事档案组织部分,另外这些材料恰恰在疾控机构的日常工作及职工的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中利用率最高的,如果这些材料不能纳入职工的人事档案,则会对职工人事档案完整性造成严重影响,也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日常工作有效开展。

3档案调阅利用不便,影响档案的开发利用

对于疾控机构来讲,由于日常工作及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需要,要经常调阅职工人事档案,而在人事制度下,人事档案的调阅要经过多道手续,利用起来极不方便[5],也增加了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压力。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策当前,政府对疾控机构的绩效考核、疾控机构计量认证评审、职工个人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均需要及时调阅利用人事档案。因此,笔者认为在人事制度下,县级疾控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但不应该放松,反而应该加强。结合日常工作经验,认为县级疾控机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1.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教育。明确应归档的材料范围,使每个职工知道其人事档案应归档的材料,引导职工及时将相关资料移交单位档案室。

2.档案室为每位职工建立备份人事档案。将档案内容分为:履历类材料;录用、鉴定、考核、考察、聘用类材料;学历、学位、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工资类材料;奖励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等10个方面内容。本单位建立的人事档案内容侧重于职工的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奖励类材料。归档材料主要以复印件材料为主。

3.建立健全人事档案应归档材料的归档制度。建立包括外出学习登记制度、学分管理登记制度、论文版面费报销登记制度、奖励证书登记制度、职称证书登记制度、继续教育学历学费报销登记制度等,这些制度具体交由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执行,以确保这些应归档材料及时归档;另外办公室人事管理人员及时将工资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复印件或原件移交本科室档案管理人员纳入职工备份人事档案。

4.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日常服务。一是对职工及相关科室提交的人事归档材料,尽量做到随办随归,在办理归档时,要认真核实原件,确保归档复印件材料的真实性。二是及时为单位工作及职工个人提供人事档案,以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进而提高职工参与人事档案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疾控档案范文第3篇

(一)对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当前,我国各地的疾控档案管理工作都得到了加大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多半都体现在对工作设施、工作条件的改善上,在队伍建设方面始终没有提起注意力。从作者所收集的数据来看,在所有的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中,学历达到本科的人数比例仅为48%左右,而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比例更低,仅有34%左右。而造成疾控档案管理队伍这样现状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认识到加大管理队伍建设对疾控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作用意义。

(二)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才

在作者的调查与了解中,当前疾控档案管理队伍中,只有极少一部分人受过系统性的档案管理培训,而其余的大部分人都是“业余人员”,没有专业方向的档案管理知识与经验,也不会刻意的去学习、研究相关知识。这就容易在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中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对信息资料的收集不全面,对信息资料价值的鉴别不科学、不客观,对档案资料的整理混乱、不成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使得疾控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难以得到提高,难以适应现代化条件下的疾控档案管理工作需求。

二、加强疾控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的措施建议

(一)从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出发,强化工作人员档的案管理意识

首先,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措施,增强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识,让他们知道自身工作的开展关系到整个疾控系统工作的有效性,使他们能够养成自律、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其次,要加大对《档案法》的宣传力度,通过会议、手册、录像等途径,提高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法律意识,还可以收集其他地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先进事迹,组织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形成一种从领导到基层工作人员所一致认同的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价值。

(二)具有方向性的进行人才招聘,引进新鲜血液

疾控档案的保密性、技术性以及政策性都非常的突出,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也更是复杂,它包括了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以及利用等众多内容,且每一个工作环节在当前的档案管理理念下都具有一套相应的处理办法与处理理论,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还能够做到吃苦耐劳。所以,在招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时候要具有方向性,目标要明确,一方面必须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对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进行考虑。确保新招聘的工作人员能够成为“复合型”的档案管理人才,能够成为疾控档案管理工作当中的新鲜血液,切实有效的推动疾控档案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三)合理配置,优化管理队伍结构

要搞好管理队伍建设,队伍结构优化非常重要。当前,要提高疾控档案管理队伍建设质量,就必须要加大投入力度,多途径、多方法的培养创新型、应用性、复合型疾控档案管理人才,坚持外引、内训相结合,提升疾控档案管理队伍质量。同时还要适当的引入竞争机制,突出工作人员与疾控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双向选择性。基于对每个工作人员个体之间差异的考虑,他们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进行互补,比如性格、知识结构等等,所以要从工作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性格特征等进行科学的队伍配置,最大限度合理、有效的优化管理队伍结构,争取能够将每个工作人员个体的优势都发挥出来,保证疾控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开发疾控档案事业主力军

在人才的培训上,首先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必要的档案管理知识,并将其自身所会的知识能力运用到档案管理上来。总之,要紧跟时展对疾控档案管理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动态的进行业务培训创新,从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分类等能力角度出发,鼓励档案人员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断了解和掌握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通过业务培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使档案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管理部门应在组织上、制度上、时间上、经费上给予保障,在培训方面采用参加培训班、进修班及继续教育等方式,对大专学历以下档案人员除学习档案专业课程外,还应加强外语、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学习和档案知识岗位培训培训,以适应当前形势需要。

(五)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档案管理队伍积极性

疾控档案范文第4篇

本文介绍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对档案信息化管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信息技术的便捷性与必要性愈发明显,信息化成为了各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疾控中心具有指导建立国家公共卫生监测系统以及对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进行流行病学监测等职责。在这些职责中,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因素。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是在疾病预防控制的现实工作中所积累形成的。疾控中心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有些已经落后,不能够有效便捷地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需要。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应用

信息化是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的结果。信息化中信息资源能够被高度地共享,可以使人的智力和各种社会资源被充分地发挥利用,并且能够使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达到一种合理化的理想状态。信息化是以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汇总所研究对象的各要素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各种行为相结合。信息化可以极大地提高各种工作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技术支持与服务。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是一项很复杂繁琐的工作,涉及的范围很广。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信息技术改变了以前工作落后的方式,减轻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加快了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使其利用率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一)提高工作效率,缩减工作成本。

传统的档案管理在收集过程中太麻烦,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是需要大量档案管理人员手动记录档案,工作周期太长且人员浪费严重。二是需要更多的纸质材料,耗材成本太高。信息化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改善这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缩减工作周期、减少工作人员数量,二是降低耗材成本。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

(二)加快信息收集,优化管理模式。

信息化使得档案管理人员通过电脑等终端就可以对各种疾病的数据进行系统地收集、整理和总结。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可以通过网站、微信、APP等收集到各种疾病的信息。这种新型的信息收集方法更加快捷高效,同时也优化了信息管理模式,可以及时地修改完善,保持了数据的实时性。

(三)节约存储空间,实现电子存储。

传统的档案基本上是纸质版本的材料,存储所用的空间面积比较大,保存难度太大,时间久远的纸质档案材料容易出现数据缺失,另外查找翻阅时耗时耗力。信息技术可以使档案以电子的形式存于电脑的硬盘中,也可存入网络数据库,并可存储在网络云端中。这样可使得空间更加节省,数据存储更有保证,资料调取更加方便,更可实现数据的网络共享。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不足之处

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是在疾病预防控制的现实工作中所积累形成的,为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研究各种传染病流行规律、进行科研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然而在我国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还没有得到很好地普及,而且信息化水平还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投入不足,存在安全威胁。

目前,由于信息技术的成本及各地区发展差异等原因,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还远远达不到发展的要求。在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包括数据录入不完整、数据更新太慢、数据补充不及时、数据检查不到位等问题。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也受到了很多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包括网络犯罪、网络病毒、硬盘和云端服务器的工作寿命等,都威胁着档案管理中数据的安全。档案信息和网络建设的形式不够统一,信息管理的建设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这样严重限制了档案的共享性,使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相对滞后。

(二)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意识浅薄。

很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信息化发展不够重视,缺乏统一的建档管理制度,这样严重阻碍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医学的发展,很多单位只注重自身的发展,忽略了档案信息化的作用。而且,在人员监管、责任分配、制度完善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另外,由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是手工的,且常年累积的数据量太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信息化的准确录入,这样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三)管理人员素质不足。

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总体上看,档案管理信息化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相对偏低。由于档案管理信息化是需要复合型人才,一要懂得档案管理知识,二要懂得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这样就使得可供选择人才的数量较少,达不到新时代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需求。管理人员素质不足,使得在对传染病信息进行管理录入时容易造成错误,对数据采集也会因为能力欠缺而出现失真和偏差,这样就给疾病的控制、预防、科研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档案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疾控中心具有指导建立国家公共卫生监测系统以及对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进行流行病学监测等职责。而档案管理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要转变观念,用信息化思维梳理工作,用信息化手段解决问题,实现信息的整合,促进信息综合分析利用。在信息系统规划建设之初就要考虑到数据分析利用和系统的维护更新,改变重采集、轻利用的局面,将数据转化为成果。要吸取教训,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避免出现新的安全问题。加强中心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信息的审核。

(一)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安全管理。

首先,应当加大对档案管理配套设备的投入,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主要包括计算机、打印机、硬盘、服务器等,硬件必须保证具有良好的性能,且按时定期检查硬件设备的可使用性,如有损坏需要及时更新或修复。软件主要包括档案管理的录入、查询软件,以及网络云端存储的软件等。对于数据的存储,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存储载体。而且,为保证数据的安全性,还需要安装一些性能较高的能够保证网络安全的一些必备软件,例如杀毒软件、安全卫士、防火墙技术以及数据加密技术等等。这样可以积极地对网络病毒和黑客攻击进行防范,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另外,建立基于大数据标准采集、动态分析与互联网应用融合的健康医疗工作新机制,为疾病控制发展“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意识。

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制度应该以简单、实用、高效为前提。疾控中心的领导以及各管理部门,根据自身的工作实际情况,再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制订出可操作性强、合理有效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进而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会议、培训等活动,让疾控中心管理人员明确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熟悉了解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熟悉档案管理的要求和职责,便于档案交接,进而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紧跟信息技术发展需要,树立主动的服务意识,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性。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积极发挥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主动性,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意识。

(三)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想要从根本上把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信息化做好,就需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有效合理的培训,同时可以引进一些专业性更强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要培训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的专业素养,二要培训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网络等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样就会使达到需求的人员增多,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应用中就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信息化顺应经济时展潮流,并且会对卫生系统的发展产生重大的作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信息化应该从实际出发,以业务为根本,以需求为导向,不断的改进创新,满足社会需要,为疾控中心的发展和进步服务,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疾控中心务必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不足,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孔祥锦 单位: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杜素芝.加强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4):2099-2100.

[2]辛占举.信息技术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图书档案.2013(08).

疾控档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系统 档案 队伍 建设

随着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机构改革深入,职能重新定位、人员重新组合。在这一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档案管理,更好地为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事业服务,是摆在档案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强化档案队伍建设,提高档案人员素质,组成最佳的结构,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大计。

1 档案队伍现状

目前,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38名档案员,专职档案管理4人,兼职档案管理34人。从事文书档案2人、人事档案2人、业务档案1人、会计档案2人、科研档案26人、基建档案1人、设备档案2人、声像档案2人。38名档案人员中,财会专业2人,卫生专业32人,其它专业4人,尚缺档案专业人员。档案工作人员的学历、职称与年龄结构如表1所示。

2 档案队伍建设的目标

①省级单位应建立综合性档案室,需配备专职档案员3-6名,至少1名档案专业,专职档案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

②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档案专业技术水平和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档案人员须经档案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并且每两年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培训。

③各部门增设兼职档案员1名,负责本部门文件材料收集、整理、预立卷工作以及综合档案室交付的其他工作,每年也应接受相应档案知识培训。

3 档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认识不够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工作经过几年发展,虽然在设备设施方面上有所改善,但档案队伍建设没有新的突破,从队伍结构上看,本科以上学历只占47%,中级职称以上只占34%,而且大部分都是兼职人员。究其原因,首先是认识上的缺位,把档案工作看成是单位里的一项辅工作,未受到重视,在设制编制上常被忽略或齐占,因此只能在各个部门培养兼职人员。其二,档案管理处于边缘地位,附属于办公室管理,加上档案工作本身又比较封闭,与外界接触少,使档案人员感到自身价值渺小,缺乏自信心,产生了自卑心理,久而久之存在一种失落感。

3.2 专业人才缺乏

档案队伍中经过档案专业系统教育和正规培训的人员较少。据统计,38名档案员中绝大多数是卫生专业毕业,没有档案工作经验,又身兼多职,疲于应付日常事务,很难潜心钻研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由于没有档案专业人才且缺乏档案工作经验,使专业素质偏低造成整体档案管理水平不高,从而很难适应新时期档案发展的需求,熟悉档案内容、能进行档案信息深层次研究和开发的人才仍然匮乏。

3.3 专业知识薄弱

长期以来,人们对档案部门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档案部门就是收藏档案的地方,档案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保管档案,查查调调,只要档案不遗失就可以了,平时只强调档案人员的政治素质,而对专业培训等方面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这势必造成档案工作的一些弊端,如档案资料收集不齐全、鉴定档案价值不准确、档案分类不规范等等。同时,各部门档案人员配备不合理,人少事多,整理档案应付了事,结果出现内容重复、多余,分类不准,排列次序不合理等问题。

4 加强档案队伍建设的策略

4.1 更新观念,强化档案人员的敬业精神和档案意识

一方面,应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选拔一批热爱档案工作的新人充实到队伍中来,有计划地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建立一支相对稳定、专业水平较高的档案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档案工作虽然是一项清苦淡泊、默默无闻的工作,但它又是一项艰巨而不可或缺的工作,因此档案工作者要树立信心,明确定位,强化职责,努力学习档案知识,激发自己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大力宣传《档案法》。档案工作人员通过不同方式(会议、宣传栏、音像、图片)宣传《档案法》,运用各种途径介绍国内档案先进工作事迹,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有关档案工作的法规、规章等文件,促使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认识开展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以档案室为主体,以档案员为骨干,以中层干部为责任人,以各科室指定专人担任档案信息员为主体的三级网络,通过网络建设,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

4.2 多渠道、多层次培养人才,加大档案人才资源开发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保密性、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涉及到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统计等基本环节,且每个环节都有一套相应的理论和工作方法。所以要有素质高、能吃苦耐劳、具有奉献精神和较高政治素质的工作人员。因此,在招聘人员时,要有方向性、有重点地考虑档案队伍建设,不但考虑具备政治过硬的复合型人才,还要考虑有扎实的档案专业知识;不但要考虑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还要考虑高学历人才(本科以上,倾向研究生),对热爱档案管理、政治条件好、业务能力强、符合工作岗位需求的人才优先考虑,使他们能够尽快掌握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成为档案研究的学科带头人。

要认真研究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增加投资,加大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坚持内训与外引相结合,利用自身优势,培养各类人才,使这支队伍成为疾控档案事业的主力军。要引进竞争机制,发挥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双向选择的自,有效地引进档案人才,合理配置档案人才资源。由于人才资源的个体多样性、差异性,存在着人才资源整体中的能力、性格、见解等各方面因素的互补性,档案人员的性别、年龄、知识结构、体力等方面通过进行合理配置,发挥个体优势,扬长避短。同时由于各岗位所需的技术含量不同,要根据各人的能力和专长安排相应的工作职位,合理配置人才结构,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知人善用、各得其所。

学习掌握档案管理知识,结合本身业务工作,提高档案收集水平,这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档案业务培训必须紧跟发展需要加以创新,着重学习档案的收集、鉴定、分类等技能,鼓励档案人员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断了解和掌握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通过业务培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使档案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管理部门应在组织上、制度上、时间上、经费上给予保障,在培训方面采用参加培训班、进修班及继续教育等方式,对大专学历以下档案人员除学习档案专业课程外,还应加强外语、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学习和档案知识岗位培训培训,以适应当前形势需要。

建立激励机制,把档案管理工作列入考核实绩,以调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而稳定档案员队伍,充分发挥档案员作用。一方面引入奖罚机制,纳入考核评比,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忠于职守、业务熟练、工作突出的档案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有助于档案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为档案管理人员创造学习提高的条件,促进档案管理上水平,鼓励他们申报档案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研究档案资料的利用和管理。

通过以上途径和措施,档案队伍建设将会得到明显改善,档案管理事业将会有一个新的跨越,从而更好地为我省疾控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洪洁. 档案队伍稳定问题初探[J]. 科技档案,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