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爱国古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古之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爆裂同拚歼贼臣,男儿爱国已忘身。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临患不忘国,忠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总理在2006年全国文代会上回答《泰晤士报》记者的问题时以诗言志,下面是他的六次以诗言志,请你任意选出5段诗章,写出与其内容或者思想感情一致的古诗文。(课内外都可,每一古诗不能写多句)
1、身无半亩,新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左宗棠23岁一副对联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的《竹》
4、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朝张载的座右铭
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6、“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德国哲学家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考题点评]
总理接受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的采访,记者问,你晚上经常读什么书?掩卷以后,什么事情让你难以入睡?总理明白这个记者实际上在问他经常读什么书,思考什么问题,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于是便以以上六段诗章来回答。这段回答让英国人大为震惊,《泰晤士报》不仅用整整两个版面介绍这次采访的内容,还配了一张屈原的水墨画像,把总理引用中国五位“作家”的作品及创作年代全部注释得清清楚楚,用中文刊登出来。这道试题以这一新闻事件为背景,结合时事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一种很有创意的命题形式,能激发学生答题兴趣,也引导学生对社会新闻事件的关注,避免两耳不闻窗外事,也能通过总理的故事激发学生勤奋读书。这道试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主要涉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拓展迁移能力和古诗文的积累识记能力。
[解题指导]
新大纲明确地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含课文)。并且附录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可见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古诗文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是小学生接触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诗人所创造的情景、意境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的画面,透过这些有声有色的画面,我们可以窥视到诗人的精神内涵和他所体验、创造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境。这些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文中所描绘的了解甚少,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大难题。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如何能把学生引入到这种审美意境中,让诗意如画卷般深深印入学生脑海、渗透学生心灵呢?这就需要教师从自身的点拨、引导及开掘上找原因,从根本上改革学习内容和方法,让古诗课堂生机盎然,亮出“风采”。
一、创设情景,换位体验
古诗具有“一诗一画”的特点。“一画”就是当初诱发诗人有所“感”的场景。所以,教学时,我们暂不出示诗句,而是先向学生展现生动、鲜活的画面,并配以合适的音乐,使学生陶醉在诗情画意之中,这时老师放手让学生像诗人一样,尽情地去感悟,去体验。然后抓住时机,让学生自由表白,畅谈自己的感受。这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情感已非常接近诗人的创作境界了。如教学《游园不值》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配以轻快活泼的音乐,让学生感受红杏的热烈,旺盛……看到这样的画面,听到轻快的音乐,学生的心怎能不跟随诗人来到园外呢?自然而然地就把学生引入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境当中。
二、有机地整合课程内容
学习古诗,一般是一节课学一首,在教学时我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用一节课的时间教学《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诗。教学这两首诗时,我布置学生先自由读,争取读正确读通顺,同时引导学生自悟,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学生自学完后,汇报朗读,“这两首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讨论后体会到了悲之切和喜之狂都表达了相同的爱国之情。显然,整合不是机械的相加,而是将两首内容似乎不相关联,但具有相同爱国之情的古诗置于主题中,这样一下子就升华了文本的意蕴与价值,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再相机补充了两位诗人的其他爱国诗篇,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他们的爱国情感。这就从内容方面促进学生站在主动学习的高度俯视文本,多维度的获取信息,拓宽了课堂容量。
关键词:古诗;方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021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奇葩,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民族智慧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根据古诗特点,让学生耳目一新,全面理解古诗词内涵,提高课堂效率至关重要。
一、熟悉作者,了解背景
小学教材中所精选的古诗词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诗人的作品都具有独特的风格:李白诗的豪迈奔放,杜甫诗的真实生动,陆游诗中的爱国情怀,王维诗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等,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写作特点,由已学诗引出新诗,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轻松学习。另外,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的生活遭遇,也对理解诗意大有好处。如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时期,连年的战争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而对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有较深理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全诗所充溢的爱国情怀。
二、吟诵结合,找准诗眼
“诗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的朗读学习是一个过程,在进行有的放矢的朗读指导中,应注意帮助学生体会语调停顿、重音与节奏,也可让学生跟着多媒体课件吟诵古诗,体会诗句的韵律、语流的停延。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吟唱古诗,让学生在吟唱中激趣、动情,并让学生把吟唱与表演相融,深切感受诗句所蕴含的诗意,并通过吟诵,让学生感知诗意,体会诗词的精意妙理,神思妙笔,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
三、抓住特征,感受诗境
在历代古诗中,诗人总是取材于现实生活,每首成功的诗歌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但每首诗的结构、写作特点、写作风格不尽雷同,从体裁上有律诗、绝句等;内容上有借物抒情的,有托物言志的,有借物喻人的……对于写法与意境相近的可以互相对比、拓展,可取异曲同工之效。如韩愈的《早春》与《晚春》都是写春天的美景,并借景抒情,在教学中可互相借鉴,加深理解,对于个别独特抽象的古诗,在教学时,可借助插图和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再现生活场景,对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使古诗内容更丰满、清楚和完整。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句与诗句之间留下许多未直接描写的意蕴空间,可启发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意境,在生动感人的离别场景中品味“别”意,感悟真情。
四、诗以载道,以情传情
中国古诗是丰富多彩的,就思想内容来说,有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切,如杜甫的《春望》等;有对保家卫国英雄人物的赞颂;有对腐朽统治的抨击;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唱;有对忧家思乡的愁怨;有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古诗的教学要抓住诗作所蕴含的情感,培养和铸造学生高尚的灵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从“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和“天上来”的黄河之水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体会伟人的爱国情怀;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树立远大志向;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体会伟大的友情;从“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培养学生惜时若金;从“直挂云帆济沧海”,培养学生为理想而奋斗等。融德于诗,融道于诗,诗道结合,以“情”传“情”,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人生。
五、增加表象,合理想象
表象是想象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着想象的水平,表象越丰富,想象就越开阔而深刻,古诗本身的含蓄性和简洁性使得有些要点不便于学生理解,就要注意让学生积累表象材料去理解诗歌。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学生对诗歌的意境难以深入体会,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从个别表象材料入手,引导学生想象这幅从未感知的图景,该诗由“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城郭”、“寺庙”、“钟声”、“客船”等表象材料构成了一幅画面,学生通过理解,加以想象,会理解得更加透彻、明晰。
六、日积月累,陶冶性情
古诗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源远流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成长。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知识的迁移与延伸,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浓厚的学习兴趣,有目的地让学生背诵古诗,并通过“古诗文大赛”、“经典诵读”等活动让学生熟记熟背。要求学生完成《必备古诗词》的任务,潜移默化地熏陶与感染,并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学写“古体诗”,不要求格律规范准确,要适时点拨指导,让学生体会到“写诗”的乐趣,尝到成功的喜悦,进而热爱古诗,日积月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何谓“诗眼”?狭义地讲,就诗的结构而言,在诗中能起承上启下枢纽作用的诗句;就诗的内容而言,能总括诗的内容的字句;就诗的主题而言,能点明作者情感的词句……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提高学生古诗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能力。如何才能达到这一诗歌鉴赏目标呢?在教学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引导学生抓住诗眼是最佳方法。在其长期的探索中,笔者还根据诗歌内容特点的不同,赏析的角度不同,又把诗眼细化为“史眼”、“情眼”、“画眼”、“艺眼”,并从这四个角度来引导学生欣赏品读古诗,把握古诗的意蕴,感受古诗中的“史”、“情”、“画”、“艺”之美。
所谓“史”眼,就是诗中蕴含着历史事件的字句。学生抓住这些字句就能了解历史事件,让人感受到文化遗产的史诗美。如唐代诗人杜甫,人们之所以把他的诗称为“诗史”,就是因为他的诗描述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如《春望》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给国家带来的残破景象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而这历史情景都统在该诗题目的“望”字里。所以笔者紧抓这一题眼,引发学生深入讨论:题目是“春望”,按常理,春天,人们应该望的是什么景象?诗中望的是什么景象?……学生抓住“望”这一题眼,纷纷发言:“望”见国家破烂不堪,杂草丛生,满目荒凉;“望”到人们对着花草鸟儿触目惊心、痛心流泪;“望”见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人民,见到一封家书觉得比一万两黄金还珍贵;“望”见镜中的头发白了,簪子别不住了……再如教学白居易的《观刈麦》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观”这一题眼,设鉴赏题:诗人观到小麦怎么样?观到“妇姑”“童稚”在做什么?观到“丁壮”劳动时怎样的场景与心理?还观到“贫妇人”怎样的令人心酸的情景?观后诗人又联想到什么?从而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中唐时期沉重的赋税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历史。
所谓“情”眼,就是诗中蕴含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字句。学生抓住这些字句就能深切地感受作者内心世界的跌宕起伏,感受到感人肺腑的诗情美。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在学生借助工具书,弄懂诗意后,笔者就引导学生直奔本诗的“情眼”:本诗直接表明作者视死如归、决心为国捐躯的诗句是哪句?诗人这种忠贞报国的情怀是否是一时的冲动?能否从诗中看出?经过探究,同学们认为诗人的爱国精神充满了一生: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表明诗人是为报效国家而读书科考,并抗击元军四年;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在风雨飘摇中,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十分忧虑,进一步表明了他的爱国情怀;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悲壮的情怀里蕴含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至于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所谓“画”眼,就是诗中蕴含着美丽图画的字句。学生抓住这些字句眼前就能浮现出一幅幅色彩缤纷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栩栩如生的画意美。如学习白居易的古诗《钱塘湖春行》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春”的景物的字句来体会,眼前就出现了一幅杭州西湖的早春图:瞭望西湖湖面,春水新涨,几与岸平,向远处望去,似与云相连;树上的早莺都争着朝阳的树枝,空中飞舞的燕子正忙着衔筑巢用的泥土;湖边五颜六色的野花让人眼花缭乱,路上新生的嫩草刚刚盖过马蹄……使学生不仅学到诗人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的写景方法,而且从中感受到了早春的西湖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还使学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种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所谓“艺”眼,就是体现中国律诗中对仗与押韵的字句。学生抓住这些字句赏读,就能感受到古诗对仗与韵律的艺术美。古代律诗,除了引导学生大体了解字数与平仄要求外,重点要引导学生体会它的句子对仗的工整美,诗句押韵等的韵律美。所以“对仗”,“韵脚”等就是鉴赏律诗艺术的“艺眼”,而律诗的第二、三联(律诗要求必须要对偶)的句子和偶句的最后一个字(律诗要求必须要押韵)就是“艺”眼所在。如文天祥的律诗《过零丁洋》,我们还可引导学生抓诗的“艺”眼来赏析。该诗的第二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除了常用的词性相对外,还采用了天文相对的方法——“风”与“雨”,从而生动形象地比喻了国家与个人前途命运的动荡不安的现实;而诗的第三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中又采用地名相对的方法——“惶恐”与“零丁”,且分别运用反复的手法巧连成句而对,同时还暗合作者当时“惶恐”不安与孤苦“零丁”的悲壮心境,真乃巧夺天工之笔。本诗再加上从首句“经”开始,一韵押到结尾的“青”,读来朗朗上口,既富有韵律之美;又有从悲壮到高亢的让人有荡气回肠之美感。通过以上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文天祥的律诗《过零丁洋》,无论是它的形美,还是它的内在美,都堪称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