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关秋天的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作业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能量的调节剂,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把听、说、读、写与唱、画、游戏、参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把知识、技能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与活动联系起来,让作业富有趣味、吸引力。
例如,学习了《秋天的图画》后,我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寻找秋天。可以静下心来听听秋天树叶飞舞的声音,可以把印象最深的秋天景色画下来;可以说一说有关秋天的小片段;也可以用树叶粘贴一幅画。最后,学生将自己的成果与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个个兴趣盎然。
2. 作业要有科学性 作业的科学性应该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盲目的追求数量,特别像一些生字词语,让学生抄几十遍。这样的效果不仅不大,反而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养成不良的作业习惯。语文作业的布置应从学生身心的健康角度出发,以发展学生的潜能为目的,正确调整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的关系,使学生听说读写看做的能力均衡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语文作业科学地布置的新途径也是必要的。
比如,我教学了《登鹳雀楼》这首古诗后,布置学生回去搜集王之涣的古诗,准备评选出班级的“古诗大王”。这样,学生不仅积累了更多的古诗,还顺利地进行了知识的迁移,突出了语文要求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名家名篇的学科性。
3. 作业要有层次性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设计家庭作业时要有层次性。一方面,教师可以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然后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布置相同的作业,然后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布置抄写作业:会写的字可以不写,不会的字一个写三遍,第一遍要写正确,第二遍要写好,第三遍要写得又快又好。
给学生选择作业内容,作业形式自由,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创作空间,鼓励他们主动地学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4. 作业的综合实践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来自语文实践。”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让学生多与生活联系,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和乐趣。可以有以下几种丰富的形式:
(1)做一做。做一做,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语文作业与科学实践相结合,以思维的可显性促进理解的科学性。学完《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我布置学生回家做小实验,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看看水升高了没有。这样,学生复习了课文知识,拓展了对事物的认识。
小学四年级语文《初秋行圃》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诗中的圃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大意。
3.培养学生的古诗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
小组讨论,借助工具书自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中初秋的景色美丽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秋天渐渐来了,说说初秋时节,你都见到过哪些景色?
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描写初秋的诗,板书课题及作者,请生谈谈对作者了解多少。
二、自学古诗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 读准字音
2.指句朗读,正音
3.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古诗的学习有哪些方法?
4.各小组自学古诗,老师辅导
5.小组汇报结果:古诗大意:这是初秋的一天傍晚,诗人在园子里散步,这时,太阳西下,漫天五彩晚霞,要说这快落下的太阳,真是又是无情,又是有情,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暂时间,拼命的高声歌唱,园子里一片蝉叫声。蝉的叫声好像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因为,当你找到它跟前的时候,它好像知道你来了,鸣叫声立即停止了。
三、创设情境,自主朗读
小组比赛读,读出诗的节奏和意境
四、板书:
初 秋 行 圃
(宋)杨万里
落 日 无 情 最 有 情,
偏 催 万 树 暮 蝉 鸣。
听 来 咫 尺 无 寻 处,
寻 到 旁 边 不 作 声。
小学四年级语文《初秋行圃》教案二
教材解读:
《初秋行圃》是以儿童的生活为题材的古诗。它以描写蝉为目的,诗人杨万里写落日催暮蝉,蝉鸣声此起彼伏的情景,也写了闻蝉寻声,蝉儿闭口的情形,整首诗通俗易懂、真切传神、趣味横生。虽是即景写景,却亦具有一番清新别致的情趣。
教学理念:
1、以读为主,读中体验。
不管是领会诗的涵义,还是体味其美的意境,都离不开朗读。朗读能激发想象,强化积累,培养语感,所以,朗读必须贯穿于古诗学习的全过程。
2、创设情境,体会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体会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灵魂。在学习“近在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不作声”时,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从情感的体验出发,首先在读中感悟、品味,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找不到蝉到的遗憾,然后引导学生再读,再一次交流情感,体会到深藏在作者内心的对秋天美景、对秋蝉的赞美、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诗中的“圃”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全诗。
2、借助注释,在读中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难点:体会作者蕴含在诗句中的欣喜、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前复习作者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收集他写的其他诗歌。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初秋的美景。
教学时间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预设: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同学们,三年级我们学习了杨万里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还知道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生齐背后交流)
2、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与秋天有关的古诗。板书课题。
二、读题解题,初读古诗
1、指名学生读诗题。
2、通过预习,谁能说说题目“初秋行圃”的意思?
(教师提示:加进去适当的词语把话说完整。)
3、现在正值初秋,在你们眼中,初秋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学生交流自己在身边看到、感受到的初秋美景。
4、师:那诗人杨万里在这首诗中又描写了什么景色?他什么时候在花园里散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三、自读自悟,感知诗意
1、教师范读古诗。
2、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学会生字。
3、指名朗读,正音。学习生字“圃”。
4、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古诗弄懂诗句的方法。
(如,、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与同学交流等。)
5、师:下面老师再给大家八分钟时间,小组合作学习,大家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古诗,读了这首诗,你知道诗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要求:先自学,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需要老师帮助的同学或小组,可以举手告诉老师,老师会很快来到你的身边和你们一起学习。
四、集体交流,理解诗意
1、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师:看到大家学得这样认真,相信大家已经有成果了,哪个小组愿意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学习的成果?
2、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读诗的感悟,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古诗大意。
(古诗大意:这是初秋的一天傍晚,诗人在园子里散步,这时,太阳西下,漫天五彩晚霞,要说这快落下的太阳,真是又是无情,又是有情,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暂时间,拼命的高声歌唱,园子里一片蝉叫声。蝉的叫声好像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因为,当你找到它跟前的时候,它好像知道你来了,鸣叫声立即停止了。)
五、读中品味,体会意境
师:刚才,大家了解了诗意,相信大家再读,一定会读得更美,更投入。谁读第一句?
1、从这句哪些词语看出作者写的是黄昏时候的景象?
抓住“落日”和“暮蝉”加以体会。
2、你觉得哪些字能体现落日的有情?
引导学生品味“偏、催”二字。深入体会作者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一“偏”一“催”把落日当成了有灵性的人。就是这两个字赋予了“落日”的情意——“有情”,使初秋傍晚的景色充满了勃勃的生机,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思。
3、引导学生想象落日的“有情”。
“落日无情最有情”究竟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根据诗句谁能想象出这幅画面?(提示:夕阳、晚霞、地面景物、蝉鸣声……)
4、谁能读出落日的这份“真情”?
预设:(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评价,逐步让学生读出情,读出形,读出味。)
生读(没有激情)。
师:你这快落山的太阳,怎么这样无情?从你的读中,老师感觉不到漫天五彩晚霞的瑰丽。谁再来读。
生读。
师:老师从你的读中感觉到你是重情谊的夕阳,可我从你的读中没听到满园此起彼伏的蝉鸣声。谁再读?
生读。
师:哦!多美的景致!多热闹的黄昏!老师好象看到了夕阳西下时的灿烂晚霞,听到了园子里嘹亮的“黄昏大合唱”。来,让所有的蝉儿都唱起来,全班齐读。)
师过渡语:
初秋的傍晚,诗人独自在园中散步,抬头望着西边的天空,一轮红日即将落山,夕阳将天边抹上了瑰丽的色彩,为大地披上了五彩的外衣……多美的景致啊!听,众多秋蝉也不甘寂寞,趁着这美丽的时刻,放开清亮的歌喉,开始了“黄昏大合唱”——“真美,服了;真美,服了……”
学生齐读前两句。
5、听到这美妙的“合唱”,你会心动吗?是否想找到这些“歌唱家”,赶快行动——
(1)可诗人找到了蝉没有?
引读:近在咫尺——,寻到旁边——。没看见蝉,心中会是什么滋味?
指导学生带着遗憾的语气来读。
(2)作者心中只有遗憾吗?再看,这漫天的五彩晚霞;再听,这此起彼伏的蝉鸣声,真有遗憾?那又怎样读?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中的欣喜、赞美之情。
(3)师小结:
看到天边美丽的晚霞,听到园中这悦耳的“大合唱”,作者兴致大增,虽然没有寻到“演唱家”的踪影,可这情、这景足矣!这一样也能让作者诗兴大发——
(学生带着赞美之情齐读全诗,边读边想象意境。)
六、赏读全诗,熟读成诵。
1、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对《初秋行圃》的理解。
师:请大家用最擅长或最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诗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读一读;想唱的,可以把诗句改成自己喜欢歌曲的歌词,试着唱一唱……
2、学生分组练习、展示、评价。
五、总结拓展,课外延伸
1、引导学生总结刚才学诗的方法。
读:读通、读顺诗句。
译:结合注释、或、或结合插图、猜读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
悟:品读、感悟,想象、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诵: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
2、用自己学到的古诗学习法,自学唐朝诗人虞世南的《蝉》。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意即可,无须对作者托物言志写法进行深究。(虞世南的《蝉》附后)
3、课外找找杨万里的其他写景诗读一读。
板书设计:
初 秋 行 圃
(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
偏催万树暮蝉鸣。
近在咫尺无寻处,
寻到旁边不作声。
附:
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緌(ruí):结冠(帽)的两条带子叫缨,缨在颔(hàn)下打结,余下的两段叫緌。因为緌是下垂的,所以诗中称“垂緌”。
饮清露:古人以为蝉是饮露为生的(其实它吸树汁)。
小学四年级语文《初秋行圃》反思
开课时,我抓住诗题中的“行”字切入,让学生辨析“行”为“散步”之意,其设想是由此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诗人所在的园中漫步,与诗人一起看日落,听蝉鸣,寻蝉踪,在与作者漫步的过程中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准备不充分,纰漏百出,与课前设想的效果相距甚远,我总结有这样几大硬伤。
1、读得不充分。
学习古诗,不管是领会诗的含义,还是体味诗的意境,都离不开朗读。本节课,主要是采取了生自由读,指名读和齐读三种形式,对朗读的方法,读中感悟指导不力,所以看似注重了读,实是浅尝则止,没有读进去,读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2、难点没突破。
“无情”与“最有情”是一对矛盾,如何引导学生来体会?课中我虽提出这对矛盾让学生探究,通过引发学生想象,想象落日赐予园子美丽的景象来体会落日的有情,又因落日离去而“无情”,但学生体会更多的是作者为日落而悲伤,这是因为引导的侧重点不对所致。
3、预设不充分。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每节课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充分的预设,才可能对课堂上生成的东西进行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今天课堂上出现的一个生成是我没有想到的。“秋天来了,蝉就要死了”,孩子们的认识是蝉只能生活在夏天,天气变寒冷了蝉就要死了,而日落就成了罪魁祸首,又怎么可以说“最有情”?这可是我没有想到的,面对孩子们“秋天来了,蝉就要死了”这样的感叹,突然间我不知道该如何引导。现在想起来,孩子们感受不到“偏催蝉鸣”中所包含的“最有情”是因为孩子们站在了蝉的角度,而不是诗人的角度。如果引导孩子们从诗人的角度来体会,如:正是因为蝉在枝头的寿命很短暂,所以落日催促它尽情鸣唱,落日多善解人意呀!这不是“最有情”吗?这样利用意外的生成有效的引导也是可以突破难点的。如果课前预设充分些,面对孩子们这样的“感叹”,我也就不会迂回反复而不得解了。
4、对学法的指导不力。
在朗读的时候应指导明确,而不能对四年级的孩子提出“你为什么这样读”的问题,在引导学生感悟想象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从本课的学习中习得方法,发展能力。
总的来说,这节课留下这些硬伤的主要原因是课前备得不充分,今后教学特别要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的环节要符合学生心理。有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才能很好的把握和调控。
相关文章:
1.小学四年级语文《井底之娃》经典教案及反思
2.小学四年级语文《水乡行》教案及反思
3.小学四年级语文《荒岛日记》教案及反思
【关键字】优化 作业设计 提质减负
关于作业,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感到头疼不已,那是由于作业的难度系数偏高,作业的数量大,应试训练浓墨重彩。尽管社会上也大声疾呼,但是似乎人人又都崇尚着“严师出高徒”、“熟练才能生巧”的信条。对于学生来说,“减轻课业负担”只是可望不可及的美丽幻想,这和当前的素质教育的根本思想是相违背的。近几年教育界的主流话题便是“提质减负”。减轻学生高压的课业负担是提质减负的关键。为此,我结合本人的教学理念浅谈一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切实让学生提质减负的一些做法。
一、设计提高学生兴趣的作业,让学生学习乐在其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促进他们思维的活跃度,保持学习的持久性。因此,我在作业形式设计上,把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中走出来,力求听、说、读、写全面结合,并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游戏等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如在学完了《自选商场》这一课后,我拿出自制的商标卡片,上面贴的都是孩子们喜欢的食品和玩具的名字,当他们在共同努力下兴致勃勃地念出或者认出它们的名字后,一张张小脸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我趁机让他们放学回家后也自己做做,仔细观察任何一样东西的名字,认一认,不认识的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第二天,学生们果然拿着他们自制的商标来到学校,一到教室就高兴地拿出来,舍不得放下。趁机,我又让他们同学之间互相欣赏作品,并说一说你新认识了哪些字。顿时,教室里一片沸腾。在学完《画风》之后,让学生画出自己想象中的风,在作业评讲课上介绍自己为什么这样画;学完《小小的船》,学生们当起了小小歌唱家,开始唱起赞美月亮的歌;学了《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等故事性强的课文,让学生们排演课本剧。
二、设计层次化作业,让学生都能成功“消化”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的主张。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在个性、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教学。于是我按以下几方面对作业进行分层练习:
1.按作业量分层
教师应根据自己班里学生的智力情况,对学习确实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就应该要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但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至于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如背诵练习,一般学生只要按教材要求背诵有关篇目,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多选择一些精彩片段背下来。适量、适当的作业和练习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2.按完成作业时间分层
我们还可以对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对大部分学生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就弄懂题目要点,允许少部分学生课后再加加工,辅导一下;要求优等生完成的拓展题,后进生可以宽限几天,甚至放弃。这样就能保证了后进生的作业质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
3.按作业难度分层
我们要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我根据学生的发展区不同主要设计基础题,综合题,拓展题三类,能力强的选择做难做的,能力弱可做简单的,促使他们语文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如我在教学了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设计以下三种题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题型。
基础题 背诵、默写古诗,解释古诗的意思。
综合题 古诗描写了怎样的一番情景?请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拓展题 选读一两首送别诗,并比较一下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异同。
三、设计生活练习,让学生与实践相结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社会处处皆语文。我们应该深入生活,让学生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体验、感悟,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如:让学生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拓宽学习的渠道;让学生争当“啄木鸟医生”,到大街小巷纠正错别字;在学习了《秋天的图画》后,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寻找秋天,画秋天,沿着秋天的足迹去看一看,还可以写和秋天有关的习作,拍摄一组反映秋景、秋趣的照片等。春节期间,让孩子去别人家门口摘抄春联,根据春联的意思配上图,制作一本《春联集》。
四、设计探索性作业,让学生在探索中快乐成长
探索未知是最引人入胜、最具诱惑力的学习过程。因此,在设计语文作业时,我们应该设计一些以学生观察、调查形式的作业,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在探索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快乐。
1.设计观察性作业
观察是打开思维窗口的一种办法。学生要想不再受传统作业的束缚,就应靠自己去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通过观察完成作业。如学《小蝌蚪找妈妈》后,让学生养几只小蝌蚪,观察小蝌蚪生长发育过程。这样学生才能更准确的地了解小动物的生长情况。
2.设计调查性作业
设计调查性作业,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如学完《只有一个地球》,让学生走向社会,搜集我们身边还存在着哪些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该如何对待这些环境污染,写成建议书送给有关单位。这样显而易见地调动了学生的对学习的积极性,也为更有效地完成作业奠定基础。
总之,教师对作业的优化设计是对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的一种巩固手段。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树立一种新型的语文作业观,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设计出真正适合每位学生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高效地完成语文作业,真正达到提质减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捷.《作业的革命》,《江西教育》,2008、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完美 课堂教学
一、课堂教学中的缺憾美有时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新课程的语文教材增加了许多内容选择上的灵活性,练习的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弹性,但对于低中段孩子来说,识字和个性化阅读始终是重点。每上一课,总是奢望能将识字和阅读及其他的一些教学任务完美结合,顺利完成。这种思维定势实现于公开课上,执教者总希望通过一堂课展现给大家三维目标的和谐实现、师生的多元交流等等,似乎这成了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而过少地去考虑这堂课是否收到了实效,这种课型是否易于操作、推广。然而让听课者看到的往往是前者多于后者。例如《秋天的雨》第一课时,预设目标是认识生字,会写五六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并对秋天有所感受。当实施教学时,发现孩子大多数已完成了识字任务,课文也读得很流利。于是当引导孩子阅读第二段时,边运用道具(树叶)边做动作边示范读,孩子们兴趣大增,完全投入了秋天的情境当中,读了还想读,演了还想演,有好几次试图将孩子的思维从朗读中牵回到写字上来,都很难成功,索性就将写字这一内容从本堂课中删除掉了。结果孩子整整朗读了一节课,孩子们自己似乎成了那银杏叶、枫叶、田野、果子、,兴致勃勃地表演着,自我陶醉在“秋天”里,下课了还在意犹未尽地表演。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固然是一堂课的精彩,但如果在内容的选择安排上不遵重孩子的意愿,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那么再多的精彩也只是教师个人的精彩;如果为了内容、结构与预设的丝丝入扣而不去关注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孩子的情感体验,那么这种精彩怎么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彩呢,又怎么称得上是“完美”呢?还不如让内容的有缺来成就孩子的精彩。语文课堂未必需要负载面面俱到的任务,允许“有缺”,但不是说不要任务、不要目标。因此,遇到这一问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的角度安排课时内容,真正让这些内容能对孩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2.新课程提供的语文教材给教师带来广泛的用材的理念。因此,在使用教材时,对提供的内容可以进行合理的裁减和重组,较好地为实现课时目标服务。
二、语文课堂教学有时也可适当地“拖堂”
现行的评课标准有许多,而这些标准中,有一条几乎达成了一种“共识”,即:能否在“法定”的时间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成则“完美”, 完不成则要打折扣。于是在公开课时掐着时间进行,将每个环节设定好所用的时间,当下课铃声响起,教学环节刚好能结束则大功告成,对于这种“完美”的划定,下意识里已默认了、习惯了。如果说能在规定的时间真正达成了目标、发展了学生的能力,这种真正的完美的确是成功的。但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在完成教学环节时,总要去面临孩子不断新生成的课堂问题。教学是动态的,常常一个环节设定的时间到了,而设定教学任务尚未完成,于是为了整堂课结构的臻美,不惜漠视课堂的动态生成,草草结束一个环节,又匆匆开始另一个环节,牵着孩子走,而颠覆了“以孩子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那何必要求公开课上的“准时到达”呢.平时设定的课时要拖延,但不是一样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吗?例如,学完了《古诗两首》后,孩子们有些提议:一学生说我读过许多描写乡愁的古诗和文章;一学生说我还知道好几首王维和叶绍翁写的古诗,老师说:“你们能去搜集一下吗?”孩子们一致同意,于是在下节课里,孩子们汇报背诵、朗读了许多有关“秋景”“乡愁”的古诗,还呈例了许多王维和叶绍翁的诗。在上述课例中,如果上到搜集古诗这一层次,也已经按教学设计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堂课还会是让他们难忘吗?是十分“完美”的吗?不!课堂知识包括课本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在课文课堂教学中,丰富的课外知识很容易灌输进课堂,这就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后续性学习。
三、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成的
教学不应是预设的“圈套”,语文课堂上播下的种子,收获的可以是情感的升华,思想的启迪,价值观的引领,这一切不可能完全通过预设而实现。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演绎、彼此尊重、动态生成的。因为唯有“生成”,才有师生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活动,才有师生对固有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创新发展与智慧超越。
[关键词]古诗词英译 空白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039-01
引言
中国传统艺术非常讲究空白,古诗词作为古典文学的精华,更加讲究空白一艺。所谓空白,就是指作品中现实之外的审美想象空间,这种空间可以很大地拓展古诗词中的美学意境,形成一种巨大的艺术张力,实景与虚境相结合,才有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瑰丽色彩。古典诗词中的这种独有魅力,是译者在进行中国古诗词翻译研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古诗词中的空白与美学
空白,是中国古典诗词特殊语言形式的需要,中国古典诗词以简明扼要和结构紧凑为主要特点,因此所有的古诗词无一不语言精练,意象精选。意境中的空白不是虚无,而是隐含深厚的底蕴,反之,如果诗词描写过于具体,只能使诗词本身美感尽失。
古诗词中的空白设置是符合美学要求的。美学的观点认为,文学文本具有未定性,呈现为多层面和开放式的图式结构,其文本定义和审美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活动才能实现。读者受到作品的激发,通过自己的认知、想象、联想等心智活动对作品进行第二次建构。古诗词作品通过设置空白,在抒发作者的审美体验之时,也将再创造的任务留给读者,读者通过自己的感受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融合。
二、古诗词英译中的空白美分析
从空白和美学的关系中可以看出,古诗词英译中的空白是审美本质的关键要素。翻译美学要求译者一方面尽力把古诗词中的空白美展现出来,让读者可以尽情想象。另外还要充分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的接受能力,对空白处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将中国古典诗词的特有魅力和艺术体验带给所有的译文读者。根据古诗词中空白的不同表现,本文将空白分为整体空白、间隔空白和结句空白三类进行深入讨论。
(一)整体空白
在中国的古诗词作品中,经常出现赋、比、兴等手法,看上去只使用的简单的叙事,复杂的内心感情却被完全隐藏起来,形成了整首诗词的情感空白。这时的空白实际上已经是诗词表达情感的手段和特色,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尽力保全原文的意象,把空白展现给读者,进而表达作品本身想要抒发的情感。例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如下:On the mighty desert, sands are snowlike,Over Mount Yan,the moon hangs like a hook.If only they could ever be with gold bridled!Swiftly they run,with pure autumn under their hooves.
这首诗,并没有直抒胸臆,只是描写了一个悲剧,剧中的千里马没有伯乐赏识,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丰富想象来体会诗中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而领悟诗中的真意。因此,译者在翻译中只需要将整首诗按照原本的样子直译过来,把空白保留出来,留给读者,这样读者就能够领会诗的含意,这样的处理既达到了翻译的目的,也保存了原诗的空白美。
(二)间隔空白
由于中国古典诗词特殊语言形式的要求,很多诗词的整体结构都进行了一定的压缩,使得语言更加简练。比如,一些诗词会将几个意象并置,而把逻辑关联词语省去;或者,一些主要的意象被错落地组合,剩余的次要意象和细微末节被省去。这样,读者的想象可以尽情地发挥,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诗词的第二次创作,这样的诗词往往具有以少胜多的魅力和艺术美感。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前三句的译文如下: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
这是一首关于写秋思的名作,它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空白手法的运用。虽是写秋思,但只是简单地组合了一些有关秋天的景物,读者在阅读时自己可以在大脑中快速形成一幅幅秋景的画面,体味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因此,在翻译中只需将这些意象直译过来,保留作品中的空白,读者一样能发挥想像力,体会作品所拥有的深刻含义。
(三)结句空白
中国的很多古典诗词擅长言尽而意未尽,在本应结尾处却为读者引出一个更远的联想,这就是古诗词中的结句空白。比如,有的古诗词从始至终都刻意没有把话说透,或者在处戛然而止,总之对于真正要抒发的感情反而遮掩,只在结句的地方留下空白,读者只能靠自己的领悟力体会作品未尽之意。例如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译文如下:You should know what has happened there,When you have just come from my hometown.Was the plum,when you passed my silken window,Opening its first cold blossom?
这首诗以问句作结,只留下一段空白让读者自己想象,进而在诗外创造了无尽的意境。译者只要直译诗中对梅花的关切,译文的读者就能自己去领悟和欣赏空白美了。
以上是诗词中最常见的三种空白,按照美学的要求,译者在进行空白处理时,要注意如何达到空白美的再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