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顾炎武与友人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4岁时,孙奇逢去县学拜见饱学之士杨补庭,被问道:“设在围城中,内无粮刍,外无救援,当如之何?”孙奇逢朗声答道:“效死勿去!”22岁时,孙奇逢赴京应试,途中闻父亲过世,随即弃考归乡。一准古制,服丧服,筑室墓旁,守丧三年。三年期过又遭母丧,孙奇逢心伤之余,一仍父礼,为母亲服丧三年。孙奇逢“倚庐六载”,为人称颂。天启年间,魏阉乱政。1624年,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黄尊素等先后下狱。孙奇逢与鹿正、张果中等倡义醵金营救,安顿诸人子弟,函请督师山海关的蓟辽总督孙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威慑魏忠贤,光斗等最终被归还骸骨。孙奇逢等三人被誉为“范阳三烈士”。明末,孙奇逢“约同志,练乡勇”,两次击退清兵侵扰,保住容城安全。明亡后,清廷五次诏征其入朝,甚至聘以国子监祭酒的高位,他都拒不赴召。孙奇逢得寿九十有二,晚年讲学于辉县夏峰村二十余载,从者甚众。
朱之瑜(1600—1682年)
朱之瑜在明末多次奉诏特征,却因朝政紊乱而坚辞不就,专注学问。清军入关后,朱之瑜屡赴日本,欲借日本援兵资助舟山守将。1650年,朱之瑜在东渡途中被清兵发现。清兵白刃合围,逼他髡发投降。他谈笑自若,誓死不降。清兵中刘文高等人被其义烈所感动,偷偷驾舟将他送回舟山。1657年,朱之瑜被困安南。安南国王留住他,拜他官爵,迫他行臣子跪拜礼,他直立不肯跪。差官举杖画一“拜”字于沙上,他就借其杖加一个“不”字于“拜”字之上。安南王当着朱之瑜的面,杀了许多人威吓他,他始终没有屈节。1660年冬,朱之瑜鉴于复明无望,又誓死不剃发,“乃次蹈海全节之志”,学鲁仲连不帝秦,再次东渡日本,永不回到故国。他在长崎、江户授徒讲学,为日本朝野推重,却能坦率地批评日本“量窄意偏”。他以故乡“舜水”为号,以示不忘故国故土之情。临死前,他说:“见予葬地者,呼曰‘故明人朱之瑜墓’,则幸甚。”
黄宗羲(1610—1695年)
黄宗羲父亲黄尊素是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下狱受酷刑而死。崇祯皇帝即位,黄宗羲上书请诛阉党余孽许显纯、崔应元等。刑部会审中,黄宗羲出庭对证,出袖中锥刺许显纯,当众痛击崔应元,拔其须归祭父灵,人称“姚江黄孝子”,崇祯皇帝叹其“忠臣孤子,甚恻朕怀”。清军攻下南京后,黄宗羲变卖家产,集结黄竹浦六百余青壮年,组织“世忠营”抗清。他屡遭清廷通缉,仍捎南明鲁王密信联络金华诸地义军,并派人入海向鲁王报清军将攻舟山之警。1678年,康熙帝诏征“博学鸿儒”,弟子代为力辞。1680年,康熙帝命地方官“以礼敦请”赴京修《明史》,他以年老多病坚辞。史馆总裁延请其子黄百家及弟子万斯同参与修史。万斯同入京后,执意“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黄宗羲及其弟子所著的《明儒学案》和《宋元学案》,开创史学新体裁——“学案体”。临死前,黄宗羲总结平生,自谓“如此四可死,死真无苦矣!”
方以智(1611—1671年)
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方以智在崇祯灵前痛哭,被农民军俘获,农民军对他严刑拷打,“两髁骨见”,但他始终不肯投降。不久,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方以智才侥幸乘乱南逃。友人得知此事后,把他比拟为文天祥。当清兵大举南下时,方以智曾联络东南抗清力量抵抗,一度参与南明永历政权。1650年,方以智被清军逮捕。清将马蛟驎在他左边放了一件清军的官服,右边放了一把明晃晃的刀,让他选择。他毫不犹豫,立即奔到右边,表示宁死不降。马蛟驎欣赏其气节,将他释放。他入山“披缁为僧”,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在颠沛流离中,自幼“有穷理极物之僻”的方以智写出《东西均》、《物理小识》、《医学会通》、《删补本草》等在哲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极具价值的著作。1671年冬,方以智因为“粤事”牵连被捕,解往广东,据说因疽发卒于舟中。当代美籍华裔学者余英时考证后认为,方以智行至江西万安惶恐滩头,想起前朝文天祥事迹,遂自沉于江殉国。
顾炎武(1613—1682年)
顾炎武被称为“清学开山祖师”,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谓令人击节。27岁时,他“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清军入关后,他多年参与抗清斗争,被仆人以“通海”(即与闽浙沿海的南明集团有联系)罪名告发。其好友归庄只好向时任清廷礼部右侍郎的降臣钱谦益求援。钱暗示:“如果宁人(顾炎武字)是我门生,就方便替他说话了。”归心知顾不会同意,就代书门生帖子投给钱。顾知道后,急忙叫人去索回帖子,钱却不给。顾自写告白一纸,声明从未列于钱氏门墙,托人在通衢大道四处张贴。钱叹道:“宁人忒性急了!”清朝大臣熊赐履邀顾炎武入馆修《明史》,顾拒绝说:“果有此举,不为介推之逃,则为屈原之死矣!”康熙帝开博学鸿儒科,招致明朝遗民,顾炎武表示:“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夫人死后,顾炎武作诗云:“地下相逢告父姥,遗民犹有一人存。”
《送东阳马生序》属于《语文课程标准》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之一,是初中重点文言文之一。在考试中,文言文的考查一般涉及以下几个考点:1.文言文默写。2.文言文阅读。考查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课内文言文阅读。二是比较阅读(涉及课内与课内的文段、课内与课外的文段比较)。综观这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本篇课文常常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主要以考查文言文阅读为主。考查主要包括:(1)划分句子的停顿和朗读节奏,给相关的语句加上标点符号。(2)考查常见虚词、关键实词的意义和用法。(3)重点语句的翻译。(4)理解文段意思,归纳文段中心。(5)体会作者感情,分析文章观点。一般答题时要求答出抒感、表达理想或抱负等内容。(6)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联系社会、生活或自身谈感想、说启发、表态度等。
二、真题演练
(一)(2010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1~4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语段选自课文《》。
2.给黑体字注音并解释。
余幼时即嗜学()。
3.下列黑体字与“走送之”中的“走”用法不同的是()
A.小大之狱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乡为身死而不受D.先帝不以臣卑鄙
4.任选下面一句翻译。
A.不敢稍逾约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我选A句,翻译:
我选B句,翻译:
5.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求学精神和态度?
(二)(2010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
古文阅读。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闻。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倍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者出。”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顾炎武《与友人书》节选)
1.下列词语中黑体的词意相同的一组是()
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
B.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
D.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
2.解释下列黑体的词。
(1)或遇其叱咄()
(2)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若既不出户()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4.【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但在阐述“为学”方法时,两段文字相同之中又有不同,请认真阅读后分析并指出其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
不同:
山西大学对国学如此感兴趣,并不是追逐时下的“复古风”,而是因为山西大学有着悠久的国学研究传统和厚实的学术基础。原来国学大师章太炎的两大弟子黄侃、李亮工(时称“北李南黄”)都曾在山西大学执教。章太炎所招收的唯一一届研究生7人中的两人柏逸荪与姚奠中也曾同时执教于此。特别是姚奠中,为章太炎的关门弟子,在此执教达半个世纪之久。姚奠中曾任山西大学中文系主任,他的弟子刘毓庆也曾任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国学研究院成立后,又兼任院长。他的再传弟子郭万金则为现任文学院院长。
章门晋脉,薪火相传。正是他们几代人的坚持不懈,使章太炎的学术思想和文化精神在山右(指太行山以西,特指山西)得到了承传、发扬与光大。
国学大师章太炎以及“北李南黄”
余杭章太炎继承了顾炎武“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的精神与理想,在国势倾颓之下高呼“用国粹激动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扛起了“复壮”华夏文化学统的使命,即使于狱中也仍不忘继任学统,反而精神意志更加坚定,“上天以国粹付余,自炳麟之初生……至于支那闳硕壮美之学,而遂斩其统绪,国故民纪,绝于余手,是则余之罪也”。章太炎曾先后在日本、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讲学,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尽其毕生之力,把这种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扛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章太炎学术上要求严格、实事求是。他强调自己的治学思想是“朴国学以《说文》《尔雅》为根柢”,即以小学为基础,又强调读经,“今日读经之要,又过往昔”,读经史之效在于“巩固国本”。并说,小学是管钥,诸子是堂奥,要以诸子为归,在传道授业解惑之时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治学方法上讲究“审名实”“重佐证”“戒妄牵”“守凡例”“断情感”“汰华词”6条规则,他认为,只有“精研训诂”“博考事实”才能“每一下义,泰山不移”。其《国故论衡》为近代学术史上有数之巨制,开辟了汉语言文字学、经学、文学及哲学心理学的现代化研究的先河。
他的弟子承其治学思路,各成大家。比如黄侃、钱玄同、沈兼士等在语言文字音韵方面成了大家,刘文典在治诸子方面成了大家,朱希祖在历史学研究方面成了大家,真正继承章太炎革命精神的则是鲁迅。可见章太炎教泽之博,门庑之大。其中有4人曾先后执教于山西大学,解放前主要是黄侃、李亮工,解放后主要是柏逸荪、姚奠中。
湖北的黄侃留学日本时,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也曾在山西大学任教,讲授《说文》。黄侃在经学、文学、哲学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传统“小学”的音韵、文字、训诂方面更有卓越成就。他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和《广韵》两书为基础,重视系统和条理,强调从形、音、义三者的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
李亮工,山西运城河津人。他对章太炎十分钦佩,不离左右,谦虚而真诚地向大师请教,与黄侃同时成为章太炎的入室弟子后,学问大有长进,名声大振,时称“北李南黄”。李亮工曾任山西大学校长,他虽与阎锡山同为赴日留学生,但对阎在山西的作为有诸多不满。不久愤然辞去山大校长职务,回家乡筹资办学。由于山西大学师生恳切敦请,李亮工重返山西大学,后来兼任国文系主任,潜心讲授《说文》《尔雅》《音韵学》等,深居简出,再不过问校政。平时,他只与山大校长王猷丞、文科院长张贯三、教授张静山、冯次经等少数友人来往,课余惟闭户研读。李亮工博闻强识,精于文字声韵训诂之学,坚持“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朴学”原则,直接章门薪传。其著作甚丰、作风朴实,对后世影响比较深远。
柏逸荪曾在贵阳师范学院任副教授,后又转任山西大学副教授。
章太炎的弟子中山西籍的还有景梅九、景耀月、刘景新、郑云飞、刘一化等,他们对国学的承传都有一定的影响。
姚奠中―刘毓庆―郭万金
姚奠中是章太炎的关门弟子,今年已98岁,为山西稷山人。姚奠中学问博大精深,融通文史,不拘一隅,诗书画印,无一不精,是我国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画家、篆刻家、教育家。
姚奠中继承了章太炎的“救世”精神与理想,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并且全面继承了章太炎的学术思想,他强调:以小学为基础,以经史为根柢,以诸子为归宿。认为诸子是要解决现实问题,因此要以它为归结点。
姚奠中先在“无锡国学专修班”学习,后因仰慕章太炎的学行,遂转入“章太炎国学讲习班”,接着考取了章太炎招收的唯一一次研究生,在7名被录取者中,姚奠中排名第4,年方22岁。章太炎在1936年去世后,姚奠中便开始了教书生涯。时值,他不得不辗转于安徽、贵州、云南等地。在颠沛流离中,教育救国的理念一直伴随着他。
1951年,姚奠中从贵阳回到太原,任职于山西大学。除担任教授、系主任等职务外,还参加多重政治、社会团体的活动。从20世纪80年代起,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元好问学会会长等职,还在山西省文联、作协担任着会长、理事等,是全省和全国优秀教师,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被收入英国和美国的国际名人传。
姚奠中执教半个多世纪,转教南北,弟子遍天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刘毓庆。
刘毓庆,山西洪洞县人,是姚奠中第一批研究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现在为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1978年后第一次招研究生,考生年龄上限规定在40岁,而刘毓庆当时大学刚毕业,只有24岁。他以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同班11人,平均年龄是37岁。因为有年龄优势,姚奠中指导他与其他研究生不同,要求先打基础,从小学入手,而后读经史著作。
1981年,刘毓庆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86年,刘毓庆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初露锋芒,被破格评为副教授,当时仅32岁,是山西省最年轻的副教授。河北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魏际昌在他申请职称的论文评阅书上就毫不讳言地说:“此人应径以教授聘任之。”1996年刘毓庆晋升教授,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师从褚斌杰攻读博士,1999年毕业,获博士学位,返回山西大学执教,任中国古代文学所所长。2001年,任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
[关键词]明末清初;颜李学派;考据学
[中图分类号]B24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3 — 0044 — 03
明万历时,专制统治已达到衰朽的边缘:土地兼并、赋税苛重;宦官专权、士腐而靡,万历十一年(1583年)清太祖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兴兵,长驱直入,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同时达到顶峰。激荡沸扬的朝代更迭之际,鉴于宋明理学空谈心性以致积弱亡国的教训,有识之士开始反虚务实,探求振衰起弊之方,发出渴望突破桎梏的呼喊。清代经世致用的学说萌起之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学术思想的路线都依存于儒学正统的恢复与重建,其中北方的颜元和李塨强调对国计民生有实际的指导和依据才是真正的学问,成为经世思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颜李学派“格物”论的形成背景和思想渊源
颜元(1635-1740),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县人。著有《存治编》、《存性编》、《存学编》、《存人编》等,在履行自身“躬行实践”的过程中,他渐渐成为对理学不妥协的批判者。作为颜李学派的开山,颜李学派的思想渊源自然要以颜元为观察的视点。关于颜元的思想渊源,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是颜学出自阳明学派,另一种是颜学属于孙奇逢的北学系统。刘师培在《幽蓟颜门学案》中从地域划分的角度剖析颜学:“燕赵之地,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读高达夫‘燕歌行’,振武之风,自昔已著,又地土饶瘠,民风重厚而朴质,故士之产其间者率治趋实之学,与南学浮华无根者迥殊。颜学之兴,亦其地势使然欤!”并在《并青雍豫颜门学案序》中直接把颜学划分为北学:“北学崇实……六艺正传必归北人”。谭献云:“习斋门径,略似苏门孙先生。”陈祖武直接将颜李学派的发源归于“发展北学宗师孙奇逢躬行实践的学术主张”。陈登原在《颜习斋哲学思想述》中说“清季史人,论清理学,有孟子‘不归杨,则归墨’之见,以为当时仅有朱陆两派,故见习斋诽厌程朱之烈,遂以为陆王之徒焉。”颜习斋本人其实并未把自己归入陆王,他经过思想的转变后,以彻底决裂的态度将两派都称为“杀人”的学术,他说:“噫!果息王学而朱学独行,不杀人耶?果息朱学而独行王学,不杀人耶?”
笔者则认为,经世思潮中颜学的形成,经过了缓慢而复杂的流变。王法乾评价颜学时指其“杂霸”,可见颜学的形成确实是博取众长的过程。这种流变必须从颜元师友入手,勘察他们对颜元的学术思想产生了怎样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对颜元思想发生影响的是孙奇逢。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一字钟元。天启年间,魏忠贤把持朝政,左光斗、魏大忠、周顺昌以党祸之罪被捕,孙奇逢与友人倡议救之,义声遂震天下。明亡后归隐,屡征不起,世称“孙征君”。夏峰之学以朱注王,但却非朱非王。他调和朱陆的结果是形成了独特的夏峰北学,以礼,和顿渐为一。在会合朱王的过程中,孙奇逢渐渐确立“躬行实践”的学术主张,他对北学界寻找儒学发展之新途径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北学指出了明确的为学方向,颜元及弟子李塨就是对他“躬行实践”的主张进行吸收和消化。颜习斋三十六岁时上书夏峰:“某发未燥,已闻容城孙先生名……撰有存性、存学二编,欲得先生一是之……望先生静眼一辨,及时发明前二千年之故道,以易后二千年之新辙,则斯道幸甚,斯民幸甚!”习斋注重习行深受夏峰影响,他引证夏峰的话“赴的汤,蹈的火,才做的人”,足见习斋对夏峰的敬仰。此外,习斋还与孙奇逢的门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王之征、王余佑、张罗喆。可见颜李学派实属于北学派系无疑。
其次,陆世仪也是对颜元深有影响的一个学者。陆世仪(1611-1673),字道威,号刚斋,又号桴亭,江苏太仓人。曾为明季诸生,作《格致编》,论学以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为课程,主张身体力行、不尚空论。明亡以后隐居,远近归之。陆桴亭的学说既不完全否定程朱的“格物以穷理”,亦不完全否认陆王的“心性道德”。但他又极力反对空虚之学,提倡躬行实践,如“清谈甚误事,孔门无一语不教人就实处做。”还主张教育应以六艺为首:“古者六艺,学者皆当学之。”他的学说对颜习斋的影响极大,习斋曾谓“不唯得孔孟学宗,兼悟孔孟性旨,已先得我心矣。”对其极为赞赏,不仅在三十八岁时以《存性》《存学》二编向陆桴亭请教,更是在六十三岁时阅其《思辨录》后形容道:“欢然如久旱之闻雷,甚渴之闻溪,恨不即沐甘霖而饮甘泉也。”
二、颜李学派“格物”论的理论内涵
颜习斋为学早年是从陆王入手,竭力捍卫,但当他读到朱子语录中说“江西顿悟,同辅事功,断却两路,方可入道”①时开始怀疑他是异端,从此弃程朱而不观。习斋强调实践的意义,提出以实文、实行、实体、实用为基本规定的实学思想,认为国家应以政治的实践为目标,以民众的生存为根本。颜习斋无论对“尊德性”还是“道问学”,都存着彻底反对的态度,他在个人的明德修身上进行一场彻底的变革。习斋谓:“实学不至,徒祸天下。”他以自己的躬行实践,对宋儒进行尖锐的批判,展现出极大的勇气。颜习斋建立自己学派的出发点是重新解释“格物致知”,他指出“手格其物而后知至”,强调理论的实用价值,反对虚文载道和悬空静坐。颜元的认识论概括言之,是对感觉与对象的统一,他解“格物致知”:“格”是“手格猛兽”之“格”,“手格杀之”之“格”,格物必须要“犯手拨弄”、“犯手实做其事”,“物”是“三物”,即“六德”(智、仁、圣、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统称。颜元否认虚妄的“理”的存在,他的认知对象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在方法论上,习斋谓格物就是“躬行实践”。在他看来,认识必由实践获得,然后又指导着实践,即为行—知—行的三段式。颜元的思想体系是体用兼全的,“体”即在“用”之中。习斋本人也履行着习行的精神:他自幼学兵法,技击、驰射、阴阳象绎无一不精;他在漳南书院讲学时还筹建了六种不同的学科分类“文事”、“武备”、“经史”、“艺能”,另外为应时制,设“理学斋”与“帖括斋”,编著程朱陆王之学和教授八股举业,他的书院摈弃了“道无所载”的虚学,这种以实践为方法的学术分类在当时别具一格。直到习斋逝世之前,他交代弟子说:“天下事尚可为,若等当积学待用。”他的一生都在以身载道,竭力向他心中的圣人靠拢—“性明而修,性全而洁;充之以广大,体之以仁恕;精深微妙,多极而至。”
三、李塨对颜学“格物”论的发展
李塨(1659-1733),字刚主,号恕谷,河北蠡县人,受学于颜习斋,以三物为学之本,以期致用。除习斋之外,他还先后学琴于张函白,学射御于赵锡之、郭金城,问兵法于王余佑,学书于彭通,学数于刘见田,学乐于毛奇龄。三十七岁之后,李塨几次别师远游,将习斋之名传播远方,并广结名流、博采众长,主要论著有《大学辨业》、《论学》、《拟太平策》等。若了解颜元弟子李塨论“格物”与其师的不同,必须深入了解他所处的学术环境及其师友的影响,勘察他一生思想变化的全过程。
王国维曾这样评价清学,已成为定论:“清学有三变,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晚晴之学新。”他准确概括了清学发展的全过程。清初80年的学术历程是由诸说并起、纷然杂陈,以明亡弊病的反思而掀起经世思潮渐渐转向以经学济理学并成为学术中坚的过程,这是大环境下的学术脉络,不得不重视这种大的趋势对李塨的影响。
师承颜元之前,李塨的幼承庭训必须纳入他的学术发展过程中。李塨的父亲李明性学宗程朱,师从孙奇逢,所以,调和朱陆的孙奇逢必然对李塨的思想产生过一定影响。李塨二十岁时师事颜元,学习六艺之法,直接继承了其师的习行思想。三十七岁后南游,“遍质当代夙学”,经学家毛奇龄、胡谓、邵廷采等与他交往甚密,毛奇龄说颜李学“不知六艺名自所始,反谓六经书册不是道艺。”李塨三十九岁时再度入浙,已经接受了毛奇龄、王复礼的学术主张,重视考据学的方法。但他并不是为考据而考据,他的本意是要把训诂经传作为一种手段以广布颜学,但他取证于经书的方法还是违背了颜元的实证主义,颜学在他逝世后竟然戛然不传。
李塨一直是颜元学说的继任者和笃信者,他对颜学的吸收重在躬行六艺上,他说:“塨谓六德六行之实事,皆在六艺。”他解“格物致知”的“格”为”到其域而通之、搏之、举之,以至于极”,“物”是六艺、六德、六行之实事,“格物”即是“举事”。李塨指出,古人学习六艺、六德、六行以“成己成物”,然后由知以行,这才是格物致知的先后定序,他说:“从来贤圣之道,行先以知,而知在于学。”在知行关系上,李塨强调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亦主张体用兼备、知行并全,因此他有说:“不知不能行,不行不可谓真知。”求知的过程是“学(行)—知—行”的螺旋上升的三段式。李塨的格物与颜元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把知与行视为人们认识事物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环节,既指出了知对行的指导,又强调了行对知的检验,具有深刻的思辨色彩。他弥补了颜元在知行关系的不足,是他在颜李学派“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一大贡献。
四、颜元“格物”论的理论困境
颜元说学问必须以实践为考察而不是依附于经书,他极力反对引经据传,认为习行的功夫不在言语和文字上,最后竟得出“读书一二卷亦足,虽不读书亦足”的结论。颜元说,孔子的学问就是处处向习行上着力:“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其为人也孝弟”,哪一样不是行呢?颜元指出读书并不能益人才德,只会使人萎靡衰弱,他的本意无非是想倡导有利于国家计民生的实用价值,其结果又难免矫枉过正,竟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
从儒学的内在发展来说,儒学内部的演进或争斗只能诉诸于原始的经典,取证于经书的结果就是训诂。格物致知既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那么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最终必须归于信息的概括,这个意思是说,“格物致知”的结论必须从儒家经典中衍出,又印证于儒家经典的考证,否则便毫无根据。颜元的“格物”因反对读书和考据训诂而导致了“格物在格物”的结论。然而,清初学术发展趋势是以批判继承宋明学术为先导,经过清初统治者文化政策的调整,经世思潮已渐渐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从顾炎武的“经学即理学”,到戴震的“返而求诸六经”,儒学内部的争论只能从儒家的原始经典中寻求证据。毛奇龄与李塨论格物不和时作《大学逸讲笺》攻击颜元,说《周礼》非周公书而不足信,直刺李塨的痛处,也为李塨从考据学中为师说立证埋下伏笔,颜元因薄视考据而沦为孤军奋战的境地,他的学说最终难以和大的学术趋势相抗衡,而淹没在“道问学”的洪流中。
颜习斋政治哲学的核心是“有所必为”,以政治的实践为目标,以民众的生存为根本,甚至在评王安石变法时指出利义兼重才会使国家富强。他认为要改变“学丧道晦”、“四海溃弱”的现状,就应效法三代,恢复井田、封建、学校,教文教武,将人才的培养与国家的政事相联:“人才与王道相生”。李塨在《阅史郄视》中更以“文辞盛则世道衰”来暗示对清廷文化专制的不满,他尖锐指出“明之廷杖,甚非‘刑不上大夫’之意也。贤人君子,必多高蹈而不仕矣。”然而儒家无法用制度来限制君权是裸的事实,从古至今,儒生在庙堂之上的意气风发都建立在对君权的妥协上,统治者必须对儒生严加控制来达到抑制舆论的目的,从秦帝国的焚书坑儒,到雍正时汪景祺、查嗣庭、吕留良之狱,这个事实从来未曾改变过。颜李学派一方面无法忘却作为儒者应发挥的建言统治者的责任,一方面又面临尴尬的处境。他们无法建立自己的权力基础,而只能是势单力薄的个体。清初,时人论以孙夏峰、黄梨洲、李二曲为三大儒,这三人都已陆王为宗主,在当时成为学术的引领者。除外如毛奇龄、万斯同、顾炎武、阎若璩,他们对传统学术做出全面的和总结,却未有一个人能够冲破考据、义理、辞章的壁垒,也未有一个人能逾越程朱陆王的藩篱,独有颜李学派对以上一概排击,独树一帜,他们的不妥协的批判精神,被梁启超说类墨,被章太炎说类荀,不无道理。
李塨作为颜元的主要继承者和传布者,一生把“广布圣道,传之其人”作为他的重大责任,在清廷对思想界严密的控制下,颜李可传之人程廷祚由于李塨的一个门生被逮捕入狱而险遭牵连,程廷祚越发意识到,公开宣扬颜学难免会有身家之虞,从此不应乡举,闭户穷经。李塨也曾把希望寄托于颜元的另一弟子王源,无奈王源师从颜元时已经五十六岁,也不可能是最佳人选。李塨深知传布颜学可能面临的危险,四十四岁送别王源西行时对他说:“力行,阐道,延才,保身。”足见他对当时处境的无奈。此时,李塨发现颜元弟子中竟无一人是继承圣道的完美人选,加之颜元本身主张躬行而反对立说,他本人就少有著作。李塨在中年时兢兢业业以传播师道为己任,晚年却面临圣道后继无人的境况。李塨在这种境况下,执笔书其所学,期于传于后世便是理所当然的了。他发出这样的感慨:“颜先生以天下万世为己任,卒而寄之我,我未见可寄者,不得不寄之书,著书岂得已哉!”当时因学术内在逻辑之发展以及严酷的政治背景,学者们纷纷埋头考据,返而求诸经典,考据学乘势兴起。李塨在著书立说以传师学的同时,又不愿意放弃他“行先以知,而知在于学”的观点,他想要对道德经济与躬行实践的方法找到理论上的依据,他说:“圣门舍学,更无致知之法也,格物非学而何欤?以经证经,昭如矣。”他说必须回到古人的经典中去,才能找到“格物即学”的证据。于是晚年的李塨遍注群经,渐与考据学合流。他撰写的《宗庙考辨》、《论语传注》、《周易传注》等,就是他流入考据的体现,甚至他的“理即礼也”、“礼以敬为主”、“是统天下之礼皆理也”,已暗合了他父亲李明性之师孙奇逢的学术思想。颜李学派终于以人力不可阻挡之势淹没在“道问学”的洪流中,渐渐晦而不彰。
李塨并入考据学的结果,一方面是迫于大的学术方向的影响,一方面是格物致知内在逻辑演变的要求。李塨埋首六经,绝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他对颜元的“背叛”,作为颜元的弟子,他“推明颜先生之学,以告当世”当时众人窃窃然执经来问,对颜学或信或疑,他必须从经书中找到颜学的证据。王源曾因从学习斋时已经五十六岁而失意,李塨对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何患晚呼?”这也是对他自己一生中追求真正的“道”之真实写照。恽鹤生谓其“室大而声宏,信近而征远,充之以渊博,发之以光辉”绝不是虚言。
五、颜李学派“格物论”的思想史意义
托克维尔曾说过:“当历史已不再阐明未来,人心便在黑暗中徘徊。”自北宋中期直到清朝末年,科技萎缩、民生凋敝、国防孱弱是终至亡国的重要原因,理学家们因束书不观、趋于冥想和萎靡衰弱而难辞其咎。颜李学派的格物致知强调的是着眼于实际并探求振衰起弊之方,他们抨击朱学及王学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名为恢复儒家的经世传统,实则彻底突破前人的桎梏以另辟蹊径。颜元不愿流于俗弊,附和雷同,他无视几近杀身的危险,定要解千年之迷局,“以先觉觉后觉”,他曾对弟子李植秀说:“坚定骨力,流言不惧,笑毁不挫,方能有成。李塨教子学礼乐射御书数,曰“小务有用,方可图大。”颜李学派以务实谦虚、斩钉截铁的精神在当时独树一帜。研究颜元和李塨的思想,继承他们所倡导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用价值,对于当代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指导思想下的国家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参 考 文 献〕
〔1〕 〔清〕颜元.颜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 〔清〕李塨.李塨文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1.
〔3〕 〔清〕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4〕 陈祖武.清代学术源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 陈登原.颜习斋哲学思想述〔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9.
〔6〕 姜广辉.颜李学派的功利论及其历史地位〔J〕.中国社会科学,1984,(05).
1、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5、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杨万里《竹枝词》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7、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
8、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9、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白朴《阳春曲·题情》
10、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12、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4、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杜牧《赠别》
15、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1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17、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萨蛮》
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9、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20、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21、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2、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
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2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2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8、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30、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3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32、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3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王若虚《论诗诗》
35、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
36、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37、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38、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39、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黄遵宪《杂感》
40、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41、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4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43、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4、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45、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46、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4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4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49、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韩婴
50、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
51、不求好句,只求好意。——欧阳修《吊僧诗》
5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5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
54、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55、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5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5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5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59、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6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6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62、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6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64、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
6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6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67、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68、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赵翼《论诗》
69、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70、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7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72、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少司命》
7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74、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7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7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7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8、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79、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度大庾岭》
80、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
81、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8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贾岛《戏赠友人》
8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8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8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8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8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8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8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90、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9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92、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9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94、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李纲《病牛》
9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96、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97、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98、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99、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100、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101、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102、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3、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10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0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10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0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10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109、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110、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111、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11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11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115、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1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117、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118、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19、陶陶然乐在其中。——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
120、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121、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黄仲则《癸已除夕偶成》
12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2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124、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2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126、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27、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12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29、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赵翼《论诗五绝》
130、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戴复古《论诗十绝》
13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3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33、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瑕《江楼感怀》
134、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13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36、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137、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13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139、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40、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杜甫《夏夜叹》
14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142、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14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144、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145、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司空图《漫书五首》
14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