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步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人力资源规划 企业战略 胜任力模型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为确保自身战略目标的实现,依据内外部环境,对战略实施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供给、需求和缺口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并制定吸纳、维系和激励人力资源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过程(曾湘泉,2000)。简而言之,合理的人员配置加上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优化组合才是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内容。
二、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一)企业战略在前,人力资源规划在后
Jeffrey A. Mello(2004)提出人力资源规划是在组织战略目标和计划确立后开展的,因此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要有明确而清晰的经营战略规划和价值链核心业务规划,要有人力资源内外环境分析,要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和较为完整的历史数据等。
(二)企业战略包含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的一部分,并且是为企业经营战略服务的,它是企业为达成经营战略而确定的人力资源配置目标、计划与方式,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龙头”或牵引,它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各项管理活动的方向。
(三)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战略落地的载体
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性价值就在于实现企业战略的落地,基于战略的员工核心专长与技能的培训以及满足组织战略与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使得人力资源规划是连接战略规划和公司业绩的必由之路。
三、人力资源规划无缝对接企业战略的步骤及其方法
步骤一:对人力资源规划重新定位,以帮助企业实现战略
在研究和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前,对人力资源规划重新定位显得尤其重要。人力资源规划应定位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要遵循战略管理的理论框架,高度关注战略层面的内容。一方面把传统意义上聚焦于人员供给和需求的人力资源规划融入其中,同时更加强调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
步骤二:明确企业战略愿景,提炼战略核心目标
只有充分认识企业战略愿景、组织目标和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主体所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才能够有效地协调人力资源活动和组织活动,保证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能够促进实现其组织愿景和组织目标。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出战略核心目标,用这些战略核心目标指导人力资源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例如:哪些核心目标会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产生影响,哪些核心目标是我们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要考虑到的因素等方面,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活动,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以协调和支持战略规划的实施,从而促成组织愿景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步骤三:挑选承载企业核心目标的关键岗位
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多的是依赖于关键岗位人员来完成,所谓关键岗位指在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生产等方面对企业生存发展起重要作用,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承担起重要工作责任,掌握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技能,并且在一定时期内难以通过企业内部人员置换和市场外部人才供给所替代的一系列重要岗位的总和。
步骤四:使用胜任力模型对关键岗位进行分析
使用胜任力模型对关键岗位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胜任力模型主要起到评价标准的作用,比较关键岗位的胜任力水平和岗位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为关键岗位规划提供比较准确的依据,只有参照胜任力模型,才能分析企业当前关键岗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的差距,并按照胜任力模型的要求制定各项措施,以满足组织对胜任力方面的整体需求。
步骤五:制定关键岗位员工管理提升计划
在步骤四中利用胜任力模型对企业关键岗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进行了分析,当企业目前的关键岗位状况和未来理想的状况存在差异时,企业必须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提升计划。制定有效的管理提升计划同样应围绕企业战略核心要素来开展,重点是要考虑如何吸引、保留、发展和激励关键岗位人才,使得组织能够通过关键岗位人才完成企业战略目标。对于关键岗位员工,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组合策略,从关键岗位的招聘、培训、激励到代谢的过程中设计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
关键词:构建 企业 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当它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必须构建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否则企业无法做强、做大、做长久。
根据国际上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发展的趋势和自身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所要构建的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小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而应该是一个现代意义的“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小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区别在于:“小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关注的只是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这个“小三角”,而“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关注的是战略、运营、人力资源这个“大三角”。“大三角”的每一个角都包括了一个“小三角”。战略的“小三角”为外部环境、内部资源、发展定位;运营的“小三角”为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产能扩大;人力资源的“小三角”为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
一、如何认识“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理念与实践,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咨询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
1.学术界对“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认识
为了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美国的迈克尔·洛赛、苏·麦辛吉和达夫·尤里奇三个人共同策划邀请了60多位管理大师来共同思考和讨论。其中既有哈佛、斯坦福等名校的商学院教授,也有沃尔玛、通用汽车、雅虎等公司的人力总监,还有麦肯锡等咨询公司的资深顾问。这些大师的最新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被收录编写成《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一书。以下是书中提到的一些相关的代表性的观点。
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问题上,布鲁斯·J·阿维奥利奥指出,那些处在HR变革前沿的人们,“正在将传统的HR管理转变为战略性综合管理。”
维尼·F·卡西欧也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仅满足基本的HR管理体系是不够的,真正的挑战是“将HR管理体系与关键财务业绩指标联系,建立贯穿全过程的、具有一致性的管理体系。”
布鲁斯·埃利戈则进一步提出,HR管理者要成为有效的商业伙伴,必须做好如下三项工作:“⑴招聘/选聘;⑵培训/发展;⑶奖励/处罚。”
综合以上论述,大师们认为,传统的HR管理体系必须突破,而变革的方向就是构建一个“战略性综合管理体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而传统的HR管理只是这个“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一部分。
2.企业界对“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认识与实践
宝安集团的“三力系统”将在实践中形成的一些理念变为一套可以操作的工具,形成一套大人力资源管理的新体系。它突破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局限,向上延伸至运营管理和战略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与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紧密结合,形成一套“战略性综合管理”体系,或者说,是一个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其特点有三:
一是具有战略性。清华大学教授张德指出,“三力系统”具有战略性。其战略性体现在集团战略目标和运营目标的设定。
“三力系统”包括压力系统、动力系统和活力系统。压力系统中明确规定,“集团战略目标设定的负责人是集团主席,辅助机构是集团办公室(现已分设战略管理部),参与人员为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集团战略目标的主要内容包括经营目标、经营策略、实施步骤、行动措施等。”
集团运营目标的设定与集团战略规划的实施挂钩。压力系统规定,在设定集团的年度总目标时,“目标设定工作组根据集团战略(纲领)规划、近两年相关财务数据和下一年度相关市场走势预测提出年度业绩目标及战略措施。”
二是“HR管理体系与关键财务业绩指标体系联系”。
“三力系统”把HR管理体系与关键财务业绩指标体系联系,具有一致性。这一点,在“压力系统”的目标管理体系中体现得比较充分。
集团的目标管理体系分为四个层面:总部目标、总部部门目标、所属二级企业目标、员工个人目标。整个目标体系的设定,以集团总目标的设定为核心和起点,再层层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公司、各位员工,即所谓“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在这四个层面的指标中,集团指标、公司指标的设定,属于运营管理(业务管理)的范畴,不管哪个公司的绩效任务书都包括了一系列的财务业绩指标。而员工个人的指标则属于传统HR管理的层面,它由公司目标层层细分出来,同样有相关的财务指标和工作业绩指标。这样一来,就把传统的HR管理与公司的关键财务业绩指标相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致性的管理体系”,即个人的目标与公司的关键财务业绩指标具有一致性。
三是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突出有效“商业伙伴”必须做好的三项工作。
HR管理要为商业计划和战略规划的实施服务,要真正发挥“战略性商业伙伴”的作用,就必须如布鲁斯?埃利戈所提出的那样,做好“招聘/选聘;培训/发展;奖励/处罚”这三项基本工作,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
在“三力系统”中,这三项工作的操作办法体现在“活力系统”和“动力系统”之中,“活力系统”解决人才选聘、人才培养问题,“动力系统”解决人才激励问题(包括奖励和处罚)。
二、如何构建一个“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专业知识积累和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主要是做好如下三个关键环节的工作。
1.深入领会企业的发展定位及战略规划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规划;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6-0131-02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企业要把一切都要当作资源来进行管理和使用,作为企业中经营管理的载体,人才开始成为一种资源参与到企业经营发展中。当今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重要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被显现出来。为了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在人力资源的规划中,要达到资源最优化配置,使人力资源发挥最大效能。要达到工作岗位的配置和工作职能的合理分配,并且这种合理分配可以进行变动性优化。因为企业的发展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的岗位配备和职能要求也会随着企业生产经营发生变动,需要基于发展的角度来不断进行优化,针对新的变动和新情况可以对岗位的配置和职能要求进行变动的考量,来判断这种岗位配置是否符合企业当前状况需要。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化,使企业的岗位配置和职能要求始终围绕着企业需求而展开,所以人力资源的规划在当前市场经济情况下越来越受到重视。
1 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人力资源引入我国比较晚,是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引入我国,并被我国企业所采用。西方市场经济发展历程比我国要长很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对人力资源的规划和配置要求很高。我国人力资源研究和实践起步晚,企业在接受这种管理理念上,还需要一定的熟悉期和磨合期之后才能走向成熟,所以当下我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引入我国之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被我国的企业快速地接受,并模仿着运用这种管理模式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的企业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认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人力资源管理和规划引入比较好的是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和上市公司,因为这些公司接触国际市场较多,经济实力也较雄厚,公司领导层对人力资源管理也很重视,所以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比较系统和完善。相比之下,一些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上就显得不足,对人事的管理上,还沿用老办法,对人力资源规划不那么重视,对这种人力资源规划可以促进企业发展的具体细节不是很明晰,人力资源规划得不到落实,人力资源配备和企业的发展要求不匹配,长期下去会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特别是我们一些大型央企,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老化,长期得不到更新,致使一些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和理念在本企业得不到实施。在选人、用人上还沿袭老的办法,致使一批优秀的人才被埋没。
1.2 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构不完善
人力资源的架构规划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制订的,不能盲目的照抄照搬,其他企业运营成熟的人力资源架构不一定适合自己的企业。人力资源架构是为了使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运营设定的,它虽然不是一个和业务受益直接挂钩的事务部门,但是人力资源的调配和规划工作是直接影响这些业务部门运转的指挥机构。现在企业发展都在紧紧围绕着利润而进行,相比之下,经营部门和施工技术部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导致人力资源部门被边缘化,对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视程度不足。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的管理建构就要被阻隔,不能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配备,人力资源针对企业做的人力资源规划也很难落实。人力资源部很难对经营和施工技术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备,人力资源发挥不了在人力资源规划上的作用。面对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人力资源做出的调整规划将很难执行,使企业的发展与人力资源规划不协调。
1.3 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缺乏前瞻性
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还是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形式比较零散,人力资源进行规划缺乏战略眼光。处于出现了新问题和新情况之后才做出人力资源职位和职能的调整,并不能根据企业发展情况,量身定做出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发展人力资源规划。战略前瞻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应该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同步,根据企业情况分析出未来企业发展规模的具体步骤,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规划出人力资源的岗位配备和职能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培养工作。
2 人力资源规划发展完善的对策
2.1 提高人力资源工作的地位
人力资源工作在企业内部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在短时间建立起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管理体系。但是随着经济的深化发展,人力资源规划管理要求逐渐成为市场客观要求,企业根据这种市场要求进行调整则可以生存发展下去,反之则被淘汰。企业既要重视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又要给予人力资源合理的职能权利。在组织结构调整中,确认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企业内部调动人力的权限。把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充分放权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让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来对公司人力资源发展进行规划,并从企业领导的层面上支持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和落实。
2.2 人力资源规划要符合企业战略发展需要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企业发展要制订自己的发展战略,企业的市场定位、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在行业竞争中取胜等等。企业领导层要对人力资源规划引起重视,把人力资源规划纳入到企业战略中,并对人力资源的规划的实施给予足够的保障。人力资源规划要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步骤,来针对性地制订与企业发展同步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对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岗位和职能进行前瞻性分析,哪些岗位是不适应企业战略发展的,在企业发展的哪一个步骤要被优化;哪些岗位是需要预设的,根据预设进度进行人才储备;企业人才是否符合企业发展需求,人才的智力资源升级的具体步骤等。
3 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企业应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认识,对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落实和执行要给予支持。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要符合企业发展战略,根据企业战略发展制订相应的人力资源岗位和职能,使人力资源规划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发展,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中英,李峰云,梁东明.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价值工程,2012,(21).
[2] 万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发展及编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12).
记得IBM的创建人汤姆斯丁•沃特森说过:“你可以接管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但只留下我的那些人,我就可以重建IBM。”当时我还不明白其中的深刻含义。直到学习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我才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在企业经验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能不能创造效益,企业的成功与否,很大因素都决定于人。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只有拥有了人才优势,才能具有竞争优势。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现代企业来讲,远虑就是谋其更强远的发展,进行不断超越,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人才储备,对人才进行战略规划,以使企业能永久地保持充沛的动力源。纵观大部分企业,企业岗位往往是因岗设人,与现今企业管理的旨意相违背,为此,企业有必要在战略层、经营计划层进行总体人力资源规划,以优化配置。我们知道,企业总体规划和业务规划把握着企业发展的命脉,总体规划是以战略目标为依据,制定战略计划内的政策、实施步骤等等,并以此进行总体安排。业务规划是总体规划的实施步骤分解,并以总体规划为中心实下达方案,包括人员职位升降、员工培训、激励方案、薪酬评估等。在企业总体规划层次上,主要涉及企业外部因素,即预测未来企业的人才需求,对远期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数量进行调整规划。在业务规划层次上,主要涉及内部职位及人事调动,根据内部人力资源供需量进行合理的方针政策支持,并制定具体的方案措施,同时进一步对具体事务进行规划,使内部人力资源的业务流程更具方向性与流畅性。
我认为: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促进企业发展必须从以下程序来进行。首先,进行人才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企业外部的市场信息和企业内部的人才信息与资源信息是企业信息的重中之重,人才信息是决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并最终促进企业发展的根本,因此,做好资料的信息处理,对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对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来说就是有了一个便利的工具,能有效为后面的各项工作开展做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其次,对企业内外部进行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现实能力是通过学习、工作经验的积累而形成,而潜在能力则是未来可以从事某项工作的能力。因此,在掌握资料的信息处理后,对企业人力进行归档,对人员进行未来分析预测,并考虑人才的潜在能力,并可作为依据进行岗位的适宜配置,也就是企业需要什么人、需要什么人在岗位上能发挥其最大作用,以针对职能对现实能力进行调控,也就是所谓的“专业对口”。为此,在进行配置后,以激励机制进行调节,以薪酬体系进行掌控,未来的人力资源就一定会持续长久。然后,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供需比较。人力资源部门通过对内部人才的信息处理,实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并预测出未来企业需要的实际人力。其后,针对企业现在的人力资源和未来预测的人力资源进行比较,并从中分析出未来企业需求人力的实际净需求量,从而达到企业人才资源的持续增长。再次,人力资源的具体实施方案。完成以上步骤后,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制定出人力资源具体方案,这是一个细微的工作,但其作用巨大,根据供需数据,对企业内部和未来的各项资源管理要素进行合理的规定,并要求有关部门依据实施计划进行下达执行。最后,进行资源的评估和分析。这是人力资源规划的最后一步,通过组织人力资源部门所参考的因素,对各个业务进行综合的效益评估,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与评价,查找人力资源计划中的弊端,并加以优化,以确保整体目标的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领域的扩大和在管理环节的提前等表现,使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在实际运作中需要不断创新,其核心是在企业管理中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我相信如果企业能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一定能够使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关键字:政策;分析;评估
一、现有人力资源的诊断与评估
要做好人力资源规划,首先就要对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诊断与评估着重对静态数据的罗列,如人员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这些并不能完全体现企业人力资源的真实状况。人力资源诊断与评估还必须清查员工所具有的能力以及与未来要求的差距,从而使企业明了在人员类别、数量、质量等方面还需做何准备才能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障。
人力资源的诊断与评估的内容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基本的人事信息诊断与评估
按照部门和职位分别对任职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工作年限等因素进行统计,制作《职位结构分析表》、《年龄结构分析表》、《人力资源数量分析表》等一系列的统计表。除了统计这些表格之外,我们还要进一步的分析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比如员工在不同年龄阶段业绩和离职率的分布特征,受教育程度与离职率之间的关系等,以及特定的员工类型的晋升、离职等情况。除此以外,还要分析人力资源结构是否合理,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比例是否协调。
2、人力资源能力的评估
(1)员工的个体能力素质剖析数据,可以对员工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并对其进一步接受个性化培训提出指导和建议。
(2)企业员工的总体素质剖析数据,对企业员工群体的能力优势和差距进行分析,可以为企业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如培训、人员调整、人才引进等)提供决策依据。
(3)企业的关键性人才的能力素质的剖析数据。关键性人才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对他们进行能力素质的全面评估,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指导,使其适应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
3、人力资源政策的诊断与评估
人力资源政策是企业人力资源顺利实施的依据和保障,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进行系统性的梳理,评估其是否适合公司的发展,是否能为公司整体目标的达成提供帮助。
二、人力资源规划要与战略目标相结合
制定与实施人力资源规划,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公司的战略目标。因此人力资源规划必须与公司战略目标紧密结合,然而在现实中,特别是一些业务部门往往把人力资源规划看成是人力资源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其实人力资源规划不仅仅是一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它是在协助业务部门开发它们各自的计划,从而把其汇合成一个整体的计划,因此各部门有义务协助人力资源部提供一些基本的数据,需要其与人力资源部共同协作。
做到人力资源规划与公司战略目标相结合的四个步骤:
1、确定组织的战略目标;
2、确定所需的知识技能;
3、确定追加的(净)人力资源需求;
4、开发行动计划。
四个步骤把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紧的捆绑在了一起,这样制定出的人力资源规划才不会脱离企业发展的实际。
三、人力资源规划不是一层不变的
人力资源规划制定后,并不表示它就永远的不变了,有时公司出现重大政策或者公司战略调整了,那么人力资源规划也应该根据其进行相应的调整。
1、人力资源规划要保持与企业政策和战略一致;
企业的政策和战略也绝非一层不变的,它们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适时的调整,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发生后,企业的战略必定随之发生极大的变动,一些企业的扩张进度明显减缓,人才的需求也放慢了,那么随之变动的就应该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变动了,以达到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目标及政策的一致性。
2、随时了解企业政策和战略的变动情况。
人力资源部的人员还要随时去了解关注企业政策及战略的变动,利用PEST工具分析影响公司变动的外部环境,做到未雨绸缪。
四、人力资源规划忌讳“闭门造车”
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每制定一个方案和计划都喜欢埋头在电脑前,往往这样制定出的方案或计划是没有效果的。一方面人力资源规划不是靠在电脑前想出来的,另一方面坐在办公室也是做不出人力资源规划的。
要避免人力资源规划闭门造车就要走出办公室。
1、多看。
主要方法是观察法、文献查阅法。观察员工的工作,工作效率是否高,工作状态是否好。也可以去查阅一些历史的数据资料。这样才能更多的了解企业的现状,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政策的依据。
2、多谈。
主要通过访谈法。多与一些部门主管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各个部门的具体情况,获取第一手材料和真实的业绩状况。
3、多问。
方法为问卷调查法。主要是指开展一些问卷调查,了解更多有用的信息。
五、人力资源规划还要进行风险评估
任何一个规划做出来都是有一定的潜在风险的,人力资源规划也不例外,比如公司效益因为遭遇金融危机而大减,随之而来的是培训经费的削减,如何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做好公司的培训工作呢?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风险评估,并能拿出一些预案来应对这些风险。
防范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需要做到:
1、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倡导大家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时刻要有危机感,当风险发生时,能快速反应,迅速建立起补救的措施。
2、风险管理制度化;
把风险管理纳入制度管理中,关注风险中的各个关键环节,每个节点都安排合适的人去负责监控。